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蛋 白 、 热 量 、 维 生 索 的 易 消 化之 饮 食 , 高 高 以保 证 机 体 所 需 衰 竭 。
营养物质 并且 注意多饮 水 , 同时避 免摄人 古酸性 成份多 的 46 定期复查血象 . 食物 , 以防止高屎 酸血 症 , 引起 肾功能损 害。
骨髓抑制 , 引起 血 象 三 系 降 低 因 此 , 要定 期 复 查 血 象 , 如
人员要 向患者厦家属宣传消毒蕊 离 、 曹知识厦撵视制 度。 灭
?r , x静 滴 由外 周 静 脉 均 匀 滴 人 , 每 日室 内 用 紫 外 线 消 毒 2次 , 时 开 窗 通 风 , 持 空 气 新 f 定 保
要 维持 1h 短 时 同 内 M X 进 ^ 体 内 会 产 生 毒 性 反 应 。 因 鲜 , 2, T 每周作 一次空气 培养 , 认真做好基 础护理 , 防止 口鼻腔 此 , 严 格 掌 握 解 毒 时 间 , 规 定 时 间 及 时 给 甲 酰 四氢 叶酸 感染 , 应 按 饭前 饭后 用 12 :∞0洗必泰 澈 口, 腔用薄 荷油 和呋 鼻
钙解 毒。我科 1 6倒患者 均以静滴结 束后 2 h开始解毒 . 4 临 麻 液 交 替 滴 鼻 , 止舡 周 感 染 , 后 用 P 防 便 P粉坐 搭 。
床上 疗 效 瞒 意 . 发 生 毒 性 反应 。 束 ( 闰 昱编辑 )
文 章 编 号 ;0 5—8 8 (0 2 0 —0 5 O 10 4 6 2 0 】 2 1 4一 2
用 药 过 程 中 , 密 观察 患 者 临 床 表 严
现, 恶心、 吐、 如 呕 胃肠 道 反 应 等 , 给 予对 症 处 理 , 时 监 可 同
42 饮食护理 .
化疗期 间应 注 意休息 , 强 营养 , 加 供给 高 测 pI , |值 使化疗期间 p H值保 持在 65以上 , . 以援防 肾功能 化 疗后可 引起骨髓造血功能 障碍 , 即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护理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护理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护理一、平卧位的护理1、体位安置接通手术床的电源,便于术中随时调整高低幅度。

病人取平卧位,双肩超过床背板,脖部较短或头部需过度偏转者(如颞下开颅术,头部需转向对侧60°),酌情再将病人上移。

约束四肢,头部以头架固定。

2、护理(1)在麻醉前牢固约束四肢,防止肌松剂应用后因肌肉松弛而出现肢体下滑致输液脱落、骨折及坠床等。

(2)头架固定后,头部过度偏转者,将入路侧肩部垫高以支持体位,防止颈部肌肉过度牵拉而损伤臂丛神经,同时缓解头架的压力。

(3)头部安置托盘,以防止脸部压伤及气管导管脱出。

眼部垫以棉花,胶布固定。

术侧耳道塞入棉球,防止消毒液进入耳道。

二、坐位的护理1、体位安置(1)了解病人的身高。

病人坐起前,髂前上棘与床坐板前端平齐。

身高偏矮者(低于155cm)和小儿,在臀下适当垫一软枕以增加上半身的高度,以病人坐起后肩部超过背板为宜,避免背板上升后病人头部相对过低。

(2)上好“五种专用带”。

两腿弹性绷带:包扎时先将腿部抬起以驱血回心。

绷带松紧适宜。

过松起不到驱血作用,过紧则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胸带:为宽约5cm的棉布带,缚扎以牢靠固定又不影响呼吸为宜。

腹带:固定于两侧的髂部。

固定时稍松,因病人坐起后,腹部与床板之间的距离增加,腹带张力随之增加,以坐起后一手能穿过为宜。

膝部约束带:膝下垫膝枕。

束手带:病人坐起,头架固定后,双手自然摆放于胸前的腿上。

腿上垫一软枕,约束带相互交叉固定。

(3)逐渐升高背板至90°,同时将手术床后倾15°。

升高坐板和下肢板至10~15°,防止病人向下滑移,头架固定。

2、护理(1)注意“三根管”。

气管导管:采用弹簧管,防止头部下垂后导管折叠。

协助麻醉医师妥善固定接气管导管的螺纹管,术中随时观察,防止导管扭曲松脱。

本组发生1例因坐起后,口腔分泌物流出浸湿固定导管的胶布而导致脱管的教训。

经及时发现后,立即松开头架,取平卧位,重新插管。

外科手术技术中的体位安排

外科手术技术中的体位安排

外科手术技术中的体位安排体位安排在外科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体位安排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操作视野,还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体位安排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体位安排的主要目标是使手术区域暴露在医生的视野范围内,同时保护患者的安全和身体机能。

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安排来满足手术需求。

首先,我们来介绍常见的体位安排之一:仰卧位。

这种体位对于胸部和腹部手术非常常见。

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腿部稍微伸直,手臂放在身体两侧。

在仰卧位下,医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胸腔和腹腔的操作,并充分展示手术区域。

第二种常见的体位安排是俯卧位。

在该体位下,患者躺在手术台上,面朝下,头部稍微偏向一侧。

这种体位被广泛用于背部和下肢手术。

它使医生能够更好地接近患者的背部,进行脊柱和骨盆的手术。

但是,使用俯卧位要特别注意患者呼吸通畅和神经功能的监测,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压迫。

手术中还常见的体位是侧卧位。

这种体位通常用于颈部手术、头颅手术和某些腹部手术。

患者侧卧,将身体成一个弓形。

通过这种体位,医生能够更好地访问头颈区域,同时还可以使手术区域保持较好的血液循环和通气。

此外,坐位和半坐位也是常见的体位。

坐位适用于脑神经外科手术,如颅底手术。

患者坐在手术台上,头部稍微向前倾斜。

这种体位使医生可以更好地访问颅底区域。

在半坐位下,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上半身呈坐位,而下肢仍然平躺。

半坐位体位常用于心脏手术,如起搏器植入术。

在进行体位安排时,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首先是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手术过程往往较长,患者需要在手术台上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

因此,在选择体位时应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的特点,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压疮、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

其次是手术区域的清晰可见。

体位安排应确保手术区域暴露在医生的视野内,这对手术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在手术区域进行精确的切口和器械操作,因此体位的选择应使手术区域充分暴露,并避免遮挡或阻碍医生的视野。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入路ppt课件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入路ppt课件

案例二:侧卧位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特殊体位
详细描述:侧卧位通常用于脑出血手术,特别是基底节区的出血。这种体位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观察出血部位,并减少脑组织 受压的风险。同时,侧卧位还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对其他脑组织的损伤。
案例三:俯卧位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常用体位
详细描述:在脊柱手术中,俯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这种体位有助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充分暴露脊柱 ,便于操作。同时,俯卧位还可以减少对其他器官的压迫,降低手术风险。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遮盖非手术部位
在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非手术部位进行适 当的遮盖,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减少不必要 的暴露和尴尬。
尊重患者意愿
在手术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 隐私需求,尊重患者的意愿,确保患者在手 术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尊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褥疮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患者受压部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 褥疮等并发症。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 入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常见体位 • 常见入路 • 体位与入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体位与入路的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神经外科手术的概述
01
神经外科手术是针对脑、脊髓和 周围神经系统的外科手术,旨在 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
要点一
适应症
适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手术。
要点二
禁忌症
对于面部、胸部、腹部或髋部有损伤的患者不宜采用俯卧 位。
坐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颈椎和腰椎手术,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
禁忌症
对于胸部、腹部或髋部有损伤的患者不宜采用坐位。

常用的手术体位(一)2024

常用的手术体位(一)2024

常用的手术体位(一)引言概述:手术体位是在手术操作中患者采取的特定姿势,旨在为医生提供最佳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手术体位(一),包括卧位、坐位、立位、仰卧位和俯卧位。

每种体位都有其适用的手术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卧位:1. 仰卧位:患者仰卧平躺于手术台上,常用于心血管手术、胸腹部手术等。

2. 侧卧位:患者侧身躺于手术台上,常用于脊柱手术、关节手术等。

3. 俯卧位:患者面朝下躺在手术台上,常用于背部手术、肛肠手术等。

二、坐位:1. 半坐位:患者上身半坐半卧,常用于头部手术、眼科手术等。

2. 直坐位:患者身体直立坐在手术台上,常用于胸部手术、脑部手术等。

三、立位:1. 直立站立位:患者直立站立在手术台上,常用于下肢手术、骨科手术等。

2. 倒立位:患者头朝下悬挂在手术台上,常用于眼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四、仰卧位:1. 头高仰卧位:患者仰卧,头部稍高抬,常用于颅内手术、颈部手术等。

2. 胸高仰卧位:患者仰卧,上半身高抬,常用于胸部手术、胃肠手术等。

五、俯卧位:1. 头低俯卧位:患者俯卧,头部低垂,常用于眼部手术、耳鼻喉科手术等。

2. 胸低俯卧位:患者俯卧,上半身低垂,常用于胸部手术、颈椎手术等。

总结:手术体位对手术操作至关重要,选择适当的体位有助于提供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常用的手术体位包括卧位、坐位、立位、仰卧位和俯卧位。

每种体位都有其适用的手术类型,医生在选择体位时需根据手术部位和目的进行综合考虑。

正确的手术体位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神经外科特殊体位

神经外科特殊体位

• 深静脉部位: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 下静脉,股静脉。首选颈内静脉,颈内静 脉从颅底静脉孔内穿出,经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上腔静脉。 • 意义:侧中心静脉压,评估血容量,测定 上下腔或右心房内压力,及时处理空气栓 塞。
空气栓塞的预防:
在改变体位以前必须将下肢裹弹力绷 带,及早补充足够的液体及血液,以升高 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可提供血 管内液体容量的信息,对诊断气栓有一定 的帮助。气栓可引起低血压和缺氧。而且 当气栓存在时,可以心内抽掉一部分气体, 为治疗提供一种手段。
• 用宽绑腿带在肋缘下方绑于手术床背板 上,不要过紧,目的是防止摆放体位时 左右摇动,减少内脏血液流动,保证患 者坐起后回心血量的供应。
• 将双上肢固定在身体两侧,用两个方枕 支撑双臂并用束带固定,保护呼吸神经 不受压迫,前臂自然弯曲,保持舒适。
坐位的体位步骤:
• 前额颞部上头架,呈低头,前屈,伸直 枕颈部→坐位使手术区的静脉形成负压。


位:
适用于小脑,后颅窝,四脑室等。
府卧位病人准备:
• 同侧卧位。
物品准备:
长软棒、大软枕、数块棉垫、绑腿带、 头托、头架、电刀、吸引器
府卧位体位步骤:
站在医师对侧将长软棒放入患者一 侧锁骨至髂棘处→另一侧也放置锁骨至 髂棘处→双足部垫一大软枕,使踝关节 自然弯曲下垂→固定好尿袋→放置好固 定架→用绑腿带将肩胛向两侧床边交叉 牵拉。
侧卧位注意事项:
• 眼保护:用7×11膜贴于眼部,防止角膜干 燥,同时也防止消毒液流入眼内。 • 耳保护:长时间侧卧,注意下耳廓勿受压, 放置头圈内,上耳孔塞棉花,防止进水。 • 老年人及小儿瘦弱者,髋部放一棉垫,注 意粗隆处受压。 • 后挡板处垫一棉垫,不要过紧,男性会阴 部放置前挡板,注意勿挤压。脚踝处垫一 棉垫。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入路

• 颞肌前部,额颞蝶顶结合 部,眶上外侧缘,蝶骨嵴, 眶顶,前颅底、鸡冠和大 脑镰,蝶骨平台,视神经和 视交叉,颈内动脉及其
分支,海绵窦前外侧壁,
动眼神经,鞍隔,Βιβλιοθήκη 体 柄及鞍背。侧俯卧位之手术室的布置
• 应用三点头架, 将身体旋转固 定于侧斜位; 在患者腋窝垫 上小垫防止臂 丛受压
• 臀部及膝关节 微屈并用枕垫 隔开,避免压 迫越过腓骨头 的腓神经
神经外科手术基本体位
仰卧位
可以暴露幕上区,并可进入后颅窝的前部区域 入路:经蝶、经纵裂、翼点、颞下入路
侧俯卧位
可以暴露枕部和后颅窝,脑干外侧、桥小脑角、枕骨 大孔、岩斜区和上颈段侧方
入路:乙状窦后、乙状窦前、枕下正中、远外侧和岩 骨入路
俯卧位
可以暴露枕部和后颅窝,还可进入颈椎后部 入路:枕下正中、颈椎后路
• 显露从松果体区到枕骨 大孔并进入到颈椎上段
• 俯卧位,胸部抬高15°, 头固定于可以屈曲位置; 头的转角为0°
• 严格按正中切开 • 枕大孔及寰椎后弓骨
性处理动作要轻柔 •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
护两侧小脑下后动脉 及其分支
• 分离时应避免脑干的损 伤
• 可能影响后组颅神经, 应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 管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潘剑威
神经外科常用手术体位 与手术入路
手术体位
患者体位是整个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适的体位对控制患者的静脉回流和颅内压、
预防术者的疲劳具有重要的作用
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
舒适安全 固定牢靠 暴露充分 保证呼吸、循环通畅 避免损伤
体位摆放的术者要求
• 弧形乳突后切 口-探查后颅 窝外侧的病变
小脑幕下病变的切口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和肿瘤所在位置选择合适手术体位。

摆放体位时,头放置不能过低,避免脑淤血和颅内压升高,减少手术野的出血量,防止脑水肿。

(一)仰卧位1.仰卧侧头位:适用于额、颗、顶部及颅前窝手术(眶上一翼点联合入路,鞍上、鞍旁及鞍后以及伸展至海绵窦、沿天幕切迹和眶内的大型病变、前交通动脉夹闭术等)。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患侧肩部下置一垫,手术床前部向上抬高15度-20度,头向下倾斜20度,并向对侧旋转45度,头架固定头部或枕下垫头圈。

颈部避免过度扭曲,以免影响气管导管的通畅,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和颈静脉受压而使颅内压升高。

2.垂头仰卧位:适用于经口鼻蝶或单鼻孔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即头后仰15度-20度,肩下垫一个软方枕,头下枕头圈。

(二)侧卧位侧卧位适用于桥小脑角病变(听神经瘤、胆脂瘤、脑膜瘤、囊肿)、小脑病变、四脑室病变、后颅凹病变、颈椎病变:患侧向上,用神经外科专用头架或头圈固定,患侧肩膀用一长宽约束带加软枕牵拉固定于手术床两旁,牵拉力度要适宜,防止过度牵拉引起颈部神经、组织的损伤。

(三)俯卧位俯卧位适用于脊髓手术、脑干(中脑)肿瘤切除术(中脑胶质瘤、中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先天性肿瘤)。

使用神经外科专用头架固定。

1.俯卧位时注意勿使患者胸、腹部受压,以保持其呼吸通畅及下肢静脉回流正常。

男性患者尤应注意勿使生殖器受压。

2.保持深静脉穿刺管及导尿管通畅。

3.俯卧位时使用头架前,应注意涂抹红霉素眼药膏于结膜囊,并覆盖护肤帖膜,避免头架损伤眼睛。

因可能由于手术造成头部于头架位置偏区,术中定时观察患者头架压迫区域,并加以按摩。

(四)坐位坐位适用于幕下后颅窝开颅术I.为患者双下肢缠绷带时,要松紧适度,减少下肢血液淤积。

2.使用坐位架时,保持头、颈在同一轴线,头部以适宜方法固定于坐位椅的头架上。

患者胸前与坐位椅之间放一软方枕,背部加衬垫,并用约束带从患者背部将其固定于坐位椅上,双下肢置于长脚蹬上,保持功能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常见病变的手术入路
垂体瘤手术入路:经口鼻蝶、经鼻 蝶入路、冠状切口经额下正中入路、 经翼点入路、经颞下入路; 桥脑角区肿瘤:颞下入路、乙状窦 后入路(最常用); 鞍区占位:额颞部入路、经额下入 路、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最常用: 入路最近、不易损伤功能区)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 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0~15°,使术者的眼睛与术野保持在同一水平,便于手术操作。 4:需要上头架时,要平于床头横一中单,腋下平床背板,撤除头
托板后,肩垂下床背板用中单兜起,大弯钳固定。注意保护肘部 的尺神经
俯卧位摆放要点
这个体位外二科最常用,一些幕下肿瘤,小 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髓内肿瘤等
1:手术床摆放好体位垫、横单,病人在手术 车上麻醉后翻身上床,

2:仰卧位头后仰10 ° ~15°,有利于前颅底和鞍区的显 露。
3:了解手术入路是正确安置体位的必要前提 ,蝶鞍部肿瘤 (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多采用翼点入路和经额入路。
4: 颅后窝肿瘤多采用枕下正中或旁正中入路 5:三叉神经痛是我院的特色专业,外一科仰卧侧头,床
升至最高,向对侧倾斜15°~20°;外二科侧卧。
上头架遵循的原则
1:避免放置在覆盖于气房的骨质和菲薄的骨质, 如:颞骨鳞部
2:避免放置于颞肌和枕下肌群 3:固定钉不能放在横窦或矢状窦上,或存在的分流
设备和颅骨缺损部 4:钉子要距切口2~3cm,三个钉子要在不同的三维平
面上 5:压力适中,避免穿透内板 6:美容原则
显微外科体位小要点
1:手术床头部抬高15°~30°,不得高于45°,有气栓的 危险
2:头过度偏向一侧时,则使用头 架,入路侧肩部垫高以支持体 位,防止颈部肌肉过度牵拉而 损伤臂丛神经,同时缓解头架 的压力。
侧卧位的摆放要点
1:病人呈90°侧卧(体位垫同一般侧卧要求)背部与床缘平齐。 此时髂部及手的约束至为重要 。侧卧位的挡板一定要顶在耻骨联 合和骶尾部。
2:头下垫头圈,注意保护下方的耳朵。 3:用长棉条约束带向下拉肩,适当升高手术床,并向对侧倾斜
2:病人双手自然平行于身体两侧,横单固定 3:撤除头托板,上头架固定。 4:注意肩部不要悬空,髂嵴、男性会阴、膝
关节、脚踝部的保护。
头架的使用及维护
术前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关节 是否灵活,螺丝有无滑丝现象。固 定时拧紧每个螺丝,以防松脱后病 人因头部下垂而致颈椎脱位。头架 用布包裹,减少术中血液污染。术 后擦净血迹及液体,关节处经常上 油。头钉取下后洗净擦干,灭菌备 用。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管理
显微外科体位要求
特点:显微镜下操作、手术部位深、 术野狭窄、手术精细、时间长
要求:在正确、舒适、安全的原则上, 充分考虑体位对颅内压、脑血流、 呼吸的影响;避免颈部过度扭转; 利用脑组织重力下垂增加术野的显 露等并注意保护眼睛。
仰卧位的摆放要点
1:双肩超过(或平齐床)背板, 双手并与身体两侧,术侧靠近 床沿,头下垫头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