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三厂油田延长油水井免修期的做法及配套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延长油井免修期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来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降低油井维护成本,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这对于油田开发和生产运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对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进行浅析。

一、优化油井设计优化油井设计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油井的井筒结构,合理配置井筒材料,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井壁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井筒的腐蚀和损坏,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

合理选择油井的套管和管柱材料,采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也可以提高油井的耐磨损能力,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

二、注剂技术注剂技术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向油井井筒中注入腐蚀、沉积和防垢剂,可以有效地减少井筒的腐蚀和沉积,维护井筒的畅通,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

合理选择注剂剂量和注剂周期,采用先进的注剂设备和技术,也是提高注剂技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智能监测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油井的井下工况和井下环境,可以及时发现油井的异常情况,预警油井的故障和损坏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提高油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油井的免修期。

四、先进维护技术五、增产技术增产技术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油井的开发方式,优化油井的生产工艺,合理控制油井的生产参数,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减少油井的开停次数,降低油井的生产压力,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

延长油井免修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提高。

通过优化油井设计、注剂技术、智能监测技术、先进维护技术和增产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降低油井的维护成本,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为油田开发和生产运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强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油田开发和生产运营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采油电泵井的质量管理及免修期延长措施

采油电泵井的质量管理及免修期延长措施

采油电泵井的质量管理及免修期延长措施摘要:潜油电泵井在高含水油区原油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边水驱动的水平井和一些偏磨严重的短命井,潜油电泵无论从排量和防偏磨方面都是其他有杆泵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对造成电泵躺井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提高电泵井的免修期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潜油泵电泵井躺井机理预防措施一、概况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目前共有潜油电泵井14口,产液量在1200方/天,产油量70吨/天,边水驱动的水平井和一些偏磨严重的短命井,潜油电泵无论从排量和防偏磨方面都是其他有杆泵所无法比拟的。

但自2011年来电泵井开始出现频繁躺井,检泵周期大大缩短。

要找出造成电泵井频繁躺井的主要原因,就要对近几年电泵井躺井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电泵躺井率。

二、电泵井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1.质量管理技术分析根据统计2010年-2012年采油三厂电潜泵井机组共失效60井次,解剖发现问题86处,因电机烧、电机油汽化导致保护器内缺油,在电机烧的瞬间其自感电动势造成电缆的薄弱环节绝缘层击穿,以至于1口井同时出现多处问题,其中潜油电缆失效35井次;潜油电动机失效21井次;保护器失效13井次;离心泵失效12井次;分离器失效2井次;单流阀失效2井次由此可见,电缆、潜油电动机、电机保护器和离心泵失效是电潜泵机组的主要失效形式,占总数的95%以上。

在35井次的潜油电缆失效中大扁电缆绝缘层击穿占28井次;电缆头烧5井次;小扁电缆烧2井次。

电缆被击穿将产生拉弧现象,强大的电流将对油管、套管产生严重损伤。

在22井次的潜油电动机失效中,定子烧毁18井次;引线烧毁2井次;壳体腐蚀穿孔1井次;轴窜1井次。

在13井次的保护器失效中,呼吸到极限保护器失效6井次;因电机烧,电弧冲击使电机油汽化膨胀,保护器内缺油6井次,注油螺丝松动保护器进水1井次。

在12井次离心泵失效中,泵砂卡3井次泵筒穿孔3井次;花键套碎2井次;泵轴失效2井次,泵倒扣、叶轮碎等其它失效各1井次。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油井保养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油井常常会出现磨损、泄漏、结垢等问题,导致其性能下降或失效。

为了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延长油井免修期成为了许多油田开发者的关注点。

一、清除结垢在油井运行过程中,由于油井深度和温度变化较大,会积累一定的污垢和结垢。

尤其是在高温、高壓和酸性环境中,结垢更为明显。

结垢不仅会堵塞油井,降低产油量,还会影响油井的安全运行。

因此,清除结垢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措施。

目前,常用的清除结垢方法有化学清洗、热水冲洗和超声波清洗。

化学清洗采用化学剂将结垢腐蚀掉,热水冲洗利用高温高压水将垢层冲刷掉,超声波清洗则是利用超声波振动将垢层震碎,然后靠水压冲走。

二、修复井筒井筒采用钢管粘合或焊接连接而成,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磨损和腐蚀,导致漏油和渗水。

为延长油井免修期,必须对井筒进行修复。

井筒修复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修复井筒外围,另一种是修复井筒内部。

修复井筒外围采用新型材料包覆井筒表面,形成一层固体保护层,能够防止井筒受到垂直荷载和腐蚀的侵害,延长油井免修期。

修复井筒内部则采用粘合或冷焊方法将井筒牢固修复,防止漏油和渗水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喷涂聚合物或防腐漆等材料,在井筒内部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腐蚀和磨损。

三、加强油管支援油管是油田开采中难以避免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使用寿命。

磨损、变形和疲劳是油管常见的问题。

为了延长油井免修期,必须加强油管支援。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油管外部加装环形支架。

支架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可以增强油管的承载能力,抵御外力和内部压力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油管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四、优化井底形态井底形态的合理设计对延长油井免修期具有重要意义。

井底形态不仅包括井底排水、注水和排气等要素,还涉及到沉降和偏钻等问题。

如果井底的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油井产量下降、注水受阻等问题。

为了优化井底形态,需要采用现代井底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井底物理特性和流体力学特性,优化井底结构和卡钳插深,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延长油井免修期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延长油井正常生产期和无故障运行的时间。

延长油井免修期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和工作强度。

下面将对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进行浅析。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基础。

在油井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严格的原则,确保油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故障,如井漏、井壁稳定性问题等。

高效的油井日常管理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手段。

油井日常管理包括油井的定期巡检、维护和保养等工作。

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油井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对井口设备、井筒、人工举升系统等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油井正常运行。

采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也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关键。

采用超低渗透增产技术可以改善油井的产能,延长其免修期。

超低渗透增产技术包括适当增加注采比、水平井和多开发层等。

采用智能作业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故障率,进而延长油井的免修期。

建立完善的油井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环节。

油井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油井的工作状态,发现各种故障和问题的迹象,并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油井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油井工作状态的全方位监控和远程操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涉及油井的设计和施工、油井日常管理、采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以及建立完善的油井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油井的免修期,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井深设计、井完整性管理、外部环境管控。

一、井深设计井深是指井口到储层底部的长度,也是井内控制油气藏压力的重要参数。

在设计井深时,需要根据油藏特征、物性参数、地质构造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尽可能减少钻井难度与成本。

同时,为了减少油井后期维护和修复的工作量,可以考虑在井深设计中嵌入一些预防性措施:(1)合理设置井身直径。

井身越细,施工难度越大,维护难度也越大。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满足加速钻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成本。

(2)利用多级套管保障井身稳固。

多级套管可以保护井身免于遭受高压致伤,同时减少水气入侵,提高生产效率。

二、井完整性管理油井完整性是指井身、套管、封隔器等井下设备的完好程度,对保证油井长期稳定生产、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井完整性管理需要从特定的场景和角度出发,采用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加密封隔器。

在油井井下,设备故障和漏水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可以加强封隔器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2)加强井身防腐工作。

油井环境极其恶劣,长时间暴露在该环境下,井身很容易受到腐蚀与损耗。

因此井身防腐工作非常关键,对钢管材质、外表进行处理、涂层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以保障井身的完整性与耐用度。

(3)加强井下设备检测。

通过井下硬件设备的检测来预判未来设备使用寿命,及时调整维修计划,降低设备维修次数和维修费用,减少对井下设备的干扰,延长油井免修期。

三、外部环境管控油井外部环境管理是指针对油井周围的外部环境,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性措施,为油井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具体措施如下:(1)减少环境污染。

在油井周围建造围栏,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以减少油井环境受到的影响,降低油井维护成本。

(2)清理井口周围区域。

井口周围的区域清理也是维持油井正常生产的关键步骤。

定期清理井口其周围的垃圾、动植物等,提高油井进出口的通畅性。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延长油井免修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延长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维修和修剪的时间。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油井的运行时间的增加,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进行浅析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

一、油井材料选择和优化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技术措施之一就是在油井材料的选择和优化上做文章。

选用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特点的材料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油井的管道和泵浦中,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耐蚀合金材料,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降低维修成本,延长免修期。

与此优化油井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耐高温、高强度、耐磨损等特性的材料,也有助于延长免修期。

二、高效完善的油井工艺油井的工艺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保障。

采用先进的油井工艺,可以提高油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免修期。

在油井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合理设计油井的结构、配置适当的工艺设备和工具,以及精确的施工工艺流程,都是延长免修期的有效手段。

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高效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保障。

合理控制生产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都可以延长免修期。

三、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应用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技术措施。

通过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和系统,实时监测油井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或异常,预测设备的寿命和维修周期,可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从而延长免修期。

通过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因设备故障和损坏导致的停产和维修时间,进而延长免修期。

四、油井管理和维护油井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合理的油井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和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延缓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可以有效延长免修期。

加强油井的日常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率,减少设备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坏,也是延长免修期的重要措施。

延长油井免修期

延长油井免修期

延长油井免修期配套技术黎政权李福摘要: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平均单井日产液不到10吨,以抽油机举升方式为主,由于单井产液量低、流体物性差、井身结构复杂等特点,油井普遍存在结蜡、偏磨、腐蚀、结垢、出砂等问题,“十五”初期油井免修期只有307天,平均单井年作业1.2井次。

频繁的修井作业给油田开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油井免修期的各种因素,加强机理研究及技术攻关,综合应用针对性技术,油井免修期指标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油田高效开发。

主题词:免修期,修井作业,油田开发前言采油工艺技术配套水平及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水平的高低,油井免修期是采油工程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做好延长油井免修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可以减少维护性工作量,节约材料消耗及人力资源;减少油层污染,为油井产能正常发挥提供条件;提高油井正常生产时率,为实现开发良性循环奠定基础;降低采油系统运行费用。

吉林油田近年来把延长油井免修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制约油井免修期的各种因素开展攻关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延长油井免修期,最终形成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

一、吉林油田油井免修期影响因素分析截止2004年底,吉林油田油井开井数8589口,其中抽油机生产井8214口,电潜泵63口,螺杆泵312口。

抽油机井平均泵效41.2%,平均泵挂857.7米,平均沉没度112.9米,平均冲程2.03米,平均冲次5.48次,平均泵径 40.8mm。

偏磨油井2579口,腐蚀结垢井2854口,出泥浆井872口,出砂井888口,套变套损井2270口。

从油井维护作业原因分析,管杆断脱、泵漏、管漏是油井上修的主要原因。

1、抽油机井偏磨严重。

目前吉林油田生产井中有直井7793口,斜井1465口,斜井占相当比例为18.8%,并且油井井身结垢不规则,加剧了井下管杆的磨损。

2、油井腐蚀结垢愈显严重,油井结蜡现象严重。

大情字地区腐蚀、结垢严重,情字开井407,腐蚀结垢严重215口,04年因腐蚀作业的115口井占大情字地区修井30.8%,因结垢作业31口井占8.3%。

优化工艺设计施工,延长油水井免修期

优化工艺设计施工,延长油水井免修期
关键词 免修期 检泵 防砂 . 7
文献标识码 : A 与油管之 间的严重碰磨和杆箍之间螺纹联 结强度 降低 ,从而 造成泵漏 、 杆断、 杆脱 、 管 漏 等 事 故 。井 下 设 备 及 工 具 的 加 工 质量 。有 杆 泵 抽 油 系 统 井 下 设 备 及配 套 工 具 不 同程 度 地 存 在 着质量 问题 , 而油管和抽油杆 由于检测手段不完善, 其修复后 的质量很难保证 , 如泵 阀、 柱塞镀层质量差和耐腐蚀性 能差 ,
阀罩加工质量 不合格 ,抽油杆和 油管上存在缺 陷或螺纹加工 不合格 , 井下泵装配 质量 差, 井下封隔器胶皮质量差等 。杆柱
和 管 柱 设计 不 合 理 。
3延 长 油 水 井 免 修 期 配 套 做 法 3 . 1 改 进 常规 泵 柱塞 衬 套 副 的结 构 对于部分出砂严重 的井或是井下防砂工艺不合理 的井, 采 用易排砂 的泵体结构, 在柱塞上设置螺旋防砂槽和导砂孔, 提 高防砂槽 的排砂能力减 少砂卡 、出砂刮伤柱塞和衬套的可能 性。 应用长柱塞泵 、 改进衬套结构使上下冲程中柱塞均能 出泵 筒, 消 除防砂槽 内的存砂 , 将活塞两端 的锥形结构改为柱形结 构, 防止砂粒进入柱塞和衬套之间的间隙, 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 3 . 2 提 高 系统设 计质 量 合理选择泵型 、 泵级 。按照区块特 点、 油井的地层条件 、 井身结构和介质环境 、 供液能力 、 出砂情况等进行 合理选泵 , 如抽稠泵 、 防砂泵等。而在斜井 中可根据开采要求 、 防砂工艺 等选 用斜井泵 、 电泵等, 能有效地解 决常规杆 、 管、 柱的偏磨 , 提高油井 的免修期 。优化杆柱和管柱设计 。充分采用优化设 计方法 , 进一步优化杆柱和管柱的结构, 针对部分稠油井合理
井 口的光杆有 明显的腐蚀现象 。油油稠井 缓下回压 高,抽 油 杆在下行时, 在井筒 中易变形与油管之间产生严重碰磨 , 导致 抽油杆或光杆 的超负荷 , 造成 管漏 、 杆断 、 光杆 断等 事故 。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青海油田采油三厂所属的三个油田七个泉油田、狮子沟(浅层)油田、红柳泉油田均为低难采油田。

2001年全厂开井数110口,维护作业157井次,平均免修期256天。

这严重的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为了延长油水井免修期,从作业原因分析和井下作业管理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工艺方案,延长油水井的免修期。

针对低类难采油田特点,在管理上逐年台阶,在工艺上年年进行工艺调整,配套相应的工艺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章影响油水井免修期的主要原因一、油井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压力下降及油井含水后流压上升造成生产压差减小,就必须采用人工举升的方法,将地层原油采出地面。

目前所采用的人工举升方法主要有:气举、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

有杆泵采油常用的有抽油机有杆泵和地面驱动螺杆泵。

目前我厂的采油方式全部采用的是抽油机有杆泵采油。

1、有杆泵井各部件的工作特点1.1油管的工作特点油管通常是自由悬挂在油管头上的或在油管头处悬挂并在尾管底部附近锚定。

它具有拉伸性和弹性,因此易受其上载荷变化的影响和抽油杆运动的摩擦作用。

如下部为锚定,在活塞上冲程时下部将是弯曲的,并且会在活塞下冲程时承受井液载荷,从而产生循环交变应力,使其管体或接头与接箍断裂。

此外,如井斜过大及井液的腐蚀性强,还会造成油管漏。

1.2抽油杆的工作特点抽油杆工作时承受着按大拉、小拉规律变化的交变循环载荷,其上部应力也按σ大——σ小——σ大的规律随时间周期变化。

在这种交变载荷、井斜和腐蚀等因素的作用下,抽油杆往往不是由最大拉应力而破坏,而是由金属的腐蚀疲劳和磨损破坏。

现在又由于采用大泵,高抽汲速度和抽汲深度,泵充不满而引起的液击、油稠及抽油机平衡不良的影响,又使得抽油杆上附加作用着较大的弯曲载荷和振动载荷。

从而使其工作条件更加恶化,大大增加了故障频率。

1.3抽油泵的工作特点抽油泵是在油井内含砂、蜡、水、气和硫化氢的条件下工作的。

因此其零件极易遭受腐蚀、冲蚀和磨损而失效,从而使泵的排量降低或完全失效。

特别是在深抽时,泵内的压力会高达10~20MPa,就会使泵的漏失急剧增大。

由此可见,抽油泵在井下工作时,会受到制造质量、安装质量和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极易使泵的零件损坏和泵卡阻,造成泵漏甚至使其不能正常使用。

2、有杆泵井井下故障的类别及产生原因2.1抽油杆断脱⑴脱扣。

产生的原因:①抽油杆的上扣力矩不够,或因接头有碰伤、端面有赃污和接箍中的丝扣未挤出,致使连接端面压不紧;②在抽稠油、冲程较大、抽汲速度大、泵径较大或产生液击时,杆柱受力不均匀,产生弯曲变形。

⑵断裂。

产生的原因:①在卡泵或杆柱组合不当时,杆柱承受的最大应力超过充许值;②二氧化硫或硫化氢气体腐蚀以及地层水腐蚀,使杆体表面形成脆层、裂纹等,致使抽油杆腐蚀疲劳;③杆体表面有凹痕、磕碰、褶折等应力集中源,造成应力集中;④大泵径、抽稠油或液击时,使抽油杆抽到弯曲应力的反复作用。

⑶螺纹牙损坏。

产生的原因:①杆接头的最末一个螺纹牙型不规则,形成应力集中;②接箍丝扣的最里一扣应力集中,或接箍丝扣中未加缓蚀剂。

⑷接箍断裂。

产生的原因:①上、卸抽油杆时操作不正确,主要是敲击;②井身弯曲,抽油杆下行时弯曲或油管弯曲,使抽油杆与油管磨擦;③抽油杆受到腐蚀介质的作用。

2.2抽油泵漏失产生原因:⑴油管丝扣未上紧、腐蚀穿孔、制造缺陷及卸油器不严密等。

⑵活塞与泵筒间的配合间隙过大。

⑶活塞与泵筒磨损,凡尔球与凡尔座磨损或被卡等原因使泵的零件磨损。

⑷井内的地层水或硫化氢气体强烈地腐蚀着泵零件,尤其是凡尔球和凡尔座。

⑸油井出砂造成凡尔球和凡尔座磨损。

⑹油井结蜡,井不断沉积在泵的进口吸入口内,蜡或其它赃物也可能沉积在凡尔球和凡尔座上。

⑺井身弯曲,抽油杆偏磨油管,金属碎屑下落凡尔座上,垫住凡尔球,也可使活塞和泵筒偏磨,而且偏磨侧的间隙不断增大。

2.3固定凡尔失效⑴井液中的砂、蜡或其它赃物,将固定凡尔卡死。

⑵油井的油气比过高形成气锁。

⑶油井的供液能力太差。

2.4油管漏失⑴井身弯曲使抽油杆接箍摩擦油管,这时如井液的腐蚀性大,极易造成油管漏失。

⑵丝扣油不合规定或使用不当,丝扣脏或丝扣防腐涂料受污染。

⑶管扣上的过紧或过松,或者丝扣磨损,上扣时不小心使丝扣损坏,丝扣油不合规定或被稀释。

⑷敲击接箍,使接箍上出现凹坑或管柱上拔过重。

⑸油管使用次数过多或油管已受腐蚀。

二、水井当地层能量降低时,为了提高采收率,采用注水、注气、注聚等进行地层能量补充和原油的驱替。

目前我三个油田均为注水开发油田。

1、注水井注水工艺注水开发工艺通常采用的是混注和分层配水配注。

对于多油组且层间矛盾突出的油藏注水井通常采用的分层配水配注;对于油组少且层间矛盾不突出的油藏通常采用的是混注。

分层配水配注一般采用的是,封隔器、配水器、单流阀注水管柱。

目前我厂七个泉油田主要采用的是分层配水配注工艺,狮子沟和红柳泉油田采用的是混注工艺。

2、影响注水井免修期的主要原因影响注水井免修期的主要原因是开发油田层间矛盾突出、水驱效果不理想而进行的频繁层间调整、套管损坏、封隔器失效、油管漏失、水井管理不当。

2.1层调当注水井吸水达不到分层配水配注要求时,注水效果不理想,因此进行层间调整作业可以改善吸水剖面,提高水驱效果。

2.2套管损坏由于每口井的井身结构、深度、地层的不同、以及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作业内容等。

油层套管损坏的原因也千差万别,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地质因素1)断层附近的井易发生套管损坏。

在构造顶部套损井多而集中,在构造翼部少而分散,在断层发育地区多,一般地区少。

2)地层倾角越大的井越易发生套管损坏。

3)射孔井段部位易发生套管损坏。

4)泥岩部位易发生套管损坏。

泥岩层段在注入水的侵泡作用下产生膨胀,呈可塑性状态。

当泥岩膨胀和塑性移动的挤压力大于套管抗挤压强度时,套管就会变形,引起套管损坏。

5)井筒周围地应力分布不均易发生套管损坏。

注采不平衡,高压注水、转抽,钻调整井,关注水井等情况,都会使原来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的地应力重新分布,造成某些井点压力高或特高,而这些井点的井身就成为地应力作用的对象,当井身抵抗不住应力的作用就会发生套管损坏。

6)井壁坍塌,油层出砂易发生套管损坏。

地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造成井壁坍塌。

当挤压力大于套管抗压强度时,套管就会弯曲变形。

[2]工程因素1)套管质量不好。

套管本身质量差、强度低,承受不了长期生产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内外作用力,导致套管损坏。

2)固井质量差。

由于套管外水泥环分布不均匀或无水泥环,高压层与低压层串通形成孔道,导致套管外侧向压力不均匀。

套管受单向挤压易变形、弯曲。

3)油水井工作制度不合理和各类措施作业。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处理不当或出现意外事故,是造成大批油水井套管损坏的重要原因。

第一,注采比不合理,或强采强注,造成套管内外压差过高产生套管挤压变形;第二,油水井强化性的技术措施,如:气举排液、酸化、压裂等,不断的使套管膨胀、回缩。

反复的加压与卸载,加速了套管损坏。

特别是注水井在修井作业前若快速放溢流,使地层与套管内短时间形成很大的压差,这种压差反复多次极易造成套管缩径,破裂。

4)修井作业中,一些措施对套管造成直接的破坏。

①质量差的射孔弹,会造成套管裂纹、破损、减弱其抗外挤强度,缩短套管使用寿命。

②在向井内打入高压液体(如压裂砂、注水、重钻井液压井)时,因管柱丝扣不密封或管柱本身有孔洞、裂缝,液体在高压作用下从丝扣、孔洞、裂缝处漏失,并射向套管内壁,在很短时间就可将套管穿孔或割断。

③修井作业中发生顿钻、溜钻时,若掉落有伤害性的工具,也会损伤套管。

④在修井作业中大量的使用对套管有伤害的工具,会使套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如:磨鞋、套铣筒、胀管器、铣锥、钻头、钻杆接箍等,这些工具在井下长时间旋转,其钢体外圆周面与套管壁产生磨擦,磨损套管。

⑤既无表套又无技套或油套完井时,悬挂负荷太小,都将造成套管在水泥返高以下的井段内弯曲。

[3]腐蚀。

套管受地层水、作业液体中的酸碱盐等物质腐蚀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钢质破坏,造成套管穿孔、破裂。

2.3封隔器失效。

2.4油管漏失。

2.5水井的管理不当。

第二章作业原因调查及分析1、作业原因的调查1.1油井作业原因调查我厂所属的三个油田七个泉油田、狮子沟油田、红柳泉油田均为低类难采油田。

地层压力系数低、油藏物性差、单井产量低、采油成本高。

由于低类难采油田自身开采成本就大,因此我厂的检泵均为趟井检泵。

从2002年到2005年累计躺井检泵416井次,趟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干抽和卡泵。

对4年来的躺井检泵进行统计分类(见表1),发现造成我厂油井免修期低的主要原因是:1.油井含蜡高、清蜡不及时、不彻底造成油井结蜡凡尔漏失、蜡卡频繁检泵;2.管杆设计设计不合理和新旧油杆混用造成抽油杆断脱频繁;3.斜井管杆和扶正器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偏磨严重;4.随着油田的注水开发,地层出砂的情况,也是造成检泵的主要因素。

5.管理监督强度不够和作业队伍人员素质差异大,造成重复作业。

表1 检泵作业统计对比与分析表1.2水井作业原因调查随着我厂各油田的注水开发的不断完善,我厂这几年来的注水井的维护作业井次也逐年增多。

2002年至2005年累计注水井维护作业51井次(见表2)。

这几年为了改善七个泉油田的水驱效果,对七个泉油田进行了多次层调作业;七个泉油田注水井套管损坏现象比较严重,我厂采用了强制换封措施,这是影响我厂注水井免修的主要原因。

表2 注水井维护统计对比与分析表2、油井作业原因的分析2.1 结蜡2.1.1 我厂油井的结蜡的情况1.原油含蜡特征根据以前对七个泉油田原油含烃气相色谱分析,七个泉油田原油主峰碳为nC18,最长正构碳为C37,碳数分布最长链在C36-C38,原油蜡的分布从C12-C45之间,具有两个峰值,分别为C19、C30,且C19所占比例大,C20以前为普通蜡,C20-C30之间为高碳蜡,因此七个泉油田原油含蜡主要为普通蜡。

通过以前实验做得的七个泉油田的原油析蜡点28-32℃,熔蜡点为43℃,原油含蜡量为10-20%。

狮子沟油田和红柳泉油田的油质,虽比七个泉油田的油质好,但是结蜡也比较严重。

2.采油井的生产及结蜡情况目前我们厂各油田采油井均为机械举升方式,即抽油泵采油方式。

油井平均单井产油量2.7t/d。

生产油管主要采用2½″油管,抽油杆一般组合为¾″和7/8″两级及5/8″和¾″组合,抽油泵为Ф44mm、Ф38mm整筒泵,平均沉没度为17m。

结蜡造成的凡尔失灵和蜡卡是影响我厂免修期的主要因素。

2004年至2005年上半年,有111井次因结蜡引起的凡尔失灵干抽和蜡卡造成的维护作业,占总维护作业量的72%。

因此清防蜡仍是提高免修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最近几年的作业进行了统计,因结蜡频繁检泵的井有33口井,分别是:七个泉:七3-3、七3-9、七3-4、七4-6、七4-8、七5-10、七5-13、七5-2、七5-3、七5-6、七5-8、七6-12、七II3-9、七II4-10、七II5-11、七II5-9、七II6-8、七评3、七中22、七中19、七中23、七3-10、七3-6、七4-10、七6-13,25口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