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论文

合集下载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篇二《计算机操作系统探讨》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了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应该对操作系统基本了解,因此本文主要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史进行探讨,并对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当今现代,人们学习、生活等都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如同指挥官一样,指挥着计算机里的所有部件,并指挥它们按照某个计划协同工作。

计算机系统越复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就越重要。

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并通过这种管理为用户提供服务,成为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1)处理机管理;(2)存储器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

基本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如下的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5)不确定性。

二、操作系统发展史操作系统的产生迄今已有70年的时间,最早期的操作系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只是简单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接着演变成了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与此同时,实时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最后伴随着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微机OS、多处理机OS和网络OS也随之迅速发展。

(一)串行处理系统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诞生之时,并没有操作系统,当时程序员直接和硬件打交道,具体流程是:首先程序员将已经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或开关启动程序运行,最后当程序全部运行完毕,取出纸带(或卡片)和运算结果。

该系统严重地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所谓的人机矛盾。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其优越的性能和灵活的定制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1.开源性: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浏览、修改、复制和分发。

这种开放性不仅激发了广大开发者的热情,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保障。

2.多用户支持: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模式,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用户帐号和家目录,保证了每个用户之间的数据私密性。

3.多任务支持:Linux操作系统具有非常出色的多任务支持,能够同时执行多个应用程序。

这种特点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4.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拥有严格的访问控制模式,能够对系统资源和用户数据实现精密的管理和控制。

对于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威胁,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也较高。

二、 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1.网络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用于搭建各种网络服务器,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等。

这种应用领域不仅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而且适用于个人和小型团队。

2.桌面系统:Linux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桌面操作系统,如Ubuntu、Fedora、Debian等。

这些操作系统拥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和界面,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各种需求。

3.嵌入式系统:Linux能够为嵌入式应用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持,如路由器、IP电话、数字电视机顶盒等。

这些领域对于空间、功耗、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较高,而Linux正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系统。

三、 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1.云计算:随着云计算的普及,Linux作为云计算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将会受到更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篇一《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 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觉得抽象、难懂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施办法。

Abstract: The author made some improvements and gave practical and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that students always feel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combining with his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eaching.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Key words: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0引言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使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地、有效地为用户服务,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服务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点偏向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论教学,而学生在没有学习该课程前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只是在使用层面,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觉得本课程所学内容与实际所用操作系统的偏差很大。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2: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发展2.1 操作系统的定义2.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2.3 操作系统的分类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3.1 进程管理3.1.1 进程的创建与销毁3.1.2 进程调度3.2 内存管理3.2.1 内存分配与回收3.2.2 虚拟内存管理3.3 文件系统3.3.1 文件的创建与删除 3.3.2 文件的读写与修改 3.4 设备管理3.4.1 设备的分配与释放 3.4.2 设备的驱动与控制4: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4.1 进程间通信4.2 同步与互斥4.3 死锁的预防与避免 4.4 中断与异常处理4.5 虚拟化技术4.6 分布式操作系统5: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5.1 桌面操作系统5.2 服务器操作系统5.3 嵌入式操作系统5.4 移动操作系统5.5 实时操作系统6:操作系统的优缺点分析6.1 优点6.2 缺点6.3 改进方向7:操作系统与其他相关技术的关系 7.1 编程语言7.2 数据库管理系统7.3 网络通信技术7.4 人机交互技术8: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8.1 云操作系统8.2 大数据与的融合8.3 安全与隐私保护8.4 自动化与智能化9:结论附件:1:操作系统原始代码示例2:操作系统相关实验数据3:相关调研问卷回收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保护原创作品的权益,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使用。

2:商标法:保护商号和商标的专有权,禁止未经授权的商标使用和侵权行为。

3:隐私保护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论文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论文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论文目录一、1.1什么是linux****************************************21.2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有什么区***********************2二、Linux的安装******************************************3三、Linux的常用命令总结**********************************6四、X window系统总结*************************************9五、Linux常用工具的使用**********************************11六、Linux的NFS的使用***********************************15七、Linux Samba服务的使用*******************************19八、Linux OpenSSH与远程登录工具的使用********************23九、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24十、Linux的脚本程序设计**********************************29一、什么是linux呢?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

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

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的出现,最早开始于一位名叫Linus Torvalds 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

他的目的是想设计一个代替Minix(是由一位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计算机教授编写的一个操作系统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可用于386、486或奔腾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上,并且具有Unix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因而开始了Linux雏形的设计。

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论文

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论文

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论文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各种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论文将探讨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

早期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为单台机器设计,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用户和分布式计算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也逐渐演变为支持这些需求的形式。

二、目前的状态1. 多任务处理能力现代操作系统具备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并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和调度。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2. 图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和拖放操作进行各种操作,而无需记忆复杂的命令和参数。

3. 多用户支持现代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系统,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地运行程序和操作文件。

这为大型组织和企业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虚拟内存管理操作系统通过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将物理内存与逻辑地址进行映射,使得每个进程都认为自己拥有独立的连续内存空间。

这样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内存管理和资源利用。

5. 分布式计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分布式计算成为热门领域。

分布式操作系统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共享资源和协同处理,实现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

三、发展趋势1. 虚拟化技术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虚拟化技术越来越重要。

操作系统需要支持虚拟机和容器等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和可扩展性。

2. 实时性和可靠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是一些特定领域(如工业控制、交通系统等)操作系统的重要要求。

将来的操作系统需要更好地支持实时任务的及时响应和可靠性保证。

3. 安全性随着网络攻击的不断增加,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Linux操作系统》结课论文

《Linux操作系统》结课论文

文件系统的概述:由于每个操作系统对于文件的描述方式不一致,通常描述一个文件的信息(权限、拥有者、时间等)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元数据”,为了能够让操作系统管理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需要对磁盘做一个格式化的操作,格式化操作会为某个磁盘/分区来部署一个文件系统,然后操作系统就可以通过文件系统来管理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了。

LinuxRPM、YUM的概念和操作及进程管理的概念及管理命令RPM即Red-Hat Package Manager●由Red Hat公司提出,被众多Linux发行版所采用●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文件●详细记录软件包安装、卸载等变化信息●自动分析软件包依赖关系Yum(全称为 Yellow dog Updater,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CentOS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基于RP M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RPM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

rpm的简单查询指令·查询已安装的rpm列表:rpm -qa|grep xxrpm包名基本格式查询返回的结果为一个rpm包名:firefox-78.6.0-1.el7.centos.x86_64名称:firefox版本号:78.6.0-1适用操作系统:el7.centos.x86_64表示centos 7.x的64位操作系统如果是i686、i386表示32位操作系统,noarch表示通用基本指令·查询yum服务器是否有需要安装的软件o yum list|grep xx 软件列表·安装指定的yum包o yum install xxx 下载安装进程的基本介绍1)在 Linux 中,每个执行的程序(代码)都称为一个进程。

每一个进程都分配一个ID 号。

(2)每一个进程,都会对应一个父进程,而这个父进程可以复制多个子进程。

例如www 服务器。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功能与价值就无法实现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范文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及分类摘要:操作系统是统一管理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人性化、方便简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计算机占用的空间,缩小计算机的体积和重量,使计算机能更加方便地携带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及嵌入式硬件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嵌入式产品需要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支持。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分类中图书分类号:TP3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77-0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挑战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不同的计算机环境和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

从个人计算机到大型计算机,从办公自动化到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从小型企业管理到大型企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都需要有操作系统的支持。

操作系统的职责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控制计算机的整个工作流程。

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因此而出现了多种形式、能够满足多种应用、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使得计算机的处理器、存储器等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能够不断满足用户方便、高效、快捷应用计算机的需求。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对于这类操作系统相信用过电脑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商——Microsoft(微软)公司开发的。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在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

主流Windows系统都可以用在工作站中,如高Windows NT 4.0、Windows 9x/ME/XP、Windows 2000,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班级:姓名:学号:项目1 :进程创建项目1 进程创建报告我保证该作业是通过我本人的学习和研究独立完成的,作业中的引用部分均标明了出处1.题目编写一段C语言程序,使它产生具有如图1所示的进程结构。

进程1创建出2,3,4子进程。

子进程3创建出孙进程5和重孙进程62.解题思路(1)采用fork函数创建进程,当它返回0时,说明创建了子进程3.在子进程3中创建孙进程5,在孙进程中创建重孙进程6,当返回值大于0时,说明在父进程1中,在父进程1中创建进程2和6(2)在个进程中显示一条该进程的信息(3)用sleep函数使父进程挂起30s,给出查询进程信息的预留时间(4)在一终端编译并运行程序,另打开一个终端,用ps命令获取进程信息3.程序清单Ps命令格式:ps[options][pids]功能:显示正在执行的进程信息常用选项:-1 以长列表的形式列出-a 显示其他用户的进程-e 显示环境-r 只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栏目说明:UID 用户的标志号PID 进程的标志号,是系统赋予每个正在执行的进程的唯一编号PPID 父进程的标志号PRI 进程优先级SIZE 虚拟内存大小RSS 驻留空间大小STAT 进程状态 R—进程正在运行,S—睡眠,D—不可中断睡眠T—停止或跟踪Z—僵尸进程W—没有驻留页TTY 进程所在的虚拟终端号TIME 该进程已经运行的时间COMMAND 该进程的名称4.结果及其分析进程UNIX中,进程既是一个独立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一个进程实体由若干个区(段)组成,包括程序区、数据区、栈区、共享存储区等。

每个区又分为若干页,每个进程配置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PCB,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

PCB的数据结构如下:(1)、进程表项(Process Table Entry)。

包括一些最常用的核心数据:进程标识符PID、用户标识符UID、进程状态、事件描述符、进程和U 区在内存或外存的地址、软中断信号、计时域、进程的大小、偏置值nice、指向就绪队列中下一个PCB的指针P_Link、指向U区进程正文、数据及栈在内存区域的指针。

(2)、U区(U Area)。

用于存放进程表项的一些扩充信息。

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私用的U区,其中含有:进程表项指针、真正用户标识符u-ruid(read user ID)、有效用户标识符u-euid(effective user ID)、用户文件描述符表、计时器、内部I/O参数、限制字段、差错字段、返回值、信号处理数组。

由于UNIX系统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为了把段的起始虚地址变换为段在系统中的物理地址,便于实现区的共享,所以还有:(3)、系统区表项。

以存放各个段在物理存储器中的位置等信息。

系统把一个进程的虚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逻辑区,有正文区、数据区、栈区等。

这些区是可被共享和保护的独立实体,多个进程可共享一个区。

为了对区进行管理,核心中设置一个系统区表,各表项中记录了以下有关描述活动区的信息:区的类型和大小、区的状态、区在物理存储器中的位置、引用计数、指向文件索引结点的指针。

(4)、进程区表系统为每个进程配置了一张进程区表。

表中,每一项记录一个区的起始虚地址及指向系统区表中对应的区表项。

核心通过查找进程区表和系统区表,便可将区的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

进程映像UNIX系统中,进程是进程映像的执行过程,也就是正在执行的进程实体。

它由三部分组成:(1)、用户级上、下文。

主要成分是用户程序;(2)、寄存器上、下文。

由CPU中的一些寄存器的内容组成,如PC,PSW,SP及通用寄存器等;(3)、系统级上、下文。

包括OS为管理进程所用的信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所涉及的系统调用1、fork( )创建一个新进程。

系统调用格式:pid=fork( )参数定义:int fork( )fork( )返回值意义如下:0:在子进程中,pid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为0,表示当前进程是子进程。

>0:在父进程中,pid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为子进程的id值(进程唯一标识符)。

-1:创建失败。

如果fork( )调用成功,它向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PID,并向子进程返回0,即fork( )被调用了一次,但返回了两次。

此时OS在内存中建立一个新进程,所建的新进程是调用fork( )父进程(parent process)的副本,称为子进程(child process)。

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许多特性,并具有与父进程完全相同的用户级上下文。

父进程与子进程并发执行。

核心为fork( )完成以下操作:(1)为新进程分配一进程表项和进程标识符进入fork( )后,核心检查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建立一个新进程。

若资源不足,则fork( )系统调用失败;否则,核心为新进程分配一进程表项和唯一的进程标识符。

(2)检查同时运行的进程数目超过预先规定的最大数目时,fork( )系统调用失败。

(3)拷贝进程表项中的数据将父进程的当前目录和所有已打开的数据拷贝到子进程表项中,并置进程的状态为“创建”状态。

(4)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所有文件对父进程当前目录和所有已打开的文件表项中的引用计数加1。

(5)为子进程创建进程上、下文进程创建结束,设子进程状态为“内存中就绪”并返回子进程的标识符。

(6)子进程执行虽然父进程与子进程程序完全相同,但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PC(注意子进程的PC开始位置),然后根据pid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的不同,执行了不同的分支语句。

fork( )调用前fork( )调用后PC源程序1#include <stdio.h>main( ){int p1,p2;while((p1=fork( ))= = -1); /*创建子进程p1*/if (p1= =0) putchar('b');else{while((p2=fork( ))= = -1); /*创建子进程p2*/if(p2= =0) putchar('c');else putchar('a');}}2、#include <stdio.h>main( ){int p1,p2,i;while((p1=fork( ))= = -1); /*创建子进程p1*/ if (p1= =0)for(i=0;i<10;i++)printf("daughter %d\n",i);else{while((p2=fork( ))= = -1); /*创建子进程p2*/if(p2= =0)for(i=0;i<10;i++)printf("son %d\n",i);elsefor(i=0;i<10;i++)printf("parent %d\n",i);}}运行结果5.参考文献[1]凤羽翚.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W.R.Stevens,S.A.Rago[美]著.尤晋元,张亚英,戚正伟译.UNIX环境高级编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蒋静,徐志伟.操作系统原理.技术与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项目3 Socket通信项目3 网络编程报告我保证该作业是通过我本人的学习和研究独立完成的,作业中的引用部分均标明了出处1.题目编写一个微型的server和client程序Client从控制台读取字符串,送给server,接收server发来的字符串,显示在控制台Server把收到的来自client的信息加入“from server”,返回给客户端2.解题思路(1)使用Linux网络编程相关函数,socket, connect ,bind, listen,accept ,recv, send进行网络编程(2)Server程序①用socket函数创建网络连接②用bind函数绑定IP与创建的socket③用listen函数产生监听④用accept函数等待接入⑤用recv函数接收数据⑥用send函数发送数据(3)client程序①用socket函数创建网络连接②用connect函数建立连接③用recv函数接收数据④用send函数发送数据3.程序清单Socket模仿UNIX文件操作来实现进程通信操作,将网络通信看成网络上两端进程间的I/O操作。

因此定义了类似文件描述符的Socket描述符,以及与文件读写相似的数据接收和发送操作。

但是,由于建立打开文件结构,取得文件描述符是建立进程与本地文件静态资源之间的联系,而建立网络的连接需要指定协议,经过多次的握手(请求、应答)过程,故网络上的进程通信要比文件I/O考虑更多的情况。

Socket通信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型,建立连接时,客户进程与服务器进程所做的工作是不对称的。

下图是Socket实现面向连接的进程通信基本过程。

源代码服务器端:#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netdb.h>#include <fcntl.h>#include <sys/stat.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int sockfd,newsockfd,fd,n,length;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char buff[1024],rbuf[1024],* path;//open a socket and make the address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 生成套接字server.sin_family=AF_INET;server.sin_addr.s_addr=INADDR_ANY;server.sin_port=0; // 选择一个已释放的端口号// 构成socked名(地址)和建立联系if(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 *)&server,sizeof(server))<0) return 1;length=sizeof(server);// prin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ocket for clientif(getsockname(sockfd,(struct sockaddr *)&server,&length)<0) printf("getting socket name error\n");// 获取并打印端口号printf("getting socket name:%s\n",server.sin_addr.s_addr);printf("socket port #%d\n",ntohs(server.sin_port));// wait for connectinglisten(sockfd,5);while(1){newsockfd=accept(sockfd,(struct sockaddr *)0,(int *)0); //accept a new connectif(!fork()) // 创建子进程{close(sockfd);bzero(buff,sizeof(buff)); // 调用库函数,清缓冲区//receive the file from clientfd=open("out.txt",O_WRONLY|O_CREAT|O_TRUNC,0644);sleep(1);while((count=recv(sockfd,rbuf,len,0))>0){n=write(fd,rbuf,count);}close(fd);exit(0);}close(newsockfd);}return 0;}客户端:#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ocket.h>#include <netinet/in.h>#include <netdb.h>#include <fcntl.h>#include <sys/stat.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int sockfd,fd,n;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struct hostent *hp,*gethostbyname();char rbuf[1024];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生成套接字//receive arguments from main and fulfill it into socket address if((hp=gethostbyname(argv[1]))==NULL)// 与由命令行参数指定的主机建立连接return 1;client.sin_family=AF_INET;bcopy((char *)hp->h_addr,(char *)&client.sin_addr.s_addr,hp->h_length);client.sin_port=htons(atoi(argv[2]));// connect to host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 *)&client,sizeof(client))<0) return 1;fd=open("in.txt",O_RDONLY,0644);while((n=read(fd,rbuf,1024))>0){if(n<1024)rbuf[n]='\0';send(sockfd,rbuf,n,0);}close(fd);close(sockfd);return 0;}clientserver4.结果极其分析客户端打开in.txt文件,依次读出其中的内容,并通过面向连接的Socket套接字发给服务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