弧菌及厌氧菌

合集下载

《厌氧性细菌和弧菌》课件

《厌氧性细菌和弧菌》课件
详细描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基于细菌基因组DNA的序列分析,能够准确鉴定不同种类的细菌 。通过DNA指纹技术或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厌氧性细菌和弧菌,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04
厌氧性细菌与弧菌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如甲硝唑、青霉素等,以杀死 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输血等治疗 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和促进康复。
05
厌氧性细菌与弧菌的预防 和控制
预防措施
增强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 公众对厌氧性细菌和弧 菌的认识,了解其危害
和传播途径。
改善水质
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改 善水质,降低水体中厌 氧性细菌和弧菌的含量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感染 源,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 共同应对跨国界的厌氧性细菌
和弧菌传播问题。
公共卫生建议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
建立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实时监测 厌氧性细菌和弧菌的分布和传播情况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厌氧性细菌和弧菌的防控策 略。
《厌氧性细菌和弧菌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厌氧性细菌概述 • 弧菌概述 • 厌氧性细菌与弧菌的鉴别诊断 • 厌氧性细菌与弧菌的治疗方法 • 厌氧性细菌与弧菌的预防和控制
目录
01
厌氧性细菌概述
厌氧性细菌的定义
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的代谢方式
是指在无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菌, 无法在有氧环境中生存。
弧菌的分类

《厌氧性细菌和弧菌》PPT课件

《厌氧性细菌和弧菌》PPT课件

精选PPT
19
2. 致病性 1)致病物质:外毒素、侵袭性酶、荚膜 2)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严重创伤性疾病伤口周围严重水肿、 胀气,剧痛,组织进行性坏死,紫黑色,发出 恶臭,全身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类似霍乱肠毒素
坏死性肠炎:发病急,腹部剧痛、腹泻、粪 便带血,周围循环衰竭、腹膜炎
精选PPT
21
精选PPT
(A亚单位)进入细胞,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精选PPT
37
细胞内ATP → cAMP↑ 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亢进
肠液大量分泌
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 上吐、下泻(米泔水样)
大量脱水和失盐
电解质紊乱,外周循环衰竭,代谢性 酸中毒,肾功能衰竭、休克、死亡。
精选PPT
38
3.免疫性
• 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抗毒素免 疫.再感染者少见。
精选PPT
15
2.4 免疫性
• 破伤风免疫属体液免疫,主要是抗毒素 发挥中和作用
• 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精选PPT
16
3. 防治原则
针对破伤风杆菌
1). 正确、及时处理伤口: 清创扩创,用3%双氧水清洗
2). 注射青霉素:抑制破伤风杆菌增殖
针对破伤风痉挛毒素
缺血 – 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 侵袭力弱,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 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
精选PPT
12
2.2 致病因子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 属神经毒(neurotoxin),毒性极强(对人致 死量<1µg)
– 蛋白质,可被蛋白酶破坏,不耐热

厌氧菌培养的条件

厌氧菌培养的条件

厌氧菌培养的条件厌氧菌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一定的温度范围、pH范围、氧气浓度、营养物质等。

这些条件对于不同的厌氧菌有所不同,因此在培养之前需要了解相应厌氧菌的生长特点。

一、温度范围厌氧菌的温度范围一般比较窄,因此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培养。

有些厌氧菌喜欢高温环境,可以在50℃到70℃之间生长,如泥沼气弧菌属;而有些厌氧菌则偏向于低温环境,可以在10℃到25℃之间生长,如乳酸菌属。

二、pH范围不同的厌氧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

例如,有些厌氧菌可以在酸性环境(pH 4)中生长,如酸菌属;而有些则更喜欢碱性环境(pH 9),如硫还蛋白菌属。

细胞内的pH值调节对于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产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合适的pH值。

三、氧气浓度厌氧菌不能在大气中的高氧环境下生长,因此需要用特定的装置,如分配器、箱式培养箱等,控制氧气浓度。

对于不同的厌氧菌,最佳的氧气浓度不同。

例如,类芽胞杆菌的最佳氧气浓度是2%到 5%,而硫杆菌则需要更低的氧气浓度,只需0.1%左右。

四、营养物质不同的厌氧菌对营养物质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

例如,缓慢生长的乳酸菌属需要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的基础培养基;而以氢气为电子供体的硫杆菌需要硫酸盐、硫酸化合物和羧酸等物质。

在厌氧菌的培养过程中,化学性质均匀的基础培养基、气氛控制、培养箱温度稳定、滤器等条件都要非常注重。

同时,要注意隔绝氧气的干扰。

因为在可以接受氧气与不能接受氧气环境之间,生长方式、代谢途径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厌氧菌的生长和代谢特点,必须进行有效的培养。

致病性弧菌

致病性弧菌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
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 埃尔托生物型(EL-Torbio-type)。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弧性或逗点状;在病人“米泔水” 样便中呈“鱼群”样排列;
有一根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呈鱼群穿梭样或流 星状,
有菌毛和性菌毛,0139群有荚膜。
致病性弧菌
弧菌属(Vibrio)
弧菌属,为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 革兰阴性菌
主要特点
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培养要求为碱性环境 自然界广泛分布,以水中最多 只要有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
一、霍乱弧菌
霍乱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 甚高。属于国际检疫的烈性传染病。
诊断
标本采集:患者粪便、肛拭或剩余食物 分离培养:SS琼脂平板或嗜盐菌选择平板 嗜盐性试验与生化反应 诊断血清进行鉴定
防治
治疗可用抗菌药物 严重病例需输液和补充电解质
抵抗力
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 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不耐酸,在正常胃酸中仅能存活4分钟 水中存活长,河水、井水、海水中1-3周 怕热,100℃1-2分钟死亡
致病物质
ToxR蛋白调控的ctxA、ctxB、tcp、zot、ace等基 因
不受ToxR蛋白调控的毒力因子基因hlyA和hap
生化反应:
过氧化氢酶、氧化酶阳性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还原亚硝酸盐,吲哚反应阳性 霍乱红反应阳性,不同生物型生化反应不同 (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
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
抗原的构造与分群
有不耐热H抗原和耐热的O抗原。

胃肠道细菌厌氧性细菌

胃肠道细菌厌氧性细菌

肠系膜淋巴结
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
再次进入血液 第二次菌血症
(四)免疫性
▪ 细胞免疫 ▪ 免疫力牢固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查病原
标本
伤寒和副伤寒 食物中毒 第1周取静脉血 取可疑食物 第1-3周取骨髓液 取呕吐物 第2周起取粪、尿 取粪
败血症 取血
SS平板
双糖发酵等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玻片凝 集试验
胃肠道细菌厌氧性细 菌
目录
▪ 肠道感染细菌
• 第一部分 埃希菌属 • 第二部分 志贺菌属 • 第三部分 沙门菌属 • 第四部分 弧菌属 • 第五部分 幽门螺杆菌
▪ 厌氧菌
• 第一部分 厌氧芽胞梭菌属 • 第二部分 无芽胞厌氧菌
• 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 肠杆菌科 • 沙门菌属 • 霍乱弧菌 • 副溶血性弧菌 • 幽门螺杆菌
鞭毛抗原H:分第1相和第2相 ✓ 第1相特异性高 ✓ 刺激机体产生IgG
Vi抗原:伤寒、希氏沙门菌旳表面抗原与毒力有关 ✓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 ✓ 测定Vi抗体有利于检出带菌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侵袭素、 Vi抗原
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肠毒素(鼠伤寒沙门菌)
• 黏附和破坏肠黏膜微绒毛 •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造成腹泻
(四)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 血清型为 O157:H7 ▪ 临床体现
• 轻重不一 • 10%不大于十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 致病因子 • 菌毛 • 毒素 Vero毒素 • 内毒素与溶血素

各类细菌记忆口诀

各类细菌记忆口诀

各类细菌记忆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球菌口诀》
球菌家族真不小,小朋友们要记牢。

一葡萄球菌最常见,化脓感染它来扰。

二链球菌也重要,肺炎风湿它会闹。

肺炎球菌要知晓,肺部炎症它常到。

还有球菌别忘掉,分类清楚记得妙。

球菌模样圆滚滚,就像小球到处跑。

《杆菌口诀》
杆菌种类多又多,听我慢慢说一说。

一大肠杆菌很活跃,肠道里面常出没。

二炭疽杆菌要小心,危害健康别大意。

三双歧杆菌是友好,肠道平衡它来保。

四结核杆菌很顽固,肺部疾病它惹出。

杆菌形状像根棍,长长短短各不同。

《弧菌口诀》
弧菌其实也挺多,现在来把它们说。

一霍乱弧菌最厉害,腹泻呕吐它带来。

二副溶血弧菌在,食物中毒它存在。

弧菌弯弯像月牙,海里河里都能抓。

小朋友们要警惕,卫生习惯要养成。

远离弧菌保健康,快乐成长没烦恼。

《厌氧菌口诀》
厌氧菌呀有点怪,没有氧气它还在。

一破伤风梭菌凶,受伤之后易相逢。

二产气荚膜梭菌猛,气性坏疽它引动。

这些细菌要小心,无氧环境它们存。

厌氧菌就像小怪兽,藏在暗处搞破坏。

日常防护要做好,不让它们来捣乱。

《放线菌口诀》
放线菌呀挺特别,长得有点像分枝。

一衣氏放线菌有名,口腔感染它可能。

二奴卡氏放线菌在,肺部感染它会来。

放线菌像小树枝,形状独特要牢记。

小朋友们多了解,知识丰富人人夸。

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治疗?.doc

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治疗?.doc

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怎么治疗?概述:什么是弧菌?弧菌的特点是什么?顾名思义,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短小弯曲弧状,无芽胞,多数有鞭毛、有菌毛。

弧菌是需氧兼性厌氧菌,所以越脏的水体越容易形成弧菌优势超标,所以治理弧菌老是超标的前提应该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什么是弧菌?弧菌的特点是什么?顾名思义,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短小弯曲弧状,无芽胞,多数有鞭毛、有菌毛。

弧菌是需氧兼性厌氧菌,所以越脏的水体越容易形成弧菌优势超标,所以治理弧菌老是超标的前提应该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弧菌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广布于河口海区以及海洋生物体中。

想要求外水域一个弧菌都没有就太理想化了,故无需谈弧菌色变,了解弧菌就能够对付弧菌了。

弧菌对营养的要求并不高,在水体碳高(比如甲壳类的残骸、糖多),尽管氮等等营养素比较少,弧菌比其他一些菌也有繁殖优势。

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就有人提出:通过施猪粪便等等氮肥来培养氮依赖菌,以此来达到抑制弧菌的目的,这也可能是以菌抑菌的最早说法。

效果怎么样另当别论,但是这个以改变池塘的理化条件为基础而不是拼命泼洒菌的以菌抑菌的说法,比后来的拼命泼洒菌来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依据可能相对合理多了。

弧菌耐低温和碱,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在水中存活长,河水、井水、海水中可以存活1-3周。

当一个池塘弧菌老超标就需要注意:1、是否在养殖过程中喜欢拼命放过糖蜜或者含糖蜜的液体菌?别老想着:以菌抑菌,大量泼洒液体的微生物其实也是在为池塘水体加糖蜜,加快弧菌的生长繁殖!2、是否有大量死藻沉淀?3、外水源是否有许多溶解在水中的脏东西?有时候外水源看上去好像非常透明干净,其实过不了多久搞不好会成为豆腐花。

见下图。

想想:这么富营养化的水不长弧菌谁长弧菌?4、是否曾经是有许多浮游动物后由于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浮游动物死亡了?弧菌病是怎样产生的?由弧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是在世界各地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等中的主要流行病,也是水产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

三、肉毒梭菌(C.botulinum) 肉毒梭菌(C.botulinum)
(二)致病性 1.感染方式→经口食用未经加热含有该毒 1.感染方式→ 感染方式 素 的食品而中毒 2.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致病物质→ 2.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 毒性比氰化钾高1 万倍。 素,毒性比氰化钾高1 万倍。根据 抗原性不同,将毒素分为A 抗原性不同,将毒素分为A、B、 C 个型,引起人类疾病的为A 等8个型,引起人类疾病的为A、B、 我国以A型为主。 E和F型,我国以A型为主。
气性坏疽病人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二、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 直接涂片镜检→ 1.直接涂片镜检→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 2.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取坏死组织制成悬 2.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 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 液 3.免疫学检查→ELISA检测食物中毒病人 3.免疫学检查→ELISA检测食物中毒病人 免疫学检查 粪便中肠毒素
(一)生物学特性 1.G+大杆菌 大杆菌, 1.G+大杆菌,具有周身鞭毛 2.芽胞位菌体顶 2.芽胞位菌体顶 端,呈鼓槌状 3.专性厌氧 3.专性厌氧 4.芽胞抵抗力强 4.芽胞抵抗力强 5.对青霉素敏感 5.对青霉素敏感
破伤风梭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创口深而窄, 1)创口深而窄,混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2.致病条件 伤口坏死组织多,供血困难, 2.致病条件 2)伤口坏死组织多,供血困难,严重缺氧 3)同时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3.致病物质 破伤风外毒素(痉挛毒素) 致病物质→ 3.致病物质→破伤风外毒素(痉挛毒素) 4.致病机制 致病机制: 4.致病机制: 破伤风外毒素→作用于脑干、 破伤风外毒素→作用于脑干、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细胞→阻止上、 神经细胞→阻止上、下运动神经元之间抑制性递 质的释放→使骨骼肌兴奋性异常增高→ 质的释放→使骨骼肌兴奋性异常增高→引起肌肉 痉挛。 痉挛。 5.所致疾病→ 5.所致疾病→破伤风 所致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关键: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

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抗菌药物治 疗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V. parahemolyticus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近岸海水和鱼贝类等 食物中,温、热地带较多。我国华东沿海 该菌的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 季较高。海产鱼虾的带菌率平均为45~48 %,夏季可高达90%。腌制的鱼贝类带菌 率也可达42.4%。
人类疾病
霍乱,可造成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胃肠炎
副溶血性弧菌
其他:拟态弧菌、创伤弧菌、 霍利斯弧菌、河弧菌
胃肠炎,肠道外感染
食物中毒,创伤感染和败血症
第一节
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
流行病学概况
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 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皆由古典生 物型引起。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至今已波 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 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它们由埃尔托生 物型引起。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弧型或逗点状,单端有一 根鞭毛;液体中,运动非常活泼。 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直接染色 镜检,排列整齐,呈鱼群状
扫描电镜下的霍乱弧菌
生物学性状
(二)培养特性
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碱 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选择培养基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第 11 章
弧 菌 属
Vibrio
弧菌属(Vibrio)
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革 兰阴性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中最多。 已确定有36个种,12个种与人类感染有关。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
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弧菌
弧菌
霍乱弧菌O1和O139血清群
非O1和非O139霍乱弧菌血清群
四、防治原则
(一)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 (二)治疗 局部扩创,清创 抗生素 α抗毒素 高压氧舱法
3.膜的转位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 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质溶 胶。 4.胞质溶胶中作用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 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 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 成强直性痉挛(受刺激时伸肌与 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强直痉 挛) 。
(三)所致疾病
破伤风 潜伏期:几天~几周 典型的症状: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其它
O1血清群
El Tor生物型 El Torbiotype 西奈半岛 El Tor地区发现 第7次霍乱大流行
O139群: 1992年印度分离,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
(四)抵抗力
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 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本菌不 耐酸、不耐热。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1.与神经系统的结合:
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 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结合 非常牢固,一旦结合,抗毒素 便不能中和毒素。 毒素重链识别神经肌肉 结点处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 与之结合,促使毒素进入细胞 内形成小泡。
2.内在化作用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 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动神经 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 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B 亚 单 位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2.鞭毛、菌毛 鞭毛运动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 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普通菌毛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 O1群致病物质
– 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 + 5个B亚单位) – 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
• 靠鞭毛运动,穿过粘液层 • 粘附于肠壁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微绒毛上
1.霍乱肠毒素强烈的致泻作用。为聚合蛋白,由 1个A亚单位和5
个B亚单位以共价键结合,A1为毒性部分,A2为连接部分,B是结合 部分,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受体(神经节苷脂GMI)结合
霍 乱 肠 毒 素
A亚单位
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高,使细胞 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 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 泻与呕吐。 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 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 入细胞。
(二)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 战伤、工伤、车祸。 气性坏疽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 气肿(捻发音)及大面积组织坏死,致毒血症 2.食物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直接涂片镜检 深部创口取材涂片 G+大杆菌,大荚膜 白细胞甚少且形态不典型 伴其它杂菌 (二)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 血平板,镜检及生化反应 动物实验 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发病后1日内,检出大于 105病菌/克食品或106病菌/克粪便,即可确立诊断。
(三)抗原构造与分型
O抗原
H抗原
特异性高,分 200多个血清群
无特异性,弧菌属所共有
耐热
不耐热
根据O抗原不同,现已有139个血清群, 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根据表型差异,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两 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El Tor生物型。
古典生物型 Classical biotype
6次霍乱大流行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缺乏完整呼吸酶系统,分子氧对其生长不 利,在低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生长的细菌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1.厌氧芽胞梭菌属—外源性 2.无芽胞厌氧菌—内源性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破伤风梭菌的芽胞
(三)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很强 75~80℃ 10 min仍保持活力 100℃ 1小时可完全被破坏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条件 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致 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 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 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 缺血的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 感染的伤口。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 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 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通过类毒素的预防注射或直接注射抗毒素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四、防治原则
1.正确处理创口及清创、扩创。非特异性防治 2.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人工主动免疫。 3.对可疑病人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进行紧急预防。人工被动免疫 4.发病早期可足量使用抗毒素进行特异性治疗。
• O139群致病物质
– 荚膜多糖 – 特殊LPS毒性决定簇
(二)所致疾病
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 染病。人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首先剧烈腹泻,继以呕吐,可 有米泔水样便,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引起低容 量性休克和肾衰竭(不治疗死亡率高达60%)。
一、破伤风梭菌
(C. tetani)
破伤风(tetanus)的病原菌。
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可 因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周身鞭毛、 无荚膜。形成芽胞后,使细 菌呈鼓槌状。 G+。 (二)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严格厌氧 血平板上,有β溶血
生化反应不活泼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三)分型
根据4种主要毒素(α、β、ε、ι)的产生情况,可
分为5个毒素型。
对人致病的主要为A型。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 有些外型
毒素 生物学作用 A 主要毒素 α (alpha) β ι δ θ κ λ μ ν 其它 肠毒素 肠毒素、细胞毒素 + nt + + t (beta) (iota) (delta) (theta) (kappa) (lambda) (mu) (nu) 卵 磷 脂 酶 ,增 加 血 管 通 透 性 ,溶 血和坏死作用 坏死作用 增加胃肠壁通透性 坏死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 溶血素 溶血素,细胞毒素 胶原酶、明胶酶、坏死作用 蛋白酶 透明质酸酶 DNA 酶 改变神经节苷脂受体 ε (epsilon) 次要毒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毒素分型 C D E
神经氨酸酶
+ 大 多 菌 株 产 生 ; ± 某 些 菌 株 产 生 ; -不 产 生 ; nt 未 研 究
1.α毒素
以A型产生量最大。 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
合物,造成细胞溶解,引起血管通透性
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
功能受损。
2.肠毒素 不耐热的蛋白质,100℃瞬时即被 破坏;整段肽链嵌入细胞膜,破坏膜 离子运输功能。
1.标本 污染的水样、食物和粪便,病人肛试子 2.直接镜检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涂片可见G-弧菌, 鱼群状排列。 3.分离培养 碱性蛋白胨水或选择培养基(thio-sulfate-citrate-bilesucrose, TCBS)增菌。 4.血清学鉴定 玻片凝集反应。
五、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疫苗预防接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