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协同设计在设计院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三维协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三维协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F ORU M 论 坛
三 维协同设计在水利水电 工程设计中的 应用
文/ 陈 哑军 何文波 下浩 民
工程勘 测设 计是 水利水 电工程建设 中的重要环 节和依据 , 设 计手段 的 变迁共经历 了三个 时代 ,即手 工绘 图时 代一 一电脑绘 图时代一一三 维协 同设 计时代 , 目前 ,三 维设计 手段 已经成为工程设 计技术 的发展 方向与趋势 。三维 协 同设计之 所以能迅速成 为 C A D 技 术的主流 ,是 因为它有许 多传 统的平面二维设 计所无法 比拟 的优越性 ,本文论述 了三维协 同设计 与二 维设 计的强 大优势 ,并把三 维协 同设计 手段运 用到实际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中。

三维设计 更加精确 : ① 带信 息的三 维模型 ,其数据 是唯一 h 牛
的 ,具有复用性 ;
为成果 汇报提 供 丰富 的素 材 ,提升 设计 院的
整体形 象。
( 2 )空 间布 置 问题 易解 决

三维协同设计的优势
三维协 同设计之所 以能迅速成 为 C AD技
② 工程量统计相 当精准 ; ③ 利用三 维模 型可提高 设计 的合理性 ,
尢需大 旱工程 经验 通 过三维 实体模 型建立 ,就可快 速掌握 成 长_ 『 苫 I _ 期较长 专业技能 成长周期短


工 程整 体感差

r 程整 体感好 ,理 论 与实践水平 通过三 维模拟得 以进一 步提 号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小好 高
注:C A D( 计 算机辅助设计 )/ C A E( 计算机辅助 工程 )/ C A M( 计 算机辅助制造 )
_ 二 维软件价格便宜经济
更好的三维可视件 ,能够直接从三维模型得到二维图纸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三维协同设计与协作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三维协同设计与协作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三维协同设计与协作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特别关注了其在三维协同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

通过分析,本文总结了三维协同设计在设计质量、协同设计效率、冲突检测与解决、可视化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探讨了BIM技术在三维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可持续性,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BIM技术,三维协同设计,建筑项目,效率1、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项目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崭露头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特别关注其在三维协同设计方面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通过详细探讨BIM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应用,我们将揭示它如何改善设计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以及支持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2、三维协同设计的概念和作用2.1概念三维协同设计是一种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创建一个集成的、共享的三维建筑模型,促进设计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沟通。

这种方法超越了传统的二维设计和图纸交流,将各个设计阶段的信息整合到一个可视化、互动的三维环境中。

三维协同设计不仅关注设计的空间方面,还包括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考虑,为建筑项目提供了更全面、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2作用(1)提高设计质量:三维协同设计使得设计团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建筑项目,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通过在三维模型中模拟建筑的各个方面,如结构、机械、电气等,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冲突和问题,减少设计变更和错误,确保设计方案更加精确和可行。

(2)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二维设计需要大量的手工绘图和文件管理,容易导致信息丢失和不一致性。

而三维协同设计通过将所有设计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中,简化了信息传递和共享,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Bentley三维软件在水工建筑设计上的具体应用

Bentley三维软件在水工建筑设计上的具体应用

Bentley三维软件在水工建筑设计上的具体应用传统二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生产要求,介绍我院采用Bentley三维设计平台,结合深圳蓄能电站项目设计过程,探讨三维协同设计模式的工作流程及应用,为其他同类型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Bentley;三维设计;水工建筑;应用1 、前言深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于2013年9月开始三维协同设计,在2015年深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转入施工阶段,项目出图量巨大。

经过前期沟通,此次“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全面采用Bentley公司水利水电行业三维协同设计软件。

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深对Bentley整个水利水电行业解决方案的认识。

提高综合应用的水平,根据自己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推进全院三维协同的整体水平,提高本企业在水利水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提高出图效率保证出图质量,从建模以及出图、工程量统计均使用Bentley三维设计软件,极大的提高了出图效率,并且全过程设计周期中应用三维软件也极大的避免了设计过程中的部分漏洞以及错误。

2、工程简介: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深圳市东北部的盐田区和龙岗区内,距深圳市中心约20KM,装机容量1200MW。

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裤、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及开关站等部分组成。

上水库位于盐田区北面的小三洲山顶盆地内,下水库利用现有的铜锣径水库扩容改建而成,位于龙岗区横岗镇简龙村东北面的龙岗河支流响水河上,上、下水库落差约445m。

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共安装4台电机容量为300MW的立轴单级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组,额定水头419.05m。

电站为引水式地下厂房,由上库进/出水口通过一条引水隧洞引至厂房前分岔为4条压力钢支管,分别接至4台水泵水轮机,然后通过各机组的尾水管,再汇合成一条尾水隧洞至下库进/出水扣。

根据电站装机容量,按照《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工程等级为一等,工程规模为大(1)型。

三维数字化协同技术在电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三维数字化协同技术在电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三维数字化协同技术在电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6T07:35:57.714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6期作者:朱双峰[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朱双峰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2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电力行业也紧随社会潮流取得了快速发展。

现代化数字技术已被充分运用于电力行业。

3D数字化协同系统属于新时期信息化科技技术,在电力设计中引进3D数字化协同系统具有显著意义。

文章首先总结了3D数字化系统的特征,然后详细探讨了电厂设计方面3D数字化协同系统的具体运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电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3D数字化协同;数据收集;电厂设计1、序言当前,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量的增多,原有的电厂运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新型电厂运营模式已是电力行业深入探究的核心。

信息化电厂成为了电厂在新时期涌现的产物,逐渐引起行业高度重视。

由此必须保障数字化电厂运营阶段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如何充分使用电气设备的数据共享与传输功能显得特别关键。

3D数字化协同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电厂的运营高效性和减小故障概率,基于较强的信息库,可完成传统2D设计转变为协同3D设计模型,推动信息化电厂高效、健康发展。

2、3D数字化协同系统的特征2.1主观性3D设计软件是依托计算机出现的现代化技术,一般基于计算机完成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采集电厂运行环境与运行流程中的各种细节资料构建立体模型,通过此虚拟电厂每个时段的运行状况,使设计师在电厂设计中可以更系统、更精准掌握电厂现状,设计出更为精确、完善的协同化电厂。

2.2协同性3D技术用于相对应的网络中,因此3D数字化协同系统具备协同性,换言之,计算机运行中融入3D技术,能够精准获得电厂各项分部现状及系统环境数据,再按照这些数据进行协调设计,3D数字化协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克服了传统技术的不足,各专业无需面对面共享信息,信息共享更为便捷。

三维协同设计在裕隆换流站设计中的应用

三维协同设计在裕隆换流站设计中的应用

二 维设计手段和三维协 同设计手段的优缺 点, 阐述三维协 同设计手段在换 流站设计 中的可行性及带来的效益 。 【 b t c T ipprnrdcs plaos f u n nee st n oao te ei drr n cie cn ob ii A sr ]h e i oue api tn l gc var ti lbr v sno u e o d ai s ot l ud g a sa t ci oY o o ao c l a d g f n g u f l , r ln i i t
c l b r t ed sg a dt n fr rf e r tcinsse c —e in Onte ss f o a io o2 tc nq ea d3 tc nq et ip p r ol oai a v ei n n r so me i p oe to y tm od sg . h baio c mp rs nt D e h iu n a r D e h iu , s a e i h n d tiito u e ea piaino 3 c la o aied sg i eYuo gCo v re tto , n n oae h e iit n e e t f D e ln d c st p l to f D olb rtv e in t ln n etrSain a da n ttst efa bly a db a r h c nh s i n f so 3 i c l b rt ed sg tc nq i hec n etr tt nd sg . ol oai e i e h iuent o v re s i a v n a o ei n
W ANG Le i
( et lo ten l tc s nntueWu a 3 0 0C ia C nr S uh rE e r Dei Istt, hn 4 0 6 ,hn源自) a c i g i【 摘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应用方案三维设计室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应用方案三维设计室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应用方案三维设计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三维设计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

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三维协同设计正是将三维设计技术与变电站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应用方案。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案及其优势。

一、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概念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是指利用三维设计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实现设计人员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协同设计的过程。

通过将各个设计单元的模型集成到一个统一的三维模型中,实现设计团队的共享、协同和沟通。

二、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流程1. 数据采集与整理:收集变电站的相关设计资料,包括平面布置图、电气接线图、设备参数等。

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统一的标准格式。

2. 模型构建与布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使用三维设计软件构建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并将各个设备进行布置,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绝缘子等。

3. 参数设置与仿真分析:在模型构建完成后,进行参数设置和仿真分析。

通过设置各个设备的参数,可以进行电气仿真、热仿真和结构仿真等分析,以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设计方案。

4. 协同设计与讨论: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设计团队成员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协同设计。

设计人员可以对模型进行更改和修改,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文档生成与输出:完成设计后,可以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生成各类设计文档和报告,包括设备参数表、布置图、设备清单等。

这些文档可以直接输出或用作进一步的工程设计。

三、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优势1. 提高设计效率:通过三维协同设计,设计人员可以实现远程协同工作,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提高设计效率。

同时,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设备布置和参数设置,减少设计错误。

2. 降低设计成本:三维协同设计可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和不必要的沟通,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降低设计成本。

3. 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进行参数设置和仿真分析,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

协同设计在建筑的运用研究

协同设计在建筑的运用研究

协同设计在建筑的运用研究协同设计是指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建筑设计的合理分工,通过设计人员之间便利的的交流可以及时的进行设计图纸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同时对于整体设计质量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协同设计的平台可以很好的保护设计者的权益,这也是集中设计团队优势资源的重要途径,可以在建筑领域大量的推广与运用。

一、协同设计1协同设计的模式协同设计的起源是来自国外建筑设计,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逐步的被设计师们引入到国内,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三种较为鲜明的设计模式,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这三种模式主要是:三维设计、共享目录及平台管理。

三维设计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并且通过相关的软件可以让人们很直观的看到三维设计下的建筑形态。

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三维设计会存在较多的设计问题,对于设计师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需要引起设计师的注意。

共享目录是指通过授权可以让设计团队及时的获取相应的信息,并以此来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

虽然其运用的成本较为低廉,但是对于一些设计量较大的项目而言也会存在些许的不足,一旦参与者过多,则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

平台管理的是通过专业的系统软件来实现设计的自动化,同样也需要通过权限的设置来实现设计成员的管理。

并且在该软件的使用下可以保存其设计的过程及动态,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有效的培训才能实现。

上述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需要有针对性的来进行选择,以便于更好的满足本项目的设计需求。

2协同设计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设计而言,协同设计最大的特点是便捷、易于管理、实用性强。

在信息化的工作背景下,协同设计可以及时的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及更新,这样可以为其他设计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

同时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下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团队的有效管理,在明确工作目标之后可以及时的进行分工,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的秩序性与效率。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BIM三维设计的应用与研究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BIM三维设计的应用与研究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BIM三维设计的应用与研究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类型的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BIM技术因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和效率,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要求。

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施工图设计中BIM三维设计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图;BIM三维设计1 BIM技术的具体概念BIM(建筑信息模型)是最近在建筑行业中流行的一个新术语,它使用与建筑项目有关的数据作为建筑模型的基础来构建建筑模型,模拟建筑物更加真实。

BIM包含来自建筑部分的几个指标,例如系统参考,几何形状,地理信息,材料,面积和数量,并提供完整建筑所需的相关信息。

作为共享的信息资源,BIM为顺利进行多个协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构建阶段,通过BIM的相互传输来更新和交换不同的信息,进而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2 BIM三维设计在施工图设计中的优势2.1 3D可视化优势和传统二维平面形式的施工图设计相比,BIM技术的使用能够让人们清楚地看到3D立体模型,让设计人员可以在多个角度上对设计图纸中的相关细节进行检查。

使用Revit软件能够进行实时更新,在三维模型中导出需要的三视图与节点大样图,这样就能够实现图纸设计中的变更与重复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设计工作效率。

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可视化以及建筑模型的构造,让建筑施工图设计更加规范,让后期的施工流程也更加有序。

BIM技术的使用为建筑材料提供科学参考,在此基础上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2.2作业协同化优势BIM平台将建筑项目中存在的三维几何、空间关系以及材料等资源信息进行了整合。

不管是业主、施工或者是设计方,只要进入到BIM平台中就能够进行资源上的共享,在此基础上进行意见和建议上的相互沟通,进而实现作业协同化的目标。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能够让各个领域的设计人员不再局限于自己专业的信息内容,而是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了解,这样有效地增强了各个专业设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作业能够协同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一 定 的成 绩 , 在 省 级 设计 院 中处 于 领 先 地 位 。
三 维 设计 是 工程 设 计 的 必 然趋 势 , 三 维 技 术
在机械 、电子、航空、航天 以及建筑等部 门得到 广 泛 的 应 用 。把 三 维 设 计 应 用 到 水 利 工 程 上 , 可
以 实 现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工 程 方 案 优 化 及 多 方 案 的 比较 , 对 于 提 高 工 程 的 技 术 指 标 和 品 质 、 降 低 工
有 工具级 的 C AD 技 术 存 在 如 下 问题 : ( 1 ) 智 能 化 程 度 低 , 只 是 发 挥 着 电子 图板 的作 用 ;
( 2 )信 息 分 散 , 不 能 实 现 信 息 的 集 成 和 有
效共 享 ;
VP M 三 维 协 同设 计 平 台 ,结 合 我 院 的 特 色 ,成 立 了三 维 协 同设 计 小 组 。三 维 协 同 设 计 小 组 不 脱
科研 管理
水利 规划 与设 计
2 பைடு நூலகம் 1 4年 第 4期
三 维 协 同 设 计 在 设 计 院 的应 用
周 杰
( 吉 林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吉林 长 春 1 3 0 0 2 1 )
【 摘 要 】 本 文简 要 回顾 了我 院 CA T I A VP M 三 维协 同设计 的发展 历程 及其 特 点 。较为 详细 的介 绍 了 以C AT I A + V P M 协 同设计 平 台 以及 3 DVI A Co mp o s e r 作 为 工具 , 以骨架 建模 思 想 、 参数 化 建模 方法 、 C AT I A C AA 二 次开发 等为 核 心技术 ,我院 开展 多 专业 协 同设计 。
1 概 述
随着现代产 品开发技 术向数字化 、智能化 、
集 成 化 和 知 识 化 的 方 向发 展 , 水 电工 程 现 有 的 二
的 数 据 源 为 多 专 业 协 同 设 计 及 设 计 成 果 管 理 提
供 了便 利 。合 理 的人 员 及 权 限 定 制 ,为 设 校 审提 供 了保 障 。三 维 设 计 的这 些 优 点 ,更 适 合 于 水 利 水 电多 专 业 间 的多 方 案 设 计 。 在 国 内 , 以 中 国水 电顾 问集 团成 都勘 测 设计 研 究 院为 代 表 的 大 型 设计 院 率 先 引进 了 C AT I A+
【 关 键词 】 三 维 协 同 设 计 C AT I A V P M 应 用
【 DO I 编码】
【中 图 分 类 号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2 4 6 9 . 2 0 1 4 . 0 4 . 0 1 8
T P 3 9 【 文献 标 识码 】 B 【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2 4 6 9 ( 2 0 1 4 ) 0 4 . 0 0 5 8 . 0 5
VP M 三 维 协 同设 计 系 统 。我 院 开 启 了 省 级 水 利 设 计 院 的三 维 设 计 先 河 , 于2 0 0 9年 引进 CA T I A+
维 C AD 技 术 、产 品管 理 技 术 、设 计 资 源 管 理 技 术 、知识 管 理 方 法 等 正面 临着 巨大 挑 战 ,造 成 现
2 基 于C A T I A + V P M三维协 同设计 平 台简 介
C A T I A 是 法 国于 1 9 7 5年 起 开 始 发 展 的一 套 完整 的 3 D C AD / C AM/ C AE一体 化 软 件 ,它 的 内
容 涵 盖 了产 品 从 概 念 设 计 、 工业设计 、 三维建模 、
作 者 简介 : 周 杰 ( 1 9 8 2年 一 ) , 男 , 助 理 工 程 师 。
三 维 设计 比二 维 设 计有 许 多优 势 , 除 了三 维 表 达 直 观 ,所 见 即 所 得 。三 维 协 同设 计 具 有 骨 架 设 计 、参 数 化 建 模 、关 联 设 计 、标 准 化 模 板 技 术 等 关 键 性 技 术 ,极 大 的提 高 了设 计 效 率 。有 效 的 发 现 和 解 决 水 电设 计 的错 、漏 、碰 等 问题 。统 一
・5 8・
科研管理
水利规划与设计
2 0 1 4 年第 4期
定制 ,可 以快速 方 便 的 绘 制 水 利 二 维 图 。由于 传
电行 业 标 准 的 设 校 审 流 程 , 也 可 以对 设 计 流 程
进行 定制 。
统二维图很多标注习惯 以及样式在 C A T I A软件
( 3 )知 识 管 理 和 表 达 适 应 能 力 差 ; ( 4 )不 具 备 关 联 和 协 同能 力 ;
( 5 )缺 乏基 于 知 识 的产 品设 计 环 境 。
离生产 ,而是 结合生 产使 用并 研 究 、开 发完 善 C AT I A+ VP M 三 维 协 同设 计 平 台 ,目前 已经 取 得
中无 法 直 接 实现 。 我 们通 过 二 次 开 发 实现 了高 程 、 桩 号、图框等的快速绘制 。 由于 二 维 工 程 图是 与 三 维 模 型 相 关 联 的 。 当 方案 变 更 了 以后 ,无 需 重新 绘 , q - 维 图 。二 维 图 纸 随 着 三 维 模 型 的 更 新 自动 更 新 。 从 而 大 大 的提
程 造 价 、缩 短 设 计 周 期 、提 高 设 计 质 量 均 可 以起
到重要作 用。
分 析 计 算 、动 态 模 拟 与 仿 真 、工程 图 的 生 成 到 生 产 加 工 成 产 品 的全 过 程 , 其 中还 包 括 了大 量 的 电 缆 和 管 道 布 线 、各 种 模 具 设 计 与分 析和 人 机 交 换 等 实用模块 。 C A T I A 不 但 能 够 保 证 企 业 内部 设 计 部 门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