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的名词解释

液力变矩器的名词解释液力变矩器(Fluid Coupling)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用于传递动力和变换转矩,并在起步、换挡和降低转速时提供顺畅的驱动力。
它由一个外壳、一个泵和一个涡轮组成,通过油液的粘滞性实现动力传递。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源自流体力学和运动守恒定律。
液力变矩器的外壳通常由钢铁材质制成,具有高度耐磨和耐腐蚀的特性。
外壳内有涂有摩擦材料的摩擦片,用于提高摩擦系数。
摩擦片上有刻有扇形槽的泵轮,又被称为泵。
泵的作用是将油液加压并产生流动。
液力变矩器内还装有一个涡轮,又被称为扇轮或轮子。
涡轮的作用类似于风扇,将流动的油液转化为动力。
涡轮内有叶片,可以使用液压力量作用于其上,从而生成转动力。
泵和涡轮通过油液流动的力量相连,实现转矩的传递。
在液力变矩器的运行过程中,油液被压入泵轮,产生高速的液体流动。
这种高速流动会将动能转化为液压能,并传递到涡轮上。
涡轮随即开始转动,同时传递动力到传动轴和其他相关部件。
这种方式使得液力变矩器能够在不引起机械磨损的情况下实现转矩的调节和传递。
液力变矩器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其变矩性能。
通过调整油液的流动,液力变矩器可以提供不同的转矩输出。
在起步时,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较大的转矩输出,而在高速行驶时,转矩输出相对较小,以提供更好的经济性和燃油效率。
这种变矩调节的能力使得液力变矩器在汽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各种交通和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尽管液力变矩器具有许多优点,如顺滑的驱动、良好的冷却和减振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液力传递机制的特性,液力变矩器在传递动力时会有一定损耗。
这导致一部分输入功率会被浪费,使得液力变矩器的效率相对较低。
另外,液力变矩器还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这可能对整个传动系统的重量和尺寸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汽车工程领域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其他的传动装置,如离合器和自动变速器。
这些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液力变矩器,并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然而,液力变矩器仍然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大型车辆和工程机械中,因为它们在起步和低速行驶时提供了极佳的驱动性能和可靠性。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力变 矩器将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 和环保化。
液力变矩器在未来的应 用前景
液力变矩器将在新能源汽车、 智能机械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发 挥更大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器组成,通过引入液体传递动力和转矩。
液力变矩器原理
1 流体力学基础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基于流体力学原理,涉及流体动力学和涡流传递等内容。
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相对转速差来实现转矩传递。
3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包括变速比、传递效率和涡轮锁定等。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排除
2
和冷却系统,确保液力变矩器的正常 运行。
通过故障诊断和排除,解决液力变矩
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液力变矩器的更换和维修
当液力变矩器无法修复时,需要进行 更换或维修,以保证车辆或机械的正 常运行。
液力变矩器的发展与趋势
液力变矩器的历史发展
液力变矩器从20世纪初诞生以 来,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应 用扩展。
液力变矩器的应用
汽车
液力变矩器在汽车中广泛应 用于自动变速器,提供平稳 的加速和换档体验。
工程机械
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上用 于传动系统,提供强大的扭 矩输出和变速功能。
船舶
液力变矩器在船舶上用于推 进系统,实现高效的转矩传 递和船舶的运动控制。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1液力变矩器的保养定期更换液体和滤清器,检查密封件
液力变矩器课件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在汽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传动装置。本 课件介绍液力变矩器的原理、应用以及维护与故障排除等内容,并展望其未 来的发展趋势。
液力变矩器

4.1.1液力变矩器构造1、三元一级双相型液力变矩器三元是指液力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主要元件组成的。
一级是指只有一个涡轮(部分液力偶合器里装有两个涡轮,工作时油液容易发生紊乱)。
双相是指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变矩区和偶合区。
图4-1为液力变矩器三个主要元件的零件图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作用泵轮的叶片装在靠近变速器一侧的变矩器壳上,和变矩器壳是一体的。
变矩器壳是和曲轴或曲轴上的挠性板用螺栓连接的,所以泵轮叶片随曲轴同步运转。
发动机工作时,它引导液体冲击涡轮叶片,产生液体流动功能,是液力变矩器的主动元件。
1-变速器壳体 2-泵轮 3-导轮 4-变速器输出轴 5-变矩器壳体6-曲轮 7-驱动端盖 8-单向离合器 9-涡轮涡轮装在泵轮对面,二者的距离只有3~4mm,在增矩工况时悬空布置,被泵轮的液流驱动,并以它特有的速度转动。
在锁止工况时它被自动变速器油挤到离合器盘上,随变矩器壳同步旋转。
它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
涡轮的花键毂负责驱动变速器的输入轴(涡轮轴)。
它将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导轮的直径大约是泵轮或涡轮直径的一半。
并位于两者之间。
导轮是变矩器中的反作用力元件,用来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
导轮叶片的外缘一般形成三段式油液导流环内缘。
分段导流环可以引导油液平稳的自由流动,避免出现紊流。
导轮支承在与花键和导轮轴连接的单向离合器上。
单向离合器使导轮只能与泵轮同向转动。
涡轮的油液流经导轮时改变了方向,使液流返回泵轮时,液流的流向和导轮旋转方向一致,可以使泵轮转动更有效。
图4-3为液力变矩器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上通过箭头示意液体流动方向。
油液由泵轮的外端传入涡轮的外端,经涡轮内端传到导轮时改变了油液的流动方向,经导轮传给泵轮的油液的流动方向恰好和泵轮的旋转方向一致。
3、液力变矩器的锁止和减振液力变矩器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时,即使在传递效果最佳时,也只能传递90%的动力。
其余的动力都被转化为热量,散发到油液里。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及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及作用《液力变矩器的奇妙世界》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液力变矩器这个神奇的玩意儿。
你看啊,这液力变矩器就像是汽车传动系统里的一位大力士。
它主要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先说这泵轮,那可是劲头十足啊,就像个大力水手,拼命地把液体搅动起来,让能量在里面欢快地流转。
然后是涡轮,它就像是个乖巧的接收者,被泵轮搅动的液体冲击着,然后就跟着转动起来,带着动力往前冲。
还有那导轮,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可作用也不小呢,它就像个智慧的军师,调节着液体的流向和力量,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那液力变矩器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啦!它就像是个缓冲垫,让汽车在起步的时候更加平稳柔和,不会猛地一冲一冲的,让咱坐车的人感觉可舒服啦。
而且啊,它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动调整,比如遇到大的阻力时,它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帮助汽车轻松地克服困难。
我记得有一次,我开着车去一个很陡的坡,刚开始还真有点担心上不去。
但没想到,液力变矩器发挥了大作用,车子稳稳地就上去了,那感觉就像是有一双有力的大手在推着车走。
它还能保护汽车的其他部件呢。
就像一个温柔的守护者,把那些冲击力都给化解掉了,让变速箱啊、发动机啊这些重要的家伙都能安安稳稳地工作。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液力变矩器,汽车开起来会是啥样?起步的时候可能会猛地一抖,坐车的人估计会被吓一跳。
而且遇到难走的路,车子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过去了,说不定还会对车子造成损害呢。
所以啊,液力变矩器虽然平时不太起眼,但它可是汽车里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呢。
它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为我们的行车安全和舒适保驾护航。
总之,液力变矩器就是这么厉害,这么重要!咱可得好好感谢它为我们的出行带来的便利呀!。
液力变矩器

各种透穿性变矩器的比较
如果非透穿,正透穿和负透穿的液力变 矩器在高效区的转速比的比值相同的 话,那么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共同工作 时所获得的高效率工作范围以正透穿的 液力变矩器为最大,不透穿的液力变矩 器居中,负透穿的液力变矩器为最小。
共同工作输出特性
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是指发动机与液 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输出转矩MT,输 入功率NT,每小时燃料消耗量GT和比燃 料消耗量geT和发动机(泵轮)转速nB等与 涡轮轴转速nT之间的关系。 当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组合后,其输出 特性与发动机特性完全不同了,形成一 种新的动力装置。
涡轮是液力变矩器与外界负荷联接的一个 机体,因此涡轮轴的转矩随其转速nT变化 的性能,也就代表了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 性。对于具有良好自动适应性的液力变矩 器,一般都要求涡轮的转矩能够随着转速 nT的下降而增大,即涡轮输出特性应该是 一条随nT增大,而MT单值下降的曲线。
自动适应性
变矩器性能和评价指标
η=f(i) k=f(i) 耦合器工 况转换
λ B=f(i)
k-变矩特性
η-效率 λB-转矩系数 i=nT/nB
定义
元件:与液流发生作用的一组叶片所形 成的工作轮称为元件。 级:安置在泵轮与导轮或导轮与导轮之 间刚性相连的涡轮数。 相:变矩器的工作状态。
液力变矩器分类
根据工作轮在循环圆中排列的顺序分为 B(泵轮)—T(涡轮)—D(导轮)型和B—D— T型两类液力变矩器。 在B—T—D型液力变矩器中,涡轮的旋 转方向一般为正向(与泵轮同向旋转),称 正转液力变矩器。 在B—D—T型液力变矩器中,易使涡轮 和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常用作反转液 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的缺点
液力传动系统的效率比机械传动系统 低,经济性差。 需要增加一些为液力传动所必需的附加 设备,如供油冷却系统,体积和重量比 机械传动大,结构复杂,造价高。 由于液力元件的输入和输出构件之间没 有刚性联系,因此不能利用发动机的惯 性来制动,也不能用牵引的办法来起动 发动机。
液力变矩器原理

液力变矩器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流的转动动能转换为机械动能的装置。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携带动能的工作液体在叶轮和导向叶片之间产生流动,并通过液体的阻力来达到变矩的目的。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液力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泵是液力变矩器的动力源,它通过转子和叶轮之间的传递力,将动力传输给工作液体。
液力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传递装置,将来自泵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动能。
液力涡轮旋转起来,推动液体形成旋涡流动,然后经过导向叶片的引导,使液体重新进入泵来实现循环。
当液力变矩器处于空转状态时,工作液体从泵中的转子中吸入,然后经过泵的叶轮的动力传输给液力涡轮,液力涡轮开始旋转。
由于液体的阻力作用,液力涡轮的旋转速度较泵的旋转速度慢,形成了一种转速比。
当液力变矩器连接到负载上时,液力涡轮带动负载一起旋转,使液体在液力涡轮和导向叶片之间产生流动,并通过流动的液体来传递转矩。
转矩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流动量和液流的速度。
液力变矩器通过调节工作液体的流量和转速比来实现变矩的效果。
当负载较大时,液力变矩器会自动调整液流量和转速比,进而实现输出更大的转矩。
这使得液力变矩器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原理

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原理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液力传动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高速低扭矩转化成低速大扭矩,从而实现汽车启动、加速、变速和传动的功能。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复杂而精密,它包含了泵轮、涡轮、导叶轮等不同的部件,其中每个部件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
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导叶轮和油封等部件组成的。
泵轮和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相互配合决定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性能。
1. 泵轮(Pump Impeller)泵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入元件,它由一定数量的楔形叶片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化成液力。
当发动机运转时,泵轮产生旋转的动力,它通过离心力作用将工作介质(液体)强制送入涡轮。
2. 涡轮(Turbine Runner)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它与泵轮相对应,也由楔形叶片组成。
当泵轮发送液力流入涡轮时,涡轮受到液压的作用转动,从而输出扭矩。
涡轮的运转速度受到扭矩的大小以及返转器的变矩比的影响。
3. 导叶轮(Stator)导叶轮是液力变矩器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它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主要用于改变流体的流向。
导叶轮的叶片可以自由调节,可以根据工作状态的需求来改变流体的流向,协助转化扭矩和提高效率。
4. 油封(Oil Seal)油封是用于保持液力变矩器内压力稳定的部件,它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防止液体泄漏。
油封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效果和寿命。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主要依靠流体的转化和涡旋流的原理来工作,通过泵轮、涡轮和导叶轮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矩的变化。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分为四个工作区域:冲击区、变矩区、松开区和高效率区。
1. 冲击区当发动机启动并带动泵轮开始旋转时,泵轮产生的涡旋流体流向涡轮,但此时导叶轮的叶片处于开启状态。
液力变矩器

b、 变矩器油温过高
1、故障现象:温度超过130℃。 2、故障原因分析 引起变矩器油温过高的原因,可从液力补偿系 统进行分析。以TY220型推土机为例,引起变 矩器油温过高的具体原因如下: (1)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不良; (2)补偿油压不对; (3)油量不够; (4)油质不良; (5)推土机失速过多; (6)回油泵失效; (7)其他.
液力耦合器的构造简图
1.泵轮壳 2-涡轮 3-泵轮 4-输入轴 5-输出轴 6、7-尾部切去一片 的叶片
液力偶合器
三、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泵轮、涡轮和导轮 叶栅组成的环形空 腔称为循环圆。为 了分析方便,通常 将循环圆在轴面上 的断面来表示整个 循环圆,并把这个 断面图称之为液力 液力 变矩器的循环圆。 变矩器的循环圆 循环圆的最大直径 D,称为液力变矩 器的有效直径 有效直径。 有效直径
MT = M B + M D
液力变矩器的变矩原理
a)当n1=常数,n2=0时; b)当n1=常数,n2逐渐增加时;
当推土机低速行驶 低速行驶时,涡流速度va大,环流速 低速行驶 度vb小,合成的液流vc冲击导轮的正面,导轮 的单向离合器起作用而锁止。
推土机中速行驶 中速行驶,当涡轮的转速是泵轮转速的 中速行驶 0.85倍时,合成的液流方向正好与导轮叶片相 切,此时M D=0,变矩器相当于偶合器,对应的 转速称为“偶合器工作点”。
当前,履带式 推土机上主要 采用液力变矩 液力变矩 器和液力机械 液力机械 变矩器。 变矩器 目前,国内履 带推土机主要 采用三元件单 级单相液力变 矩器,美国卡 特皮勒公司主 要采用功率外 分流的液力机 械变矩器,日 本小松公司主 要采用闭锁式 液力变矩器。
二、推土机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 D2
T
DΙ
B
TΙ
TΙΙ
DΙΙ
B
双泵轮可调能容变矩器 导轮叶片可旋转的可调式变矩器
TΙΙΙ
泵轮叶片可旋转的可调式变矩器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双泵轮液力变矩器
相的数目增加; 能容可调。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导轮叶片可调
一般要求叶轮具有圆柱状叶片 结构复杂,价格较贵,应用少
T Ⅰ B
T Ⅰ
T Ⅰ
B
二级液力变矩器
DⅠ
T Ⅰ
DⅠ TⅡ DⅡ
TⅢ
DⅠ TⅡ DⅡ
T Ⅰ
B
TⅡ
DⅡ
T Ⅰ
B
D III
B
TⅢ
TⅢ
三级液力变矩器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K
5.0
η (%)
η
100 80 60
T Ⅰ
B
DI
4.0
TⅡ D II
3.0 λB ×106 (min2/ r2 ⋅ m) 2.0 1.0 0 2.0 1.0 0 0.2 0.4
K = f (i )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①起动变矩比: K 0 起动变矩比: ②偶合器工况点速比:iM 偶合器工况点速比: i1 i* i2 imax
一、液力变矩器的性能
2.经济性能 经济性能 指液力变矩器在传递能量过程中的效率。 指液力变矩器在传递能量过程中的效率。
η = f (i )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M D ( i > iM )
MD
iM
i
M DΙ ( i ≤ i ' ) M DΙΙ ( i ≤ iM )
三相液力变矩器
K
T
D Ι D ΙΙ
B
η
K
η ( %)
DΙ
D ΙΙ
λB ×106 (min2⋅ r-2 ⋅ m-1)
λB
M DΙ ( i > i ' )
M DΙΙ ( i > iM )
i'
iM
i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混合透穿
i=0
不透穿
i=0~1.0
MB
MB
MB
MB
i=1
i=1
O O
nB nB
O
nB
O
nB
T ≥ 1.6
T = 0.9 ~ 1.2
一、液力变矩器的性能
容能性能
指在不同工况下,液力变矩器泵轮轴所能吸收功率的能力。
l
PB
=
PB MB lB = = r gnB 3 D 5 9549r gnB 2 D 5 9549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K
6 λB ×10(min2/r2 ⋅ m)
η (%)
D
D
15.0 3.0
T
η
D
80
B
60
B
10.0 2.0
T
λB
40
5.0 1.0
K
20
nT
MT
0
−1.0
−2.0
−3.0
−4.0
i
M B = ρ q ( vuB2 RB2 − vuB1 RB1 ) = ρ q ( vuB2 RB2 − vuT2 RT2 ) 2 RB2 RT2 2 = ρ q RB2ωB − RT2ωT + q ctgβ B2 − ctgβ T2 AT2 AB2
O
0.2
0.4
(a)
(b)
0.6 (c)
0.8
i
良好路面、高挡行驶时使用 一般与单向联轴器配合使用
闭锁后状态有何不同?
可实现拖车起动发动机及下长坡时利用发动机制动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4.按刚性连接的涡轮数目分类 按刚性连接的涡轮数目分类 级:刚性连接在一起的涡轮数目。
D
DⅠ TⅡ TⅡ DⅡ B
D TⅡ
B-D-T型冲击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 B-D-T型可用于解决双流传动的功率反传问题
nD = 0
MD
nB
MB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2. 按涡轮形式分类
T
T D
BDBຫໍສະໝຸດ 向心涡轮变矩器离心涡轮变矩器
轴流涡轮变矩器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f T = RT2 / RT1
K 5.0
f T = 0.55 ~ 0.65
f T = 0.90 ~ 1.10
D1
M
MT
η
MB
D2
T
η (%)
B
i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M
DΙ TΙ
B
TΙΙ DΙΙ
−M T
η
η (%)
TΙΙΙ
MB
i
泵轮叶片可调
MT
nT
MT
nD = 0
MD
nB
MB
nB
MB
正转变矩器B-T-D
反转变矩器B-D-T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η (%)
η
80
ρ g λB × 104
K
T
D
B
D B
T
3.0
28
T D
B
2.0
K
ρ g λB
60 24 20 40
16
12
1.0
20
8
4
nD = 0
MD
nT
MT
0
(a)
0.2
K
0.4
0
0.6 (b)
λB = f ( i )
评价指标: 最高效率工况: λB *
二、评价液力变矩器的参数 评价液力变矩器的参数
起 动 工 况:K 0 , 最高效率工况:i
*
λB0
K0
ηmax
K1
λB0
* , ηmax , λB
λB*
高 效 区 工 况 : 1, K
λBM
dη
i1 i* iM
偶 合 器 工 况 :M , λBM i 透 穿 度 :T
评价指标体系(10参数)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液力变矩器 正转 不可调 单级 单相 向 心 涡 轮 二级 二相 轴 流 涡 轮 三级 三相 离 心 涡 轮 反转 可调
调 节 导 轮 叶 片 角
调 节 泵 轮 叶 片 角
双 泵 轮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1. 按涡轮相对泵轮的转动方向分类
nD = 0
MD
nT
iM
一、液力变矩器的性能
负荷特性与负荷抛物线
M B = λB ρ gD n = cn
5 2 B
2 B
一、液力变矩器的性能
3.透穿性能 透穿性能
B B B B B B
= f (i)
B
= f (i)
= f (i)
B
= f (i)
i
O
i
O 1.0
i
O 1.0
i
O 1.0
正透穿
i=0
1.0
负透穿
i=1 i=0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透穿性系数: 透穿性系数:
T
K=1
i1 i* i2 imax
一、液力变矩器的性能
3.透穿性能 透穿性能 可分为:正透穿、负透穿(反透穿)、不透穿和混合透穿。
λB
λB0
正透穿
不透穿 负透穿
λBM
透穿性系数: T =
λB0 λBM
T > 1 正透穿
混合透穿
T < 1 负透穿 T =1 不透穿
K
1)避免单级时提高起动变矩 比时,最高效率大幅下降;
λB
40 20
0.6
0.8
i
0
K 0 = 5 ~ 7 η * = 0.80 ~ 0.85
η (%)
(a)
K
DⅠ
T Ⅰ
TⅡ
5
DⅡ
TⅢ
B
λB ×106 (min2/ r2 ⋅ m)
3.0 2.0 1.0 0
4
K
η
100 80
2)多级变矩器的涡轮和导轮 可采用短直叶片,对冲击不敏 感,因此高效区范围加大; 3)由于叶栅列数增多,无冲 击工况液力损失比单级大,最 高效率值可能降低; 4)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目 前应用范围不广。
f T = 1.20 ~ 1.50
RB 2
RB 2
RB 2
(1)
流量不同
(2) (a)
3
2
(3)
η η
3 2 K 1
1.0
0.8
q
4.0 3.0
0.6
2.0
1
0.4
0.2
效率不同 容能不同 空损不同
O
1.0
0.2 0.4 0.6 (b) 0.8
i
O
0.2
0 0.4 0.6 0.8 1.0 i
(c)
M B = ρ q ( vuB2 RB2 − vuB1 RB1 )
3
2
λB
60 40 20 0
1
0 0.2 0.4 0.6
i
(b)
三、液力变矩器分类
5.按液力变矩器可能的工作状态分类 5.按液力变矩器可能的工作状态分类
1
2 T D B
3 4
D
T
D Ι D ΙΙ
B
DΙ
D ΙΙ
两相液力变矩器
三相液力变矩器
相:液力工况下,液力元件可能的工作状态,这种工作状态是以 一种独立的液力变矩器或液力偶合器的形式表示出来的。
0.8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