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线圈回路并接阻容抑制器参数的计算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摘要:1.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的必要性2.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方法3.影响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因素4.应用实例正文:一、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的必要性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气设备,用于接通或断开交流电路。
接触器的核心部件是线圈,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来实现接触器的吸合与断开。
因此,了解线圈电流的大小对于选择合适的接触器和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方法1.对于交流线圈电流的计算,应该按照交流阻抗来,先确定线圈的交流电抗x(若是电磁铁,在不同状态电抗不同);再计算交流阻抗Z,等于电抗的平方加电阻的平方然后开根方。
线圈电流等于电压有效值除以交流阻抗。
2.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根据线圈的功率和电压来计算。
线圈功率可以通过线圈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来计算,然后再根据线圈电压和功率因数来计算线圈电流。
三、影响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因素1.线圈电阻:线圈电阻是影响线圈电流的重要因素,电阻越大,线圈电流越小。
2.线圈电抗:线圈电抗与线圈电流成反比关系,电抗越大,线圈电流越小。
3.线圈电压:线圈电压与线圈电流成正比关系,电压越高,线圈电流越大。
4.负载特性:接触器的负载特性会影响线圈电流,例如启动时的负载电流会比维持运行时的负载电流大。
四、应用实例假设一个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为220V,线圈电阻为10Ω,线圈电抗为40Ω,负载为100A。
则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计算线圈电流:1.计算交流阻抗Z:Z = x + R = 40 + 10 = 1600 + 100 = 1700Ω2.计算线圈电流I:I = U / Z = 220 / √1700 ≈0.27A因此,在负载为100A 的情况下,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流约为0.27A。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线圈电流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交流接触器的选用计算

交流接触器的选用计算工控2009-11-03 09:18:12 阅读7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交流接触器的选用计算(一)电动机负载时的选用交流接触器吸引线困电压由控制电路电压而定。
主触头额定电流由下面经验公式计算:Imc= PN X 10³-----------------KUN式中Imc ——主触头额定电流,A;PN ——被控制的电动机额定功率,KW;K ——常数,一般取1—1.4;UN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实际选择时,接触器的主触头额定电流大于上式计算值。
(二)非电动机负载时的选用非电动机负载有电阻炉、电容器、变压器、照明装置等,选配接触器时,除考虑接通容量外,还应考虑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过电流.现分述如下。
1.电热设备电流波动最大值不超过1.4IN,可按下式选用Itc≥1.2 IN式中Itc ——接触器额定发热电流,A;IN ——被控电热设备额定电流,A。
如接触器铭牌上未注明Itc值,可按工作电流相等原则选用。
2.电容器用接触器控制电容器时.应考虑电容器的合闸电流、持续电流和在负载下的电寿命。
现推荐采用表1的数据。
对于更大容量的电容器,常串接电阻,以使接触器的接通电流减少50%。
表1型号电容器额定工作电流Ic(A) 电容器标称容量Qc(Kvar)电容器额定工作电压Uc=220V 电容器额定工作电压Uc=380VCJ10-10 7.5 3 6CJ10-20 12 5 8CJ10-40 30 12.5 20CJ10-60 53 25 40CJ10-100 80 30 60CJ10-150 105 40 75CJ20-250 130 50 1003.电焊变压器表2为电焊变压器选配接触器参考表。
经验表明,焊接时的分断电流平均比接通电流大2—4倍,而且为单相负载,因此所用接触器的3极可以并联使用。
表2型号额定工作电流IN(A) SN(kVA) Ik(A)UN=220V UN=380V UN=220V UN=280VCJ10-60 30 11 20 300 300CJ10-100 53 20 30 450 450CJ10-150 66 25 40 600 600CJ10-250 105 40 70 1050 1050CJ10-250 130 50 90 1800 1800注:UN、IN、SN、IK分别表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电流、容量、短路时一次侧最大短路电流。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

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摘要:一、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的必要性二、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方法三、影响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因素四、计算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实例正文: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的电器设备,其线圈电流的计算在电路设计和设备选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一、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计算的必要性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是保证电路正常运行的关键。
如果线圈电流过大,可能导致设备过热、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如果线圈电流过小,则可能无法正常吸合,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准确地计算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非常必要。
二、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方法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经验公式法和详细计算法。
1.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接触器的类型、规格和电路参数,利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的经验公式有:线圈电流I = P / (U * cosθ) ,其中P为接触器的功率,U为线圈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2.详细计算法详细计算法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和欧姆定律,对线圈电流进行详细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接触器的交流电抗X,然后计算交流阻抗Z,最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线圈电流I = U / Z。
三、影响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因素影响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因素主要有:接触器的类型、规格、线圈电压、功率因数等。
在计算线圈电流时,需要根据实际电路参数进行修正。
四、计算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实例以某型号交流接触器为例,线圈电压为220V,功率为570VA,功率因数为0.8。
我们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线圈电流I = P / (U * cosθ) = 570 / (220 * 0.8) = 2.64A因此,该型号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流为2.64A。
综上所述,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计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线圈交流阻抗计算公式

线圈交流阻抗计算公式
交流电路中的线圈,其阻抗可以表示为复数形式的阻抗值,即
Z=R+jX,其中R是线圈的电阻,X是线圈的电抗。
线圈的电抗是由电感引起的,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X=2πfL
式中,X是线圈的电抗,f是交流电路中的频率,L是线圈的电感。
线圈的电感是由线圈的长度、材料和线圈的几何形状等因素决定的。
线圈的电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L=(µ₀N²A)/l
式中,L是线圈的电感,µ₀是真空中的磁导率(µ₀=4π×10⁻⁷H/m),N 是线圈的匝数,A是线圈的截面积,l是线圈的长度。
综合上述公式,可以得到线圈交流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R+j2πfL
将电感公式代入,可以得到简化后的计算公式:
Z=R+j2πf(µ₀N²A)/l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线圈在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值,从而了解线圈对交流电流的阻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线圈的阻抗值是一个复数,其中实部R代表线圈的电阻,虚部2πf(µ₀N²A)/l代表线圈的电抗。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测量线圈的电阻和频率来计算线圈的阻抗值。
总结起来,线圈交流阻抗的计算公式为Z=R+j2πf(µ₀N²A)/l,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线圈的阻抗值,从而了解线圈在交流电路中的阻碍程度。
计算线圈阻抗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交流电路的阻容降压计算公式分析

交流电路的阻容降压计算公式分析一个1微法电容其最大容许流过的电流=70ma。
如将其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可行否?如果将该电容接在另一交流电源上,其电容电流=100ma,即超过电容最大容许流过的电流,如用阻容降压的方法降压,应串接多大阻值的电阻使其电容电流=70ma?串接电阻后,如用电容二端做输出,其空载下输出电压=?如用电阻做负载并接电容二端,当负载电阻由大变小时,其输出电压是否变化?如变化其输出电压是增大还是较小?电容的电流又是如何变化。
串接电阻后,如用电阻二端做输出,其空载下输出电压=?如用电阻做负载并接电阻二端,当负载电阻变小时,其输出电压是否变化?输出电压是增大还是较小?电容的电流又是如何变化。
我的分析:电容通常提供的参数主要是耐压与电容值,在规定的耐压范围内,使用电容,一般都不会击穿。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的容抗Zc= 1/ωC, ω为角频率(ω = 2πf),如f = 50Hz,则ω=314。
如电容二端施加一电压U,则电容的电流Ic=U*ωC。
施加最大耐压Um 时的电容电流,就是该电容容许的最大流过的电流。
如果施加的电压超过规定的耐压值,虽然电容的电流可以增大,但电容极易被击穿。
下面分几个问题进行分析:1、电容的电压Uc=I /ωC,如流过1微法电容的电流为70mA=0.07A,电流频率f=50Hz,则:电容的电压Uc=0.07÷(314×0.000001)= 223 V,如果70mA是1μF电容的最大容许电流,则该电容的耐压=223V,即可以将1μF电容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不过此时是该电容工作在其耐压的上限值区,若长时间工作不太可靠的,一般选择电容的耐压参数应大于工作电压的2~3倍。
2、如果该电容直接接在另一电源上,使流过电容的电流=100mA,则另一个电源的输出电压应=0.1÷(314×0.000001)= 318 V,由于该电容耐压=223V,故此电容工作在318V电压下会因过电压而击穿的。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电流怎么计算?怎么选择连接线和熔断器的大小?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电流怎么计算?怎么选择连接线和熔断器的
大小?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电流怎么计算了?怎么选择连接线,怎么选择熔断器的大小?
交流接触器线圈的熔断器是根据接触器的电流决定的,而接触器的电流是根据功率和电压决定的,所以5KW的,380V的,需要14A 的接触器,需要16A的熔断器。
熔断器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应正确选择熔体,保证其工作的选择性;
(2)熔断器内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只能小于或等于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3)熔体熔断后,应更换相同尺寸和材料的熔体,不能随意加粗或
减小,更不能用不易熔断的其它金属丝去更换,以免造成事故;
(4)熔断器的熔体两端应接触良好;
(5)更换熔体时,要切断电源,不能在带电情况下拔出熔断器.更换时,工作人员要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交流电路 电感电容串联和并联的计算

交流电路电感电容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摘要:一、理解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二、掌握电感、电容、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三、应用实例分析正文:在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任务。
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这两种情况。
一、电感、电容、电阻串联计算1.分别求出电感、电容、电阻的感抗、容抗和阻抗。
2.计算串联电路的总阻抗,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关系。
实例:设电感XL=10Ω,电容XC=10Ω,电阻R=10Ω,电压U=100V,则总阻抗Z=√(RXL+RXC)=√(100×10+100×10)=100Ω电流I=U/Z=100V/100Ω=1A二、电感、电容、电阻并联计算1.计算电感、电容、电阻的等效阻抗,分别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关系。
2.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根据电流分配定律计算各元件的电流。
实例:设电感XL=10Ω,电容XC=10Ω,电阻R=10Ω,电压U=100V,则电感的等效阻抗XL"=XL/(1+jωC)=10/(1+j×10×10)=10Ω电容的等效阻抗XC"=1/(jωC)=1/(j×10×10)=1/100Ω并联电路的总阻抗Z"=1/(1/XL"+1/XC")=1/(1/10Ω+1/100Ω)=100Ω总电流I"=U/Z"=100V/100Ω=1A电阻的电流I1=I"×R/Z"=1A×10Ω/100Ω=0.1A电感的电流I2=I"×XL"/Z"=1A×10Ω/100Ω=0.1A电容的电流I3=I"×XC"/Z"=1A×1/100Ω/100Ω=0.01A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在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规律。
交流接触器线圈回路并接阻容抑制器参数的计算

交流接触器线圈回路并接阻容抑制器参数的计算应用・交流——交流接触器线圈回路并接阻容抑制器参数的计算机床电器2020 .3一y1一Ro宰sin(6l木t+y]木 ̄/1+t92(o.005木61/ tg(0.005:l:61(4y=arcsin[tg(o.005水61/ ̄/l+t92(o.005,Ic61]7I=arctg(6l几1,口I=(尺o+R/2己6I=v伍6一02/2=√,4/£C一(尺o+R2/£2/2已知电路参数可以求出口.、6。
值,进而求出线圈两端的最大电压即过电压值,相反,可以以‰的最大值为约束条件,搜索可能的口。
、6。
值,进而求出阻容参数。
2C程序框图2.1确定搜索变量及其搜索范围・搜索目标为U0/1.414=330V/1.414=233.38 V,搜索变量有三个:时间£、口。
和6。
其中,f的范围为0~0.005s,口l=(民+R/2£,取凡+尺=(600—3000Q,于是,口.=(600一3000/2木11.5=(22.O一130.43,取电容C=(O.1—2.0斗F,于是,6。
=√4/£c一(尺o+尺2/r/2=(162.68~932.50。
由于变量有三个,故选择三层循环嵌套程序结构,并新增三个整型变量i,.『,后便于循环累加,使之分别与上三个实型变量对应。
2.2程序框图(图2图2程序框图2.3运算结果结果为多值,见表1。
表l运算结果选取结果为233.38所对应的几组口,和6。
值,根据Ⅱ,、6。
值求出对应的R和c值,见表2。
表2RC计算结果表f(snl6I尺+Rn(n片(12C(“F O.(0129867667162O.116 O.00l8285018861381O.119O.001103843236918640.120 O.00211l602255320480.232 O.00394475216216570.37l67800154110360.135 O.00411739626912186O.5lO 12575628752370O.1486865915641060O.198 O.00510l63l23231818O.213 124349285223470.634由表2可见,外接电容的取值范围变化不大,从O.12仙F到0.63矿,电容平均值为o.25斗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e [ lI O ( l t = “ c :CS b = )+c s ( l t ]= 2 i b n )
可见 , 电容值与实 际相符 , 电阻计 算值为27 6n, 4
与阻容 吸收器 中电阻值 2 0Q 相差 较大 , 2 这究 竟是 为
什 么?为了探 明究竟 , 编写 C语言程序 帮助 分析如下 。
之一交流 电周期 , 0 0 / 为 . 2s4=0 0 5 S .0 。给线 圈两
已知 , 为开关分断前流过接触器线圈电流的有效值 :
, E/ / + 2f)= =  ̄ (. , r r /
2 O / O + ( 3 1 1 2 / ̄5 5 2 . 4 6¥5 0¥1 . ) =0 0 15 ‘ .6A
1 电路 方 程 的建 立
一
接触 器线 圈 自感 系数 ; 一线 圈 内阻 ; C一 R R、
: L  ̄上 + l术 i b水 + 一 1 一 0 s (l l 术 /1 b s (l t 7 y) 尺 木i b = [ r n n
: + ] } ) : t () 3
阻容抑制器 ; e 交 流电源 电压 ; 率 f 0H 。图 1 U一 频 =5 z 中, 假定开关 K从 回路 电流 峰 值 时刻 开始 分 断 , 时 此 线圈中储存的能量 最 多 , 在线 圈两 端产 生 的感 生 电动 势最 大 , 开关 K触点 间势必产 生 电弧。最快 的熄灭 电 弧 时刻发生 在电流第 一 次过零 点 , 即熄 弧时 问为 四分
 ̄ l+2 e “ i b + / c s (l ) c n £
() 2
上式中, as(1√ 1+2 。 y=ri C c c ) cn /
于是 , 电感 两端 电压为 :
U b= Ul— Ur= L i d d / t— i¥ Ro= l +c ¥ e “ 2
P关系 曲线 , : 。t=19 对应 P= . 。 得 t/ o o ., 0 2
由 于 t /o / 2 : , )=19 因 此 , o t =1 ( f J 。 : c ., C=1 / ( . 2 : ) 19 f : 1 ( . :2:3 1 16 %5 / 1 9 l l . 4 = : 0
阻 : 55n(0o , R = 0 2 C) L=1 . 15H。
线圈所配 阻容吸收器 的 电容 C= .2 t ; 0 2 F 串接 电 x 阻 R= 2 20n。有人做过测试 , 称在最不利情况下 ( 即在
电网电流最大时断开 )测得过电压为 30V 峰值 ) , 3 ( 。
中 图分 类 号 :M52 T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4— 4 0 2 1 )3— 0 2— 2 10 0 2 (0 0 0 0 5 0
目前 市售的施耐德阻容抑制器及施 耐德交流接触 器( L 1 0 以 C 一D 9为例 ) 参数如下 : 接触器线 圈两端 电压 : o 2 5 z线 圈 内 U =20 V,0H ,
上式 中 : ( 。 令 R +R) = ,/ L )=6 则 式 ( ) 儿 a 1( C , 1
的特征方程为 : +a P+b=0 解 之得 : =[一a± p , J D
 ̄( 4 )/ , /o 一 6 ]2 由于波形是衰减震荡的, 因此判别式
0 一 b<0 P= 一a 2±i v 6 a/ , 0 =a 2 4 , / 木 一 22 令 1 / , 4
机床 电器 2 1. 00 3
应用 ・ 交流——交 流接触器线 圈回路并接阻容抑制器参数 的计算
交流 接 触器 线 圈 回路 并 接 阻容抑 制器 参数 的计 算
康 养科 , 忠岐 ( 王 广东省 佛 山市科达 机 电有 限公 司 ,2 3 3 58 1 )
摘要 : 本文首 先根据 电路知识建立接触器线圈分 断时具有 阻容吸收 回路 的 R C电路 方程 , L 然后 编写以搜索线 圈 两端过 电压为 目标的 c语言程序 , 根据结果所得 到的中问参量再推算 出阻容吸收器的阻容量值 。 关键词 : 接触器线 圈过 电压 ; 阻容抑制器 ; 电阻; 电容
一
时 . 1 ,t / 005S =144 ,=T4: .0 代人式 ( ) 可得 : 2,
图 1 开 关 分 ຫໍສະໝຸດ 时 的等 效 电路 分 断瞬间 , 由于 电感 上 电流不 能 突 变 , 流通 过 电
R C电路续 流 , 电压方程如下 :
r
—
为了验证 以上说法 , 我们假定 测试结果正确 , 根据 以前在 教科书中所学过 的查 曲线 法重新 确定阻容抑 制 器的参 数…如下 :
交流电周期 T= / = .2S将 电流边界条件 := l f 0 0 , 0
端并接合适 的阻容 抑制器 ( l虚线框 所示 ) 会 抑 制 图 ,
电感两端 的过 电压 , 原先储 存 于线 圈 中的能量 以衰 使 减震荡波 的形 式快 速 消 耗在 外接 电阻 R和线 圈 内阻
R 0上 。
6 。= 6一 a / 22
,
) =0 2 .4¥1 F 0
由 P=( R ) ( R+ 。 / 2%v, c , R+R = } l // ) 得 J 。 2: = : P:
:
则 P=一口 ±i= , ( ) =b , 1 式方 程 的通 l
解为:
2 . 02
= = 6 。 I 2 4 ) 7 Q
过 电压 系数 : K=U U …/ = 3/ 2 3 02 0=1 5 查 K— .,
L id = :( R ) 1C J f d t i:R+ o +(/ ) d / l
整理后得 :
d / t +( R + / ) d/ t i d ( o R)L id +∥( C) 0 ( ) L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