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体发育学基础
人体发育学概论01

四、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
(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 (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 (五)学习的理论 (六)认知发育的理论 (七)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
(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
该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发育是由“斗争”的结果决定 的这一观点。达尔文发现:①各种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 ②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 稳定;③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 由此得出了两个推论:
(一)正常发育规律
生理功能发育 心理功能发育
社会功能发育
先天与后天因素 内在与环境因素
(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三)发育评定
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速度、
过程、规律、特点进行评定。
三、发展简史
(一)西方社会
1.早期
对人类行为的观察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如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曾经指出“动物凡生长期长的, 寿命也长”。
具体的八个阶段为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发展信任感 2.自主性对羞怯疑虑(1~3岁)——培养独立能力,克服羞怯 3.主导性对内疚(3~6岁)——培养主动感 4.勤奋对自卑(6~12岁)——感受勤奋换取的果实 5.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12~20岁)——“我是谁?” 6.亲密对孤立(20~40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 7.创造对停滞(40~60岁)——到达“人生巅峰”
人体发育学概论
健康管理系 社区康复 主讲:黄晓淳
概 述
一、概 念
(一) 定 义 人体发育学
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的分支领 域,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 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人生轨 迹的全过程。
人体发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1.人体发育学的起源是学科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2.中国残联协会小儿脑瘫康复委员会及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时间1992年3.格塞尔成熟理论的主要观点,他提出的儿童行为发育包括哪些方面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1.适应性行为2.大肌群运动行为3.小肌群运动行为4.言语行为5.个体和社会行为4.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2)操作条件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3)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分为精神世界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6.皮亚杰的认知发育理论将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行为2.前运算阶段(2~7岁):形象思维萌芽于此阶段,儿童开始凭借表象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获得了逻辑思维能力,但局限在具体的事物中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青少年能进行抽象思维,依据假设推论可能性7.三山实验,容器倒水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具有哪些特性8.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发育的主要机制是适应:适应包括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是吸收过程,吸收环境信息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婴儿改变自身的动作,或产生新的动作以适应新的环境。
两者处于平衡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功能的平衡,是新的暂时的平衡,不是绝对的或是终结,而是另一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
自我调节,通过同化和适应达到与环境平衡9.新生儿,青春期的所属阶段及主要特征新生儿期主要特征:1.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2.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3.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青春期的主要特征:1.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2.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3.认知功能继续发育,思维活动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进入抽象思维逻辑的阶段4.个性的形成,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是生物学里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们都知道,人类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多个发育阶段,最终变成一个成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胚胎早期发育、新生儿期发育以及儿童期发育三大部分。
人类从胚胎早期开始发育,大约在出生之前的9个月内完成,这一过程又称为“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之初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单细胞受精卵后开始的,接下来,单细胞受精卵会继续形成复分裂和肠激素作用等发育过程,最后形成胎儿体表观视图。
胎儿体表观视图包括胎儿头部,四肢,胸腹部等,以及各种器官、脏器等,并在这过程中发展出心脏、肝脏、肺、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形成完整的胎儿体系。
出生后,开始新生儿期的发育,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是体形发育有计划性,而且在孩子出生后1~6月内,每个月体重增量都很大。
在新生儿期,孩子的肌、肌肉、骨骼系统进入了青春期,所有的器官系统也完成了基本的初始发育,生长发育过程也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
最后是儿童期发育期,从7~22岁左右,小孩身高、体重会逐渐增长,肌肉发色、细胞再生等生理机能不断改善,智力也会不断发展。
此时孩子的身高、体重开始追赶成人的水准,与此同时,器官系统也不断成熟,开始发挥本职功能,生长发育走向最终阶段。
人体发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不同年龄段,孩子都会有不同
的发育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器官发育都逐渐趋于完善,至于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则要依赖基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
研究人体发育,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学中基础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婴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长大成人。
人体发育学PPT课件

3
二、人体正常发育与异常发育
(一)人体正常发育规律 1、不平衡性 生长和发育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其中 各阶段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不尽相同,各组织器官之间生长 和发育速度也不等同。 2、渐进性 ①由头到尾是指发育次序从头逐渐向下肢进行。 ②由近到远是指以躯干为中心,先近端后远端。 ③由粗到细主要表现为在运动过程中先发育粗大运动,后 发育精细运动的过程。
15
7、牙齿
乳牙:20颗 ①4-10个月(约6个月)出牙,先上 颌后下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尖牙 例外。 ②12个月未出牙:出牙延迟 ③2-2.5岁出齐 ④2岁内牙齿数公式=月龄-(4-6) 恒牙:28-32颗 6岁(乳牙脱落,第一颗恒牙) 12岁第二磨牙 20-30岁第三磨牙(智齿)
16
8、呼吸、脉搏、血压
21
③拥抱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 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在亢进时下肢 也出现反应。 检查方法:仰卧位,五种方法: a声法 b落法 c托法 d弹足法 e拉手法 反应:a拥抱型:小儿双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 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 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b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 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于3个月以上婴儿。 存在时期:拥抱型,出生后0-3个月,伸展型,出生后4-6个 月。
29
⑤降落伞反射 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 检查方法:检查者双手托住 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 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 方俯冲一下。 反应: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 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 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
30
(3)平衡反射
①仰卧位倾斜反射 检查方法:患儿于倾斜板上取仰卧位,上、下肢伸展,倾斜 板向一侧倾斜。 反应: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 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下肢可见保护性伸展和支撑动 作。 持续时间:出生后6个月时出现,终生存在;出生后6个月未 出现者,提示为神经发育落后。 ②俯卧位倾斜反射 检查方法:患儿于倾斜板上取俯卧位,上、下肢伸展,倾斜 版向一侧倾斜
第一章 人体发育学概述

二、人体发育学研究范围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通常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有个体差异,表现在年龄和特殊能力的类型上。
智力属于一般能力,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智力表现为对复杂事物的
认识程度、领悟能力和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时的正确性、速度及完善程度。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体发育学研究范围
结合体。
一、人体发育学基本概念
发育是一种固有的变化过程,是身体、认 知、情绪、社会等各种功能有机地统合 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一、人体发育学基本概念
成长( growth)
成长指体格的增大,反映了量的变化,而质的变化被称为发育。发育的 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所能观察到的只是成长的过程,两者接近于 同义。因此,发育也是指包含成长在内的到达成熟的过程,是量变和质 变的过程。
心理功能的发育大致由三大阶段 组成: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性格 形成阶段、成年期稳定阶段以及 老年期至死亡的衰退阶段。
二、人体发育学研 究范围
(三)智能发育
智能包括能力( ability)与智力 ( intelligence)。能力和智力是 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从 医学的角度看,能力的鉴别有助 于了解脑功能和器质性疾病方 面的问题。
二、人体发育学研究范围
人体发育学包括发育理论、发育法则、发育分析、各期发育的特点(儿
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内容,是正确理解中风偏瘫患者、脑 外伤患者和脑瘫患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与伤残者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人体发育学的研究需要采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的 领域等多学科交叉结的方法,探讨和研究如何把人从胎儿期到死亡的生 物、心理和社会过程结合起来。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二、名词解释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⑧成人期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二)名词解释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二)名词解释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基础 PPT

一、人体发育学 • (一)概念
•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 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 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 究。 • 具体讲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 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是研究个体生命全 过程的科学。
2018/5/24 5
2018/5/24
24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6.学龄期 6~7岁到11岁(青春期) 体格生长相对缓慢。 认知功能继续发育,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
2018/5/24
25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6.学龄期 6~7岁到11岁(青春期) 情感是广度深度和稳定性提高,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开始发育。 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个性和气质逐渐形成和显露。
(一)正常发育规律
• 1.生理功能发育 • 2.心理功能发育 • 3.社会功能发育
2018/5/24
13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 异常发育主要研究对生长发育产生影 响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制。 • 内容:运动、言语、心理行为、学习、 智力等障碍和相关疾病。
2018/5/24
2018/5/24 11
二、生长与发育
(二)发育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 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活方式 等,如果没有正确教育引导,就会出 现异常行为模式,比如孤独症、注意 缺陷、阅读障碍。正确的干预是康复 治疗的主要内容。
2018/5/24 12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14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三)发育评定 • 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进程、规 律和特点等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出评判, 及时发现功能障碍,为康复目标和方 案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
人体发育学名词解释

人体发育学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发育历程的学科。
它涉及人类生命自胚胎时期至成人时期发育各个阶段的描述和研究,以及人类各期发育过程下所处的解剖、生理及心理变化状况,以及这些变化所影响的各项问题,是一门涉及细胞、生物、心理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本文将重点论述人体发育学中的基础名词。
胚胎期:胚胎期是指从受精(受精卵形成)开始,持续至出生前8周的发育阶段,是最关键的发育期。
在胚胎期,胚胎的器官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系统初步发展。
本期开始时,胚胎仅为0.1毫米,而到8周时大约有3厘米长度。
婴儿期:婴儿期指出生后到1岁的发育期,这段时期最明显特征是小儿快速生长发育,绝大多数婴儿发育到1岁时都能走路。
在这一时期,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头围约有出生时的2倍,智能发展程度达到新生儿的水平。
幼儿期:幼儿期指1岁至6周岁的发育期,是最容易学习和注意力建立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小孩子开始学习语言能力,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幼儿期也是掌握文化的时期,小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学习礼仪习惯,以及文化价值观。
儿童期:儿童期位于7周岁至13周岁,是孩子最容易受教育和形成性格特征的时期。
大部分儿童在这一时期能够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学习技能,开始参加体育活动,并有较强的社交技能。
青少年期:在13周岁至20周岁的时期,人们称之为青少年期,也可以分为青春期和成人期两个阶段。
在此期间,青少年会表现出身体性发育、个性特征变化、社交关系发展、社会角色转变和个人心理发展等若干特点。
成人期:从20周岁以上开始,人类进入了成人期。
成人期不仅指肉体发育期,还指社会和心理发展期。
成人期是人类终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身体、思想和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时期,也是人们实现自我的阶段。
以上就是人体发育学名词解释的主要内容,从书写上可以看出,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命发育各个阶段的学科,从胚胎期到成人期,人体的发育过程伴随着解剖、生理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5/23
28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8.成人期 18岁以后 青年期18-25 成年期25-60 老年期60--
2018/5/23
29
谢谢!
2018/5/23 30
2018/5/23
24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6.学龄期 6~7岁到11岁(青春期) 体格生长相对缓慢。 认知功能继续发育,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
2018/5/23
25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6.学龄期 6~7岁到11岁(青春期) 情感是广度深度和稳定性提高,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开始发育。 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个性和气质逐渐形成和显露。
2018/5/23 11
二、生长与发育
(二)发育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 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活方式 等,如果没有正确教育引导,就会出 现异常行为模式,比如孤独症、注意 缺陷、阅读障碍。正确的干预是康复 治疗的主要内容。
2018/5/23 12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14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三)发育评定 • 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进程、规 律和特点等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出评判, 及时发现功能障碍,为康复目标和方 案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
2018/5/23
15
第二节 正常发育与异常发育
2018/5/23
16
教学目标
• 1.人文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 治学态度;同情心,爱心和爱 伤意识。 • 2.知识技能目标:认识理解人 体生长发育分期及发育特点和 异常发育。
2018/5/23 21
2018/5/23
22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5.学龄前期 3周岁到6~7岁。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 各种感觉逐渐完善。 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可用语言表达思维和情感。
2018/5/23
23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5.学龄前期 3周岁到6~7岁。 神经系统兴奋过程比抑制力量强。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 对自身性别有所认识。
(一)正常发育规律
• 1.生理功能发育 • 2.心理功能发育 • 3.社会功能发育
2018/5/23
13
三、人体发育学研究的内容
(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 异常发育主要研究对生长发育产生影 响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制。 • 内容:运动、言语、心理行为、学习、 智力等障碍和相关疾病。
2018/5/23
2018/5/23 9
二、生长与发育
(一)相关概念:
• 生长与发育 的关系 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 础,生长的量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 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二者共 同表示机体量质的动态变化过程。
2018/5/23 10
二、生长与发育
(一)相关概念: 3.成熟
• 生理学的成熟 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 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 学的成熟 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 成和完善状态。
2018/5/23 19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3.婴儿期 。 从娩出后到1周岁
感觉和运动功能迅速发育 。 言语功能初步发育。 自我意识萌芽。 可以接受大小便控制训练 2018/5/23 。
20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4.幼儿期 1周岁到满3周岁。
体格发育较前稍慢。 智力发育迅速。 开始会走,活动范围增大。 语言、思维、社交能力的发育开始加速。 消化系统仍不完善。 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身保护能力。
一、人体发育学
• (二)学习研究意义
• 正确认识人体发育,对我们监测生长发育的 过程、完善发育评定技术,制定康复方案, 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5/23
6
二、生长与发育
(一)生长发育 • 首先要知道: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 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2018/5/23
7
二、生长与发育
(一)相关概念:
1.生长
• 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 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 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 增加。
2018/5/23 8
二、生长与发育
(一)相关概念:
2.发育
• 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 熟过程。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 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 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 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
2018/5/23
26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7.青春期 11岁到20岁 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性征。 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 认知功能发育有长足进步,有抽象逻辑思 维能力。
2018/5/23
27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7.青春期 11岁到20岁 个性、自我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 形成。 性生理、性心理逐渐成熟
2018/5/23 4
一、人体发育学 • (一)概念
•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 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 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 究。 • 具体讲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 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是研究个体生命全 过程的科学。
2018/5/23 5
2018/5/23 17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1.胎儿期 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娩出,共40周。 • 此期受孕妇自身和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2018/5/23
18
一、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 2.新生儿期 从娩出后到28天。
适应子宫外生活。 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 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 与外界环境和人物相互作 用。
复习旧课 • ICF的特点:
1.用统一和标准的语言及框架描述 健康状况和相关问题。 2.强调个体健康受多种因 素交互影响。
3.充分体现人权
2018/5/23 1
第三人体发育学的 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018/5/23
3
教学目标
• 1.人文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 治学态度;同情心,爱心和爱 伤意识。 • 2.知识技能目标:认识理解人 体发育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