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评价辽宁绒山羊品种地位和改良作用

合集下载

绒山羊品种有哪些?圈养绒山羊有什么优势-

绒山羊品种有哪些?圈养绒山羊有什么优势-

绒山羊品种有哪些?圈养绒山羊有什么优势?绒山羊的品种有多,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有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山东绒山等等。

绒山羊既适合圈养,也适合放牧养殖,不过对于草源不是很丰富的地方,采用圈养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还可以规模性的大量养殖。

圈养绒山羊具有节约饲料、产绒量高、利于防病和积攒农家肥优势,只要加强饲养管理,不仅羊绒质量好,而且羊绒量也非常乐观。

绒山羊品种有哪些?我国绒山羊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辽宁绒山羊、晋岚绒山羊、内蒙绒山羊(内蒙二狼山山羊、内蒙阿左旗白绒山羊、内蒙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河西绒山羊、西藏绒山羊、四川绒山羊、山东绒山羊等30多个纯繁品种。

另外我国还有一大批杂交改良培育品种,通过对地方上的一些生产性能比较好的山羊品种,进行多元育成杂交、择优横交和近交等方法培育成的新品种山羊,如陇东白绒山羊就是以陇东黑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的杂交选育的新品种。

圈养绒山羊有什么优势?1.节约饲料,增膘快。

俗话说,吃肥走瘦。

圈养绒山羊由于饲料和青草消耗少,增膘特别快。

平时饲喂牧草、草糠,在妊娠后期和配种期补喂少量精料,冬季枯草季节饲喂豆秆、地瓜蔓、玉米秸等,即可满足羊的营养需要。

2.产绒量高,绒质好。

放养羊由于风吹日晒,绒毛发黄,杂质多,还常被灌木丛挂绒,绒质明显不如圈养羊。

而圈养的绒山羊克服了这些问题,产绒量高、绒丝长、绒毛洁白,无杂质。

3.有利于羔羊生长。

由于圈养羊的体况好,发情比较集中,产羔期集中,产羔率高,易于管理,有利于羔羊生长。

4.有利于羊的安全放牧。

放养羊由于会误食喷洒过农药的树叶、杂草等,农药中毒情况时有发生,而圈养羊则可避免这种现象产生。

5.利于防病。

由于圈养的羊群之间不接触,感染传染病的机会少。

饮用清洁水,体内外寄生虫病发生少。

6.积攒农家肥。

圈养绒山羊能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过腹还田,能积攒大量农家肥,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有机肥料。

如何提高绒山羊的产绒量?1、在组群时尽量选择纯种或具有杂种优势的羊只。

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地理分布及产绒性能

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地理分布及产绒性能

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地理分布及产绒性能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产毛性能良好,毛色丰富,适应性强。

目前对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的地理分布和产绒性能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探究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的地理分布及产绒性能,对于提高绒山羊的养殖效益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有一些关于绒山羊品种地理分布和产绒性能的报道,但大多数研究局限在某一特定品种或地区,对全国范围内绒山羊品种的地理分布和产绒性能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本文将从全国范围内绒山羊品种的地理分布和产绒性能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为我国绒山羊的养殖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地理分布和产绒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绒山羊的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产绒性能,从而为进一步发展绒山羊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绒山羊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毛量、毛质和产绒率等产绒性能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养殖户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研究绒山羊的地理分布情况,可以为科学选择种源、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开展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探讨绒山羊产绒性能与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动植物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的地理分布和产绒性能,为我国绒山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2. 正文2.1 地理分布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

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等地是绒山羊的重要分布区域。

1.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地区是我国绒山羊的主要产区之一,尤以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等地最为集中。

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宜绒山羊生长,因此成为绒山羊的重要分布地区。

2. 青海地区青海地区也是我国绒山羊的重要产区,尤以青海湖周边地区和可可西里地区最为集中。

这些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适宜绒山羊生长,同时生长的绒毛质量也较高。

绒山羊:高原之珍

绒山羊:高原之珍

绒山羊:高原之珍1. 引言绒山羊(学名:Capra hircus laniger),作为高山地区的珍稀动物之一,以其华丽的外貌和独特的生态特性,吸引了众多动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的关注。

绒山羊不仅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同时也在人类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描述绒山羊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力图呈现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形象。

2. 动物学史绒山羊最早于公元前8000年至9000年间被驯化,成为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

它的驯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东地区,最初是为了获取其美味的乳制品和肉食。

随着农业的发展,绒山羊逐渐分化为多个品种和亚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3. 形态特征与近种区别绒山羊相较于普通山羊在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

其体毛浓密而柔软,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绒毛,为其在高寒地区提供了出色的保温性能。

与普通山羊相比,绒山羊体型相对较大,体重可达70公斤以上。

它们的角呈弯曲向后卷曲的形态,角的基部较粗大,逐渐变细,末端略带弯曲。

4. 栖息环境绒山羊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地区,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地。

它们对于严寒的环境具有出色的适应能力,能在极端的低温下生存繁衍。

在海拔较低的地区,绒山羊多栖息于崎岖的岩石地带,而在高海拔地区则常出现在高原草甸和荒漠山脊。

5. 生活习性绒山羊是以草食为主的动物,主要以草本植物和低矮的灌木为食。

在高寒地区,它们需要寻找食物的能力强,以维持身体的能量和体温。

绒山羊具有较强的攀爬能力,能够在陡峭的山坡和岩石间自如地穿行。

此外,它们也善于跳跃,能够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迅速移动。

6. 分布范围绒山羊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高寒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等。

它们的栖息地通常位于海拔3000米至5500米之间,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绒山羊独特的生态特性和外貌。

7. 繁殖与生育绒山羊的繁殖季节通常在秋冬季节,这样可以确保新生幼崽在春天的温暖到来时有足够的体力存活。

辽宁绒山羊在祖国各地的育种效果

辽宁绒山羊在祖国各地的育种效果

辽宁绒山羊在祖国各地的育种效果
马纯进;赵凤立;张延龄;郑旭
【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卷),期】2005(025)005
【摘要】辽宁绒山羊以高产绒量而驰名。

选育成功当时,成年公、母羊产绒量为790g±50g和520g±5g,居全国首位。

“八五”期间列为国家攻关项目,与内蒙古合作进行高产品系选育,产绒量又有提高。

1993年公、母羊平均产绒量分别为1214.5g和585.6g,最高个体分别为1510g和910g,到2002年成年公羊平均产缄量为1368g.最高个体达1920g;成年母羊为642g,最高个体达1390g.均为选种初期的一倍以上,仍居全国首位。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马纯进;赵凤立;张延龄;郑旭
【作者单位】辽宁省盖州市绒山羊育种站,115200;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辽宁绒山羊对本地绒山羊的改良效果 [J], 刘富安;沈东元
2.BLUP法及LAMS法在辽宁绒山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J], 韩迪;郭丹
3.辽宁绒山羊本溪优质高产新品系选育种羊的几点建议 [J], 刘志军
4.向神州大地播洒"中华国宝"——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打造全国绒山羊良种基地纪实 [J], 李艳容
5.用辽宁绒山羊改良伊吾县绒山羊效果观察 [J], 阿依买买;王守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东山区绒山羊改良效果分析

辽东山区绒山羊改良效果分析
地母 羊和改 良一代 羊进行 产 绒量 、产绒 后体重 、 2 结 果 与分 析 . 出生重 的测 定 ,并进行绒密度 、绒型 、毛色 的外 2 1 种 公羊育种值排 序 表 l 、2分别为根据 种
L P方法 估测的 貌鉴定 与评 分;对改 良二代 羊 ,由于其还没有产 公羊后裔测 定的表 型值 ,利用 B U 绒记录 ,只进 行绒密度 、绒 型、毛色 的外貌 鉴定 种公羊的产绒量和 体重育种值 。表 中所 列 出的种 与评 分 。评分标准 :绒 密度 为 5 分制 ,按从疏 到 公羊不但 生产 性能优秀 ,而且种 用价值高 ,遗传 密 l5 ~ 分评定 ;绒 型为 5分制 ,按弯 曲程度从直 性能稳 定 ,配 合力好 ,改 良辽东 山区中低产绒 山 到大 弯 曲 1 5分评 定 ;毛 色 为 2分制 ,黄 为 1 羊 的效果显著 。 ~ 2 2 改良效 果方差分析 详见表 3 . ,表 4 。 从表 3 、4中可看 出 ,改 良一代 羊 的产绒 量 1 2 育 种值 估 测 方 法 本研 究 主 要采 用 B U . LP 法 ,运 用 S S A 、V P 、 MT F R F6 D N M、MT P E 育 种值和体重育种 值都显著 的高于本地母羊 ,说 DF R P、 M D R N等软件 对辽东 山区接受 改 良的本地母 明辽宁省辽宁绒 山羊育 种 中心 的种 公羊改 良地方 T FU 羊和改 良一代羊 的产绒 量、产绒后体重进行 育种 母 羊的效果是非常 显著的 ,其 中产绒量 的提高是 极显著 的。与此 同时 ,羊绒 品质也有 了明显的改 [ 日期]07 1—8 收稿 20—20
为加速辽 东 山区绒 山羊 改 良步伐 ,提高我 省 值 的估 计,并根据改 良一代 羊的产绒量和 产绒后 绒 山羊质 量 和产 业 发 展水 平 ,从 2 0 0 5年 开始 , 体重估测 育种 中心种 公羊的育种值 ,产绒 量和体 由辽 宁省动物 卫 生监督 管理 局立 项 ,实施了 《 辽 重均 属于高遗传力 的性状 ,因此根据种 公羊 的产 东 山区绒 山羊 改 良项 目》 。由辽宁 省辽 宁绒 山羊 绒和体重育种值 能更准 确的反 映出种 公羊的种用

辽宁绒山羊母羊冬季饲养管理措施合理优化分析

辽宁绒山羊母羊冬季饲养管理措施合理优化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4.032辽宁绒山羊具有与普通山羊相似的生活习性,但其体表绒毛密度较厚,冬季时节对低温的防御能力更高,因而适宜在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饲养。

辽宁绒山羊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母羊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绒山羊的繁殖能力、保障羔羊产出率,进而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为此,文章立足饲养环境、饲料供应、防病保胎三个方面展开了辽宁绒山羊母羊饲养管理措施探讨,旨在为北方地区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满足市场上绒山羊产品的消费需求。

绒山羊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山羊品种,其具有头小体壮、结构匀称、尾部瘦短的特征,是我国北方地区山羊养殖的主要品种。

近年来,市场上对绒山羊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因而辽宁省的绒山羊养殖量大幅上涨,且传统放牧饲养模式逐步向养殖场方式转变。

绒山羊母羊是繁育后代、提高养殖基数的重要保障,而辽宁省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养殖场需要合理优化冬季母羊饲养管理措施。

一、辽宁绒山羊母羊冬季饲养环境管理1、加强羊舍温度控制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冬季时节长达5-6个月,气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20℃-30℃,因而冬季饲养绒山羊时,需要加大母羊羊舍的温度控制力度。

这是由于冬季低温影响下,母羊的体热散失速度较快,其摄入营养所转化的能量为保护体温会逐步消耗,因而,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如检查羊舍四周内外墙壁,如有墙皮脱落、墙砖有洞眼等时,可用混凝土及时修复,有条件的养羊场还可以给羊舍外墙做加固和粘贴新型防火保温材料,这样可以进一步阻断寒气,起到防寒保温作用。

检查羊舍内部顶棚是否有塌陷、漏风现象,如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修复并加厚棚顶保温材料。

检查羊舍窗棂、门窗玻璃、通风设施有无破损等现象,检查舍内地面和墙角有无鼠洞等等,如发现这些问题,应及时反映给场内负责人,指派相关人员到场进行灭鼠、修复、补漏、更新等。

在冬季来临前,重点检查舍内供暖,如查验供暖设施运转是否正常,供暖管线布局是否全面合理,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在供暖到来之季,检查羊舍内温度是否达标等情况,如发现以上不合理现象应及时进行整改。

辽宁绒山羊推广应用效果

辽宁绒山羊推广应用效果

辽宁绒山羊推广应用效果
赵凤立;郭维春;刘胜华
【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辽宁绒山羊的特点是产绒产量高,居全国首位。

已推广到国内17个省(区),数量8.25万只,各地区引进的绒山羊的均保持了产绒量高的优良特性。

与当地羊杂交普遍由到明显的改良效果,杂种羊的产绒量比当地羊提高75%-237%,体重提高30%,毛长提高2cm,改良二代白羊速率达92%,杂种羊羊绒细度稍有变粗趋势,但是均未超过15μm,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辽宁绒山羊的推广到全国绒山羊基地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赵凤立;郭维春;刘胜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7.2
【相关文献】
1.控光增绒技术在辽宁绒山羊中应用效果观察 [J], 韩迪;赵凤立;孙喜光
2.糖蜜营养舔块在辽宁绒山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J], 韩迪;郭丹;李丰田;全治国;张鹏;高月;王家明
3.辽宁绒山羊推广应用效果 [J], 赵凤立;邵大生
4.辽宁绒山羊秸秆饲喂技术要点和应用效果 [J], 姜雪梅
5.辽宁绒山羊秸秆饲喂技术要点与应用效果 [J], 张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岫岩县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目标及对

岫岩县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目标及对

动物生产 622022.12岫岩县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目标及对策张雪光(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执法队,辽宁 岫岩 114300)绒山羊产业是岫岩县特色畜牧业。

为了更好地推进岫岩县绒山羊特色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辽宁绒山羊品种资源优势,相关部门要把握岫岩县绒山羊的发展现状,确定发展目标,促进岫岩的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发展现状1.1 产业发展现状辽宁绒山羊以其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位居世界白绒山羊之首,有“国宝”之美誉,对改良和促进我国绒山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绒山羊养殖是岫岩县的特色产业,投资少、见效快、门槛低、适宜面广,是岫岩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十三五”以来,绒山羊产业市场持续走高,广大养殖户养殖效益明显增加,虽受封山禁牧、养殖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绒山羊养殖量和产绒量仍然增幅明显。

2021年,全县绒山羊存栏17.67万只,同比增长5.5%;羊绒产量94.2吨,同比增长11.89%;全县绒山羊出栏量10.14万只,同比增长10.4%;羊肉产量1521.14吨,同比增长8.5%。

1.2 发展特点一是引入优质种羊,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引入优质种公羊和优质可繁母羊,岫岩县绒山羊的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

核心群成年种公羊平均产绒量1250克,平均体重75公斤,绒纤维长度8.5厘米,绒纤维平均细度控制在18.0微米以下,屠宰率达到50%;母羊平均产绒量750克,平均体重52公斤,绒纤维长度7.2厘米,绒纤维平均细度控制在16.0微米以下。

二是健全繁育体系,改良成效显著。

第一,构建良种推广体系。

结合绒山羊改良项目和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构建了县、乡改良站点为主体的绒山羊良种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

第二,改良低产绒山羊效果明显,养羊户收入增加。

通过良种推广,显著提高了绒山羊产绒性能,农民养殖收益显著提高。

通过持续实施良种引进、改良及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全县绒山羊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据测定,成年公羊平均体重达到75公斤以上,母羊平均体重达到52公斤以上,平均产绒量780克,羊绒平均细度达到15.9微米,长度平均达到7.0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