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于法稳李萍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侧重于美丽乡村的概念及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本文基于对不同区域30个县(市、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剖析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层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方面

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的“文明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村”、宣传部门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的“美丽村庄”、林业部门的“美丽林场”等。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示范村,有的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的则不一致。当然,这些部门推行的行动计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是相通的。 2014年第9期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的一个原因。

(二)生产方面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农村改革的重点及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但调研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一方面,农业机械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对田间道路、桥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日常管护,田间道路、桥涵损毁日益严重。在2006年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村通要求完成3.5米宽的通村路。由于当时要求基层资金配套,很多地方由于经济实力不足,都没有配套,同时又要按照项目要求对通村路里程进行验收,结果导致通村路质量下降。农村收入提高之后,农村机动车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农机具越来越多,农村道路已经远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

农田水利设施欠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重视灌溉设施的配套,而对排灌设施重视不够,一旦遇到强降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如,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设施远远不足,种粮农民因灾致贫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在一些粮食主产省,缺乏大型粮食晾晒场地或烘干设备,收获之后,

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粮食会发生一定的霉变,影响粮食品质,导致农民收入下降。2.农业生产组织建设不规范,没有发挥作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但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想方设法伪造财政项目资金要求的条件,得到财政资金后不从事相应的工作。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而是普遍存在。二是国家鼓励成立的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由于农户认为大型机械会带来种植成本的增加,一旦遇到灾害还是不能保证经济收入;其二是个别地方规定,大型机械不能跨区到农场作业,一些种粮大户购置了大型农业机械,却没有作业农田,不但造成大型机械的闲置,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3.粮食种植风险的共担机制缺失。众所周知,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灾害,特别是旱涝、冰雹灾害。在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农民种植粮食的风险越来越大。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农民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必须依靠越来越多的贷款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物资、支付土地租金,付出大量利息。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将受到致命的打击。每公顷的阳关保险补偿还不足以支付土地租金,农民就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从而无法再贷款用于农业生产。可以说,农民一夜之间从温饱走向贫困,几年都难以脱贫。由于缺乏粮食种植风险的共担机制,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再种粮,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国家的粮食供应。

4.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步履维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实际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以推行,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农民不愿意。一些地方在第二轮承包土地时,水田、旱地的划分不是按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24 江西社会科学2014.9 照面积,而是根据土地生产率的高低按照一定系数折算的。但抵押土地经营权时,金融部门按照土地承包证上的土地面积计算,农民实际耕作的土地面积与承包土地面积之间差距很大。其二,农户家庭成员不愿意。由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在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时,没有土地的家庭成员不同意,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和谐。(三)生活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的工程体系不完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投资的主要对象是地面工程建设,如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电、村里路灯等硬件设施以及农民的泥草房、危房的改造工程,而对地下工程,如污水设施建设关注不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体系不完善,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2.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立地”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落实政策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基层实施过程中矛盾频出。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提出一些建设项目,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政策,但对下级部门则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考核、验收,由此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债务,特别是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弱的县市。此外,有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结果是许多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顾虑重重,担心工作完成后不能得到奖补资金,而不愿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基础较差的村则渴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贷款等方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未能得到奖补资金,一方面增加了村级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3.政策执行时引发的基层矛盾比较突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

要内容,但在基层执行政策时,出现了一些矛盾,特别是由于泥草房、危房改造申报数量与下拨资金数量不匹配,给相关部门、乡镇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如一个村上报了10户,结果只拨付8户的补贴资金。如果当地政府为了平息矛盾,采取均分8户补贴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会导致8户农户不满意,另一方面则会面临上级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审查。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没有得到补贴的2户农户则会上访。

4.基础设施的管护机制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分散经营替代了原有的集体统一经营,农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体制和机制,过去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如何管理和使用,国家、集体和受益农户三者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如何划分等,都没有新的明确的具体规定,导致基础设施的建、管、用相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等诸多问题。同样,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环保部门推行的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运输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但由于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呈现出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情况,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国家投资的浪费。

5.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已形同虚设。“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的系统工程中,原先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以及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改用“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一事一议”制度起初执行较好,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形同虚设。许多村民存在“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要求村“两委”解决,而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则坚决反对,从而造成事难议、钱难筹、工难派,这一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即使议成了筹措资金的难度也较大,很难完成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6.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缺失。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每个部门都选择自己的示范村,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实施相关项目,可能这些项目并不是这些村最需要的。这种方式导致国家投资的分散,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四)生态方面

与过去相比,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源于单一的不当行为,而是逐渐演化为生活、生产、生态三种不当行为的叠加。在生产行为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任意排放规模化养殖的粪便、污水;任意堆放及焚烧农作物的秸秆等。在生活行为方面表现为农民任意堆放及排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在生态行为方面则表现为污染企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造成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质的污染以及废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化学投入品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增加态势,且施肥强度有增无减。

化肥施用量从2000年的4146.41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838.85万吨,增加1692.44万吨,增长40.82%;其中农用氮肥施用量从2000年的2161.56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2399.89万吨,增加238.33万吨,

增长11.03%;农用磷肥施用量的增加量为138.10万吨,

增长20.00%;农业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量为241.12万吨,

增长64.07%;农用复合肥量增加1072.10万吨,增长116.80%。从2000年到2012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了40.82%,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4.55%。计算结果表明,施肥强度从2000年的265公斤/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357公斤/公顷,增长92公斤/公顷,增加34.69%。我国化肥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在35%左右,

其余部分则进入土壤及水体,造成污染。同时,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的投入强度也很大。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药使用量至2011年已达178.7万吨,比2000年的127.95万吨增加50.75万吨,增长39.66%。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

夏季作物生长季节无法除草,为此他们夏收之后大剂量喷洒除草剂,一直到秋收都不再需要除草。此外,农业生产中由于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投入的杀虫剂、农药剂量也日益增加,最终导致土壤、水体的污染以及农产品品质的下降。

农用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在水资源十分短缺的西北地区,农用塑料薄膜对保水保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表明,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2000年的134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229万吨,增加了95万吨,增长70.90%。

2.农药包装物污染危害越来越严重。农药包装物(特别是农药瓶)等污染日益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目前,

由于缺乏包装物回收制度,农民在使用之后往往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水体之中,造成二次污染。一个农药使用量为2000吨的县,如果农药包装标准为1斤/瓶,则每年丢弃的农药瓶将达到400万个!如果包装标准降低为0.5斤/瓶,农药瓶个数将翻番为800万个!2011年,全国农药使用量为178.70万吨,按照1斤/瓶的标准,全国产生3.57亿个!

3.农村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防治措施严重缺失。近几年来,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污染明显呈递增态势。调查发现,养殖场主大都关注如何提高畜禽产量和质量以及如何增加效益,忽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水、粪便随意排放和堆放。一方面,养殖场周边的水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周边空气环境也会受很大影响。在农村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方面,有关政策难以“立地”。例如,沼气池建设项目要求养殖场运行两年才能申报,同时要为周边80户农民供应沼气,这在广大平原地区还可以实施,但在如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等山区,农民居住较为分散,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4.农作物秸秆成为影响美丽乡村景观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逐渐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用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各种农作物秸秆系数(K值)为:玉米2.5、小麦和水稻1.3、大豆2.5、薯类0.25。每一个作物品种的秸秆系数与它的粮食产量之积等于它的秸秆量。由此计算得到,2012年我国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达到98837万吨。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69%,有68197万吨秸秆得到利用,但仍有30639万吨秸秆没有得到利用。由于耕作方式、农业机械等方面的不匹配,农民对农作物秸秆还田的认可度不高。作为生活燃料的部分秸秆大多都堆放在地头、(村内)路边,其余的则在田间焚烧,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5.农村生态垃圾、

生活污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难点。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与过去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包括厨房垃圾、塑料制品等,垃圾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农民在丢弃垃圾时往往有一个习惯,就是丢弃在房前屋后的河沟里,久而久之这些河沟就成了垃圾堆放点。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研发现,很多农村已经陷于生活垃圾的包围之中,特别是遇到雨季,这些垃圾随水漂浮。同时,由于很多农民家庭都没有下水道,生活污水则是任意倾倒在院外的路上,或者与固体垃圾倾倒在一起。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呈加重态势,成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有些政策要求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如在黑龙江省推广沼气池建设,就不符合该区域气候

特点。此外,在村内污水边沟建设,仅仅用水泥板衬砌,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污水照样入渗地下,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

6.村庄绿化推行困难重重。

村庄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国家只提供绿化苗木,但没有土地征用的补偿费用;二,绿化占用耕地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冲突。

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议。

(一)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应从项目导向转向基层需求导向,不是各个部门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而是看基层究竟需要什么,基层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否则基层矛盾会持续不断。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设计不同的发展模式,不要全国一个模式。

(二)统一管理机构,规范名称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自上而下统一管理机构,便于推动开展工作;自上而下的各个部门推行的项目都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不要再设立一些其他名称。此外,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三)围绕农业生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特别是在东北等粮食主产省份,种植规模将日益扩大,大型机械的推广势在必行。因此,从国家层面,加大田间道路、通村道路、桥涵以及晾晒场地、烘干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粮食种植的风险共担机制

要尽快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承担的粮食安全风险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首先,国家应尽快加大对种粮大省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其次,

需要建立粮食安全风险共担机制,确保在灾害之年农民收入不减少,规避农民因种粮而致贫的风险。最后,建立预期收益贷款模式,设立阳关大厅,减少农民贷款的中间环节,节约贷款的额外费用支出。

(五)及时调整不适合基层实际的政策

美丽乡村建设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不给基层政府、村集体带来经济负担。应将泥草房、危房改造资金整合,对房子集中改造,不再把资金分配到户;同时,迁村并点应在泥草房改造之前,否则会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这需要民政部门、建设部门、新农村建设部门等相互协调。

(六)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的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确保“工程建一处、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考虑到管护资金缺失,建议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行政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专门划分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此外,在一些特定区域进行项目建设时,应考虑增加部分投资,如黑龙江省,应考虑增加铲车或推土机,冬季用于道路铲雪;空闲时对外进行工程施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以弥补日常管护经费的不足。

(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建立种植业、养殖业相互协同的产业体系,发展循环型农业,一方面可以减少规模化养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根据循环型生态农业原理,在具有规模化养殖的区域,构建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实现区域内种

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产业之间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也逐步减少化肥的投入,进而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八)建立农药包装物、塑料薄膜回收机制制定农药包装物、塑料薄膜回收奖励办法,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销售企业在农药瓶、肥料袋等包装物回收中的作用。以部分补贴的形式,鼓励农药经营单位负责回收,由企业集中处理,减少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九)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及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区域,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实际工作者研究适应于不同区域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与技术,以供不同区域选择。

(十)加强对农民的义务教育

近10多年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对农村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此过程中,农民权利意识得到强化,但农民的义务意识却呈下降趋势。国家对农民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机制,因此,有必要采取刚性政策,强化农民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2]胡静林.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J].中国财政,2013,

(13).[3]黄克亮,罗丽云.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

建设[J].探求,2013,

(3).[4]黄杉.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5).[5]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2013,

(9).[6]骆敏,李伟娟,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7]马以.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J].农村工作通讯,2011,

(1).[8]齐镭.国外现代乡村的建设理念与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3-05-01,(12).[9]唐柯.美丽乡村[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10]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

(8).[11]王永林.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13,(8).[12]魏玉栋.与天相调,让地生美———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述评[J].农村工作通讯,2013,

(17).[13]翁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湖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湖州模式)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1,

(2).[14]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明研究报告———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J].经济研究参考,2013,

(22).[15]易文彬,胡传明.双转型视野下新农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求实,2013,(11).【责任编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分析 美丽乡村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目前,全国各地业已出台相应的文件制度,对美丽乡村建设做了进一步诠释,笔者通过赴外省学习交流的机会,对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也切身认识到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窘境。 目前,富平县为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居环境和城乡统筹发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进行了有益探索,已制定了《富平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五年实施意见(2016-2020)》、《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办法》、《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十四项制度和实施意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下面,笔者作为一名美丽乡村工作具体践行者,在总结本县美丽乡村工作的基础上,梳理了本县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本县美丽乡村工作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具体做法 (一)环境卫生整治方面

1.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活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县集中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活动。印发了活动方案,实行了县级领导包镇(街道)、部门包村、镇村主抓工作机制,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对各镇(街道)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对整治不力、成效不显的镇(街道)进行了电视曝光和通报,对包联部门参与不力的实行了追责问效,有力的推动了环境整治工作。另外,我县以“卫生乡村”创建为抓手,将“百日行动”进一步延伸,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使全县所有村庄、道路达到“干净、整齐、平坦”。 2.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乡村”创建成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研究制定了《富平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对道路、村组、集镇保洁员进行了合理设置,同时印发了《富平县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富政办发﹝2016﹞96号),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申报了《富平县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项目》。秋收期间,严防秋收期间环境卫生反弹,近期,也召开了《冬季农村工作会》对冬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再安排再部署,下发了《关于对“卫生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策划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概况 (10) 1.3 结论和建议 (1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建设规模分析 (12) 2.1 规划目标 (12) 2.2 建设规模分析 (12)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主要建设条件 (13) 3.1 项目选址 (13) 3.2 主要建设条件 (16) 第四章工程方案 (22) 4.1 设计理念 (22) 4.2执行标准、规范 (22) 4.3 工程方案 (23)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 (25) 5.1 环境影响评价 (25) 5.2 水土保持 (26) 第六章节能 (27) 6.1 编制依据 (27) 6.2 节能 (27) 第七章组织机构、组织管理、实施进度 (28)

7.1 组织机构 (28) 7.2 组织管理 (28) 7.3 实施进度 (29) 第八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1) 8.1 估算依据 (31) 8.2、资金筹措来源及管理 (34) 第九章社会评价 (34)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九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 项目业主单位 八家户农场人民政府。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3、《农场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自治区村庄规划技术规程》; 5、《精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 6、《精河县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 7、《精河县村农场体系规划(2010—2020年)》; 8、《精河县八家户农场总体规划(2012-2030)》; 9、精河县2012统计年鉴; 10、农场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相关资料。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加快城乡统筹,全面实施以“做特做优

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及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及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及项目建议书 某文化小镇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5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23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25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 第六章效益分析36 第七章结论41 一、项目名称:XXX文化小镇项目 二、承办单位概况 1、承办单位:xxx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XXX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01日,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项目投资咨询;旅游管理;文化学术交流;会务及展览服务;酒店管理;餐饮、住宿、娱乐等。 公司地址:XXX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八家畈黄湾村信应公路东侧。

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坚持“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宗旨,本着“品质为本,精益求精”的经营销售理念,力求给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期待与各位业界新老客户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三、建设地点 XXX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一期规划占地面积3700亩。 四、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XXX文化产业园区,占地1700亩,包括:1、根亲文化园占地400亩,主要建筑物有根亲博物馆、华夏根亲坛、姓氏纪念馆等,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2、民俗名人文化园占地100亩,主要建筑物有名人塑像、名人纪念馆(二层)、茶社等,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3、万国植物博览园占地500亩,栽植各类植物50000株;4、骑猎园占地300亩; 5、水上乐园占地400亩,主要是安置水上乐园设施。 第二大板块:休闲商业区,占地1200亩,包括:1、餐饮文化园占地200亩,主要建筑以仿古式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等,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2、漫步风情街占地90亩,主要建筑物以二至三层建筑为核心,建设步行街,以商店、古玩店、餐饮为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3、历史文化长廊占地100亩,主要建筑以壁画形式展现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X.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差,不注重维护人居环境,随意丢弃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作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投资支持只是外因,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才能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X.民生建设还有短板。从随机调查的X户看,有X户因各种原因自来水没有入户,有X户反应门前的道路尚未硬化,这体现出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任然存在短板,无论是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建设短板,均要认真应对。 X.垃圾清运还不能全覆盖。调查的三个村中,垃圾清运最彻底的李家山村也只能保证主道和巷道垃圾清运,居民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还是无法清运。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消费极大丰富,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调查的X户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均是在庭院中堆积,最后焚烧或是转移填埋。 旱作区人口密度小,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压力小,对灌区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的地区来说,垃圾处理已经开始影响生活质量。厕所改造和养殖污染也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X.建设资金压力大。一是奖补标准低,县级财政配套压力大。按照自治区的政策,每个美丽乡村项目实际获得的奖补资金平均X万元左右,而我县实际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平均投资X万元以上,算上部门整合项目,每个项目缺口资金X万元以上,由于地方财力困难,无法有效配套,影响了工程实施,加大了还债压力。加之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村布局分散,建设成本高。 二是项目整合难,资金缺口大。自治区各厅局在下达项目计划时,严格规定了项目建设内容、时间、地点等,且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不同步。因此,项目统筹难,捆绑资金有限,建设资金缺口大。 三是工程建设资金到位相对迟缓。X-X年,我县实施的X个美丽村庄建设工程,完成投资近X.X亿元,拖欠工程款X.X亿元。自治区采取以奖代补措施补助X万元,县级自筹X万元。X年我县实施了X 个美丽村庄建设项目,自治区当年仅以奖代补X个村,其余X个村当年全部完工,但未得到以奖代补资金。 (二)政策建议。X.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一是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二是仿效城市管理中的“门前三包”制度,由住户承担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责任;三是提倡全民绿化,通过义务植树、“种生日树”等多种形式,做好国土绿化工作。 X.无条件补好短板。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补短板

2015最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策划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策划方案

目录 一、美丽乡村项目基本情况 1.1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背景 1.2美丽乡村项目所在乡镇基本情况 1.3项目所在村组基本情况 二、美丽乡村建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必要性 2.2县乡规划 2.3项目优势 2.4群众意愿 2.5前期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规划说明 3.2建设项目内容 四、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4.1投资估算 4.2资金来源 五、组织保障 5.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5.2实施计划 5.3项目管理 5.4资金管理

六、效益分析 6.1建成目标 6.2经济效益与城乡一体化 6.3社会效益与村庄治理 6.4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七、设施管护

一、美丽乡村项目基本情况 1.1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背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XXX最靓丽的名片,2013年初,XXX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XXX。同时,XXX 省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XXX 镇XXXX村委会XXXX小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建设“富裕XXXX、生态XXXX、平安XXXX”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XXXX——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XXX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1.2美丽乡村项目所在乡镇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XX县南部,两州市(XX市、XX州)三县(XX、XX、XX)交界处,距县城27公里、XX市区80公里、XX170公里。全镇总面积140.1平方公里,辖XXX、XX两个社区,XX村、XX、XX、XX寨四个村委会,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518人,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XXX镇主要产业为柑桔、烤烟,核桃、柿子、蔬菜、畜牧业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柑桔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由

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怎么写

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怎么写 项目建议书是对谋划某项工作的书面具体化的形式,是项目从设想到实施的初始阶段,美 丽乡村项目建议书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 现在就跟着学习啦一起来看一看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资料仅供参考。 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xx 届 x 中、x 中、x 中、x 中全会 精神及省、 市、 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 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 4576 人,耕地 2100 亩,山地 3700 亩,20xx 年工农业总产值 5536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344 元,村集体收入 26.4 万元。 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 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 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 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 作用。 1、村庄整理。 拆除老厝、旧房屋 30 幢 4200 平方米,附属建筑 45 座 1700 平方米,征地 35 亩,新建房 屋 100 套,计划投入 60 万元。 2、立面装修。 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 31 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 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 80 万元。 3、道路建设。 加宽、硬化小区道路 1.6 公里,新建道路 500 米,计划投入 75 万元。 4、溪岸筑砌。 筑砌溪岸 500 米 ,计划投入 40 万元。 5、村庄绿化。 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 5000 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 1 套,计划投入 45 万元。 6、环境保洁。 配置垃圾转运车 1 部,推车 2 部,专职保洁人员 3 人,新建垃圾池 15 个,河床清淤 3 公 里,计划投入 15 万元。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上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造成乡村人口急剧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寨后,公共服务水平跟不上……乡村产业出现空心化,社会发展衰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无人村”的现象,和之前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状况在不少地方还在持续……参照国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前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党和中央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和具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会议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立足广东沿海地区,主要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1、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保留本土风貌。 乡村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占据国土的大部分面积。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缺不能盲目复制城市的大道、大广场、高楼大厦等城市化产物;更不能停留在目前很多乡村低水平的建设水平上。应结合本土历史文化、风俗传统等要素,挖掘当地特色,要有前瞻性,建立绿色的、尺度宜人的、功能合理的、具有亲和力的小镇

空间。 谈到特色,不少地方已经做出探讨,起到榜样作用,并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深圳甘坑客家小镇,是以客家文化为主的休闲度假小镇;深圳观澜版画村是以版画产业为主导的,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村落;开平市的自力村,锦江里,马降龙等乡村是以华侨文化、碉楼建筑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还有的地方以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为主导,重现生产队时期乡村的场景,并集青少年科普、农家体验、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休闲农庄……深受大众喜欢。 在设计风格上,应遵循本土风貌,避免盲目照搬国外的设计风格,如欧陆风等。应在充分认识和实践消化本土风格特征的同时,取长补短,注入现代的设计手法和理念,结合乡村特征,丰富和发展本土建筑风格,创新乡村景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层楼。区别于简单的重复再建或低水平的翻新改造。 2、结合乡村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由于国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量乡村人口搬迁到城市生活。即使乡村还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是乡村人口数量和人员构成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人口构成从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被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取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引导休闲产业的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会形成良性循环。空置的原居民房屋可以通过置换、出租、收购或自主经营等方式实行其自身价值,也不至于处于荒废状态。同时,原外迁的居民有一部分会出现回游,在自己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澄迈县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我局以“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一课题开展了调研和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概况 2013-2015年,我县以褔桥带、罗美带、永美带等三条美丽乡村带为重点,全面推进县镇两级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建设了19个县级美丽乡村和29个镇级美丽乡村。根据《五年实施计划》,我县71个行政村列入名单,其中,2016年已建成19个美丽乡村,2017年计划建设30个美丽乡村。其中农业部把敦茶村、罗驿村、龙坡村列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海南省将敦茶村、罗驿村和美朗村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大美村等15个村落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朗村被评为海南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我县被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县7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县全域旅游建设夯实了基础,积极推动落实省委刘赐贵书记提出的“日月同辉满天星”建设目标,对我县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工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编制与实际建设中产生的矛盾。一是责任主体不清。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规划编制由县住建局负责,建设指导由县农委办负责,建设主体由各镇政府负责,三者平时工作难以衔接。二是土地私有化突出。由于村庄闲置土地已被农户占用,编制规划时建设项目的选址因为与农户之间发生矛盾,致使项目落地有难度,有些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土地问题无法协商而再三调整规划,影响了建设周期和进度。有些项目最终无法落地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二)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显著。一是规划编制和设计时间周期短,规划和设计单位没有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情况,致使在编制规划时定位不准确,使得美丽乡村带主题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连片成带的聚集效应。二是原来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规划的重点主要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硬化、绿化上,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千篇一律的特色品牌,缺少风貌特色。三是“空心村”和荒废破败房屋不易拆除,农村危房改造效果也不显著,有新居无新貌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是村干部思想认识

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建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共建美丽乡村建议书范文

共建美丽乡村建议书范文 建设美丽乡村是进一步改善我镇人居环境、提升广大村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下面是学识网小编整理的共建美丽乡村建议书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尊敬的钟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乡**的党支部书记**。 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像我这样一群来自最基层党组织的干部,有机会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有机会与兄弟乡镇的村干部作交流。 下面,我就介绍下我村的主要做法: 一、主要做法 1、多年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实了底子。 一是鼓励建房促安居。 为改变原先农民住房散、乱、旧、差的状况,在连续5年旧村改造的基础上加快拆旧换新力度,仅**年就新建房屋16幢,现全村85%的村民住进了新房。 二是改善交通便出行。 以前村里只有1条主干道,房前屋后的各个小巷均为坑洼泥地。 为改善环境,**年底,我村举债修建了7条水泥路,实现村内主干线水泥路面全覆盖。 三是勤治污水改面貌。

针对我村随处可见乱搭乱建的厕所、鸡舍、猪栏严重影响环境。 **年,我村首批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村80%个农户受益,极大改善了村庄整体面貌。 2、不折不扣做好六边三化三美工作,美化了村貌。 被列为节点村后,及时召开村一揽子会议,对六边三化三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同时要求每个村民代表和队长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讲清讲透政策,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所以村民们都讲上面政策好,免费帮我们的房粉刷起来,对工作也就十分配合和支持,无障碍施工。 我村仅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46幢13000平方的外立面粉刷全部完工。 而且我村又提早谋划了“村美”工程,在全村主干道的房前屋后、村口和村办公室门口等重要节点全部砌上小花坛,美化了环境。 3、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做好了保障。 一是县领导和联系部门关心支持。 我村是经济薄弱村,村集体零收入。 做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县、乡领导的支持。 在这次工作中,县委陈书记四次来村调研指导,可以说,在**历史上从没有县级领导在一个月里面这么频繁来关心我们,让我们倍受感动,更信心倍增。 此外,联系领导雷县、联系部门电视台阙台长他们也多次下村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精编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施工部署和施工准备工作 (4) 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2)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12) 第六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3)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2)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7) 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69)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75)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79) 第十三章附图、附表 (80)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81)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83)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85)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87)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88)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90)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 2、现场踏勘及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及其它参考资料。 3、结合工程环境,工程特点及我公司拟投入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以及 长期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 4、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云南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DBJ53T-36-201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以及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等。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对策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省也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我市也把美丽乡村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涉及面广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加之各镇办差异化较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因地施策,克难攻坚,加快推进。 一、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有的村还没拿出规划;有的村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不到位,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还有的村多次规划,各有侧重,实施起来无所适从。例如王屋镇五里桥村先后作过4次规划:即市政府的十大区域整治规划、市旅游局的“大好河山”规划、市一体办的社区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节点规划,眼下建设美丽乡村究竟按哪一个规划走没有定论。规划的低标准和不定型性,造成的后果是边建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以致建成的项目推倒重来或需要加以改建,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比如在王屋镇五里桥村的整治过程,由于规划没有一次到位,农家乐农户的大门楼、室内卫生间大多都是建成后重新改建的,造成了一定浪费。 2、组织领导有待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硬仗,是一项长

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应当拿出十大区域整治时的决心和组织保障,由市级领导牵头,实行台账管理,制订时间进度,而目前我市还没有明确领导责任分工,没有形成强力推进的态势。 3、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除上面补助外,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我市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工作进展。比如王屋镇每年可利用资金200万元左右,除去五保供养、困难群众救济、偿还遗留欠账后,所剩无几,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试点村集体经济更为困难。干部群众担心举债建设后,缺口资金弥补问题得不到解决。 4、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重一时整治而忽略长期有效的管理。我市部分村镇设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已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牛皮鲜”回潮现象。如不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必将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5、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培育提升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6、古村落开发保护有待加强。我市部分镇办分布着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内涵、有鲜明特色的古村落。由于年久失修,开发保护工作滞后,目前正面临着坍塌、毁损、逐步消失的困境。如王

美丽乡村项目建议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美丽乡村项目建议书 篇一:20XX最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策划方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策划方案 目录 一、美丽乡村项目基本情况 1.1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背景 1.2美丽乡村项目所在乡镇基本情况 1.3项目所在村组基本情况 二、美丽乡村建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必要性 2.2县乡规划 2.3项目优势 2.4群众意愿 2.5前期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规划说明 3.2建设项目内容 四、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4.1投资估算 4.2资金来源 五、组织保障 5.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5.2实施计划 5.3项目管理 5.4资金管理 六、效益分析 6.1建成目标 6.2经济效益与城乡一体化 6.3社会效益与村庄治理 6.4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七、设施管护 一、美丽乡村项目基本情况 1.1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背景 良好的生 态环境是xxx最靓丽的名片,20XX年初,xxx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xxx。同时,xxx省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把美丽乡村建

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xxx镇xxxx村委会xxxx小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建设“富裕xxxx、生态xxxx、平安xxxx”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xxxx——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xxx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1.2美丽乡村项目所在乡镇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xx县南部,两州市(xx市、xx州)三县(xx、xx、xx)交界处,距县城27公里、xx市区80公里、xx170公里。全镇总面积140.1平方公里,辖xxx、xx两个社区,xx村、xx、xx、xx寨四个村委会,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518人,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xxx 镇主要产业为柑桔、烤烟,核桃、柿子、蔬菜、畜牧业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柑桔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由 篇二: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议书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x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xxxx有限公司 四、项目建设地点 xxx村 五、项目定义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解读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

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二、休闲旅游目的地,庐江开启“全域全景全时”模式。 庐江“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四带七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xx争创国家旅游度假区;形成xx休闲度假服务集聚区、庐城文化传承服务集聚区和巢湖生态观光服务集聚区等三大旅游集聚区。按照全域旅游标准,致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域全景全时”式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2-3年的努力,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各项标准,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20.88万平方米,约313亩。 二、功能分区 项目规划共分为四个区,分别为民俗文化区(39300平方米)、休闲区(35100平方米)、生产体验区(79600平方米)、户外拓展区(54800平方米)。 三、建设内容 1、建筑:3466平方米,包括管理用房、展览馆、特色民宿等; 2、水域:68742平方米,包括池塘、溪流、荷塘等; 3、车行道路:14746平方米,包括车行环路、停车场、后勤管理通道等; 4、铺装园路:2018平方米,建筑周边疏散铺装和游园路等; 5、连栋温室:9600平方米,共两栋; 6、绿地:119867平方米,包括景观林、阳光草地、户外拓展场地、农园等。

美丽村庄建设实施方案怎么写

美丽村庄建设实施方案怎么写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 一个优秀的村庄建设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带来的美丽村庄建设实施方 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村庄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 进一步提升我镇整体形象, 根据 《凤 山县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5 年)》的总体部署和《清源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规 划(2013-2015 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目标按照“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打造精品的总要求,打造团山、万宝、新发、延河 4 个产业精品村,打造“团山 —万宝—新发—延河—兴安 22 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培育星光、盘龙 2 个文化特色村,形成 “平安—盘龙—星光等村庄连片重点特色旅游区块,通过以点带面、以线带面,全面提升我镇 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力争创建哈尔滨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镇。 二、主要任务(一)着力推进村庄优化整合。 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分类推进村庄整治,努力提升农民居 住条件。 1、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依托县级总体规划,结合清源镇实际,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形成以城镇建设总 体规划为龙头,精品村(万宝村、团山村)、特色村(星光村、盘龙村)、中心村(延河村、平安 村)、提档村(新发村、顺兴村)村庄发展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注重把 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民生工程等有机结合,使规划引领美丽乡村科学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 彻底改善城镇居民吃水状况。 投资 238.2 万元,启动供水新管网建设,延河中心村建自来水井房 1 座、配套供水设施, 入户管线 18930 延长米。 万宝、团山、新发 3 个村铺设管线 14400 延长米。 二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 投资 983.2 万元,硬化延河村屯内路 7.6 公里(中心村 4.7 公里、西岗屯 2.9 公里),达到 城镇内道路硬化全覆盖。 延河中心村铺步道板 22800 平方米,延河村、万宝村、新发村铺边沟 17120 延长米。 (二)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努力构建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1、深入实施环境整治行动。 深入推进以“两清两治一绿(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六乱、村庄绿化)为重 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延河中心村等重点村成立专职环卫队,配备环卫设施,配足配强保洁员,加强环卫一体化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XX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XX村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要求和省级建设指导标准,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思路,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深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弘扬传承乡村文明,不断提升依法治理和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富民强村,丰富“三化五美”的内涵品质,进一步彰显放大示范效应,带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二、村庄基本情况: XX村是TS街道TS社区所属的一个自然村,总户数240户,人口746人,其中户籍人口720人,村民年人均收入约2.8万元。村庄面积约200亩,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属镇郊型村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XX村自然资源独特、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周边旅游景点众多,紧邻TS大遗址博物馆、古猿人洞、欢乐水魔方等著名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沪宁高速、S122省道穿村而过,TS环镇北路休闲慢道将XX村和紫清湖旅游度假区、汤家家温泉村串联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建设实施范围: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依据街道TS社区村庄及地形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划,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合理布局各项用地。 (二)因地制宜,注重特色。TS社区地处TS街道集镇和TS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核心区域,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S122、S337公路贯穿南北,区域内星级酒店和旅游景点众多。TS是南京市规划重点建设的风景区,拥 有被列为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的TS温泉、以阳山碑材为核心开发的南京郊县家4a级明文化村风景区、发掘有TS古猿人化石的国家遗址公园和蒋介石民国温泉别墅等著名景点,近年又建成紫清湖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主题乐园、省四星级旅游景点TS七坊,汤家家温泉村。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极为丰厚,自然享赋具有独特的优势,旅游发展的优势明显,建设实施方案会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自有特色。 (三)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充分尊重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保护村民权益,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加快建设美好TS。 (四)加强组织,有序推进。街道将把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强化组织领导,以制度、人员、保障措施等确保有序推进,保证验收通过。 四、主要开展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 方案一词,来自于“方和“案。 乡村建设中的“案,书案,读书、写字都是案。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带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建设美丽乡村,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 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 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 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 进"生态人居"、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 "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 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 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 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 2015 年底全县完成 100 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 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 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