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合集下载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

他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这篇文章“理论上 是荒谬的,思想上是反动的, 政治上是砍旗帜的。”他还 说:“理论问题要慎重”。 批评《人民日报》很不慎重。 强调党报要有党性,个性要 服从党性,几次点了胡耀邦 的名
华国锋的指示


“不表态” “不介入”
五 《红旗》的消极态度
参考文献:《新路:十一届三 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
二 未引起注意的两篇短文(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由来已久)


粉碎“四人帮”后坚持“两个凡是”表明对于 真理标准问题仍然没有弄清楚。要进一步阐明 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有了1978年的真 理标准大讨论 1978年1月9日《人民日报》邵华泽《文风和 认识路线》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张成《标准只有 一个》
正式发表


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后,新华社当天即全文转发,5 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四家 省报转载,拉开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讨论的序 幕。 该文针对性强,很显然,它从根本理论上否定 了“两个凡是”。(你的看法)
四 来自最高层的指责

《光明日报》一篇理论文 章,新华社转发,《人民 日报》转载,这种情况在 当时不多见,它立即引起 了思想理论领导届和宣传 部门领导的注意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公开发 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这篇文章 从酝酿起草、修改到 正式发表,经历了不 短的时间,其间不少 人做了工作,做出了 贡献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1977年下半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胡福明 将此文投递到《光明日报》。1978年4月上旬, 《光明日报》原拟在该报《哲学》专刊发表, 新任总编杨西光觉得该文提出的问题很重要, 决定修改后在重要位置发表。 根据杨西光的意见,胡福明、孙长江、马沛文、 王华强先后对文章进行修改,明确提出“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以此作为标题, 送胡耀邦审阅,首先在《理论动态》刊出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 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 年 古田会议 1935 年 遵义会议 1945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 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 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窗口。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 )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5.(2022·娄底)一位学者说:1980 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
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
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B)
A.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
者的共同点是
( B)
A.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9.(2022·大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华民族圆的一个又一个梦, 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 ( C )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签署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3.(2022·桂林模拟)1979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 18 户农民经过一年的
辛苦劳动,实现了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 6 倍多的好收成。这一变化主
要得益于
(D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十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十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简答题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六 邓小平及罗瑞卿的支持

与指责和批评相反,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邓小平给予了坚决有 力的支持


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批评了 把坚持实事求是说成是“犯了弥天大罪”的奇 谈怪论,批评了“两个凡是”的观点。 6月24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同时 发表经罗瑞卿主持修改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对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责难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公开发 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这篇文章 从酝酿起草、修改到 正式发表,经历了不 短的时间,其间不少 人做了工作,做出了 贡献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1977年下半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胡福明 将此文投递到《光明日报》。1978年4月上旬, 《光明日报》原拟在该报《哲学》专刊发表, 新任总编杨西光觉得该文提出的问题很重要, 决定修改后在重要位置发表。 根据杨西光的意见,胡福明、孙长江、马沛文、 王华强先后对文章进行修改,明确提出“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以此作为标题, 送胡耀邦审阅,首先在《理论动态》刊出
正式发表


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后,新华社当天即全文转发,5 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四家 省报转载,拉开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讨论的序 幕。 该文针对性强,很显然,它从根本理论上否定 了“两个凡是”。(你的看法)
四 来自最高层的指责

《光明日报》一篇理论文 章,新华社转发,《人民 日报》转载,这种情况在 当时不多见,它立即引起 了思想理论领导届和宣传 部门领导的注意
6月24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同时发表经罗瑞卿主持修改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责难七全国大讨论到1978年下半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逐渐进入高潮7月到9月社会科学界的讨论7月各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各大军区主要负责人纷纷表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表态并将此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结语这场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枷锁对全党的束缚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正确地坚持毛泽东思想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和影响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史知识复习题库(改革开放史70题)

四史知识复习题库(改革开放史70题)

A.1979
B.1978
C.1980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 B )。
A.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B. 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 C. 中央顾问委员会
4.1978 年 12 月,18 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的地方是 ( A )。
A. 安徽凤阳小岗村 B. 江苏江阴华西村 C. 山西昔阳大寨
A.农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农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农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61.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B )
A.1978 年
B.1985 年
C.1992 年
D.2000 年
62.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B.舟山群岛
C.南麂岛
55.2013 年 12 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发出“五水共治”总动员令。“五水共治”的 主要内容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节水,其中( A )先行。
A. 治污水
B.抓节水
C.保供水
56.1980 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D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A.十二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三中全会
C.十四届三中全会
10.( B )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史称“南方谈话”。
A.1991
B.1992
C.1995
11.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地提出和论述了( B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2024(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知识清单

2024(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单元框架
二.知识梳理
(一)、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2)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3)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在本次会议后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5)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发展和逐步形成的。

(二)伟大实践: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重点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
2.对外开放
【重点解析】经济特区“特殊”在哪里?
经济特区的“特”主要指它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但它的社会制度没有改变,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点解析】比较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

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研究

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研究

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研究作者:王那日苏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4期摘要:1978年5月,《光明日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拉开了一场全党和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序幕。

这场大讨论从1978年月开始到1981年6月前后经历了3年的时间。

大讨论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再一次胜利。

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成为了大讨论的导火索呢?讨论的过程中有什么历史的因素?关键词:实践;真理;大讨论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出世(一)内容构思如何进行拨乱反正呢?作者说:“冤假错案遍于中国,要一点一点推动拨乱反正是十分艰难的必须抓到一个根本问题加以解决,即找到拨乱反正得“总开关”。

”刚开始他用揭批四人帮的《评张春桥“全面专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谁反对唯生产理论就是反对历史唯物论》等等文章来探索从理论上推动拨乱反正。

期初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可行的一种方法,可是不久“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

按照“两个凡是”,张春桥、姚文元的文章是不能批判的,因为是毛泽东圈阅过得。

这就给作者出了个难题,为什么“两个凡是”出现后,对文革的批判冷却了下来。

按照“两个凡是”,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都要“始终不渝的遵循”。

那么到底“两个凡是”究竟是什么?作者走过了一段时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文革”的方法后,认识到了“因为一系列的问题上,根本无法找到毛泽东的话为拨乱反正的依据。

”那么上述办法行不通的话,作者又必须回到“两个凡是”上,就是“两个凡是”与拨乱反正的关系。

这就好办了抓住重点“两个凡是”。

首先,作者认清了“两个凡是”是理论问题要从理论上分清是非,作者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是“两个凡是”是唯心论。

作者认为,把毛泽东的指示、决策是不用通过实践的检验自然的正确,“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都是先验正确的不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毛泽东永远不犯错,因为毛泽东是天才等等来判定他的形而上学的本质。

真理大讨论

真理大讨论
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场讨论是由《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 引发的,该文章是由南京大 学哲学系的两位教师撰写的 ,并由胡福明于1978年5月 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
理论动态》上发表
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真 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2
真理标准问题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工
1
业化进程
城市化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而工业化则是
2
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
3撑
16
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
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
1
在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公正与和谐社 会成为了重要的目标
中国开始致力于实现社会公正和构建 和谐社会,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
了中国的科学文化水平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变 得尤为重要
4
真理标准问题的主要观点
真理标准问题的主要观点
01
真理标准问题的主要观点是,真理 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这个观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它
02
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够检
验真理
这个观点还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统
03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不 断进行实践和探索,逐步找到 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9
经济建设成为中心
01
随着真理标准问 题的深入讨论, 经济建设成为中 国的中心任务
经济建设成为中心
02
中国开始实行一 系列的经济改革 政策,包括农村 改革、城市改革、 企业改革等
03
这些政策激发了 社会的活力和创 造力,推动了中 国的经济快速发 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