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线虫病防与治

合集下载

鸡毛细线虫病

鸡毛细线虫病

鸡毛细线虫病鸡毛细线虫病是由毛首科毛细线虫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鸡的食道、嗉囊和小肠引起的。

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严重感染可引起鸡只死亡。

(一)病原虫体细小,呈毛发状,虫体前部比后部细。

环形毛细线虫(有轮毛细线虫),前端有一球状的角皮膨大,寄生于鸡的嗉囊和食道粘膜上。

鸽毛细线虫(封闭毛细线虫),雄虫尾部两侧有铲状的交合伞,寄生于鸡小肠粘膜上。

膨尾毛细线虫,雄虫尾部侧面各有一个大而明晰的伞膜,寄生于鸡小肠粘膜上。

虫卵呈椭圆形,浅黄绿色,两端有卵塞。

新排出时卵内含单个卵细胞。

毛细线虫的生活史有两种类型,一是间接生活史型,需要蚯蚓作中间宿主;二是直接生活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鸡是通过吞食了含感染性幼虫的蚯蚓或直接吞食了感染性虫卵而感染。

(二)临床症状患鸡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消瘦,头下垂,有肠炎症状,常作吞咽症状。

严重感染时,雏鸡和成年鸡均可发生死亡。

(三)病理变化轻度感染,可见嗉囊和食道壁或小肠有轻微炎症;严重感染时,炎症显著,粘膜增厚,并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和粘膜脱落或坏死等病理变化,粘膜上覆盖着气味难闻的纤维蛋白性坏死物质。

食道、嗉囊或小肠壁在出血的粘膜中有大量虫体,在虫体寄生部位的组织中有不太明显的虫道。

(四)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粪便检查有无发现虫卵等进行综合判断。

(五)防治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①甲氧啶(美利沙啶)甲氧啶200毫克/升,用蒸馏水稀释成10%溶液皮下注射,或含0.8%~3.6%浓度饮水24小时,对成虫也有明显的效果,0.25%的浓度对幼虫有驱除效果。

②硫酸左咪唑硫酸左咪唑20~25毫克/千克拌料,或用0.05%的比例拌入日粮中让鸡自由采食。

③甲苯唑甲苯唑70~100毫升/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④哈乐松(Haloxon)哈乐松25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饲料和饮水要清洁卫生,不被粪便污染。

粪便进行发酵处理,消灭鸡舍内的蚯蚓,实施预防性与治疗性的驱虫。

观赏鸟毛细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观赏鸟毛细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观赏鸟毛细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病原
虫体呈细小的毛发状,食道部短于或等于体部,比体
部稍细,体部内部为肠和生殖器官。雄虫有交合刺及交合
刺鞘;雌虫阴门开口于食道部与体部交界处。虫卵椭圆形, 两端有塞。 虫体寄生部位严格,环形毛细线虫寄生于鸡、珠鸡等 鸟禽类的食道、嗉囊壁;鸽毛细线虫寄生于鸽、鸡等鸟禽 类小肠;膨尾毛细线虫寄生鸡、鸽、鸭等鸟禽类小肠;捻 转毛细线虫寄生于鸭等水禽的口腔、食道、嗉囊和肌胃内; 鸭毛细线虫、鹅毛细线虫寄生于盲肠、小肠内。
渗出物,粘膜不同程度剥离。
多数种类的成年鸟能耐过毛细线虫的轻度感染。轻度 感染的表现多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反胃、拉稀便;严 重感染的鸟营养不良、贫血、腹泻严重、精神沉郁、羽毛 松乱、无光泽、食欲减退、不喜欢运动等。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诊断和防治
综合症状,粪便检查虫卵和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而确诊。 注意环境与观赏鸟场、鸟舍及鸟笼的卫生;并阻断在饲
养鸟附近存在的中间宿主;对新捕来的野生鸟要先隔离饲养,
以防带虫感染其他鸟;粪便要发酵处理。治疗可选用左旋咪
唑、甲苯咪唑等咪唑类药物。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病原
图 10.3-4 环形毛细线虫
1,4.雌虫头部 2.雌虫阴门 3.雄虫尾部 5.虫卵 6.雌虫尾部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生活史
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环形、膨尾毛细线虫为间接
型,中间宿主为蚯蚓;鸽、鹅、鸭毛细线虫和捻转毛细线
虫为直接型。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或中间宿 主体内发育为具感染,感染后幼虫钻入食道、嗉囊、小肠等处粘膜发育,
于感染后19~28天发育为成虫。

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黄鳝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黄鳝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黄鳝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黄鳝是广泛分布于淡水、河流和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水产品。

然而,黄鳝也容易受到一些寄生虫病的侵袭,其中包括棘头虫病和毛细线虫病。

这些寄生虫会给黄鳝的健康和生长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维护黄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黄鳝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1. 预防病害感染预防病害感染是黄鳝寄生虫病防治的关键一环。

以下是一些预防病害感染的方法:•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池塘或箱内的杂质、废料等,保持水质清洁和流通,避免寄生虫的滋生。

•控制饲料源:合理控制黄鳝的饲料源,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饲料,减少寄生虫的摄入。

•防止交叉感染:定期消毒养殖设备、鱼网、水管等,防止病原菌或虫卵的交叉感染。

2. 寄生虫病早期发现和诊断寄生虫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可以帮助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以下是一些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方法:•观察黄鳝行为:密切观察黄鳝的行为和食欲变化,如发现异常,可能是患病的信号。

•外部寄生虫检查:仔细观察黄鳝身体表面是否出现寄生虫,如毛细线虫等,或者用显微镜观察黄鳝粪便中是否有虫卵存在。

•症状分析:对病鱼进行症状分析,如出现腹部肿胀、体色异常等症状,可能是寄生虫病的表现。

3. 棘头虫病的防治方法棘头虫病是一种寄生于黄鳝肠道中的虫卵感染,给黄鳝的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一些棘头虫病的防治方法:•药物治疗:使用有效的驱虫药物,如盐酸阿维菌素、地西汀和氧氟沙星等,根据兽医建议合理使用。

•游离虫卵检测:对黄鳝粪便进行检测,使用离心法和显微镜观察,确认虫卵的存在,从而及时做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养殖环境消毒: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如使用石灰粉熏蒸等方法,杀死寄生虫的虫卵,减少感染风险。

4. 毛细线虫病的防治方法毛细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会寄生在黄鳝的皮肤和肌肉中,给黄鳝带来严重的生长抑制。

以下是一些毛细线虫病的防治方法:•防治虫卵污染: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环境,避免虫卵在水中孵化并感染黄鳝。

黄鳝毛细线虫病的综合防治

黄鳝毛细线虫病的综合防治
混食投喂
将药物与黄鳝饲料混合,均匀投喂给每只黄鳝,确保每只黄鳝都 能摄取到足够的药物。
定期投喂
按照病情和医生建议,定期投喂药物,确保黄鳝体内寄生虫得到有 效控制。
化学防治的注意事项
预防副作用
化学药物使用过量或不当可能导致黄鳝出现 不适或死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 药品说明书操作。
避免药物残留
05
中草药防治
中草药的选择
艾蒿
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能够有效地抑制毛细线虫的
繁殖。
苦参
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抗菌、抗炎、抗寄生虫等 作用。
青蒿
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 对毛细线虫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艾蒿
将艾蒿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将药液过滤 后,给黄鳝口服或浸泡。
效果不稳定
01
生物防治的效果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病虫害种类和数量等因
素的影响,效果可能不稳定。
见效慢
02
生物防治方法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为它们依赖
于自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术要求高
03
生物防治方法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包括微生物的选育、天敌
的引入和植物性农药的提取等。
07
化学防治
化学药物的选择
01
02
03
生长迟缓
感染毛细线虫的黄鳝会出 现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导致生长速度减缓。
免疫力下降
感染严重时,会影响黄鳝 的免疫力,使其容易感染 其他疾病。
产量下降
高感染率会导致黄鳝产量 大幅下降,给养殖户带来 经济损失。
毛细线虫病的传播途径
水质污染
受污染的水源含有大量毛 细线虫卵,是传播的主要 途径。

鸡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线虫病的治疗方法鸡线虫病概述鸡线虫病种类很多,我国已知有45种。

如寄生于消化道的蛔虫、异剌线虫、毛细线虫、华首线虫,寄生于呼吸道的比翼线虫,寄生于眼的吸吮线虫等等。

这些线虫的寄生给鸡带来严重危害,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一、鸡蛔虫病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

虫体形态为线形,黄白色,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虫卵大小为70-90×47-51微米,壳厚而光滑,深灰色。

鸡蛔虫的发育为直接发育方式。

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孵出幼虫但不出卵壳,被鸡食入后在胃内破壳而出,之后进入小肠经四次蜕皮变为第五期幼虫,并直接发育为成虫。

本病主要危害3-10月龄的鸡,3-4月龄鸡最易感染而且病情最重,1年以上鸡感染不呈现病状而成为带虫者。

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6个月,经3个月的冻结仍不死亡,对普通消毒药有抵抗力。

但不耐高温,干燥和阳光直射,相对湿度低于60%,温度高于39℃即不能发育,45℃时5分钟,阳光直射1-1.5小时死亡。

雏鸡感染后,常出现消化紊乱,腹泻便秘交替,病鸡发育迟缓,精神萎靡,贫血消瘦,鸡冠苍白,最后衰竭死亡。

成鸡感染不出现明显症状,但母鸡产蛋量可下降,本病根据临床症状,经粪检找到虫卵或剖检找到虫体即可确切诊断。

对本病的防治主要措施为药物的定期驱虫。

对地面的平养鸡,每年进行2次预防性驱虫,成鸡在10-11月份进行,第二次在翌年春季。

雏鸡第一次驱虫应在2-3月龄,第二次在秋末冬初。

所用药物为:①左旋咪唑按24毫克/千克体重混料饲喂。

②噻嘧啶:按60毫克/千克体重混料饲喂。

③硫化二苯胺(酚塞嗪):按成鸡0.5-1克/千克体重,小鸡0.3-0.5克/千克体重混料饲喂,连用2天。

可杀死成虫并阻止幼虫发育。

④丙硫咪唑,按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二、鸡异剌线虫病本病是由异剌科异剌属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内引起的,故又称“鸡盲肠虫病”。

异剌线虫虫体呈针状,雄虫长7-13毫米,有两根2毫米左右的交合刺;雌虫长10-15毫米,尾细长。

兔肝毛细线虫病和兔栓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和诊疗方法 - 养兔技术

兔肝毛细线虫病和兔栓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和诊疗方法 - 养兔技术

兔肝毛细线虫病和兔栓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和诊疗方法-养兔技术兔肝毛细线虫病是家兔及许多其它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猪以及人也可感染,狗和猫是暂时性宿主。

兔栓尾线虫病又称兔蛲虫病,是由兔拴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和结肠引起的消化道线虫病。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家兔感染率较高,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兔肝毛细线虫病和兔栓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和诊疗方法。

1、兔肝毛细线虫病肝毛细线虫病是由肝毛细线虫寄生在鼠和兔等啮齿类动物的肝脏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其他动物包括猿、猴、狼、犬、猫、猪以及人都有易感性。

野生啮齿类动物感染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灵长类动物感染后可发生肝炎,甚至死亡。

我国迄今尚无该病病例报道。

病原。

肝毛细线虫在分类上属于毛首科、毛细属。

该虫白色,又细又长,其中雄虫长17.3 mm,最宽处小于O.l mm;雌虫长53. 0-98.7 mm,最宽处小于0.2 mm。

突出特征是食道长度大约为体长的l/3-l /2,而且更细,和虫体后部区分明显。

卵为褐色,大小为48-62μmX29-37 μm,两端各有一个塞状物,外形似柠檬。

由于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卵的横断面时卵壳壁呈分节状。

生活史。

生活史很特殊。

成虫在宿主肝脏内产卵,滞留在肝实质内。

当宿主肝脏被其他动物吞食后才随粪便排出,或宿主尸体腐烂后从肝脏释出,在外界适宜条件下经过2-6周发育成为内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

这种虫卵被易感动物吞食后,幼虫从卵壳内逸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动达肝脏,发育为成虫。

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需要28天。

流行病学。

该病鼠类最易感,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猿、猴、狼、犬、猫、猪以及人都有易感性。

兔因采食被虫卵污染的草料或饮水而感染。

症状和病理变化。

感染兔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是灵长类动物感染可能引起致命性肝炎。

感染轻微时,成虫和虫卵引起局部肉芽肿或纤维化。

感染严重时,可见肝脏表面有许多白色、黄白色斑点或带状结节,或广泛的肝硬化。

鸽子各种寄生虫病

鸽子各种寄生虫病

鸽子各种寄生虫病(一)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寄生在鸽的上消化道而引起的一种原生虫病,是目前鸽场发病最多、难以根除、用药费用最高的传染性疾病。

其特征是在咽喉勃膜呈现明显的纽扣状的黄色干酪样坏死物。

1.病原为一种可寄生于鸽上消化道的原虫―毛滴虫。

2.传播途径本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

在一些成鸽中,在消化道可见到针头大小的病灶,这些便是毛滴虫的聚积物,而对成鸽的健康不会产生严重的损害。

不过带仔的产鸽很容易通过哺喂传给乳鸽。

此外,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带来感染。

3.病状及病变成鸽多为带虫者,无明显的临诊症状。

乳鸽、童鸽感染毛滴虫后,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消化紊乱,腹泻和消瘦,口腔的分泌物增多且呈浅黄色勃稠、严重感染的幼鸽会很快消瘦,4~8天内死亡。

本病的病状可分为3种类型:①咽型。

在鸽的咽喉部可见浅黄色分泌物,或有界线明显呈纽扣状或黄豆粒大的干酪样沉积物,或在鼻翁膜有均匀的针尖状黄白色病灶。

②脐型。

是因垫料的感染而引起的,脐部皮下形成炎症或肿块,肿块的切面是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

这一类型较少见。

③内脏型。

随着病情的发展,毛滴虫也可以侵人到内部器官,可以在食道、嗦囊、肝、脾、肺等部位形成结节病灶。

4.诊断可根据咽型及内脏型的特征病变作出初步诊断。

最好是取喉部或嗦囊猫液涂片镜检,进行确诊。

毛滴虫呈梨形,有4条鞭毛,呈螺旋式运动。

注意白喉(猫膜)型的鸽痘、鸽念珠菌病的喉部病变与本病相似,鸽沙门氏菌病和结核病的肝、脾小结节也与本病相似。

5.防治治疗常用如下药物:(1)1,2一二甲基~5一硝基咪哇,加水配成0.03%的溶液代替饮水,连用5~7天(或按日剂量每千克体重30毫克)。

或用甲硝哇500毫克Z升溶液饮水,或用0.06%的甲硝哇溶液拌料,连用5~7天。

(2)灭滴灵,按0.05%混人饮水中,连用7~10天。

(3)用0.04%的峡喃哇酮拌料喂食,连用3~5天。

(4)用0.05%的结晶紫溶液或0.06%硫酸酮溶液或0.06%的碘液饮水,连用1周,可作预防和治疗之用。

鸽常见线虫病的防治

鸽常见线虫病的防治

鸽常见线虫病的防治作者:孙皓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9期鸽常见的线虫病主要有蛔虫病、毛细线虫病、四射鸟圆线虫病等。

一、鸽蛔虫病鸽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中的鸽蛔虫寄生于鸽小肠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1. 鸽蛔虫虫体特征。

鸽蛔虫虫体淡白色,呈圆柱形,两端狭小,角皮具有横纹,颈部具有侧翼。

头端钝,口孔圈有3 片唇。

背唇有2 个双乳头,侧腹唇各有1 个乳突和2 个小乳突。

食道简单,后部稍扩大。

雄虫长23.2 ~ 34.6 mm,尾部削尖,具有狭小的尾翼。

肛前吸盘类圆形,与肛门距离为0.34 ~ 0.40 mm,尾长0.48 ~ 0.56 mm,交合刺长度1.76 ~ 2.04 mm,尾乳突14 ~ 15 对。

在体腹面两侧各有 1 列小乳突呈等距离排列。

雌虫长42 ~ 45 mm,尾部尖,肛门距尾端0.96 ~ 1.28 mm,生殖孔开口于虫体中部稍前方。

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64 ~ 70)μm×(45 ~ 48)μm。

鸽蛔虫属直接发育型线虫。

雌虫在鸽小肠内产卵后,卵囊随粪便排到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虫卵进一步发育成为感染性虫卵。

当鸽在野外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卵内的幼虫于鸽的腺胃和肌胃处逸出,然后钻进肠黏膜进一步发育后返回肠腔再发育为成虫。

鸽蛔虫从虫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需35 ~ 50 d。

2. 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

鸽蛔虫除感染鸽子外,还可以感染鸡。

各种日龄均可感染,其中2 ~ 4 月龄鸽最易感,有时成鸽也很严重。

虫卵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很强,但对干燥和高温(50℃以上)较敏感。

轻度感染时常不表现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时病鸽出现便秘和下痢交替,有时粪中带血和黏液,精神委靡,食欲不振,贫血,乏力,消瘦。

有时鸽蛔虫可移行到肌胃和腺胃交界处,个别病例鸽蛔虫可通过肠壁移居到鸽体其他内脏器官。

剖检可见小肠内有大量线状虫体。

3. 诊治方法。

根据剖检时发现大量鸽蛔虫,或通过粪检检出大量鸽蛔虫虫卵即可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 都有驱杀效能。
在给信鸽喂服“ 伊维菌素” 驱除毛细线虫
时, 每只成年鸽, 每次服用“ 伊维菌素” 预混剂
1 0 0 毫克。 每周对信鸽饲喂一次, 连用两周。 以
在检验患毛细线虫病鸽的内脏器官时, 信 后 , 每间隔两个月后再给信鸽驱虫一次 。
中华 信鸽
疾病 。科研证 明 , 信鸽肌体内寄生 的毛细线 虫, 属 无尾 觉亚纲 、 毛首目、 毛 首衍毛 细科 、
虫类寄生虫。信鸽的毛细线虫, 从虫卵被信 内, 也可见到与患毛细线虫病时同样 的黄色或 鸽 的肌体感染 , 在信鸽 的肌体 内 由虫卵破壳 米黄色的结节性 点状物 。如果在病原菌培养 出幼虫到发 育至成 虫 . 需要经过二十三天 的 时, 信鸽 的沙门氏菌病和 曲霉菌病 , 能分别见
对患毛细线虫病鸽的治疗: 根据禽病专家
提供 的有关驱杀信鸽毛细线 虫的报告和临床 上对信 鸽驱 杀毛细 线虫 的实例 表明 , “ 伊维 菌素预混剂” , 又名“ 驱虫净” 。对驱杀信鸽肌
体的毛细线虫效果较 好。伊 维菌素 , 属抗生 素类抗 寄生 虫药 。该药物 用 于信 鸽驱 虫而
时粪便 中带血块或血丝 。信鸽嗉囊受毛细线
时间 ; 毛细线 虫的成虫, 在信鸽的肌体内的最 到相应的病原菌。
长寿命可达八个月。
患毛细线虫的信鸽 ,表现为精神沉郁 、 羽 毛松乱 、 缩颈闭 目、 食欲 不振 、 肌 体消瘦 , 时常
拉粘性稀便 。信鸽肌体内的毛细线虫数量增 多, 危害严重时 , 信鸽拉 的稀便 呈黑红色 , 有
鸽的嗉囊内存有十七条成虫。病鸽的肌体 , 由 三个 月前的 4 2 0 克, 降至患病时的 2 3 0 克。信 容易与信鸽的毛细线虫病混淆而被误诊 的病种有 : 沙门氏菌病和曲霉菌病 。信鸽在患 沙1 ]氏菌病和 曲霉菌病 时, 在信鸽的一些器官
信鸽的毛细线虫病 ,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 鸽的肌体干瘦如柴 , 皮肤失去弹性 。
鸽 病防治
D i s e a s e  ̄r a p y
目围鳎臼圊 幽
李仁民
所谓的“ 毛细线虫病 ” , 指 的是寄生在信鸽 的食道 、 嗉囊或小肠内 , 比毛发 还纤小 的“ 毛
细线虫”导致 的信鸽肌体发 生的一些疾病 。 属对信 鸽 的肌 体危 害严 重 的一种寄 生虫 类
鸽的整个肌体内存有二十六条活虫体; 有的信
的良药 , 而且对信鸽 的肌体 内外 的多种寄 生
在剖解患毛细线虫病鸽时发现 : 嗉囊内有
很多活成虫 , 嗉囊内壁粘膜遭到不同程度的损 伤, 小肠粘膜增厚。 因受毛细线虫的危害 , 有的 肠段出现出血点与结节性坏死。 在被人工刮下 的嗉囊粘膜和肠粘膜内,发生膨大, 导致信鸽颈部迷志神 言 , 给信 鸽 内服 后 , 是 通过 阻遇毛 细线 虫的 经受损害, 并出现呼吸困难 、 运动失调与翅 虫体 氯离子通道 而杀虫 。试验证 实 , 伊 维菌
腿麻痹 。
素对信 鸽有安全 、高效和用药量 小的特点 。 伊维 菌素 , 不但是驱 杀信鸽肌体 内毛细线 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