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练习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练习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B.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C.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23下列物质中可以归于此类的是()A.KOH溶液 B.CuSO4·5H2O晶体C.CaO固体 D.KNO3固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碱式盐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别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D.直径为10-8 m的微粒不一定属于胶体5.下列关于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B.氢氧化铝胶体与氯化铝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后者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较大C.纳米级的氧化铁与水组成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D.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氯化钠一定不能制成胶体6.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已知:1 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ol、2 mol、1 mol。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3种盐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C.H3PO4、H3PO3、H3PO2都是含氧酸D.H3PO3是三元酸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B.1 mol氧的质量为16 gC.0.5 mol He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D.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分子8.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 B.1∶5 C.2∶3 D.5∶19.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32 g18O2中含有2N A氧原子B.m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m28N AC .将含0.001mol Na 2SiO 3的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制得H 2SiO 3胶体,所含胶粒为0.001N AD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10.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①中的H 2为1 mol ,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01×1023个B .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C .H 2、O 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D .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11.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充满35Cl 2,乙容器中充满37Cl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密度之比为35∶37B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C .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D .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12.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m g 的CH 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球②中装的是O 2B .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C .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D .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13.标准状况下,1 L 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 个N 2分子和m 个H 2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A .22.4(m +n )B .22.4×6.02×1023(m +n )C .m +nD .22.4(m +n )/(6.02×1023)14.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高一】高一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高一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m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5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液态硝酸铵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3.以下关于胶体的描述不恰当的就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光线借由胶体时,胶体中可以出现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并使水中漂浮的液态颗粒下陷,达至净水目的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集中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b.都能透过半透膜c.都就是透明化的回应液体d.都呈红褐色5.以下集中系则不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就是()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b.雾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d.所含灰尘颗粒的空气6.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a、日常生活中看见的烟、云、雾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c、fecl3溶液呈现出棕黄色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稀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7.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一杯溶液里各部分性质不全相同,石灰乳是乳浊液b.na2co3晶体冷却后变为浓硫酸na2co3粉末,这样的过程叫做风化;浓硫酸cacl2、mgcl2液态曝露在空气中能可溶c.相同温度下,nacl比kno3的溶解度大d.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够熔化的胆矾质量比浓硫酸cuso4多8.t℃时cuso4的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a.18g≤m≤128gb.36g<m<180gc.18g<m<128gd.36g≤m≤180g9.用符号提问,以下推论恰当的就是()①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②浊液需用过滤器的方法拆分③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④任何溶胶重新加入可溶性后都能够并使胶体微粒血肉很大颗粒构成结晶划出⑤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物理性质⑥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微粒小,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器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⑧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必须比不饱和溶液淡些10.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练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练习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1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1.世界上的物质极其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某些性质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性。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
3.下图是根据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反应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请将下列各类物质按其之间的反应关系连线:[例题解析]例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锌粒、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硫酸,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它们组成或性质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2)写出它们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首先应根据它们在组成、性质、状态等方面的不同,明确分类的依据,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从组成上看,镁条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另四种物质都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从状态上看,硫酸为液体,另四种物质为固体。
从性质上看,硫酸镁和硫酸都是易溶物,另三种物质为难溶物,等等(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转化规律,可先明确上述物质所属物质类型,再根据此类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锌属于活泼金属,可与酸(或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据此可写出反应式: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 依此类推,有:2 Zn + O 2 == 2 ZnO ,Zn(OH)2 + H 2SO 4 == ZnSO 4 + 2H 2O , ZnO + H 2SO 4 == ZnSO 4 + H 2O Zn(OH)2 △= ZnO + H 2O , ZnO + H 2 △= Zn + H 2O 〔基础训练〕1.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A.NH3B.CH4C.NaHCO3D.HClO32.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课题1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同步训练)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_仁爱科普版(2024)

《课题1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可燃性D.气味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气味B.熔点、沸点、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稳定性D.密度、导电性、挥发性3、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O2)B. 水(H2O)C. 盐酸(HCl)D. 碳酸钙(CaCO3)4、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是:A. 氧气(O2)B. 氢气(H2)C. 氯化钠(NaCl)D. 液态氮(N2)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雨水D、海水6、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D、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7、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C、纯净物只包含一种分子D、混合物只包含两种分子8、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会导致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B、化学变化是物质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C、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沙子C. 食盐D. 蔬菜汁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相同的C. 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会生成新的物质D. 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1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沙子C. 食盐水D. 冰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形成溶液C. 溶液是混合物,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不确定的D. 溶液可以由任意比例的溶质和溶剂组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 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1650936专题1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专题1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依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物质分类方法(1)按组成结构分类(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①酸性氧化物a.概念:能够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的氧化物。
b.举例: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碱性氧化物a.概念:能够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的氧化物。
b.举例:写出CaO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转化12.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反应的几种类型1.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为分类依据,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练习 苏教版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或见到的物质中,有纯洁物也有混合物。
以下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冰水混合物C.干冰D.消毒用的碘酒解析:A项,水银是汞是纯洁物;B项,冰和水是不同状态的水是纯洁物;C项,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纯洁物;D项,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答案:D2.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①明矾②过磷酸钙③漂白粉④水煤气⑤玻璃⑥液氯⑦聚氯乙烯⑧汽油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解析:此题解答可分析各项抓住关键即可做答,例如:液氯是纯洁物,故含⑥的都不能选,所以选C。
答案:C3.由不同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①纯洁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金属⑥非金属⑦酸⑧碱⑨盐○10氧化物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10C.①③D.全部解析:由H和Cl能组成氯化氢(属于酸、化合物、纯洁物);由He和Ne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的同位素11H和21H能组成氢气(属于非金属、单质);由不同的同位素23Na和24Na组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由Na和Cl组成氯化钠(属于盐);由Na和O、H 组成氢氧化钠(属于碱);由钠和氧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应选D。
答案:D4.以下有关溶液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20℃,100 g水中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 g 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A错;B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2 g (100+34.2) g×100%<34.2%,B错;强弱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C错;D中使O2的压强增大,那么O2溶解在水中的量增加。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_《物质的分散系》同步练习3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四课时物质的分散系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能否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C.氧化物都是电解质D.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4.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KNO3===K++NO-3C.H2SO4===2H++SO2-4D.Na2SO3===Na+2+SO2-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 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6.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均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如H+可以结合一个水分子形成H3O+。
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uSO4===Cu2++SO2-4B.HCl+H2O===H3O++Cl-C.NaHCO3===Na++HCO-3D.NaHSO4===Na++HSO-47.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8.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9.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将1~2 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B.将1~2 mL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20 mL沸水中,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C.将1~2 mL FeCl3稀溶液滴入到20 mL冷水中,再加热至沸D.将1~2 mL沸水加入到1~2 mL FeCl3饱和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电解质是依据在“熔”或“溶”情况下能否导电而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习题 苏教版必修1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也叫阴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O -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A .32 gB .33 gC .32 g·mol-1D .33 g·mol-1解析:O -2的摩尔质量在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式量。
答案:C2.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 g 金属钠变为钠离子 (Na +)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B .18 g 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C .1 mol Cl2所含质子数为17 NAD .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解析: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实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个数之间的互求。
但要注意微粒种类的差异。
钠显+1价,23 g 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1 mol 电子;18 g 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含有电子数为10NA ;1个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7,氯气为双原子分子,1 mol Cl2中所含质子数为34 NA ;氧气是双原子分子,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 NA 。
答案:A3.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 gB .32 gC .64 g/molD .32 g/mol解析:n = 1.505×10236.02×1023 mol-1=0.25 mol ,M =8 g 0.25 mol=32 g/mol 。
答案:D4.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 g Na2O2中氧原子的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 .4.2 g COB .6.6 g CO2C .8 g SO2D .9.8 g H2SO4解析:11.7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11.7 g 78 g/mol=0.15 mol ,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
4.2 g CO 含氧原子: 4.2 g 28 g/mol ×1=0.15 mol ;6.6 g CO2含氧原子: 6.6 g 44 g/mol×2=0.3 mol ;8 g SO2含氧原子:8 g 64 g/mol ×2=0.25 mol ;9.8 g H2SO4含氧原子:9.8 g 98 g/mol×4=0.4 mo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练习苏教版必修Ⅰ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 某广告语: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C、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有单质
3.近来我国某些城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
为二氧化碳和水;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
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
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为氧化反应
B. 均为化学变化
C. 均为物理变化
D. 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4.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A. 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 Fe、Cu、MgCl2溶液
C. Mg、CuO、FeSO4溶液
D. 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再加足量的稀硝酸,仍有沉淀存在的是()
A. K2CO3、CaCl2
B. AgNO3、HCl、
C. NaOH、CuSO4
D. Na2CO3、BaCl2
6.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科学家预计,到2011年一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
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
用化学方法
可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 + 2C Si + 2CO
②Si + 2Cl2SiCl4③SiCl4 + 2H2Si + 4HCl,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9、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10、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11、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12.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D、质量
13、a mol氢气分子和 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物质的量
C、质子数
D、体积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5、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
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3 16、t℃时CuSO4的溶解度为25g,将32g 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
A.18 g ≤m≤128 g B.36 g< m <180 g
C.18 g< m <128 g D.36 g≤m ≤180 g
二、真空题
17.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铁棒,过一会儿再把铁棒取出后(1)能使铁棒质量增加的溶液
是();(2)溶液质量不变的是();(3)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 稀硫酸 B. 食盐水 C. 硫酸铜溶液 D. 盐酸
18.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一种碱性氧化物和一种酸性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硝酸银参加反应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西气东输”计划,2003年底天然气将进入南京。
南京35万管道煤气用户3年内全部用上天然气。
(1)煤气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
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3)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
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
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
如
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
“减小”)____________。
20.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无氟冰箱和空调开始进入市场。
因为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
的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
作为冰箱和空调制冷剂的“氟里昂”能
破坏臭氧层,将臭氧转变成氧气,而“氟里昂”在这个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
改变,则“氟里昂”在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_____剂。
21.下列两组物质:①CO2、P2O5、CaO、SO2,②Cu、Mg、Zn、Al。
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在
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两种物质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12、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中含有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和溴(Br2),眼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见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以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如何制取烧碱?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基本
反应类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23、(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
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 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写元素符号)
三、计算题
24.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
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 1.26g混合物。
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 1.344L(标准状况)氢气。
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KNO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
25、有一包固体混合物中含有
3
结果如下表:
温度10℃40℃75℃
剩余固体261 g 175 g 82 g
KNO溶解度表
3
温度(℃)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1)通过计算,可知所用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
KNO的质量为________g;
3
KNO,所必须的最低温度接近上表________℃.(3)若要完全溶解此混合物中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