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绿道网建设
绿道建设城市绿色发展关系论文

绿道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摘要】2010年以来,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已成为广东省城乡建设的重点工程,并在各地掀起了绿道建设的浪潮。
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首开先河的增城市,已成为其他城市绿道建设学习的示范基地和榜样。
2010年2月26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对增城绿道进行专题调研,对增城市通过绿道建设发展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绿道”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国外已得到广泛认同和实践。
建设绿道,能以低投入、低成本的方式起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优化宜居环境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能倡导和发展绿色经济,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笔者通过学习“增城模式”,探索、小结绿道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更多的城市提供一种可能的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绿道;增城;绿色经济1 绿道的基本概念“绿道”内涵相当丰富,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
在此,笔者引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相关定义,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2 绿道的主要功能2.1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绿道外围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农业生产用地作为城市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
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等;生物栖息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
绿道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为野生动物迁移提供通道。
2.2 提供大量游憩机会: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提供开展步行、爬山、骑自行车、游泳、划船,以及其他户外休闲活动的场地;为短距离出行者提供清洁、方便的通道,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
2.3 体现社会与文化的价值: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迹的通道;为市民提供健身、嬉戏的空间场所,促进人际交往及家庭和睦。
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实践-反思和拓展

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实践\反思和拓展【摘要】通过对珠三角多个城市绿道的调研研究,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中国城市和欧美城市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拓展迅速,我们除了可以为即已存在的城区进行类似欧美城市“更新式的”绿道选线外,有更多机会可以在新区规划中预先建立更加完善的绿道网络。
文章进而结合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实践和其它规划项目阐述新区规划中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内部绿道选线新区规划考虑因素难点[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s planning,i fi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many problems are worth our reflection.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cities and european or american cities is that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districts planning in adv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perfect greenways network in china,in addition to do the renewal greenway planning in existing cities like european and american way. because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city urbanization,and the cities expand rapiddl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lanning projects,in order to tell us the kernel of the urban greenway route planning in the newdistrict planning.[key words]greenways within the city, route planning, new district planning, considerations, difficulty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城市内部绿道的定义“绿道”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
城乡绿道建设探析——以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

2 0 1 4 年
第2 5 卷
第1 期
南 方 园 艺
论、 国外实践案例的介绍及从概念、 功能、 类型等方面
足城市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 目的的绿道 , 总长约 8 8 4 k m;都市型绿道指分布在各市中心城区路段 , 集 中在城镇建成区, 以改善人居环境、 方便城市居 民进 行户外活动为主要 目的的绿道 , 总长约 4 5 8 k m。 在三
类绿道 中, 以郊野型绿道建设路程最长 , 与改善农村
研究 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Ⅱ 2 . 阍 。国内的绿道实践主要
是国土绿化和各个地区所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 , 有关 绿道设计的研究内容较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 国绿色通道建设 的通 知( 国发[ 2 0 0 0 1 3 1 号) 将绿化通道建设列为一项具有 战略意义的国土绿化工程 , 在城市规划层面定义 了绿
市的发展要求。 近几年绿道建设率先在我 国广 东珠三角地 区开展 , 随后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 全
面提升 了城 乡 居 民的生活质量, 完善 了城 市功能, 强化 了地方风貌特征。 文章在综合分析 国内外绿道 建设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 以广 东珠三角绿道 建设为例 , 着重对绿道建设的生态功能、 游憩功能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1 4
基金项目: 翁殊斐( 1 9 6 9 一) , 女, 副教授 , 博士, E — m a i l : w e n g s h u f e i @1 6 3 . c o n r
作者简介 : 杭夏子( 1 9 8 9 一 ) , 女,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植 物与观赏园艺专业 2 0 1 1 级研究生 , 主要从事 园林植物方向研究 , h a I l g x j a z i 8 9 @1 6 3 . 1 3 0 1 1 1
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构建

为此 , 本着构筑珠 三角地 区整体生态保 护格局 、 推动 生 态环境保护从 “ 软约束 ” 硬约束 ” 向“ 转变 的理念 , 为实 施《 珠三角洲地 区改革 发展纲要》 根据省 委 、 , 省政府 的工
作 部署 ,广东省建设 厅负责牵头开展 珠三角区域绿地划
定及管理办法制定工作 。在 区域绿地规划研究过程 中 , 他
们 发 现 , 成 区 域 绿 地 的两 大 要 素— — “ 态 斑 块 ” “ 构 生 和 生
人 的全 面发展 ,坚 持在开发利用 自然 中实现人 与 自然的
和 谐 共 处 , 现 经 济社 会 的 可持 续 发 展 。这 样 的 发 展 观 符 实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观 规律 ① 。这 是 总 书记 最 早 提 出科 学 科 学 发展 观 的一 次 讲 话 。时 间 已过 去 8年 , 国 各 地 各 行 各 业 全 在落 实和贯 彻科学发 展观这一 重大治 国战略 思想时 , 已
系— — “ 三 角 绿 道 网 ” 珠 ,以 解 决 珠 三 角 结 构 性 生 态 廊 道
市建设 用地 占市域总面积 已达 4 %,超 出建设 用地 占市 0
域 总面积 3 %的安全底线 ; 0 广州 与佛 山之 间、 圳与东莞 深 之间 已无大面积绿带进行有效 的生态 隔离。按 照现有 的 规划 和城 市扩张速度 , 22 至 0 0年各市合 计城 乡建设用地
改 革开放 3 0年 来 , 三 角 在 工 业 化 、 镇 化 迅 速 推 珠 城 进 、 口急 剧 增 长 、 业 急 剧 发 展 和集 中 的 同 时 , 带 来 人 产 也 生态 环境 恶 化 等 一 系 列 严 重 问题 ,对 珠 三角 经 济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构 成 较 为 严 重 的威 胁 。2 0 0 5年 , 圳 、 莞 两 深 东
珠三角绿道网(麻涌段)工程绿化施工质量控制

加 强后期 养护 管理 等 方 面 阐述 绿 道 网工 程 建 设 绿 化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过 程 。 关键 词 : 绿 化 工 程 ;绿 道 ;施 工 质 量
绿道 ( G r e e n wa y ) 是 一种线形 绿色开 敞空 间 ,通 常沿 着 溪 谷 、河 滨 、山脊 、风景 园路等 自然和 人工廊 道建立 ,内 设 可供行 人和骑车 者进入 的 园林 景观游 憩线路 ,连接 主要 的公 园、 自然保 护区 、风 景名胜 区 、历史名胜 古迹和城 乡
确 保绿道工程 能否发挥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 。
1 . 3 种植 土方要 求
回填绿 化种植土 方要 有土壤化 验检测 报告 ,要适 合绿 化苗木 种植 的土 质要 求。种植 土首先 应适 合将要种 植的 苗
预定容 器绿化 苗木 ( 主要是 乔木 ) 计划 。麻涌镇绿道 工程 建设
专 门成立绿 道苗木采 购小组 ,专 门负责 苗木 预定 和采 购工 作 ,确保预 定苗 木的 质量 。选购 符合 设计要 求规格 、无病 虫害的 树苗是确 保工 程质量 的关键 ,也是体 现整体景 观工 程 的重 要标 准 。如该工 程的 主体树 种大 ( 小) 叶榕 、尖 叶杜 英 、秋 枫 、海 南蒲桃 等 ,应 选择生长 旺盛 、形态好 、主干 直 、无 病虫 害、无机 械损伤 的优 良苗源 ,并做好标记 。主 要苗木 、示 范段 苗木 由甲方提前 集 中采 购 ,采取 包工 不包
1 . 2 中标单位供苗木质量控制
其他 由 中标施 工单位 购买进 场种植 的乔木 、灌 木及地 被草 皮 ,要 做好进场 验收 记录 ,主要 由监 理单位 及建设 单
三角绿道 网( 麻涌段) 工程为实例 ,阐述绿道 网工程建设绿化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

绿道 ( Gr e e n wa y)是将 大量 自然 、经 济 、社
参考 。
会 的景点 、集 聚 地 和示范 点 连接 在一 起 的 ,兼 具 生态 、体 育 、休 闲 、文化 和通 行 功能 的 ,彰显 绿 色 、智慧 、创 新 、务 实 和人本 理念 的线性 生态 开 敞空 问 。绿道 建设 对 促进 城 市质 量提 高 ,推动 低
国家和 地 区有十 几个 ,如 美洲 的美 国 、加拿 大 和 巴西 ,欧洲 的英 国 、法 同 、意大利、德 国 、葡 萄
牙 、保 加利 亚 、爱沙 尼亚 ,亚 洲 的 日本 、新 加坡 和 中 国香 港等 I J 。
和亚 洲部 分 国家 和地 区绿 道建 设起 步 较早 ,在 绿
生态环境学报 2 0 1 3 , 2 2 ( 8 ) : 1 4 4 4 — 1 4 5 0
E c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 / / w w w. j e e s c i . c o m E — ma i l : e d i t o r @j e e s c i . c o m
绿 道 网 规 划 建 设 与 管 理 进 展 分 析
喻本德 ,叶有华 ,吴 国昭, 李 洁, 孙芳芳,林石狮
国家环 境保 护饮用 水水 源地 管理技 术 重点实 验室 , 深圳 市环境 科学 研究 院,广东 深 圳 5 1 8 0 0 1
摘要 :绿道是将 大量 自然 、 经 济、社会 的景点 、 集 聚地 和示 范点连接在一起的 ,兼具 生态、体育 、休闲 、 文化和通行功能的 ,
究拟 全面 分析 围际 国 内绿 道 网规划 建设 与 管理 的
以广东绿道网建设为例,绿道建设与发展

以广东绿道网建设为例,浅谈绿道建设与发展摘要:绿道网建设作为国内的一项新提法,一直很受关注。
本文从绿道建设与人们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城市道路中的自行车道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希望为绿道建设献一份薄力。
关键词:绿道,建设,发展abstract: green way nets construction as a new idea of domestic, has been very concern. this article from the green way construction and people life styl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rban road bike lan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and hope for green building a boli offer ways.keywords: green wa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绿道网,由绿色的道路组成的网络。
权威的释义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
然而,作为国内的一个新概念,人们对绿道的内涵、功能定位以及绿道建设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深挖内涵,有形绿道建设引领无形生活方式改变绿道网兼具生态培育、休闲游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等多种功能,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有人这样描述理想中的“绿道网”:“绿道网将城市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外部的水体、风景名胜、森林公园、遗产地等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面自然之网,在这个网络中,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得以保留,人和动物的生存各得其所;在人的活动空间内,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消费理念、城市形态、城乡结构,使人们的游憩、沟通、休闲生活更丰富和健康,最终实现低碳和理想宜居的城乡新生活。
广州市绿道建设指引(4.12)发

广州市绿道建设指引(4.12)发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
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引。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三、绿道线路的选择广州市域范围内绿道分为三个层次:省规划的省级绿道,市规划的市级绿道,区(县级市)规划的区级绿道。
绿道的选线要结合现有的水道和道路系统,考虑其穿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景观风貌等条件,并分析绿道穿越区域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绿道的选线要考虑资源的生态性,布局的整体性,交通的连通性,使用的安全便捷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绿道的选线要尽量联系贯穿各风景区、名胜古迹、公园、院校、场馆、商务商业中心;省、市、区级绿道要相互连接贯通,并突出地方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三角綠道網建設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區域生態
環境保護,實現生活休閒一體化,促進
宜居城鄉建設和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結借鑒了霍
華德“花園城市”、大倫敦“環城綠
帶”、蘭斯塔德“綠心”、美國“三級
綠道網絡”等經典理論和成熟案例,在
珠三角區域綠地的框架下,沿著河濱、
溪穀、山脊等自然走廊,或者鐵路線、
溝渠(排水道)、風景道路等人工走廊建立線型開敞空間,把公園、自然保護地、
名勝區、歷史古跡以及其他高密度住區內的開敞空間聯繫起來,構建珠三角綠道網。
綠道網建設的核心是一項生態工程,以保存珍貴、優美、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形成一個串聯零散的區域綠地的綠地網絡,為植物生長和動物繁衍棲息提供充足空間,更好地推動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
廣東規劃從2010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在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總長約1905公里的6條區域綠道,串聯200多處主要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
勝區、郊野公園、濱水公園和歷史文化遺跡等發展節點,連接廣佛肇、深莞惠、綠道晨曲
珠三角綠道網總體佈局圖
珠中江等三大都市區,服務人口約2565萬人。
規劃到2012年底,以區域綠道為主體框架,合理佈局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配套完善各項設施,形成區域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有效銜接、相互協調的三級綠道網絡(資料來源:《珠江三角洲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
珠三角綠道網充分結合城鄉空間佈局、地域景觀特色、自然生態與人文資源的特點,根據綠道所處位置和目標功能
的不同,分為生態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三種類型。
其中,生態型區域綠道主要
沿城鎮週邊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
山脊線設立,綠道控制範圍寬度一般不
小於200m。
郊野型區域綠道主要依託城
鎮建成區周邊的開敞綠地,水體,海岸
和田野設立,綠道控制範圍寬度一般不
小於100m。
都市型區域綠道主要集中在
城鎮建成區,依託人文景區,公園廣場
和城鎮道路兩側的綠地設立,綠道控制
範圍寬度一般不小於20m。
在綠道建設上,廣東按照“統一規
劃、設定標準、分市建設、以人為本、
各顯其能”的原則,確保實現珠三角綠
道網“一年基本建成,兩年全部到位,
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標,通過“省市聯
動”和“上下協同”的方式推進綠道規
劃建設。
規劃要求綠道建設必須遵循生態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生態自然條件和
要素,如現有的河岸堤壩、田間機耕路、
鄉村小道等,讓綠道充滿鄉野氣息,避
免大填大挖和人工化痕跡過重的建設。
此外,規劃還要求綠道建設要形式多
樣,並配備完善的各類服務設施,包括
規範清晰的標識系統、保障及時的應急
安全救助系統、方便快捷的公交轉換及
停車系統,滿足多種需求的商業服務系
統等。
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內,珠三角的
區域綠道網絡建設已基本完成。
截止2010年12月底,累計完成區域綠道2372公里,超出原定計劃里程(1905公里)的24.5%(資料來源:廣東建設資訊網),近2000公里的省級綠道,在各個城市之間浮現出來。
在蒼翠的亞熱帶園林中,碧波蕩漾的嶺南河湧旁,由“綠化+步行道+自行車道+服務站”四要素組成的6條各具特色的景觀大道,已成為了珠三角市民和自行車運動愛好者休閒遊玩的好去處,而當地農村居民也從中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
郊野型綠道
生態型綠道 城市型綠道
對環珠江口灣區的啟示
由於環珠江口灣區生態系統組分之間是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若只是廣東、香港或澳門單邊保護,很難達到整體保護效果,因此通過建設跨境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廊道,構建完整的區域生態系統,才能確保環珠江口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延續性。
珠三角目前正在開展的綠道網建設,主要為保存珍貴、優美、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形成一個串聯零散的區域綠地的整體綠地網絡。
港澳現在也有一些郊外休閒道,例如遠足徑和單車徑等,若能與珠三角的綠道網運連繋起來,建設成灣區跨界綠道網,將港澳的綠地與珠三角的綠地串聯起來,形成貫通全區域的綠色開敞空間體系,會帶來諸多好處,包括:為植物生長和動物繁衍棲息提供充足空間,更好地推動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恢復植被,創造更多“碳匯”以緩解全球氣候變化;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開敞空間,維繫灣區生物多樣性;構建灣區風道網絡,改善區域通風條件,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為港澳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休閒通道。
跨界綠道可透過現有的粵港、粵澳的一些口岸連接,對現有的邊界線和出入境安排不會構成任何影響。
在珠三角地區綠道網建設實踐中,根據綠道所處位置和目標功能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建設標準和要求,而在灣區範圍內,粵港澳可結合三地不同的建設基礎,三地境內的綠道網按照各自標準分頭建設。
珠三角綠道網“一年基本建成”,主要依靠制度化的保障措施,具體包括建立工作架構、推進綠道立法、完善配套政策、制定考核機制及宣導公眾參與等方面。
這為宜居灣區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