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

合集下载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 3.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 • (1) 爱情婚姻,如《碾玉观音》、《快嘴李 翠莲》等; • (2)公案故事,如《错斩崔宁》等; • (3)英雄好汉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等。
• 四.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 • 1、 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 • (1) 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 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 (2)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 (3)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 手法上,都已经成熟。
• 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 • 1.作者:罗贯中,生平不详,籍贯主要有钱塘 说、东原说、太原说。 • 2.成书过程 • 正史(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民间 说唱---杂剧、南戏---平话---《三国演义》 • 3.版本: • 明嘉靖壬午本:现存最早的刊本 • 明末《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 毛伦、毛宗岗父子评改本:流行最广、影响最 大的本子
• 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 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表现 在:(1)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不登 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2)小说被认为 是介于“子”、“史”之间的,因此作品范围 极其庞杂。 • 2、 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 • (1)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 • (2)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 一定的矛盾冲突; • (3)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
• 三.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 • 1.说话和话本 • 说话就是讲故事。话本: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 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 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 “拟话本”。
• 2.话本小说的特点: • (1)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 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 (2)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 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 • (3)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 • 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 • (4)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 动曲折; • (5)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 • (6)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入 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下篇 南戏与传奇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下篇 南戏与传奇

• 3.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 高明《琵琶记》被称为“词曲之祖”,对明代的戏曲 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影响,这体现在:(1)高明提出了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思想,强调戏曲 的社会教育作用,提升了戏曲的地位,同时使得戏曲 充满说教气息;(2)高明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提高了 南戏的文学品味,使南戏得以与杂剧、与文学史上的 其他文学形式并驾齐驱,使得南戏由民间进入文人的 书房,南戏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琵琶 记》为后世写作剧本提供了范本,蔡伯喈在牛府的奢 华与五娘在乡下的凄苦成功地对比、穿插,确立了双 线结构在后来南戏传奇创作中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情 节(如父母逼试、家乡受灾、媳妇尽孝等)也被后世 作家袭用。
三.高明的《琵琶记》**
•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 根道人,温州永嘉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是 理学家黄潽(pū)的弟 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后, 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 行省椽吏、浙东阃(kǔn) 幕(统帅府)都事、福 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 颇佳。晚年隐居于宁波 城东的栋社,以词曲自 娱。
• 1.思想内容
2、创作 传奇五种: 《紫箫记》 《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 后四种合称 “临川四 梦”。
二、思想与“至情论” 二、思想与“至情论”
1、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 1、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 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 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 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 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 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 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 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 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 达观神交多年。 交多年。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 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 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 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 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 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 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 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 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 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 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 其人生信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将自己喻为“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2、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就是以他这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3、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4、歌颂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石君宝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青衫泪》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与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5、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6、元代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改编自陈玄祐的《离魂记》。

7、明代剧作家朱有燉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关汉卿的《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8、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分别命名为《柳枝集》与《酹江集》。

9、明代作家王九思的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

10、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11、明代剧作家冯惟敏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

王衡的杂剧《郁轮袍》也借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故事,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12、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兰亭会》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上巳集会修褉,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

13、明代作家吕天成的杂剧《齐东绝例》写舜父瞽瞍杀人后,舜负父而逃,以及皋陶发誓不杀瞽瞍后,舜在众人劝说下归来的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考试样题(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考试样题(1)

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考试样题(1) 元明戏曲部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元代剧作家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 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 的故事。

3、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 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4、明代剧作家 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吕天成取材于《孟子》的杂剧《 》则通过对舜等古圣贤的戏謔,表现了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

5、 的杂剧《霸亭秋》写杜默落第后在霸王庙哭诉,都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6、梁辰鱼创作的传奇《 》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7、在元杂剧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称为 。

8、明代剧作家 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试论王实甫《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到价值。

2、试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明清小说部分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三国志平话》 2、“三言”二、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真正走向成熟?2、《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 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以周进、范进的故事为例,分析说明《儒林外史》是如何揭露科举考试制度对封建士子身心的摧残和迫害的?2、以武松形象为例,分析《水浒传》人物塑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整理后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整理后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 干将莫邪)。

2. 蔡伯晴是戏曲名作(《琵琶记》)中的主要人物。

3. 李千金是元代杂剧( 《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

4. 小说《儒林外史》借着( .严贡生)这个形象表达了对披着科举功名外衣的乡绅的讽刺。

5. «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 徐渭)的代表作。

6.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关汉卿的是( 《看钱奴》)。

7. 清代小说《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

8. 小说《封神演义》在题材类型上属于(神魔小说)。

9. 梁辰鱼的名作《洗纱记》是第一部用(昆山腔)演唱的的传奇,此后这种声腔几乎统治了曲坛。

10. 十三妹是小说( 《儿女英雄传》)的主要人物。

一、选择题1.李千金是戏曲(《墙头马上》)中塑造的一个带有市民女性特征的女性形象。

2.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世情小说)。

3.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促织》)。

4.唐代(蒋防 )的传奇《霍小玉传》中描写了名妓霍小玉和才子李益的爱情悲剧。

5.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干将莫邪)。

6.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烷纱记》),作品借范蠢、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7.侯方域和李香君是著名戏曲(《桃花扇》)中的人物,作品借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

8.杂剧作家(郑光祖)的作品《倩女离魂》借肉体和灵魂的分离表现了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9.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择偶标准的变化,如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萃瑶琴就爱上了忠诚善良的小贩秦重。

1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小说家(.吴跻人)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讲述干将莫邪故事的“三王墓”出自小说集(《搜神记》)。

2.下列杂剧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望江亭》 )。

3.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B.白行简 )。

2020年2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2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考试A卷一、名词解释。

20分(每道5分)1、《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共500首。

代表作者有温庭筠、韦庄。

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2、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因宋室南渡,再度中兴,故名。

陆游,多爱国诗篇,充满慷慨激昂、为国立功的壮志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表现了对投降派的讽刺和壮志未酬的愤懑。

也反映了民生疾苦,描写了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

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也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夸张奇特;语言晓畅平易,自然。

杨万里,其诗主要是写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独具一格。

范成大,其诗题材广泛,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的田园诗最为突出。

尤袤,作品多已散佚。

3、诸宫调是指宋元时流行的说唱文学形式之一。

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连成长篇,说唱长篇故事,因此被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

2、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弦索”4、南施北宋指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的合称。

二、简答题。

30分(每道15分)1、简述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答:(1)篇幅短小精悍。

(2)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

(3)情感炽烈,生气贯注2、简述金瓶梅的创作背景。

答:明代从正德年间开始,整个社会即呈现出末世的征兆。

嘉靖、隆庆之后,整个社会奢靡淫纵,拟饰娼妓之风气更为猖獗。

宪宗成化年间,大臣竟献“秋石方”以媚上。

上行下效,举世若狂,纵谈服食采战,闱帏亵事,全无羞耻感。

街市上公然出售春宫画和淫具。

“男风”时尚亦于此时兴盛。

晚明及清初的文献史料记载,文人士大夫的“名士风流”俯拾皆是:王世贞作诗赞“鞋杯”;李开先宿妓染疥;袁中道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流连“游冶之场,倡家桃李之蹊”;钱谦益与柳如是“兰汤共浴”,一时也传为佳话;冯梦龙沉湎秦楼楚馆,为品。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单刀会》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2、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3、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石君宝的《曲江池》就改编自白行简的《李娃传》。

4、明代剧作家沈自徵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5、明代剧作家朱有燉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元代关汉卿的杂剧《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6、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

7、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二胥记》就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借兵复楚之忠。

8、明代作家沈璟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9、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就描写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1、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马致远剧作中表现出来的士大夫色彩。

马致远的作品在精神上体现出了更多的士人气息,这首先表现在他更关注士人的状况,经常选择士人作为自己表现的主题,如《荐福碑》借张镐的际遇抒发元代士人不遇的坎坷、沦落的悲哀,《青衫泪》借白居易和裴兴奴的爱情故事,通过妓女对士子的爱恋,填补元代士人在现实中的失落。

而占其作品大半的神仙道化剧则更多体现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体现着马致远对精神归宿的探讨和追求。

如《岳阳楼》、《陈抟高卧》,借吕洞宾、陈抟等人之口,感慨功名的虚幻、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厌倦争名逐利,想要逃避人间的纷扰是非的思想。

这些虽然受了当时流行的全真教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传统士大夫对生命、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期末名词解释总复习概要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期末名词解释总复习概要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期末名词解释总复习概要一、元明戏曲部分1、《王粲登楼》:是元曲大家郑光祖所作的最能表现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的文人事迹剧。

描写的是王粲因与当朝丞相蔡邕之女订有婚约,并由王粲的傲慢及由此而引起的王粲与蔡邕之间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表达了对文怀才不遇境地的感慨。

此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人的赞赏。

2、院本:戏曲名词,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是北方的宋杂剧向元杂剧过渡的一种形式。

演时用五人,作品均已失佚,仅《南村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七百余种。

元以后亦称宋杂剧为院本,以别于元杂剧。

或泛指短剧、杂剧、传奇等等。

3、元曲四大家:对元代四位著名杂剧家的合称。

一般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或称“关马郑白”。

见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何良俊《回友斋从说》。

4、董西厢:金代一位下层文人董解元根据唐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利用当时流行的诸宫调形式而作的一本《西厢记诸宫调》,使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至此得到极大的丰富。

尤其重要的是,“董西厢”在情节、结局、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较《莺莺传》作了较大的修改,并由此而成为王实甫所作《西厢记》的蓝本。

5、《大雅堂乐府》:明代剧作家汪道昆所作,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剧目分别为《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和《远山戏》。

这是汪道昆因“厌听繁音”而将风流遗事改作为杂剧,以此满足自己的欣赏要求,来传达一种文人的雅兴与情调。

这当中,以杂剧为游戏的态度非常明显。

6、《四声猿》:明代徐渭所作,即《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史》、《女状元》四剧。

关于四声猿的命名,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听奇气,借剧本作中夜长吟。

其中《狂鼓史》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

《四声猿》处处流露出“真性情”,作者在剧本长度、音律等方面的随心所欲,使元杂剧的创作格式真正被打破,明杂剧完成了它的蜕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 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 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表现 :(1 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 在:(1)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不登 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 ;(2 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2)小说被认为 是介于“ 之间的, 是介于“子”、“史”之间的,因此作品范围 极其庞杂。 极其庞杂。 2、 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 古代文言小说的三个要素: (1)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 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 (2)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 必须有故事,有情节, 一定的矛盾冲突; 一定的矛盾冲突; (3)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 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
4.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特点:( )数量多;( )与现实的社会政治 特点:(1)数量多;(2) :( ;( 斗争紧密结合;( ;(3)艺术上比较粗糙;( ;(4) 斗争紧密结合;( )艺术上比较粗糙;( ) 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小 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 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 原因:( )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新小说 原因:(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2) :( ;( 理论的兴起;( ;(3)印刷业的发达, 理论的兴起;(3)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 的大量出版发行,( ,(4)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 的大量出版发行,( )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
2.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 )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 (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4)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 )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 成了讲故事的传统; 成了讲故事的传统;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 )受史传文学的影响, 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 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 (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 )受古典诗词的影响, 词韵语; 词韵语;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 )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 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
明清小说(1)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 和明清小说的繁荣
一.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1、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队古代 小说发展的影响 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 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 (1)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 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 (2)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 但有关修身齐家; 理,但有关修身齐家; (3)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 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 小说内容小,形式也小, 小说内容小,形式也小,是为治国理政的政治 家们所瞧不起的。 家们所瞧不起的。
4、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 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 (1) 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但 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 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 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 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 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 思想倾向。 思想倾向。 (2)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 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 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 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 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
三.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 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 1.说话和话本 1.说话和话本 说话就是讲故事。 说话就是讲故事 就是讲故事。 话本是经过后人加工、供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 话本是经过后人加工、 是经过后人加工 说。 拟话本: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 拟话本: 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 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 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 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 拟话本” “拟话本”。
3.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 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 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 (1) 爱情婚姻,如《碾玉观音》、《快嘴李 ) 爱情婚姻, 碾玉观音》 翠莲》 翠莲》等; (2)公案故事,如《错斩崔宁》等; 错斩崔宁》 )公案故事, (3)英雄好汉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英雄好汉故事, 等。
二.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 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 1、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古典小说的雏形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古典小说的雏形 (1)概念
志怪小说: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 志怪小说: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 大量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 大量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 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 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 ),但内容简单 艺术描写比较粗糙, 但内容简单, 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 什么细节描写。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什么细节描写。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志人小说:记录社会人事、主要是记录贵族官僚士大 志人小说:记录社会人事、 夫知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 夫知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这类小说常通过一个生 活片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活片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思想 风貌。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风貌。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五.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1、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 、 (1)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 ) 感情和愿望要求; 感情和愿望要求; (2)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 )有训诫的传统, 强的艺术感染力; 强的艺术感染力; (3)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的传 )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 统。
(2)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 ) 第一, 熟:第一,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 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第二, 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第二,由神怪走 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第 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 三,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 (3)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其一, 爱情婚姻, )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其一, 爱情婚姻, 李娃传》 莺莺传》 离魂记》 如《李娃传》、《莺莺传》、《离魂记》等; 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 虬髯客传》 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如《虬髯客传》、 红线传》 其三,梦幻, 枕中记》 《红线传》等;其三,梦幻,如《枕中记》、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2)特点 ) 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 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写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 写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 (3)对后世的影响 ) 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请由简练、集中,有 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请由简练、集中, 故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 故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志人” 志怪”小说开始的。 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开始的。志人 小说《世说新语》等书的创作, 小说《世说新语》等书的创作,不是为了喻道 论政,而是为了“赏心而作” 论政,而是为了“赏心而作”,“远实用而近 娱乐” 娱乐”,这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写作很重视娱 乐性和艺术性。这一点, 乐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对唐以后文自觉地创 作小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小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3、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1)神话对小说的影响:一是小说创作的要 )神话对小说的影响: 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 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二 是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 大影响。 大影响。 (2)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 )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 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 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 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 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 (3)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 )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 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四.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 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 1、 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 、 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 (1) 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 ) 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2)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3)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 )现实主义艺术, 手法上,都已经成熟。 手法上,都已经成熟。
2、唐传奇 、 (1)概念 ) 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 唐传奇: 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 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 很有文采。同“志怪”、“志人”小说相比, 很有文采。 志怪” 志人”小说相比, 题材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 题材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丰 富地反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 富地反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从中展示 出人物的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 出人物的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艺术 描写趋于深入、细腻。 描写趋于深入、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 格,更加丰富了复杂的社会内容。 更加丰富了复杂的社会内容。
2.话本小说的特点: 2.话本小说的特点: 话本小说的特点 (1)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 (1)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 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 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 (2)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 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 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 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 (3)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 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 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 (4)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 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 动曲折; 动曲折; (5)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 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 (6)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入 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 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 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