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原理1. 引言原子发射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质成分分析、环境监测、金属材料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2. 原子发射光谱的基本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是通过激发和退激发原子而产生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原子激发通过热激发、电子束激发或化学反应激发等方法,使样品中的原子处于激发态。

激发态的原子处于较高能级,具有较大的能量差。

不同原子的激发态能级和能量差都是唯一的。

2.2 原子退激发激发态的原子在一定时间后会退激发到基态。

退激发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以光子形式发射出来。

退激发过程中,原子会发射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称为光谱线。

2.3 光谱分析通过光学仪器(如光电倍增管、光栅光谱仪等)对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收集和分析。

根据光信号的波长或频率,可以确定激发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3. 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3.1 物质成分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在物质成分分析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发射光谱,可以确定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原子发射光谱可以用来分析大气中的重金属含量,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3.2 金属材料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在金属材料分析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测量金属材料样品中的元素发射光谱,可以确定金属材料的成分。

这对于质量控制和材料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原子发射光谱可以用来确定不同牌号不锈钢中的铬含量。

3.3 天文学研究原子发射光谱在天文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天文观测仪器测量星体发射的光谱,可以分析星体的结构和成分。

例如,原子发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恒星的温度、化学组成和演化过程。

4. 结论原子发射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质成分分析、环境监测、金属材料分析和天文学研究等领域。

通过测量样品发射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可以准确地确定激发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发射光谱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组成
• 光源 • 样品室 • 分光器 • 检测器
工作原理
光源激发样品,样品产生特定光谱线,经过分光器 分离并检测到光强度,然后分析得到样品组成。
光源的选择和调节
1 选择
根据需要的波长范围和光强度选择适合的光源类型,如灯丝和镧系灯。
2 调节
根据样品的需求和分析要求,调节光源的电流和功率,以及光源和样品的距离。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 理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原子的能级跃迁和光谱特征的分析方法。本文 将介绍其原理、仪器、样品处理方法、应用范围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什么是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原子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能级跃迁所产生 的特定光谱线来分析样品组成的方法。
原子的能级和电子结构简介
原子的能级是电子在原子内的特定能量状态,电子结构是描述电子在不同能 级上分布的方式。
原子光谱的种类及区别
原子发射光谱
分析样品中出射的光的波长和强度,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
测量样品吸收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用于定量分析。
原子荧光光谱
测量样品返回的荧光光的波长和强度,用于元素分析。
光谱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标准品的制备和选择
标准品的制备要求纯度高且与待测样品相似,制备方法包括化学纯化、物理 纯化和稀释。选择标准品要考虑其适用范围和可信度。
样品的处理方法
1 前处理
2 样品溶解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干扰物。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和相对比例。

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化学发光谱的区别

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化学发光谱的区别

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光谱技术,它们在原子结构分析和元素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这三种光谱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点。

下面将分别介绍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的区别。

一、原子发射光谱1. 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是利用原子在能级跃迁时所发射的特征光谱线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当原子受到激发能量后,原子的电子会跃迁至较高的能级,而后再跃迁至较低的能级时会发射出特征波长的光谱线。

通过测量这些特征光谱线的强度和波长,可以确定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种类。

2. 应用:原子发射光谱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分析、环境污染物检测、地质勘探等领域,尤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优势:原子发射光谱的灵敏度高、测定范围广,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元素,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和准确度。

二、荧光光谱1. 原理:荧光光谱是利用物质在受到紫外光激发后,发射出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当样品受到紫外光激发后,部分分子会吸收能量并跃迁至激发态,随后分子会再跃迁至基态并发射出荧光光谱,通过测量荧光光谱的强度和波长,可以得到样品的成分和结构信息。

2. 应用:荧光光谱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物分析和药物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3. 优势:荧光光谱对于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实现实时、非破坏性的分析。

三、化学发光光谱1. 原理:化学发光光谱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当两种或多种试剂混合后,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发光可以被测定,通过测量化学发光的强度和时间,可以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反应动力学信息。

2. 应用:化学发光光谱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尤其在微量分析和实时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优势:化学发光光谱对于微量物质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性,适用于多种复杂样品的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分别具有不同的原理和应用特点,它们在元素分析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试从原理,仪器和应用等方面比较原子发射光谱

试从原理,仪器和应用等方面比较原子发射光谱

试从原理,仪器和应用等方面比较原子发射光谱什么是原子发射光谱?原理是什么?仪器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应用?原子发射光谱(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样品中元素种类和浓度的分析技术。

它基于原子中的电子由一种能量级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级时所辐射的特定波长的光谱特征。

原子发射光谱常用于金属和无机化合物的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领域。

原子发射光谱的原理基于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和电子跃迁的特性。

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是由电子在不同轨道或能级上的分布情况决定的。

当元素原子受到激发能量后,其电子会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级,并在短时间内回到较低的能级,释放出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

这些从辐射能级跃迁中释放出的光具有特定的波长,对应于元素原子的特定谱线。

测量原子发射光谱常用的仪器是原子发射光谱仪(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AES)。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光源系统、光分析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光源系统通常使用电弧放电或火焰等方式,将样品中的原子激发至发射光谱所需能级。

光分析系统将发射的光束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用于测量和分析。

而信号检测系统则用于接收并测量分散的光束信号,通常使用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等探测器。

得到的光谱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元素的种类和浓度信息。

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环境监测领域,原子发射光谱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汞、铅、氮化物等,以评估环境质量并监控大气污染情况。

在食品安全方面,原子发射光谱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以确保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质量。

在药物研发领域,原子发射光谱可以用于分析药物中的金属杂质,如铅、汞、砷等,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总之,原子发射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元素原子的特定波长光谱,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浓度。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原子在高温条件下激发产生的特征光谱来分析物质的成分。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样品首先被加热至高温,使得其中的原子处于激发态。

当原子返回基态时,会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子,形成特征光谱。

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特征光谱,就可以确定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这一过程基于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学原理,因此能够实现对元素的高灵敏度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这是因为原子在高温条件下能够被有效激发,产生大量的特征光谱。

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不同元素的特征光谱具有明显的区分度,可以准确地识别不同元素。

此外,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分辨率也很高,能够实现对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原子发射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分析领域。

例如,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各种合金中的元素含量,保证产品质量。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例如对水质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在生物医学领域,原子发射光谱法也被用于对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等优点。

通过对样品中的原子激发特征光谱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该方法在金属材料、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的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的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是一种用于研究原子的光谱分析方法,它基于原子在激发态和基态之间跃迁时所发射的特定波长的光线。

以下是原子发射光谱的基本原理:
激发原子:通过外部能量源(如火焰、电弧、激光等)提供能量,原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的激发态。

这种能量供应导致电子在原子内部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跃迁发射:激发态的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电子倾向于回到较低的能级。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会通过跃迁发射特定波长的光子,即光子能量与原子能级差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的。

光谱测量:发射的光子经过分光仪或光谱仪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并通过探测器进行测量和记录。

测量得到的光谱显示了不同波长的发射线,每条发射线对应于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发射的特定波长。

通过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可以获得关于原子的信息,包括元素的存在、浓度、能级结构和其他特性。

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发射光谱,因此原子发射光谱可用于元素分析和识别,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

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

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原子发射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光谱学技术,用于研究原子的结构、能级和谱线等特性。

它利用原子在受激光或火焰等外界刺激下,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从而得到原子的光谱信息。

本文将从原子发射光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原子发射光谱的基本原理原子发射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原子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再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时,会发射出能量等于两个能级差的光子,即谱线。

这些谱线的波长和强度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谱线的波长和强度来研究原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发射光谱的谱线可以分为两类:离散谱线和连续谱线。

离散谱线是由原子从一个确定的能级跃迁到另一个确定的能级时发射的谱线,它们的波长和强度非常精确。

连续谱线则是由原子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发射的谱线,它们的波长和强度比较模糊,通常呈现出一条连续的光谱带。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实验方法原子发射光谱的实验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是将一束光通过待测物质的气体或溶液中,测量在不同波长下光的强度,从而得到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则是将一束激光或火焰照射到待测物质上,测量发射的光谱,从而得到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的实验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物质转化为气态或溶液态。

2. 激发原子:用激光或火焰等方法将原子激发到高能级。

3. 收集光谱:用光谱仪或光电倍增管等设备测量发射的光谱。

4. 分析光谱:分析光谱的波长和强度,得到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谱线信息。

三、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原子发射光谱具有以下特点:1. 精确性高:离散谱线的波长和强度非常精确,可以用来确定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谱线信息。

2. 灵敏度高:原子发射光谱可以检测极小量的样品,因此可以用来分析微量元素。

3. 选择性强:不同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谱线具有独特的波长和强度,因此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元素。

4. 实验方法简单:原子发射光谱的实验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激发原子并测量发射的光谱即可。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区别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区别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区别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是光谱学中两种不同的分析技术,它们主要通过原子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能级跃迁来获取信息,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有所不同。

下面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1.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简称AES):在原子发射光谱中,样品原子首先被激发到高能级状态,然后从高能级跃迁回到低能级,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

这些发射的光经过分光仪的分析,可以得到特定元素的光谱线,从而确定样品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和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AAS):在原子吸收光谱中,样品中的原子通过吸收入射光的能量而跃迁到高能级状态。

入射光的波长通常是特定元素的吸收波长。

吸收光强度与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得到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信息。

2.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广泛用于分析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存在和浓度,特别适用于多元素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主要用于分析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它通常对特定元素的测量更为灵敏和准确。

3.灵敏度:
-原子发射光谱的灵敏度通常较低,对于样品中低浓度的元素可能需要高灵敏度的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可以测量样品中较低浓度的元素。

综上所述,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是两种不同的光谱学分析技术,它们分别通过原子的发射和吸收光来获取样品中特定元素的信息。

原子发射光谱主要用于多元素分析,而原子吸收光谱则更适用于特定元素浓度的准确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一、一、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二、装置与仪器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四、四、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2009-10-23第一节基本原理一、概述generalization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2009-10-232009-10-23•1859年,基尔霍夫(Kirchhoff Kirchhoff G R)G R)、本生(Bunsen R W Bunsen R W))•研制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分光镜,实现了光谱检验;2009-10-23•1930年以后,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光谱 <> 原子结构 <> 原子结构理论<> 新元素•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建立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下降,新光源(ICP)、新仪器的出现,作用加强。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特点:(1)可多元素同时检测 各元素同时发射各自的特征光谱;(2)分析速度快 试样不需处理,同时对几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光电直读仪);(3)选择性高 各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谱;2009-10-232009-10-23•(4)检出限较低 10~0.1µg ⋅g-1(一般光源);n g ⋅g-1(ICP )•(5)准确度较高 5%~10% 10% ((一般光源); < <1% (1% (1% (ICP)ICP) ;•(6)(6)ICP-AESICP-AES 性能优越 线性范围4~6数量级,可测高、中、低不同含量试样;•缺点:非金属元素不能检测或灵敏度低。

2009-10-23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formation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a在正常状态下,元素处于基态,元素在受到热(火焰)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特征辐射基态元素M 激发态M *热能、电能∆E2009-10-23原子的共振线与离子的电离线原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第一共振线,最易发生,能量最小;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电离能)产生电离,失去一个电子,一次电离。

离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离子发射的谱线):电离线,其与电离能大小无关,离子的特征共振线。

2009-10-23•原子谱线表:I 表示原子发射的谱线;•II 表示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III 表示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Mg :I 285.21 nm ;II 280.27 nm ;2009-10-23三、谱线强度 spectrum line intensity原子由某一激发态 i 向低能级 j 跃迁,所发射的谱线强度与激发态原子数成正比。

发射谱线强度: I ij ij= N i A ij h νij h 为Plank 常数;A ij 两个能级间的跃迁几率; νij 发射谱线的频率。

将N i 代入上式,得:2009-10-23自吸:中心发射的辐射被边缘的同种基态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降低的现象。

•元素浓度低时,不出现自吸。

随浓度增加,自吸越严重,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自蚀。

•谱线表,r :自吸;R:自蚀;四、谱线的自吸与自蚀self-absorption and self reversal ofspectrum line第二节装置与仪器一、仪器类型与流程types and process of AES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的类型有多种,如:火焰发射光谱、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感耦等离子体光谱仪、光电光谱仪、摄谱仪等;2009-10-23•原子发射光谱仪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光源、分光、检测;2009-10-232009-10-23二、光源(光源的作用:为试样的气化原子化和激发提供能源; )1、火焰光度计 flame spectrometer利用火焰作为激发光源,仪器装置简单,稳定性高。

该仪器通常采用滤光片、光电池检测器等元件,价格低廉,又称火焰光度计。

2009-10-23常用于碱金属、钙等谱线简单的几种元素的测定,在硅酸盐、血浆等样品的分析中应用较多。

对钠、钾测定困难,仪器的选择性差。

2009-10-232. 2. 直流电弧(直流电弧(直流电弧(40004000—7000K 7000K)) 直流电作为激发能源,电压150 ~380380V V ,电流5~ 30 30A A ;2009-10-232. 低压交流电弧(40004000——7000K ) 工作电压:110~220 220 VV 。

采用高频引燃装置点燃电弧,在每一交流半周时引燃一次,保持电弧不灭;3. 高压火花(10000K)2009-10-23第三节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一、概述generalization原子发射光谱在50年代发展缓慢;1960年,工程热物理学家Reed ,设计了环形放电感耦等离子体炬,指出可用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的激发光源;2009-10-232009-10-23•1960年,工程热物理学家 Reed 设计了环形放电感耦等离子体炬;•指出可用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的激发光源;•光谱学家法塞尔和格伦菲尔德用于发射光谱分析,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70年代获ICP-AES 应用广泛等离子体光源的形成类型等离子体喷焰作为发射光谱的光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直流等离子体喷焰(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 微波感生等离子体2009-10-232009-10-23二、 ICP-AES 的结构流程structure of ICP-AES and process采用ICP 作为光源是ICP-AES 与其他光谱仪的主要不同之处。

主要部分:1. 1. 高频发生器高频发生器 2. 2. 等离子体炬管等离子体炬管 3. 3. 试样雾化器试样雾化器 4. 4. 光谱系统光谱系统ICP-AES2009-10-233. 原理2009-10-232009-10-23四、 ICP-AES 特点feature of ICP-AES(1)温度高,惰性气氛,原子化条件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和元素激发,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22)“趋肤效应”有效消除自吸现象,线性范围宽(4~5个数量级);2009-10-23•(3) ICP 中电子密度大,碱金属电离造成的影响小;•(4) (4) ArAr 气体产生的背景干扰小;•(5) 无电极放电,无电极污染;•缺点:对非金属测定的灵敏度低,仪器昂贵,操作费用高。

2009-10-232009-10-23三、光谱仪(摄谱仪) spectrophotometer 将原子发射出的辐射分光后观察其光谱的仪器。

按接受光谱方式分:看谱法、摄谱法、光电法;按仪器分光系统分:棱镜摄谱仪、光栅摄谱仪;2009-10-23• 光栅摄谱仪比棱镜摄谱仪有更大的分辨率。

• 摄谱仪在钢铁工业应用广泛。

• 性能指标:色散率、分辨率、集光能力。

2009-10-231. 摄谱仪光路图第四节定性定量分析一、光谱定性分析qualitative spectrometric analysis定性依据:元素不同→电子结构不同→光谱不同→特征光谱元素的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1. 元素的分析线、最后线、灵敏线1.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2009-10-232009-10-23•最后线:浓度逐渐减小,谱线强度减小,最后消失的谱线;•灵敏线:最易激发的能级所产生的谱线,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最后线;2.定性方法2. 定性方法标准光谱比较法:最常用的方法,以铁谱作为标准(波长标尺);2009-10-232009-10-23标准光谱比较定性法标准谱图:将其他元素的分析线标记在铁谱上,铁谱起到标尺的作用。

谱线检查:将试样与纯铁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摄谱,将两谱片在映谱器(放大器)上对齐、放大20倍,检查待测元素的分析线是否存在,并与标准谱图对比确定。

可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

2009-10-232009-10-23二、 光谱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spectrometric analysis1. 1. 光谱半定量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 与目视比色法相似;测量试样中元素的大致浓度范围; 应用:用于钢材、合金等的分类、矿石品位分级等大批量试样的快速测定。

2009-10-23a. 内标标准曲线法由 lg lg R = b lg c + +lglg A 以lg R 对应lg c 作图,绘制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lg R ,在标准曲线上求得未知试样lg c ; b. 摄谱法中的标准曲线法∆S = γ lg R = γ b lg c + γ lg Ac.标准加入法无合适内标物时,采用该法。

2.光谱定量分析2009-10-23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在鉴定金属元素方面(定性分析)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需分离、多元素同时测定、灵敏、快捷,可鉴定周期表中约70多种元素,长期在钢铁工业(炉前快速分析)、地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9-10-23•在定量分析方面,原子吸收分析有着优越性;• 80年代以来,全谱光电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发展迅速,已成为无机化合物分析的重要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