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丰碑谷文昌
老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红色记忆中的县委书记好榜样谷文昌

观往知来Chinese Cadres Tribune 952021.07老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谷文昌:在福建省的东山县“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谷文昌是用其创造的、经历了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得到老百姓认可的非凡政绩铸就了这座丰碑。
显然,这座丰碑是物质形态的,而透过物质看精神,这座丰碑又是意识形态的,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谷文昌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优秀县委书记群体的共性,但谷文昌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这是他在福建省东山县任县委书记时期履职实践的产物。
谷文昌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林州参加革命的斗争中确立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1950年,他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县,先后担任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在东山县14年工作期间,担任县委书记长达10年之久,他一生的主要工作经历和政绩都在东山,他心底的初心在那里得到锤炼、坚守和绽放。
谷文昌精神就是他任县委书记的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
谷文昌在东山的履职实践显示了谷文昌精神形成的印记:一是在东山解放初期的斗争中,作为东山城关区区委书记的谷文昌坚定了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的信心;二是在解决“敌伪家属”的过程中,时任县长的谷文昌升华了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意识和勇于担责的境界;三是在东山保卫战中,县长兼任驻岛部队政委的谷文昌进一步坚定了捍卫新中国的决心;四是在改造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作为主政一方的谷文昌逐渐形成了保护自然的观念;五是在“大跃进”的考验中,作为地方“一把手”的谷文昌敢于顶住压力而进一步强化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六是在种植木麻黄的漫长探索中,谷文昌不断磨砺了不屈不挠的品质;七是在为民办实事的不断实践中,谷文昌始终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异常艰苦的创业年代,谷文昌涵养了克己奉公的为官品格。
总之,在那意气风发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造就了榜样谷文昌,铸就了谷文昌精神。
最新《谷文昌》电视剧观后感心得5篇

最新《谷文昌》电视剧观后感心得5篇《谷文昌》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治沙造林、打响东山保卫战、变敌伪家属为兵灾家属等故事,由吴子牛、黄克敏执导,刘佩琦、刘晶晶、雷恪生等主演的近代革命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谷文昌》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20《谷文昌》观后感【篇1】新中国已经走过70余载,辉煌有目共睹。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前赴后继的英雄们密不可分。
伟大的国度,书写着英雄的故事,近期PP 视频即将上映一部电视剧《谷文昌》,讲述开国一代英雄谷文昌的伟大壮举。
《谷文昌》本身是一部经典的话剧,这部电视剧就是以话剧作为原型,希望以影视剧的艺术方式,通过更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将谷文昌精神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了解他、学习他。
为了力求真实再现谷文昌的人物特征,主创在创作过程中邀请了谷文昌的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学者为顾问团队进行考证。
在演员选择上,也邀请了功力深厚的刘佩琦、雷恪生、韩童生、刘威以及奚美娟、程煜等众多实力演员。
在拍摄过程中,拍摄地点也由横店、仙居、三门、东山等多地辗转,历时五个多月,最终将这部品质优良的电视剧打磨完成。
故事讲述的是1950年,谷文昌随军南下。
在我军顺利解放东山后,谷文昌亲眼目睹了东山的贫瘠和苦难,随后就任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投入到政权建设、安定民心、访查民情的工作中。
他为民高擎一把伞,为民敢扛一片天。
解放初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的建议,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
而得知有些村民想出岛乞讨,谷文昌设法搞来“救济粮”,在区委设立救济点,同时发动群众生产自救,誓言不让一个村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做乞丐。
感受到谷文昌真挚情感的各界群众开始积极协助谷文昌出谋划策,并最终一同渡过了粮荒。
并且,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将曾经百年寸草不生的荒岛换颜成如今的东海绿洲。
有关谷文昌的英雄事迹,在PP视频即将开播的《谷文昌》中将一一讲述。
林州市谷文昌纪念馆观后感

林州市谷文昌纪念馆观后感去林州市谷文昌纪念馆参观,就像是打开了一本充满力量与温暖的大书。
刚到纪念馆,那建筑就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谷文昌的伟大事迹。
走进里面,就像是走进了谷文昌的世界。
谷文昌的故事,那可真是让人既敬佩又感动。
以前就听说他在治理风沙上有大功劳,可到了馆里才知道这背后的艰辛远超想象。
看着那些老照片,上面的荒沙地,那简直就是不毛之地,沙子随风乱跑,感觉就像个调皮捣蛋又破坏力十足的小怪兽。
可谷文昌就像是个超级英雄,他就是不服输,下定决心要把这沙地变成绿洲。
他带着当地的老百姓种树,一棵又一棵,一年又一年。
这中间肯定有很多次失败,那些树苗可能就像娇弱的小娃娃,经不住风沙的折腾就倒下了。
但是谷文昌就没有放弃过,他就像个固执的老大哥,非要把这件事干成不可。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他和老百姓的关系。
在馆里能看到很多他和群众在一起的画面,那感觉就不是什么干部和群众,而是一家人。
他真的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老百姓吃不上饭,他就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大家能填饱肚子;老百姓住得不好,他也操心着改善居住条件。
他就是那种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不是只在嘴上说说,而是真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参观完之后,我就一直在想,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好,其实就是因为有像谷文昌这样的人在前面铺好了路。
他那种坚持、那种为人民着想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
在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就可以想想谷文昌对着风沙种树的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他的故事也让我觉得,一个人要是能真心实意地为大家做点事,那他的一生就特别有意义。
而且这意义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是能实实在在看到成果,能让后人受益的。
这个纪念馆之旅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有了更多的动力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正能量是无穷无尽的。
谷文昌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_看谷文昌有感5篇

谷文昌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_看谷文昌有感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2020《谷文昌》观后感【篇1】央视一套在结束了《奋进的旋律》播出之后,电视剧《谷文昌》接棒,首集播映。
在首集当中,跨海作战、深入敌后、遭遇敌特和治理风沙等矛盾梗接踵而至,让这部电视剧充满了看点。
而刘佩琦老师饰演的谷文昌,除了自带乐天精神之外,更有一种坚韧的生存品质,可谓是一部刘佩琦版本的《活着》。
首集当中,以解放军攻打福建东山县为开端,迅速“盘活”了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谷文昌。
男主角身上,自带着革命的乐观主义,为稍后的剧情,奠定了高昂的基调。
而他身上的正气,也通过一次海战深入敌后,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开篇的海战剧情,是还原历史的需要,更是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速成故事”。
枪炮一响,收视率自然看涨,这是上星电视剧的重要规律。
以海战作为《谷文昌》的开篇剧情,可以承接不少的电视剧观众,让大家对这部作品产生兴趣。
而塑造出主角性格之后,这种乐观主义,又带着天然的看点,为稍后的治理大风沙做出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谷文昌》在情感上,非常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
敌军撤走之前,在东山县大肆抓捕壮丁,造成大量的妻离子散。
这个抓壮丁的剧情,也是小说《活着》当中的重要内容。
显然,这部《谷文昌》在生存气质上,非常具备一种“活着”的韧性。
敌军撤走之后,留下的东山县是一穷二白的,谷文昌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而这些困难,成为“谷文昌”这个角色能够赢得观众认可的基本要素。
东山县解放之后,谷文昌等人要做的,首先是恢复生产,继而就是治理这里的大风沙。
诚如电视剧里边所演的,谷文昌等人把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当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让老百姓吃饱饭的主题,成为电视剧《谷文昌》的重要叙事基调。
这个基调,容易让电视剧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
即将播出的剧情当中,谷文昌将面对大风沙和留守敌特的双重困难。
这也为这部电视剧奠定了明线和暗线的叙事基础。
一方面是治理自然灾害的困难,一方面,又要面对敌后的各种破坏活动。
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

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谷文昌(1915年——1981年),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郭家庄人,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县的区长、区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林业局长,龙溪地区农办主任,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等职。
谷文昌于一九五O年五月十二日随军解放东山岛。
从此,他在东山这个美丽的海岛上辛勤耕耘了十四个春秋。
东山岛东南部几十里风沙滚滚,侵袭村庄,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破坏生产,威胁人们生存。
谷文昌担任东山县长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排除群众的疾痛,为造福东山人民,他把治理风沙害列为政府工作重点。
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
多次探风口、查风源,摸清“沙老虎”来龙去脉,制定治理风沙的规划。
一九五四年,谷文昌调任县委书记,他与县委一班人,在三年的时间里,组织全县人民先后八次在沙滩上筑堤挡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造林防沙,这些办法,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谷文昌同志矢志不移,来回于张牙舞爪的沙滩,寻找制伏沙害的有效办法。
不久,林业干部在白埕沙滩上发现了几株屹立于风沙中的木麻黄树。
谷书记获悉后,立即组织林业技术员到实地研究、分析,证实木麻黄具有耐旱耐咸、抗风力强的特点,是制伏风沙的好武器。
就这样,谷文昌同志下了决心,召开各种会议,倡导栽种木麻黄运动,他说:“不种活木麻黄,制伏风沙,就把我这副老骨头埋在东山岛。
”他一面呈请中央林业部进口木麻黄树籽,一面派林业干部到广东电白县学习木麻黄的种植技术。
之后,他亲自在下溪村建立了一个试验苗圃,在白埕村大园埔搞了一个试验林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谷文昌同志的关心下,大面积试验林初步成功。
一九六O年,一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的战斗打响了,党政军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风雨无阻,鏖战数年。
全县四百多座大小山头,三万多亩赤白滩,种上树,造了林,三十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昔日‘沙老虎”制伏了。
学习谷文昌心得三篇

学习谷文昌心得三篇学习谷文昌心得三篇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xxxx年至xxxx年间,我在xxxx担任县委书记,深受谷文昌精神熏陶与激励,坚持和全县党员干部一起汲取“营养”,化精神为动力,凝心聚力谋发展。
忠诚于党的事业,求真务实、致力发展,是谷文昌老书记在xxxx确立的实干精神。
我们县委领导班子对照精神,切实把“心中有党”体现在加快xxxx发展的实践上,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县情凝聚共识,潜心谋划发展思路,围绕“魅力xxxx、幸福家园”美好愿景,引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推动发展。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谋福祉,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忧难、谋利益,是谷文昌精神的闪光点。
按照精神指引,我们县委领导班子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的诉求放在首位。
建立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每月15日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第一时间批办群众反映问题,创建“133”群众工作机制,建成服务群众的便捷平台。
清正廉洁、严格自律,是谷文昌精神的底色和独特魅力。
我们县委领导班子认真抓好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强化问题导向,围绕落实“八项规定”等,加大对“庸懒散虚假浮”的治理力度,积极解决“四风”顽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的xxxx民俗,是谷文昌作为“四有”干部楷模的生动映现。
老百姓爱戴谷文昌也从谷文昌身上认识我们党、拥护我们党。
当前,xxxx县党员干部在县委带领下,正从“三个致力”入手深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争当“四有”干部。
致力在创新学习载体中弘扬谷文昌精神。
今年1月,xxxx县委制定5方面22项学习措施,“点、线、面”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学习弘扬活动。
拓展提升谷文昌纪念园这个点;将谷文昌当年带领群众所做的项目串成一条体验教育专线;推动学习活动全覆盖,让党员干部把谷文昌精神、“四有”要求烙入心中,付诸行动。
致力在发展惠民中弘扬谷文昌精神。
《谷文昌》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_看谷文昌有感5篇

《谷文昌》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_看谷文昌有感5篇《谷文昌》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治沙造林、打响东山保卫战、变敌伪家属为兵灾家属等故事,由吴子牛、黄克敏执导,刘佩琦、刘晶晶、雷恪生等主演的近代革命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谷文昌》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20《谷文昌》观后感【篇1】央视一套在结束了《奋进的旋律》播出之后,电视剧《谷文昌》接棒,首集播映。
在首集当中,跨海作战、深入敌后、遭遇敌特和治理风沙等矛盾梗接踵而至,让这部电视剧充满了看点。
而刘佩琦老师饰演的谷文昌,除了自带乐天精神之外,更有一种坚韧的生存品质,可谓是一部刘佩琦版本的《活着》。
首集当中,以解放军攻打福建东山县为开端,迅速“盘活”了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谷文昌。
男主角身上,自带着革命的乐观主义,为稍后的剧情,奠定了高昂的基调。
而他身上的正气,也通过一次海战深入敌后,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开篇的海战剧情,是还原历史的需要,更是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速成故事”。
枪炮一响,收视率自然看涨,这是上星电视剧的重要规律。
以海战作为《谷文昌》的开篇剧情,可以承接不少的电视剧观众,让大家对这部作品产生兴趣。
而塑造出主角性格之后,这种乐观主义,又带着天然的看点,为稍后的治理大风沙做出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谷文昌》在情感上,非常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
敌军撤走之前,在东山县大肆抓捕壮丁,造成大量的妻离子散。
这个抓壮丁的剧情,也是小说《活着》当中的重要内容。
显然,这部《谷文昌》在生存气质上,非常具备一种“活着”的韧性。
敌军撤走之后,留下的东山县是一穷二白的,谷文昌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而这些困难,成为“谷文昌”这个角色能够赢得观众认可的基本要素。
东山县解放之后,谷文昌等人要做的,首先是恢复生产,继而就是治理这里的大风沙。
诚如电视剧里边所演的,谷文昌等人把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当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让老百姓吃饱饭的主题,成为电视剧《谷文昌》的重要叙事基调。
这个基调,容易让电视剧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
谷文昌观后感

文书文秘《谷文昌》观后感一名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传奇,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谷文昌,在我心里一次又一次的曰荡,久久不能退却,深受感动。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这是谷交昌同志对东山县人民许下的豪言壮语。
“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这是东山县人民对他的思念。
一名普普通通的领导干部去世2 2年了,当地干部群众仍然是那样深情地怀念他,崇敬他。
每逢春节,清明节,人们总是不忘祭奠他;老百姓自发捐资,为他建造一座雕像,干部群众中长久地传颂他的故事。
这一切都证明着一个至诚的真理: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造福社会、造福百姓的好干部,永远景仰那些具有伟大情怀和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
谷文昌同志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念念不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植树造林,根治风沙,改造自然,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创造出辉煌业绩;他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他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靡洁自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绝不以权谋私.谷文昌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动人事迹,鲜明地回答了一个共产党人“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历史课题,诠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人民心日中树立的一座共产党人的丰碑,巍峨屹立,万古长存。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摔”。
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风范。
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计个人得失,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
务必使自己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坚信只有不断要求自己,在迈向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上一定会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木麻黄
木麻黄是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大 树树干通直,直径达70厘米;树冠狭长圆锥形;枝红褐色, 有密集的节;鳞片状叶每轮通常7枚,少为6或8枚,披针 形或三角形,棒状圆柱形,有覆瓦状排列、被白色柔毛的 苞片; 小苞片具缘毛;花药两端深凹入;球果状果序椭圆 形,小苞片变木质,阔卵形,小坚果连翅,4-5月开花,710月结果。 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沿海地区普遍栽植,已渐驯化。 原产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现美洲热带地区和亚洲东南 部沿海地区广泛栽植。
•
东山岛
• 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位于中国福建省 南部沿海,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 岛。中国第七大岛,介于厦门市和广东省汕[shàn]头之间, 位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的南端,东濒台湾海峡, 西临诏[zhào]安湾与诏安一水之隔;东南是著名的闽南渔 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北经曾经有八尺门海堤同云霄县接 壤,2014年5月已拆除,面积220.18平方公里
谢谢观赏
制作人:吴梓豪,吴煌煜,庄振霖
谷文昌简介
• 谷文昌(1915-1981),男,汉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共党员。 • 1950年,他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生前曾任东山县县长、县 委书记。 • 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 万多亩荒沙滩,狂风起时飞沙侵袭村庄,吞噬 田园。谷文昌到东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 风沙,根治旱涝,并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 掉。”他带领干部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战场,多次组织群众筑堤拦 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全县掀起轰轰烈烈又扎扎实 实的全民造林运动。至1964年,全县造林8.2万亩,400多座小山丘和3 万多亩荒沙滩基本完成绿化,194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 谷文昌还发动群众挖塘打井、修筑水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缓解 旱情。他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经常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并参加生 产劳动。基层干部来汇报工作,什么时候都不烦。普通群众来反映问 题,三更半夜也不嫌。他常年深入农村,挽起袖筒植树,卷起裤腿犁 田,拿起钢钎[qiān]打石头。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实现粮食亩 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满仓”。谷文昌病逝后,当地群众把他的 骨灰埋在东山岛上,每逢敬宗祭祖时节,都有老百姓祭奠这位为东山 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
小问题
• • • • • • • • 1.谷文昌是什么人?生前担任过什么? 答:河南省林州市人,生前担任过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 2.东山岛位于哪里?是中国第几大岛? 答: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 二大岛。中国第七大岛。 3.木麻黄属常什么?在哪里普遍栽植? 答:木麻黄属常绿乔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沿海地区普遍栽植。 4.说一说,你在谷文昌身上学到什么? 答: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当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而我们又有足够 的能力去帮助他们,那我们完全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尽力去帮 助那些需要我们的人。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奉献一份爱心,那么这 点滴的爱心积累起来,就是一份强大的力量。
谷文昌纪念馆
• 谷文昌纪念馆位于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谷文昌纪念园内,该园由谷文昌纪念 馆、陵园、塑像、管理楼以及正在筹建中的纪念广场、停车场等系列配套工 程组成,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纪念馆内设有6大展室和 音像室等,展馆整体布局由“序言、昔日东山、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求真 务实、致力发展、绿色丰碑、永久的怀念”八个部分构成。整个展览以大量 珍贵的历史照片、图片和谷文昌同志生前使用的实物、照片和翔实的文字, 再现了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同志从1953到1964年间,面对恶劣 的自然环境,如何带领东山人民矢志不移,植树造林、根治风沙,从根本上 改变东山生态环境的动人情景,展示了谷文昌同志和老百姓所发生的则则真 实感人的故事,集中反映了一个共产党人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谷文昌纪念馆是2003年7月由省委报请中央办公厅批准兴建的,根据中央领导 “把谷文昌纪念馆建成全国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指 示精神,建成的纪念馆庄严肃穆(mù)、主题突出、立意新颖,整个展馆上档 次、高质量、有特色。今年上半年再次改造提升,完善馆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声光电设备,大大增强了教育效果,形成集教育、观光为一体的个性化、 现代化的教育基地。投建至今,纪念馆已累计投入经费1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