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练习
【单元练】大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将一个重为4.5N 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面长1.2m ,高为0.4m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N (物体的大小、空气阻力等可忽略不计).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有用功为5.4J B .额外功为1.8JC .机械效率为60%D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小为2N C解析:CA .把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做的有用功:W 有=Gh =4.5N ×0.4m=1.8J故A 错误;B .把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做的额外功为:W 额=fs =1N ×1.2m=1.2J故B 错误; C .拉力做的总功:W 总=W 额+W 有=1.8J+1.2J=3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1.8100%60%3有用总JJW W η==⨯= 故C 正确;D .由W 总=Fs 可得拉力:3 2.51.2总JN mW F s === 故D 错误.2.如图,O 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 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 处施加力F ,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 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 的方向应( )A .垂直于OA 向上B .竖直向上C .沿OA 向上D .水平向左B 解析:B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 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过程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 F Gl Fl =,可知箱体重力G 大小不变,力F 的大小也保持不变,在转动的过程中G l 是不断变小的,那么F l 也应该变小;若力F 的方向垂直于OA 向上,F l OA =,大小不变,这种情况不符合要求;若力F 的方向竖直向上,在转动的过程中,F l 不断变小,这种情况符合要求;若力F 的方向沿OA 向上,F 0l =,这种情况不符合要求;若力F 的方向水平向左,在转动的过程中,F l 不断变大,这种情况不符合要求;故选B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将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重物的重力大小分别为G 甲、G 乙;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滑轮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则η甲=η乙B .若钩码重力和滑轮重力相同,则η甲=η乙C .若钩码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则η甲<η乙D .若G 甲>G 乙,η甲<η乙,甲乙的动滑轮重力无法比较B 解析:BA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1+W W Gh GG W W W Gh G h G G G=+有有动总有额动动, 甲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甲图中物体的重力G 甲=2F -G 动,乙图中物体的重力G 乙=3F -G 动,显然乙图中物体的重力要大一些,滑轮重力相同,由η1=1+G G 动可知乙的机械效率高,故A 错误; B .若钩码重力和滑轮重力相同,由η=+GG G 动可知甲乙机械效率相同,故B 正确;C .若钩码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提升相同高度,由W 有=Gh 可知有用功一样,因甲装置绳子股数为2股,s甲=2h,乙装置绳子股数为3股,s乙=3h,由W总=Fs可知乙装置总功较大,由η=WW有总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C错误;D.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1+W W Gh GGW W W Gh G h G GG=+有有动总有额动动,若G甲>G乙,η甲=11+GG动甲甲,η乙=11+GG动乙乙,η甲<η乙,所以甲动滑轮重力比乙滑轮重力大,故D错误.4.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方表格中.关于小刚的实验,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是使用甲图做的实验B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使用乙图做的实验C .由第1、2次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D .由第2、3次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的重力有关D 解析:D ;由图知道,承担物重是绳子的段数是n 甲=3,n 乙 =5; A .由第一次实验数据和s=nh 知道,0.3m 30.1ms n h === 即第一次实验是使用甲图做的实验,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第二次实验数据和s=nh 知道,0.5m 50.1ms n h === 即第而次实验是使用乙图做的实验,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由1、2次实验数据知道,动滑轮重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2、3次实验数据知道,提升物体的绳子的条数不相同,即使用了不相同的装置,且提升的钩码重不同,由于没有控制变量,所以,机械效率不同,不能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的重力有关,故D 错误,符合题意.5.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η甲=η乙,W 甲=W 乙B .η甲>η乙,W 甲>W 乙C .η甲<η乙,W 甲<W 乙D .η甲>η乙,W 甲<W 乙A 解析:A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 有=Gh 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 额是相同的,根据W 总=W 有+W 额可知,W 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 甲=W 乙,由机械效率公式η=W W 有总得到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η乙,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习题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B. 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C. 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比乙少D. 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2.下列有关起重机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 同一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C. 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D. 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用时越短,机械效率越高3.共享单车让人们享受到了绿色出行带来的方便、快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车座做得扁而平可以增大臀部所受的压强B. 轮胎和脚踏板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 轴承里面装有钢珠是为了减小摩擦D. 刹车闸的把手是个费力杠杆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铝球挂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ρ铁>ρ铝)()A. 左端下沉B. 仍平衡C. 右端下沉D. 无法判断5.关于物体做功的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多则机械效率一定高B. 机械效率高则功率一定大C. 功率小则一定做功慢D. 功率大则做功时间一定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6.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kg的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0N,斜面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是N.(g取10N/kg)7.如图所示,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钩码,杠杆(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8.小明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指甲剪、剪刀、钥匙等.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填“杠杆”“滑轮”或“轮轴”),属于(填“省力”或“费力”)机械.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9.如图甲是一种开瓶起子。
八年级下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八年级下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八年级下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八年级下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度下学第十二单元简单机械跟踪测试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食品夹子 C。
核桃夹 D. 撬棒2.下列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①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④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3.如图赛艇比赛的场景,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若把杠杆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和费力杠杆进行分类,赛艇的桨属于()A。
省力杠杆 B. 费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一个重G = 2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匀速提升了20 cm.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A. F = 10 N,s = 0.2mB. F = 10N,s =0.4mC。
F = 20 N,s =0.2mD。
F = 20 N,s = 0.4m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B. 瓶盖起子C. 食品夹D. 钳子6.如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从底端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 A、W B,则A. F A=F B,W A=W BB. F A>F B,W A>W BC。
【单元练】辽宁大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 ) A .3∶1 B .3∶2C .4∶3D .3∶4C解析:C 【详解】由题意可知,速度之比为23v v =甲乙 时间之比为2=1t t 甲乙 根据s vt =可知,路程之比为224==313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故AB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C 。
2.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筏是运动的 B .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C .小明是运动的 D .溪水是静止的D解析:D 【详解】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以小强为参照物,皮筏、小明、溪水相对于小强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相对于小强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选D 。
3.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 B .3m/sC .4m/sD .5m/s C解析:C 【详解】小明同学第一段通过的路程为1112m/s 1min 2m/s 60s 120m s v t ==⨯=⨯=第二段通过的路程为2225m/s 5min 5m/s 300s 1500m s v t ==⨯=⨯=第三段通过的路程为3331m/s 1min 1m/s 60s 60m s v t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0m 1500m 60m 1680m 4m/s 1min 5min 1min 420ss v t ++====++ 故选C 。
4.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 刹车。
在限速为110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 .55m B .25mC .15mD .5m C解析:C 【详解】 由题可知速度为110000m 275110km/h m/s 3600s 9v ===根据速度的定义sv t=可得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275m/s 0.5s 15m 9s vt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2.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NB.1min内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36JC.2min内B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D.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 A向左匀速运动,则F=8N3.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甲的密度为2×103kg/m3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4.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 A、F B、F 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F c=3:2:1 B.F A:F B:F c=1:2:3C.F A:F B:F c=6:3:2 D.F A:F B:F c=2:3:6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A.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略空气阻力)B.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C.同名磁极(S)的磁场方向D.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L16.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图 61.如图6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牛的物体A 以1。
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 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 ,拉力F 1的功率为P 1 ,在10s 内拉力做功为W 1 。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 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2的功率为P2,在20s 内拉力做功为W2。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A .F 1=100N ,P 1= 450W;B .W 1 :W 2=3 :2 , P 1 = 3P 2C .F 2=210N ,P 2=35W ;D .W 1 :W 2=1 :2 , P 1 = P 22.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1=100N 、F 2=50N 、F 3=200N B 。
F 1=30N 、F 2=60N 、F 3=15N C. F 1=100N 、F 2=50N 、F 3=50N D 。
F 1=30N 、F 2=15N 、F 3=60N 23.如图11所示装置,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 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检测(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简单机械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以下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定滑轮一定不省力也不费力B.指甲剪是由两个费力杠杆和一个省力杠杆组成的C.自行车把可以看作一个轮轴,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D.生活中的斜面机械效率达不到100%2.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1(6N)将物体(G=9N)沿直线匀速拉动s1的距离,做功W1,借助滑轮组,F2使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s1,F2所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2,做功为W2,则()A.W2一定小于W1B.s2一定小于s1C.F2一定大于G/3D.F2一定大于F1/33.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
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机械效率相同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机械效率不同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机械效率不同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机械效率相同4.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方式分别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绳自由端的拉力比乙的大B.甲绳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比乙小C.两种方式,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5.关于图中的简单机械,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剪铁片剪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B.图乙中旗杆顶端装有动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利用图丙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省功但费距离;D.利用图丁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省力又能改变力方向。
6.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A.垂直于OA向上B.竖直向上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7.如图,小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900N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为350N,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2100N的物体,绳未断裂,人的拉力为()A.650N B.700N C.750N D.800N8.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木块重100N,小明用F=32N的力将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2J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2N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0%D.小明做的总功为160J9.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600N,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2秒钟的时间匀速直线运动了2m(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00NB.拉力F做功的大小为1200JC.绳自由端移动了4mD.拉力F的功率200W10.使用下列工具的情景中,属于费力机械的是()A.滑轮组提升重物B.自拍杆自拍C.使用扳手固定物体D.手拉行李箱1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将相同木块G1和G2,匀速上提相同高度。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培优练)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0~50s 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C .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D .乙的速度始终为4m/s2.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3.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B .3m/sC .4m/sD .5m/s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 )A .B .C .D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5m/sB .6m/sC .6.25m/sD .7m/s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2s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C.0-4s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相等D.0-4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5m/s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9.2020年10月1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妈妈带小明在手机上下单免费试乘,车在行驶过程很平稳,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妈妈B.车玻璃C.汽车座椅D.路旁的树木10.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2m/s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1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与时间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第20s 末,甲、乙速度相同D.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1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14.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通过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1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二、填空题1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中_____(选填“甲”或“乙”)车的速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简单机械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距离为s,已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B.拉力的功率为FvC.额外功为1n(2nF﹣G)s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GF2.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 将()A.先变大后变小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3.如图所示,O为轻质硬直杠杆OA的支点,在杠杆的A点悬挂着一个重物G,在B点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与杠杆成ɑ角度的动力F,使杠杆从竖直位置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动力F始终在变大B.动力F先变大再变小C.杠杆始终为省力杠杆D.杠杆始终为费力杠杆4.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F的功率为24W5.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
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拉动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3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50N B.拉力F做的功为600J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0W D.绳端移动的速度为1m/s7.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2的功率为0.6W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及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00 N,10 N B.200 N,20 NC.20 N,10 N D.20 N,20 N9.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改用质量小的定滑轮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1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A.A端将逐渐上升B.始终保持平衡C.B端将逐渐上升D.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二、填空题11.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
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推重物时,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12.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图所示,当在B处挂3N钩码时,应在A 处挂________N钩码,杠杆才能平衡。
若平衡后在A、B两端再加挂1N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填“A端下沉”、“B端下沉”或“保持平衡”)。
13.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AO:OB=3:4.将金属块M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B 端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动滑轮上绕有细绳,细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上,自由端施加拉力F1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物体M浸没到水中,需要在动滑轮细绳自由端上施加拉力F2才能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F1与F2的差为60N,已知物体M所受重力为880N,则物体M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g取10N/kg)14.如图所示,一块高 40cm,宽 30cm,厚 10cm,质量为 1.5kg 的砖,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若要照图示方向推倒它,推力至少要做___________J 的功;若把砖推倒,最小的推力为___________N。
15.如图,小明在用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记录下了在绳子自由端使用的拉力F与对应所提升的物体重力G,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F=________;动滑轮重为________N;随着物重的增加,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变________.16.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20N,如果滑轮、绳子所受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不计,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7.如图所示,0为轻质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小球的重力30N,AO=OB=BC,在杠杆上施加最小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F的示意图________,此时F =________ N.18.如图长2m的粗细和密度都均匀的光滑金属杆可绕O点转动,杆上有一光滑滑环,用竖直向上的测力计拉着滑环缓慢向右移动,使杆保持水平状态,测力计示数F与滑环离开O 点的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杆重________ N;当滑环滑到图中A点时,金属杆是一个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19.小明同学利用身边的简易器材制作了一个捕鼠器,如图所示长1.0m重1.5N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左端离桌面沿0.4m,上面挂一诱铒,若一重0.5N的老鼠偷吃食物,沿木板向左端爬去,当老鼠爬过离桌沿________米时,木板会失去平衡,而使它落入桌子下面的水桶中。
该捕鼠器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0.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若旅行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要使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___________N;在拉起的过程中,拉力方向始终与拉杆垂直,则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三、实验题2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______。
如果杠杆左端向下倾斜,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2)杠杆平衡后,在A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再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3)在(2)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2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次数钩码所受钩码提升拉力绳端移动的机械效率的重力/N G 的高度/mh/NF距离/ms1 1.00.10.80.431.25%2 1.00.20.80.831.25%3 2.00.1 1.20.441.67%4 3.00.1 1.5(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__m,机械效率η=__。
(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
(3)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A.动滑轮的重力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C.物体上升的高度D.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23.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 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2) 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在右端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____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3) 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的虚线位置时,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应将钩码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4) 小华想到若铁架台不是在水平桌面上,而是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是否影响实验呢?经小组分析不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 (填“影响”或“不影响”)实验过程。
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当杠杆平衡时,则F1_____F1'(填“>”、“<或“=”),理由是_____。
(3)探究完成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丙方案好,理由是_____。
(4)小明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2N、L1=20cm、F2=4N和L2=10m小明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理由是_____。
2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___________.(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有关 (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四、计算题26.如图是建造楼房时常用的混凝土泵车,它使用柴油提供动力,能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抽到高处进行浇灌,该车满载时总重为2.5×105N,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它装有四只支腿,支腿和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m2,该车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可以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求:(g=10N/kg,ρ混凝土=4.3×103kg/m3,q柴油=4.3×107J/kg)(1)该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2)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克服混凝土重力所做的功;(3)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消耗柴油2kg,则泵车的效率为多少?27.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悬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物体B悬挂在D端,杠杆水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