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共24页文档
2024年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

2024年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全球范围内,传染病一直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疫情还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2024年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情况,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主要内容和任务1. 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通过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包括国家、省市、县区三级监测系统,建立监测网络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快速流转和共享,提高监测效率。
2. 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建立合理的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对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完善监测手段和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升传染病监测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同时,加强传染病病原学研究,开展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研究,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 建立全面覆盖的监测系统:确保传染病监测工作全面覆盖各个环节,包括监测活动的发现、报告、调查和处理,以及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估等全过程的监测工作。
“发现-报告-调查-处理-防控”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流程应完整建立和落实。
5.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技能和知识水平,在疫情爆发前及时发现并预警,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6.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积极参与国际传染病监测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球传染病发展动态,提高国际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
三、实施方案和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监测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传染病监测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
加大对传染病监测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民众的健康权益。
2. 提升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传染病监测人才。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9年修订版)

4.2.2.3 根据需要,连续在数个印圈上滴加样品。
4.2.2.4于室温下自然干燥至少4小时(潮湿气候下至少干燥24小时),不要加热或堆叠血斑,勿与其它界面接触。
4.3.4 尿液样品,使用专用采尿管,室温下可保存2周,一年之内存放宜在2~8℃。长期保存(一年以上)的样本冻存条件、是否添加防腐剂等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4.3.5 用于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全血样品,室温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如果用CD45设门,样品保存不超过72小时。
4.3.6筛查阳性样品应及时进行补充试验,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要决定保存时间,建议至少保存1个月。特殊用途或专项项目的样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补充试验阳性样品按照国家生物样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1.1 样品的编码和记录
4.1.2 应制定样品编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规定样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为样品制定唯一性编码(编号),保证其唯一性。
4.1.3 采血前,先对试管或滤纸进行标记,核对后编码。要将标签贴在试管的侧面,推荐使用预先印制好的、专门用于冷冻储存的耐低温标签。干血斑滤纸应使用具有资质的产品。
4.2.2.5 血斑充分干燥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每张干血斑单独保存,避免血斑之间的相互污染,同时放入干燥剂及湿度指示卡,密封包装,保存备用。
4.2.3尿液和口腔黏膜渗出液
4.2.3.1尿液:推荐使用专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稳定。尿液样品可采集随机尿,女性经期应取中段尿。
4.2.3.2口腔黏膜渗出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样品。存放时间和是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口腔黏膜渗出液应采集口腔渗出液,不是唾液。
全国SARI哨点监测网络工作督导方案

全国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
哨点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一、督导目的
(一)评估哨点省(区、市)SARI监测组织、管理情况,启动前培训等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评估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监测能力、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质量。
(三)了解项目省(区、市)SARI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督导内容
(一)SARI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1.了解哨点省卫生行政部门对SARI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情况,包括下发有关SARI监测文件、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等。
2.了解哨点省(区、市)SARI监测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完成情况。
(二)哨点医院工作开展情况。
1. 了解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定义、监测病例来源、报告时限的掌握程度。
2.了解是否按要求设置监测诊室及开展监测工作时间。
3.抽查某一时间段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表,
考查病例与定义符合情况,数据与信息系统数据的一致程度。
4.了解监测诊室医务人员对标本采集对象的判断原则、对标本采样条件、器材以及标本运输条件的掌握情况,现场操作采样方法。
5.核查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采集登记表,核查采集鼻咽拭子标本的数量及送检时间等情况。
6.了解哨点医院报告SARI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存在的问题。
三、督导用表
(二)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情况检查记录表。
艾滋病哨点及新发感染监测检测方案

【地市级疾控中心】 1. 监测人员负责汇总、核对和补充各区县级疾控中心上报的附表1第2-8项内容,之后将附表1电子版送本级实验 室,上报省级疾控中心艾滋病监测工作人员; 2. 实验室人员负责核对各区县级疾控中心上报的哨点阳性样本,于8月31日前将样本和附表1的纸质版上报至省级 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
样品量:抽取每名调查对象抗凝静脉血5-
8ml。
采样方法:用真空采血器(或一次性注射
器)抽取静脉血至真空采血管中,反复轻 摇混匀(来回轻轻颠倒7-8次)。
哨点样品的分装
样品分装:将血液静置20-30分钟或3000转
离心15分钟后用一次性移液管(或加样枪)小 心将血浆均分至3支样品冻存管,1管用于哨点 各指标检测,另2管冻存待用;最好留1管淋巴 细胞富集液 (注意:在2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 处理以防标本溶血)。
时送确证实验室,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 要决定保存时间。
样品的运送和接收
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
外一般不运送全血。 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28℃条件下由专人运送。 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 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 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 如发现溢漏,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并做好相应处理。 运送感染性材料必须有记录。 接收样品时应填写样品接收单。
【县区级疾控中心】 1. 监测人员负责汇总、核对和补充辖区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单位上报的附表1第2-8项内容,将附表1电子版送 本级实验室,上报地市级疾控中心艾滋病监测人员; 2. 实验室人员负责核对、保存辖区内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单位上报的HIV阳性样本,按要求分装(具体方法参 见“新发感染检测技术规范”),于7月31日前将样本和附表1的纸质版上报至地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
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可行性分析是做好工作方案的前提。
当一项工作被提出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准备多份工作方案以供上级参考,工作方案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艾滋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1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防艾文件指示精神,全面有效开展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特制定我院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转介治疗措施,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蔓延,最大程度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一)基本原则1、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2、加强艾滋病防控机构能力建设,确保足够的人员和设施,满足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需求。
3、宣传“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为主的策略防治艾滋病。
4、深入开展注重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消除社会歧视。
(二)总体目标减少我乡居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会,减缓传播速度,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使我乡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20xx年防艾工作目标、任务1、全乡15-49岁人口中,各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各村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85%以上。
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栏,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有一条艾滋病宣传标语。
2、各村领导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各村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
3、本院职工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本院卫生技术人员100%、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10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100%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2014年哨点监测方案

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反馈
哨点负责单位(市、县、区CDC)
应及时完成本年监测报告,呈报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CDC
负责完成本省哨点监测报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同时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 并以适当的形式向下级单位反馈,直至基层监测单位。 中国CDC性艾中心 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上报卫计委; 并以适当一送市级复筛
上送标本为两管,每管不少于0.5毫升
要求统一规格标签 :(32*19mm)
每个类型哨点统一打印4枚,分别粘贴到调查表、5毫升真空采血管和两支1.5毫升EP管 编号格式及实例: 编号格式:年份(四位数字)+地区(两个字)+人群类别(三个字母)+序号(三位 数字)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 分析不同地区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 预测提供信息; 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哨点监测内容
1、一般人口学信息: 年龄、性别、婚姻、户籍、民族、文化程度等。
2、血清学信息: 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等。
现场问卷调查和采血
根据监测人群的类别选择不同的调查问卷。 “面对面;一对一” “一问一答” 拒访登记 《哨点监测现场拒访人员信息登记表》 血样采集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 由专人负责血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以保证生物安全。
现场采样登记表
拒防人员信息登记表
问卷部分
问卷改动情况 1. 各类人群增加历年哨点问卷调查编号; 2. 暗娼问卷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删减; 3. 嫖客:增加有关嫖娼地点、方式、频率的问题 4. MSM:有一定增加,将会专门解读 5. 各类人群(除青年学生):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
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1.病例报告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监测方案8篇

2023年监测方案8篇监测方案篇1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卖淫票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
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________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1.病例报告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