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

Det x m peXi a , aBig L Hu, i i n l E a l/ aYu n Xi n , i iCh mi a Hu
[b ta t Gr e wa sa c lg c l r s ra i na p o c e e o igq ik . wof n a A s r c] e n ya ne oo ia e e v t p r a hi d v lp n uc l T d me t lh o is p o s y u na e r : t e
城乡绿道建设探析——以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

2 0 1 4 年
第2 5 卷
第1 期
南 方 园 艺
论、 国外实践案例的介绍及从概念、 功能、 类型等方面
足城市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 目的的绿道 , 总长约 8 8 4 k m;都市型绿道指分布在各市中心城区路段 , 集 中在城镇建成区, 以改善人居环境、 方便城市居 民进 行户外活动为主要 目的的绿道 , 总长约 4 5 8 k m。 在三
类绿道 中, 以郊野型绿道建设路程最长 , 与改善农村
研究 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Ⅱ 2 . 阍 。国内的绿道实践主要
是国土绿化和各个地区所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 , 有关 绿道设计的研究内容较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 国绿色通道建设 的通 知( 国发[ 2 0 0 0 1 3 1 号) 将绿化通道建设列为一项具有 战略意义的国土绿化工程 , 在城市规划层面定义 了绿
市的发展要求。 近几年绿道建设率先在我 国广 东珠三角地 区开展 , 随后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 全
面提升 了城 乡 居 民的生活质量, 完善 了城 市功能, 强化 了地方风貌特征。 文章在综合分析 国内外绿道 建设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 以广 东珠三角绿道 建设为例 , 着重对绿道建设的生态功能、 游憩功能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1 4
基金项目: 翁殊斐( 1 9 6 9 一) , 女, 副教授 , 博士, E — m a i l : w e n g s h u f e i @1 6 3 . c o n r
作者简介 : 杭夏子( 1 9 8 9 一 ) , 女,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植 物与观赏园艺专业 2 0 1 1 级研究生 , 主要从事 园林植物方向研究 , h a I l g x j a z i 8 9 @1 6 3 . 1 3 0 1 1 1
珠三角绿道网(麻涌段)工程绿化施工质量控制

加 强后期 养护 管理 等 方 面 阐述 绿 道 网工 程 建 设 绿 化 施 工 质 量 控 制 过 程 。 关键 词 : 绿 化 工 程 ;绿 道 ;施 工 质 量
绿道 ( G r e e n wa y ) 是 一种线形 绿色开 敞空 间 ,通 常沿 着 溪 谷 、河 滨 、山脊 、风景 园路等 自然和 人工廊 道建立 ,内 设 可供行 人和骑车 者进入 的 园林 景观游 憩线路 ,连接 主要 的公 园、 自然保 护区 、风 景名胜 区 、历史名胜 古迹和城 乡
确 保绿道工程 能否发挥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 。
1 . 3 种植 土方要 求
回填绿 化种植土 方要 有土壤化 验检测 报告 ,要适 合绿 化苗木 种植 的土 质要 求。种植 土首先 应适 合将要种 植的 苗
预定容 器绿化 苗木 ( 主要是 乔木 ) 计划 。麻涌镇绿道 工程 建设
专 门成立绿 道苗木采 购小组 ,专 门负责 苗木 预定 和采 购工 作 ,确保预 定苗 木的 质量 。选购 符合 设计要 求规格 、无病 虫害的 树苗是确 保工 程质量 的关键 ,也是体 现整体景 观工 程 的重 要标 准 。如该工 程的 主体树 种大 ( 小) 叶榕 、尖 叶杜 英 、秋 枫 、海 南蒲桃 等 ,应 选择生长 旺盛 、形态好 、主干 直 、无 病虫 害、无机 械损伤 的优 良苗源 ,并做好标记 。主 要苗木 、示 范段 苗木 由甲方提前 集 中采 购 ,采取 包工 不包
1 . 2 中标单位供苗木质量控制
其他 由 中标施 工单位 购买进 场种植 的乔木 、灌 木及地 被草 皮 ,要 做好进场 验收 记录 ,主要 由监 理单位 及建设 单
三角绿道 网( 麻涌段) 工程为实例 ,阐述绿道 网工程建设绿化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

绿道 ( Gr e e n wa y)是将 大量 自然 、经 济 、社
参考 。
会 的景点 、集 聚 地 和示范 点 连接 在一 起 的 ,兼 具 生态 、体 育 、休 闲 、文化 和通 行 功能 的 ,彰显 绿 色 、智慧 、创 新 、务 实 和人本 理念 的线性 生态 开 敞空 问 。绿道 建设 对 促进 城 市质 量提 高 ,推动 低
国家和 地 区有十 几个 ,如 美洲 的美 国 、加拿 大 和 巴西 ,欧洲 的英 国 、法 同 、意大利、德 国 、葡 萄
牙 、保 加利 亚 、爱沙 尼亚 ,亚 洲 的 日本 、新 加坡 和 中 国香 港等 I J 。
和亚 洲部 分 国家 和地 区绿 道建 设起 步 较早 ,在 绿
生态环境学报 2 0 1 3 , 2 2 ( 8 ) : 1 4 4 4 — 1 4 5 0
E c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 / / w w w. j e e s c i . c o m E — ma i l : e d i t o r @j e e s c i . c o m
绿 道 网 规 划 建 设 与 管 理 进 展 分 析
喻本德 ,叶有华 ,吴 国昭, 李 洁, 孙芳芳,林石狮
国家环 境保 护饮用 水水 源地 管理技 术 重点实 验室 , 深圳 市环境 科学 研究 院,广东 深 圳 5 1 8 0 0 1
摘要 :绿道是将 大量 自然 、 经 济、社会 的景点 、 集 聚地 和示 范点连接在一起的 ,兼具 生态、体育 、休闲 、 文化和通行功能的 ,
究拟 全面 分析 围际 国 内绿 道 网规划 建设 与 管理 的
构筑生态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以珠海绿道系统的建设为例

以情 侣路滨海 风情 为主线 ,串联 了海滨公园、珠海渔女 、海
天驿站等7 个驿站和海边风景点。驿站多以伸展 的木式观景平
台为依 托 ,并阵列 种植 鸡蛋花、香樟树、凤凰树、小叶榄仁
等 富有岭南特色的植 物 ;部分海滨绿道 低于汽车干道两、三 米 ,临水 而建 ,城市 的尘 嚣被 隔绝 于茂密的绿荫之外 ,听涛
现 ,使 得 人与 自然 更加 和 谐 的共 处 。
31 .珠海绿道的本土化设计
广 东珠 三 角绿 道 的路 面 颜 色 以土 红 色 为基 调 ,源 于 广 东
2珠海绿道系统 的发展背景及其建设 . 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对绿道 ( re y)的定 义都会 Ge nwa
有所差异 ,珠三角 的绿道被定 义为一种线 形的绿色公共开敞 空间 ,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 的 自然和人 工景观线路 ,是、历史古迹及城 乡居 住 区的空间纽带。世界上第一条绿道诞生于 1 6 年的美国波 87 斯顿公 园 ,此后 ,欧洲各国、新加坡 、 日本等均大力发展绿
其中大约4 公里蜿 蜒于 海岸边 ,尽 显海上 云天的特 色,成 为 O
珠海绿道 的一大亮点。另有4 公里支线从唐家湾延伸至漠澳 岛
红 树林 湿地 公 园 。
4 号绿道 则位于西部斗 门区 ,总体 呈东 西横 向 ,东起斗 门大桥 ,沿途经过 山寺古街 、水 乡鱼塘 、果 园农田等景 色 ,
1珠海城市公共空问的特征 .
珠海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南端 ,与港澳遥望相连 ,地理 位置优厚 ,是珠 江 口西岸的核 心城 市。迎着改革开放之风 , 珠海从 1 8 年的一个边陲小镇 发展为对外 贸易的重要 口岸 , 90 并享有 “ 浪漫之城”的美誉。
22 .珠海市的省立绿道建设 在珠三 角规划的6 绿道 主线 中,经过珠 海区域的线路 条 包括 1 号及4 号两条。其 中1 号绿道主要位于 东部主城区 ,大
广州市绿道效益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广州市绿道效益及其存在问题研究姜媛媛;赵家敏;吴华清【摘要】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广州市截至2012年底,累计建成绿道2174 km,覆盖面积3600 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成为城市绿道建设的典范.在广州市绿道效益评估方面,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数理模型结合SPSS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定性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针对广州市绿道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发现广州市绿道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中存在三大问题:①绿道层次和使用率低;②生态功能薄弱;③有些路段选线不合理.笔者就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转变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观念;生态学专家参与绿道的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绿道.该研究旨在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完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可借鉴的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5页(P205-208,225)【关键词】绿道效益;广州市;条件价值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作者】姜媛媛;赵家敏;吴华清【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8绿道(Greenway)一词由怀特率先提出,来源于美国[1]。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道定义是: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2]。
国外关于绿道的研究比较成熟,系统涉及较多学科,且对绿道的研究比较全面。
相对于国外,我国学者对绿道的研究起步较晚,张文、范闻捷于2000年首次将绿道概念引入我国,开创了绿道在我国理论研究的先河[3]。
绿道体育协同发展问题分析——以珠三角为例

LI N We i—g a n g, LI Guo—y u e
(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D e p a r t m e n t G u a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5 2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t h e me t h o d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s ,g a me a n a l y s i s a n d l o g i c a l r e a s o n i n g me t h o d s ,t h i s p a p e r h a s ma d e t h e
础, 符合幸福广 东建设的客观要求 。
关键 词 : 绿道体 育; 协同发展 ; 利益博弈 ; 模 型分析 中图分类 号 : G 8 0—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3 2 3 X( 2 0 1 3 ) 0 2—0 0 1 7— 0 5
An a l y s i s o f S y ne r g i s t i c De v e l o p me n t Pr o b l e ms o f Gr e e n Wa y S po r t s De v e l o pm e nt i n t h e Pe a r l Ri v e r De l t a
v e l o p me n t mo d e ,b a l a n c e t h e i n t e r e s t s o f e a c h s i d e ,ma k e re g e n w a y h a v e t h e r e li a s t i c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
绿道体育的开发与管理——以珠三角区域为例

摘 要 : 运用 文 献 资料 法 , 国 内外绿道 研 究进 行 概述 。 过 珠 三角 区域 绿道 实地 调研 . 对 通 以及 对参 与绿 道 体 育活 动 的村 民 、 镇 居 民 以及 游客 进行 访 谈 与 问卷 调 查 , 绿 道 体 育建 设 现 状 、 城 就 绿道 体 育 活 动参 与者 性别 、 龄 、 业及 总体 评价 等要 素进 行 频数 统计 与分 析 , 现各 要 素 的聚集 趋势 。 年 职 发 从宏 观 与微观 层 面对 珠 三角 区域 ( 增城 、 山、 门) 中 江 绿道 体 育规 划 、 设 、 建 管理 与运 营展 开 实例 、 实证 分析 . 出绿道 体 育 管理 提
规 范化 以及 形 成绿 道体 育运 行 长 效机 制 的建 议 关 键词 : 绿道 体 育 ; 身项 目开发 ; 健 体育 运 营 管理 : 三角 珠
中 图分 类 号 : 0 G8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5 0 2 1 ) 20 5 —5 1 0 . 2 X(0 2 0 . 0 40
Ke r s:g e n y s o s o y u l i g p o r m;s rs d v l p n ;o e ain a d ma a e n ;t e Pe r y wo d re wa p r ;b d b id n r g a t po e eo me t p r t n n g me t h a l t o Ri e la Re i n v rDet go
以珠 三 角 区域 为 例
谢 冬 兴 . 三政 2 尚 欣 s 陈 7
(. 东培 正 学 院 体 育教 学 部 , 东 广 州 5 0 3 ;. 关 学 院 体 育 学 院 , 东 韶 关 5 2 0 ; 1广 广 1 8 0 2韶 广 10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
作者:高长征, 王成晖, 宋亚亭, Gao Changzheng, Wang Chenghui, Song Yating
作者单位:高长征,宋亚亭,Gao Changzheng,Song Yating(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 王成晖,Wang Chenghui(广东省文物局)
刊名:
规划师
英文刊名:Planners
年,卷(期):2011,27(z1)
被引用次数:1次
1.韩冰珠三角的"绿道"萌芽[期刊论文]-瞭望 2011(20)
2.洛林?LaB?施瓦茨.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余青 柳晓霞 陈琳琳绿道:规划@设计@开发 2009
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2010
4.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 2010
5.Ervin H Zube 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 1995(33)
6.Haden Stanziale Mecklenburg County Greenway Master Plan(1999-2009) 1999
7.J ?F?FABOS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t Studies 2004(02)
8.姜允芳.石铁矛.苏娟美国绿道网络的实施策略与控制管理[期刊论文]-规划师 2010(09)
9.邓毛颖增城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外文期刊] 2011(01)
10.高阳.肖洁舒.张莎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 2011(09)
11.夏媛.夏兵.李辉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 2011(09)
1.丁金华.杨晓辉基于生态理念的水网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策略探析--以苏州为例[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13(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hs2011z103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