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第三课时
《项链》教案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课文背景介绍(30分钟)第二课时:课文分析与重点理解(30分钟)第三课时:情感体会与写作指导(30分钟)第四课时:课文赏析与表演(3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莫泊桑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项链》;2.理解《项链》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情感表达;4.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5.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珍惜现实的意识。
教学重点:1.教授《项链》的背景知识和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梳理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4.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会和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的复杂情节及人物性格;3.进行情感表达与写作指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教材《项链》的文本;3.黑板和彩色粉笔;4.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课文背景介绍(30分钟)1.导入(5分钟)介绍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对《项链》的故事有所期待。
3.课文背景介绍(15分钟)简要介绍《项链》的故事背景:女主人公失去一条珍贵的项链后,为了弥补损失而倾家荡产,最终发现事实并非自己所想。
引导学生思考珍惜现实,不贪图虚荣之物。
第二课时:课文分析与重点理解(30分钟)1.课文内容回顾(10分钟)有学生自愿朗读课文片段,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重温故事梗概。
2.人物性格分析(10分钟)分析女主人公玛达姑的性格特点:虚荣、自卑、感性等,引导学生发现其转变和成长。
3.主题思想探究(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项链》表达的主题思想,从故事中体会珍惜现实、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情感体会与写作指导(30分钟)1.情感体会交流(15分钟)让学生表达对《项链》的情感体会,分享故事中对贪婪、虚荣等主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现实的重要性。
2.写作指导(15分钟)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撰写对《项链》故事的心得体会或故事续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2.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 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难点: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叙事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珠宝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项链》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莫泊桑。
3. 文本分析:分析《项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对《项链》的理解和感受。
5. 艺术鉴赏:引导学生体会《项链》的艺术特色,如情节的巧妙构思、人物的刻画等。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项链》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项链》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项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项链

•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
九、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佚名
•
十、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 后不得不诉诸法律,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大战。
4、玛蒂尔德取回了那挂付出了她十年心血 的项链,拿到珠宝店去换钱,可对方却告诉她: “这串项链是假的,至多值300法郎!
创作名言
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的最好的 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 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 去研究。
来
续
写
第二课时
1.通过欣赏小说结构艺术,来进一步透视 人物的性格。 2.引导学生领会情节发展偶然中的必然。
汇报上节课的作业
想象的情节一定要忠实于人物性格,符合情 节的真实
交流
故事新编
1、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 郎,过上了浪漫幸福的生活。
2、玛蒂尔德百感交集,喜怒无常,她的精 神崩溃了,整天念叨着:项链,假的!项链,假 的!从此,她的身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
2、得请贴后的复杂心理
先是高兴→懊恼→不耐烦→悲 痛→平静
3、借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
郁闷不安、忧愁→惊喜→ 犹豫不决→惊喜→迟疑→ 发现、发抖、出神→迟疑 而焦急→跑出来、搂、亲、 跑。
品读课文
舞会上,玛蒂尔德成功了没有?她的心境怎样?
虚 她终于获得了成功……
高中语文《项链》教学设计(通用14篇)

高中语文《项链》教学设计(通用14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语文《项链》教学设计(通用14篇)》,快快拿去用吧!高中语文《项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蓝、又、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等4个字,学习偏旁“禾”。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认识词语,能够随文识字。
3、学习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借助实物、导入新课:1、你见过项链吗?在哪里见过?“项”指脖子的后面,像这样挂在脖子上的链条形状的装饰品,我们就称为项链。
你还见过哪些项链?学生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跟项链系。
而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项链》。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认真听,特别留意不认识的字。
学生跟读。
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并标出标自然段。
三、认字认词,积累词语。
1、大海给我们带来了礼物,不过大海说了,只有闯关成功的小朋友才能得到礼物,你们想不想拿到礼物啊?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大海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
2、仔细听老师读第一小节,找一找表示颜色的词。
(1)出示: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指导学生读好轻声“的”字。
(2)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也是这些颜色的呢?生自由说。
3、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长,软是翘舌音。
宽是三拼音节,远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相机正音4、哗哗地笑着嘻嘻地笑着(1)学习“笑”:“笑”原来表示竹子被风吹弯时发出的声音,就像人发出的笑声。
项链优秀教案(精选9篇)

项链优秀教案(精选9篇)项链优秀教案(精选9篇) 作为⼀位杰出的教职⼯,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项链优秀教案(精选9篇),欢迎⼤家分享。
项链优秀教案1 [教学⽬标] 1、通过对⼩说情节、⼈物性格的剖析,让学⽣深切体会虚荣⼼给⼩说主⼈公带来的巨⼤打击,记取⼩说提供的超时空的现实警戒意义。
2、引导学⽣学习借鉴⼩说主⼈公遭打击⽽不沉沦,遇逆境⽽敢于奋起的坚强、负责、勇敢的精神。
3、通过对⼩说的鉴赏,让学⽣领会本⽂别出⼼裁的结构艺术。
4、培养学⽣联想和想象能⼒、发散思维能⼒。
[教学重点] 1、本⽂巧妙的构思和结局的空⽩艺术。
2、⼈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教学难点] 引导学⽣探讨本⽂多元化的主题。
[教学⽅法]质疑、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熟悉⼩说的情节。
2、领会本⽂精妙的构思和布局。
[教学重点] 体会本⽂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含义,重点探讨本⽂结局的“空⽩艺术”,让学⽣知道什么是“空⽩”,并在写作中尝试这种技法。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新课: 有这样⼀个故事:长征路上,冰天雪地之中,⼀个⼈⼜冻⼜饿,⾏将死亡。
这时,司令⽣⽓地找军需部长,因为是他的失职,才让战⼠这样冻饿致死,出⼈意料的是,原来这个快死的⼈就是军需部长。
⽂章到此戛然⽽⽌,意味悠长。
这种结局往往是出乎意料,⼜合乎情理,今天我们要学的《项链》⼀⽂结局也是如此。
(板书题⽬) ⼆、概括⽂章结构 (课前让学⽣听朗读,解决⽣僻字词,熟悉情节,了解作者情况。
) 提问:1.⽂章的最后结局如何?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了哪些事情? 明确:得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 附图: 提问:2.从⽂章的内容看,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年艰⾟的项链竟然是假的,我们不难理解结局的“意料之外”,可我们还说它是“情理之中”,这在⽂中有哪些根据?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项链》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共31张PPT)

誊写 ( téng ):照底稿抄写。 亲昵 ( nÌ) :十分亲密。
词。熟读课文,整体 感知文意
寒伧:(hán chen) 同“寒碜” (1)丑陋难看原句: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 的粗陋都是她苦恼。
粗陋:粗糙不精美,陈设粗陋。
原句: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的,都使她苦恼。
惊骇(jīng hài ):惊慌害怕。 自惭形秽( huÌ) :惭:惭愧。秽:肮脏。形秽:模样丑陋。因为 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项链
THE NECKLACE
法国 ·莫泊桑
导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
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 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 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 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 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 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 案。
莫泊桑
▪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 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 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 三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 《羊脂球》、《俊友》 《我的叔叔于勒》等。被 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原来项链是假的——构思巧妙
二、小组讨论分析玛蒂 尔德的形象
提示:根据故事情节,社会环境, 运用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在文本找 依据。
序 玛蒂尔德 爱慕虚荣
幕—
现实
梦想 矛盾
美丽、动人,出身低微, 没有一个有钱的体面人 认识她、了解她、爱她、 娶她
住宅寒伧,墙壁黯 淡,家具破旧,衣 料粗陋
《项链》教学设计(三教时)

《项链》教学设计(三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对玛蒂尔德形象的理解,认识那个虚荣浮华的资本主义社会。
2、通过赏析小说主题思想、结构艺术、人物形象描写技巧,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通过赏读,使自己进一步认知人生。
教学设想:较长课文的讲读,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为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思,深入领会作品要义。
课前准备:一、边读边点评人物形象,写在课文旁白处;并对其中一点写一段评论文字,要求叙析评三结合。
另:预习时鼓励学生质疑。
教学重难点:1、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内涵。
2、赏析结构艺术。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内涵。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了下来。
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
但是,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著、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我遭到了一点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好好看一看。
唉——可悲的虫子!”然后这个人想:“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闷着头蛮干一气了——我是个有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
”大家想一想,这两个人观察同一只虫子,但见解却截然相反,为什么呢?生答。
对,他们思考的角度不同。
为什么思考的角度会不同呢?这其实与个人的经历和性格特点有关。
你看,第一个人,他的经历特点是遭到了一点点挫折,就气馁、退缩;第二个人并不是遭到一点挫折就退缩,而是做事一再失利,却仍然闷着头蛮干一气。
所以他们观察同一只虫子,获得的启示却迥然不同。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认识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3.感情目标:认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的毒害;肯定主人公面对不幸表现出的诚实品德和负责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汉字;感受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小说主题,学会从人性的角度审视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背景音乐等。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闭眼想象,感受宁静美丽的夜晚。
2.教师出示课题《项链》,让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项链”的理解,引出课文内容。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停顿。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项”字的写法。
5.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描述的项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6.教师播放PPT,展示项链的图片和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7.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的意境。
8.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9.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0.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情感和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主备人刘锋辅Fra bibliotek人年级
高一
授课内容
《项链》课后练习与能力指导训练
授课日期
2015年10月14日
授课类型
(请打√)
新授课□复习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1
总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按质按量完成并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
近义词如何进行辨别区分
教学难点
学会对近义词进行辨别区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比较阅读
不满得意果断坚毅感慨人生与命运思考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完成课后练习与能力指导训练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项链》课后练习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教材P84-85
高教版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基础模块上) P24-30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宽大:体积宽敞:空间精巧:工艺、结构精美:效果
懊恼:生气恼怒:怒(程度)注视:吸引注意:身份
苦恼:精神苦楚: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