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网络安全传输
17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七章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第十七周教案

(3)在查看“网上邻居”时出现“无法浏览网络。网络不可访问。想得到更多信息请查看‘帮助索引’中的‘网络疑难解答’专题”的错误提示
(4)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到本机的计算机名
(5)可以访问服务器,也可以访问Internet,但无法访问其他工作站
(6)可以Ping通IP地址,但Ping不通域名
5.IPSec技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网络通信的加密算法,采用了网络通信加密技术。IPSec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对所有IP级的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正是这一点才使IPSec可以确保包括远程登录、客户/服务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及Web访问在内的多种应用程序的安全。
(2)服务访问策略
典型的服务访问策略是:允许通过增强认证的用户在必要的情况下从Internet访问某些内部主机和服务;允许内部用户访问指定的Internet主机和服务。
(3)防火墙设计策略
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允许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禁止;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
(4)增强的认证
增强的认证机制包含智能卡,认证令牌,生理特征(指纹)以及基于软件(RSA)等技术,来克服传统口令的弱点。目前许多流行的增强机制使用一次有效的口令和密钥(如SmartCard和认证令牌)。
(7)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与我的计算机连接
(8)安装网卡后计算机启动的速度慢了很多
(9)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任何计算机
(10)别人能看到我的计算机,但不能读取我计算机上的数据
(11)在安装网卡后,通过“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查看时,报告“可能没有该设备,也可能此设备未正常运行,或没有安装此设备的所有驱动程序”的错误信息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IP逆 IP的功能是将输入的64位数据块按位重新组合,并把 输出分为L0、R0两部分,每部分各长32位。重新组合的 规则见右下表。将输入的第58位换至第1位,第50位换至 第2位,依此类推。最后一位是原来的第7位。
变换密钥,从而达到保密的目的。传统的加密方法可
分为两大类:代换密码法和转换密码法。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1.代换密码法 在代换密码(Substitution Cipher)中,为了伪装掩 饰每一个字母或一组字母,通常都将字母用另一个字 母或另一组字母代换。古老的恺撒密码术就是如此, 它把a变成D,b变成E,c变为F,依此类推,最后将z 变为C,即将明文的字母移位若干字母而形成密文, 例如将attack变成DWWDFN。这种方法只移位三个字 母,实际上移动几位可由设计者来定。 对这种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是:把明文的每一个字 母一一映射到其他字母上,例如: 明文: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密文:QWERTYUIOPASDFGHJKLZXCVBNM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2源自16次迭代接下来是迭代过程.将R0与子密钥k1经密码函数f的运算 得到f(R0,k1),与L0按位模2加得到Rl,将R0作为L1,就完 成了第一次迭代,依此类推,第i次的迭代可以表示为: Li=Ri-1
Ri=Li-1 xor f(Ri-1,ki)
在迭代过程中,重要的部分是函数f。 f的结构如图7.4所 示。它的功能是利用放大换位表E(如表7.4所示)将32位的Ri1扩展至48位,与子密钥ki按位模2加后,把结果分为8个6位 长的数据块,再分别经选择函数S1S2……S8的变换,产生8个 4位长的块,合为32位,最后经过单纯换位P(见表7.5)得到 输出。
第七章网络安全

18
5、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在网络安全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作为一种 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监听在协助网络管理员监测网络传输数据、 排除网络故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网络管 理员的青睐。然而,在另一方面网络监听也给以太网的安全带来 了极大的隐患,许多的网络入侵往往都伴随着以太网内的网络监 听行为,从而造成口令失窃、敏感数据被截获等连锁性安全事件。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收 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 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谁。此时若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 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就可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 账号在内的信息资料。 Sniffer是一个著名的监听工具,它可以监听到网上传输的所有信 息。还有EtherPeek, WireShark
11
7.1.2黑客的攻击手段 黑客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 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有不少黑客袭击网络时并不是 怀有恶意.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表现和证实自己 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与才华,但也有一些黑客的网络 袭击行为是有意地对网络进行破坏。 黑客(Hacker)指那些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计 算机系统的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活跃着这批特 殊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程序员,有过人的才能和乐此 不疲的创造欲。技术的进步给了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 天地,同时也使汁算机网络世界多了一份灾难,一般 人们把他们称之为黑客(Hacker)或骇客(Cracker),前 者更多指的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的程序员,后者更多指 的是利用工具攻击别人的攻击者,具有明显贬义。但 无论是黑客还是骇客,都是具备高超的计算机知识的 人。
《第7课互联网应用协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互联网应用协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互联网应用协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的原理以及网络安全的常识。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的分类及其作用。
理解TCP/IP协议族中各层协议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分析其背后的互联网应用协议及其工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设置任务,如设置路由器、配置网络参数等,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网络协议的实践应用。
4. 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需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等。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学生需将学习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重点概念需有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2. 案例分析:选取至少两个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报告需包含场景描述、所使用的协议、工作原理等。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家长的指导下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践操作任务,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4. 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需阅读相关网络安全资料,并撰写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的认识和体会的文章。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笔记、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2. 实践操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操作记录的详细程度也将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3. 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体会文章的质量和深度也将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
2.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将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学生对互联网应用协议的基本理解。
网络安全演讲稿初中(16篇)

网络安全演讲稿初中(16篇)网络安全演讲稿初中篇13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网络是个好东西,在那儿,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知心朋友,也有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成为了亿万富翁。
对于我们小学生和大人而言,看电影、看新闻、看天气预报、查资料时时离不开网络。
网络的东西非常丰富,几乎功能齐全,可也混进了一些不良的物质。
就说网络游戏吧,殷正琪就是我们身边一个鲜活的例子,他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竟和父母争吵起来,在他的生活里,已不能够缺少网络游戏,一天六小时以上都要开着电脑度过。
看吧,这么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因此变得脆弱,变得渺小,说不定他如果不碰上网络,也许,他这一生能够为国家出力造福成为父母的一个骄傲!……网络使我们更方便了,网络使我们更聪明了,网络使我们更快乐了可网络也让我们变得不健康了。
我希望,大家能把网络游戏看作一种娱乐方式,空闲时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但千万不要沉迷于网络走上歧途!玩是小孩的天性,不玩电脑是不现实的,但要自己去控制上网时间,不要被网络所控制,记住,要关就关,不用觉得惋惜!在这里,我祝愿大家利用好网络,让网络推着我们向前冲,冲向成功的道路!记住,网络是一个两面派,一面好一面坏,就要看你怎么选,选好,他带你一飞冲天,选坏,他把你拉下深涯。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中学生网络安全”。
现在全世界通用信息技术,网络的出现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观。
网络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健康积极的,又有腐消极的。
网络是载体,本身无对错,学好学坏,取决于主观选择。
我们应该正确地把握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这有利于我们合理地运用网络。
中学生上网有以下好处:可以开阔视野;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同时中学生上网也存在以下弊端: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课件-第7章-防火墙基础

第七章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本义是指古代构筑和使用木制结构房屋的时候,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人们将坚固的石块堆砌在房屋周围作为屏障,这种防护构筑物就被称之为“防火墙”。
与防火墙一起起作用的就是“门”。
如果没有门,各房间的人将无法沟通。
当火灾发生时,这些人还须从门逃离现场。
这个门就相当于我们这里所讲的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所以在此我们所说的防火墙实际并不是一堵实心墙,而是带有一些小门的墙。
这些小门就是用来留给那些允许进行的通信,在这些小门中安装了过滤机制。
网络防火墙是借鉴了古代真正用于防火的防火墙的喻义,它指的是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
防火墙可以使企业内部局域网(LAN)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
典型的防火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性:(1)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这是防火墙所处网络位置特性,同时也是一个前提。
因为只有当防火墙是内、外部网络之间通信的唯一通道,才可以全面、有效地保护企业内部网络不受侵害。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制定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防火墙适用于用户网络系统的边界,属于用户网络边界的安全保护设备。
所谓网络边界即是采用不同安全策略的两个网络的连接处,比如用户网络和Internet之间连接、和其它业务往来单位的网络连接、用户内部网络不同部门之间的连接等。
防火墙的目的就是在网络连接之间建立一个安全控制点,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
(2)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流才能通过防火墙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是确保网络流量的合法性,并在此前提下将网络的流量快速地从一条链路转发到另外的链路上去。
从最早的防火墙模型开始谈起,原始的防火墙是一台“双穴主机”,即具备两个网络接口,同时拥有两个网络层地址。
防火墙将网络流量通过相应的网络接口接收上来,按照协议栈的层次结构顺序上传,在适当的协议层进行访问规则和安全审查,然后将符合通过条件的报文从相应的网络接口送出,而对于那些不符合通过条件的报文则予以阻断。
第7章文件传输

7.1 文件传输概述
7.1.4 访问FTP站点的方式 1.使用FTP命令访问FTP站点 (略)
这种方式是访问FTP站点最基本的方式,因为它 使用Windows/Unix操作系统中的ftp命令,而 无需任何其他程序,也就是说只需装有 Windows/Unix操作系统
7.1 文件传输概述
7.1.4 访问FTP站点的方式 2.使用浏览TP服务配置 7.2.2 Serv-U服务配置
7.2 文件传输服务配置
7.2.1 IIS FTP服务配置
如果只是想建个小型的,同时在线用户数不 超过10个的FTP服务器,且不会同时进行大 流量的数据传输,可以用IIS作为FTP服务 器软件来架设。
通过浏览器访问FTP站点很简单,只需在地址栏 内 输 入 地 址 即 可 。 如 输 入 ftp:// 是连到北方工业大学的 ftp服务器,见图7.1.4。
7.1 文件传输概述
7.1.4 访问FTP站点的方式
图7.1.4 通过浏览器访问FTP站点
7.1 文件传输概述
7.2 文件传输服务配置
7.2.2 Serv-U服务配置
4、 IP访问
站点运行时间长了,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用户, 有的用户大量下载文件,有的用户上传一些病毒文 件,有时站点还会遭到黑客的攻击,为了提高站点 的安全性,可以编辑IP访问规则。 规则分为拒绝访问和允许访问,见图7.2.12。
7.1 文件传输概述
7.1.2 FTP如何工作
图7.1.1 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建立双重连接
7.1 文件传输概述
7.1.3 匿名FTP服务
现在普遍使用的FTP方式名叫匿名FTP服务,是 一种向所有用户开放的服务,匿名一词来源于 英语单词anonymous,在这里是不署名的意 思。 提供匿名FTP服务的单位,从事着为公众服务 的工作,一般不会导致安全问题。 因特网上有成千上万台匿名FTP主机,这些主 机上存放着数不清的文件,供用户免费拷贝。 匿名FTP是因特网网上发布软件的常用方法, 有许多共享软件 。
第7讲 无线局域网

无线高密区域-802.11a&g双波段覆盖
适应于高密度集中覆盖接入需求 有效的实现用户接入的均衡分担 采用多模双频设备进行信号部署
WLAN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是安全的
很多的研究已经证明,WLAN产品可以在家庭及商业中 使用,对人体来说是安全。
实用网络技术
张凯旺 电子邮件:kw@
第7讲 无线局域网
张凯旺 电子邮件:kw@
无线WLAN的出现是网络应用发展的必然
可移动性 • 无线设备的应用 • VPNs
用户对网络的要求
数据、语音和视频综合应用 • 高可用性 • 服务质量保证
电子商务体系 • 分布式数据库 • Extranet, 供应链n
注意:只要是占了一条道,不管是啥车(11b或11g),都得遵守这个原则
kw@
输出功率为100mW的802.11b/g产品覆盖距离理论值为 100m。 实际覆盖距离依赖于现实的物理环境。 影响覆盖距离的因素
→ 建筑结构 → 电磁干扰
在一般的办公大楼内,覆盖距离为15m-30m。
WLAN设备——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
笔记本网卡
USB网卡
802.11n 802.11n
802.11n
AP部署的安全距离
1 6 11 相同车道中,车与车 之间有安全距离, AP的部署也不例外。 如果两个AP不在同 一个信道,那么他们 在一起很近也不会有 影响(1米以上),但 如果是同一信道的两 个AP,他们之间必 须保持安全距离,这 个安全距离约为两个 AP覆盖距离之和。 生命宝贵,请勿飙车…
基于Web的Intranet结构 • 新商业应用 • 安全性
交换式体系结构网络 • 性价比 •可管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PSec 协议提供的安全服务包括:数据源认证、无连接数据的完整性验证、 数据机密性、抗重播保护、访问控制以及对有限的数据流机密性保证。 IPSec可以保障主机之间、网络安全网关〔路由器或防火墙等)之间或主机 与网关之间的数据包的安全。
• 由于受 IPSec 保护的数据包本身也是一种IP 数据包,所以 IPSec 还可以提 供嵌套安全服务,换而言之,经过 IPSec 处理的 IP数据包依然是 IP 数据 包,对它可以再进行IPSec 处理。如可在通信主机之间提供ESP 加密认证 保护,并在双方网关间通过一个通道,将那些受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 保护的数据再进行一次验证头协议 AH 认证保护。
-7-
IPSEC协议简介
I PSec 协议按照人们事先制定的策略对信 息进行认证、加密和传输。IKE 策略和 IPSec DOI 负责根据对应的策略建立相应的 安全关联(Security Association,SA),在安 全关联 SA 中详细规定了用于安全通信的参 数,主要包括:加密算法、认证算法、协 议模式、IP 地址、生存期、序列号等。根 据 SA 所进行的认证、加密和传输工作由验 证头协议 AH、封装安全载荷协议 ESP、加 密算法和认证算法实现。 两个协议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以下两点: (1)IKE 按照策略中的规则从解释域中选 取参数建立安全机制(即 SA 和密钥)。解 释域中存放着描述验证头协议 AH、封装安 全载荷协议 ESP、加密算法 和认证算法的参数和其相关信息。 (2)根据安全关联 SA 选择验证头协议AH、 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方案对 IP包进行安全 传输。如果采用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方案, IP包可加密也可认证,而验证头协议 AH 方 案只能身份认证不能加密。
-6-
IPSEC协议简介
(1)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通过将整个 IP 分组或上层协议部分(传输层协议的数据,如 TCP、UDP 或 ICMP 协议数据)封装到一个 ESP 载荷之中,然后进行相应的安全处理:如加密处 理等,以达到对通信的机密性和保密性进行保护 的目的。 (2)验证头协议(AH)为 IP 通信提供数据源认 证、数据完整性和反重播保证。 (3)加密算法:描述各种加密算法如何应用于 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中,默认算法是 DESCBC 算法。 (4)验证算法:描述各种身份验证算法如何应 用于验证头协议(AH)中和封装安全载荷协议 (ESP)的身份验证选项。 (5)密钥管理:即密钥管理方案,默认的密钥 交换协议是 IKE(Internet 密钥交换协议)。 (6)解释域:彼此相关联的各部分地标准符以 及运作参数,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库,用于存放所 有IPSec安全参数,这些参数用以与IPSec服务相 应的系统参考并调用。 (7)策略:它决定两个实体之间是否能够通信 和在能够通信的情况下如何通信。
第七讲 IPSEC、SSL、HTTPS&SSH
/s/1dDIrNup
-1-
• IPSEC • SSL/TLS • HTTPs • SSH
OUTLINE
-2-
IPSEC协议简介
•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下属的 IPSec(IP Security)工作组于 1998 年提出了 IP 安全体系结构。该 IP 安 全体系结构由12个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标准文档组成,这些标 准文档对 IPSec 的体系、基本协议、密钥管理、转码方式等进行了定义。 RFC2407是IPSec 的解释(Domain of Interpretation, DOI )文档,定义 了一个特定环境下用于ISAKMP 框架的协议集。
-8-
安全关联SA
SA是两个通信实体经协商建立起来的一种协定。每个“安全关联”定义了 以下参数: • 结果 IPsec 头中的源 IP 地址和目标 IP 地址。这是 IPsec 双方保护数据包的 IP 地址; • IPsec 协议(AH 还是 ESP),有时也支持压缩(IPCOMP); • IPsec 协议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 • 安全参数索引(SPI)。这是一个32位的数据,用来识别“安全关联” (SA)。 SA 详细规定了用来进行安全通信的“安全要素”,即保护数据包安全的 IPSec协议类型、认证机制、加密算法、密钥以及一系列附属特性,如密钥长 度、密钥生命期及算法应用的细节等等。任何 IPSec 实施方案都会构成一个 SA 数据库(SADB),由它来维护 IPSec 协议用来保障数据包安全的 SA 记录。
• RFC2403, 2404, 2405, 2410介绍了用于验证头协议和封装安全载荷协议的加密 和验证算法,对安全协议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算法描述。RFC2411系统描述了 IPSec 标准文档中其它文档的摘要信息,给出这些文档之间的联系。
-4-
IPSEC协议简介
• IPSec 提供了一种标准的、健壮的以及包容广泛的机制,可用它为 IP 及 上层协议(如 UDP 和 TCP)提供安全保证。
-3-
பைடு நூலகம்
IPSEC协议简介
• IPSec 协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验证头(Authentication Header, AH, RFC2402)协议、封装安全载荷(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ESP, RFC2406) 协议,和密钥交换(Internet Key Exchange, IKE, RFC 2409)协议。
-5-
IPSEC协议简介
• 与 TCP/IP 协议一样,IPSec 协议是一系列相关的安全协议的套件。该套件内的每 一种协议都被统称为“IPSec”(验证头AH、封装安全载荷ESP以及 Internet密钥交换 等)。IPSec 协议通过对相关组件的定义,制定出了一个网络层的 IP 安全框架。比 如,IPSec 协议讨论了 IPSec 协议的语义,以及 IPSec 协议与 TCP/IP 协议之间如何 进行交互沟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