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线圈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

合集下载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一、测试项目( Test Items)1、分电器分火角:Ignition D egree of Homogeneity2、分电器晃动量:Ignition Sway Angle3、分电器离心提前:Centrifugal Advance Angle4、分电器真空提前:V acuum Advance Angle5、分电器信号参数: Distributor Signal Characteristc6、最高不断火转速:Maximum Continued Sparking Speed7、最低点火转速:Minimum Continued Sparking Speed8、初级断电电流:Peak Coil Primary Current9、初级电流上升时间:Primary Current Rise Time10、初级电流占空比:Dwell Ratio11、初级剩余闭合率:Remain Dwell12、初级电流关断时间:Primary Current Fall Time13、初级电流滞后时间:Primary Current Delay Time14、信号灵敏度:Signal Sensitivity15、自动关断功能:Function of Self-Closing16、过压保护功能:Function of O ver-Voltage Protection17、工作电压范围:Range of Work V oltage18、初级饱和压降:Saturation V oltage19、初级感应电动势:Coil Primary Induced V oltage20、次级有效电压:Secondary Available V oltage21、电压上升时间:Secondary V oltage Rise Time22、次级电压储备:Ignition V oltage Reserve23、点火持续时间:Secondary Current Duration24、次级输出能量:Secondary Output Energy25、次级输出电流:Secondary Output Current二、测试功能(Test Function)1、能够测量各种车型点火模块;It can test the ignition model of different types of vehicles2、能够自动产生各种仿真信号;It can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he emulation signals.3、能够自动完成上述项目的连续测试;It can accomplish the continuous test of the items stated above.4、可动态显示各种测试波形。

单元四 项目二:点火系统的检测(二)

单元四 项目二:点火系统的检测(二)

5.4.5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 析
(2)断电器触点的工 作状况分析 主要通过观察次级电 压波形中的闭合段(即下 图所示的A区与C区)进行 分析。通常采用次级单缸 波来进行波形分析。
5.4.5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 析
次级振荡的第1振荡 波不是最长原因为断电器 触点脏污,断电器触点烧 蚀,断电器触点未对正, 断电器触点臂弹簧弹力弱 或断电器触点未装定位。
5.4.4点火正时的检测
3.闪光正时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①仪器准备 将闪光正时检测仪(以下简称“正时仪”)的两个电源夹夹到蓄电池(12V)的正、 负电极上,红正、黑负。 将正时仪的外卡式传感器卡在1缸或最末一缸的高压线上。 如果使用的是可调延时闪光点火正时灯,则将正时仪的电位器退回到初始位臵,打 开开关,正时灯应闪光,指示装臵应指示零位。 ②发动机准备 事先擦拭飞轮或曲轴传动带盘上1缸压缩终了上止点标记,最好用粉笔或颜料将标记 描白,以便在闪光照耀下看清。 发动机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 (2)测量方法 ①发动机在怠速下稳定运转,打开正时灯并对准飞轮或曲轴传动盘上的标记。 ②对非延迟式正时灯,飞轮上或曲轴传动带盘上的活动标记和飞轮壳上的固定指针 标记之间的角度差即为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对延迟式正时灯,调正时仪上的电位器, 使飞轮或曲轴传动带盘上的活动标记逐渐与飞轮壳上的固定指针标记对齐,此时正时仪 装臵的读数即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 ③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发动机不同工况时的点火提前角。
5.4.5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 析
(5)点火提前角 常见点火提前角见表
5.4.5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分 析
析 1.传统点火系波形分 (1)点火极性分析 当点火波形出现下图 所示的状况,全部点火波 形方向与正常波形相 反时,即为点火极性不正 常的故障。 产生不正常波形的原 因,有可能是电源极性接 反或点火线圈初极两接 线柱接反,也有可能是点 火线圈内部线路不正确。

点火系的检测

点火系的检测

第三节点火系的检测与诊断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大多数都是由供油系和点火系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在运转中突然熄火并发动不着,多为点火系故障。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逐渐熄火,多为供油系故障。

点火系的主要故障有无火、缺火、乱火、火弱及点火正时失准等。

点火系故障部位可分为低压线路和高压线路两部份。

点火系的故障可采用人工经验诊断法和仪器诊断法进行,这里主要讲述仪器诊断法。

一、点火示波器使用及波形分析1.点火示波器简介示波器可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是一种多用途的检测设备。

示波器显示信号的速度比一般电子检测设备要快得多,是唯一能即时显示瞬态波形的仪器。

示波器一般由传感器(包括夹持器、测试探头和测针等)、中间处理环节和显示器等组成。

汽油机点火示波器是示波器的一种,专门用来检测诊断汽油机点火系的技术状况。

使用汽车专用的点火示波器可以查看点火系统的工作波形,并根据点火的波形判断点火系统的故障。

当点火示波器连接在运转的汽油机点火系电路上时,示波器屏幕上将显示出点火系中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点火波形。

示波器屏幕显示的波形,在垂直方向上表示电压,在水平方向上表示时间,基线的上方为正电压,下方为负电压。

2.传统点火系点火波形分析示波器可以显示发动机点火过程的三类波形:直列波、重叠波和高压波,通过所显示的波形与标准波形的比较,即可诊断出故障所在部位。

(1)直列波在进行测试时,先按图2-6所示将示波器的信号线和电源线接好,打开示波器电源,调整示波器上的上下、左右旋钮,使屏幕上的光点位于屏幕的中央,然后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1500r/min。

调整各旋钮,使各气缸直列波形显示在坐标刻度内,其波形如图2-7所示。

图2-6 示波器与点火系的接线发动机工作时,其次级电压的波形即为直列波,调整示波器的左右旋钮,使要观察的某一缸的波形位于屏幕标线的适当位置,此时屏幕上所显示波形如图2-8所示,此波形即为单缸直列波。

此波形反映了点火系次级电压在点火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波形各阶段的含义如下:图2-7 点火系直列波EA段:为断电器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的阶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项目3 汽车点火系统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项目3 汽车点火系统
3)工作原理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可以测量出哪缸活塞正在处在压
缩冲程的状态中,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测量出哪缸 活塞正在上止点上,所以,两者一般是配合在一起 工作的。其工作原理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基本相似。
3.爆震传感器
1)安装位置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体上,用来检测发动机爆 燃状况,将检测的信号输送至ECU,在ECU内进行 计算。
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1一限位螺钉;2—下凸轮;3一拨板;4一分电器轴; 5一轴销;6一销钉;7一重块;8一弹簧;9一托板
(2) 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通过改变凸轮与断电器顶 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改变触点打开的时刻,从而改 变点火提前角。
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位于分电器外壳的侧面。

2)作用: 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气缸中的混合气。
3)工作原理:由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入转速及转角 信号,ECU据此控制相应的初初级绕组接通与断开 ,从而在次级绕组中感应出高压电。
双缸同时点火方式指两个气缸合用一个点火线圈,
即一个点火线圈有两个高压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火 花塞连接,负责对两个气缸点火。比如五菱B系列 发动机就是采用双缸同时点火方式。
5、分电器
作用是接通和切断低压电路,使点火线圈及时
产生高压电,并分配到各缸高压线,同时能根据发 动机的转速和负载调整点火时间(提前或推迟)。
分电器又称配电器总成,是点火系统中结构最
复杂,功能最多的一个组件。
分电器结构图
l一分电器盖; 2一分火头; 3一凸轮; 4一触点及断电器总 成; 5一电容器;6联轴节; 7—外壳; 8—真空调节器; 9 一油杯; 10一外壳; 11一活动底板;12一偏口占螺钉; 13 一固定螺钉;14一活动触点; 15一接线极柱; 16一油毡; 17一触点臂弹簧; 18一螺母; 19一弹簧; 20一真空调节器外壳; 21一膜片; 22一拉杆

汽车点火线圈测试条件及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分析

汽车点火线圈测试条件及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分析
着很 密切 的联 系。
2 测试条件物理意义
在对点火线圈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时,必须对其 提供一定的测试条件 ,包括点火电源电压、点火信号 和测试负载。这些测试条件都是用来模拟汽车实际工
1 点火线圈工作过程
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是点燃发动
机气缸内空气和燃油混合物从而提供点火能量的执行 部件。本文以R V 点火线圈为例介绍其工作过程 , U4
图1 电子点 火 系统 结构
I 士 T 母 △ T M
分 别如下 。
2 1 年第3 o 0 期

检 涌 技 术 ‘
( 6V 1) 是一种极限情况 ,适用手发动机冷起
负载,1 0k /0p 并联 负载,5 F 0 Q 5 F Op 电容负载等 ) 和齐纳三极管放 电负载。
节器 ,使其输出电压保持稳定。电压调节器将交流发
电机输出电压固定在某一值 附近,对于1 电系I该 2V
电压值 为1 .~1 . 35 48V。
在 负载为模 拟负载 的情况下 ,如果点火能量一 定 ,对点火线圈来说,次级 电压最大值越高,火花持 续时间越短 ,因此将使用模拟负载时所测得的火花持
普 遍 采 用 1 2V电系 ,在 发动 机 起动 时 ,蓄
电池 向起动机和 点火系统供 电 ;在发动机
怠速运转时 ,发 电机向除起动机以外的所
有用 电设备供 电,并向蓄电池充 电。在点
火线圈性能参数 的测试中,所提供 的电源
电压 分 别为6V 4V 0V 、1 、2 ,其 物理 意义
( 2 是极限电压。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容量很 3) 0V
大的电容器,在发电机转速和用电负载发生较大变化 时,可保持汽车电网电压的相对稳定 ,同时,还可以吸 收电网中随时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以保护用电设备尤其

汽车电器实验

汽车电器实验

汽车电器实验项目一: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一:实验目的1.了解汽车铅酸蓄电池的构造;2.掌握汽车铅酸蓄电池维护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启动用铅酸蓄电池;2.充电机(稳压电源);3.吸管式密度计;4.万用表(数字万用表);5.高率放电计;6.电流表,吸液器,温度计。

三:实验内容1.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查;①基本维护作业②检查电解液的高度③测量电解液的密度④用高率放电计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2.电解液的配制与更换作业;3.放电试验;按放电规范作业,检测该蓄电池容量 (以20h率放电至终了值) 。

4.充电作业;采用定电流方法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采用定电流方法对蓄电池进行初充电)。

5.去硫化作业;按规范对蓄电池进行去硫化充电。

四:实验步骤1.常用蓄电池的结构;2.检测前对蓄电池的清洁作业;3.检测蓄电池液面高度;4.检测蓄电池电解液密度;5.蓄电池电压的测量;6.放电试验,按放电规范作业,检测该蓄电池容量 (以20h率放电至终了值);7.充电作业;8.去硫化作业。

项目二:发电机拆检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汽车发电机的构造;2.掌握发电机的拆装与测试;3.掌握发电机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TQD-3汽车电器实验台;2.汽车发电机实验台;3.实验用汽车发电机;4.汽车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汽车发电机的拆装与测试:①解体与清洁(如何进行操作);②转子激磁绕组的短路断路检查(正常阻值约为2-6Ω);③激磁绕组和滑环搭铁检查;④转子摆差检查(应<0.10mm);⑤滑环厚度、圆度、表面粗糙度检查;⑥定子绕组断路及搭铁检查;⑦整流二极管检查;⑧调节器、电刷及电刷架检查。

四:实验步骤1.对试验用发电机进行解体;2.按照实验内容1中各项目检查相应部件的状态;项目三:起动机拆检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汽车用起动机的构造;2.掌握汽车起动机的拆装与测试;3.掌握起动机性能的测试方法;4.掌握汽车启动系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汽车点火线圈的检测

汽车点火线圈的检测

汽车点火线圈的检测汽车点火线圏、高压导线和分火头的好坏,一般可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来推断。

检测前,先断开点火开关,拆掉点火线圈上的导线。

一次线圈的电阻值,即点火线圈“+〞与“一〞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应为0.52?0.76(1; 二次线圈的电阻值,即点火线圈“一〞与高压插孔之间的电阻值,应为2.4?3.5kil。

如电阻值符合规定,说明点火线圈优良。

每根髙压导线的电阻值应为lkfi左右,分火头电阻值应为lkn左右。

点火线圈主要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固和铁心等组成。

在点火系统中,利用点火线圈将低压电变高压电,使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点火线圈的常见故障是线圈被击穿。

其故障现象是:不能产生高压电或电压不高,使火花塞无火或火弱,造成发动机工作不正常。

点火线圈的使用注意事项,点火线圈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造成点火线圈损坏,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防止点火线圈受热或受潮;火花塞不得长期“吊火〞;点火线圈上的水分只能用布擦干,绝不能用火烘烤,否则会损坏点火线圈。

2点火线圈检测方法我们可以用万用表测电阻法检测推断点火线圈?点火线阐故瘅多为线阇短路、开路或接触不良等。

用万用表测电阻法检査推断点火线圈故障的方法如下:用万用表BX10挡,测量点火线圏两接线柱间的电阻。

一次线圈在20"C时阻值一般为0.3?0.4Q,车型不同阻值也不同。

用万用表R×10k挡测M点火线W正极(+)和压端之间的电阻,其阻值一般为2?25k,车型不同阻值不同。

假设测得的阻值很小,说明线圈内部短路;如测得的电阻值很大或为∞,则说明线圈内部接触不良或开路。

另外我们可以用用交流试灯法检查点火线圈,将交流试灯的两触针分别接点火线圈的正、负两接线柱(见图),试灯应亮。

如灯不亮,则为一次线圈开路。

将交流试灯的一触针插人高压线插孔内,另一触针接低压接线柱。

如试灯暗(微)亮或不亮,表示二次线圈基本上没有短路;如发出明亮的光,说明巳短路。

3汽车的点火线圈汽车的点火线圈主要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固和铁心等组成。

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技术条件(精)

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技术条件(精)

Q/JL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L J163026-2008 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技术条件2008-12-20发布2009-01-20实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Q/JL J163026-2008前言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动力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祥、薛尚珍、胡敏军。

本标准于2008年12月20日首次发布。

Q/JL J163026-2008 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油机点火线圈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定、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油机点火线圈。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9797-2005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渡层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QC/T 16-1992 点火线圈通用技术条件QC/T 73-2005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 413-2005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6-2005 点火系统测试方法3要求3.1基本要求3.1.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线圈的型号编制应符合QC/T 73-1993(2005的规定。

3.1.3额定工作电压为:13.5V。

3.1.4工作电压范围为:6V~16.5V。

3.1.5线圈的环境工作温度为:-40℃~+110℃;贮存环境温度为:-40℃~+120℃。

3.2外观线圈的表面应平滑、无裂纹、无起层、无气泡及斑点,并应保证不变形、无疏松缺口、无夹杂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