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师标准(2016版)

合集下载

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6版定稿)

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6版定稿)
能力目标:保育能力、观察了解儿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设计教
育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反思与专业自我发展能力。
素质目标:身心健康、人格和谐,沟通协作。职业道德良好,职业
人格优化,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具有相应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职业面向(岗位群):所有 0-6 岁儿童社会教育机构的保育员、教
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知能结构合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必备的保教
理论和技能,身心健康、人格和谐,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具有良好的职
1
业道德和职业人格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科层次学前教师。
知识目标: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及艺术知识技能,掌握关于学前儿
童身心发展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开展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3
使学生能依据儿童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保育教育, 维护儿童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2. 学前心理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学前儿童认知、情 感、社会性、个性的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 童心理发生发展基本规律、能依此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维护儿童心理健 康,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 学前教育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全 面发展教育、幼儿园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学 前教育必需的基本理论,建构科学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能在先进教 育理念指导下开展积极有效、合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 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儿童文学作品学 习活动、评述活动、阅读活动、语言游戏等各类活动的设计及指导策略。 使学生会设计合理的学前儿童语言领域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能有效的组 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本课程主要讲授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途径和方法、 活动设计和指导原则、活动环境的创设与管理、活动的案例分析与活动 评价等内容。使学生能设计合理的科学领域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组织实 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 本课程主要讲授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欣赏活 动、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美术欣赏等活动及其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儿 童音乐及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的策略方法。 7.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指导 本课程主要讲授健康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健康教育活动及 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健康领域教育的基本理论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7.23•【字号】教职成函〔2024〕473号•【施行日期】2024.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培训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函〔2024〕473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我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就做好202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任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6号)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职成〔2022〕326号)要求,结合我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需求,决定于8月至9月组织实施我省2024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共设置专业带头人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名校长(书记)培育、名师(名匠)团队培育、培训者团队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题培训、职业院校省级名师专题培训、班主任(辅导员)培训、教师企业实践等十个项目的48个子项目(62个班次)。

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确定了项目实施承担单位和具体任务(详见附件1)。

二、培训对象及内容(一)专业带头人课程实施能力提升项目。

面向全省职业院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主持过市级及以上科研教改课题(项目)、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省辖市级及以上技能比赛并获奖的教师进行为期4周(160学时)的培训。

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修订)原则意见

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修订)原则意见

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修订)原则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结合学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分析(麦可思调查),特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原则(一)人才培养方案1、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面向,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通过职业分析(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2、全面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做好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提炼,构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4、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职业素养养成、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

5、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持续推进网络课程开发建设及应用。

6、充分贯彻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包括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社团活动实践(课外素质拓展)、社会体验实践(志愿服务)等模块的立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将实践育人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

(二)课程标准1、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安全生产、团队精神等融入课程内容。

2、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施方案。

3、注重过程考核,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项目的情况与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4、制定的课程标准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且充分考虑学生基本情况、教学软硬件条件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高职专业教师标准[2017年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职专业教师标准[2017年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高职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6 年修订),特拟定《高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高职教师是履行高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职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高职生,尊重高职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高职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尊重高职生权益,以高职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高职生的主动性;遵循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高职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高职教师一定要“专”,且不可把高职教师培养成“万金油”。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高职生,遵循高职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三、实施建议(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高职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高职教师准入标准,严把高职教师入口关;制定高职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综述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综述

第20卷第1期2021年1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Vol.20JOURNALOFBEIJINGPOLYTECHNICCOLLEGE Jan.2021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综述游小艳(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806)摘要: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高职教师职称改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新热点,教师职称改革研究对思考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构建教师队伍和能力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改革背景,然后综述教师职称制度在高职院校评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对策,最后总结研究现状并指出后续研究方向#关键词:职称制度;高职院校;改革;综述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58(2021)01-61-04DOI:10.3969/j.issn.1671-6558.2021.01.015Survey on Reform of Teacher'Academic Rank System inHngherVocarnonalCo legetYOU Xiaoyan(Shanghai Industhal and Commercial Polytechnic,Shanghai201806, 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modernization of ve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the refown oohogheeeoaaioonaeieaahee'aaademoaeank6y6iem ha6beaomeanewee6eaeah hoipoion eeaeniyeae.Theee-6eaeah on ihoeeooem peay6an ompoeianieoeeon ihonkongabouiihedeeeeopmenieequoeemeni ooeoaaioonaeeduaa-ioon,buoedongup ieaahee'ieam and ompeoeongiheoeaboeoiy.Thopapeeooe6ionieoduae6ihebaakgeound ooihoee-ooem on hogheeeoaaioonaeao e ge6,and ihen6ummaeoee6ihepeobeem6etoiongon iheeeaeuaioon ooieaahee'aaa-demoaeank on hogheeeoaaioonaeao e ge6and iheeeooemaounieemea6uee6.Fona y,oi6ummaeoee6iheee6eaeah6iaiu6 and pooniouiiheouiueeee6eaeah doeeaioon.Key W o C s:academic rank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refown;ovewiewo引言“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构成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类型,教育部2019年统计我国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占比过半$高职教育以向社会培育一线高素质、高技能职业技术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现代化职业教育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高职专业教师标准[2017年版]

高职专业教师标准[2017年版]

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高职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6年修订),特拟定《高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高职教师是履行高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职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高职生,尊重高职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高职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尊重高职生权益,以高职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高职生的主动性;遵循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高职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高职教师一定要“专”,且不可把高职教师培养成“万金油”。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高职生,遵循高职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高职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高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专业理念与师德(二)对高职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高职生,重视高职生身心健康,将保护高职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归纳版)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归纳版)

作要求
积极参与教师培养工作,系统培养指导青 年教师,指导工作成绩突出。
积极参与教师培养工作,系统培养指导过 3 名以上教师,其中至少有 1 名为县级以上 骨干教师,指导工作成绩突出。
作要求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优秀”1 次以上。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优秀 2 次以上,本单 位民主推荐测评满意率达到 85%以上
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 位(从企业公开招聘的应具有高职以上学 历),在高级讲师岗位任职满 5 年。
以上学历,在讲师岗位任职满 5 年。
育人工
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 方法,胜任班主任或辅导员 较好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 工作,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 法,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较 作,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 好地完成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 责,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 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康成长。
每年到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和考察等 达到学校和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要求
每年到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和考察时间 累计达 1 周以上。撰写有较高水平的调研 报告 1 篇。
至少有 2 项校级以上业绩成果。 至少有 2 项县级以上业绩成果。
至少有1 项市级和 1 项省级以上业绩成果。
说明:此表有核工业成都机电学校敬兴海整理,仅提取了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部分,未包含实训教师;部分内容略做了概述,部分项目内容题目为整理者拟定,本表仅用于帮助大家快速查看各项条件。所有 具体要求以川教〔2020〕76 号文件附件2为准。
深入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 和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 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 经验丰富,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 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教学经验或模式。
教学 时数 达到学校规定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体育大类专业教学标准文本的分析研究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体育大类专业教学标准文本的分析研究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4期 Vol.41,NO.4.202088《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体育大类专业教学标准文本的分析研究*王绍建 郑 青(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常德 湖南 415909)35On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of Higher Vocational S chool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Teaching Standards Text for PE MajorsWANG Shaojian ,etal.(Hunan Golf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de 415909, Hunan , China)摘要:2019年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颁布,教学标准作为指导和管理教学的基本文件依据,其文本的表述应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标准文本的表述存在一定的问题。

研究认为:文本内容存在雷同性,文本的表述欠严谨等,标准还缺少必要的指导性内容。

文章指出制定标准要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区分,根据现在的版本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表述,根据国家政策适当增加部分证书的要求,标准进行量化考核的指标,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教学标准;职业教育;问题;建议*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2017BZY008);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JGB2019382);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C1295)。

作者简介:王绍建(1984—),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高职体育。

所谓教学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方法、内容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高职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6年修订),特拟定《高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高职教师是履行高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职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高职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高职生,尊重高职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高职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高职生权益,以高职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高职生的主动性;遵循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高职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高职教师一定要“专”,且不可把高职教师培养成“万金油”。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高职生,遵循高职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高职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高职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高职教师准入标准,严把高职教师入口关;制定高职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高职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高职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重视高职教师职业特点,加强高职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

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高职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高职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定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
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高职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四)高职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