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学位论文规范
学位论文-书写规范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理科试用本)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二○一○年三月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理科试用本)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撰写要求基本一致。
1- -第1章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独创性声明。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精装封面→封面→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目录→英文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独创性声明。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5000字左右的独立摘要,独立摘要是分别用中外两种文字写出,同样要求注明中外文关键词。
1.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个字,并且不设副标题。
1.2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1.2.1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中文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 - 21.3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黑龙江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题目学院:XXX学院年级:20XX级专业:XXXXXX姓名:XXXX学号:XXXXXX指导教师:XXXX201X年 X 月 XX 日摘要随着行政机关与行政权力在私人领域的全面渗透,在现代社会中,有相当数量属于公民个人的隐私成为公众信息的一部分。
在建设信息公开制度过程中,协调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以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原则,人的尊严不可侵犯的原则,价值平衡的原则,正当程序的原则,同时应完善的隐私保护的立法和相关制度,以实现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保护得到协调。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信息公开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人们想知道他们应该知道的一切,要求社会更多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人们又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想让别人知道和传播自己的隐私。
这构成了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关键词:信息公开;资源共享;隐私权;保护策略AbstractWith full penetration of the executive and the executive powers in the private sphere, in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a considerable number belonging to the privacy of individual citizens to become part of the public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the coord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izen privacy protection, 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national and public interests, the principle of the inviolability of human dignity,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of value, the principle of due process, while should improve privacy protection legisl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 in order to achieve public information and citizen privacy protection coordin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public information public. On the one hand, people want to know everything they should know, to demand that more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and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requested to protect their privacy and do not want to let people know and spread their privacy. This constitut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itizen privacy protection.Key wordsKeyword: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source sharing; Privacy; Protection strate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 (1)1.1 信息公开和潜在危险 (1)1.2 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 (2)1.3 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关系 (2)1.3.1信息公开和隐私权的冲突 (2)1.3.2信息公开和隐私权的联系 (3)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前言信息公开是项重要的决策,随着逐步推动的电子信息管理技术,收集公民信息的能力也在日益加剧,而且变得更加多样化,合理和正确使用个人信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对控制权的个人信息,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构建省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提高全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及创新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配合实施。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生。
第二章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实施范围第四条学校将以专业为单位由计算机随机抽取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学生名单,抽取比例一般为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10%,不足1人时按1人计算,对于人数较少的专业,一般应至少抽取5篇。
第五条学校将对各学院推荐的参加“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
第六条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存在有疑似严重抄袭行为的毕业论文(设计)可申请检测。
第三章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标准第六条学校参考国内同类高校检测标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标准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复制比(文字复制比即指毕业(设计)论文的某一章节与比对文献比较后,重合文字部分在该章节中所占的比例)在30%(含30%)以内的视为合格;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超过50%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一次机会,限期整改;文字复制比超过50%视为不合格。
第一次检测不合格或整改后仍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毕业(设计)论文经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后将延期答辩。
第七条推荐参评“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制比不得高于20%。
黑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本模板所有格式、字体字号均已设置完毕,无须更改黑体小二号字)学院:(黑体三号字)年级:(黑体三号字)专业:(黑体三号字)姓名:(黑体三号字)学号:(黑体三号字)指导教师:(黑体三号字)年月日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摘要内容应在200~400字左右,用宋体小四号字书写。
摘要内容后空两行书写“关键词”。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倍行距。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按词条的学科目录分类顺序,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倍行距。
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备注:当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使用英文完成时,摘要与关键词采用英、中两种语言书写,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之外的语言书写的,摘要与关键词采用主体语言(即文章使用的语言)和英文两种语言书写,主体语言在前,英文在后。
)Abstract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英文摘要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完全对应。
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反剽窃暂行规定

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反剽窃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严肃学术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及黑龙江大学相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接受国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因涉嫌剽窃而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三条反剽窃是规范学术纪律、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审查环节,用以查纠学位论文中因涉嫌剽窃而导致的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以下简称剽窃行为)。
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反剽窃工作由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反剽窃委员会负责。
黑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反剽窃委员会设在研究生学院,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依本规定实施自检自查。
第四条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产生的相同文字不适用本暂行规定。
第二章剽窃行为第五条本暂行规定所指剽窃行为是指在学位论文中大面积照搬他人已发表或者未发表的作品原文而不注明出处的行为,以及在学位论文中使用他人的思想见解或语言表述而不注明出处的行为。
引用他人的著述或观点应注明出处,是指应在论文的脚注、尾注中详细说明引用著述的作者、著作名称、页码等内容,仅在论文的前言、参考文献或论文感言中提及所引用的著作不属于注明出处的情况。
第六条一篇学位论文中,如果有连续50个汉字完全或者其中90%以上文字与他人论著相同且语义一致,没有注明出处的,属雷同行为。
一篇学位论文中存在如下情形之一的构成轻度剽窃行为:(1)有10处以上文字雷同的;(2)其他应当认定为构成轻度剽窃行为的情形。
一篇学位论文中存在如下情形之一的构成一般剽窃行为:(1)有20处以上文字雷同的;(2)连续250字(含标点符号)完全相同的;(3)通篇学位论文复述他人行文、变换措辞使用他人的论点和论证,呈示他人的思路等且均不注明出处的;(4)其他应当认定为构成一般剽窃行为的情形。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

与国内外同学科相比的先进性及社会效益、应用前景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理论或方法,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论文的工作量。
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等是否适当。
业务水平
论文作者是否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是否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写作能力与学风
文字表达是否做到:概念清楚,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说理透彻,书写规范。治学态度是否严谨。
整体分数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论文评议意见结果(只选一项):____
A.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可以答辩。
B.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小改后参加答辩。
C.距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一定距离,需对论文进行重大修改,不能参加本次答辩。
D.没有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同意申请答辩。
注:在您认为合适的栏目里划“〇”,划“〇”后请不要涂改。如须修改请在评阅意见修改中说明原因。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
编号:
硕士生姓名
学科专业
学位论文题目
您对该论文所涉及的领域熟悉程度
非常
熟悉
比较
熟悉
一般
不熟悉
评价要素
参考提纲
评价等级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包括对科学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作用;课题的前沿性。
文献综述
对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发展方向及主要文献资料是否有较全面的掌握及正确的评述。
一、论文的主要优点和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三、论文评阅意见修改:
评阅人(签字)
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查暂行规定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核暂行规定为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规范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特制定此规定。
一、中期审查时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查,一般在第五学期末(12月份)进行;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审查,一般在论文正式答辩前6个月完成。
二、中期审查内容1.目前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完成论文全部工作的比例。
2.已取得的科研成果,附已发表的文章复印件及其它成果复印件(此款适用于博士研究生)。
3.根据国内外研究最新发展及研究进展情况,对论文中哪些研究内容作了必要调整和变动。
4.下一步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存在问题、建议及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审查程序1.研究生学院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安排中期审查时间,并提前10天公布考核时间与学生名单。
2.研究生准备中期审查报告、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查表》,并于考核前7天将填好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查表》及报告的ppt文档(理工科)交研究生学院培养办。
3.硕、博士导师指导组负责组织审查组(不少于5人),并提前公布审查具体安排。
4.研究生按要求向审查小组汇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等。
四、审查结果1.审查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2.导师要对论文进展情况给出书面评语。
3.审查小组进行全面考核评议,并给出书面审查评语,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中期审查合格的研究生,可根据审查小组意见,继续进行论文研究与写作工作。
对于中期审查不合格的研究生,考核小组提出整改意见,并在三个月后再次进行审查,如第二次审查仍不合格,由研究生学院做出延期答辩处理。
研究生学院二○○六年十月十一日。
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是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学生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暂行办法.一、组织管理1。
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校、院二级管理。
学校成立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创业教育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创业教育学院负责教学工作院长和各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开办单位负责领导为成员,对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各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开办单位应成立由开办单位负责领导担任组长,具体负责教师、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等组成的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
3.各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开办单位具体负责教师负责本单位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日常工作,应做好毕业论文(设计)信息收集、上报、归档、总结等工作.二、选题管理4.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从第六或者第七学期开始,各开办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
全日制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由具体负责教师负责征集(一般数量不得少于本专业当年毕业生的数量),经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每届题目更新率按专业类别分别要求如下:艺术类专业应不低于10%;文、理科基础类专业应不低于20%;外语类专业应不低于30%;文科应用类专业应不低于40%;管理类专业应不低于40%;理科应用类专业应不低于50%;工程技术类专业应不低于6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理科试用本)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二○○七年四月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理科试用本)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撰写要求基本一致。
第1章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独创性声明。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精装封面→封面→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目录→英文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独创性声明。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5000字左右的独立摘要,独立摘要是分别用中外两种文字写出,同样要求注明中外文关键词。
1.1 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个字,并且不设副标题。
1.2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1.2.1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中文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1.3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学位论文为了反映已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门知识,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有足够的文字论述。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1万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1.3.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后一般应有“本章小结”。
1.3.3 结论可以总结性地说明学位论文的最终研究成果及其价值,同时,可以直接表明论文中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不应当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 参考文献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
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1.4.1博士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参考文献使用页下注,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应当以页为单位连续编号,以便于读者查阅,编号用数字加圈标注,如①②等。
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列表的格式一致。
博士学位论文在文后列参考文献表,包括参考书目、参考著作、参考文章、外文文献等。
参考文献序号左顶格用方括号标注,如[1][2]等。
具体内容参见第2章2.13参考文献。
1.4.2硕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作者写论文时所参考、引用的文献书目,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如“二次铣削。
”[1]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表于文后。
参考文献序号左顶格用方括号标注,如[1][2]等。
具体内容参见第2章2.13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论文如有要为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作进一步说明的文字,一般放在该页下的“脚注”处,即页下注,以便于读者查阅,编号用数字加圈标注,如①②等。
1.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必须有该项内容)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学术论文。
录用通知书中应明确说明论文的发表卷、期号。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单做一项列出。
与学位论文无关的学术论文不宜在此列出。
我校对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见《黑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暂行规定》。
1.6 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
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第2章书写规定2.1 论文正文字数博士学位论文理工科一般为6~8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一万字左右。
硕士学位论文理工科一般为2~3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3000~5000字。
2.2 论文书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论文版芯大小一般应为150mm×215mm(包括页眉及页码则为150mm×235mm),页码在版芯下边线之下隔线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前置部分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单独编排,如:-I-,-II-等。
正文页码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如-1-,-2-等。
博士学位论文的扉页、摘要、目录、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
扉页、摘要及目录的英文部分另起一页。
2.3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500~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为1000~2000字,均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
中文摘要页不需要写出论文题目。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2.4 目录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条三级标题及其页号,含: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参照附录1。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符号者可略去此表)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
一级标题顶格书写,二级标题缩进一格,三级标题缩进两格。
)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独创性声明索引(可选择或不选择)2.5 论文正文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字数一般应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 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层次代号建议采用文3.7中表1的格式。
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
具体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2.6 名词术语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
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
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原词。
2.7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2.7.1 物理量名称和符号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参照附录2)。
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物理量的符号必须采用斜体。
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作下标时也用斜体。
2.7.2 物理量计量单位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参照附录3)及GB3100~31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可采用汉字或符号,但应前后统一。
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8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按照GB3100~3102-86及GB715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2.9 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参照附录4)。
2.10 公式公式原则上应居中书写。
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2-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ba。
/(xcos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ba/cos而不写成xx(。
/a cosb)2.11 插表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
表题置于表上,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居中排写,中文在上,要求用5号字(参照附录5)。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则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参照附录5中例2)。
表中数据应准确无误,书写清楚。
数字空缺的格内加横线“-”(占2个数字宽度)。
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参照附录5中例2),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2.12 插图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
选图要力求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