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一章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系统讲义第一章

光纤通信系统讲义第一章

0
3
5
•Electric phone
•Radio TV
•micro wave
•AM无线电 •FM无线电 •卫星/微波
•同轴电缆
•双铰线
•infra •Visible
red
light
•光纤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光纤通信系统讲义第一 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光纤通信系统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 概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 • 光通信就是发出包含了某种信息在内的光,
将这种光通过媒质光纤传到对方,然后在 这种光中取出原来的信息,这就是光纤通 信。
• 古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利用光来传递信息。 建造烽火台,用烟和火花来报警,用旗语 来传送信息等。
在我国青岛和韩国泰安登陆、全长549公里

光纤通信系统讲义第一章
照Pioneer公司预测,海底光缆系统的建设资金(包 括新建和升级改造),2003年为最低点,2007年 则可恢复到2001年的水平。略高于140亿美元)。 而Terabit Consulting公司认为,2004年后海底光 缆建设将开始复苏,2004-2009年海底光缆的投 资总额可达496亿美元(这段时间每年平均80多 亿美元)。但日本KDDI公司认为,从现时的市场 感觉以及根据IT泡沫发生前的长时期内市场的发 展趋势来判断,Consulting公司的预测将很难成 为现实。KDDI还认为,2004年后海底光缆建设每 年的投资额充其量也就是40亿美元左右。
•2 dB/cm
•Fourth Generation, 1996, 1.55 mm

光纤通信第1章概论.pptx

光纤通信第1章概论.pptx
1·2 1.2.1 光通信与电通信 1.2.2 光纤通信的优点
1.2.3 光纤通信的应用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1 发射和接收 1.3.2 基本光纤传输系统 1.3.3 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1.1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原始形式的光通信:中国古代用“烽火 台”报警,欧洲人用旗语传送信息。 1880年,美国人贝尔(Bell)发明了用 光波作载波传送话音的“光电话”。贝 尔光电话是现代光通信的雏型。
第三阶段(1986~1996年),这是以超大容
量超长距离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
究的时期。
返回主目录
1.1.3
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的现场试验, 标志着光纤通信从基础研究发展到了商业应用 的新阶段。
此后,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光纤从多 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0.85 μm发展到1.31 μm和1.55 μm(短波长向长波长),传输速率从 几十Mb/s发展到几十Gb/s。
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 射波长为1.3 μm的铟镓砷磷(InGaAsP) 激光器。
1977 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 器寿命达到10万小时。
1979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 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 1.55 μm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
由于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进步,使 1970 年成为光纤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返回主目录
1.2.2 光纤通信的优点
容许频带很宽,
损耗很小, 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
重量轻、 体积小
抗电磁干扰性能好
泄漏小,
返回主目录
节约金属材料, 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课件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课件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2.1 光纤通信的优点
1. 光纤的容量大
光纤通信是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 波的通信系统,其载波—光波具有很高的 频率(约1014Hz),因此光纤具有很大的通信 容量。
2. 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目前,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光 纤多为石英光纤,此类光纤在1.55μm波长 区的损耗可低到0.18dB/km,比已知的其他 通信线路的损耗都低得多,因此,由其组 成的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距离也较其它介 质构成的系统长得多。
光纤通信原理
1
第一章 概 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1.1 早期的光通信
到了1880年,贝尔发明了第一个光电 话,这一大胆的尝试,可以说是现代光通 信的开端。
在这里,将弧光灯的恒定光束投射在 话筒的音膜上,随声音的振动而得到强弱 变化的反射光束,这个过程就是调制。
式中:R、T都是复数,包括大小及相
位。其模值分别表示反射波、传递波与入
射波幅度的大小之比;2Ф1、2Ф2是R和T的
相角,分别表示在介质分界面上反射波、 传递波比入射波超前的相位。
3. 平面波的全反射
全反射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当光 波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 于临界角时才能产生全反射,即全反射必
1. 子午射线在阶跃型光纤中的传播
阶跃型光纤是由半径为a、折射率为常 数n 1的纤芯和折射率为常数n2的包层组 成,并且n1>n2,如图2.6所示。
图2.6 光线在阶跃型光纤中的传播
2. 子午射线在渐变型光纤中的传播
渐变型光纤与阶跃型光纤的区别在于 其纤芯的折射率不是常数,而是随半径的 增加而递减直到等于包层的折射率。

精品PTN技术教材配套课件第一章光纤通信发展精品ppt课件

精品PTN技术教材配套课件第一章光纤通信发展精品ppt课件
使它成为了现代化通信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传输媒介。总体来说, 光纤通信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6年)是冲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 期。这个时期中,出现了短波长(850nm)低速率(34或45Mb/s) 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约为10km。 第二阶段(1976——1986年)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 为研究目标的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光纤从 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短波长(850nm)发展到长波 (1310nm和1550nm),实现了工作波长为1310nm,传输速率为 140—565Mb/s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为50到100km。
PTN分组传送特点
NodeB
Edge Access Layer
Fiber, MW,Copper
Access Layer
Fiber
Aggregation Layer
Fiber
NodeB BTSNຫໍສະໝຸດ deBAccess Ring
Aggregation Ring
PTN
PTN
GE/STM-N
PTN
GE/10GE/STM-N
例子
172
16
122
204
10101100 00010000 01111010 11001100
128 64 32 16 8 4 2 1
128 64 32 16 8 4 2 1 128 64 32 16 8 4 2 1 128 64 32 16 8 4 2 1
IP地址
IP 地址分类
Bits:
A类:
类别
网络
主机
IP地址分类练习(答案)
地址 10.2.1.1 128.63.2.100 201.222.5.64 192.6.141.2 130.113.64.16 256.241.201.10

光纤通信资料

光纤通信资料

光纤通信系统第一章所谓光纤通信,就是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通信系统的容量通常用比特率一距离积BL表示,B为比特率丄为中继间距。

三种低损耗窗850nm、3dB/km ;1310nm、0.4dB/km ;1550nm、0.2dB/km4、PDH和SDH各表示什么?其速率等级标准是什么?答:PDH表示准同步数字序列,即在低端基群采用同步,高次群复用采用异步;SDH 表示同步数字序列。

PDH速率等级标准:SDH速率等级标准:STM-1:155.520Mbit/sSTM-4: 622.080 Mbit/sSTM-16: 2.5 Gbit/STM-64:10 Gbit/s3、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点?答:1、频带宽,通信容量大2、损耗低,中继距离长3、抗电磁干扰4、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5、光纤线径细、重量轻、柔软6、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用光纤可节约金属材料7、光纤具有耐腐蚀力强、抗核幅射、能源消耗小等优点。

5、图示光纤通信系统,解释系统基本结构。

答:光纤通信系统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与光接收机等基本单元组成。

系统中包含一些互连与光信号处理部件,如光纤连接器、隔离器、调制器、滤波器、光开关及路由器等。

在长距离系统中还设置有中继器(混合或全光)。

1.光纤由哪几部分构成?从横截面上看由三部分构成:纤芯、包层、涂敷层;2、光纤中的纤芯折射率与包层折射率的关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中中两者的芯经一般分别为多少?答: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单模光纤纤芯直径:2a=8ym〜12 ym,包层直径:2b=125^m;多模光纤纤芯直径:2a=50ym,包层直径:2b=125^m。

3、根据芯、包折射率分布及模式传播情况,指出有哪些典型形式光纤?答:按照折射率:折射率在纤芯与包层介面突变的光纤称为阶跃光纤;折射率在纤芯内按某种规律逐渐降低的光纤称为渐变光纤。

按照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5、数值孔径NA的物理意义?表达式是什么?答:光纤的数值孔径NA,它的含义是反映光纤对光信号的集光能力(接收能力),NA = sin Cn0 sin Q n°sin o n1 sin(90 01n1 cos c① J1 sin 2n2或c)n11#n2NA值越大,对光信号集光(接收)能力越强。

光纤通信原理ppt课件教学教程

光纤通信原理ppt课件教学教程
第五代光波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也经历了20多年历程, 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基于光纤非线性压缩抵消光纤色散 展宽的新概念产生的光孤子,
第一代为纯电信网
第二代通信网仅仅是用光纤代替铜线,使通信网的性能得到了某 种改善,而网络的拓扑骨架基本上之前的模式,光波通信的潜力 尚未完全发挥。
1978年工作于0.8μm的第一代光波系统正式投入商业应用。
上世纪80年代初,早期的采用多模光纤的第二代光波通信 系统问世。
1990年,工作于2.4Gb/s,1.55μm的第三代光波系统已能提 供通信商业业务。
第四代光波系统以采用光放大器(OA)增加中继距离和采用 频分与波分复用(FDM与WDM)增加比特率为特征。
1.4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5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电时分复用技术 光波分复用(WDM)
第三代通信网为全光通信网。1990年后,随着光纤与光波电子技 术的发展,新颖光纤与半导体功能光器件相继问世,掀起了发展 全光通信网的潮流。这种通信网中,不仅用光波系统传输信号, 交换、复用、控制与路由选择等亦全部在光域完成,由此构建真 正的光波通信网。
1.3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中继距离远。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无串话。 光纤细,光缆轻。 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和能源。 均衡容易。 经济效益好。 抗腐蚀、不怕潮湿。
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
1.1什么是光纤通信 1.2光纤通信的发展史 1.3光纤通信的特点 1.4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1.5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1.1什么是光纤通信
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工作在近红外区,其波长是0.8~1.8μm,对应的频 率为167~375THz。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日历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势和局限性1.3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1.4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光纤的基础知识2.1 光纤的组成和结构2.2 光纤的种类和特性2.3 光纤的传输原理2.4 光纤的耦合和衰减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3.1 光源和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和解调器3.3 光放大器和光纤放大器3.4 光波分复用器和光开关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4.1 系统性能指标4.2 信道容量和误码率4.3 系统噪声和损耗4.4 系统优化和升级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5.1 光纤通信在通信领域的应用5.2 光纤通信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5.3 光纤通信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5.4 光纤通信在互联网和数据中心中的应用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6.1 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6.2 频率分割复用传输技术6.3 时间分割复用传输技术6.4 波长分割复用传输技术第七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7.1 点对点光纤通信网络7.2 星型光纤通信网络7.3 环型光纤通信网络7.4 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第八章:光纤通信系统的保护与恢复8.1 光纤通信系统的保护技术8.2 光纤通信系统的恢复技术8.3 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8.4 系统冗余设计第九章: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9.1 光量子通信技术9.2 光纤激光器技术9.3 光纤传感器技术9.4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实验与实践10.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实验10.2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10.3 光纤通信网络的搭建与维护10.4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一章: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1.1 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11.2 光纤通信网络的监测与维护1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与保护11.4 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第十二章:光纤通信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2.1 光纤通信在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12.2 光纤通信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2.3 光纤通信在海洋探测领域的应用12.4 光纤通信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第十三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国际化发展13.1 国际光纤通信技术的标准与协议13.2 跨国光纤通信网络的构建与运营13.3 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影响13.4 光纤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第十四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创新与研发14.1 新型光纤材料与技术的研发14.2 光纤通信设备的创新设计14.3 光纤通信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14.4 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回顾15.2 光纤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和挑战15.3 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学生实践和研究的方向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日历,涵盖了光纤通信的概述、基础知识、系统组成、性能评估、应用领域、传输技术、网络架构、保护与恢复、最新进展、实验与实践、维护与管理、特定领域应用、国际化发展、创新与研发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光纤通信》第一章概述的学习归纳

《光纤通信》第一章概述的学习归纳

《光纤通信》第一章概述的学习归纳第一篇:《光纤通信》第一章概述的学习归纳《光纤通信》第一章概述的学习归纳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1、光纤通信:以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2、学习的重要性:光纤已成为信息宽带传输的主要媒质,光纤通信系统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

3、光纤通信发展的历程:(1)光纤模式:从多模发展到单模;(2)工作波长:从0.85 μm发展到1.31 μm和1.55 μm;(3)传输速率:从几十Mb/s发展到几十Gb/s;(4)光纤价格:不断下降;(5)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单一类型信息的传输到多种业务的传输。

4、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1)传输容量大,(2)传输距离远,(3)抗干扰能力强,(4)重量轻,(5)寿命长。

5、光纤通信的主要应用:(1)通信网,(2)计算机网,(3)有线电视网,(4)光纤接入网。

6、光纤通信的三种分类方法:(1)按照传输信号类型分(模拟,数字),(2)按照光波长和光纤类型分(短波长多模,长波长多模,1310nm单模,1550nm单模),(3)按照调制方式分(直接强度调制,外调制)。

7、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1)光纤,(2)光发送器,(3)光接收器,(4)光中继器,(5)适当的接口设备。

8、光纤通信的支撑技术:(1)光纤,(2)光源和光检测器,(3)SDH传输体制,(4)光放大器,(5)WDM复用技术,(6)全光网络。

第二篇:光纤通信设备概述光纤通信设备概述1.走进通信机房通信机房,无论大小,走进去看到的是:一排排的机柜,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大部分机柜是19英寸宽,有2米高,也有2.2米高的.地板,下面往往是走线槽,上面也许有走线槽(地槽和顶槽2选1).网管系统:用计算机管理通信设备.电源系统2.从电话机到机房的线路家里的电话机通过双绞线连接到楼道里的电话分线盒,然后用50对或100对的音频电缆, 连到了小区附近的电缆交接箱,再用更大对数的电缆接到电话局里的音频配线架,也叫总配线架,就是112机房,在音频配线架上,每个电话机都对应有1对电话线接点,并且一般都配有防雷击的音频保安器,电话线在电话局内部还用电缆连到了交换机.或PCM30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光纤的基本理论
光纤的结构
光纤的基本理论 光纤的基本参数 单模光纤
28
结构特性:几何尺寸、分类
光纤的特性:
光学特性:折射率、数值孔径 传输特性:损耗和色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一、分析光纤的导光原理; 二、理解光纤损耗和色散的概念 ; 三、掌握光纤单模传输条件的计算。
难点:
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
作用:带宽可达1-2 GHz· km,适用于中等容 量(34-140 Mb/s)中等距离(10-20 km)系统。
3. 单 模 光 纤 ( Single Mode Fiber, SMF ) , 2a=4-10 μm,其信号畸变很小。 作用:大容量(565 Mb/s-2.5 Gb/s)长距离 (30 km以上)系统要用单模光纤
光接收机
光纤----传输通道
有三种危害
损耗(Loss) 色散(Dispersion) 非线性效应( Nonlinearity)
功率降低 脉冲展宽
畸变
光发射机----PCM加载到光源上
驱动电路
电信号输入
光 源
LED、 LD、 DFB
光输出
调制器
通道耦合器
光接收机---接收光信号
光信号 光检测器 前置放大器 主放大器 再生码流 均衡器 判决器
DWDM:密集波分复用
三.光纤通信的应用
四.特点
1.光波作为载波,速率高、信息量大; 2. 光纤,损耗小、中继距离大; 3.抗电磁干扰;
4.保密性好;
5.尺寸小、重量轻; 6.资源丰富。
各种传输线路的损耗特性
光纤通信的缺点
1、光纤的弯曲半径不易过小。 2、切断和连接操作复杂。 3、分路、耦合麻烦。
特种单模光纤
n1 n2
n3
2a ′ 2a
(a)
(b)
(b)
(a) 双包层; (b) 三角芯; (c) 椭圆芯
双包层光纤 色散平坦光纤(Dispersion Flattened Fiber, DFF) 色散移位光纤(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DSF) 三角芯光纤 椭圆芯光纤 双折射光纤或偏振保持光纤。
2 2
光纤的数值孔径 NA仅决定于光纤的折射率
n1和n2 ,与光纤的直径无关。
光纤的数值孔径 NA 越大,纤芯对光能量的束缚
越强,光纤抗弯曲性能越好;(集光能力越好)
2 2 NA n1 n2
公式可知,NA越大,n1,n2的差值越大;经光纤传输
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因而限制了信息传输容量。
选择适当的 NA , 通常用于通信的光纤 NA 的取值
范围为0.1~0.3之间。
4、相对折射率差Δ
n1 和n2 差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光纤的性能,引入 相对折射率差来表示它们相差的程度,用Δ表示,即
n n 2 2n1
2 1
2 2
弱导光纤,有 n1 ≈ n2 ,此时
2 2 n1 n2 2 2n1
a0=a 折线变为螺旋线 a0=0 斜射线变为子午线
6.时间延迟(时延)
时间延迟
入射角为θ的光线在长度为L(AC)的光纤中
传输,所经历的路程为
Lmin L;
L max L AB L BC
LAB LBC ;
n1 L; n2
多模阶跃光纤最大时延差
Tmax Tmin
纤芯中速度为
全反射条件: 光线由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入射角>全发射临界角
光纤的导光特性:是基于光线在纤芯和包层交界面上 的全反射。把光线限制在纤芯中传输。 光纤光纤种类:子午线 斜射线
2.子午线在光纤中的传输 n0 :空气折射率 n1 :纤芯折射率 n2 :包层折射率 且n1>n2>n0
(1)临界入射( i max 空气中的入射临界角)
1975年 1310、1550nm MM-LD 静态单纵模DFB-LD 动态单纵模DFB-LD
商用:DFB-MQW-LD多量子阱激光器
MMF to SMF DSF色散位移光纤
NZDSF
商用:大有效面积NZDSF
三.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
第一阶段:70s 波长:850nm 光纤:多模光纤 MMF 速率:10-100Mb/s 距离:10km
max
Lmax Lmin v v
c v n1
ma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n1 L n12 c n2 c
时间延迟差在时域产生脉冲展宽,或称为信号畸变。
它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带宽
7. NA 与 max 的关系
max L n12 c n2
1. 3U
2. 1250nm-1650nm 损耗<0.5dB/km

1960 梅曼 红宝石激光器
1962 半导体激光器
1966 高锟 论文预言 1970 康宁、损耗20dB/km 波长1310、1550 nm低损耗窗口
1970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850nm SMF
1975年 1310、1550nm MM-LD 静态单纵模DFB-LD 动态单纵模DFB-LD
第二阶段:80s 波长:1310nm 激光器:MM-LD 光纤: MMF:<100Mb/s,10km SMF:1.7Gb/s, 50km
第三阶段:80-90s 波长:1550nm 激光器:SM-LD 光纤:SMF 2.5GBb/s,100km
第四阶段:90s,波长:1550nm OA :光放大器(EDFA)
2.根据光纤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 ( 2)多模光纤:传输多个模式的光波。包括 A 阶跃型光纤。。。短距离,小容量通信
B 渐变型光纤。。。中距离,中容量通信
3.按照制造光纤所用的材料分类
石英系光纤
多组分玻璃光纤 塑料包层石英芯光纤 全塑料光纤
4. 根据光纤的工作波长分类
0.85m;
1.31m;
偏压控制
AGC 电路
时钟 提取
中继器—恢复原来的信号
3R: 放大(Reamplifying)
重定时(Retiming)
整形( Reshaping)
二.光纤通信的发展
Fire beacons 狼烟
1880年,贝尔(Bell)发明了 “光电话”。
光电话存在问题:1.光源
2.传输媒质 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
绪论 光纤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光纤通信
教材:
光纤通信(第二版) 顾婉仪 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
1.光纤通信及网络技术 徐宝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光纤通信(第四版 ) Gerd Keiser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绪论
光纤通信的含义
发展历史、现状 光纤通信特点
一.光纤通信的含义
NA sinmax
NA sin max
sin max n1 cosc
n1 sin c n 2 sin 2 n 2 sin2 c cos 2 c 1
2 1
NA n1 cos c
cos c
2 2 n1 n2
n1
NA sin max n n
国际电联ITU-T 的光纤标准


G.651:多模光纤 G.652:第一代单模光纤(用量最大的) G.653: 1550nm 零色散单模光纤 G.654 :1550nm 波长衰减最小光纤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6:
光学传输原理
分析光纤传输原理的常用方法:
几何光学法
通过分析光束在光纤中传播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射线光学法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 •多模阶跃光纤 •多模渐变光纤
多模阶跃折射率光纤的射线光学 理论分析

全反射 光纤的数值孔径 光纤的相对折射率差 最大群时延差
光纤通信课程 第一章
45
1.光的全反射
(1) 反射与折射 n1 sin 1 n2 sin 2 90 (2) 全反射临界 2 n2 临界角 c arc sin n1 (3) 全反射 1 c
与内光线入射角的临界角 c 相对应,光纤入射光的入射 角 i 有一个最大值 max ,称为光纤端面入射临界角(简称
入射临界角)。
c 90 1
n0 sin i n1 sin 1 sin max n1 cosc
(2)全反射传输 i max 当 i max 时, c 临界角, 光线在纤芯和包层交界
1.根据光纤横截面上折射率分布的情况来分类
(1)阶跃型光纤 (2)渐变型光纤
阶跃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渐变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根据电磁场理论:光波存在许多不同的模式 2.根据光纤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
单模光纤
(1)单模光纤:传输一个模式的光波,光线以直线形状
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纤芯直径只有4~10 μm。只有 阶跃型光纤。。。长距离,大容量通信
通信(Communication) 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 光纤通信(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部分电磁波频谱
频率 波长 名称 紫外线 可见光线 (光纤通信用) 近红外线 远红外线 亚毫米波 1m m 10 m m 100 m m 1m 10 m 100m 毫米波 (EHF) 厘米波 (SHF) 分米波 (UHF) 米波(VHF) 短波(HF) 中波(MF)
1.55m
实用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1. 多 模阶跃光纤( Step Index Fiber, SIF ),
一般2a=50μm,特点是信号畸变大。 作用:相应的带宽只有 10-20 MHz· km ,只能用 于小容量(8 Mb/s以下)短距离(几km以内)系统。
2.多模渐变光纤( Graded Index Fiber, GIF),2a为50μm,特点是信号畸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