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重点内容)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

基 因作 物 的发 展趋 势 ,并 提 出了我 国发展 转基 因作
物 的建议 。 1 全 球 转 基 因 作 物 的 种 植 概 况
1 1 种 植 面 积 .
收 稿 日期 : 2 1 O7 1 0 0- —2
化 种 植 的 面 积 、 国家 、品 种 、特 性 以及 经 济 效 益 等 进 行 分 析 , 总 结 转 基 因 作 物 商 业 化 种 植 的 发 展 趋 势 ,并 提 出 我 国 发 展 转 基 因 作 物 的建 议 。 关 键 词 :转 基 因作 物 ;种 植 面 积 ; 国家 ;品 种 ;经 济效 益 ;发 展 趋 势
中 图 分 类 号 :Q 9 3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2 —0 7( 0 0) 6 1 7 —5 5 89 1 2 1 0 —1 7 0
国 际 农 业 生 物 技 术 应 用 服 务 组 织
( nen t n l evc fr h Ac ust n f r— I tr ai a S r ie o te o q i i o Agi io
澎 右- 学 20 第 期 江 J 0 年 6 : 种 1
呵
全 球 转 基 因 作 物 商 业 化 发 展 趋 势
杜 艳 艳
( 国科 学 技 术 信 息 研究 所 ,北 京 1 0 3 ) 中 0 0 6
摘 要 :以 国 际农 业 生物 技 术 应 用 服 务 组 织 公 布 的相 关 数 据 为 基 础 ,对 19 9 6—20 0 9年 全 球 转 基 因作 物 商 业
l 4. 1 7.
Ro i s n R A. Ov r e i g t e U o d s p l Un td t ts bn o e s e n h S fo u py. ie S ae
转基因作物的市场前景与商业化挑战

转基因作物的市场前景与商业化挑战转基因作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以改变其遗传特性。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产量增加的需求,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作物的市场前景以及商业化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前景1.1 作物品质的改良转基因作物通过调整其基因结构,可以改良作物品质。
例如,改善水稻的耐旱性和抗病能力,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虫能力等。
这些改良使得农作物更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提高了作物的生长能力和产量,从而有望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品的需求。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转基因作物还可以提高作物对逆境条件的耐受性,降低农作物受灾损失,从而减少对农民的经济损失,提高农民的收益。
1.3 丰富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转基因作物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转基因作物可以提供更加健康、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害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可以帮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商业化挑战2.1 公众的担忧和反对转基因作物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来自公众的担忧和反对。
一些人担心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种担忧导致了对转基因作物的公众舆论压力和法规限制,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
2.2 法规的限制和标准的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法规限制不尽相同,这给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带来了挑战。
对转基因作物的标准和安全评估程序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作物的法律法规要求也使得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产品推广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
2.3 技术和市场竞争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过程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
201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2021,41(1):!14-119DOI:10.13523/j.cb.2012100 i专稿]X..+-+-+“+“+-+..+-+丿201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是各国克服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
联合国估计,目前的高人口增长率、政治动荡、自然资源退化、被迫移民(从农场到城市社区),以及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等各种挑战的相互作用将对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加剧全球的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
在农业、粮食、健康、水和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保护、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等政策领域应采取更大胆、有力的行动开展合作。
过去的23年(1996-2018年)已经证实了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1)提高生产力,促进全球粮食、饲料和纤维安全;(2)支持一个国家耕地的自给自足;(3)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森林砍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4)缓解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挑战;(5)提高经济、健康和社会效益。
上述经济效益、健康改善和社会效益的相关信息的发布,可以帮助农民和消费者分别就种植和消费什么作物作出明智的选择,帮助决策者和监管机构为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和种植制定生物安全指南,帮助科学传播者和媒体正确、有效地传播该技术的益处和潜力。
本报告报道了这一主题的最新信息,其中包括自1996年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一年以来有关转基因作物应用和分布情况的全球数据、各国情况和该技术的未来館景。
12019年转基因作物应用概况20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略有下降,为1.904亿公顷2019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24年,29个国家种植了1.904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与2018年的1.917亿公顷相比下降了0,7%(130万公顷/320万英亩)。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1996年增加了约112倍,累计种植面积达27亿公顷,使生物技术成为世界上应用速度最快的作物技术。
2024年转基因植物市场发展现状

转基因植物市场发展现状简介转基因植物,又称基因工程植物,是通过人为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中,从而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改良现有性状的植物。
转基因植物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植物市场的发展现状,并讨论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转基因植物市场的发展历程转基因植物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首个商业化转基因植物是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转基因番茄,其抗病性能取得了成功。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品种不断涌现,并逐渐扩大了市场规模。
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等广泛种植的品种,成为了转基因植物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然而,转基因植物市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然面临挑战。
一些国家对转基因植物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限制了其商业化和种植。
此外,转基因植物也受到一些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的负面宣传和抵制,导致其市场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转基因植物市场的现状目前,全球转基因植物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主要种植区域转基因植物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是主要的转基因植物种植国家,占据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中国也是在有限范围内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国家。
2. 市场规模转基因植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自1996年至2020年间增长了近80倍,达到了190.4万平方公里。
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等作物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力品种。
此外,转基因糖料、油菜籽等作物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
3. 技术发展转基因植物市场在技术上不断创新。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研发周期和成本逐渐降低,更多的新品种进入市场。
同时,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也提供了更多可能用于作物的改良和优化。
4. 争议和挑战转基因植物市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争议和挑战。
一些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表示担忧,要求进一步的监管和标识。
此外,种植转基因植物的农民也面临市场风险和贸易壁垒等挑战。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维普资讯
第 2 5卷 第 5期
2 0 年 06 1 月 0
农 业 科 技 管 理
Ma a e n o A c l rl ce c a d n g me | f ut a S in e n Te h oo y u c n lg
.
v 12 0 5 O .5. . 0r . 2 o t o6
Ke r s Ge e i mo i e r p ;C mmeca i t n y wo d : n t d f d c o s o c i r il ai z o
中图分 类号 :343 F 0 .
文献 标识码 : A
转 基 因作 物 是 指 利 用 重 组 D A技 术 进 行 遗 传 改 N
Ab t a t a e n s d e f go a tt s o o s r c :B s d o t is o lb l sau fc mme ca e eo me to M r p ,t e c a a tr r n y e ,t a i c mme caie u r i d v lp n f G c o s h h r ces wee a a z d h t s o l l r il d z
2024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分析现状概述农业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创新与争议并存的生物技术,影响着全球农业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目前正快速发展,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获得进一步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并且有望继续增长。
市场主要分为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动物两大类。
转基因作物市场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玉米、大豆、棉花等常见的转基因作物品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分别为xx%和xx%。
然而,转基因动物市场目前较小,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农业产品需求的增加。
转基因生物具有提高产品产量、改善抗病能力和减少农药使用等优势,因此受到农民的广泛关注和接受。
此外,转基因作物具备适应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能力,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市场地区分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北美、南美和亚洲地区。
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域,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
在南美地区,巴西和阿根廷是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与北美地区形成了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亚洲地区虽然市场规模较小,但中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也在逐渐推广转基因作物。
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研发的不断推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将更加成熟和精准,未来将推出更多的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动物品种。
同时,新的编辑基因组技术如CRISPR-Cas9的出现也为转基因生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转基因作物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市场的扩大。
此外,转基因动物市场在逐步突破技术、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限制后将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
3.消费者需求与行业监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转基因生物的态度变得更加注重。
2023年转基因作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转基因作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转基因作物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转基因作物主要是通过对植物基因进行编辑和改良,使其具备更好的抗病、抗旱、耐盐、抗虫等性质,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减少农药使用等目的。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逐渐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1.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自1996年首次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全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截至2018年,全球已有26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8亿公顷,比2017年增长了1.1%。
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是全球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域,其种植面积占全球总种植面积的91%。
2.主要转基因作物类型全球主要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类型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番茄等。
其中,玉米和大豆是数量最多的转基因作物。
玉米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材料的生产,大豆则供应食品、饲料和油脂等多个领域。
3.转基因作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转基因作物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作物能够在抗病害、抗旱、节约用水、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农田面积占用和水土流失等负面影响。
4.转基因作物遭遇的挑战转基因作物遭遇的挑战主要包括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不同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法规和标准不一致等。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面临着生态安全问题、商业利益的争夺等问题。
总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意识的提高,他们与传统作物比较,具有更高的品质、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更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现状_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_陈健鹏

三、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全球层面和中国层面
( 一) 目前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用有限 笔者以为, 中长期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从总量角度, 全球粮食的供求平衡没有问题, 部分 2004 ) 的研究, 地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会恶化 。根据粮农组织 ( FAO, 从全球范围来看, 即便是 没有农业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 未来粮食的供需平衡 , 很可能实现 但是部分地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 安全、 饥饿问题会进一步恶化。 从粮食供给层面来 看, 从总量上, 全球范围的水和土地资源仍然可以满 足中长期粮食需求的增加。 单产的提高对于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生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 从需
陈健鹏: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现状、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
hoff et al. ( 2001 ) 指出公众反对转基因食品不仅仅是担心转基因食品的生物风险 , 经济风险已经被广泛注 意:担心世界的食品供应集中于少数几个大的公司手中 ; 担心那些企业会或者已经致力于反竞争行为; 担 心基因资源的所有权转移到私人部门 。
资料来源:ISAAA 历年报告, 本研究整理
2009. 转引自 ISAAA2009 年报告 资料来源:Clive James,
图1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走势 表1
图2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销售额
2004 4663 2006 6150
全球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走势
年份 销售额( 百万美元)
1996 115
( 月刊)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年第 2 期
回现有某品种的虫害损失, 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际单产。 转基因特性 ( HT 和 Bt ) 要与本土的品种结合才能 发挥作用。Robert E. Evenson( 2003 ) 指出, 目前商业化的转基因特性对单产的提高提供的是一种“静态 ” 的效用( 控制已有品种的虫害损失、 杂草损失) , 而传统育种( 如绿色革命品种) 对单产的提高提供一种“动 的效用, 提高品种的潜在单产, 转基因特性需要与常规育种及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 。以玉米为例, 杂交 态” 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和转基因特性的导入这两种因素共同提高作物的实际单产 。相关的研究也证实了这 2004 —2008 年美国全国范围的玉米平均单产水平比 1991 —1995 一点, 如美国农业部( USDA ) 资料显示, Shermen ( 2009 ) 的分析, 年提高了 28% ;根据 Doug Gurian单产的提高 3% ~ 4% 归功于转基因 Bt 特性, 而 24% ~ 25% 归功于传统的育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重点内容)—— ISAAA创立者兼主席Clive James(特别献给已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Norman Borlaug)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ISAAA)的第41期年报是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商业化以来,关于其全球发展态势的连续第14个年度报告。
作者将本期年报特别献给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也是ISAAA的建立资助者Norman Borlaug。
文章总结了2009年转基因作物的主要进展,更多的信息可以在网站查询:。
由于转基因作物在产量、经济、环境和物质财富等方面带来的持续、显著的效益,2009年有25个国家的1400万小农户和大农场主种植了1.34亿公顷(3.3亿英亩)的转基因作物,比2008年增长了7%,即900万公顷(2200万英亩),达到历史最高点;相应的“性状或实际面积”增长了8%,即相比2008年的1.66亿公顷,增长了1400万公顷,达到2009年的1.8亿公顷。
1996年至2009年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空前地增长了80倍,使转基因成为农业近代史上利用最快的作物技术。
这反映了全球数百万农民的信心与信任:正因为看好其带来的巨大、显著的效益,自1996年以来,他们每年种植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
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转基因作物有四种。
转基因大豆首次占全球9000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的3/4,转基因棉花占全球330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的近半,转基因玉米超过全球1.58亿公顷玉米种植面积的1/4,转基因油菜超过全球3100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的1/5。
即使2008年主要国家的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率已经非常高,2009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仍持续增长。
例如,印度Bt棉的种植率从2008年的80%增长到2009年的87%,加拿大转基因油菜的种植率从2008年的87%增至2009年的93%。
转基因大豆仍然是最普遍的转基因作物,占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1.34亿公顷)的52%;其杀虫剂抗性是最普遍的性状,占转基因作物所有引入性状的62%。
复合基因日益重要,全球21%的转基因作物具有复合基因,被11个国家推广,其中8个是发展中国家。
25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中(2008年德国退出,哥斯达黎加于2009年加入),16个是发展中国家,9个是发达国家。
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前八位国家是:美国(6400万公顷)、巴西(2140万公顷)、阿根廷(2130万公顷)、印度(840万公顷)、加拿大(820万公顷)、中国(370万公顷)、巴拉圭(220万公顷)和南非(210万公顷)。
还有270万公顷分布在以下国家,按照种植面积递减的顺序依次是:乌拉圭、玻利维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布基纳法索、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洪都拉斯、捷克、葡萄牙、罗马尼亚、波兰、哥斯达黎加、埃及和斯洛伐克。
1996年至2009年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近10亿公顷(9.499亿公顷,即23亿英亩)。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近半数(46%)的转基因作物是在发展中国家种植的,2015年之前,发展中国家在此方面有望超越发达国家。
2015年是千年发展目标年,全球誓将饥饿与贫困减少一半。
转基因作物已经在为该目标贡献力量,其未来的潜力更是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1400万受益农民中的90%,即1300万,是资源匮乏的小农户,他们已经从诸如Bt棉等转基因作物中获益。
近期即将商业化的转基因水稻也有望为他们带来更加巨大的收益。
ISAAA 第39期年报(2008年)预测,新一轮转基因作物种植浪潮即将来临。
这在2009年已初现端倪。
2009年11月27日,中国做出一项里程碑式的决定:向自主研发的Bt水稻和植酸酶玉米颁发生物安全证书。
这为需要历时2-3年的商业化前注册铺平了道路,且意义非凡。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仅在中国就有望使1.1亿水稻种植户受益(假定平均每个家庭4人,就有4.4亿受益者),还能惠及亚洲的2.5亿水稻种植户(相当于10亿名潜在受益者)。
稻农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群之一,仅以平均1/3公顷的水稻田为生。
Bt 水稻能提高产量、减轻贫困,同时降低杀虫剂的使用,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性。
玉米是最重要的动物饲料作物。
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能使猪消化更多的磷酸物,促进其生长,同时降低动物排泄物中的磷污染。
日益富裕的中国对肉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植酸酶玉米能为中国5亿头猪(全球一半的猪)、130亿只鸡、鸭等禽类提供改良的动物饲料,并有望直接帮助中国1亿户玉米种植户(4亿受益者)。
基于水稻和玉米的全球重要性以及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许会效仿中国的作法。
中国在支持转基因作物上的率先举措,能够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榜样,也有利于实现粮食自足,发展可持续农业,更少依赖杀虫剂,减轻饥饿和贫困。
正是因为水稻和玉米分别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上述两种中国自主开发的转基因产品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将具有更深远的潜在影响。
(第41期年报充分参考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荣誉教授John Bennett 博士的《转基因水稻-当今地位与未来展望》一文。
)2009年巴西以微弱优势取代阿根廷,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560万公顷种植面积是世界上最高的绝对增长值,相当于2008-2009年度增长量的35%。
显然,巴西处于转基因作物的全球领导地位,是未来增长的引擎。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种植国,已成功种植了8年(2002-2009)Bt棉,受益巨大,2009年其Bt棉种植率更是达到87%。
Bt棉彻底革新了该国的棉花生产,2002-2008年,印度Bt棉种植者的经济收益累计达51亿美元。
Bt棉使杀虫剂用量减半,产量却翻倍,并且使印度从棉花进口国转变为主要的棉花出口国。
另外Bt茄子有望成为印度第一例转基因食用作物,被印度管理权威机构推荐商业化,但政府尚未对此作出最终决定。
非洲三国——南非、布基纳法索和埃及的转基因作物种植也显示出持续的发展态势。
2009年南非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年增长了17%。
布基纳法索Bt棉从2008年的8500公顷增长了14倍,达到2009年的11.5万公顷1353%的增长率成为2009年全球最高增长率。
2009年欧盟六国种植了94750公顷转基因作物,比2008年减少9%-12%。
西班牙种植了全欧洲80%的Bt玉米,保持着2008年22%的种植率。
2009年,美国、加拿大RR®甜菜的种植率达到95%,这只是其商业化的第三年,RR®甜菜由此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利用最快的转基因作物。
2009年,第二代品种取代第一代品种,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产量的提高。
RReady2Yiel d™大豆是多个研究机构开发的第一例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品种,2009年在美国、加拿大超过50万公顷的土地上被15000多位农民种植。
最新的转基因作物全球影响评估表明,从1996年到2008年,519亿美元的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50%),二是1.67亿吨的巨大产量(50%)。
如果不利用转基因作物,后者则需要6260万公顷的额外土地,因此转基因作物是节约土地的重要技术。
1996-2008年同一时期,杀虫剂活性成分减少了3.56亿千克,杀虫剂用量降低了8.4%。
仅2008年一年,通过转基因作物转化的CO2量约为144亿千克,相当于公路上减少了700万辆车(Brookes and Barfoot, 2010, 即将出版)。
2009年,25个国家中的半数世界人口(54%,即36亿)种植了1.3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相当于全球作物面积(15亿公顷)的9%。
2009年,仅转基因种子市场的全球价值就达105亿美元。
相应的商业化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价值已在2008年达到1300亿美元,预计每年的增长率为10%-15%。
2009年有25个国家种植了商业化转基因作物,加上另外的32个国家,总共有57个国家自1996年以来允许进口转基因作物用于食品、饲料,和进行环境释放。
总共有24种作物的155个事件获得762项许可,包括2009年日本的转基因蓝玫瑰。
2010-2015年新一轮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前景是令人鼓舞的:(1)具备运作得当、低本高效的监管体系;(2)对开发、批准及利用转基因作物的政治意愿、财政和科学支持不断增长;(3)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二个十年(2006-2015年)间,种植国家、农民的数量和种植面积将翻番——正如2005年ISAAA所预测的那样(ISAAA预测,到2015年,将有40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2000万名转基因作物种植者和2亿公顷的种植面积);(4)适合的新型转基因作物将会持续、扩大地供应以满足全球社会需求,特别是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2010-2015年间,一批新型转基因作物/性状有望获批:2010年美国和加拿大可能批准SmartStax™玉米(包含8个基因,编码三种性状);2010年印度的Bt茄子正等待政府的审批;2012年黄金水稻可能先后在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获批;2-3年内中国有望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和植酸酶玉米;2012年美国、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耐旱玉米可能出现;5年甚至更多年内,氮高效利用性状和转基因小麦可能成为现实。
通过2008年的粮食危机(在30多个发展中国家引发了暴乱,摧毁了2个国家政府——海地和马达加斯加),全球社会认识到粮食和公共安全面临严重风险。
因此,捐赠机构、国际发展和科学团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对转基因作物的政治意愿和支持有了显著提高。
全球社会重新认识到农业对维持生命的最本质作用,重要的是,对确保更加公正、和平的世界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更加明确的倡议号角已经吹响:“实现实质性、可持续的作物产量增长,利用传统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确保粮食自足和安全。
”Norman Borlaug倡导的小麦绿色革命的成功归因于他的能力、坚韧和对一项事业全心全意的投入——提高每一公顷的小麦产量。
他将农田水平(而非试验田水平)生产率和全国产量作为衡量成败的标准,同时更加注重其对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贡献。
1970年12月11日,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致辞题目为“绿色革命:和平与人道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40年前Borlaug为增加作物产量而奋斗的目标与我们今天一致。
如今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因为我们面临环境改变,需要利用更少的资源,特别是水、石油和氮,持续地提高生产率。
向Norman Borlaug丰富而独特的遗产致敬的最恰当方法是,全球社会共同努力,利用转基因作物应对“巨大挑战”。
更需要明确的是,到20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是减轻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这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二个十年(2006-2015年)具有相同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