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理论

合集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生态节能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生态节能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生态节能之间的关系摘要: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建筑理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生态节能也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主张在观赏价值、艺术效果、生态环保之间做到统筹平衡、有机融合。

对于设计师来说,要辩证看待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与生态节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一基础上,以建筑的功能特点、使用需求作为出发点,保证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可行性,为下一步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风格、生态节能理念的关系,随后从功能设计、色彩效果、结构布局方面展开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结构布局1 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风格的体现1.1 对传统元素的运用建筑设计中固然需要迎合潮流思想,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对于传统元素的运用。

基于环境艺术风格的建筑设计,应当采取“扬弃”的态度,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对于设计师来说,传统元素的运用,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或是单纯模仿,而是要在提炼、汇总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创意,用当代人能够易于接受的形式加以创新、转换,在古今交融的过程中,表现出建筑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风格。

1.2 鲜明的地域风格现代建筑设计中,无论是从整体造型还是内部构造上,千篇一律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的建筑设计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应当根植于本地的特色文化,体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

设计师在开始建筑设计前,应多方走访、查阅资料,对地方特色文化有所了解,然后提炼乡土文化并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在建筑上加以体现。

在这种设计理念的引导下,最终形成的建筑设计方案才能与众不同,既可以得到本地民众的喜欢,也能够利用鲜明的风格特色,赢得外地人的称赞。

1.3 注重情感的表达在艺术风格设计中情感表达是不可或缺的,其不仅是艺术的载体,同时也是艺术的生命,由于情感无素无法精确的表达出来,因此借助于艺术形式将情感更好的表现出来。

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联系一、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等多个方面,艺术设计具有三种不同的风格形式,一是传统风格,二是现代风格,三是混合型风格。

而室内的传统风格主要是对文化传承的体现,通常我们所说的中式风格、伊斯兰风格等都属于传统风格的范畴。

与传统风格不同的是现代风格更加注重建筑的创新性,注重建筑结构自身的形态美,建筑形体也逐渐的趋向于简洁化,建筑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样,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对设计和工业生产的有效结合。

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把艺术美有效的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其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也就是说,艺术设计的本质还是从方方面面服务与人类的,有效的实现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融合,其必将是今后众多领域发展的方向。

而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艺术设计有着很大的相似处,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在实现建筑的实用价值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美观性,使其更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二、建筑设计和艺术设计间的关系1.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其对于现代建筑的功能及美观也逐渐的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基于现代人对建筑环境的高要求,现代建筑在设计时还要充分的对建筑所处的环境进行考虑,使其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的结合。

而且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及文化水平,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工作。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属于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建筑美必须要满足周围环境的需求,建筑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常常需要凭借环境的作用来体现其外形的美观,但是建筑的实用价值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而且建筑的实用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其美观的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实用性的要求逐渐的呈现出一种趋同性,但是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相处则往往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入

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入

浅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入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产物用着一种几乎“野蛮”的方式侵占着大量的自然土地,吞噬者日渐稀少的生态资源。

让那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不复存在。

因此提倡自然环境和建筑相和谐的生态设计理念无疑是保障自然环境保护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首先从介绍了建筑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保护所存在的关联性,并总结了融入自然环境的建筑设计手法,最后以南京佛手湖建筑师酒店项目作为主要案例,针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与建筑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设计构想。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在当今建筑建设与自然环境改造的大潮之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来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环境;融入;个案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building as a produ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an almost "savage" occupy a lot of natural land, and devourer of increasingly scarce ecological resources. Let the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beauty no longer exists. Therefore advocat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is safeguar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from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relevance, and sums up the integrated in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gimmick, bergamot architects lake hotel project in nanjing as the main case, fo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rchitectural art and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putting aside differences". Hope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can be in today's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 under the tide of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and ways to deal with the mutual fusion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to; Case一、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城市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私家车)的完善便利、通信技术(电力、通信)的日趋发达,只是单纯的活动于人们熟悉的生活圈里,己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1]。

艺术与建筑的关系

艺术与建筑的关系

艺术与建筑的关系艺术与建筑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互补的关系。

艺术和建筑的结合,既能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又能满足人们对功能和实用性的需求。

艺术对建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追求和创造性的表达形式,能够为建筑提供设计的灵感和方向。

艺术家们的创作作品可以激发建筑师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建筑的形式美、色彩搭配和空间布局。

例如,古代希腊的建筑借鉴了雕塑艺术的原则,使得建筑具有了优雅的比例和和谐的形式。

而现代建筑也常常受到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启发,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富有创意和个性化。

建筑也为艺术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建筑作为艺术品的载体,能够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和展示的空间。

博物馆、画廊、剧院等建筑物是艺术作品展览和表演的场所,它们的设计和布局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艺术作品与建筑的结合,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例如,法国卢浮宫的建筑设计既体现了古典的建筑风格,又为艺术品的陈列提供了优雅和恰当的环境。

艺术和建筑的结合还能够推动彼此的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艺术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同时,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能为艺术作品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展示条件。

艺术与建筑的相互融合,使得建筑设计更加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强调独特性和创新性,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除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艺术还可以通过装饰和雕塑等形式,为建筑增添美感和艺术氛围。

建筑物的立面和室内空间的装饰往往需要艺术家的参与,通过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运用,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和富有个性。

例如,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采用了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使得整个建筑具有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艺术感。

艺术与建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艺术为建筑提供了设计的灵感和创作的方向,同时建筑也为艺术提供了展示和表演的平台。

艺术与建筑的结合推动了彼此的发展,并为人们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建筑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探讨

建筑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探讨

建筑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探讨作者:程忠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艺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决定性因素和作用。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艺术是指导建筑工程整体性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衡量设计工作水平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于建筑设计要求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追求建筑的形式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是对建筑设计的更高要求。

建筑设计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建筑设计艺术是建筑设计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建筑设计;艺术;关系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一、建筑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建筑施工,其主要是通过工程的承包者以户主的需求为依据,同时加入自己的经验和创造性来进行设计,随着这种设计艺术的积累和沉淀,建筑设计逐渐向着文化艺术的方向发展,形成一门极具创新性的艺术形式。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往往也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

因此,设计人员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一定要加强对细节设计施工的重视,同时要做好充足的应对施工问题、突发事故的措施,而且要在设计图纸上对其进行标注。

从大范围来说,建筑设计包含了建筑设计中的所有设计内容,比如建筑结构、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供暖设计、园林设计等等。

这就要求所有人员积极的进行配合和合作。

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有人认为人才是主导者,对环境起着主导作用,也有人认为环境才是主导者,其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实人与环境是辩证存在的关系,刺激与效应是两者的关系的主要体现形式。

效应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人的需求,而人类的需求则是通过其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刺激与效应是辩证存在的。

建筑设计就是在满足其自身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风格独特等需求的同时有效的和其所处的环境、地域文化、城市发展规划等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等多个方面,艺术设计具有三种不同的风格形式,一是传统风格,二是现代风格,三是混合型风格。

论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论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论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杨邸著(江西南昌山湖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46)摘要:本文对建筑设计之生态环境的回归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1建筑设计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

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

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

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

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

而何以为空间呢?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

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

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

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

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摘要:当代建筑设计已不只局限于本身的适用性,而更关注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以及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元素。

本文为说明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引用了我国著名建筑群及英国诺曼底式城堡建筑,从建筑本身和建筑与周围环境两方面着手,同时结合家居设计论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辅相成关系。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表现与应用引言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隶属艺术设计类,二战后期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

1 环境艺术的特点环境艺术设计兼容了艺术设计的三种不同风格:传统风格、现代风格、混合型风格,了解了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之后才能注重建筑的创新,注重建筑结构自身的形态美,也使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进而体现出人与周围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

2 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城市,而建筑则是城市的灵魂。

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城市,必然拥有高贵的建筑。

衡量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建筑以外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塑造,一个缺乏灵魂和个性的建筑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建筑设计所表达的美,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融合环境,美在自然。

要使建筑物与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相协调,北京故宫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建筑设计之美。

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

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太和殿,以此为中由南向北伸展,宫内主要建筑依南北轴线分为前朝,后寝和御花园三大部分,南门午门是宫城正门。

平面凹形,高大的城台上正中建重檐庑殿顶大殿,左右凹字转角及前伸尽端各建一座重檐方亭。

三面围合的内聚空间,红墙黄顶的强烈色彩以及异乎寻常的体量给人一种森严肃杀的威慑感。

经过午门进入视野宽太和殿广场,太和殿广场形状略近方形,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周绕廊庑,四角建崇楼,气氛庄重,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封建社会最高的等级的建筑,大殿体量宏伟,象征皇权稳固,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神圣。

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88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城市发展模式和形态也逐渐完善,高层建筑物逐渐崛起,这样的结构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生态环境的表现建筑物是当前城市环境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建筑也是人们生存的空间,每一栋建筑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环境和结构空间,城市建筑物的设计就必须要和环境艺术相结合,要充分按照环境艺术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思想理念去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建筑变得更为丰富和生动,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价值。

1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意义认识1.1 建筑设计意义的认识当前对于建筑设计的内涵理解,国内建筑行业很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自身观点,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可以概括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室内空间的美观和使用等要求,与此同时,在建筑物外部的形态上,其自身所具有的风格和周围环境,城市自然文化环境和城市整体的规划有一定的协调效果。

狭义可以大致概括为,建筑物在施工之前,建筑设计人员按照修建的任务需求,全方位地分析建筑物施工以及施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故等,这个时候建筑人员就必须要从建筑设计方案,图纸以及相关文件资料当中去满足施工方的具体需求从而进行更为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

这两种建筑设计内涵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的,在某种程度上只要去满足其中一个内涵就能让城市建筑设计变得更为完善。

1.2 环境艺术设计意义的认识生态环境艺术在其意义上除了建筑自身的科学造型之外,更为突出的是建筑自身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建筑科学设计,其主要是重视建筑自身和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将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列为一个主要设计目标,要在设计好建筑的同时还要让其能够和生态环境艺术相融合,要设计出健康、方便、具有美感的居住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居住人群和建筑之间的和谐,从而还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还能让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变得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理论
摘要: 本文浅谈了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关系,突出了在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的重要性, 阐述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其中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提醒人们重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规律, 加强人的居住与环境共荣的意识。

关祖词: 环境; 人; 建筑设计; 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每一个优秀的建筑无不包含着时代特征、人文艺术与建筑师的个人品质。

随着近几年来对环保的重视, 环境的设计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上来。

因而, 对环境进行设计成为每一个建筑师必须解决的迫切何题。

环境设计的目的旨在提供生存场所的合理性和环境的适合性, 创造出一个既合乎自然发展规律, 又合乎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生存空间。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可以看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转变。

从现今人们所生活的聚居环境中可以看出环境艺术的发展: 被动意识的改善一主动积极的创造; 单一的功能需求—复杂的功能满足; 低层面的物质需要—高品质的精神追求。

然而, 人们所生活的都市聚居环境, 虽然满足了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 人们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材料, 建造起看上去规则有序的钢筋混凝土丛林。

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社会需要(或谓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 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虽然,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

然而人们却难以改造包括人类自
身在内的万物生灵的生物适应能力。

因此在环境艺术的设计和创造中, 必须对人类予以人文的、理性的关注, 在关注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要重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规律, 有意识的增进
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 创造共生的环境艺术。

1 、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建筑设计是为完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建设之前进行建筑物的平面、空间和环境的布局规划,处理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形象,是选择合理技术、先进构造方案的过程。

当然建筑设计也是离不开文化、习俗及美学的,但它更多的是指向实用,所以建筑设计是将精神物质化的过程。

艺术设计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具有典型性的意识形态内涵,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所说艺术设计通常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借助于物质体现精神内涵,它最终的指向是意识形态。

从这一点看艺术设计可以包罗万象,它可以体现人们的精神、表达人们的心境、反映人们的追求,但这些都是寓于实物之上,因此艺术设计是将物质精神化的过程。

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是建筑物与场地条件的融合,是在一定的场地条件下,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地域文化习俗的反应,通过协调建筑与环境关系,拉近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类的距离,从而揭示场地的隐蔽性格特征。

这种揭示可以地忍隐的,也可以是彰显的。

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它是借助一切物质来改变或塑造环境,进而体现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心境,建筑只是景观艺术的一个表现因素。

换句话说其是一个人造或人工修饰的空间的集合,
它是公共生活的基础和背景,是与生活相关的艺术品。

作为艺术品它更注重是,它运用的因素所表现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对美的理解与审视。

比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厅堂中轴对称,序列关系,以及色彩和造型特点,使人一看到这样的格式就会感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看到黄色和故宫的太师椅,便会想到至上的皇权;一看到传统的大红灯笼,就联想到喜庆的节日气氛。

2 、现代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变化特征
2、1 注重建筑设计中环境的自在性
环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在体系,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人仍有其自然属性, 同其它构成环境的要素一样, 是环境的有机
组成部分,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 它存在这个系统中,并同这
一系统共同发展。

人类绝对不是自然的主人, 绝不可以对环境为所欲为。

工业革命爆发后, 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也对
自然与生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难以恢复。

海南省三亚市走了一条可怕的“填海造田的路子”(我国其它海滨城市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类似情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铺教授, 对由此带来的生态环
境变化进行了研究, 表明: 第一,三亚河流潮位提高, 延长了农田
受淹时间; 第二,破坏了原河滩植物与水下生物的生态环境; 第三, 越来越依靠挖河床来增加“纳潮期” ; 第四, 三亚港淤积速度加快。

面对人类环境的恶化和危机,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类自身生存的安危和自身的根基, 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人类社会文
明的发展史进行反思, 寻求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道路, 使环
境艺术设计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 环境艺术设计, 作为人类空间的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
客观规律, 尊重规律, 保护环境, 这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前提。

2、2 注重建筑设计中环境的整体性
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对每一个事物形象的把握, 一般是通过
对它整体效应的获得, 而会先去注意到细节形式, 人们对事物的
认识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 然后再返回到整体。

在这里, 整体可以通过两个关键的词去解释: 一是统一, 二是自然。

一个整体的结构按照自然原理构成, 那就是结构的所有构成部分的和谐及整体的
协调。

环境艺术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体组成的, 每一种单元体在功能语意上都有一定的含义, 这众
多的功能体系巧妙的衔接、组合, 形成一个宠大的体系—有机的整休, 这就是环境的整体性。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 环境艺术最后给人的整体效果, 绝不是各种要素简单、机械的累加结果, 而是一个各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加强的综合效应, 强调的是整体的概念和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各组成部分是人的精神、情感的物质载体, 它们一起协作, 加强了环境的整体表现力, 形成某种氛围, 向人们传递信息, 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因此, 对于环境艺术的“美”的评判, 在于构成环境艺术要素的整体效果, 而不是各部分“个体美”的简单相加。

“整体美”来自于
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和谐, 当代环境艺术对“整体性”的追求,也
就是环境艺术组成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3、结语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又是建筑师和人民大众共同关心的,审美经验也从建筑师的自我意识转向社会公众的群众意识。

在这里, 大众是我们设计师的服务对象, 无论是室内环境中, 还是在室外环境中, 应力求与环境的最广大的所有者沟通, 并为之服务。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不能忽视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总之,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同时满足使用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需求,才能完全实现建筑环境的艺术目标。

参考文献:
[1] 玛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汪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7- 72.
[2] 孟文华.室内设计的人文思考[j].山西建筑,2005,31(4):22- 23.
[3] 徐冲. 浅谈医院建筑的色彩[j]. 中化医院管理杂志,
2002(18):627- 630.
[4] 唐军.两座景观建筑的设计思考[j].建筑学报,2002(5):37-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