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多原发癌3例报告

合集下载

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1例

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1例

6 认 真 书 写教 案
校规定 青年教师除播放 视频教学文件外 , 尽量少使用多媒体 。 8 组织观摩教学 教学部定期组织青 年教师观 摩优 秀教 师 的公 开课或 优秀教
教案是 实现教材及大 纲要求 , 向课 堂教学 过渡 的必经 环节 ,
它 上 承 教材 研 究 和教 学 设 计 , 其 必 然 发 展 结 果 编 写 教 案 对 增 强 是
月 ” 20 于 09年 2月 2 6日入院 。患者近半年来 自觉进食 固体食 物
时有 异 物 感 , 逐 渐 发 展 为 哽 咽 感 , 软 食 或 流 食 尚通 畅 , 在 并 进 未
意。近 2个月来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 感食后腹胀 、 痛 , 腹 并进行 性
加重 , 出现 恶心 、 吐 , 吐 物 为 当 日所 进 食 物 或 隔 夜 食 , 时 伴 呕 呕 有
疗, 患者吞 咽困难症状有所减轻 , 肠梗阻基本解 除 , 临床症 状有所 好转。建议 出院后定期 复查 及治疗 。并 根据病 情择期 对食 管癌
行手 术 治 疗 。
2 讨 论
消化道重复癌亦称多原发癌 , 是指在消化道发生 的两个 或两
个 以上 不 同性 质 的原 发 癌 , 性 质 相 同 , 排 除 相 互 侵 润 或 转 移 如 需
施 。在 内镜 检查 时应 按顺 序对食 管 、 胃及十二指肠各个部位仔 细 检查 , 不能满足于 已发现 的病变 。对任何可疑病灶应多部位 多块 活检。对 已发现的病 变不 能完 全解 释患者的临床表 现时 , 应进 一 步检查 , 必要时行结肠镜及影像学检查等 。本例内镜检查 时发现 食 管中段粘 膜隆起性 病变 , 高度 可疑为食 管癌 , 但只能解 释吞 咽 不适 的症状 , 而不能解释饭后腹胀 , 恶心 , 呕吐隔夜食等消化道梗

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合并深在性囊性胃炎一例

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合并深在性囊性胃炎一例

综合病例研究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合并深在性囊性胃炎一例毛相荧 芮晓薇 何慧 施易辉 戴金锋 蔡利军【摘要】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 )作为胃黏膜癌前病变与胃癌密切相关。

LGIN 患者是否需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目前仍存在争议,该文报道1例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患者,其中1处病灶多次病理活组织检查均为LGIN ,2处病灶分次行ESD 治疗,2次治疗间隔3个月,术后病理提示2处病灶均为腺癌且浸润深度均为黏膜下层(SM1),第2处病灶合并深在性囊性胃炎。

该例为临床上胃内高度可疑但未能获得充分病理支持的早期病灶的内镜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深在性囊性胃炎A case of 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 Mao Xiangying △, Rui Xiaowei, He Hui, Shi Yihui, Dai Jinfeng, Cai Liju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Cai Lijun, E -【Abstract 】 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 ), as a 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mucosa ,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cancer. Whether LGIN patients need to undergo gastric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 is still controversial. Inthis article ,one case of 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was reported. Pathological biopsy indicated that one ofthe lesions was diagnosed with LGIN , and for two lesions , ESD was performed in two separate sessions with an interval of 3 months.Postoperative pathology showed that both two lesions were diagnosed with adenocarcinoma and the depth of in fi ltration of these two lesionswas both submucosa (SM1), and the second lesion was complicated with 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 This case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for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highly suspicious early gastric lesions with insu ffi cient pathological evid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 Precancerous lesion ;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 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 ;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毛相荧,芮晓薇,何慧,戴金锋,蔡利军);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施易辉)通信作者,蔡利军,E -DOI: 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6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

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临床X线分析(附24例报告)

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临床X线分析(附24例报告)
Da - p e n g ,X I O NG C h u n - me i , Z H A N G S h u - x i a n g
1 .S h a n d o n g Me d i c a l l m ,  ̄i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J i n a n 2 5 0 0 2 1 , P. R. C h i n a
s e e n i n 1 0( E M P C ) , e s o p h a g  ̄ a n d g a s t r i c M I ' C( E G M I ' C )i n 9 a n d g a s t r i c M I ' C( G M P C )i n 5 . A U o f t h o s e c a s e 8 W e t l  ̄o f d o u b l e l e .
下段 4 个, 下段 8 个, 中、 下段合计 2 5 个, 占8 0 . 6 %。 胃 部 病变中贲门 6 个, 胃底 2 个, 胃体 3 个, 胃窦 7 个 。2 4 例 中漏 诊 、
误诊 8 例。结论 : x线检查诊断上消化道多原发 癌具有重要 价值 , 但应警惕上消化道多原 发癌易于漏诊 、 误诊。
f e a t u r e s o f m u l t i p l e p r i m a r y c a I ℃ i 眦吣 ( M I ' C )i n u p p e r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r a c t
( M I ' C U G T )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X - r a y e x a m i n a t i o n ,a n d t o s t u d y t h e c a u s e s o f ] e . t -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 l s d i a g n o s i s . Me t h ・

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癌综合治疗及护理

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癌综合治疗及护理

临床医学论文上消化道癌综合治疗及护理食管及胃的癌症称为上消化道癌,治疗的首选方案是手术治疗。

但是,部分患者往往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或者因为身体状况不能耐受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对这部分患者实行腹腔灌注化疗、瘤体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微波热疗及穴位针灸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进展期上消化道癌患者,均经消化内镜及病理确诊为原发癌,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

没有接受过化疗或放疗,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83岁。

食道癌40例,都有不同程度梗阻;胃癌80例。

其中胃底及贲门部癌40例,胃窦幽门癌25例,胃体癌15例,前者几乎都有梗阻症状。

肿块型78例,溃疡型42例。

磷癌45例,腺癌75例。

1. 2 治疗方法腹腔化疗采用EAC方案(E:足叶乙甙, A:阿霉素, C:卡铂):将化疗药物加入生理盐水1000~2000 ml中,加温至38℃,穿刺点选择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

先常规建立输液通道,后将化疗药物按顺序缓缓注入。

第1天用A 40 mg/m2,第2天用C 400 mg/m2,第4天用E 400 mg/m2,每4周化疗1次,为1个疗程。

同时在内镜下注射5-Fu 250~500 mg。

方法:用内镜注射针注射,对增生型病变,先围绕瘤体基部分点注射,然后在瘤体上对准出血不明显的部分缓慢注射;对溃疡型病变适合用浸润法注射,也就是在溃疡部位周边,每隔一定距离注射药物。

同时对增生型肿瘤的瘤体用微波进行反复烧灼,从顶部向周围分层次烧灼。

所用微波功率为60~80 mA,每次点灼时间2~3 s,这样局部肿瘤组织就会在高温下变性坏死, 1周后会慢慢自然脱落。

对溃疡型用理疗档加温,达到足够的温度和时间,癌细胞也就渐渐坏死。

在化疗过程中针灸“足三里”穴位, 1次/d, 20 min/次。

2 结果40例食道癌中, 38例患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2例患者症状缓解不够理想,有1例患者发生了食道―气管瘘,还有1例患者消化道出血,放置了食道支架,解决了出血问题。

8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诊断

8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诊断

随着胸腔镜技术 的发展 , 术 日趋成 熟 , 用范 围逐渐 手 应 广泛 , 并且 由于其创 伤小 、 复快 , 院时 间短 , 恢 住 为广大 患者 普遍接受 。根据我院 的具 体情况 , 我们 自 19 9 6年 以来 应用 胸 腔镜 对 4 2例肺 大疱及肺大疱伴 自发性气胸的病 人进行手 术探查及切除 , 取得了 良好 的临床效果 , 现分析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 . 本组 4 2例病人 , 3 男 0例 , 1 ; 女 2例 年龄 1 7 4 8岁 , 均年龄 2 . 平 9 6岁。其中 自发 性气胸 3 8例 , 单纯肺 大疱 4例 ; 左侧 1 8例, 右侧 2 4例 。全组病 人仅 1例因 巨大 肺 大疱 、 肺组织压 缩 6% 而中转开胸手术。 o 12 手术方法 : . 全组均采用双腔气 管插管全 身麻 醉; 均采用 单孔并 3m小 切 口辅 助。患者取 健侧 卧位 , 患侧胸 壁第 c 于 六肋间腋 中线切 10 m切 口, .c 放入胸腔镜 , 单肺通气后 , 探查 肺大疱具体位置 , 根据位置选择最适 合位置切 3~ c 5 m小切 口( 此切 口本 组多位于腋 窝处 ) 放 置小 型开胸器后 , , 在胸腔 镜监视下切除肺大疱 , 并人 工缝合肺 表面创面 。术后均 于第
依据 。 收稿 日期 :0 8— 9— 7 20 0 2
胸腔 镜肺 大疱 切除 术 4 2例
侯 延君 , 李 伟 , 长滨 , 姜 张正旭 , 大伟 黄 ( 武警 黑 龙江省 总 队医院 , 龙江 哈尔 滨 10 7 ) 黑 506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 53 文章编码 -0 1 8 3 (0 9 0 — 0 2一 l 10 — 1 1 20 ) 1 0 3 o [ 文献标识码 ] B 学 科分类代码 : 3 02 3 2 .70

上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附4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附40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上消化道 ; 多原发恶性肿瘤
中图分 类号 : 7 5 R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5 0 6 (0 6 1 1 3 —5 6 2 0 )0—0 1 —0 77 2
Cl i l n lsso 0 c ss o l p ep i r a c n ma p e a to n e t a a t i c a y i f4 a e mu t l rma y c r io s u p rg s r i ts i lt c . n a a f i n r
F NG R —q g L u ,HU Y —s ,t 1 e e n epe S si lfLaceg,La ceg,5 6 1 S a d n E u i ,I nZ n J u e e a. n Sc dPo l, Ho t o p a o i hn o i hn 2 2 0 , h n og,C ia o hn .
道 多原发 恶性肿瘤 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 占同期上消化道 恶性肿瘤 的 0 6 %, . 8 同时癌 3 4例 , 时癌 6例 , 异 食管 多原发 癌 5例 , 管 胃多原发癌 1 , 食 9例 胃多原发癌 1 。全部病灶 受累及次数依次 为食管 、 6例 胃窦、 f 、 贲 - 胃体 。结论 提高对上 消化道 1 多原发 恶性肿瘤 的认识, 早诊早 治是提高疗效 的关键 。
to s p g a lp e p i r a cn ma , 6 g ti l pe p i r r io s Al r lt d f c s s we o h g s g src a — re o h e l a mut l r i ma y c r io s 1 a r mut l r y c cn ma . l ae u e r e p s c i ma a e o e s a u, a ti n t J c r i g src b d n p p ro d r 00 n m, d a, ti o y i r e r . NCI S 0N Th e o i r v h u a ie e e t i t h n e t n wld e o a a o e 卫 e k y t mp e te c r t f c s o e a c h k o e g o v n e f mut l r lp e p i r a c n ma p rg s r it s i l r c O a rie a i l d a n ss a d te t n . i ma c r io s o u p tone t a t S s t a r ta t y f e a a n t o v e m y ig o i n r a me t

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诊断

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诊断

b ru p sn nX —ry i gn sCo cuso X —ryi gn saege t au o h ig o i fsmut eu lp ep mayc cn mai aim a igi s a ma ig 、 n l i n a ma ig ra l efrteda n sso i l r v n a o smut l r r a io n i i r
d a n si a u . e h ds W e e a n d 8 p te t t i l e u l p e p ma y c r i o n u pe a ton e t a a t n d a ay e ig o t v e M t o c l x mi e a n s wi smu t o s mu t l r r a cn ma i p rg s i t si l t c 。a n z d i h n a i i r n r l
oy h e l"H si l D ng a ,D n g a u nd n 20 0 C ia g ,TeP o e o t o og u n og u nG ag og53 0 t c】 O j t e o nl eh X— a f te os uaeu m hp ia rnm peg t iei a ,o v uti A sat r be i T a zt r a r m lnos uie r rc c o an pra rn sn tc te a s cv a y e ye u sfi t lpm y a i iu so tta r t a et l l
u p rg t i tsi a r c . p e a r n e t l ta t s o n
【 e w rs U pr arieiatc; iuae s M lp r a a i m ; ep s Dans K y od】 pe g t n sn ae S lno ; uie i r crn a Nol m; i oi o t tlr s mt u tl p m y c o a g s

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附28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附28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附28例报告)温增庆;杨甲梅;吴孟超;陈汉【期刊名称】《医学新知杂志》【年(卷),期】2001(011)002【摘要】@@原发性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极大多数因肝功能差或肿瘤晚期无法手术止血,病死率高达50%以上[1]。

近来随着止血药物的进展和非手术止血技术的完善[2],出血病死率有所下降。

我院28例患者行非手术止血,除3例死亡外均救治成功。

报道如下。

rn1 临床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 1996年1月~199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中,男25例,女3例,年龄28~76岁。

28例肝癌的诊断依据临床、实验室和病理检查,其中无手术指征者12例,术后6例,术后复发10例。

肿瘤伴门静脉癌栓12例(其中主干癌栓6例)。

15例患者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其余为中度或轻度。

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例,B 级15例,C级10例。

出血前血常规检查:轻度贫血(Hb 90~120 g/L)16例,其余无贫血:平均血小板数量为70×109/L。

PT正常18例,延长10例,最长达6 s。

出血诱因:食物不当所致6例,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出血2例,1例发生在无水酒精注射(PEIT)后,4例在气候骤然变冷时出血,其余出血诱因不明。

出血情况:大量呕血为主,出血次数最少1次,最多达5次,8例患者首次出血即出现休克。

rn1.2 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总页数】2页(P96,99)【作者】温增庆;杨甲梅;吴孟超;陈汉【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经鼻胆管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注入治疗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体会(附2例报告) [J], 曾志武;龚昭;刘彦;肖新波2.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治疗体会(附117例报告) [J], 张永成3.限制性液体复苏配合内镜下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附35例报告) [J], 朱峰;王建军4.胃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再手术治疗临床分析(附14例报告) [J], 吕昕亮;朱景德;邵初晓;方基兴5.善得定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研究(附6例报告) [J], 林新祝;黄仲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3例报告
几年来,遇到多原发癌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59岁。

吞咽时胸骨后疼痛月余。

既往有上腹疼痛史。

检查:一般情况较差,心肺正常,剑下压痛,肝脾及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x线示食管上段平t3左侧壁有结节状充盈缺损,长约1cm,管壁扩张度受限,黏膜皱襞破坏中断;平t8以下食管右后壁有6cm的管壁僵硬,黏膜破坏中断,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管壁扩张受限;食管下端平t12
盈缺损,长约2cm。

3处病灶之间均有正常食管相隔。

x线诊断:食管多发癌。

胃镜检查:进镜20cm,5~6点处有1cm×5cm的黏膜内隆凸,呈结节状,表面糜烂,易出血;进镜30~38cm,7~8点处有纵形的长条状黏膜内隆凸,似菜花状,表面糜烂,易出血;进镜41cm处有0.7cm×1cm的黏膜内隆凸,边界清楚,贲门正常,3处
病灶之间均有正常食管相间隔。

活检病理报告:3处均为鳞状上
例2:患者,男,67岁。

3年前因直肠癌行根治术,术后食欲可,未见脓血便,近3个月来出现吞咽困难并逐渐加重。

检查:一般情况较差,心肺正常,肝脾及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可见刀口瘢痕。

x线检查食管下段及贲门部有10cm的狭窄区,黏膜皱襞破坏中断,管壁硬,有结节状充盈缺损,钡剂呈分流状入胃,胃底黏膜粗大不整齐,胃小弯缩短,蠕动减弱,排空慢。

x线诊断:胃底贲
门癌侵犯食管末端。

胃镜检查:进镜32cm处见食管狭窄黏膜破坏中断。

活检病理报告:鳞状上皮癌。

例3:患者,男,68岁。

间歇性吞咽困难2个月余,逐渐加重,来院就诊。

x线检查:食管中上段平t6处示不规则狭窄区,黏膜破坏,管壁僵硬扩张受限,范围约5cm;贲门上方后壁示2cm大的充盈缺损,局部黏膜破坏中断,管壁扩张受限。

x线诊断:多发食管癌。

胃镜取活检,病理证实2处均为鳞状上皮癌,两病灶之间均有正常食管间隔。

讨论
多原发癌是指在同一个体,同一系统或同一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仍沿用1932年warren及gates修订后标准:①每个肿瘤必须证实为恶性肿瘤;②每个肿瘤之间境界必须彼此分明;③必须明确每一个肿瘤均不是转移瘤。

以上3例均符合上述标准。

白壁彦夫在研究中发现18%左右的食管癌为多发性,在实际工作中多发食管癌却很少见。

可能为:①由于上消化道多发癌的副癌灶往往表现为早期或相对较小,一般x线检查多难发现;②患者就诊时间晚,就诊时2个病灶已融合为一个大病灶;③另一方面是检查技术问题,只发现了大病灶而忽略了小病灶。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发病因素,有人认为与机体体质、遗传、免疫等有关。

在第1次患癌后对肿瘤的易感性增加,或降低了机体对癌的抵抗力,致使患者有多次患癌的机会;有人认为是由于第1次
癌治疗后的影响;或成对器官及同一管道系统的器官处于相同的致癌因素下有关。

近年来对食管鳞癌的组织发生的研究,证明了早期食管癌多中心性起源。

所以消化道多发癌并不少见,在x线检查时应仔细全面,必要时结合胃镜检查,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