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羊双羔素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合集下载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山羊繁殖率的研究作者:冯瑞林,袁超,裴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牛春娥,孙晓萍,杨博辉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3期摘要:该试验旨在检验绵山羊双羔素对不同品种山羊的免疫效果,提高繁殖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对辽宁绒山羊、陇东绒山羊、河西绒山羊、新疆绒山羊、贵州黑山羊和云岭黑山羊进行免疫注射。

结果:辽宁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34.31%,差异极显著(P<0.01);陇东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24.76%,差异极显著(P<0.01);河西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12.50%,差异显著(P<0.05);新疆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25.49%,差异极显著(P<0.01);贵州黑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22.40%,差异极显著(P<0.01);云岭黑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43.63%,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绵山羊双羔素可以提高不同品种山羊的双羔率和产羔率。

关键词:绵山羊双羔素;山羊;繁殖率;双羔率;产羔率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3.0010引言我国山羊遗传资源丰富,山羊地方品种43个,培育品种4个(整合同类异名后正式列入中国羊品种志的共有22个)[1]。

山羊的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都很强,特别在高温、高湿、高寒等严酷的生态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2-3]。

我国北纬35°以北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饲养的是绒山羊[4-5],而在我国南方地区饲养的山羊品种很多,但长期缺乏品种的选育提高,很多品种由于繁殖率不高,制约山羊养殖业的发展[6-7]。

提高山羊繁殖率是提高山羊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提高山羊产羔率,本文应用绵山羊双羔素开展提高山羊繁殖率的试验研究,对在山羊上试验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影响幼龄辽宁绒山羊超数排卵效果因素的研究

影响幼龄辽宁绒山羊超数排卵效果因素的研究
低 于初次组 (< . ) P O 1 ,可用 卵数 显著低 于初 次组 O (< . ) P 00 ,体外成熟数 低于初 次组 ,但 差异 不显 5
从表 1 的结 果可 以看 出 ,随着 周龄 的增 加 ,
三 组 幼 羔 的 发育 卵泡 数 逐 步 降低 ,4周 龄 组 最 著 ( 0 5 ,而体外 成熟率 高于初次组 ,差 异也 .) 0
高,与 7 8周龄组 比差异显 著 (< . ) ~ P 0 5 。可 用卵 不显著 (> . ) 0 P 00 。 5 数 以 5 6周龄 为最 高 ,与其 他 两组 比差 异显 著 25 运输应 激对 羔羊 超排 效果影 响 设 运输 应 ~ . (< . ) P 0 5 ;可用 卵 比率 4周龄 组最低 ,与 另两组 激组 与对 照组采用相 同方法处理 ,结果见表 5 0 。
第3 国 S+MG 1 0.18 1+8 2 ̄. 3.3 2±. 组(产F PS) 0 2+ .91 .696 2 -15.5 H 1 7 4 .9 . 6 9 . 3 7 +
3 讨论与结论
31 羔 山羊 周龄对 超排 效果 影响 不 同发育 阶 . 段 的羔羊超排 处理 后卵巢 的反应程度 差 异较 大 。
33 季节 对羔羊 超排 效果 的影 响 山羊 是季节 能减 少重复超排 间隔的时间,有利 于提高供体羔 . 性 发情 动物 ,本试验结果也表 明,春 季采集 的卵 羊 的利用效率 。
(>. ) P 00 ;体外成 熟率第 4组 则显著 高于其他 三 为辽 宁绒 山羊 羔羊 的适宜超 排时期 。 5 32 不 同方 案对 诱 导超数 排卵效 果 的影 响 近 . 组 ( < .5 。 P 00 )
23 不 同季 节对 母羔 超数 排卵 效果 的影 响 分 年来羔羊超排 试验 多选用进 口激素 ,以加拿大 和 .

TIT双羔素免疫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力的研究

TIT双羔素免疫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力的研究

!!收稿日期! " & & ’"& *"# & 基金项目! 山西省重大科技 发展计划招 标项目’ " 山西省 科 & # ! & . !( 技攻关项目’ 和 山 西 农 业 大学 创 新 基 金 项 目 资 助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任有蛇’ " 男" 山西岢岚人" 讲师" 在读博士! ! ) ( &"( 文章编号! ’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双 羔率 " ! 但双羔 素在 山羊 生产中 的应用报道 很 &b 以 上#
少" 故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 研究 + 双羔素免辽 宁绒山羊 的效 / S /, 果" 为其在山羊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 ! 材料 与方 法
系中 国农 业科学 院兰 州畜牧 与 ! " ! ! 药品来源 ! 双胎 素 ’ / S /( 兽药研究所研制 ! 水剂 " 保存和运输温度 &! %‘ ! ! " #! 供试材料与处 理 ! 选择 岢岚 县绒 山羊 种羊 场体 重 # ’\ H 以上 & 健康无病 & 有正常繁殖 能力 #!. 岁的 纯种辽 宁绒山 羊适 繁空怀母羊 ’ 把参 试羊群 随 & & 只 ! 采用 单因素 随机区组 设计 " 机分为 " 组 " 对照组! 试验组 # & .只" ) *只 ! " & & # 年) 月 ’ 日至

辽宁绒山羊繁殖成活率研究

辽宁绒山羊繁殖成活率研究
2 0 1 7年 第 8期
李丰 田: 辽宁绒 山羊繁殖成活率研究
2 9
辽宁绒 山羊繁殖 成活率研 究
李丰 田 , 刘兴伟 , 郭 丹
(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辽宁 辽 阳 1 1 1 0 0 0 )

要: 本 文对辽宁省 内的盖 州市 、 辽阳县、 灯塔市 、 本溪县 、 新宾县五 个市县的辽宁绒 山羊的繁 殖情况进行 了
1 5 0 % ;繁殖 成活率 平均 为 1 0 0 . 3 % ,最 高地区也是 盖
同类 别和 不 同的配种方 式进行 分类统计 ,进 而从不 州 ,达 1 3 4 . 2 % 。由于 各地 区羊 的质量和饲养 管理水 同角度对 辽宁绒 山羊 的繁殖成活率进行 比较 。
平 不 同 ,造 成 各 地 区差 异 较 大 。
was st u die d , a nd t he di ff e re nt ar ea s we re di ff e ren t fr om di ff e re nt re gi on s Br ee di ng met h ods and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d a t a f o r f u r t h e r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 i n o r d e r t o f u r t h e r g r a s p t h e p r o v — i n c e o f L i a o n i n g c a s h m e r e g o a t r e p r o d u c ti v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p r o v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

影响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

影响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

生产指导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8,2023影响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薛 冰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沈阳111000摘 要 绒山羊以其优质的肉品质和产绒率,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如何提高绒山羊的繁殖性能,增加养殖效益,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

从遗传、环境、年龄、光照、营养、生殖障碍以及激素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以供养殖人员参考。

关键词 绒山羊;繁殖性能;影响因素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3.08.018 引言绒山羊的产绒量较高,是生产山羊绒的主要品种,其肉质肌纤维很细,并且硬度较小,味道鲜美,膻味非常小。

绒山羊肉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而脂肪的含量比猪肉的含量低75%,比肉用的牛肉和绵羊肉低62%左右,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非常不错的养殖发展前景。

近年来,绒山羊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也为养殖者带来了比较可观的收益,但如何进一步提升绒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是当前相关养殖企业关注的重点。

其中繁殖能力直接反应出了绒山羊的繁殖和生产性能情况,也是影响绒山羊养殖业经济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养殖中应该提高对繁殖指标的关注。

 羊群自身因素的影响1.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能够影响到绒山羊的多项生产性能,并且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由于繁殖性能具有可以通过传代遗传的特点,因此繁殖性能好的绒山羊所产出的后代繁殖性能也会更好,例如在养殖场中产双羔概率高的母羊,其后代产双羔的概率也高。

而选用羔羊指数高的公羊与产羔率低的母羊进行交配,也能够有效提升该母羊的产羔率,因此,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可以选留产羔指数高的母羊或者公羊作为种用,从而提高养殖场内绒山羊的整体繁殖性能[1]。

在生产中主要通过公羊的精液品质和产羔力等生殖指标衡量公羊的繁殖性能,而公羊的射精量、精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以及精子密度和活力等指标可以反应出公羊精液的品质情况,在不同的遗传家系当中,公羊的精液品质存在较大的不同。

影响辽宁绒山羊繁殖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辽宁绒山羊繁殖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效益 的重要 因素之一 。而影 响辽 宁绒 山羊 繁
反 映公羊繁殖 能力 的另 一遗传 因素是 产
殖性 能的因素是 多方 面的 ,概括起来 主要 有 羔率指标 。尽管 这一指标 的遗传 力较 低 ,只
遗 传 、温 度 、气 象 、光 照 、营 养 、公 羊 效 有 0 1 … ,但是 ,在生产 中表现却是不 容忽 .6
±0 3 ) L . 2 m ,精 子 密 度 平 均 为 ( 9 3 宁绒 山羊原 种场 有 限公 司 2 0 2 . 0± 0 2~2 0 07年 种
2 0 )X1 mL . 3 / ,而第 4家 系 的公羊 的平均 用采精公羊采精情 况 的统计 ,发现不 同的季 0 射精量 为 ( .540 3 m ,精 子 密 度 平 均 节 气 温 ,对 公 羊 精 液 品 质 的 影 响 非 常 明 O 9 - .5) L 为( 35 2 .5±2 2 )X1 m ,两 者均 存 在 比 显 J .8 0/ L ,其 中以 9~1 2月 中旬 的精 液 品 质 最 较显著 的差 异 ( P<00 ) .5 。这种 精液 品质 的 好 ,3~5月 中下旬 的精 液 品质 次 之 ,l 2月 差异 ,在采用本交 配种和鲜精 人工输 精配种 下旬 ~翌年 2月 中上旬 的精 液 品质再 次 之 , 的情况下对母羊 的影 响不 大 ,但在制 作细 管 以 7~ 月 中旬 的精液 品质最差 ,具体 如表 1 8
2 3 ±0 5 6. .1 2 5 ±0. 2 7. 2 2 8 ±0.1 7. 6 2 3 ±0.1 7. 8
75 5 ±4 21 . .
7— 8月
9~1 2月
16 5
36 3 29 8
09 . 2±0 1 .2

影响辽宁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

影响辽宁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
①繁殖能力是反映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影响辽宁绒山羊饲养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影响辽宁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遗传因素对绒山羊繁殖的影响①衡量公羊繁殖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公羊精液品质、产羔力等,不同家系的公羊精液品质差异是不同的,如以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的一、二、三家系与第四家系的种羊相比,前三个家系成年公羊的原精活力为63.58±5.63%,而第四家系的精子活力为56.85±3.85%(P<0.05),前三家系的射精量平均为1.13±0.32毫升,精子密度平均为(29.30±2.03)×107,而第四家系公羊的平均射精量为0.95±0.35毫升,精子密度均为(23.55±2.28)×107,两者均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这种精液品质的差异,在采用本交配种和鲜精人工输精配种的情况下对母羊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在制作细管冻精时表现为生产量不如前三个家系。反映公羊繁殖能力的另一遗传因素是产羔率指标,尽管这一指标的遗传力只有0.16,但在生产中表现却不容忽视。从繁殖母羊群中挑选出产双羔母羔羊进行随机组群,分为两个试验组,各组中删除体重差别大的双羔个体,所有羔羊组都有正常的繁殖能力,然后用A、B不同家系的两只公羊进行鲜精人工输精,A家系配种母羊的产羔率为135.62±2.53%,B家系配种母羊的产羔率为123.59±3.12%,两者的产羔率相差12.03个百分点(P<0.05)。①产羔率指标不仅表现在公羊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膘情相近不同个体的母羊用同一只公羊进行配种,其产双羔和连续产双羔的成绩差别也很明显。有的个体母羊可以连续3年~5年每产都是双羔,而有的母羊终生只能产1次~2次双羔,甚至不产双羔。另外,不同母羊尽管饲养条件相同,年龄相同,膘情相近,但高产母羊可以做到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产羔间隔时间短,一生(2周岁~7周岁)可产后代10只以上;而另一些母羊只能做到一年一产,一生产羔只能达6只~8只。经过人为选育的群体,高产母羊个体每年产羔率可达145%以上。①温度对绒山羊繁殖的影响①不同的温度对公羊和母羊繁殖的影响很明显。据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2002年~2007年种用采精公羊采精情况统计表明,不同季节的气温对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以9月~12月中旬的精液品质最好,3月~5月中下旬的精液品质次之,12月下旬~翌年2月中上旬的精液品质再次之,7月~8月中旬的精液品质最差,9月~12月的精液品质最好,除密度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比其他三个时期好,公羊的繁殖能力最高。7月~8月精液品质的各项指标处于明显恶化状态,12月~翌年2月及3月~5月的精液品质处于二者之间,但前者精液质量要好于后者。随着气温的上升,精子的存活时间明显缩短,顶体完整率也明显下降,气温的急剧下降对公羊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存活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副作用。①气温条件对可繁母羊的繁殖性能也存在类似的规律。高温环境和严寒气温对母羊的繁殖是同样有害的。母羊长期处于3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几乎都不出现发情现象。在4月~5月配种妊娠的母羊,经过3个月的妊娠,在7月~8月,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几乎是一年中最高的,每日平均气温高达29℃±6℃,短暂的高温并不能看出对母羊繁殖的影响,但上述高温一旦持续7天以上,会使妊娠母羊流产率急剧上升。同样,在冬季妊娠的母羊处于保温条件不好的羊舍时,当气温下降到-20℃以下并持续一定时间,妊娠母羊的流产率也明显升高,任何年龄段的妊娠母羊,当气温≥30℃或≤-20℃持续一定时间时,母羊的流产率都明显升高。当气温较高时,年龄越小的母羊流产率越低,但1周岁的母羊除外。当气温较低时,年龄越小的母羊流产率越高。①气象因素对绒山羊繁殖的影响①高温高湿、暴风雪、浓雾、沙尘暴、电闪雷鸣、狂风、长期阴天下雨对公羊和母羊的繁殖性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妊娠母羊流产。如2001年春,辽宁省盖州市大庙沟地区的一场沙尘暴持续近2天,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所有的母羊都未受伤,但持续3天~7天,相续有98只成年母羊流产,占妊娠母羊总数的31%,后备母羊有32只流产,占流产总数的33%。不良的气象因素对母羊来说是一种具有副作用的应激反应。当高温环境与高湿因素相结合时加剧了高温的副作用,低温与高湿相结合时加剧了机体的散热,使母羊误以为危害自身安全,迫使机体中断妊娠以适应环境。对公羊来说,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公羊的性欲。①光照对绒山羊繁殖的影响①绒山羊属于短日照季节性发情的动物,光照时间变短和光照强度减弱,不仅能刺激机体绒毛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其生殖活动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如辽宁绒山羊秋冬季发情率较高,发情也比较集中,受胎率也较高;而春季母羊的发情率、集中程度、受胎率都明显低于秋冬季。决定光照变换的转折点大致在冬至和夏至附近,每年的6月下旬以后,光照强度由强变弱,光照时间由长变短,当这种变化持续到12月下旬后,光照强度又由弱转强,光照时间又由短变长,这种变化至翌年夏至时又达到最大值。8月~11月正处于光照时间由长变短、强度由强转弱时期,而3月~5月也是光照时间由短变长,光照强度由弱转强的时期,尽管在这时期给可繁殖母羊通过提高营养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羊发情的比例,但与8月~11月相比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即使母羊已经受孕,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被母体吸收、夭折的比例也明显大于前者。①公羊效应对母羊繁殖的影响①公羊在繁殖季节,其头颈的皮脂腺活动增强,分泌物增多,这些部位的被毛散发出强烈的骚味。在母山羊中放入骚味大的公山羊(即使用围栏隔开),也可使母羊发情同期化。因此,“公羊效应”的实质是公羊分泌的外激素对母羊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引起排卵。在放入公山羊5天内,处于季节性乏情的母山羊会对此做出反应,诱使相当多的个体(80%~100%)排卵,其排卵高峰期在公山羊引入的第2天~3天出现。排卵母山羊中出现发情征兆的个体比率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相同的,通常有60%的个体显现发情,这个比率随母山羊年龄的增加而提高。第一次诱发的排卵通常受胎率不高。在放入公山羊5天后,由于许多母山羊第一次排卵形成的黄体过早消退,就出现第二次排卵高峰(第7天~9天)。实际上,所有母山羊在第二次排卵中都出现正常发情,并随后出现正常的黄体周期,在这之后约间隔21天出现正常的第三次发情排卵。山羊的公羊效应模式与绵羊的公羊效应模式有很大不同。在母绵羊中放入公绵羊后,只有40%~60%的母羊安静排卵,第一次排卵往往无发情症状,形成短寿命(5天~6天)黄体,然后在第18天~24天出现第二次发情排卵高峰。公羊效应的强弱也受季节的影响,如在春季母羊乏情期,在母羊群中放入公羊,其效果也不理想,只有母羊处于发情季节,公羊效应对母羊的繁殖才有明显的作用。①营养对绒山羊繁殖的影响①影响绒山羊繁殖的营养因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根据绒山羊舍饲实验,公羊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以14%~18%为宜,在配种期添加一定量的动物蛋白,如鸡蛋、奶类等,不仅能刺激公羊的性欲,也可提高精液品质和增加射精量;母羊饲料的蛋白质水平最低限值大约在12%左右,在母羊妊娠中后期,应将蛋白质提高到18%~20%。①另外,营养因素的变动也可对母羊的生殖活动产生影响。短期优饲法对母羊的配种表现为正面影响,妊娠母羊突然减少喂料或饲料突然变化导致流产则表现为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短期优饲的要点是饲料水平由低到高的变动,并且持续一定时期,如15天~20天才会刺激母羊发情和排卵;如果母羊一直处于较高的营养水平,则短期优饲效果并不明显,实际上,短期优饲是对母羊的良性应激反应。①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优秀公羊利用率。在实行本交配种的条件下,一只公羊平均最多可以对300只以下的母羊进行配种,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后,每采集1次合格精液(以1.0毫升的射精量,25亿/毫升的密度,每次输精量为2000万有效精子数进行计算),可以对100只以上的母羊进行配种。如果每年采精180次,则这只公羊可以对1.8万只母羊进行配种,是本交配种的60倍以上。鲜精受胎率与本交配种受胎率经多年实践证明,两者无明显差异。①辽宁绒山羊细管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可以将优秀种公羊的精液采集后,经过特殊程序处理进行冷冻保存,在母羊发情排卵时进行配种。细管冷冻精液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对母羊的配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降低饲养优秀公羊的成本和风险。①胚胎移植技术主要用来提高优秀母羊的繁殖潜力。一只优秀的可繁殖母羊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利用7年,平均每年可产羔羊1.25只,一生能繁殖后代10只左右。通过胚胎移植技术,采用生物药品超排处理、受体羊同步处理、人工鲜胎移植等操作,每次可提供合格胚胎8枚以上。如果母羊在壮龄期只利用3年,每年2次处理,可提供合格胚胎50枚,鲜胚移植成功率目前达60%以上,优秀母羊一生可生产后代30只,是常规繁殖的3倍。①生殖激素对绒山羊繁殖的影响①正常状态下,公羊的繁殖活动一般不使用外源性激素,依靠体内激素的分泌来维持公羊的性欲和精液品质。但是,当公羊出现生殖障碍时,可以使用外源性激素进行,以使其繁殖机能改善或恢复到正常水平。相比之下,随着生物技术的应用,生殖激素用于母羊繁殖的频率越来越高,从同期发情、同超数排卵、诱发发情到防流保胎、母台羊的提供、胚胎移植等都必须使用繁殖激素。由于激素的应用,可以使母羊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也可以使母羊1年产两次羔,每产多胎,防止母羊流产,繁殖疾病等。目前,在辽宁绒山羊繁殖中使用比较多的激素有氯前列稀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激素、催产素、孕验促性腺激素等激素。在8月~11月,常使用氯前列稀醇来使母羊发情同期化,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0.06毫克,可使发情率达70%~90%,受胎率大约为60%~80%。春季常使用孕马血促性腺激素和孕酮使卵巢静止的母羊发情并排卵,然后进行配种。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主要用于公羊性欲低下、精子活动力低、精液稀薄等繁殖疾病,但主要用于母羊,使母羊超数排卵,为胚胎移植提供供体母羊。“双羔素”是由人工合成的免疫类激素,用于透发配种母羊产双羔,可使壮龄母羊产羔率达到130%以上,对未成年母羊和老龄羊效果较差,连续使用2年后,母羊对该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可使母羊发情率下降,隐发情增多。①总之,影响辽宁省绒山羊繁殖性能的因素是来多方面的,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还有如体重、膘情、病原微生物、有毒产物及性别控制等,这些因素对辽宁绒山羊的繁殖具有很重要的影响。①稿件来源:三农在线①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黑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黑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黑山羊繁殖率的研究冯瑞林;郭健;裴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牛春娥;孙晓萍;杨博辉【摘要】[目的]提高南方黑山羊的繁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免疫贵州黑山羊80只和云岭黑山羊275只,开展提高黑山羊繁殖率的试验.[结果]贵州黑山羊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66.15%,对照组产羔率为143.75%,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2.40%;云岭黑山羊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50.98%,对照组产羔率为107.3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3.63%.[结论]只要加强南方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使用绵山羊双羔素就可以提高繁殖率.【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3页(P122-123,144)【关键词】绵山羊双羔素;贵州黑山羊;云岭黑山羊;繁殖率;双羔率;产羔率【作者】冯瑞林;郭健;裴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牛春娥;孙晓萍;杨博辉【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7我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的相关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率的研究作者:冯瑞林郭健裴杰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3期
摘要[目的]检验绵山羊双羔素在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率方面的作用。

[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在辽宁省盖州市、凤城市、瓦房店市、山西省岢岚县和河北省涞水县的绒山羊场和农户家,对1 327只2~6岁的辽宁绒山羊母羊进行免疫注射试验。

[结果] 试验组产羔率132.93%,对照组产羔率115.77%,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羔率和双羔率均提高17.16%,差异显著(P
关键词绵山羊双羔素;辽宁绒山羊;繁殖率;双羔率;产羔率
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782-03
作者简介冯瑞林(1959- ),男,甘肃兰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家畜繁殖与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20140709辽宁绒山羊原产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区步云山周围,主要分布在盖州及其相邻的岫岩、辽阳、本溪、凤城、宽甸、庄河、瓦房店等地区。

该品种具有产绒量高、绒纤维长、羊绒粗细度适中、体形大、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低产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产绒量居全国之首,被列入我国重点畜禽遗传保护资源。

据统计,辽宁绒山羊的产羔率一般在110%~120%[1-6],产羔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绒山羊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羊繁殖率与控制排卵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繁殖技术[3-4],特别是以提高双羔率为目的限数排卵要比超数排卵困难得多。

一般应用促性腺激素制剂诱发单胎动物排双卵,产双羔,这在剂量上很难掌握[2-8],容易造成多胎,导致流产、死胎或生后死亡,还可能造成激素在体内的残留。

绵山羊双羔素是一种免疫制剂,可挖掘母羊繁殖潜能,提高母羊排双卵数,从而达到母羊产双羔的目的[5],其原理是类固醇激素主动免疫绵山羊,使之产生抗体,可以中和和抑制体内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分泌,使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减弱,促进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分泌量增加,从而提高了排双卵率[3-4]。

为此,为了提高辽宁绒山羊的繁殖率和验证绵山羊双羔素的作用,笔者在辽宁省盖州、山西省岢岚县和河北省涞水县应用绵山羊双羔素免疫注射辽宁绒山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

绵山羊双羔素有2种剂型:1种是水剂型(抗原+DEAEDextran佐剂),另1种是油剂型(抗原+双相包裹油佐剂)。

绵山羊双羔素在途中运输时应采用保温箱和冰瓶保存,保存温度为0~8 ℃。

1.2试验地分布试验Ⅰ组,试验地在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凤城县石城绒山羊场和瓦房店市农户;试验Ⅱ组,试验地在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试验Ⅲ组,试验地在山西省岢岚县绒山羊种羊场;试验Ⅳ组,试验地在河北省涞水县羊场。

1.3试验动物的选择参试母羊选择辽宁省绒山羊,选择有正常繁殖能力、健康无病、2~6岁、体重在35 kg以上的母羊2 392只,剔除空怀母羊和病弱羊后,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和4个对照组。

试验Ⅰ组,试验组113只,对照组112只;试验Ⅱ组,试验组827只,对照组834只;试验Ⅲ组,试验组396 只,对照组104 只;试验Ⅳ组,初产母羊56只,每组各28只。

参试母羊统一编号,称重并登记,单独组群,产羔前试验组饲养管理条件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参试母羊在预试期用四联苗防疫注射,入冬前用抗蠕敏驱虫。

1.4免疫方法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使用水剂型绵山羊双羔素免疫注射。

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用油剂型绵山羊双羔素免疫注射。

试验Ⅰ、Ⅲ和Ⅳ组,在秋季配种前42 d给试验组母羊于右侧颈部皮下或肌肉免疫注射绵山羊双羔素1 ml,21 d再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

2次免疫注射所用方法与剂量相同;试验Ⅱ组,在配种前20 d尾根皮下注射1 ml绵山羊双羔素[7]。

1.5配种时间试验Ⅰ、Ⅲ和Ⅳ组,第1次免疫注射后42 d(即第2次免疫注射后21 d),进行配种。

试验Ⅱ组在免疫后20 d配种,配种方法为人工授精+自然交配,配种期1.5个月。

1.6饲养管理参试公、母羊必须分群管理,防止公羊群混入试验母羊群。

母羊采用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的饲养方式,加强供试母羊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参试母羊的饲养管理基本保持一致。

2结果与分析
2.1发情与受胎情况从可以看出,试验组的总发情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母羊第1情期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情期发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免疫注射绵山羊双羔素有促进试验母羊集中发情的作用。

2.2产羔率与双羔率的情况从可以看出,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17.16%,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差异显著(P
从可以看出,试验Ⅲ组的流产率和羔羊成活率与对照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流产率和羔羊成活率与对照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Ⅲ组羔羊成活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差异极显著(P
2.3不同年龄对辽宁绒山羊双羔率的影响从可以看出,2岁母羊的双羔率最低,仅有
8.69%;3岁母羊的双羔率最高,达到72.23%,与4岁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3岁、4岁和5岁母羊双羔率与2岁母羊差异均极显著(P
2.4不同体重对辽宁绒山羊双羔率的影响从可以看出,体重42~47 kg母羊的效果最好,双羔率达47.62%;体重42~47 kg母羊双羔率与体重48~53 kg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42~47 kg母羊双羔率与体重35~41 kg母羊母羊差异显著(P
2.5羔羊的生长发育情况从可以看出,试验Ⅰ组的单羔、双羔的初生重和断奶重与对照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用绵山羊双羔素免疫辽宁绒山羊对羔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没有影响。

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比较
组别初生重∥kg单羔双羔断奶重∥kg单羔双羔试验Ⅰ组
2.34±0.411.54±0.4618.79±0.5215.15±0.51对照Ⅰ组2.31±0.391.55±0.4818.79±0.5014.91±0.55注:断奶日龄为120 d。

3讨论
3.1辽宁绒山羊产羔率的影响因素应用绵山羊双羔素均可以提高辽宁绒山羊双羔率和产羔率17.16%,差异显著(P
3.2造成流产率和繁殖成活率的因素笔者发现试验Ⅳ组羔羊流产率很高,试验Ⅳ组流产率为39.13%,对照Ⅳ组流产率达到了4
4.00%。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试验Ⅳ组羊全年放牧,晚上归牧后也不补饲,饲养管理粗放,甚至在试验羊妊娠后期和产后没有补饲,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母羊妊娠和产后营养的需要,造成母羊流产和产后羔羊存活率不高。

试验Ⅳ组和对照Ⅳ组羔羊成活率分别是64.00%和60.00%,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Ⅲ组和对照Ⅲ组的母羊流产率和羔羊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Ⅳ组和对照Ⅳ与试验Ⅲ组和对照Ⅲ组的母羊流产率和羔羊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
3.3年龄与双羔率的关系笔者发现3岁母羊的双羔率最高,可达到72.23%;2岁母羊效果最差,仅有8.69%,差异极显著(P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参考文献
[1] 任有蛇,岳文斌,张开亮,等.TIT 双羔素免疫提高辽宁绒山羊繁殖力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1):19-20.
[2] 吕建民,张永固,许斌,等.外源激素PMSG 提高滩羊繁殖率初探[J].中国草食动物,2007,27(1):16-18.
[3] 冯瑞林,郭宪,郭建,等.TIT双羔素在绒山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2):65-67.
[4] 焦硕,冯瑞林,孙晓萍.国产甾体抗原双羔素的应用效果[J].家畜生态学报,2006, 27(6):247-249.
[5] 朱以萍,冯瑞林.国产绵羊双羔素的研究概况及推广应用中的有关问题[J].中国畜牧杂志, 1999,35(3):57-58.
[6] 郭春润,高洪涛,曲永年,等.睾酮主动免疫制剂提高辽宁绒山羊双羔率的效果[J].辽宁畜牧兽医,1992(5):5-7.
[7] 宋先忱,刘兴伟,于海,等.应用双羔素提高辽宁绒山羊双羔率试验报告[J].草与畜杂志,1998(1):27-28.
[8] 蔺惠芬,张余庆,杨喜波,等.TIT双羔素在山羊上应用效果[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3):104-105.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4,4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