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原理测试题(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测试题及答案

原子结构测试题及答案

原子结构测试题及答案
应知应会
1.原子的构成
(1) 原子是由、构成的。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2) 原子A ZX中,X为,Z为,A为。

(3) 对于原子:核电荷数= = , + =质量数(A)
(4) 微粒电性:①1个带1个单位正电荷;②1
个电子带1个单位;③ 不带电。

(5) 阳离子(A ZXn+)电子数= ,阴离子(A ZXn-)电子数= 。

;
2.核素
(1) 元素:具有相同的同一类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决定的。

(2) 核素:指具有和的一种。

核素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3) 同位素:指的是相同而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是否互为同位素是由和决定的。

(4) 氢的核素有、、三种,表示符号为、、,
其中又叫重氢(D),又叫超重氢(T),是制造
氢弹的原料;
(5)234 92U、 235 92U、 238 92U互为,其中235 92U是核反应堆的燃料;12 6C 、13 6C、 14 6C是三种或,其中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原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含义:圆圈代表
_________,圆圈内数字________,
圆圈内正号________,弧线代表________,弧线数字_____________。

高二原子结构测试题及答案.doc。

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
下面是一些关于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的练题,希望能帮助您巩固和提高对这一知识领域的理解。

1.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什么组成?
答案: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请问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3. 原子核的质量是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决定的,请问原子核外的电子贡献了什么?
答案:原子核外的电子贡献了负电荷,使得原子整体处于电中性状态。

4. 请问在原子模型中,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答案:根据原子模型,电子是按能级分布在原子的不同轨道上。

5. 在氢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吗?
答案:是的,氢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都是1。

6. 原子团和化合物中的原子是如何结合的?
答案:原子团和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

7. 请问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参与化学反应的?
答案:原子的核外电子通过与其他原子的核外电子进行共享、
转移或接受电子等方式参与化学反应。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您回顾和巩固对经典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的
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初中化学 原子的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  原子的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结构是()A. 细胞B. 粒子C. 分子D. 质子答案:C2. 原子中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什么都不是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行B. 质子和中子分别带正电和负电C. 原子核中的粒子数目不固定D. 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大于中子答案:A4. 原子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 原子核和电子云B. 原子核和质子C. 原子核和中子D. 电子云和质子答案:A5. 原子核中所含的质子数决定了()。

A. 元素的化学性质B. 元素的物理性质C. 元素的放射性D. 元素的熔点答案:A6.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直径是电子云的数千倍B. 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C. 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量相等D. 原子核是由正电质子组成的答案:B二、判断题1.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答案:错2. 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的直径的万分之一。

答案:对3. 原子核的电子云中没含有电子。

答案:错4.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对5. 原子核内质子的质量大于中子。

答案:错三、填空题1. 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质子,中子2.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________。

答案:10^-15米3. 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的数量差异称为________。

答案:中子过剩4. 原子的质子数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

答案:原子序数,Z5. 电子绕行的区域称为________。

答案:电子云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原子核的构成和性质。

答案: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在原子中占据着非常小的体积空间,约占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倍。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质子的质量略大于中子。

此外,原子核还具有放射性。

2. 原子的质子数如何影响元素的性质?答案:元素的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多种题型含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多种题型含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多种题型含答案1. 什么是原子的结构?2. 原子由哪些粒子组成?3. 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4. 原子核中有哪些粒子带电?5. 什么是质子?它的电荷是多少?6. 什么是中子?它的电荷是多少?7. 什么是电子?它的电荷是多少?8.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什么?9. 原子的原子序数等于什么?10. 原子的电子数等于什么?11.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什么?12.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什么?13. 原子的核内电子数等于什么?14. 原子的电子云是什么?15.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分布的?16.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运动的?17.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被束缚的?18.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被激发的?19.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发生跃迁的?20.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发生辐射的?21.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吸收辐射的?22.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发生化学反应的?23. 什么是原子的量子数?24. 原子的量子数有哪些?25. 原子的量子数是如何确定的?26. 原子的能级是什么?27. 原子的能级有哪些?28. 原子的能级是如何确定的?29. 原子的能级与量子数有什么关系?30. 原子的电子跃迁是如何发生的?31. 原子的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32. 原子的电子跃迁与辐射有什么关系?33. 原子的电子跃迁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34. 什么是原子的谱线?35. 原子的谱线有哪些?36. 原子的谱线是如何产生的?37. 原子的谱线与量子数有什么关系?38. 原子的谱线与电子跃迁有什么关系?39. 原子的谱线与辐射有什么关系?40. 原子的谱线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41. 什么是原子的化学键?42. 原子的化学键有哪些类型?43. 原子的化学键是如何形成的?44. 原子的化学键与电子有什么关系?45. 原子的化学键与能级有什么关系?46. 原子的化学键与电子跃迁有什么关系?47. 原子的化学键与辐射有什么关系?48. 原子的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49. 什么是原子的化学元素?50. 原子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原子结构练习题

原子结构练习题

原子结构练习题一、选择题1. 原子由______组成。

A. 电子和质子B. 电子和中子C. 质子和中子D. 电子、质子和中子2.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______。

A. 质量B. 电荷C. 原子序数D. 电子排布3.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遵循______原则。

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能量最低原理C. 洪特规则D. 所有上述4.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第一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______。

A. 2B. 8C. 16D. 325.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用主量子数n表示,主量子数n=1的电子层称为______。

B. L层C. M层D. N层6.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s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______。

A. 1B. 2C. 3D. 47.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p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______。

A. 1B. 2C. 3D. 68.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d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______。

A. 5B. 7C. 9D. 109.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f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______。

A. 7B. 9C. 14D. 1510.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电子云的形状与轨道类型有关,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是______。

B. 哑铃形C. 双叶形D. 四叶形二、填空题11.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原子的______。

12.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在一个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______个电子。

13.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会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14.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主量子数n=2的电子层称为______。

15. 原子的电子排布中,电子云的形状与轨道类型有关,p轨道的电子云形状是______。

三、简答题16. 描述原子核的结构,并解释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中的作用。

17. 解释为什么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18. 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能级和轨道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如何影响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原子结构练习题(含参考答案)题目一1. 原子核由哪两种粒子组成?2. 电子的属性是什么?3. 原子的质量数由什么决定?4. 如何计算一个原子的电子数?5. 请列举五种不同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参考答案: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电子具有负电荷和质量很小的特性。

3. 原子的质量数由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决定。

4. 一个原子的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

5. 例如:氢(H) - 1,氧(O) - 8,氮(N) - 7,铜(Cu) - 29,铁(Fe) - 26.题目二1.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2. 哪个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3.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组织的?4. 元素的周期性特点是什么?5.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主要分组?参考答案:1.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排列化学元素的表格,按照一定规则组织元素信息。

2.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元素。

3.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组织,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分在同一垂直列(组)中。

4.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特点表现为周期性变化的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5.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主要分组。

题目三1. 排列下列元素按原子升序:铜、氧、铁、钠。

2. 哪个元素的电子云最靠近原子核?3.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原子中有多少个什么?4. 请列举两种气体元素。

5. 化合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参考答案:1. 氧、钠、铁、铜。

2. 电子云最靠近原子核的元素是氧。

3.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原子中有多少个质子。

4. 例如:氢(H)和氧(O)。

5.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结合而成的。

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原子的结构练习题一、选择题1. 原子由哪几个基本粒子组成?A. 质子、中子、电子B. 质子、电子、光子C. 质子、中子、原子核D. 原子核、电子、光子2. 原子核中不包含以下哪种粒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反质子3. 电子在原子中如何运动?A. 直线运动B. 旋转运动C. 随机运动D. 量子化轨道运动4. 以下哪个是原子的量度单位?A. 千克B. 米C. 原子质量单位D. 秒5. 原子的哪个属性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A. 原子核B. 电子数C. 中子数D. 质子数二、填空题6. 原子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7. 原子核由____和____组成。

8. 原子的____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9. 原子的____数等于其核电荷数。

10. 电子云模型描述了电子在原子中的____。

三、简答题11. 描述原子核的组成,并解释其对原子质量的贡献。

12. 解释为什么电子不能被直接观测到。

13. 描述电子云模型,并解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

14. 什么是同位素?请给出一个例子并解释其化学性质。

四、计算题15. 假设有一个氢原子,其原子核包含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已知质子的质量为1.6726 × 10^-27 kg。

计算该氢原子的质量。

(忽略电子的质量)五、论述题16. 讨论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从汤姆逊的“布丁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再到现代的量子力学模型。

17. 阐述原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原子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六、实验设计题18.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原子的光谱线,并解释实验结果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原子结构。

七、案例分析题19. 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说明原子结构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

八、综合应用题20. 假设你是一名化学老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堂关于原子结构的课程。

请列出课程大纲,并提供至少三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结构的概念。

(word完整版)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D.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4.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气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5.根据如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6.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原子B.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对事实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或现象解释A香味扑鼻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AB.BC.CD.D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空气B.水C.二氧化碳D.四氧化三铁9.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kg D.kg10.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合价相同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12.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53B.核电荷数为53C.核外电子数为53 D.中子数为53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带正电的阳离子D.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注: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没有改变1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利用它们具有的性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选项信息现象解释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变大A.AB.BC.CD.D16.关于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是离子B.①和③属同种元素C.①和④化学性质相似D.①属非金属元素17.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向篮球中充气-----分子间有间隔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分的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9.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4年4月4日报道,NIST-F2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间标准,NIST-F2是用一种锶(Sr)原子“喷泉”来确定1秒的精确时长.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Sr属于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图1中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3)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 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 周期.(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原子的结构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A3. C4. D5. C6. D7. C8. A9. A10. C11. D 12. D 13. C 14. D15. D16. A 17. A 18. BD19. 金属;Sr2+;A、C;B20. 4;3;Mg2+;Cl-;MgCl2【解析】1.解: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酒精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分子的体积)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D、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A、质子数是9,属于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可知该原子电子层数是2,正确;C、可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正确;D、可知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正确;故选: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并能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出元素的种类.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并能结合选项正确分析解答.3.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解:A、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故选项解释错误.B、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解释错误.C、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而不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解释错误.D、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解:A、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说法正确;B、由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说法正确;C、由图中的情况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开而原子不可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D、由图中可知,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说法正确;故选C.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图中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原子知识.能利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中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6.解:A、第一种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第三种粒子,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3,故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0、13,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第一种粒子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第三种粒子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D、根据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解:A、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B、气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分子大小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D正确.故选:C.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和特征的知识,会利用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现象归纳总结分子的性质和特征.8.解: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液态空气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四氧化三铁是由四氧化三铁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9.解: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kg,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往往省略不写,故选A.故选:A.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解:A、它们的化合价不相同,分别是0,+2,+3,故A错误;B、因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则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故B错误;C、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Fe2+、Fe3+的电荷不同,则它们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不同,即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D、因Fe具有还原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则它们的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C.根据Fe、Fe2+、Fe3+三种微粒可知,它们是用同种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本题考查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的关系和性质,学生应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化学式的不同,意义不同性质不同.11.解:A、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容易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几号元素那么它的质子数就是多少,故质子数是53,故A正确.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电荷数是53;故B正确;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53;故C正确.D、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中子数是78;故D不正确;故选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的质量,不是实际质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较大,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提炼、加工、运用的能力13.解:A、2+8+8=18,故A说法正确;B、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C、该粒子是带负电的阴离子,故C说法错误;D、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把核外电子数加起来即可;B、根据质子数是17属于氯元素考虑;C、根据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考虑;D、根据核外电子层数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离子结构示意图,各量所表示的意义.14.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共有两种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故此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此说法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故此说法错误.故选D.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的种类;依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变化等.能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也是解题的关键.15.解:A、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屋檐下容易晒干,是因为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将水烧到沸腾后易将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解:A、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微粒,分析四种微粒可知②③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均与核外电子数不等,所以均属离子;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C、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①④最外层电子数均是7,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故选AA、依据离子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解题的关键.17.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A错误;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向篮球中充气,故B正确;C、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故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中分子是可以分的,故D正确.故选A.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中分析可以再分.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根据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解:(1)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4,为金属元素;(2)由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的电子数多2个,该微粒是锶离子,符号为:Sr2+;(3)由于图2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A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C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都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于元素Sr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2,B原子的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答为:(1)金属;(2)Sr2+;(3)A、C,B.(1)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判断元素的类别;(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写出粒子的符号;(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分析.在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20.解:(1)A与E核内质子数相同,表示同一种元素,所以共有4种元素.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其表示的元素在第3周期.所以答案为:4;3.(2)A、C和D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B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失去2个电子,表示阳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2价,质子数为12,所以该粒子表示镁离子,E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表示阴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1价,质子数为17,所以该粒子表示氯离子,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所以答案为:Mg2+;Cl-;MgCl2.答案:(1)4;3;(2)Mg2+;Cl-;MgCl2.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原子呈电中性,对阳离子而言,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何找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可以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粒子的带电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表示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本题注重基础,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课程
系别考试日期年月日
专业班号
姓名学号期中期末
考试注意事项:
1、可能用到的基本物理常数:R =8.314 J·mol-1·K-1;
2、请将所有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判断正误(对的答“”;错的答“”。每空1分,共10分)。
1、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2、非极性分子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
D.可以为任何一个数值。
10、下列各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 HI>HBr>HCl>HF
B. H2Te>H2Se>H2S>H2O
C. NH3>AsH3>PH3
D. CH4>GeH4>SiH4
三、计算题(5分)
苯的正常沸点为80. 15oC,它在10oC时的蒸气压为5966. 2 Pa,求苯在25oC时的蒸气压(无需计算,给出过程即可)。
()
3、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
4、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分布概率密度的空间图象。
()
5、四个量子数n、l、m、ms都是用来描述原子轨道的。
()
6、4f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 4,l= 3。
()
7、全部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只能形成分子晶体。
()
8、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都不会液化。
A. 3d94s2
B. 3d44s2
C. 4d105s0
D. 4d85s2
3、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 PBr3
B. CH4
C. BF3
D. H2O
4、下列各物质分子其中心原子以sp2杂化的是()。
A. H2O
B. NO2
C. SCl2
D. CS2
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C.1mol气态A+与1mol气态B-反应形成1mol AB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
D.1mol气态A原子与1mol气态B原子反应形成1mol AB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
9、角量子数l=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A.只能为+2。
B.只能为-1、0、+1三者中的某一个数值。
C.可以为-2、-1、0、1、2中的任一个数值。
D.第四周期,IB,ds区
7、H2O与H2S结构相似,都是V型的极性分子,但是H2O的沸点是100oC,H2S的沸点是-60.7oC。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范德华力
B.共价键
C.氢键
D.相对分子质量
8、AB离子晶体的晶格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
A.A-B间离子键的键能。
B.A离子与一个B离子间的势能。
()
9、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
()
10、所有的物质都有三相点。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
1、某元素E具有[Ar] 3d24s2电子排布,它和溴生成符合族数的溴化物分子式是()。
A. EBr3
B. EBr2
C. EBr4
D. EBr
2、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正确的是()。
A.1s22s22p6
B.1s22s22p33s1
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34s2
6、某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A.第四周期,IB,d区
B.第四周期,IA,s区
C.第四周期,IA,ds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