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文档

幻灯片 12
一、认识建筑设计
8、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符合总体规划、环境要求
幻灯片 13
一、认识建筑设计 (2)依据
A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P7 图)
B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的必要空间
C 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日照、主导风向,确定房屋朝向、间距
1、室外空间的利用环境 2、室外空间的创造环境 幻灯片 30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三)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 1、组合要点: (1)从使用性质出发,根据功能关系,加以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 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结合环境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原则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的室 外空间组合 (3)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小品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 幻灯片 31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群体组合类型及特点 (1)分散式布局组合 (2)中心式布局组合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人们心理、视觉的要求,还应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幻灯片 32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一)建筑形体构图原理: 1、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 2、主从与重点 3、对比与微差 4、对位与呼应 5、韵律与节奏 6、均衡与稳定 7、比例与尺度 幻灯片 33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要研究构件的具体构造、连接、细部处理,
提供预算
初步设计(方案设计)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幻灯片 5
一、认识建筑设计 (3)建筑设计内容 设计准备: l 熟悉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 l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l 设计前的调研工作 l 有关政策学习、同类型设计资料的参 考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方案设计的方法 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 可划分为任务分析、方案构思和方案完善三个阶段。 方案设计方法的分类 “先功能后形式”和“先形式后功能”两大类; 两种设计方法的切入点、各自优势和不足。
第二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目的是通过对设计要求、地段环境、经济因素和相关规范资料等重要内容的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为方案设计确立科学的依据。
(3)气候条件分析
分析案例:
山地别墅及其环境设计分析示意
根据太阳轨迹作日照分析: 东、西晒问题; 场地的全荫区、全日照区; 根据风玫瑰图分析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特征。
分析案例:
山地别墅及其环境设计分析示意
保证充足的阳光,避免西晒。 引导夏季东南方向自然凉风,回避冬季西北寒风。
施工图设计阶段 任务:满足施工要求 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相互交底、核实校对; 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图纸上,做到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 内容: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全部施工图纸; 编制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预算书。
LOGO
多方案构思的原则
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
多方案的必要性 方案构思是方案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多方案比较
三、多方案比较 1、多方案比较的必要性 多方案构思是建筑设计的本质反映; 多方案构思也是建筑设计目的性所要求的; 多方案构思是民主参与意识所要求的。 2、多方案构思的原则 提出数量尽可能多、差别尽可能大的方案; 任何方案的提出都必须是在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基础之上。 3、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 比较设计要求的满足程度; 比较个性特色是否突出; 比较修改调整的可能性。
05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06
从零开始学习建筑设计的十个步骤

从零开始学习建筑设计的十个步骤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建筑原理、材料技术、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
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来说,从头学习建筑设计可能会显得有些困难。
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就能逐渐适应并提高建筑设计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从零开始学习建筑设计的十个步骤,并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步骤一: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可以从建筑学、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入手,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维。
步骤二:学习绘图基础和建筑表达技巧在建筑设计中,绘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习绘图基础和建筑表达技巧,能够帮助你将设计思想通过图纸准确地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学习绘图软件和手绘技巧,提高自己的绘图能力。
步骤三:研究优秀建筑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学习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研究优秀的建筑作品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对建筑作品的案例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步骤四:学习建筑结构和材料知识建筑结构和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学习建筑结构和材料知识,了解不同结构类型和材料特性,能够为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并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步骤五:培养空间规划和布局能力空间规划和布局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如何进行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建筑的功能和流线,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果和舒适度。
可以通过模拟设计场景,进行多次实践和反复推敲,培养自己的空间规划和布局能力。
步骤六:加强色彩和光线的运用色彩和光线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影响建筑的氛围和感受。
学习如何运用色彩和光线,能够为建筑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可以通过学习色彩学和光学原理,加强对色彩和光线运用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七:参与实践项目,提升设计能力学习建筑设计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参与实践项目,才能真正提升设计能力。
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实践项目,与其他学生或专业设计师合作,亲身体验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从中积累设计经验。
建筑设计院方案新手怎么学

建筑设计院方案新手怎么学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对于新手来说,学习如何写出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了解基本的建筑设计要素和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通常包括建筑的功能、结构、形态、材料、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了解这些基本要素和原则是学习写作建筑设计方案的基础。
其次,研究参考相关的建筑设计案例。
通过研究和分析已有的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可以了解到不同设计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借鉴这些案例,可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然后,了解建筑设计的常用软件工具。
现代建筑设计方案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制作。
学习使用这些软件工具,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接下来,进行实地考察和进行设计调研。
实地考察是了解设计场地的环境、气候、地形、交通等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为设计方案提供更为准确和科学的依据。
然后,确定设计的核心理念和主题。
对于每个设计方案来说,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核心理念和主题。
这个理念和主题要能够体现出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接着,进行设计素描和平面布局。
设计素描是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态的重要过程。
平面布局是将各个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
学习如何进行设计素描和平面布局有助于提高设计表达的能力。
最后,进行设计深化和制图。
设计深化是将设计方案从概念阶段逐渐进行详细的完善和具体化的过程。
制图是将设计方案以图纸的形式进行呈现的过程。
学习如何进行设计深化和制图可以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总结来说,学习如何写出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需要掌握基本的设计要素和原则,研究建筑设计案例,了解建筑设计软件工具,进行实地考察和设计调研,确定设计的核心理念和主题,进行设计素描和平面布局,进行设计深化和制图。
不断探索和实践,结合反复的修改和改进,相信你会逐渐掌握写作建筑设计方案的技巧和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优选全文

二、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
1.地段环境 2.人文环境 3.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三、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四、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1)实例调研 (2)资料搜集
第三节 方案的构思与选择
一、设计立意 二、放案构思
1.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二、从具体功能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三、多方案比较 1.多方案的必要性 2.多方案构思的原则 3.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
第四节 方案的调整与深入
一、方案的调整 二、方案的深入
第五节 方案设计的表达
一、设计推敲性表现
1.草图表现 2.草模表现 3.计算机模型表现 4.综合表现
二、展示性表现
建筑初步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第三章
设计方法入门
•认识建筑设计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方案的构思与比较 •方案的调整与深入 •方案设计的表达
❖ 一、教学基本要求
❖ 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任务分析和方按的构思比较,确定方案的调整与 深入,注意方案设计的表达,最终确定设计方案,要注意方案设计中常 出现的问题。
❖ 第四节 方案的调整与深入
❖ 第五节 设计方案的表达
第一节 认识建筑设计
一、建筑设计的职责范围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二、建筑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1.创作性 2.综合性 3.双重性 4.过程性 5.社会性
三、方案设计的方法
第二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一、设计要求的分析
1.功能空间的要求 (1)个体空间 (2)整体功能关系
❖ 本章重点:方案的构思与选择,设计方案的表达
❖ 二❖ (1)建筑设计的职责范围 (2)建筑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3)方案 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艺术设计专业一、认识建筑设计(2)按建筑材料: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3)按建筑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一、认识建筑设计(2)依据A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B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的必要空间C 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日照、主导风向,确定房屋朝向、间距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建筑体型的因素雨雪量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有影响风向玫瑰图一、认识建筑设计D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有明显影响(错层,特殊结构构造措施)E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基本模数:M 0=100毫米扩大模数:3 M 0、6 M 0、12 M 0、30 M 0分模数:1/2 M 0、1/5 M 0、1/10 M 0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交通联系部分空间形式分为:(1)水平交通空间:除满足功能需要外,应服从建筑布局及空间艺术处理的需要。
(2)垂直交通空间:根据需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3)交通枢纽空间:空间过渡的作用,应使用合理、空间得当、结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等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各部空间,使分区明确有联系方便1、空间的主与次2、空间的“动”与“静”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功能组织的重要方面1、人流组织方式(1)平面组织方式(2)立体组织方式2、人流疏散:正常、紧急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组织1、走道式空间组合方式2、单元式空间组合形式3、穿套式空间组合形式:串联、放射4、以大型空间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组合形式5、大空间分割组合形式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一)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基本组成1、室内外空间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延伸、互相渗透和补充,形成既统一有和谐的空间关系。
2、室外构思注意的问题(1)内在因素建筑物本身(功能、经济、美观)(2)外在因素(城市、环境、自然条件等)3、室外空间组成:建筑物、附属建筑物、室外场地、绿化设施、道路小品、道路入口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4、室外空间的处理(1)室外空间与建筑(2)室外空间与场地(3)室外空间与绿化(二)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环境的处理关系1、室外空间的利用环境2、室外空间的创造环境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1、组合要点:(1)从使用性质出发,根据功能关系,加以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建筑初步讲义PPT课件

基础:
建筑基本知识与建筑名词简介
基础:建筑物最下面 埋在土中的扩大构件 称为基础。
基础——地基
建筑基本知识与建筑名词简介
建筑基本知识与建筑名词简介
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是承重构件,
。 又可以是维护结构
外墙 内墙 构造柱 大头角 勒脚
建筑基本知识与建筑名词简介
柱:有承重作用或是加强建筑稳定性的作用。 地面与楼面:基本上为房屋的主要水平承重构件。
分析比较,的调整与深入:
⑴ 调整: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发现 矛盾与问题,补足设计缺陷。
⑵ 深入:深化过程主要通过放大图纸比 例,由面及点,从大到小,分 步骤进行。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4 方案设计的表达:
⑴ 设计推敲性表现: 草图 工作模型 计算机模型 综合表现
⑵ 展示性表现: 选择适合的表现方法 注意图面构图
标高、局部大小尺寸
立面图:
地面、层高、屋面 开间 门窗、台阶
专业识图
Introduce
教学目的
产生对学习专业的兴趣 初步构架课程知识体系 引发学习方法论的思考
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图名及其内容 了解规划之间、规划与建筑的层级性
第一部分 规划篇
1.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来分: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小建筑设计
• 小建筑设计是建筑初步课的 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对以 前所学的建筑初步知识作一 个检验,同时进一步了解建 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 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建筑 设计打好基础。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一 认识建筑设计
1 设计: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的活动方 案(图样、文件或设想)等,以次作为活 动的依据。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第一节 认识建筑设计
一、建筑设计的职责范围
——前期工作、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 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1、前期工作: 一般有调查了解、资料收集、土 地征用、法规咨询、市场调研等。
2、概念设计:
——用理念对主要问题重点解决。
如某场地狭小要解决面积问题;某地区活 动中心首要解决人文环境、形态问题等。
? 社会性:尽管设计都是由个人完成的,每个建筑师都有不 同的风格特点,但建筑一旦开工动土,就对社会产生了联 系,它成了环境的一份子,影响着广大民众。
三、方案设计的方法
? 先功能后形式:
——以平面设计为起点,重点研究建筑的功能需求, 在确定好比较完善的平面关系后再据此转化成空间形 象;
? 先形式后功能:
方式:草图或模型,分析图或仅文本表达,无 固定形式。
沙克研究所 路易康
3、方案设计:
——为一般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重点训练的集中 之处,要全面反映建筑的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 构成及主要材料。
——方式: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 必要时做模型。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一般毕业 后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后进行。
(1 )个体空间 体量大小:平面大小与空间高度; 基本设施要求:家具、陈设等; 位置关系:自身与其他功能空间的联系; 环境景观要求:声、光、热及景观朝向的要求; 空间属性:私密——公共、封闭——开放
——以建筑的体型环境入手,重点研究空间和造型, 在确定好比较满意的形体关系后再反过来填充完善功 能。
要注意的是:两种方式非截然对立,对初学者“先功能”不失为 一种好方法;对功能简单,规模较小的也可采用“先形式”的方 法。
第二节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及设备说明书:结构及设备的计算书、工程 预算
一、认识建筑设计
5、建筑设计的特点: 、建筑设计的特点:
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 社会性 6、建筑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的方法: 先功能后形式、现形式后功能
7、建筑设计的过程: 、建筑设计的过程:
从简到详、从浅到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平面、空间)
用于大空间要求的建筑。(悬索、薄壳、网架、桁架)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三)建筑技术要求:
1、功能要求:建筑特点 2、生理要求:卫生、通风、采光 3、规范要求:
(四)公共建筑的经济问题
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2、室外构思注意的问题
(1)内在因素建筑物本身(功能、经济、美观) (2)外在因素(城市、环境、自然条件等)
3、室外空间组成:
建筑物、附属建筑物、室外场地、绿化设施、道 路小品、道路入口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4、室外空间的处理 (1)室外空间与建筑 (2)室外空间与场地 (3)室外空间与绿化 (二)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环境的处理关系 1、室外空间的利用环境 2、室外空间的创造环境
一、认识建筑设计
4、设计阶段的内容和过程 、
(1)设计内容: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综合考虑各工种的具体要求,协调关系; 与城市建设、建筑施工、材料供应、环境保护 部门关系密切。依据国家有关文件操作。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一、认识建筑设计
(2)建筑设计的过程: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以方案为中心的决策性设计。经济、技术、 美学方面的多方案比较,确定建筑空间、艺术 造型合理的方案,提出投资估算书 技术设计:是以结构、设备为中心的技术性设计,提出 技术设计 概算 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是以技术设计为基础,给施工提供详图,主 要研究构件的具体构造、连接、细部处理, 提供预算
图纸及设计文件: 图纸及设计文件:
建筑总平面:1/500—1/2000(详细标明基地上建筑物、
道路、设施等所在位置的尺寸、标高附说明) 各层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剖面:1/100—1/200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据需要采用1/1、1/5、1/10、1/20 (檐口、墙身、和各构件的连接点,楼梯、门窗及各 部分的装饰大样)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艺术设计专业
一、认识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工程设计是生产或生活空间的组织与工程技术及建筑艺术的综 合,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计
2、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 (1)按功能: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公共) (2)按建筑材料: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结构、钢筋混 凝土结构 (3)按建筑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4)按层数: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 3、 建设程序: 、 建设程序: 验收 设计 施工 交付 任务书编 阶段 阶段 阶段 使用 制、审批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二)建筑色彩的构图原理: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的特性: 对比、冷暖、进退、涨缩、轻重 3、色彩应用:统一、加强、丰富、光色配合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 (一)建筑模数:
我国规定的基本模数:M0=100毫米
1、基本模数系列:
按级差10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100—1500毫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筑设计
平、立、剖面综合在一起表达三度空间的建筑 整体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按使用性质分析 民用建筑面积 1、使用部分面积 2、交通联系部分面积 3、构件面积 (一)使用部分 主要使用活动房间 辅助使用活动房间
四、建筑构造设计
1、房间尺寸的确定
(1)指标:
房间名称 指标(m2) 中小学普通教室 1_1.2 办公室 3.5 会议室 2.3 饭厅 0.8 图书阅览室 2.2
2、扩大模数系列:
3 M0系列:按级差30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300—6000毫米 6 M0系列:按级差60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600—9000毫米 15 M0系列:级差150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1500—12000毫米 30 M0(3000——36000);60 M0无限制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3、分模数系列
一、认识建筑设计
图纸及设计文件
建筑总平面:1/500—1/2000(在基地的位置、标高、道
路、绿化及其它设施)
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立面:1/100—1/200(房屋的主要
尺寸、面积、高度、门窗位置、部分家具和设施的布 置) 说明书:(结构方案、构造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概预算 建筑透视图及建筑模型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群体组合类型及特点
(1)分散式布局组合 (2)中心式布局组合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人们心理、视觉的 要求,还应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一)建筑形体构图原理: 1、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 2、主从与重点 3、对比与微差 4、对位与呼应 5、韵律与节奏 6、均衡与稳定 7、比例与尺度
五、建筑设计的过程
1、设计的任务分析(设计前的准备) 设计的任务分析
(1)设计要求的分析(功能、形式) (2)环境条件的分析 (3)经济技术因素的分析 (4)相关资料的搜集(相当类型规模、规范)
五、建筑设计的过程
2、方案的构思选择 (1)设计立意 (2)方案构思(环境、具体功能入手) (3)多方案的比较 工作步骤:1)从平面入手
3、空间组织——空间感受
根据具体要求,抓住主要矛盾, 三部分空间有机组织、分区明确、关系紧凑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空间组织的重要联系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空间形式分为:
(1)水平交通空间:除满足功能需要外,应服从建筑布 局及空间艺术处理的需要。 (2)垂直交通空间:根据需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3)交通枢纽空间:空间过渡的作用,应使用合理、空 间得当、结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等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组织
1、走道式空间组合方式 2、单元式空间组合形式 3、穿套式空间组合形式:串联、放射 4、以大型空间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组合形式 5、大空间分割组合形式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组合 (一)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基本组成
1、室内外空间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延伸、互 相渗透和补充,形成既统一有和谐的空间关系。
日照、主导风向,确定房屋朝向、间距 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建筑 体型的因素 雨雪量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有影响 风向玫瑰图
一、认识建筑设计
D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有明 显影响(错层,特殊结构构造措施) E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基本模数:M0=100毫米 扩大模数:3 M0、6 M0、12 M0、30 M0 分模数:1/2 M0、1/5 M0、1/10 M0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析与组织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建筑—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空间
1、空间组成:按功能划分
(1)主要使用部分 (2)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 (3)交通联系部分:
2、空间划分——功能关系 分清建筑空间主次关系,结合功能需求
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一、认识建筑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确定各工种之间的技术关系。 各工种相互提供资料、提出要求,共同协调编制 各工种的图纸和说明书。为施工图打基础 要求: 建筑工种的图纸标明与技术工种有关的详细尺 寸 结构工种应有房屋结构布置方案图,附初步计 算说明 设备工种提供相应设备图纸及说明书
一、认识建筑设计
1/10 M0系列:按级差1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10—150毫米 1/5M0系列:按级差2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20—400毫米 1/2 M0系列:按级差50毫米进级,变化幅度50—800毫米
4、模数系列的适用范围:
分模数:用于缝隙、构造节点、结构构件的截面及建筑制 品的尺寸 M0—6 M0:主要用于建筑构件截面建筑制品、门窗洞口、 建筑配件;建筑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层高的 尺寸。 15—60 M0:主要大型建筑跨度(进深)、柱距(开间)、 层高及构配件的尺寸等。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三)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 1、组合要点: (1)从使用性质出发,根据功能关系,加以分
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 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结合环境特点, 运用各种形式美的原则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 意图,创造出完整的室外空间组合 (3)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小品的手段丰富群体 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
六、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建筑方案表现图: (1)绘制前有充分的准备 (2)注意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 (3)注意图面构图 (4 )仪器草图、小稿的使用
六、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学习建筑设计课 (1)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2)注重建筑素质修养的培养 (3)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构思习惯 (4)注意设计过程的计划性 (5)学会通过观摩、交流,改进设计方法, 提高设计水平。
施工图设计阶段 任务:满足施工要求 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相互交底、核 实校对; 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 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 要求反映在图纸上,做到图纸齐全统一,明确 无误。 内容: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全部施工 图纸; 编制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预算书。
一、认识建筑设计
初步设计(方案设计)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一、认识建筑设计
(3)建筑设计内容 设计准备: 设计准备: 熟悉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设计前的调研工作 有关政策学习、同类型设计资料的参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