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表达个体内心世界,还具有疏导情绪、调节自我情感的功效。

本文通过分析几个绘画心理辅导的案例,探讨了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张小姐:以图像表达内心的痛苦张小姐是一个35岁的职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压力下逐渐出现焦虑和内向。

她很难把自己的困惑与他人沟通,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感。

师父采取了绘画辅导的方式,让张小姐选择她最喜欢使用的颜色、纸张等材料,并鼓励她放松身心,任由手上笔刷流淌出自己真实内心感受。

通过观察张小姐绘制出来的图像,师父发现了很多暗示情绪状态及可能原因的线索。

结果显示,张小姐在画布上勾勒出各种紧密排列的线条和深色的阴影,表达了她内心对于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困扰。

经过与张小姐的交谈,在师父的指导下,她开始慢慢解开内心积压已久的情感,并通过绘画来释放焦虑。

她用不同颜色表达出愤怒、害怕、幸福等复杂而多变的情绪。

近期,张小姐每天都有意识地利用绘画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种心理辅导方式使得张小姐更加了解自己,从而帮助她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二、李先生:通过创意绘画找到自我认同李先生是一个孤僻而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在社交场合中总是感到尴尬和无措。

他渴望跟别人建立联系,但却不知道如何主动去做。

师父引导李先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想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愿望。

在一次会话中,李先生被要求运用创造性思维,将触底反弹(即重新站起来)这个主题通过绘画来诠释。

在绘画的过程中,李先生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转化为色彩和线条。

从一开始的混乱无章到逐渐找到思路,最后完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他用色彩鲜明的图像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向上攀升的渴望与希望。

通过创意绘画,李先生发现了自己所独特拥有的创造力以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力。

这种方式让他更加认可并接受自己,从而使他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并改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学习后整理)投射理论:投射倾向于表达自身意识和无意识的实际情况以及表达愿望和理想的实现。

绘画心理测验种类:自由绘画、规定内容、完型绘画。

一、绘画附属信息的分析:1、线条A长线条: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强,可能内向型。

B短线条:行为冲动,可能外向型。

C直线:武断、攻击性、过分自信、阳刚。

D圆圈线条:依赖性、情绪化、阴柔、女性化。

E直线细长:强烈的紧张感。

F锯齿状:敌对倾向,攻击性。

G线条流畅:良好的控制能力。

H线条断断续续:不安感、焦虑感。

I线条彼此不相连:精神病倾向。

J反复描绘线条:缺乏自我满足感,有不确定感,难以做出决定。

K线条粗大:某种强调,紧张、焦虑、胆怯、缺乏自信和行为上的忧郁。

2、线条力度:A清淡:能量水平低、心理压抑,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倾向。

B清晰有力:自信。

C力度过重(粗黑):一定的心理紧张,生理疾病(癫痫、脑炎患者)。

二、构图分析:1、小画:胆怯、害羞、受压抑,在情感上有依赖感,有很好的自我控制。

2、对称性:正常的知觉能力和表达水平。

3、不对称:智力或情感上的问题,个体缺乏安全感。

4、极度对称:具有强迫倾向,感情受到压抑和控制而表现出过分的理性。

5、正中位置:自我中心,有自己的主张,行为情绪化,有安全感。

6、右侧:个体有较好的控制行为水平,接受需求的延迟满足,愿意接受延迟的奖励,外向性格。

7、向上:反映个体为自己定下难以实现的目标,个体表现较高的成就,也可能脱离现实,沉浸在幻想之中,也可能希望疏离周围的世界。

8、向下:个体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感,情绪低落,个体感到自身受到现实束缚,依赖性。

9、纸张底边、边线:个体需要支持,害怕独立和缺乏自信。

三、细节分析1、缺乏细节:个体感到空虚、压抑、能量不足并有明显的退缩倾向。

2、过度描绘细节:个体有一定的强迫性倾向,过分严格、呆板的心理特征。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是一种以绘画为媒介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绘画帮助患者发现和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解决心理问题和精神困扰。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的理论基础源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人类内心深处的冲动和欲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中,患者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内心世界,治疗师通过解读和分析作品,帮助患者自我认识、疏导情绪和解决问题。

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表达和展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在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中,患者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无需依赖语言表达。

绘画作品通常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构图等元素来传达情感,通过视觉形象来呈现患者的内心世界。

治疗师通过观察和解读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支持。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自我认识和探索内心世界。

通过绘画作品,患者可以将难以表达的情感和体验显现出来,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绘画作品常常反映患者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思维,有助于发现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欲望。

治疗师通过解读和分析这些作品,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自己内在的冲突和欲望,从而实现自我和解。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还可以疏导情绪和解决问题。

绘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帮助患者释放并表达情感。

在绘画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来表达愤怒、悲伤、焦虑等情绪,从而缓解和调节情绪。

治疗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帮助患者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策略,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向。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和精神困扰,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自尊问题等。

与传统的谈话疗法相比,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更注重非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更具体、直观且符号化。

它可以突破语言的限制,帮助一些难以言说的问题得到沟通和解决。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治疗师会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安全的治疗关系,为患者提供一个开放和支持性的环境。

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 绘画心理分析指南

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 绘画心理分析指南

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绘画心理分析指南
绘画心理分析指南是一种结合心理学和绘画艺术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人们在绘画创作中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通过
分析和解读绘画作品,来理解和诊断个体的心理状态,并
针对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绘画心理分析指南中,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进行绘画创作,患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想法。

然后,治
疗师会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观察和分析,解读其中所蕴含的
信息和象征意义,以揭示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解决
方案。

绘画心理分析指南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通过绘画创作和分析,患者可
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并面对自己的困惑和
问题,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解脱和成长。

绘画心理分析指南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疗愈的工具。

通过绘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通过创作来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绘画心理分析指南需要专业的治疗师进行指导和解读,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对于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绘画心理测验是一种通过观察被测试者绘画作品来了解其个人心理状态和潜意识的测试方法。

根据绘画作品的主题、内容、颜色等特征,可以揭示被测试者的个性特点、情感状态和潜在需求等信息。

下面将结合两个具体案例,探讨绘画心理测试与心理分析的相关内容。

案例一:小明的绘画作品小明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他的绘画作品是一幅多彩的抽象画。

画面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线条和形状,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自由的感觉。

从颜色和线条的选择来看,小明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激情的人。

多彩的颜色和曲线代表着他内心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活力。

这也表明了他具有艺术天赋和表达欲望。

然而,画面中的抽象形状和线条也显示了小明可能存在一些迷失和困惑。

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可能代表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无法理解。

他可能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对未来的迷茫感到焦虑。

心理分析认为,小明通过绘画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多彩的色彩反映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而抽象的形状和线条则揭示了他的内心痛苦和不安。

案例二:小红的绘画作品小红是一名40岁的家庭主妇,她的绘画作品是一幅黑白色调的风景画。

画面中有一片宁静的湖泊和远处山脉,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从颜色和主题来看,小红是一个内向、安静和喜欢独处的人。

她选择将画面的色调设置为黑白色,可能代表了她对生活的平淡和宁静的追求。

她通过描绘湖泊和山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映射出她渴望远离尘嚣和压力的愿望。

然而,画面中缺乏明亮的色彩和生动的细节,表明小红可能存在一定的压抑和孤独感。

她可能感到被束缚和限制在自己的家庭角色中,渴望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心理分析认为,小红通过绘画表达了她对宁静和平和的渴望,以及对家庭角色的压抑感。

通过画面中的缺乏明亮色彩和细节,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孤独和不满。

结论:。

绘画心理学实践心得体会

绘画心理学实践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绘画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热门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个体的绘画作品,揭示其内心世界,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情感、性格和需求。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绘画心理学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对绘画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绘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绘画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将心理学、艺术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分析个体的绘画作品来探究其心理状态。

绘画心理学认为,绘画是一种表达自我、沟通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每个人的绘画作品都是其内心世界的映射。

在绘画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有:1. 意识与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无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可以通过绘画得到表达和释放。

2. 人类发展理论:艾里克·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冲突,绘画可以帮助个体解决这些冲突。

3. 心理动力学理论:卡尔·荣格认为,个体的心理状态与集体无意识有关,绘画可以揭示个体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联系。

二、绘画心理学的实践过程在绘画心理学的实践活动中,我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1. 热身活动:首先,通过一些轻松的绘画游戏,让参与者放松心情,激发创作欲望。

2. 自由绘画:让参与者自由发挥,不受任何限制地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作品分析:在绘画完成后,参与者将作品展示给其他成员,大家一起分析作品中的元素、色彩、构图等,推测作者的心理状态。

4. 分享交流: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绘画感受和内心体验,通过交流互动,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

5. 总结反馈: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导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馈参与者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践心得体会1. 绘画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表达方式。

通过绘画,我可以将内心的情感、想法和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2. 绘画心理学具有很好的互动性。

在活动中,我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分析作品,分享心得,这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绘画,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绘画心理分析(初级)

绘画心理分析(初级)
图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常见的图画技术
CONTENTS
01
人格特点
05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6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自画像
“请画出你自己”
画异性
画雨中之人
“请画一个雨中之人”或“请画一个在雨中的人”
1
画一个家庭
2
“请你画出你家庭的每一个人,包括你,正在做某件事或者从事某个活动。尝试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漫画或火柴人”
体验:画一棵树
小组分享
3
2
1
4
5
画树
怎样分析树木人格图?
怎样分析树木人格图?
树冠和树枝
树冠和树枝的匀称、优美、比例恰合,代表一个人发展的平衡。树冠和树枝的变化程度、大小、形状,传递着成长信息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树冠的变化大、多,往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变化大的表现。树冠伸展舒畅,常代表发展的顺利。用笔简洁流畅,代表作画者思维的流畅性、高智力或做事风格干脆利落。用繁复的笔反复描画枝叶的细节,表明作画者有一定的强迫性或追求完美。
01
附加物一般都是有含义的,可以和作画者一起挖掘。
02
秋千
03
一般秋千是吊在某一根树枝上,这表明把生命的全部或最重要的方面寄托在某件事或某个方面。
04
人在树上荡秋千,可能表示牺牲别人来面对生活某方面的压力。
05
树上的房屋
06
表示想在险恶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附加物
图画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较为成熟的测评工具,有常规模式和测评标准。但即使是这样,绘画测试也很少作为单独的测试来评价作画者,因为绘画的本质诗作画者自由发挥,具有任意性,即使再标准化,也难免会有一点疏漏。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的儿童,其绘画的线条通常清晰、力度适中。

而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则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的表现。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的线条,则反映出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可能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的线条,可能表示儿童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2.色彩偏好:偏爱暖色的儿童,通常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的儿童,则更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可能是易怒型,缺乏耐心。

喜欢阴郁的颜色,暗示儿童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则可能表示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可能浮躁。

只喜欢一两种颜色,则可能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3.人物描绘:孩子经常画的人物通常在孩子心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代表孩子对其表达深沉的爱意和依恋。

如果孩子能描绘出更多细节,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这意味着对人物的关注程度更高,感情也更加强烈。

4.手臂和手的画法:孩子在三到四岁之前通常不画手。

之后随着成长,孩子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和得意,对自己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手臂部分画得比较大,可能代表这个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力,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属于占有欲强的孩子;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受欺负、胆小害怕的孩子,他们经常感到挫折,需要更多关注。

5.布局:居中表示自我意识比较强;偏左表示留恋过去;偏右表示憧憬未来;偏上表示喜欢幻想;偏下表示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画在角落可能意味着有心理压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是单色或两种颜色,整体来说表示淡漠 如是三色至五色,则是正常的,大多数人的选择 如超过五色,则要寻找原因,因为超过五色,图画会显得繁 复,可能有一种急躁症倾向,需要过问具体原因
绘画心理治疗
画树测验 • 1.操作简单 • 2.避免了掩饰性 • 3.在表达范围上显得更加
广泛和深入
2
画树测验
绘画心理治疗
绘画心理治疗
线条特征
长的线条
表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
短的线条短而断续的线条表源自冲动明显的线条方向强调横向直线代表无力、害怕、自我保护倾向或女性化 强调竖向直线代表自信、果断 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 线条过于僵硬代表固执或攻击性倾向 不断改变笔触的方向代表缺乏安全感
绘画心理治疗
颜色
暖色调/冷色调
暖色调象征温暖、热情、能量; 冷色调象征冷漠、无能量。 注:更多的是倾听作画者自己的解读
过度使用一些颜色
一幅画中使用颜色 的多少
过度使用红色,可能与愤怒情绪有关 过度使用暗色系,可能与忧虑情绪有关 过度使用鲜艳颜色,可能有急躁症倾向 过度使用很淡的,几乎看不清的颜色,可能想要隐藏自己
• 三、知识点
• 如何划分树的分布
• 以树干为中心分成左右两 部分
绘画心理治疗
• 圣诞树 • 可能期待着某些事物 • 对现实的不满 • 含有浪漫的成分
绘画心理治疗
• 散布型树枝
• 存在不明确的目标,并渴 望将以某种形式来呈现自 己的目标
• 可能对很多活动都有兴趣, 但却没有统一、完整的主 题目标
绘画心理治疗
• 在画树测验中,把树冠向 左方画出的人,可能象征 着他们的压抑与嫌恶
• 完全没有画出树的相关部 分或其他内容,也是心里 上的一种退行
绘画心理治疗
• 一般情况下,被测者所描 绘的树的效果应该是和谐 的、能够有机的组成一个 整体
绘画心理治疗
• 一般要求孩子画树的时候, 大部分的孩子画苹果树
绘画心理分析
主讲人:王婧
绘画心理治疗
• 概述
• 绘画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个体的绘 画作品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情绪、了 解他的人格特征,在展业中,可以和顾客做一个 这样的小游戏,轻松诙谐间,就可能暴露了他内 心的小秘密,这样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顾客, 量身定做更适合他的产品
绘画心理治疗
树的主题
常青树 充满活力
落叶树 感到自己受 外界压力影 响
绘画心理治疗
树木为松树:
1.上进心强、自我控制力强、处理事务 踏实、循序渐进;
2.对女性而言显示出对成熟的追求
3.对儿童而言表现出少年老成
绘画心理治疗
落叶树: 潜意识中感受到自己受到外界 压力的影响,情绪低落和具有 伤感
绘画心理治疗
白桦树、椰子树: 内向、敏感、优柔寡断
处于纸的上部
处于纸的下部
处于纸的边缘或最下 部
表明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 可能代表一种乐观,但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
表明没有安全感 代表一种匮乏感 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 没有安全感,或缺乏自信,需要外部支持 依赖他人,害怕孤立 逃避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沉迷在幻想中
绘画心理治疗
用笔力度
有力的笔触
• 树木人格测验 • 一、概念
• 画树测验是投射测验的一 种,通过一个人对树木的 描绘进行分析,从而了解 他的人格特征
绘画心理治疗
• 二、基本分布 • 上部(树冠)—— • 精神领域
• 左边——过去

既往生活经历

退行
右边—— 将来 未来



下部(树干、树根)—— 现实世界、

安全感
绘画心理治疗
画面非常大 画面非常小
画面大小
有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 有可能因内心的无力感而表现出的外在的防御机制
表现出情绪化,躁动的倾向 表现出对自我评价较低
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 可能缺乏安全感 可能情绪低落 可能有退缩倾向
画面在纸的上方且较小,表现出作画者心理能量较低
绘画心理治疗
画面位置
处于纸的中间
可能表明没有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固执
表示思维敏捷、自信和果断
特别有力 轻微力度 断续、弯曲的笔触
可能代表自信、有能量、有自信 可能代表神经绷紧 可能代表攻击性或脾气暴躁 可能代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癫痫等
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害怕、没有安全感 可能代表不能适应环境 可能代表低能量水平
可能代表犹豫不决 可能代表依赖和情绪化倾向 可能代表柔弱与顺从
• 成年人画苹果树是一种退 行,心理上的幼稚化
• 果实也可以代表结果、目 标、有利益、完成成果
绘画心理治疗
• 树根的大小、粗细与个体 的生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当然树根的状态还与个体 的安全感有关
• 心里有疾病的人往往树根 画的比树的其他地方大, 这是一种对安全感、稳定 性的强调
绘画心理治疗
• 3.树的主题
谢谢大家!祝大家展业成功!
• 一个女人,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不放弃每一个提 升自己的机会,并不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更不 是为了让自己升值嫁给豪门,而是想拥有给自己 更好生活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被世俗束缚,随时 有“老娘不干了”可掀桌的底气。才可以过“吃 吃吃买买买”自己想要的日子。
• 越努力的人 并不一定会越幸运,但一定会越自由 • 中国平安 王婧 • 2015.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