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鞭虫、蛲虫

合集下载

实验1蛔虫、鞭虫蛲虫

实验1蛔虫、鞭虫蛲虫
实验1蛔虫、鞭虫蛲虫
目 录
Hale Waihona Puke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实验目的
了解蛔虫、鞭虫、蛲虫的基本特征
蛔虫特征
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呈淡 黄色或白色,体形细长。它们通常寄 生于人体的小肠中,以肠道内的食物 为食。
鞭虫特征
蛲虫特征
蛲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呈乳白色或 淡黄色,体形较小。它们通常寄生于 人体的盲肠和结肠中,以肠道内的食 物残渣为食。
其他检测方法
根据不同寄生虫的特性, 还可以采用其他检测方法, 如肛门拭子检查等。
掌握蛔虫、鞭虫、蛲虫的防治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 避免直接接触粪便和口
部。
饮食卫生
避免饮用生水、食用未 煮熟的肉类和蔬菜等可 能携带寄生虫的食物。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 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对于确诊的蛔虫、鞭虫、蛲虫感染者,应尽早接受治疗。治 疗时应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用合适的药物,遵循医嘱, 按疗程服用。同时,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 染。
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反思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蛔虫、鞭虫、蛲虫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容易传播和感染,且感 染率较高。此外,我们还发现这些寄生虫对某些药物的抗药性较强,需要选用更 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实验结果显示,鞭虫阳性率为10%。这意味着在受检人群中,有 少量个体感染了鞭虫。
感染途径
鞭虫主要通过污染的土壤传播,因此接触被污染的土壤是主要的感 染途径。
症状表现
感染鞭虫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长期感 染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功能紊乱。

蛔虫鞭虫蛲虫钩虫课件

蛔虫鞭虫蛲虫钩虫课件

03
蛲虫
蛲虫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形态
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 头样。
大小
长约8-13mm,雌虫略长 于雄虫。
虫卵
椭圆形,无色透明,长 50-65μm,宽27-35μm 。
蛲虫的感染方式
直接感染
接触感染性虫卵污染的手指、食 物或玩具等物品,再经口摄入感
染。
间接感染
虫卵飘浮在空气中,通过吸入空气 中的感染性虫卵而感染。
鞭虫的感染方式
传播途径
鞭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摄入被鞭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后感染。此外,接触被污染的土壤或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
鞭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控制
预防鞭虫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和使用未经消毒的食具。 治疗鞭虫感染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自身感染
雌虫在肛门处产卵,刺激肛门周围 皮肤引起瘙痒,患儿用手搔抓肛门 ,将虫卵沾染在指甲内,经口摄入 而感染。
蛲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吮 手指;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 定期清洗玩具和床上用品;避免 与患者接触。
治疗方式
口服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等;局部涂抹药物如蛲虫药膏等 ;严重感染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感谢观看
THANKS
最终到达肺部。
在肺部成熟的钩虫会通过痰液进 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为成 虫,寄生于肠道内吸取血液为食

钩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钩虫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含有钩虫幼虫 的土壤、水源或食物。
对于严重钩虫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 通过手术或输血来进行治疗。

人体寄生虫学-8线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8线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传染源
粪便里含有受精蛔虫卵的病人和带虫者
• 感染方式
误食感染期虫卵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 的主要原因
1. 生活史简单, 不需要中间宿主 2. 蛔虫产卵量大 ( 24万个/日/雌 ) 3.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 (卵壳蛔甙层) 4. 含虫卵的粪便污染土壤 5. 人们不良的卫生行为
六、防 治
卵 壳 中层 —— 壳质层(较厚较硬,对虫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内层 —— 脂层/蛔甙层(可防止虫卵内、外水份的渗透)
• 内含物 (从宿主体内排出时)
• 内含一个卵细胞(蛔虫卵、鞭虫卵) • 内含多个卵细胞(钩虫卵) • 内含幼虫 (蛲虫卵 )
有些线虫为卵胎生,雌虫直接产出幼虫(丝虫、旋毛虫)
丝 虫
三、致 病
• 幼虫致病
主要为移行时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和变态反 应,如发热、咳嗽、咳血痰等一过性肺部炎症, 称为肺蛔虫症(Loeffler 综合征)
• 成虫致病
• 夺取营养 • 变态反应 • 并 发症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 如发热
胃肠病变或食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以及驱虫方法不当等,均
防治原则
• 加强卫生宣教 (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 查治病人/带虫者(控制传染源) • 粪便无害化处理 (杀灭粪便中的虫卵)
本节要点
1. 蛔虫成虫(雌/雄)和虫卵(受精/未受精)的形态特征 2. 蛔虫生活史(发育阶段、感染阶段、感染方式) 3. 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径 4.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5.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6. 蛔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7.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
丝虫成虫
新鲜血滴中的微丝蚴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医本一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医本一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400. Enlarged
×100. Enlarged
蛲虫卵
内含蝌蚪期胚胎
内含感染性幼虫
4、病理切片
×100. Enlarged
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横切面
二、试验诊断
1、虫卵检查: 时间:早晨便前
方法: A.透亮胶纸法 B.棉签拭子法 〔假设阴性,重复2~3次〕
2、成虫检查:患儿入睡后2小时左右, 在其肛周检查白色线头状成虫。
c.生殖系统
雄虫:单管型,末端膨大形成交合伞; 雌虫:双管型,阴门位中部。
两种钩虫鉴别要点:
大小 体形 口囊
交合伞背辐肋
Ad 约1cm略大 C型 2对钩齿 略圆 远端2支再分3小支
Na 约1cm略小 S型 1对板齿 略扁 基部2支再分2小支
交合刺
2根长鬃状 2刺其1钩状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2、口囊
毛首鞭形线虫
×400. Enlarged
×100. Enlarged
Trichuris trichiura egg
毛首鞭形线虫卵
3、成虫寄生大体标本
二、试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粪检虫卵 ---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低〕; ---浓集法〔沉淀法,浮聚法,定透法等〕
蠕形住肠线虫
Enerobius vermicularis
×100. Enlarged
unfertilized egg
未受精蛔虫卵
二、试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
1、直接涂片法:一片阳性率80%,三片达95%; 2、浓集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定透法; 3、诊断性治疗; 4、痰检蛔蚴。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常见的人体肠道线虫,主要寄 生于人体肓肠,致鞭虫病 。

实验八蛔虫、钩虫、旋毛虫、鞭虫、蛲虫

实验八蛔虫、钩虫、旋毛虫、鞭虫、蛲虫
实验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五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和致病过程,为今后的寄生虫病防 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病。
钩虫感染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 含有钩蚴的土壤、水源或食物而
传播。
钩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尤其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钩虫形态特征
成虫
钩虫呈圆柱形,体壁透明,与肠壁紧 密附着。雌性成虫长1cm左右,雄性 成虫长0.8cm左右。
虫卵
幼虫
钩蚴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杆 状蚴大小约为(0.3~0.5)mm× (1.0~1.5)mm,丝状蚴大小约为 (1.2~1.5)mm×(0.15~0.20) mm。
对实验的评价和反思
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蛔虫、钩虫、旋毛虫、鞭虫和蛲虫在宿主体内的生活史 和致病过程。但在实验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采集和处理不够规范,影 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这五种寄生虫对宿主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健康危害。其中,蛔虫和钩虫的 危害性较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后 续的实验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3
鞭虫的尾部有一对交合刺,用于与雌虫交配。
鞭虫生活史
鞭虫的生活史包括三个阶段: 感染期、包囊期和成虫期。
感染期是指鞭虫的幼虫从人体 肠道中逸出,进入粪便中,成
为感染源。
包囊期是指幼虫在环境中形成 包囊,等待机会再次感染人体 。
成虫期是指感染人体后,幼虫 在肠道中发育成为成虫,与雌 虫交配后产卵,完成生活史。
钩虫的整个生活史约需3~4周。

20104线虫概述、蛔虫、鞭虫、蛲虫

20104线虫概述、蛔虫、鞭虫、蛲虫

主要内部器官 消化系统 由消化管和腺体组成,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包括口孔 口腔(口囊) 咽管(食道) 中肠 直肠 肛门 生殖系统 雌虫 双管型 卵巢 输卵管 受精囊 子宫 两子宫汇合成 阴道 阴门 雄虫 单管型 睾丸 输精管 贮精囊 射精管 泄殖腔
(二)虫卵 egg
外形 多为卵圆形。 颜色 因种而异。 卵壳主要由三层组成。 外层为薄的卵黄膜(受精膜),厚的壳质层是 卵壳的主要组成部 分,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内层为薄的脂层或蛔甙层, 此层主要具有调节渗透的功能(防止水溶性物质从外界 侵入卵内,也防止卵内的物质向外漏出)。 内含物 卵内细胞发育的程度因种而异。
(三)生活史类型 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可将线虫发育过程分两类 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 生活史中不需中间宿主,主要是寄生 在肠道的线虫,如蛲虫、蛔虫、钩虫。 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发育型) 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主要是寄生 在组织内的线虫,如丝虫、旋毛形线虫。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或温州医学院首页-行政部门-教务处-课程建设-课程 人体寄生虫学
线虫 Nematode
一.形态
(一)成虫
Morphology
adult
外部形态 两侧对称的圆柱形,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 雌虫尾部 尖直或钝圆,雄虫尾部卷曲或膨大呈伞状。 体壁 由角皮层、皮下层及纵肌层组成。 皮下层在背面、腹面和两侧面的 中央均向内增厚、突出,形成四条 纵索(背索、腹索和侧索), 侧索粗大,其内有排泄管通过。 原体腔 procoele 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 有腔隙,无体腔膜覆盖,腔内充满 原体腔液。
虫体两侧有明显的侧线,形似蚯蚓。
颜色——活虫略带粉红色
口孔——口孔周围有三片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尾部——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 有交合刺一对。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
病例二:
局部检查:外阴红肿,于右方大阴唇内侧见2个高梁米粒大小的溃疡,阴道口粘膜充血,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
01
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未查到滴虫和霉菌,淋菌PCR和砂眼衣原体PCR检查均为阴性。
02
思考:可能为何种病原体感染?如何确诊?
03
一、蛲虫形态:
PART ONE
蛲虫成虫
雌虫:1cm左右 雄虫:2-5mm
肠虫清(丙硫咪唑)200mg,顿服;
0.5%乳酸溶液冲洗阴道,50ml溶液从细导尿管注入,1次/天;
建议患儿父母及玩伴也行驱虫治疗,所用衣被、玩具等作煮沸或用0.05%碘液浸泡消毒。经上述处理,4天后病情逐渐好转,7天脓性分泌物消失,红肿消退,溃疡愈合,复查虫卵阴性。
01
02
03
治疗:
蛔虫的生活史(幼虫的移行);
幼虫
一、形 态
成虫
长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成粉红色或微红色,死后为白色;
雌虫:长约20-35cm;雄虫:15-31cm,
Adult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2 蛔虫卵示意图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内容
Embryonated Eggs of Ascaris 受精卵孵化后蜕皮一次成为感染性蛔虫卵(含蚴卵)--感染期
03
2008年初,政府又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
04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还将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列为卫生城市、卫生城镇考核指标。
05
由各地卫生部门牵头,CDC组织实施“四改一驱”(改厕、改水、改造环境、改善行为和驱虫)。
06

线虫(nematode):是外形呈线状的一类蠕虫,隶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虫纲,种类多、分布广。

线虫总论、蛔虫、鞭虫、蛲虫

线虫总论、蛔虫、鞭虫、蛲虫
急腹症病人主要靠外科手术!
2021/2/4
22
预防
粪便处理及卫生教育
菜园禁止使用水肥(或须经堆肥程序) 避免食物污染(如苍蝇、蟑螂等节肢动物的传播)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饭前便后洗手) 避免生食根茎、块茎类植物(如地瓜)
2021/2/4
23
鞭 虫 Whipworm
鞭虫病 Trichuriasis Whipworm infection
9
形 态-2
蛔虫顶端 三片唇瓣
体壁结构
2021/2/4
10
形 态-3
蛔虫雄虫尾端结构
雄虫尾端 向腹面卷曲
2021/2/4
11
形 态-4
受精蛔虫卵:
45~70×35~50μ(60×45 μ ) 外覆一层蛋白质膜 透明玻璃状卵壳 卵内含一圆形卵细胞 两端有新月形间隙
蛋白质膜
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 玻璃状卵壳
雌、雄交配,雄虫死亡并排出体外
雌虫产卵(肛周) 雌虫阴门括约肌在肛周因
接触空气而收缩,并一次
6 hr 蜕皮1次 产下全部虫卵
感染期虫卵 肛门-手-口
幼虫(结肠、直肠) 蜕皮3次
成虫
2021/2/4
再感染 幼虫重新爬回肠道
夜间移行到肛周产卵的雌虫
07
39
生活史要点
人类是唯一宿主 成虫寄生在 盲肠 及 大、小肠交界处
7
蛔虫、似蚓蛔线虫:
蛔虫病(Ascariasis)、蛟蛔 Ascaris infection (Roundworm infection)
2021/2/4
8
形 态-1
成虫:
粉红色,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口孔周有三片品字形排列唇瓣 雌虫尾端钝圆 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一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蛔虫、鞭虫、蛲虫
习题集作业:p52
1.单选题1-9 2.否定题1-4 3.多选题1-3 4.填空题1、3、4 5.判断题1、2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2、肛门拭子法:
1) 棉签拭子法: 2) 透明胶带法:
透明胶带法
蛔虫、鞭虫、蛲虫
五、作业:
1、绘蛔虫受精卵并注明结构名称。 2、绘蛲虫卵铅笔线条图并注明结构名称。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受精卵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半月形间隙
蛋白质膜 卵壳
折光颗粒
蛔虫未受精卵
蛔虫、鞭虫、蛲虫
感染期卵
脱蛋白膜卵
蛔虫、鞭虫、蛲虫
受精卵
未受精卵
感染性卵
脱蛋白质膜卵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病理标本
蛔虫性肠穿孔
胆道蛔虫
蛔虫、鞭虫、蛲虫
二、鞭虫 1、成虫
蛔虫、鞭虫、蛲虫
尾部向腹面卷曲, 有交合刺1根
蛔虫、鞭虫、蛲虫
2. 虫卵
盖塞
卵壳 卵细胞
蛔虫、鞭虫、蛲虫
鞭虫病理标本:
鞭虫寄生在盲肠
蛔虫、鞭虫、蛲虫
三、蛲虫: 1、成虫
咽管球 阴门
肛门
头翼
蛔虫、鞭虫、蛲虫
2、虫卵
卵壳
蝌蚪期胚胎
蛔虫、鞭虫、蛲虫
四、技术操作:
1、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操作步骤: 1)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 取约0.1克的粪便于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匀,
使之成为半透明混悬液; 3)加盖玻片; 4)镜检。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卵壳 卵细胞 间隙
钩虫卵
线虫
蛔虫
鞭虫 丝虫
钩虫
蛲虫
丝虫
蛔虫、鞭虫、蛲虫
旋毛虫
线虫纲形态特征
1 圆柱形、两侧对称、不分节; 2 体壁分为三层; 3 都有消化道,都有原体腔; 4 雌、雄异体;
蛔虫、鞭虫、蛲虫
实验一
似蚓蛔线虫(蛔虫)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光学仪器的使用
1.放大镜: 2.生物显微镜: 3.示教镜的使用:
蛔虫、鞭虫、蛲虫
实验报告绘图要求
1.铅笔线条图:线条要清晰、光滑; 2.彩图:按实际颜色绘制; 3.按标本比例绘制并注意内部结构
特征真实准确绘制;
4.作业要求真实、线条清晰,注意比例,
文字描述要 简明正确。 绘图必须注 字, 标本名称写在图的下方; 5.画面要求整洁,字迹清楚。
蛔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 形态学实验
蛔虫、鞭虫、蛲虫
实验室规则
1.准时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并携带实习指导、 彩色铅笔、小刀、尺子、橡皮等。
2.亲自动手,独立思考,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3.观察示教标本时,不得随意调换;只能动细螺旋。 4.作业要求真实、线条清晰,注意比例,文字描述要
简明正确。 5.实验结束后将显微镜擦拭干净。 6.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消毒洗手后离开。
一、蛔虫: 1、成虫
蛔虫、鞭虫、蛲虫
交合刺
唇瓣
蛔虫、鞭虫、蛲虫
交合刺
♀生殖系统
蛔虫、鞭虫、蛲虫
♂生殖系统
2、虫卵:
蛋白质膜
受精膜
卵壳 壳质层
蛔甙层
卵细胞
半月形间隙
蛔虫受精卵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未受精卵
蛋白质膜 卵壳 折光颗粒
蛔虫、鞭虫、蛲虫
2. 蛔虫虫卵:

受精卵
未受精卵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折光颗粒 半月形间隙
蛔虫受精卵
蛔虫未受精卵
蛔虫、鞭虫、蛲虫
卵壳 蝌蚪期
胚胎
蛲虫卵
蛔虫、鞭虫、蛲虫
作业:绘蛔虫受精卵图并注明结构名称。
绘蛲虫卵铅笔线条图并注明结构名称。
交合刺
蛔虫受精卵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半月形间隙 蛔虫未受精卵
唇瓣
脱蛋白质膜卵
蛲虫
鞭虫
蛔虫感染性卵
蛲虫卵
鞭虫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