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催化工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课件

1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原理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核心原理,如催化
氧化还原酶的机理
2
剂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和中间物的形成。
探究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包括
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电子传递过程等。
3
酒精脱氢酶的机理
揭示酒精脱氢酶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以及
氧化酶的机理
4
底物识别和催化过程的关键要素。
研究氧化酶催化氧化反应的机制,包括底物 结构选择性和催化中间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1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定义,探索其中的关键元素和反应机制。
2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重要作用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生物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能量转化、代谢调节等。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分类
了解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分类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酶类催化剂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生物催化氧化 反应的分类方 式
根据反应底物、催化剂 类型和反应机理等因素, 对生物催化氧化反应进 行分类。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重要性
强调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望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医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前景。
应用
探索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工业、化学合成、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工业上的应用
展示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如化 学品生产和能源转换。
物质合成的应用
研究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等领域 的应用潜力。
食品加工的应用
环境保护的应用
结论
总结生物催化氧化反应的重要性和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展望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生物催化ppt

酶的作用特点
⑴ 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酶易失活,要求的反应 条件温和,对环境条件敏感。
固氮酶
N2+6H++6e 常温、常压 2NH3
Fe N2+3H2 500℃,300大气压2NH3
酶的作用特点
(2) 酶催化的高效性: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相同条件下,以分子比表示: 酶(V)高于无酶(V)108 ~1020 倍 酶(V)高于普通催化剂(V)107 ~1013 倍
几何异构 专一性
光学异构 专一性
酶专一性类型
结构专一性——酶对所催化的分子(底物,Substrate)化 学结构的特殊要求和选择。
绝对专一性——指某些酶对底物有绝对严格的要求,
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进行反应 。
O=C
NH2
+ NH2
H2O
脲酶
NH3 + CO2
O=C NH2 NHCl
O=C NH2 NHCH3
LOGO
生物催化
Contents
1
生物催化的概述
2
生物催化的作用机制
3
生物催化的应用
4
发展前景与展望
2
生物催化的定义
WHAT IS biocatalysis? 什么是生物催化?
生物催化( biocatalysis )是利用生物 催化剂(主要是酶或微生物)来改变(通常是加快) 化学反应速度的作用。
2 3
19
“三点结合”催化理论
认为酶与底物的结合处至少有三个点,只有在完全结 合情况下,不对称催化作用才能实现。
2 3
20
生物催化酶的类别
水解酶 氧化还原酶
转移酶
生生物物催催化化酶酶
《生物催化剂技术》课件

《生物催化剂技术》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带你了解生物催化剂技术的概念、原理、种类、特点、应用 领域,以及在工业上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生物催化剂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催化剂的概念与原理
催化剂是指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的物质。催化 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食品加工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可以提 高产品质量、改善口感和延长 保质期。
生物催化剂的前景与挑战
1
前景
生物催化剂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资源,同时也对环境 友好。
2
挑战
生物催化剂在活性、稳定性、特异性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 究和发展。
3
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改善催化剂的特异性以及提高催化 剂的稳定性。
3 组织
组织催化剂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中的酶或其他生物大分子来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高效选择性
酶对底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催化特定的反应。
温和条件
生物催化剂的反应一般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不需要高温或高压。
可重复使用
生物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方法得到再生并且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生物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
• 药物合成 • 酶替代治疗
食品加工
• 酶改善食品质量 • 酶降解食品成分
环境保护
• 废水处理 • 废弃物降解
生物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
工业生产
生物催化剂在生物燃料生产、 生物塑料制造等工业领域发挥 着重要作用。
制药行业
酶催化技术在制药行业中得到 广泛应用,用于药物合成和药 物转化。
这个PPT课件将带你了解生物催化剂技术的概念、原理、种类、特点、应用 领域,以及在工业上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生物催化剂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催化剂的概念与原理
催化剂是指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的物质。催化 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食品加工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可以提 高产品质量、改善口感和延长 保质期。
生物催化剂的前景与挑战
1
前景
生物催化剂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资源,同时也对环境 友好。
2
挑战
生物催化剂在活性、稳定性、特异性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 究和发展。
3
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改善催化剂的特异性以及提高催化 剂的稳定性。
3 组织
组织催化剂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中的酶或其他生物大分子来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高效选择性
酶对底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催化特定的反应。
温和条件
生物催化剂的反应一般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不需要高温或高压。
可重复使用
生物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方法得到再生并且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生物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医药制造
• 药物合成 • 酶替代治疗
食品加工
• 酶改善食品质量 • 酶降解食品成分
环境保护
• 废水处理 • 废弃物降解
生物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
工业生产
生物催化剂在生物燃料生产、 生物塑料制造等工业领域发挥 着重要作用。
制药行业
酶催化技术在制药行业中得到 广泛应用,用于药物合成和药 物转化。
生物催化

编号的第二个数字
表示在类以下的大组.
• 氧化还原酶:表示氧化反应供体基团 的类型; • 转移酶:表示被转移基团的性质; • 水解酶:表示被水解键的类型; • 裂解酶:表示被裂解键的类型; • 异构酶:表示异构作用的类型; • 连接酶:表示生成键的类型.
编号的第三和第四个数字
• 编号的第三个数字:表示大组下面的 小组,各个数字在不同类别,不同大 组中都有不同的含义; • 编号的第四个数字:是小组中各种酶 的流水编号.
1.2 生物催化的产生与发展
远古时代:酒的酿造,饴糖的制作,豆类做酱
酵母发酵的产物, 是细胞内酶作用的结果
用麦曲含有的淀粉酶 将淀粉降解为麦芽糖
在霉菌蛋白酶作用下,豆类蛋白质水解 得豆酱和豆鼓,压榨后制得酱油
• 1878年,Kuhne第一次提出 “酶”(Enzyme)的概念,意为“在酵母 中”(in yeast); • 1894年,Emil Fischer发现了酶对底物 (酶作用的物质)的专一性现象,提出了 “锁和钥匙”模型; • 酶晶体的获得,才认识到酶是蛋白质,是 由酰胺键连接的氨基酸组成; • 1926年,Sumner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 催化尿素水解,产生CO2和NH3.
现 状
• 1996年生物催化剂已占世界催化剂90 亿美元市场的11%; • 美国EBC成功开发了一种生物脱硫的新 工艺; • 我国:生物催化丙烯腈制丙烯酰胺、有 机废水发酵法制氢技术、生物发酵法 制造甘油已建成投产或通过中试验证.
内 容
• • • • • • • • • • • 酶的结构和分类 酶的分离与纯化 酶活力测定 酶作用动力学 酶的抑制作用 pH值和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 酶的作用机制 应用酶学 酶法制备L-氨基酸 生物催化反应器 生物有机化学与生物催化
生物催化剂 ppt课件

ppt课件 12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来降低粘度、提高抽职效率(或 分离效率)、增香、实现生物转化等。在这些应用方 面也同样推广着固定酶技术,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 的固定酶工艺就是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以葡萄糖 为原料生产果糖糖浆。具体方法是将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在二乙胺乙基纤维素上,异构化条件是温度为 20℃,PH为6—9。这种固定酶的活力可达90% , 并且如果酶的皤性降低可加入新酶使之再生。
ppt课件 9
生物催化剂的来源
目前,少数生物催化剂是从动物肝脏或植物 中提取的,多数 来自于微生物细胞。除真核生物。 和单细胞酵母(如从南极 假丝酵母中得到了高效脂肪酶CalB)外,原核微生物是生物 催化剂的主要来源。由于原核微生物(细菌和古生菌)是地球 上出现最早和数量最多的生命形态,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后, 许多微生物为适应“恶劣”环境而具有了非常高的耐受性, 从而可从中得到大量高性能的生物催化剂。现在,虽然微生 物培养也有其局限性,如很多生物体用当前技术还无法进行 培养,但通过微生物培养来获得生物催化剂仍是最普通和最 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微生物培养能加速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而增加其数量,为以后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有利条件。
ppt课件 19
生物催化剂应用于酰胺的合成及 水解反应
一
酰胺和肽的合成 酶催化反应在青霉索和头孢菌素的酰胺键生 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酶的作 用下,7一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菌素酸(7一 ADAc)和D一苯基甘氮酸可以转变为头孢菌素。
ppt课件
20
当底物分子含有多种不同反应能力的官能团 时,若想得到单一的目标产物.选用酶作催 化剂是最佳的,例如天冬门酰胺的合成
ppt课件 17
ppt课件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来降低粘度、提高抽职效率(或 分离效率)、增香、实现生物转化等。在这些应用方 面也同样推广着固定酶技术,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 的固定酶工艺就是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以葡萄糖 为原料生产果糖糖浆。具体方法是将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在二乙胺乙基纤维素上,异构化条件是温度为 20℃,PH为6—9。这种固定酶的活力可达90% , 并且如果酶的皤性降低可加入新酶使之再生。
ppt课件 9
生物催化剂的来源
目前,少数生物催化剂是从动物肝脏或植物 中提取的,多数 来自于微生物细胞。除真核生物。 和单细胞酵母(如从南极 假丝酵母中得到了高效脂肪酶CalB)外,原核微生物是生物 催化剂的主要来源。由于原核微生物(细菌和古生菌)是地球 上出现最早和数量最多的生命形态,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后, 许多微生物为适应“恶劣”环境而具有了非常高的耐受性, 从而可从中得到大量高性能的生物催化剂。现在,虽然微生 物培养也有其局限性,如很多生物体用当前技术还无法进行 培养,但通过微生物培养来获得生物催化剂仍是最普通和最 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微生物培养能加速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而增加其数量,为以后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有利条件。
ppt课件 19
生物催化剂应用于酰胺的合成及 水解反应
一
酰胺和肽的合成 酶催化反应在青霉索和头孢菌素的酰胺键生 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酶的作 用下,7一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菌素酸(7一 ADAc)和D一苯基甘氮酸可以转变为头孢菌素。
ppt课件
20
当底物分子含有多种不同反应能力的官能团 时,若想得到单一的目标产物.选用酶作催 化剂是最佳的,例如天冬门酰胺的合成
ppt课件 17
ppt课件
《生物反应工程》PPT课件

它是利用微生物(往往是一群不同种类的)本身的分解能力和净化 能力,除去废水中污浊物质的过程。
本课程重点讨论酶催化反应过程和细胞反应过程。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各种各样的实际生物反应器。 研究涉及两个方面: 1. 反应器的设计: 根据生产和处理任务要求,设计一个新的反器。 2. 反应器的优化: 对一现有反应器,通过优化使其生产处理能力最
摇瓶
典型生物反应过程
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 工艺过程称为生物反应过程。
典型的生物反应过程:
包括四个部分:(1)原材料的预处理。(2)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3) 生化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 (4)产物的分离纯化。
整个生物反应过程以生物反应器为核心。而分别把反应前与后称为上 游加工和下游加工。
应环境以达到反应较好进行的目的。因此,反应器的确结构、操作方式和条 件对反应原料的转化率、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反应参数的 检测和控制对反应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产物的分离纯化: 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将一定含量的目的产物从反应液中提取出来并加以
精制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返回
生物反应过程的分类
生物反应过程的复杂性,给生物反应动力学带来了多样性。例如对 酶催化反应,反应动力学可表达为分子水平动力学;对微生物发酵反应, 其动力学可在细胞水乎上来表达,对废水的生物处理,则可表达为群体 动力学。每一表达水平都有其独特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有其特有的动力 学处理方法。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
(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性。传递特性即传质、传热及动量。这些传递特 性将影响到反应器内基质和产物的浓度分布及温度分布,进而影响到反应器 内某一组分的反应运率。例如氧在发酵液中的传质速率,固定化酶颖粒及菌 丝团和菌体絮状物内反应组分的扩散传质,这些传质速率对反应结果都会产 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成了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这些传递因素最终将影响到 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
本课程重点讨论酶催化反应过程和细胞反应过程。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各种各样的实际生物反应器。 研究涉及两个方面: 1. 反应器的设计: 根据生产和处理任务要求,设计一个新的反器。 2. 反应器的优化: 对一现有反应器,通过优化使其生产处理能力最
摇瓶
典型生物反应过程
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 工艺过程称为生物反应过程。
典型的生物反应过程:
包括四个部分:(1)原材料的预处理。(2)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3) 生化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 (4)产物的分离纯化。
整个生物反应过程以生物反应器为核心。而分别把反应前与后称为上 游加工和下游加工。
应环境以达到反应较好进行的目的。因此,反应器的确结构、操作方式和条 件对反应原料的转化率、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反应参数的 检测和控制对反应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产物的分离纯化: 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将一定含量的目的产物从反应液中提取出来并加以
精制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返回
生物反应过程的分类
生物反应过程的复杂性,给生物反应动力学带来了多样性。例如对 酶催化反应,反应动力学可表达为分子水平动力学;对微生物发酵反应, 其动力学可在细胞水乎上来表达,对废水的生物处理,则可表达为群体 动力学。每一表达水平都有其独特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有其特有的动力 学处理方法。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
(1)生物反应器中的传递特性。传递特性即传质、传热及动量。这些传递特 性将影响到反应器内基质和产物的浓度分布及温度分布,进而影响到反应器 内某一组分的反应运率。例如氧在发酵液中的传质速率,固定化酶颖粒及菌 丝团和菌体絮状物内反应组分的扩散传质,这些传质速率对反应结果都会产 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成了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这些传递因素最终将影响到 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优秀课件

2 富集培养
样品 富集培养
活的菌株
纯化菌株
分离 菌种
所需菌种Leabharlann 产品3 代谢产物的筛选
(1)筛选的要求;建立专一性的模型,操作简便,能进行 高通量筛选
(2)筛选方法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内酰胺酶抑制剂;以细胞壁模拟三 肽逆转糖肽抗生素,从而筛选新的抗生素
•抑制真菌的抗生素:根据真菌细胞壁合成筛选抑制剂
•环氧化反应
•C-C键的脱氢: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产
•碳链氧化降解:降解甾体物质侧链的一个重要反应,可用于制 备天然芳香物质。
•碳双键加水反应
(1)采用固定化的Aspergillus wentii中丁烯二酸酶催化反丁烯 二酸产生苹果酸,产量达237g/L, 转化率为82%。
(2)采用Rhizobium催化立体专一性加水反应生产治疗心脏病 药物L-肉碱,产量达300g/L, 转化率为95%
五 辛伐他汀的生物转化 •高浓度抑制产物形成 •营养 •养料
第四章 内酰胺抗生素母核的生物转化
1 6-APA的生成
大部分的半合成青霉素由6-APA合成,后者主要由酶法或化学法降解青霉 素而来。
化学法和酶法相比,酶法更具有优越性,使用的酶为青霉素酰化酶,又 称青霉素酰胺酶,按照优先水解青霉素的能力又分为:青霉素G酰化酶, 青霉素V酰化酶和氨苄青霉素酶。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优秀课件
第一章 概论
一 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微生物资源的开拓
1 微生物的生境: 指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场所,包括 土壤、水域、动物、植物、极端环境、特殊环境和大气
2 多样性的广度
人们在实验室所设计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还不能重复生境 中的条件
3 原核生物是未曾观察到的多数
生物催化氧化反应 PPT

Sub= 底物
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催化得加氧反 应就是将分子氧中得一个氧原子偶合到底 物分子中,另一个氧原子被还原,一般被 NADH ( 尼 克 酰 胺 腺 嘌 呤 二 核 苷 酸 ) 或 NADPH(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 原形成水;
双加氧酶(dioxygenase)催化得加氧反应就 是将O2得两个氧原子连续地偶合进底物分 子中;
酮得还原反应主要内容
1、马肝醇脱氢酶催化酮还原 2、酵母细胞催化酮还原 3、其她微生物细胞催化酮还原
1、马肝醇脱氢酶催化酮还原
马肝醇脱氢酶(HLADH)就是常用得脱氢酶, 其最大用途就是还原中等大小得单环酮(四 到九元环)和双环酮,无环酮被还原时得立体 选择性低,具有空间位阻和分子结构大于萘 烷得酮不宜作为该酶得底物。
1、烷烃得羟化反应
有机化学合成中几乎不能将碳氢化合物中 得非活泼C-H键羟化,而生物转化反应则可 以直接进行羟化反应。例如,甾体分子中许 多位置得选择性羟化反应能用适当得微生 物来催化:
O
11α
11β
CH2OH
CO OH
O
O
(10.11)
CH2OH
黄HO体酮
CO OH
16α
F
HO
(10.12)
(10.15)
芽孢杆菌属 O2 , 30℃ , 17h
OH
Ph
+ Ph
OH
R 型 31%
69%
l 区域选择性
e、e、 91%
l 对映异构体选择性
微生物芽孢杆菌属Bacillus megaterium对烃 (10、15)生物转化能形成不对称羟基化产物, 而且其羟基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69%)和 对映体选择性,该反应得收率为31%,对映体过 量(e、e、)为91%,反应没有得到芳基氧化或 过氧化产物。
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催化得加氧反 应就是将分子氧中得一个氧原子偶合到底 物分子中,另一个氧原子被还原,一般被 NADH ( 尼 克 酰 胺 腺 嘌 呤 二 核 苷 酸 ) 或 NADPH(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 原形成水;
双加氧酶(dioxygenase)催化得加氧反应就 是将O2得两个氧原子连续地偶合进底物分 子中;
酮得还原反应主要内容
1、马肝醇脱氢酶催化酮还原 2、酵母细胞催化酮还原 3、其她微生物细胞催化酮还原
1、马肝醇脱氢酶催化酮还原
马肝醇脱氢酶(HLADH)就是常用得脱氢酶, 其最大用途就是还原中等大小得单环酮(四 到九元环)和双环酮,无环酮被还原时得立体 选择性低,具有空间位阻和分子结构大于萘 烷得酮不宜作为该酶得底物。
1、烷烃得羟化反应
有机化学合成中几乎不能将碳氢化合物中 得非活泼C-H键羟化,而生物转化反应则可 以直接进行羟化反应。例如,甾体分子中许 多位置得选择性羟化反应能用适当得微生 物来催化:
O
11α
11β
CH2OH
CO OH
O
O
(10.11)
CH2OH
黄HO体酮
CO OH
16α
F
HO
(10.12)
(10.15)
芽孢杆菌属 O2 , 30℃ , 17h
OH
Ph
+ Ph
OH
R 型 31%
69%
l 区域选择性
e、e、 91%
l 对映异构体选择性
微生物芽孢杆菌属Bacillus megaterium对烃 (10、15)生物转化能形成不对称羟基化产物, 而且其羟基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69%)和 对映体选择性,该反应得收率为31%,对映体过 量(e、e、)为91%,反应没有得到芳基氧化或 过氧化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对称合成(Asymmetric synthesis),也称手性合成、立体选择性 合成、对映选择性合成,是研究向反应物引入一个或多个具手性元素 的化学反应的有机合成分支。按照Morrison和Mosher的定义,不对称 合成是“一个有机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中的非手性单元由反应剂 以不等量地生成立体异构产物的途径转化为手性单元”。这里,反应 剂可以是化学试剂、催化剂、溶剂或物理因素。
5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设计一种脂肪酶,阐述它的在某一领域的应用,说明如何采用两种酶分子修 饰方法进行修饰,修饰后的优点列举两种,如何采用酶的两种固定化方法做 固定化酶,设计这种脂肪酶在非水相介质中的催化反应过程。
6
完整版课件ppt
1.2 生物催化工程内涵及历史
1.2.1 生物催化工程界定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 biocatalysis & biot ransformation) 是生物学、化学、过程工程科学 的交叉领域, 其核心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微生物或 酶为催化剂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 以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为核心的工业生物技术将 是生物技术革命的第三个浪潮.
手性合成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手性或潜手性底物,必须使用与之高 度匹配的专一性“手性工具”(例如:手性拆分剂、手性催化剂、手性 溶剂或助剂,等等),首要的任务是制备出对目标反应具有高度立体选 择性的手性生物催化剂。
13
完整版课件ppt
酶催化剂具有高度的对 映体选择性,不对称合 成。生物大分子含有很 多手性中心,故在结构 上形成高度不对称的微 环境空间,而在功能上 则作为一种“手性受 体”,对手性的药物(配 体)或手性的底物具有立 体专一性识别作用。
以2005年全球销售额(美元)统计,以下21种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都可被称为“重磅炸弹”。阿托伐 他汀(13.0亿),氯吡格雷(6.3亿),重组人红 细胞生成素(5.8亿),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复方制剂 (5.5亿),利妥昔单抗(5.2亿),埃索美拉唑(4.6亿),辛伐他汀(4.4亿),普伐他汀 (3.8亿) ,缬沙坦(3.7亿),依那西普(3.6亿),英利昔单抗(3.5亿),促红细胞生成素(3.3亿),舍曲林 (3.3亿),孟鲁司特钠 (3.0亿),依诺肝素钠(2.7亿),曲妥珠单抗(2.5亿),乙二醇化非14格司 亭(2.3亿),依地普仑(2.0亿),阿奇霉素(2.0亿),多烯紫杉 醇(2.0亿),奥沙利铂(1.9亿) 。
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一方面化学工业公司正在雇 用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家;另一方面,有机化学家在面对 新的或比较困难的合成任务时,开始把生物催化剂视作有 效的合成工具。
12
完整版课件ppt
手性化合物分离测定与拆分技术主要有:利用现代色谱法(高效液相色 谱(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HPCE)、超临界流体色谱 (SFC))、物理化学拆分法、膜法、酶法。其中,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在 对映体的分离与测定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生物催化工程
完整版课件ppt
1
山东科技大学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1生物催化剂: 是生物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游离或固定化酶的总称。 2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
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 3酶分子修饰: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 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4酶回收率与酶纯化比(纯度提高比): 酶的回收率是指某纯化步骤后酶的总活力与该步骤前的总活力之比。酶的纯 化比是之某纯化步骤后的酶的比活力与该步骤前的比活力之比。 5凝胶过滤层析: 又叫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在层析柱中填充分子筛,加入待纯化样品2 再用适当缓冲液淋洗,样品中的分子经过一定距离的层析柱后,按分子大小 先后顺序流出的,彼此分开的层析方法。
7
完整版课件ppt
1.3 生物催化的研究内容
生物催化系统(Biocatalytic System) 主要由底物/产物、反应介质、生物 催化剂三个基本的要素构成(图1一1)。 这就涉及所谓的“底物工程 ‘’’(Substrate Engineering)、 “介质工程”(Medium Engineering) 和“生物催化剂工程”(Biocatalyst Engineering)等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 基础知识和专门技术。
10
完整版课件ppt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的非水相酶催化技术彻底地突破了 酶只能在单一水溶液介质中应用的局限。
所表现出的催化性能(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与在常规 水溶液介质中的天然性能截然不同,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生 物催化剂的应用范围。
11
完整版课件ppt
1.3.2 研究特色
生物催化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工业生物催化技术被看作是继农业和医药生物技术之后,
完整版课件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3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酶的6个种类的名称是什么? 2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那些? 3. 举出四例,说明酶在医学上的广阔的用途。 4写出五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
4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生物柴油生产时,需要一种脂肪酶,制定方案从微生物中提取,说明这种生 物催化剂筛选的主要途径,产酶微生物一般筛选方法和步骤,怎样对筛选菌种 育种和菌种保存,说明防止菌种衰退和复壮方法,怎样优化发酵条件,阐述 这种脂肪酶的提取纯化方法(三种),论述检查酶的制剂是否达到了纯的制 剂的方法。
8
完整版课件ppt
1.3.1 生物催化的研究内容
生物催化剂的筛选和制备:要经过微生物菌种的自然分离、 诱变育种或定向改造,酶的发酵、提取和纯化,以及酶或 细胞的固定化等一系列环节的反复多次筛选和优化组合。
9
完整版课件ppt
如何用天然的酶在非生理条件下催化非天然底物的不对称转化,并且 保持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则是不对称生物催化中需要重点研究并加以 解决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定向进化、构象工程)。
5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设计一种脂肪酶,阐述它的在某一领域的应用,说明如何采用两种酶分子修 饰方法进行修饰,修饰后的优点列举两种,如何采用酶的两种固定化方法做 固定化酶,设计这种脂肪酶在非水相介质中的催化反应过程。
6
完整版课件ppt
1.2 生物催化工程内涵及历史
1.2.1 生物催化工程界定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 biocatalysis & biot ransformation) 是生物学、化学、过程工程科学 的交叉领域, 其核心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微生物或 酶为催化剂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 以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为核心的工业生物技术将 是生物技术革命的第三个浪潮.
手性合成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手性或潜手性底物,必须使用与之高 度匹配的专一性“手性工具”(例如:手性拆分剂、手性催化剂、手性 溶剂或助剂,等等),首要的任务是制备出对目标反应具有高度立体选 择性的手性生物催化剂。
13
完整版课件ppt
酶催化剂具有高度的对 映体选择性,不对称合 成。生物大分子含有很 多手性中心,故在结构 上形成高度不对称的微 环境空间,而在功能上 则作为一种“手性受 体”,对手性的药物(配 体)或手性的底物具有立 体专一性识别作用。
以2005年全球销售额(美元)统计,以下21种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都可被称为“重磅炸弹”。阿托伐 他汀(13.0亿),氯吡格雷(6.3亿),重组人红 细胞生成素(5.8亿),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复方制剂 (5.5亿),利妥昔单抗(5.2亿),埃索美拉唑(4.6亿),辛伐他汀(4.4亿),普伐他汀 (3.8亿) ,缬沙坦(3.7亿),依那西普(3.6亿),英利昔单抗(3.5亿),促红细胞生成素(3.3亿),舍曲林 (3.3亿),孟鲁司特钠 (3.0亿),依诺肝素钠(2.7亿),曲妥珠单抗(2.5亿),乙二醇化非14格司 亭(2.3亿),依地普仑(2.0亿),阿奇霉素(2.0亿),多烯紫杉 醇(2.0亿),奥沙利铂(1.9亿) 。
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一方面化学工业公司正在雇 用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家;另一方面,有机化学家在面对 新的或比较困难的合成任务时,开始把生物催化剂视作有 效的合成工具。
12
完整版课件ppt
手性化合物分离测定与拆分技术主要有:利用现代色谱法(高效液相色 谱(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HPCE)、超临界流体色谱 (SFC))、物理化学拆分法、膜法、酶法。其中,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在 对映体的分离与测定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生物催化工程
完整版课件ppt
1
山东科技大学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1生物催化剂: 是生物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游离或固定化酶的总称。 2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
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 3酶分子修饰: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 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4酶回收率与酶纯化比(纯度提高比): 酶的回收率是指某纯化步骤后酶的总活力与该步骤前的总活力之比。酶的纯 化比是之某纯化步骤后的酶的比活力与该步骤前的比活力之比。 5凝胶过滤层析: 又叫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在层析柱中填充分子筛,加入待纯化样品2 再用适当缓冲液淋洗,样品中的分子经过一定距离的层析柱后,按分子大小 先后顺序流出的,彼此分开的层析方法。
7
完整版课件ppt
1.3 生物催化的研究内容
生物催化系统(Biocatalytic System) 主要由底物/产物、反应介质、生物 催化剂三个基本的要素构成(图1一1)。 这就涉及所谓的“底物工程 ‘’’(Substrate Engineering)、 “介质工程”(Medium Engineering) 和“生物催化剂工程”(Biocatalyst Engineering)等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 基础知识和专门技术。
10
完整版课件ppt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的非水相酶催化技术彻底地突破了 酶只能在单一水溶液介质中应用的局限。
所表现出的催化性能(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与在常规 水溶液介质中的天然性能截然不同,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生 物催化剂的应用范围。
11
完整版课件ppt
1.3.2 研究特色
生物催化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工业生物催化技术被看作是继农业和医药生物技术之后,
完整版课件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3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酶的6个种类的名称是什么? 2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那些? 3. 举出四例,说明酶在医学上的广阔的用途。 4写出五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
4
完整版课件ppt
主要内容
生物柴油生产时,需要一种脂肪酶,制定方案从微生物中提取,说明这种生 物催化剂筛选的主要途径,产酶微生物一般筛选方法和步骤,怎样对筛选菌种 育种和菌种保存,说明防止菌种衰退和复壮方法,怎样优化发酵条件,阐述 这种脂肪酶的提取纯化方法(三种),论述检查酶的制剂是否达到了纯的制 剂的方法。
8
完整版课件ppt
1.3.1 生物催化的研究内容
生物催化剂的筛选和制备:要经过微生物菌种的自然分离、 诱变育种或定向改造,酶的发酵、提取和纯化,以及酶或 细胞的固定化等一系列环节的反复多次筛选和优化组合。
9
完整版课件ppt
如何用天然的酶在非生理条件下催化非天然底物的不对称转化,并且 保持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则是不对称生物催化中需要重点研究并加以 解决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定向进化、构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