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舍饲技术规范
绒山羊管理的若干方法 秋冬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 - 养羊技术

绒山羊管理的若干方法秋冬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养羊技术绒山羊是山羊的一个品种,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基本上与山羊相似,但与之不同的是身上长有绒毛,冬季可以保温御寒,所以它比山羊更具有耐寒特性,适应于寒冷的地区生长。
下面就把:绒山羊管理的若干方法秋冬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介绍给大家!一起来看看:1、去势去势可以防止劣质公羊在群内杂交乱配。
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易育肥,不仅提高了产肉性能、绒毛产量和羊毛品质,也便于管理。
去势时间:羔羊去势时间依采用方法而不同,一般在生后l~2周内进行。
天气寒冷或羔羊体弱,可适当延后去势时间。
成年羊要在春季放牧前,蚊、蝇没有出现的时候进行。
去势时要选择晴朗、无风、凉爽的天气。
去势方法:去势的方法包括无血去势法、睾丸摘除法和结扎法三种。
①无血去势法:用特制去势器在睾丸上部精索处左右各夹一下,将精索组织夹断,然后涂碘酒消毒,日久睾丸萎缩。
但要求操作者一定要部位准确、夹实,否则睾丸组织仍能发挥作用,1个月后要检查,以防去势不彻底。
②睾丸摘除法:将羊半蹲半仰地保定在凳子上,羔羊背部靠在保定人员胸前,另一人将阴囊下部羊毛剪掉,局部洗净,用3%来苏儿溶液消毒,擦干并涂碘酒。
操作人员一只手握住阴囊上方,不让睾丸缩回,另一只手用手术刀在阴囊下方切一长口把睾丸挤出,捻断精索,再用同样方法切出另一侧睾丸,伤口涂碘酒,撒上消炎粉防止发炎。
术后的羔羊要圈在干燥、清洁的垫草上,去势的同时要注射破伤风类的疫苗,避免感染。
③结扎法:适用于初生后1~2周内的公羔,先将睾丸挤入阴囊底部,然后用橡皮筋紧紧扎住阴囊基部,越紧越好,以断绝血液循环。
20~30天后阴囊和睾丸会因长期血液循环受阻而干枯,最后自然脱落。
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是比较实用的去势方法。
2、修蹄绒毛用羊是以放牧为主的家畜,保护好肢蹄很重要。
在梳绒前、剪毛后、入冬前常要修蹄。
雨后修蹄,蹄壳软,易修理。
修蹄时,用蹄剪或剪枝剪将蹄壳后面突长部削平,再把蹄尖过长的部分削去,应修剪成正规蹄形,严重者需修剪2~3次方能矫正。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畜禽水产·养殖绒山羊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养管理技术要点保护水平。
五是集中驱虫要落实。
选择的牛只进入发酵床养殖前要进行一次集中驱虫,以减少寄生虫为害。
六是日常观察要细心。
在饲养管理中,要细心观察牛只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诊断治疗。
2.注意日粮搭配。
根据所饲喂牛只生长阶段、生产状况、营养需求的差异,科学搭配日粮。
应用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来设计饲料配方,合理配制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并适当添加一些促进消化吸收的益生菌类等,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这样既满足了牛只生长需要,又减少了饲料浪费,还减少了臭气、臭味的产生。
3.注意适时跟进。
要配备必要的工具,随时留心观察,对排泄物集中的要及时人工疏散,对板结的垫料要及时疏松,对湿度过大的垫料要及时更换和添加干料,尽量使垫料的温湿度符合发酵床菌种的要求。
4.注意还田结合。
发酵床养牛,并非一些商家宣传的零排放、无污染。
所谓的“零排放、无污染”,实际上是转换成了“零存整取、集中排放”的形式。
一批牛出栏后,其垫料必须彻底清除和合理处理,否则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按照饲养安排,根据垫料厚度、圈舍面积等,准备好相应的土地面积与合适的处理方式、方法,确保符合环保要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来源:吾谷新闻)绒山羊是一类以产山羊绒为主的山羊品种,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畜种资源,它是世界上产绒量高、绒纤维品质较好的品种。
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及管理方法的差异,绒山羊饲养过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给养殖户带来问题与困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羊舍选址羊舍建址要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和通风良好之处。
舍址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及畜产品加工厂。
建舍材料可用木、石、钢、砖等,圈舍分布合理,总体应当符合冬暖夏凉的要求。
场内圈舍应包括明、暗两个部分,暗圈供羊群夜间栖息及遮挡风雨,明圈为羊群运动和采食之所。
两处可分开建造,也可连接在一起。
舍饲绒山羊健康养殖技术

舍饲绒山羊健康养殖技术“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饲养与粪污处理同步,以先进的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进行指导,生产无污染、个体健康、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残留的畜禽及其产品,实现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
因此,绒山羊健康养殖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因为山羊绒被美誉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而畅销全球,因此绒山羊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养殖效益可观,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家致富的好出路。
但是封山禁牧后,许多农户观念转变难,由于饲养环境转变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中出现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转变思想,发展舍饲绒山羊健康养殖技术,才能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促进绒山羊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以下五点,即可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
1 正确选择饲养品种,做到“种有保障”选择品种优良的绒山羊,做到品种质量有保障。
例如辽宁的绒山羊、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辽宁瓦房店市多绒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博格达绒山羊、河西绒山羊和柴达木绒山产等原种进行饲养繁殖,也可采用与本地羊杂交改良进行饲养。
如果想提高绒山羊的肉量就要选取出肉率高并且体型偏大,而且饲料的报酬较高的品种进行喂养,这样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引种是必须从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羊场引进优良品种,不得从疫区引种。
引进的种羊应在隔离舍内饲养观察,观察期15~30d,经兽医检查确实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2 加强基础建设工作,确保羊只“住有所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绒山羊棚圈进行建设和维修,进一步完善养殖基础设施。
确保“羊有所居”。
做到场址合适,环境舒适,保证羊只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冬天能保温,夏天能防暑。
羊舍场址应选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出行方便、无山体滑坡、冬暖夏凉地带。
羊舍修建基本要求是通风干燥,冬暖夏凉,清洁卫生。
羊舍一定要按照羊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要求进行设计,一般以单列式或双列对头式羊舍为好。
绒山羊成年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绒山羊成年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王刚辽宁省瓦房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 116225摘要成年母羊是羊群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对母羊的健康生长及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绒山羊成年母羊根据生理状态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产后期、泌乳期。
饲养上,空怀期所需营养最少,不增重,只需维持营养。
妊娠期的前3个月胎儿生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稍多于空怀期,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加快,对营养的需求增加。
产后期母羊脾胃虚弱,应饮用温水,饲喂易于消化的饲料,逐渐增加饲喂量。
泌乳期要为羔羊提供母乳,以满足母乳期羔羊对营养的需求,应根据产奶量高低和产羔数量给母羊增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保证羔羊的生长发育。
管理上应保证羊舍光照充足,干净卫生,保暖防潮,定期通风消毒,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等,从而提高成年母羊的生产性能,为绒山羊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绒山羊;成年母羊;饲养管理技术;空怀期;妊娠期;产后期;泌乳期辽宁绒山羊是辽宁独特的地方优良品种资源,被列为国家禁止出口和对外技术合作交流的重点保护品种,因其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位居世界白绒山羊之首,有“国宝”之美誉,为全国绒山羊品种改良作出卓越贡献。
辽宁绒山羊被毛全白,体质健壮,结构匀称、紧凑,头轻小,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髯,公羊角粗大,向后斜上方两侧螺旋式伸展,母羊角向后斜上方两侧捻曲伸出,颈宽厚、与肩部结合良好,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肢蹄结实,短瘦尾,尾尖上翘。
被毛柔软有弹性,绒层厚实,被毛覆盖良好,用两手分开毛丛,可见亮白、密而长的绒丛。
成年公羊体重40 kg以上、产绒量450 g以上,成年母羊体重30 kg以上,产绒量300 g以上。
辽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方式、人文历史等因素的长期作用,培育了辽宁绒山羊这一独特的品种,也使这一品种具有区别于其他绒山羊品种的优良特性。
近年来,随着封山禁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绒山羊已由传统的自由放牧逐渐转变为舍饲,但饲养管理、品种繁育及饲料营养水平成为限制绒山羊养殖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绒山羊的生产性能未能全部发挥。
辽宁绒山羊秸秆饲喂技术要点与应用效果

饲料与牧草开发 | The development of feed and forage1532020.02·0 引言秸秆作为农业中的主要垃圾,其处理及利用广受重视,饲料化处理是目前较为绿色环保且能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的处理方式,有利于降低饲料成本,推动养殖业发展。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绒山羊养殖产业较为发达,同时农作物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十分适合应用秸秆饲喂技术。
1 秸秆饲料化加工及贮存方法1.1 自然条件贮存秸秆直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贮存能随时取用,便于加工和使用。
常见的自然条件贮存方式有2种,分别是立杆与搓攒贮存和堆垛贮存。
前者通常是在收割后进行打捆、搓攒堆放,随割随放,能在秸秆含水量达到一定标准后运回养殖场堆放,以免秸秆发霉。
而堆垛贮存则是将秸秆卧放于地面,打捆后运回堆放,不过这种方式较易出现秸秆发霉的情况。
1.2 微生物发酵贮存1.2.1 秸秆塑包青贮加工调制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通常采用塑包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全株青贮玉米或去穗的青绿秸秆,并且需要专门的塑包打捆设备。
该技术的原理在于乳酸菌在厌氧环境下会发酵并产生乳酸,导致青贮物pH 值降低。
当pH 值降低到3.8~4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被抑制,进而长期保存饲料,并且维持饲料营养价值。
青贮方式在辽宁绒山羊秸秆饲喂中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该方式具有饲料木质化程度低、营养价值高、消化率高、酸甜适口等优势,十分适合绒山羊饲养[1]。
不过该技术也有需要专业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高、技术标准严、饲喂管理要求高等缺点,需要养殖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在实际应用该技术时,通常在全株青贮玉米或去穗青绿秸秆植株的乳熟后期进行收割,确保秸秆含水量符合青贮要求。
将秸秆收集并利用秸秆粉碎机等进行切短、揉碎处理,然后将其输送至塑包打捆机料仓,利用机器将其挤压成圆形或方形塑块,在使用特制的编织袋进行收集和集装。
把装好的青贮袋放置于干燥、防雨的库房中,并在入库40 d 左右后便可取用。
绒山羊培育技术

绒山羊培育技术
绒山羊培育技术:
1、选择场地建设羊舍的地方,要选择地势比较空旷的地方进行养殖,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照,然后要宽敞平坦、周围没有丛林的地方。
保持交通便利,有干净水源,易于排水。
2、建设羊舍用合适的材料建设羊圈,不要用透气性差的材料。
保证羊舍冬季防寒。
而且羊舍搭建要保证不同羊群能够进行正常活动,一栋羊圈大概长20米宽6到8米。
要求每一间设置两个食槽,墙上开窗。
3、选种购买种羊要选择产绒性能好的优良品种,一般以杂交的为宜,而且要选留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种羊,以保持其一胎多羔的品种特性。
因为二产以上的母羊产双羔率高,母羊9岁后繁殖性能下降,要严格淘汰老弱的羊。
4、饲喂技术给绒山羊准备充足的饲草料,并保证营养平衡供给。
不过饲料主要以精料为主。
饲草为青干草、农作物秸秆为主。
精料那种蛋白质含量高的混合料。
还可以生产优质牧草。
能够提高绒山羊的肉质,每只绒山羊应有0.3~0.5立方米的青贮饲料。
可以增加其经济效益。
5、疾病防控绒山羊圈养后易发生疾病,常见的有拉稀、口炎、流泪、流涕、咳嗽、前胃弛缓等,所以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定期注射羊三联疫苗,并注意清理羊舍的卫生,并对羊舍和用具进行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
至此,关于绒山羊养殖技术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想要养殖出高效益的绒山羊,就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
辽宁绒山羊种公羊保健技术要点

杨文 凯
(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 宁 辽 辽阳 1 0 ) 1 0 10
中 图分 类号 : 8 634 ¥ 2 .+
1 羊舍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0 5 2 3 ( 0 0 0 — 0 1 0 10 — 7 9 2 1 )3 0 5 — 3
舍 内在 夏 天要 保 持 室 内温 度 在 2 5℃ 以下 ,冬 季 在 合一 定 比例 的粗 饲料 , 粗料质 量 比可保 持在 1: , 精 3
一
1 0℃ 以 上 。
粗 饲料 不 能 占有过 大 的 比例 ,防止公 羊 采食 过 多造 成 “ 包肚 子 ” 响 运 动和 配种 。公羊 在使 用前 的半 草 影
铺 以垫草 或 转到 无 漏缝 地板 的 羊舍 以防止 冷 风直 接 养水 平 的不 同 , 如果 种用 公 羊 与母羊 一 起采 食 , 使 会 从 下部 吹 到羊体 引 起风 湿和 关节 疾病 。
2 疫病 防治
做 好 种羊 的检 疫 消毒 和 驱 虫工作 。要 定 期对 公 公 羊 健康 和配 种任 务 的顺利 完成 。 羊进 行 口蹄疫 、 舌病 、 氏杆 菌 病 、 兰 布 山羊 关 节 炎 脑 33 要 确保 饲料 安全 .
性 注射 。做好 免疫 接种 和 驱虫 记 录 。同时 , 做好 公 要 不 同年 龄 的公羊 要 采取 不 同方 式 和强 度 的运 动 羊 舍 的定 期 消毒 工作 , 羊舍 清 扫 干净 , 后 用消 毒 方 式 。 年壮龄 公羊每 天运动 2次 , 次 3 ~6 i , 将 然 成 每 0 0m n
在 公 羊配 种期 或 采精 阶段 ,要保 证 种用 公 羊 的
绒山羊养殖技术须知

绒山羊养殖技术须知绒山羊具有同奶山羊基本相同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因此绒山羊养殖技术也与其他山羊具有相同之处。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供参考。
一、绒山羊的放牧饲养1、春季:主要任务是合理补饲,恢复羊的体力,保膘保羔,保证羊只安全度春。
在放牧上防止“跑青”。
2、夏季;主要任务就是抓好伏膘,促使发情,为秋季配种打好基础。
放牧应早出晚归,中午炎热多休息,供足盐,饮好水,防暑避热,注意不放露水草,不吃豆科草(苜蓿地)。
3、秋季:这是一年中抓膘的黄金季节、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迅速使母羊增好膘,促使发情,抓好配种。
4、冬季:主要任务是保膘保胎,在抓好放牧的同时,适当补饲,还要搞好羊舍保温工作,如有条件,积极推广塑料薄膜保暖技术,减少羊体热能消耗,增强体质。
二、绒山羊的饲养标准1、成年母羊饲养标准:按照母羊的生理特点,分为空怀及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和哺乳期4个阶段,其饲养标准各异。
2、种公羊饲养标准:分为配种期和非配种期,其中配种期含配种准备期45天在内。
3、育成羊饲养标准:育成羊(由断奶至18月龄),要重视饲料添加剂的科学应用,主要用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应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和预防疾病,减少饲料贮存期间的营养损失,以及改进畜禽的产品质量等。
三、绒山羊的补饲技术绒山羊虽然一年四季都可放牧,但我国北方地区冬春气候寒冷而漫长,草质干枯,营养价值低,采食量不足,体热消耗大,单靠放牧不可能满足羊只的营养需要,必须备足草料,根据羊只不同生理阶段和具体情况,适时补饲。
本着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区别对待的原则,对高产羊只和种公羊,精料比例大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羊只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安全度过冬、春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绒山羊舍饲技术规范 李丰田,宋宪忱,刘兴伟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辽宁辽阳111000)
辽宁绒山羊由放牧转向舍饲饲养,是绒山羊饲养方式上一次重大改变,可以说是一场饲养方式的革命。经过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在辽宁科技术示范场长达4年的持续的辽宁绒山羊全舍饲试验及在省内各地区的试验推广实践证明:辽宁绒山羊完全可以采取全舍饲的饲养方法进行养殖,经济效益显著。为了指导广大的绒山羊养殖户更加科学地开展辽宁绒山羊的全舍饲饲养,本中心特制定辽宁绒山羊舍饲饲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绒山羊舍饲饲养过程中建筑环境、羊舍建筑、绒山羊个体的选择、绒山羊标识、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疫病监测与检疫、档案记录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38—1996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兽药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辽宁省口蹄疫免疫操作规范
3 建筑环境(适于绒山羊饲养小区和规模饲养场) 3.1 建设用地应符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3.2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在丘陵山区建场应选择阳坡,坡度不宜超过20度。 3.3 厂址选择要有可靠的水源,并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取用方便。 3.4 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厂及畜牧场等污染源;距离干线公路、铁路、村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应在1km以上。 3.5 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建场。 3.6 管理区,在小区的入口要设有办公室、值班室和消毒室,以避免外来人员直接进入小区内。 3.7 生产区 3.7.1 每栋羊舍都应有专门的值班室、工具杂物仓库、精饲料贮存库、粗饲料贮存库、饲料加工间。 3.7.2 小区中心位置设配种室。 3.7.3 兽医室要设在小区下风向的一侧,并配有病羊隔离舍,距健康羊舍200m以上。 3.7.4 在小区的下风向或小区外设粪便堆积发酵场和埋尸井。
4 羊舍建筑基本要求 4.1 根据当地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开放式或有窗式羊舍。羊舍结构采用砖混结构、轻钢结构、木质结构等。 4.2 羊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位,南北偏东或偏西,不宜超过30度。羊舍一般可分为内圈和外圈两部分。内圈应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冬季起防寒防雪的作用,夏季起防雨防暑的作用。外圈主要是饲喂羊只,供羊只进行适当运动的场所,内外圈比例以1∶1.5较合适。 4.3 羊舍地面可采用高床水泥地面、砖地面、漏缝地板等。 4.4 运动场位于羊舍阳面,其面积为:种公羊3~6m2/只,母羊2.4~3.0m2/只,育成羊2.1~2.4m2/只,羔羊1.5~1.8m2/只。 4.5 羊舍门设在南面,为双扇门,门宽2.5~3m、高1.8~2.0m。羊舍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为1∶10~15。 4.6 羊舍内墙墙壁应耐酸碱,以利于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4.7 不同羊群占栏面积为:种公羊1.5~2.0m2/只,母羊0.8~1.0m2/只,妊娠或冬季产羔母羊2.0~2.5m2/只,春季产羔母羊1.0~1.2m2/只,育肥羔羊0.6~0.8m2/只,育肥羯羊或淘汰羊0.7~0.8m2/只。 4.8 羊场常用设备 4.8.1 饲槽一般饲槽有三种:移动式、悬挂式和固定式。 ①移动式饲槽为长方形,用木版或铁皮制成,其两端有装拆方便的固定架。 ②悬挂式饲槽为长方形,用于哺乳期羔羊补饲。 ③固定式饲槽为长方形,两端固定悬挂在羊舍补饲栏上方。放置在羊舍、运动场或专门补饲栏内。由砖石、水泥制成。饲槽上宽50cm、深20~25cm、槽高40~50cm,上宽下窄,槽底圆形。 4.8.2 草架利用草架喂羊,可以减少饲草浪费。草架分单面和双面两种,单面饲草架靠墙固定,双面草架可移动,可以作为羊隔栏,排放在饲喂场地。草架可用木料或钢筋制作,饲草架形状有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有梯形和长方形,如果间作料槽可在草架下半部加底板。饲草架隔栅间距9~10cm,当间距达15~20cm时,羊头可伸入采食。 4.8.3 饮水设备多采用水井或自来水饮用,在运动场内设置水槽,应防止水污染。 4.8.4 草棚草棚可以建成三面围墙,向阳面留矮墙、敞口,棚内通风、干燥;远离住户、火源;地势稍高,四周利于排水。 4.8.5 青贮窖养羊户可在羊舍附近建青贮窖、青贮壕或青贮库房,供制作和保存青贮饲料。 4.8.6 药浴设备有药浴器和药浴池两种形式 ①药浴器。使用时,药液通过喷淋做到浴透灭癣,易于操作,性能可靠,携带方便。 ②药浴池为长方形,深度为1~1.5m,底宽0.3~0.6m,口宽0.6~1.0m,长10m,出口有缓坡。 4.8.7 其它生产用具:草料车、推粪车、饲料加工设备、清圈工具、盐砖吊盘等。
5 绒山羊的选择 5.1 绒山羊的选择 5.1.1 种公羊的选择 应用绒山羊精养舍饲工程技术的饲养户,饲养的种公羊必须达到国家绒山羊一级或特级种公羊以上水平,方可进行配种。 5.1.2 基础母羊的选择 基础母羊应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水平。即体型外貌基本符合品种特性要求,基础母羊产绒量为400g以上。
6 绒山羊标识 绒山羊不论公母羊均采用统一的个体标识方法,具体标识方法如下: 公母羊均采用打耳标的方法进行标;公羊耳标的末尾数字为奇数,母羊耳标的末尾数字为尾数;耳标的第一位数字为羊只所出生的年份;耳标的中间数字分别代表羊只所在的群号或地区代号及羊只的顺序号;所有的舍饲羊只均按国家防疫部门的要求佩带免疫耳标;
7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 7.1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7.1.1 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空怀期是指从羔羊断乳至下期配种前的2~3个月时间。饲养任务是恢复母羊体况,增加体重,补偿哺乳期消耗,为下次配种做好准备。 ①适时断乳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早把羔羊断乳、分群,以减轻母羊负担。断乳时间可视具体情部况而定,原则上最早为30日龄,最晚为120日龄。 ②加强营养补偿哺乳消耗,日喂:混合精料0.45~0.60kg,优质干草0.60~0.75kg,秸秆等粗料自由采食。对体质较差,体况瘦弱的羊要适当增加混合精料的补给,使母羊在配种前达7~8成膘,要把握好膘情,切忌过肥。 ③短期优饲,在配种前20~30d采取短期优饲,增加优质干草、混合精料给量,同时加强运动,促进母羊集中发情,可以提高双羔率5%~10%。 ④驱虫、防疫对母羊全群体内、外寄生虫进行驱虫,布氏杆菌检疫,在配种前三周注射口蹄疫疫苗。 7.2 妊娠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7.2.1 妊娠前期饲养管理(受胎的前三个月) 实施精养舍饲妊娠前期的绒山羊,日喂0.45~0.60kg混合精料,优质干草和秸秆各0.5~0.7kg,钙4~5g,磷2~3g,维生素、微量元素适量,自由啖盐。 7.2.2 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受胎第4~5个月) 要加强管理,防止顶撞挤压,每日补饲混合精料0.5~0.7kg,自分娩前10d停止,优质干草和秸秆各0.5~0.7kg,青贮料、胡萝卜各0.25kg,钙8~12g,磷4~6g,维生素、微量元素适量,自由啖盐。每天上、下午各驱赶运动1.5h,2.5km左右,在圈舍内进行。 7.2.3 分娩期的饲养管理 接产和护理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新生羔羊一定要吃到初乳,因为初乳的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种类齐全搭配合理、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的作用,有利于胎便的排出,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酶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羔羊的抗病力。产羔母羊单圈饲养,母羊混合精料补饲恢复到妊娠后期水平,另增加苜蓿干草、青贮料各0.25kg,一直到断奶前,增、减料应逐步进行。 7.2.4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为绒山羊产后至断奶这段时间,一般为3~4个月,前2个月为哺乳前期,后2个月为哺乳后期。 ①哺乳前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恢复产羔母羊体质,满足羔羊哺乳需要。要保证哺乳定时,每天哺乳3~4次。对双羔或一胎多羔母羊应给予单独补饲,保证羔羊哺乳。注意哺乳卫生,防止发生乳房炎。 ②哺乳后期随着羔羊采食量增加,羔羊已逐渐具备采食植物性饲料的能力,母羊泌乳能力下降。日粮中精料标准可调整为哺乳期的70%。 7.3 羔羊饲养管理 羔羊要重视早期培育,羔羊是羊一生中生长发育强度最大而又最难的一个阶段。绒山羊生长羊绒的毛囊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出生后哺乳期间发育成熟的,若母乳不足或饲养不当,不仅影响发育和体质,而且一部分毛囊停止发育长不出羊绒来,影响其一生的产绒量。因此必须加强羔羊的培育。 7.3.1 羔羊生后10~15d即可少量采食粉状、小柱状饲料,对羔羊要尽早补饲。1月龄时每日运动2h,距离应在~3km。2月龄羔羊瘤胃机能已发育到一定程度,采食量增加,要多补些精料和优质干草,但仍需一定的母乳。 7.3.2 羔羊能独立采食即可断奶。断奶应在羔羊时,白天母、子分开,晚上合群。以后可延长2~4d时间,到体重达15kg以上可单独组群。新组群的羊会造成羊群应激反应,所以应注射二氟沙星或青霉素、病毒灵、安痛定等药物,连用二天,早、晚各一次,用量按说明体重/公斤。 混合精料参考配方:豆饼27%、玉米65%、盐2%、预混料6%。 7.4 育成羊(5~18月龄)饲养管理 7.4.1 前期(5~8月龄)因瘤胃尚不发达,要补充0.2~0.5kg混合精料,还要给予0.35~0.50kg优质干草。 7.4.2 育成后期(9~18月龄)优质干草增加到0.75~1.0kg,混合精料0.4~0.6kg。 7.4.3 注意育成羊的运动,运动可增加羊的体质,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发育,每天运动2h,距离应在3~4km。 育成期混合精料配方:玉米45%;豆饼15%;麸皮20%;苜蓿15%;骨粉2%;食盐1%;多维素1%;磷酸钙1%。
8 其他要求 8.1 羔羊2月龄时要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应用药物为丙硫咪唑或丙硫苯咪唑,也可用左旋咪唑。 8.2 羔羊出生后三天内补铁、补硒、编号。 8.3 测量出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和成羊重。 8.4 非种用公羊羔,生后1~2周去势(药物、手术)。 8.5 修蹄根据情况每月修蹄一次。 8.6 梳绒在清明节前后根据绒的起伏情况开始。 8.7 剪毛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