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检测标准

合集下载

2010版药典中对水的要求

2010版药典中对水的要求

制药用水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

本版药典中所收载的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fu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一般应根据各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药用水。

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预期用途的要求。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

制药用水的制备从系统设计、材质选择、制备过程、贮存、分配和使用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制水系统应经过验证,并建立口常监控、检测和报告制度,有完善的原始记录备查制药用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洗与消毒,消毒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化学处理等方法。

采用的消毒方法以及化学处理后消毒剂的去除应经过验证。

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也用作非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纯化水有多种制备方法,应严格监测各生产环节,防止微生物污染,确保使用点的水质。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装.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为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应减少原水中的细菌内毒素,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生产环节,并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应定期清洗与消毒注射用水系统。

注射用水的储存方式和静态储存期限应经过验证确保水质符合质量要求,例如可以在80℃以上保温或70 ℃以上保温循环或4 ℃以下的状态下存放。

2010版药品GMP指南水系统

2010版药品GMP指南水系统

水系统1、概述水在制药工业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原料,用做药品的成份、溶剂、稀释剂等。

制药用水作为制药原料,各国药典定义了不同质量标准和使用用途的工艺用水,并要求定期检测。

水极易滋生微生物并助其生长,微生物指标是其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在水系统设计,安装,验证,运行和维护中需采取各种措施抑制其生长。

水是良好的溶剂、尤其是与自然界失去平衡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和极少的杂质,广泛用于制药设备和系统的清洗。

鉴于水在制药工业中的既作为原料又作为清洗剂,各国药典对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用途都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各个国家和组织的GMP将制药用水的生产和储存分配系统视为制药生产的关键系统,对其设计,安装,验证,运行和维护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指南第二章将具体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药典和GMP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质不同,季节的变化也会导致水质的巨大变化,我国制药企业使用的最初原料水未必常年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要求,需将其依次处理成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等制药用水,适合不同的工艺需求。

在指南第三章中将介绍制药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工艺和设备。

制药生产中其它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是按批检验和释放的,而作为原料的制药用水(饮用水,纯化水或注射用水)通常是通过管道连续流出的,随时取用的,其微生物属性等质量指标通常无法连续地实时检测到。

通常是先使用到产品中,若干天后才能知道其微生物指标是否合格,为保证制药用水系统生产出的水在任何时候是好的,即水系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和制药企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各国GMP对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有严格要求,第四章将介绍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在水系统的设计、验证和运行过程中,制药企业、药监部门都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问题和争议,我们参照国际组织尤其是ISPE(国际制药工程协会)的指南和工程实践,在第五章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六章介绍一些关于水的化学和微生物知识以及水系统的钝化技术。

2010版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

2010版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

上海贝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建立一个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二、适用范围: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三、责任者:质量保证部。

四、正文:1 检验依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本品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2.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3. 检查3.1. 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县蓝色。

3.2. 硝酸盐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放冷,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3)] 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3.3 亚硝酸盐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 NO2)] 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2%)。

3.4 氨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3%)3.5 电导率应符合规定(附录89页)。

2010版药品GMP指南水系统

2010版药品GMP指南水系统

水系统1、概述水在制药工业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原料,用做药品的成份、溶剂、稀释剂等。

制药用水作为制药原料,各国药典定义了不同质量标准和使用用途的工艺用水,并要求定期检测。

水极易滋生微生物并助其生长,微生物指标是其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在水系统设计,安装,验证,运行和维护中需采取各种措施抑制其生长。

水是良好的溶剂、尤其是与自然界失去平衡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和极少的杂质,广泛用于制药设备和系统的清洗。

鉴于水在制药工业中的既作为原料又作为清洗剂,各国药典对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用途都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各个国家和组织的GMP将制药用水的生产和储存分配系统视为制药生产的关键系统,对其设计,安装,验证,运行和维护等提出明确要求。

在指南第二章将具体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药典和GMP对制药用水的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质不同,季节的变化也会导致水质的巨大变化,我国制药企业使用的最初原料水未必常年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要求,需将其依次处理成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等制药用水,适合不同的工艺需求。

在指南第三章中将介绍制药用水处理的各种技术,工艺和设备。

制药生产中其它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是按批检验和释放的,而作为原料的制药用水(饮用水,纯化水或注射用水)通常是通过管道连续流出的,随时取用的,其微生物属性等质量指标通常无法连续地实时检测到。

通常是先使用到产品中,若干天后才能知道其微生物指标是否合格,为保证制药用水系统生产出的水在任何时候是好的,即水系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和制药企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各国GMP对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有严格要求,第四章将介绍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在水系统的设计、验证和运行过程中,制药企业、药监部门都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问题和争议,我们参照国际组织尤其是ISPE(国际制药工程协会)的指南和工程实践,在第五章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六章介绍一些关于水的化学和微生物知识以及水系统的钝化技术。

2010《中国药典》关于制药用水的描述

2010《中国药典》关于制药用水的描述

附录ⅩⅥ 制 药 用 水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辅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

本版药典中所收载的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一般应根据各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的制药用水。

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预期用途的要求。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制药用水的制备从生产系统设计、材质选择、制备过程、贮存、分配和使用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制水系统应经过验证,并建立日常监控、检测和报告制度,有完善的原始记录备查,建立微生物限度的警戒限和行动限并进行趋势分析。

贮缸和管道应采用适宜方法(紫外灯管照射、加热灭菌等)定期清洗和灭菌。

建立微生物限度的警戒限和行动限并进行趋势分析。

制药用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洗与消毒,消毒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化学处理等方法。

采用的消毒方法以及化学处理后消毒剂的去除应经过验证。

饮用水 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不含任何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也用作非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纯化水有多种制备方法,应严格监测各生产环节,防止微生物污染。

,确保使用点的水质。

用作溶剂、稀释剂或精洗用水,一般应临用前制备。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中国药典纯化水检验标准

中国药典纯化水检验标准

中国药典纯化水检验标准一、酸碱度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的酸碱度应该符合以下要求:pH值在5.0-7.0之间,以保证其符合药典规定的范围。

测试酸碱度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酸碱度试纸进行检测。

二、硝酸盐硝酸盐是纯化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0005%。

测试硝酸盐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硝酸盐试纸进行检测。

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是纯化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0001%。

测试亚硝酸盐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亚硝酸盐试纸进行检测。

四、氨氨是一种有毒物质,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氨含量不得超过0.00005%。

测试氨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氨试纸进行检测。

五、氯化物氯化物是纯化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氯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001%。

测试氯化物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氯化物试纸进行检测。

六、硫酸盐硫酸盐是纯化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01%。

测试硫酸盐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硫酸盐试纸进行检测。

七、钙钙是纯化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钙含量不得超过0.002%。

测试钙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钙试纸进行检测。

八、镁镁是纯化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中的镁含量不得超过0.002%。

测试镁的样品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取样,并且使用镁试纸进行检测。

纯化水检验规范

纯化水检验规范

纯化水检验规范1目的:为纯化水日常监测和周期检测制定依据,以便有效控制纯化水质量;2范围:适用于纯化水日常监测和周期检测管理。

3日常监测3.1正常取水时,操作人员观察纯水机电导率、水温、TOC等数据显示,每班记录一次,并依据《中国药典》纯化水相关规定(附件1),判定结果;3.2如果操作过程中出现指标不合格等异常状况,应协同相关技术或负责人员,参阅《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及时处理和维修,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联系厂家来完成;4周期检测4.1每周检验人员,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出水口和蓄水处取样一次,对电导率进行离线检测,并依据《中国药典》纯化水相关规定(附件1),判定结果,出具报告;4.2在经过必要验证确认的前提下,每年至少按照《中国药典》纯化水相关规定(附件1),做一次全项检测,并依据《中国药典》纯化水相关规定(附件1),判定结果,出具报告;附件1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硝酸盐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水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ugNO3)]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亚硝酸盐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与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ug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2%)。

2010年版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

纯化水质量标准1.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纯化水质量标准性状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硝酸盐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至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于1ugNO3006%)。

亚硝酸盐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与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 (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0.2ml,加无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ug NO2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02%)。

氨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03%)。

电导率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Ⅶ S)总有机碳不得过0.5mg/L(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Ⅶ R)易氧化物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