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发电机电气试验方法及标准

发电机电气试验方法及标准一.高压发电机第一部分:定子部件1.直流电阻2.目的:检查绕组的焊头是否出问题等原因测试环境:冷状态下进行测试工具:直流电阻电桥数据处理:各项的测试应做以下处理数据处理(I max-I min)/I平均≤2%结果判定:测试值必须满足以上的关系,不满足就应检查定子线圈。
3.绝缘电阻目的:检测线圈的绝缘电阻的大小,为以后的试验确定安全保证。
测试环境:常温下测试,记录数据要记录当前的温度。
测试工具:兆欧表注意事项:在绝缘电阻测试的过程中,在每项测试完之后应该对绕组充分放电,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测试方法:在测量前应充分对地放点,注意机械调零,在测试的时候除开被测项,其他的各项都应该接地,测试的时候记录测试时间为15s和60s时的电阻值,在测试后计算吸收比,吸收比=R60/R15吸收比应满足大于2,而且各个项的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不平衡系数指最大一项的R60与最小一项R60之比)4.直流耐电压.目的:在较高的电压下发现绕组绝缘的缺陷测试环境:常温下进行试验测试工具:直流耐压设备一套测试方法:利用调压器调节电压使高压侧直流电压为0.5U N、1.0 U N、1.5 U N、2.0 U N、2.5 U N、3.0U N每阶段要停留一分钟的耐压试验时间,并在试验的时候记录各个电压时候的电流值。
每项在测试的时候其他项都必须接地。
而且在电压相同的时候各个项的电流值应该比较相近。
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
注意事项:在测试的时候由于是高压,因此在测试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小心周围环境。
在每项测试完之后必须充分放电,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必须注意的就是,测温线圈的接线头必须接地。
5.交流耐电压目的:检查线圈之间的绝缘性能测试环境:常温下进行试验测试工具:耐电压试验设备一套测试方法:发电机定子的交流耐压试验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共有三个阶段要测试,下面就分别介绍试验的方法:(1)、单个线圈的交流耐电压试验,每次基本上做10个线圈的耐电压试验,试验方法是:在工作台上面放木方,木方里面用海绵等软性有弹性的材料包扎一圈,必须要厚点的,外面包0.1mm左右的铝铂,并且用铜丝将其绑好,在整个线圈的低阻部分必选全放在木方上方。
发电机转子直流电阻测量方法

发电机转子直流电阻测量方法在我们处理发电机转子时,直流电阻测量就像是给发电机做体检一样重要。
毕竟,发电机要是有了问题,就像汽车发不动火一样,让你头疼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测量发电机转子的直流电阻。
别担心,整个过程其实挺简单的,咱们一步一步来,保准让你学得轻松又有趣。
1. 准备工作1.1 设备准备首先,咱们得准备好测量工具。
测量发电机转子直流电阻,你需要一台高精度的万用表。
记住,可别拿那种老掉牙的工具了,咱们要的是最新鲜、最靠谱的万用表。
万用表的测试线也要检查清楚,千万别让老化的测试线给你添乱。
1.2 设备检查设备准备好了之后,咱们得做个检查。
把万用表调到电阻档,调到最小电阻档位。
这时候,最好还要校准一下万用表,确保它测量的精准无误。
要是万用表还没校准好,就像不刷牙的嘴一样不干净,结果也不会靠谱。
2. 测量步骤2.1 断电处理测量之前,记得把发电机的电源彻底断开。
千万别想着“我只是测一会儿”,结果搞得整个电路短路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断电后,给它点时间散散热,别急着动手。
2.2 测量方法现在,咱们开始测量了。
先把万用表的两个测试线分别接到发电机转子的两个接线柱上。
别小看这个动作,它可有点技术含量的。
接触点要保持良好,不然测量结果就会一团糟。
然后,读一下万用表上的电阻值。
这时候,你就可以看到电阻的读数了。
若是读数很高,那说明转子电阻可能有问题,可能需要检查一下了。
2.3 数据解读看完万用表上的数据,接下来就是解读数据了。
一般来说,发电机转子的电阻值应该是比较稳定的。
如果发现电阻值忽高忽低,那说明转子可能存在问题。
你可以对照一下发电机的说明书,看看它推荐的电阻值范围是多少。
要是超出了范围,那就得好好检查一下转子的绝缘情况了。
3. 后续处理3.1 记录结果测量完毕后,千万别忘了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不仅仅是为了留下证据,更是为了以后参考。
你可以把每次测量的数据都记录下来,定期对比,这样才能把发电机的健康状况掌握得更好。
测量电机动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选表及用前检查1.选用:测量新电动机使用1000V的兆欧表;测量运行过的电动机使用500V的兆欧表。
2.用前检查:(1)外观检查:表壳应无好无损;表针应能自由摆动;接线端子应齐全完好;表线应是单根软绝缘铜线,且完好无损,其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m。
(2)开路试验:将一条表线接在兆欧表的“E”端,另一条接在“L”端。
两条线分开,置于绝缘物上,表位放平稳,摇动摇把到每分钟120 转,表针应稳定指在“∞”为合格。
(3)短路试验:开路试验做完后,将两条线短路,摇动摇把 (开始要慢)到每分钟120转,表针应稳定指在0,为合格。
测量及判断(实做)1.测量绝缘项目:可分为①测对地绝缘;②测相间绝缘。
2.测量:测相对地绝缘:①将电动机退出运行(大型电动机在退出运行后要先放电);②验明无电后拆去原电源线;③将兆欧表的“E”端测试线接到电动机外壳(例如端子盒的螺孔处),将兆欧表的“L”端测试线接到电动机绕组任一端(接线端上原有联接片不拆);④摇动摇把达到每分钟120转,到一分钟时读取读数(必要时应记录绝缘电阻值及电动机温度)⑤撤除“L”端接线,后停止摇表,并放电。
测相间绝缘:①对地绝缘测试后放电;②拆去电动机接线端上原有联接片;③将兆欧表的“E”端和“L”端测试线各接一相绕组;④摇动摇把到每分钟120转,一分钟时读取读数(必要时应记录绝缘电阻值及电动机的温度);⑤撤除“L”端接线,后停止摇表,放电;⑥测另两个绕组间的绝缘……共三次(每次测后均应放电)。
判断:不论对地绝缘还是相间绝缘,其合格值的要求如下:(1)对于新电动机用1000V兆欧表(交接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2)对于运行过的用500V兆欧表电动机(预防性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Ω。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1.正确地选表并作充分的检查;2.被测电机及必须退出运行并拆除一二次电源线,对大型电动机在退出运行后要先放电,按照测试电容器的方法摇测。
每次测后也要放电,并验明确无电压;3.每相摇测前后要进行人工放电;4.测试时,注意与附近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应设监护人);5.人体不得接触被测端,也不得接触兆欧表上裸露的接线端;6.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的确定及超差部位的处理

2008年10月第36卷第5期(总第198期)吉林电力Ji l i n E l e ct r i c Pow erO ct.2008V01.36N o.5(Ser.N o.198)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的确定及超差部位的处理D et er m i nat i on of D C R esi s t anc e D i f f er e nc e on G ener at or St at or W i ndi ngand O ve r Li m i t T r eat m e nt崔明1,陈海军2,王建伟2(1.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1;2.大唐长山热电厂,吉林松原131109)擅耍:针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造成发电机运行中定予绕组过热、烧损这一现象.某发电公司对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定子绕组通流、红外线成像仪测温以及接头电压降法确定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部位(引线接头、绝缘盒).并对超差部位进行了修复处理.处理后满足D 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直流电阻相差不大于1.5%要求。
关键词: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红外线成像仪l接头电压降中田分类号:TM93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306(2008)05—0031—03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将会造成运行中定子绕组过热、烧损,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某发电公司的发电机是Q F N2~100—2型汽轮发电机,1998年11月生产.其额定容量为100M W、额定电压为l O.5kV、额定电流为7116A。
该机于2000年12月投产运行。
2008年4月在机组小修期间进行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试验时.发现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分支相差7.72%,超过D I。
/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标准(要求不大于1.5%)。
本文对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差查找和处理工艺的过程及方法作以论述。
QF-6-2 发电机技术数据

1.汽发电机型号和规格
发电机型号:QF-6-2额定容量:7500KVA
额定功率:6000KW额定电压:10500V
额定电流:412.4A功率因数:0.8(滞后)
频率:50HZ额定转速:3000r/min
相数: 3 极数: 2
接法: Y 效率:≥96.7%
冷却方式: 空外冷 励磁方式: 静止可控硅
年 月
校 对
年 月
版次
处 数
文 件 号
签 字
日 期
审 核
年 月
10.漏磁电抗Xe7.88%
11.纵轴同步电抗Xd162%
12.纵轴瞬变电抗Xd’15.33%
13.纵轴超瞬变电抗Xd‘‘10.38%
14.逆序电抗X212.67%
15.零序电抗X04.87%
16.定子开路时转子绕组的时间常数Td06.456s
2.定子三相短路电流为额定值时的励磁电流IfK147.6A
3.空载励磁电流If0101.7A
4.空载励磁电压Uf044.4V
5.额定励磁电流IfN231A
6.额定励磁电压UfN115.5V
7.定子绕组直流电阻(75℃)0.04937Ω
8.转子绕组直流电阻(75℃)0.4172Ω
9.短路比0.689
编 制
17.定子三相短路时的电流瞬变分量时间常数Td3‘0.611s
18.定子三相短路时的电流超瞬变分量时间常数Td3‘’0.0764s
19.冷却空气消耗量8m3/s
编 制
年 月
校 对
年 月
版次
处 数
文 件 号
签 字
日 期
审 核
年 月
发电机运行规程

第一节发电机及励磁系统介绍一、发电机技术规范1、汽轮发电机型号及规格型号:QF2-3-2Z 额定功率:3000kW额定电压: 10500V 额定电流: 206A功率因素:0.8 (滞后) 额定转速:3000r/min额度频率:50Hz 相数:3极数:1 接法: Y效率:95.6% 定子绕组直流电阻:75℃Ω转子绕组直流电阻:75℃Ω励磁方式:静止可控硅励磁绝缘等级:F/F 冷却方式:密闭自循环通风冷却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看为顺时针方向制造厂:东方电气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2、励磁方式及装置技术参数励磁方式:自并励方式,即发电机未并列之前,励磁电源取自10KV母线,发电机升压并列过程中自动转为发电机出口母线上的励磁变供给励磁电源。
满载励磁电流:240A满载励磁电压:78V3、励磁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指标⑴模拟量输入a.发电机励磁PT:AC3φ105Vb.发电机仪表PT:AC3φ105Vc.发电机定子电流CT:AC3φ5Ad.发电机转子电流:AC5A或电流变送器DC5Ve.三相交流同步电压信号:AC100V⑵.控制脉冲a.分辨率:0.05度/位码b.移相范围:(10~150)度⑶.调压精度:≤0.5%⑷.频率特性:≯±0.25%/0.5Hz⑸.10%阶跃:超调量<15%振荡次数<3次调节时间<5秒⑹. 零起升压:超调量<10%振荡次数<3次调节时间<5秒⑺.调压范围:Uf(e)=(10~130)%⑻.过载能力: 1.1If(e)长期运行⑼.顶值倍数: 1.8,强励时间为50s,电压响应时间<0.1S。
⑽. 调差系数:(-15~+15)%⑾. A/D转换量分辨率:2-14⑿.供电电源a.交流电源:(165~250)V/50Hz(+4% ~-6% Hz)b.直流电源:(200~250)V⒀.抗电磁干扰性能:a.静电放电装置能承受GB/T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之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的干扰试验,(空气放电±15kv,接触放电±8kv)。
发电机直流电阻标准

发电机直流电阻标准发电机直流电阻标准是指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对其直流电阻进行检测和评定的一套标准。
直流电阻是发电机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发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对发电机直流电阻进行准确的评定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发电机直流电阻的定义。
发电机直流电阻是指在发电机停止运行状态下,通过发电机绕组的两端施加直流电压,测量绕组的电阻值。
这个电阻值是发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欧姆表或者微欧表来进行测量。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要对发电机直流电阻进行评定。
首先,发电机直流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电机的电气性能。
如果电阻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发电机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发电机。
其次,通过对发电机直流电阻的评定,可以及时发现发电机绕组的接触不良、断线、短路等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发电机直流电阻的评定。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欧姆表或者微欧表来进行测量。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确定测试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然后,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判断发电机的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在评定发电机直流电阻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注意测试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测试仪器的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要注意测试环境的影响。
一些外部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最后,要注意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定。
只有准确分析和评定测量结果,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总之,发电机直流电阻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发电机直流电阻的评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发电机的问题,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6发电机交直流耐压试验技术安全措施

技术安全措施#6发电机定子绕组交直流耐压试验(A版)批准:李金志审定:毛正中审核:冯大军编写:胡汉宇湖北华电襄樊发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2010年4月20日#6发电机定子绕组交直流耐压试验技术安全措施一、试验原因和目的交流耐压试验是检测线棒质量一道严格的工序。
主要考验线棒的抗电强度,保证运行电压下的绝缘水平,发现集中性的局部缺陷,如局部损伤、受潮、气泡等。
直流耐压试验能发现定子绕组的贯穿性缺陷及绕组端部的局部缺陷。
根据分段试验电压下的电压与泄漏电流的相应变化来分析泄漏电流的发展趋势。
在某些情况下(如受潮),还可以在绝缘未击穿之前就能发现绝缘缺陷。
发电机耐压试验是发电机的重要试验项目,由于试验是在高电压下进行,且交流耐压试验是一种破坏性试验,对线棒的损坏具有累积效应,所以试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完备的技术安全措施,试验人员对试验程序和方法要熟练掌握。
为使试验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技术安全措施。
二、批准部门和文件根据公司批准的#6机检查性大修标准项目。
三、施工措施和要求1、发电机尾端及引出线软连接应拆开(在出线套管处拆)。
发电机与母线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封母接地。
2、发电机定子内冷水质通水,水流量接近额定值,水质合格,由电厂运行人员测试水导电率,水导电率应小于1.0×102us/m(20℃)。
3、发电机转子应接地短路,定子测温元件应短路接地,CT二次线圈短路接地,汇水管接地应临时拆开。
4、试验应在排氢后进行。
5、试验场所应挂指示牌,设明显遮拦。
6、使用的试验电源,容量足够。
7、试验场所照明充足,通讯情况良好。
8、试验开始前应确认:附件1:襄樊电厂#6发电机定子绕组高压试验安全技术措施确认表。
完成。
本试验技术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四、质量标准和依据1、《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T 1029-93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4、厂家技术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原因及注意事项
(1)测量原因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包括线棒铜导体电阻、焊接头电阻及引线电阻二部分。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可以发现:
绕组在制造或检修中可能产生的连接错误、导线断股等缺陷。
另外,由于工艺问题而造成的焊接头接触不良(如虚焊),特别是在运行中长期受电动力的作用或受短路电流的冲击后,使焊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更加恶化,进一步导致过热,而使焊锡熔化、焊头开焊。
在相同的温度下,线棒铜导体及引线电阻基本不变,焊接头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焊接头电阻的大小,进而引起整个绕组电路的变化,所以,测量整个绕组的直流电阻,基本上能了解焊接头的质量状况。
(2)测量方法
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的方法有电压降法和电桥法两种。
采用压降法测量时,须选用
0.5级以上的电压表、电流表,通入定子绕组的直流电流应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0%。
采用电桥法测量时,因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很小,应选
0.2级的双臂电桥。
(3)测量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必须在电机各相引出端头上进行,不允许包括本相绕组的外部引线和中性点连接的铜排。
②测量电压、电流接线点必须分开,电压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内侧并尽量靠近绕组,电流接线点在绕组端头的外侧。
③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感量较大,当采用压降法测量时,必须先合上电源开关,当电流稳定后,再搭接上电压表,同时读取电压、电流值。
断开时,应先断开电压表,再断开电流回路。
当采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必须先按下电源按钮,待电流稳定后(靠经验),再按下检流计按钮进行测量,测完后,必须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松开电源按钮。
若违反上述操作顺序,则可能因绕组自感电动势过大,而损坏电桥。
④必须准确测量绕组的温度。
若温度偏差为1℃,会给电阻带来
0.4%的误差,容易造成误判断。
因此,要求被测绕组的温度必须处于稳定冷状态,电机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的空气温度之差应在±3~C之内,运行电机停机后到测量时约需相隔48h。
为了加速冷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电机在退出励磁后,可空转一段时间后再停机,必须用经校准后的酒精温度计进行测量,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以防破损后水银滚人铁芯,影响铁芯绝缘相通风。
温度计应不少于6支,分别置于绝缘的端部和槽部,若测量槽部的温度困难,可测定子铁芯通风孔和齿部表面温度,温度计应紧贴测点表面,并用绝缘材料盖好,放置时间不少于15min。
对装有测量进口风温温度计及定子埋人式温度计的,需同时测量。
将各温度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绕组的温度。
⑤为了避免因测量仪表的不同引起误差,各次测量应尽量使用同一电桥或电压、电流表。
⑥采用压降法测量时,应在三个不同电流值下测量计算电阻值,取其平均电阻值作为被测电阻值。
每次测量电阻值与平均电阻值之差,不得超过±5%。
⑦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电阻值很小,交接试验标准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所规定的允许误差也很小,所以测量时必须非常谨慎仔细,否则将引起不允许的测量误差,导致判断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