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份各乡分娩登记

合集下载

2024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工作总结一、引言2024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落实年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对于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2024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进行总结,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二、工作概况2024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年共有X 个村的X名孕产妇住院分娩,其中顺产X人,剖宫产X人,分娩成功率达到X%。

三、工作亮点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宣传册、开展宣讲活动等方式,向农村妇女普及生育和分娩的相关知识,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素养。

2.完善妇女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孕产妇的健康档案,记录妇女的基本信息、孕产情况和产后康复等数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3.加强孕产妇健康筛查:通过定期进行孕前、孕中和产后的健康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孕妇和产妇,保障母婴安全。

4.加强团队协作:建立了跨部门、跨职能的工作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等,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5.加强专业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议,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存在问题1.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人员、设备、药品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2.医疗服务覆盖不全:一些偏远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不完善,导致一些孕产妇滞留在家中,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医疗保障。

3.宣传教育不到位:部分农村妇女对孕产妇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的需求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4.后期康复不够重视:一些孕产妇在分娩后的恢复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指导,影响了康复效果。

五、改进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医疗资源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2.建立定点机构:在农村地区建立孕产妇住院分娩定点机构,提供专业的分娩服务和后期康复指导,解决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年)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年)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4.05.17•【字号】•【施行日期】1998.07.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998年7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8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2002年9月29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9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第二次修正根据2014年5月1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四条实行计划生育,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坚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着重抓好与新阶段扶贫开发相结合。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对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并予以保障。

全国妇幼卫生统计调查制度

全国妇幼卫生统计调查制度

2.统计范围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孕产妇。
3.本表为年报,报送时间为下年 3 月 25 日前,以网络直报方式上报。
5
4.3.2 住院分娩情况月报表
20 年
表 号:卫健统 52-1 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8]50 号 有效期至:2021 年 04 月
1.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卫健统 52 表-卫健统 58 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辖区内
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社区相关数据后汇总逐级上报。除卫健统 52-1、52-2、
52-3 表外,省级机构于下一年 3 月 25 日前通过网络直报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报告周期为
年报,统计起止时间为前一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
填报范围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及方式卫健统52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年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年3月25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21住院分娩情况月报表月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月20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22产妇分娩信息登记表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医疗卫生机内经网络直报卫健统523月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月10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3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年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次年3月25日前网络直报卫健统54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年报全国所有区县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5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年报表年报所有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6计划生育服务情况年报表年报所有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7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年报所有开展婚前保健工作的机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8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机构与人员情况年报表年报本辖区内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机构和人员数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同上卫健统59出生医学信息报告卡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证件签发10内经网络直报卫健统591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入库当日经网适时全国所有助产机构各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出库当日经网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半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级评审后网络报告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02孕产妇死亡监测表季报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个月内网络报告卫健统611儿童死亡报告卡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1月31前网络报告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12季报年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个月内网络报告卫健统621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季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医疗妇幼保健机个月内网络报告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22围产儿数季报表季报334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医疗妇幼保健机个月内网络报告卫健统631居委会村出生缺陷儿登记表月报64个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月底前网络直报与纸质报表并行卫健统632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月报64个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次月底前网络43调查表式431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20行政区划代码

东乡县实行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加强孕妇B超检查管理工作制度

东乡县实行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加强孕妇B超检查管理工作制度

东乡县实行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加强孕妇B超检查管理工作制度时间:2011-7-15 19:21:00 有169 位读者读过此文来源:为贯彻落实《甘肃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和省人口委、省卫生厅《关于建立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的通知》(甘人口委发[2011]50号)精神,近日东乡县人口局、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加强孕妇B超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全县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孕妇B超检查、节育手术等各项技术服务行为,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规范程序,建立和完善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孕妇B超检查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实名登记制度。

B超检查孕妇实名制。

为孕妇进行B超孕情检查时,要认真查验孕妇的《居民身份证》和《生育保健服务证》,逐项登记其真实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详细住址、身份证号、怀孕情况等详细情况,并存档备查,个别确因情况特殊无法提供身份证而又确实需要医学检查的,必须要有科室以上负责人签字为准。

B超检查始终,医生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或暗示胎儿性别的有关信息,由两名医生在场并共同签字确认。

受检孕妇报告单、登记簿内容及电脑储存的信息资料均要一致。

终止妊娠孕妇实名制。

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单位必须详细如实登记受术对象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户口所在地和家庭详细住址等情况,认真查验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对象的身份证、医学诊断证明和县人口局、乡镇计生办的批准证明,并保存备查。

对未婚怀孕需实施终止妊娠手术对象,在做到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的情况下,也必须实名登记。

各医疗单位必须按规定建立个人病历档案。

加强监督检查,每月对各定点医疗单位、民营医疗单位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的情况进行检查,各定点医疗单位要建立健全和妥善保管手术档案,并定期向县卫生部门汇总报送终止妊娠手术情况,同时报送同级人口计生部门。

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医改,在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新成效,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单独两孩政策扎实稳妥有序实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4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1432个,比上年增加7034个。

其中:医院2586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73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5029个。

与上年比较,医院增加115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96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3874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3314个,民营医院12546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1954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158个),二级医院6850个,一级医院7009个,未定级医院10047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5474个,100-199张医院3755个,200-499张医院3758个,500-799张医院1504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369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238个,乡镇卫生院36902个,诊所和医务室188100个,村卫生室645470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694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个,其中:省级32个、市(地)级407个、县(区、县级市)级2816个。

卫生监督机构2975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89个、县(区、县级市)级2532个,另有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卫生监督职责。

总计981432 974398 6601214 6181891 医院25860 24709 4961161 4578601 公立医院13314 13396 4125715 3865385民营医院12546 11313 835446 713216 医院中:三级医院1954 1787 1878267 1670000 二级医院6850 6709 2053896 1952214一级医院7009 6473 387207 35027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7335 915368 1381197 134990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34238 33965 195913 194241#政府办18306 8488 138717 137143乡镇卫生院36902 37015 1167245 1136492 #政府办36445 36593 1154837 1125098 村卫生室645470 648619 -诊所(医务室) 188100 184050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5029 31155 223033 21487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 3516 0 0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42 1271 37618 38507妇幼保健机构3098 3144 184815 175476卫生监督机构2975 2967 - 其他机构3208 3166 35823 38512 注:①*仅包括原卫生部门主管(不含原计生部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② #系其中数。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32种表格

32种表格

附件一甘肃省孕产妇分娩登记本单位名称:李店乡卫生院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分娩登记本说明:分娩记录登记由开展接生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按年内分娩时间顺序填写并保存,根据本登记填报出生缺陷儿及围产儿儿童死亡报告卡,并按要求上报至县(区)妇幼保健机构。

附件二出生缺陷监测登记册附件三甘肃省产前筛查及诊断登记本单位名称:附件四甘肃省孕产妇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登记表附件五甘肃省孕产妇传染病登记表附件六甘肃省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甘肃省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附件七甘肃省孕产妇产后访视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孕产妇产后访视登记附件八甘肃省高危妊娠管理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背面高危妊娠说明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附件九甘肃省妇女病普查普治登记本单位名称:2、普查的妇女病必须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淋病、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七种疾病。

附件十甘肃省计划生育服务情况登记本单位名称:输卵管绝育术;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中期引产术);放置和取出皮下埋植术。

3、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感染、阴囊血肿、肠管损伤、膀胱损伤、人流不全、子宫破裂等附件十一甘肃省育龄妇女死亡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附件十二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单位名称:)2、入住时间:指外省户口孕产妇入住本省的具体年月。

3、死亡地点、分娩地点、确诊单位:填写具体名称。

4、其他填写说明同孕产妇死亡报告卡。

附件十三甘肃省儿童出生花名册县乡(镇)村(社区)附件十四甘肃省围产儿.儿童死亡登记本县乡(镇)村(社区)卡逐级上报到县妇幼保健站。

2、死胎、死产:不填死因分类、死前治疗和死亡日期;出生日期填分娩日期;死亡地点为分娩地点;死亡诊断注明死胎或死产。

附件十五甘肃省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本单位名称:甘肃省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附件十六甘肃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本单位名称:附件十七甘肃省儿童保健管理登记卡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母亲姓名户口所在地家庭住址(电话)出生情况:正常、畸形、窒息、早产分娩方式:顺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出生体重: kg 身长: cm 6月内喂养:母乳、纯母乳、人工、混合辅食添加:月开始出生医学证明编号:新生儿疾病筛查:PKU(阴/阳/确诊);CH(阴/阳/确诊);听力筛查(通过/复查/确诊) 建卡日期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登记卡使用说明1、甘肃省内出生的每位儿童在生后42天内必须建立保健卡、册,保健卡留建卡单位,保健册由家长携带保管。

江西省村计划生育专干岗位知识题库

江西省村计划生育专干岗位知识题库

江西省村(居)计划生育专干岗位知识题库(500题)江西省计划生育协会2014年10月江西省村(居)计划生育专干业务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50题)1、实行计划生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从1998年起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国性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

3、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4、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域是 103—107 。

5、晚婚是指男年满 25 周岁,女年满 23 周岁初婚的。

6、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7、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8、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9、对待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其领证之日起到独生子女 14周岁止,每月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10、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11、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12、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是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

1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处分。

14、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

15、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晚婚的增加婚假15日;晚育的增加产假30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0日。

假期工资和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16、生育第一胎的夫妻,在分娩前,凭结婚证、户口簿、以及夫妻双方单位或者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的证明,经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发给《一胎生育证》。

17、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禹州市二院2014-10-13112045杨大朋初中36汉禹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09-298495王丹花初中27农汉禹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09-298496张松娟初中23农汉禹州市二院2014-10-05111772侯丹初中23汉禹州市二院2014-10-02111648魏亚平初中24汉禹州市二院2014-09-30111552李晓贾初中26汉禹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10-098794王静静初中23农汉禹州市二院2014-10-21112333李丽初中20汉禹州市二院2014-10-23112458贺雪亚初中21汉禹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10-239248李琳琳初中26农汉禹州钧都医院(123)2014-10-24142573吴荔琼小学31农民汉族无禹州市新康医院2014-10-2520140345张小丽初中33农民汉禹州市人民医院2014-09-2628427吕梦梦大专及其以上22汉禹州市人民医院2014-10-1130037黄亚平大专及其以上25汉禹州市人民医院2014-10-2231370李子渊大专及其以上25汉禹州市人民医院2014-10-2231302谢灵利大专及其以上24汉河南省分娩登记禹州钧都医2014-10-24142573吴荔琼小学31农民汉族无院(123)孕产妇基本情况√阴性2014-01-052014-05-20√阴性2014-01-042014-05-19√阴性√阴性√阴性√阴性2014-01-162014-06-01√阴性√阴性√阴性2014-01-152014-05-30√阴性否2014-01-202014-10-2639周6天√√阴性√阴性√阴性√阴性√阴性√阴性否2014-01-202014-10-2639周6天√√阴性3240头位00:40√3239周4头位08:45√4236周2头位08:00√2240头位15:40√2238头位11:45√2241+1头位16:44√2238周4头位00:05√1141头位15:40√1142+2头位08:15√1141周1头位18:20√3239周5天头位14:50否否√22不详头位10:30√11不详头位21:05√2139+4头位11:15√2239+3头位20:05√1139头位22:55√3239周5天头位14:50否否√√2.50 2.30.15.05√1.05.55.05.05√√√√3.103..05.05√√√7.256.50.30.05√08小时.35分钟08小时.00分钟00小时.30分钟00小时.05分钟√12时5分12时3分2分√胎窘√√疤痕子宫√√分娩情况08小时.35分钟08小时.00分钟00小时.30分钟00小时.05分钟√无150.0120.030.0清500√无180.0150.030.0清100√无120.0100.020.0清140√无100.080.020.0清200√无150.0120.030.0清500√无150.0130.020.0清400√无150.0100.050.0清100√无150.0120.030.0清500√无120.0100.020.0清200√√无200.0150.050.0I500√无400300100清澈350√无100.050.050.0清80√无200.0150.050.0清√无100.080.020.0清√无150.0100.050.0清√无150.0100.050.0清√无400300100清澈350√1010340049√√√1010365050√√√1010255050√√√1010315049√√√1010290048√√√1010290048√√√1010300050√√√1010400053√√√1010275049√√√1010310050√√√910340050√√√910300051√√√1010420050√√√1010325050√√√1010300050√√√1010335050√√√910340050√√√婴儿情况√√√√√√√√√√√√√√√√√李韶升无王银龙无李向甫无李少龙无陈豪伟无王花蕾无王艺璇O411518902禹州市妇幼保健院禹州市妇幼保健院王洪宇2014-10-16无孙小明无杨留星无孙卓展无禹州钧都医院2014-10-24无赵隆非O411517244禹州市新康医院禹州新康医院赵朝2014-10-26无王小宾无侯孟珂无张亚东无胡玉良无禹州钧都医2014-10-24无院无无7316661磨街马垌州无136********√无无李艳品411081************河南许昌禹州磨街大涧河南许昌禹州有182********√无无袁翠玲411081199103116882河南许昌禹州磨街上沟村河南许昌禹州有137********√无无411081************河南许昌禹州磨街马垌河南许昌禹州无152********√无无410425************ 河南许昌禹州磨街大涧河南许昌禹州无139********√无无411081198711026381磨街青山岭河南许昌禹州无158********√无无赵颖晓41108119901256666河南许昌禹州磨街乡大涧村河南许昌禹州有137********√无无412727************河南许昌禹州磨街关庙河南许昌禹州有188********√无无41108119921029688X磨街大涧河南许昌禹州有159********√无无白枵改411081************河南许昌禹州磨街孙庄河南许昌禹州有138********√无无郭雨晓350321************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磨街乡磨街村2组福建省长乐市玉田镇新街村128号无158********无无王少鸽411081198105060889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黄沟村6组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黄沟村6组有136********√无无郝香玲411081199111101688河南许昌禹州磨街乡大涧村河南许昌禹州有188********√无无邢慧玲411081198904056923河南许昌禹州磨街乡候沟村8组河南许昌禹州有136********√无无李红杰411081************河南许昌禹州磨街候沟河南许昌禹州有134********√无无马改丽410823************河南许昌禹州磨街玉泉河南许昌禹州有131********√无无郭雨晓350321198301012641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磨街乡磨街村2组福建省长乐市玉田镇新街村128号无15859156086√李韶升34汉8056650州中国√王银龙34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李向甫0汉河南许昌禹州中国√李少龙22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陈豪伟32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王花蕾28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王洪宇27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孙小明26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杨留星24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孙卓展26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宋进永33汉族411081************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磨街乡磨街村2组中国√赵朝39汉411081************河南许昌禹州中国√王小宾0汉河南许昌禹州中国√侯孟珂0汉 河南许昌禹州中国√张亚东0汉 河南许昌禹州中国√胡玉良汉河南许昌禹州中国√√宋进永33汉族411081198103256650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磨街乡磨街村2组中国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