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论文
智能化小区安防监控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智能化小区安防监控系统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二零一五年六月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住宅小区也因此被提上了一个新高度。
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以及成为了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准。
而建立一个智能化小区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安防监控系统。
智能化系统真是在这一前提下,伴随着住宅建设的高层而提出来的新概念。
住宅建设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概念也必将得到广泛的讨论,变得越来越清晰,体现得越来越具体。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异乡几个方面:1、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能够提高住宅、社区的安全防范程度2、住宅小区智能化能够为小区住户提高生活方便和信息服务3、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为物业管理提高先进的管理手段及终端的增值建立一个全天候安防监控系统,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周围防范系统、停车管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等组成。
关键词:智能化小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门禁管理系统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society brought great pressur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has therefore been put on the a new heigh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of the city and the standard of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s life.. And the key to establish a intelligent community is how to establish a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security and security.. The intelligent system is a new concept, which is based on the high rise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becoming a new growth poi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this concept will also be widely discusse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ear, more and more specific.. Role of small intelligent system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reign land: 1, residential intelligent system can improve residential, community safety degree to prevent 2, residential district intelligent can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to improve life conveni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residential intelligent system for property management improve the value of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to establish a 24-hour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by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monitoring system, patrol system, access control system, peripheral prevention system,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video intercom system composed of.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论文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论文摘要: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智能楼宇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环节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它为整个建筑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整座建筑区域视频图像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从而对整个建筑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入住及工作环境。
前言现代化的商务大厦是以高度的智能化为其主要功能目标的,而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楼宇智能化的体现。
1智能化楼宇的定义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智能化楼宇?目前世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中国较为相近,其提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和消防自动化系统,将这 5 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
2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概述安防监控系统是智能楼宇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
安防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
系统可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
安防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
出入门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
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出入。
每一项出入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
安防监控系统论文

安防监控系统论文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防监控系统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一、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由于犯罪、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加,这推动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
最早期的安防监控系统主要采用闭路电视(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简称CCTV)技术,通过一组摄像头和监视器实现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然而,这种传统的安防监控系统具有监控范围有限、手动操作、图像质量较差等限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安防监控系统开始融合了网络、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元素。
网络监控系统通过在每个监控设备上安装IP地址,将各个设备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实现对多个摄像头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数字化技术则使得监控图像的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如运动检测、图像识别等。
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异常事件并发出警报,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1. 家居安防随着人们对于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家用安防监控系统的市场不断扩大。
家居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包括门窗传感器、红外线探测器、视频监控、烟雾报警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家庭的安全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智能化的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灯光系统等)相连接,实现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家居管理。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如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等也广泛采用安防监控系统来保障工作和交易的安全。
安防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公共区域、楼梯通道、电梯等关键区域,防止盗窃、破坏行为的发生。
同时,商业建筑中的安防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人流统计、行为分析等功能,为商户提供更多的管理和决策参考。
3.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大规模集中人口的场所,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安防监控系统在地铁、公交车站、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论文4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国内研究现状 (1)1.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1.2.1本文研究的目的 (1)1.2.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第二章智能住宅小区的安防系统 (3)2.1安防系统的组成 (3)2.2安防系统设计范围 (3)2.3安防系统 (3)2.4信号传输 (4)2.5终端设备 (4)第三章门禁管理系统 (5)3.1系统概述 (5)3.1.1系统功能 (5)3.1.2系统组成 (5)第四章防盗报警系统 (6)4.1系统概述 (6)4.1.1系统功能 (6)4.1.2系统组成 (6)4.2防盗报警探测器种类 (6)第五章巡更系统 (8)5.1系统概述 (8)5.1.1系统组成 (8)5.2系统分类 (8)第六章综合安防系统 (9)6.1安防系统图 (9)6.2系统设计依据和标准 (11)结论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第一章绪论随着近几年来智能化行业的飞速发展,安防系统已由原来特殊待业,专门应用逐渐普及到各行各业。
对于一个住宅区而言,居民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
由于进出人员多、进出车辆货物多,为保证农居点居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电视监控、周界报警、可视对讲、电子巡更、广播音响、联网报警中心、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等,做到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
因此,为了满足住宅小区用户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
建立一个全天侯综合安防系统,实现把一些危害和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对于构建安全、和谐的住宅小区至关重要。
现代住宅小区不仅日逾讲究家庭装修的高档化和住宅小区周边环境的自然化,而且对住宅小区内的保安与防范要求越来越高。
要真正做好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服务,必须具备一套先进的、智能和可靠的安防系统作为管理辅助。
最新完整版 基于物联网络的安防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物联网络的安防系统设计学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摘要物联网技术是国家当今大力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同时也是很多国家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不断出现,人们也都急切的盼望物联网技术可以和计算机、互联网一样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体验。
物联网应用于安防更是当前社会进步的一个闪光点。
本文选取了目前技术比较前沿物联网技术在安防系统的应用作相关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系统是一种克服现有布线局限,在不需要重新给相应安防区域走线的前提下,使用灵敏度高,通讯距离远,网络可靠性强,功耗低的LORA 无线通信,实现安防报警的安防系统。
目前本系统LORA通信模块采用的是升特公司提供的SX1278芯片。
而控制模块则采用STM 8单片机完成,传感器模块则由一个烟雾传感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组成。
报警模块为一个蜂鸣器和报警灯,当相应区域发生警情时,蜂鸣器响起报警灯闪烁。
作为一种安防系统,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系统来说,具有通信可靠,布置简单,对于学生宿舍的火灾预警有着很好的相适应性等特点。
关键词:物联网、LORA通信、安防、SX1278、STM 8Abstract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ology in today's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many national stud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continue to emerge, and people are eagerly looking forward to network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nternet technologies has brought us a new experience. Internet of Things used in security is a bright spo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current indoo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based networking technology people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remote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of securit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the security system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security system that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wiring, without requiring a complete re-alignm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area of security, the use of high sensitivity, communication distance, network reliability, low-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ORA, achieve security alarm security system.At present, the system LORA communication module uses a Semtech's SX1278 chip. The control module is used STM 8 MCU to complete the sensor module by a smoke sensor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alarm module is a buzzer and warning lights when the corresponding area of police intelligence, the buzzer sounded and the alarm lamp flashes.As a security system, which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ystems with reliable communications, simply furnished dormitories of the fire alar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phase adaptability.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 LORA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SX1278, STM 8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研究意义 (2)1.4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第2章相关技术概述 (4)2.1传感器技术 (4)2.2嵌入式技术 (4)2.3 Altium Designer (4)2.4组网技术 (4)2.5本章小结 (5)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7)3.1系统需求分析 (7)3.2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7)3.3主控模块单片机的选择 (9)3.4通信模块核心芯片的选择 (9)3.5本章小结 (10)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 (12)4.1系统硬件组成框图 (12)4.2主控模块单片机电路原理图设计 (13)4.3通信模块电路原理图设计 (14)4.4传感模块电路原理图设计 (14)4.5报警器模块电路原理图设计 (16)4.6各模块通信接口电路原理图设计 (17)4.7本章小结 (18)第5章各模块内部程序的设计 (19)5.1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19)5.2单片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19)5.3 LORA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20)5.4本章小结 (22)第6章系统测试 (23)6.1测试环境 (23)6.2测试准备 (23)6.3测试结果及分析 (23)6.4本章小结 (24)总结 (26)展望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附录 (32)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背景下,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对于安防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安防论文-开题报告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姓名:贾译飞专业:安全防范技术班级:一班姓名贾译飞学号X102259指导教师李志明(一)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引言1.红外无线报警器发展现状2.主要功能用途。
3.基本工作原理。
4.红外无线报警器分类。
5.企业以及家庭如何选择红外无线报警器种类。
6.几种较为常用的红外无线报警器简介。
7.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主要参考文献1.廖先芸,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赵明,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3.何希才编,《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4.谢百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5.彭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0036..桂井诚电子实用手册20017.李建忠单片杌原理及应用20028.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9979.同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99710.张可从.张了惠晶体生长科学与技术199711.百度百科(四)研究方法、完成措施及写作进度计划2012年1月8日:初步确定论文选题。
2012年1月8日--1月10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2012年1月11日--1月16日: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
2012年1月17日--1月27日:进一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为论文写作准备。
2012年1月30日--2月4日: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2012年2月5日—2月11日:撰写初稿。
2012年2月12日—2月15日:将论文初稿提交给导师审阅。
2012年2月16日—2月24日: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
(五)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安防监控系统研究论文

安防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本文主要讨论安防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从定义、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定义安防监控系统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对指定的区域或目标进行实时、远程的监控、控制、预警等操作和处理的一种集成化安全防范系统。
其包括视频监控、报警提示、实时追踪、遥控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多功能模块,可应用于园区、机房、公共场所、交通路口、商业中心、住宅区等多种场合和环境。
二、发展历程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多是基于模拟信号的监控摄像机和录像机相结合形成的模拟监控系统,效果较为受限。
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数字视频技术开始应用于监控领域,数字监控系统逐渐代替模拟监控系统成为主流。
以网络监控系统为例,最初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有线网络,受到网络带宽、稳定性和距离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远程监控效果较差。
后来,随着无线网络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终端设备等也得到了发展和更新,监控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也不断提升。
三、关键技术(1)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是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主要应用于视频图像的处理和传输。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无需传统模拟监控系统的视频带,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线路传输,避免了传统模拟监控系统的信号干扰和图像质量劣化等问题。
(2)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来实现监控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和控制操作。
利用互联网技术,监控系统可以跨越地理位置和地域限制,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3)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和优化,使得图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目标物体的形态、颜色、纹理、运动等特征。
其中,目标物体的运动检测、目标跟踪和目标识别是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主要手段实现对监控系统中监测目标的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规划等智能化应用。
智慧社区安防系统相关论文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社区安防系统相关论文设计方案智慧社区安防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安防系统,它可以实现对社区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针对智慧社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下是一个简要的论文设计方案,共计1200字:1. 引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智慧社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社区安防系统是智慧社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将社区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社区内的安全监控和警报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居住体验。
2.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社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从整体架构上进行考虑。
该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感知层:通过安装在社区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对社区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 网络层: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物联网通信网络,将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
- 平台层:在云平台上搭建一个智能化的安防管理平台,对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服务和警报功能。
- 应用层: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端等终端设备,将安防管理平台的功能和服务提供给社区居民和管理者使用。
3. 功能设计智慧社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主要功能包括:- 实时监控:通过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对社区内部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报警功能:对安全事件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及时通知社区居民和相关管理人员。
- 门禁管理:通过刷卡、指纹识别等方式,对社区门禁进行管理,确保只有居民和授权人员才能进入社区。
- 外围监控:通过周边监控设备的安装,对社区周边环境进行监控,发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 数据分析:对监控设备和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社区管理者决策参考。
4. 技术选择在智慧社区安防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系统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就是以一般人居环境安全防范系统为基础,结合高等学校建筑物多、人员密集复杂、环境功能主体繁杂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大学校园中重点要害部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使校园安全管理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系统。
本文介绍了校园综合安防系统的组成,并重点论述了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的建立。
校园安防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三个主要部分。
智能化校园的安防系统包括对讲/可视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
关键词:校园安防系统智能化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领域巨大延伸,人为的治安问题日趋动态化和复杂化,自然灾害也呈现突发性和严重危害性的特点,高技术犯罪上升,新安全问题突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受到来自于多方面的威胁。
为避免人身受到伤害、财务受到损失,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干扰,针对各种主要安全威胁的综合安防系统就应用而生。
综合安防系统是指利用各种高科技的监控手段和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种居住环境加以监控,及时反馈环境中的各种事故、灾害和违法事件信息,从而对治安和安全进行预防和有效处理的安全防范系统。
高校校园作为特定的人群居住环境,保证该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校园安防系统的概念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就是以一般人居环境安全防范系统为基础,结合高等学校建筑物多、人员密集复杂、环境功能主体繁杂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大学校园中重点要害部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使校园安全管理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系统。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1 重要性的特点。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校园生活的学生属于特殊群体,其人身和财产安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的稳定,因此在高校校园建立的综合安防系统较其他人群居驻地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属于重点监控和防范的区域,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认识上都具有重要性的特点。
1.2 高技术的特点。
在我国,高校本身是技术生产的重要场所,与此相对应的治安案件、灾害事故也有着同样的高技术性质。
学校聚集的人群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其知识水平造就的治安案件或者违法事件以及灾害事故的技术水平也相应较其它区域有所提高。
因此防御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与其相对应,使用高技术的手段和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决定了高校校园综合安防系统的高技术的特点。
1.3 广泛性的特点。
在其他人群聚居地,进行综合安防系统设计与管理的时候,公安部门或者安全保卫部门独立工作和行动的特点很突出。
但是在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综合治理的特点十分明显,它需要有着广泛地参与,调动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系统实施的因素协同进行工作。
因此便决定了高校校园综合安防系统的广泛性特点。
1.4 预防为主的特点。
其它环境之中的安全防范系统除了强调预防功能之外,更加注重事件的事后处理问题,而系统主要是提供事件处理的各种重要信息。
但是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考虑到对整个社会的突出影响,一般不允许重大不稳定事件发生。
因此高校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必须注重于事前预警和防范功能,使各类事件的发生最大可能的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所以说,高校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必须是以预防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为主要功能。
2 校园综合安防系统的组成为了更好的营造高校教学、科研氛围,保证良好的治安和安全环境,在高校校园建立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越来越显得十分必要。
按照当前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正常运转,及时将各种有利于解决校园安全问题的信息传递到相关职能部门,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做出正确的安全管理决策,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
2.1 信息采集部分。
信息采集部分的功能主要是在第一时间获得校园区域内各种人员及事件的信息,其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监控系统或红外探测系统完成。
信息采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通常的采集渠道不仅仅限于单一的途径,往往在安全防范区域内设置多重防线,分层管理和布控,获得有利于安全决策的相关信息。
2.2 信息传输部分。
当信息采集设备收到的各种有用信息之后,需要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送到信息处理系统,以便决策设备或机构及是获取正确信息。
信息传输部分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必须考虑信息传输介质,如光缆、电话线等;信息传输介质的分布也是在设计安防系统时必须仔细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使传输距离最小化、传输信息损失最小化等。
2.3 信息处理部分。
信息处理系统是整个综合安防系统的核心和心脏,承担对所采集到信息进行处理的全部工作,并且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最直接的信息支持。
通常信息处理部分在安防系统中被称为“监控中心”。
它负责整个安防系统的动态图像监控、显示、控制、记录、指挥、调度、电力供给等任务。
不论校园综合安防系统的功能如何,其组成部分均为上述三个内容,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区域中,安防系统的主要功能集中体现在对人的防范和对事的防范上。
这里所说的对人的防范主要是通过电视监控系统来完成,通过电视监控系统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实时了解和掌握各种嫌疑人作案的治安隐患;对事的防范主要是通过报警系统来完成,报警系统负责收集校园内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前兆信息,以便有关部门作出及时正确的事故判断和安全管理决策,其实施的过程也是通过上述三个组成部分来完成。
因此,一个完整的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应该是包括有电视监控系统和防盗及灾害报警系统两大部分、三个阶段的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3 建立智能化校园安防系统建立智能化校园为基础的综合安防系统除了应该具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之外,还应该包括对讲/可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等内容。
3.1 对讲/可视控制系统在各个办公楼或建筑物及教师住宅的单元入口处安装防盗门和对讲装置,以实现访客与建筑物内人员(住户)对讲/可视,可以实现语音/图像传输;通过室内分机可以遥控开启防盗门电控锁,也可利用门口主机通过密码、钥匙或者感应卡开启防盗门;在有火灾报警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开启楼梯门锁以及向所有室内人员群发报警信号。
该系统主要用于校园教职工的住宅楼中。
3.2 电子巡更系统该系统可以指定保安人员巡更校园各区域及重要部位的巡更路线,并安装巡更点。
保安巡更人员携带巡更记录机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到达巡更点并进行纪录,将记录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
管理人员可以调阅、打印保安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保安人员的管理,实现人防和技防的结合。
3.3 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区域内的车辆也越来越多,因此停车场管理系统也应该是未来综合安防系统的发展目标。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校园停车场的出入口进行控制,对校园内人员和外来人员的车辆进出及收费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记录各种车辆进出及存放的时间,对内部车辆进行存放管理,对外部车辆进行收费管理等。
3.4 门禁系统主要应用于重要部门的入口。
用户采用非接触感应卡出入大门,通过电脑编程在控制主机上进行开门/关门的设定,系统可以任意对卡片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进行设定,对门户的状态包括门的打开/关闭、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等都被记录在电脑之中。
系统还可以通过硬件触电联接或通过网关与闭路监控,防盗及消防报警实现系统间协调联动。
3.5 公共广播系统在校园的广场、草坪、绿地、道路交汇处等位置设置音响、音柱等放音设备,由监控中心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控制,在每日早晚及特定时间(课间、休息时间等)播放音乐、通知、娱乐节目等。
在有紧急事件发生时监控中心可以强制切换至紧急广播状态,进行各种灾害报警或者事件消息广播。
以智能化校园为基础的综合安防系统建设必须以校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既要符合校园区域的安全要求,还要考虑合理的经济性,不能盲目建设,求大求全。
以上所列的是构建智能化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一些可选择的子系统,在资金投入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加以应用。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社会快速的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者众多的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正是这种情况使得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成为不仅涉及自身区域环境的问题,而且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和核心,成为众多学者关心的重要课题。
对于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小区环境,必须利用有效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稳定的、长期的实时监控,保证高校校园的安全,积极寻求改变学校的安全防范手段和途径,使校园的安全防范模式不断向信息化、综合化、网络化和主动化方向发展,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1]王国斌.校园安防系统建设方案[M].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99.王军,马青波,隋虎林,赵辉.火灾自动报警监控联网技术的应用于发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12):5-10.刘光德,一种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J].机械与电子.2008.(7):72-74.陈海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刘宏.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对策[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月.赵有生.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8 月. 陈昭明.关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8期.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1月.J J.C.Turner.M.A.Hogg.P.J.Oakes.S.D.Reicher&M.S.Wetherell.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Blackwell.2007.42-67.[10]Tajfel.H.2008.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Scientific Americans (223).(ed.)1982.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