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新版)粤教版

合集下载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授课课件科粤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授课课件科粤版

知识拓展: 可用燃烧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塑料
燃烧时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而聚乙烯塑料燃烧 时则不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感悟新知
考向 塑料及其应用
知2-练
题型1 塑料的性能与应用
例2 [实际应用题]据不完全统计,某市因自来水管网老化
引起的爆管事故,一年就会损失自来水300 多万立方米。
黑色或褐色硬块
感悟新知
知识链接:
知4-讲
纤维的种类
1.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等植物纤维和动物的毛、
蚕丝等动物纤维。
2. 人造纤维:用木材、草类等作原料制成黏胶纤维。
3. 合成纤维:利用石油、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合成
的材料。
感悟新知
考向 纤维的区分及应用
知4-练
题型1 对纤维种类的划分
例5 [中考·宜昌]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C )
②新型玻璃:由特殊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传送通讯
信号等性能,用于制造防弹玻璃、透明防火材料、光导
纤维等。
感悟新知
(2) 复合材料 ①定义:指将一种增强材料合理地
知6-讲
复合包埋在另一种材料中,可使各材料的优点互补、缺点
相消,从而制造出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材料。②常见的复
合材料:玻璃钢(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碳纤维复合材料
感悟新知
知2-练
知识拓展: 塑料在生活中应用很广,如塑料袋、塑料薄膜等,
普通的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而食品包装袋是由 无毒的聚乙烯制成的,不能用聚氯乙烯生产食品包装袋。
感悟新知
题型2 塑料的种类与用途 例3 下列塑料制品用热固性塑料制造的是( C )
知2-练
A. 雨衣
B. 食品包装袋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9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9

课题2 有机合成材料一、教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

要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

让学生完成好“调查与研究”,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教容易理解,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一些性能和常见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方法、手段“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导入:课前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塑料、纤维、橡胶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品,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交流。

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出舱的视频讲解:宇航员的服装能使太空的人处于加压状态,供给宇航员生命所需的氧气,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辐射,还要经得起微流星的冲击。

宇航服中应用了一百三十多种新型材料。

其中多数是有机合成材料。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_6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_6

课题1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用途。

(2)理解“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办法。

(1)通过实验鉴别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

(2)初步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相关关系,指导以后的化学学习。

(3)通过理解“白色污染”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并处理信息的水平,归纳总结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白色污染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水平。

(2)通过学习驱动学生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1.了解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特点。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难点通过学习初步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题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并分类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还介绍了塑料对人的危害,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

学情分析本课题的专有名词较多,如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热塑性、热固性等,学生学起来,显得陌生枯燥,但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以及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教学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动实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刚石结构与性质、用途密切的联系等,能够在讲授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时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实行巩固,同时能够更好理解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利用一带一路、加了阻燃剂的合成纤维不能燃烧等,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设计本课题的重点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性能及特点,其中塑料的性能及用途内容比较多,采取学生小组实验方式,并通过演示塑料封口等形式落实学习目标。

辅以视频验证塑料对人的危害,用相关数据以及自主学习的形式说明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导学案)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导学案)

9.2 化学合成材料课前自主准备明确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互动探究备课笔记知识拓展: 塑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由许多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在聚合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

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而网状结构的塑料则具有热固性。

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弹性特别强的高分子化合物。

合成纤维是用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教学板书课堂小结1.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使用合成材料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白色污染”。

3.新型的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材习题解答练习与应用(P111)3.减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塑料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减少“白色污染”;另一个是节约石油资源,因为有些塑料回收后可以再利用。

4.解:5.略难题解答【例1】(知识点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解析】羊毛是天然纤维,不是合成纤维,A错误;由标签“中温熨烫”可知,羊毛、知识拓展:“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稀、聚氯乙烯等塑料制品在用过后被人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它们并不都是白色的,只是由于一次性饭盒、塑料包装袋等这些“典型”的污染物大多是白色的,才有了这么一个名称。

方法点拨: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燃烧。

难题解答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不耐高温,B正确;羊毛在灼烧后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后熔成黑色小球,C正确;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涤纶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好、耐腐蚀,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是最好的,在面料中加入涤纶可以增加面料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和热稳定性等,D正确。

【答案】A【例2】(知识点2)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5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5

9.2 化学合成材料第1课时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塑料,知道其成分和性能。

(2)初步认识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了解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会简单区分羊毛纤维、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4)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比较、观察、实验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主动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的认识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塑料的成分、分类;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特点。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电木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夹、火柴。

学生准备:通过走访、调查或上网查阅各种材料的发展趋势和使用的利与弊。

一、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你知道当时的线和衣的成分吗?与现代的衣、线成分是否一定相同?(答案: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

不一定相同,现代出现了许多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和腈纶等。

)二、推进新课[引入]“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像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板书]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演示]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讲解]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1:辩别塑料的种类[过渡]塑料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是根据塑料受热时的不同表现对其进行分类。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9.2 化学合成材料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化学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课标依据
9.2 化学合成材料
授课类型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杜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新授
知识与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知道塑料、合 技能 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教学 目标
过程与 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值观
教学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 料的鉴别方法。
教学 难点
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 鉴别方法。
的不同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不同塑料具
有的性质。
[问题]为什么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质?
塑料的性质:
(1)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
(2)网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
[展示图片、问题]生活中有些塑料用品是使用热塑性塑料制作的?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 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 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 新成就。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3、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阅读教材 图片展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课堂小结: 练习必做题:274 页 1.2.3 题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4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_4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有机合成材料。

教材直接引入三大合成材料,然后逐一对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做介绍。

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始终贯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点,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学生了解了塑料制品的性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大量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白色污染”,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一些物质在处理、使用不当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4)了解“白色污染”,知道如何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树立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投影] 多媒体投影“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的图片。

观看投影,并能正确认识塑料的“利与弊”。

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

(最新)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新版)粤教版

(最新)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新版)粤教版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了解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67~27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

2.塑料(1)根据合成树脂的成分分类,可分为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等;按受热后的变化分类,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受热会软化,冷却后硬化,并可以反复加工)和热固性塑料(受热时会软化成型,但冷却固化后就不能再用加热的方式使之软化)两类。

(2)塑料一般都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和易加工,而且价格低廉。

(3)聚四氟乙烯——塑料之王。

聚四氟乙烯有优异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和无毒性能,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难以腐蚀。

3.合成橡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4.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物理性质比较生活中常用于做衣服,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

【教师点拨】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燃烧现象比较:1.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D )A.塑料凉鞋B.自行车内胎C.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D.电视机外壳2.灼烧衣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由此可判断这件衣服的面料是( A )A.羊毛B.棉C.麻D.合成纤维3.合成纤维具有的特性是( D )①强度高②弹性好③耐磨④透气性好⑤吸水性好⑥耐化学腐蚀A.①②③④B.④⑤⑥C.④⑤D.①②③⑥知识点二白色污染【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70~27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化学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了解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
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67~27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

2.塑料
(1)根据合成树脂的成分分类,可分为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等;按受热后的变化分类,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受热会软化,冷却后硬化,并可以反复加工)和热固性塑料(受热时会软化成型,但冷却固化后就不能再用加热的方式使之软化)两类。

(2)塑料一般都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和易加工,而且价格低廉。

(3)聚四氟乙烯——塑料之王。

聚四氟乙烯有优异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和无毒性能,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难以腐蚀。

3.合成橡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4.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物理性质比较
生活中常用于做衣服,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

【教师点拨】
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燃烧现象比较:
1.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D )
A.塑料凉鞋
B.自行车内胎
C.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
D.电视机外壳
2.灼烧衣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由此可判断这件衣服的面料是( A )
A.羊毛B.棉
C.麻D.合成纤维
3.合成纤维具有的特性是( D )
①强度高②弹性好③耐磨④透气性好⑤吸水性好⑥耐化学腐蚀
A.①②③④B.④⑤⑥
C.④⑤D.①②③⑥
知识点二白色污染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70~27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1)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
(2)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3)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4)如果焚烧含氯的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3.防治措施
(1)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2)控制塑料薄膜袋的生产和使用;
(3)提倡自带环保购物袋;
(4)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合作探究】
既然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为什么不禁止生产塑料呢?
答:塑料制品具有耐腐蚀、绝缘、易加工成型、价格便宜等优点,它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只能减少不必要塑料制品的使用,不能禁止生产和使用。

【跟进训练】
1.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

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C )
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放出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垃圾
2.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
①用布袋代替塑料袋;②重复使用塑料袋;③使用可降解的塑料餐盒;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A.①③④B.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B.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应禁止使用所有塑料制品
知识点三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72~27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材料技术的发展历程: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时代→复合材料时代。

2.生活中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陶瓷、玻璃等。

3.将一种增强材料合理地复合包埋在另一种材料中,可使各材料的优点互补,缺点相消,从而制造出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玻璃钢、碳纤维、导电塑料等。

4.纳米尺度的粉末、纤维、膜或块等纳米材料具备其他一般材料所没有的优越性能,成为当今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前沿。

【教师点拨】
钢化玻璃和玻璃钢是两种不同的材料,钢化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跟进训练】
1.下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D )
A.塑料B.有机玻璃
C.钢筋混凝土D.陶瓷
2.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的新材料有许多,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材料的是( C )
A.医用人造血管
B.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C.乙醇汽油
D.作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塑料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