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
轨检图纸分析及应用

轨道检查车是根据惯性基准法检测原理,应用光电、 陀螺、电 磁、电子、伺服、数字处理 、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高低、轨 向、轨距、水平 、三角坑 、垂直加速度、水平加速度、曲率变 化率、轨距变化率、横加变化率、70米波长高低和70米波长轨 向综合检测。同时,将各项目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在计算机上和波 形记录纸上,并存磁盘内,具有检测项目齐全、精度高 、可靠 性强、技术先进及很强的数据处理特点 。
分为四个等级,即I级分(保养标准)、Ⅱ级分(舒适度标准)、 Ⅲ级分(临修标准)、Ⅳ级分(限速标准)。并按超限峰值等级 进行惩罚性扣分,一个I级分扣1分、Ⅱ级分扣5分、Ⅲ级分扣100 分、Ⅳ级分扣301分;对每公里也是按惩罚性扣分来评价的,优 良:50分及以下,合格:51-300分,失格:301分及以上。 2.线路均值管理(即通常说的TQI,可以理解为面的管理) 线路均值管理即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的动态质量管理。采用计算 200m单元轨道区段的单项几何参数的统计特征值——标准差的 方法来评价轨道区段的平均质量。
19mm×2.5m=47.5m m,则病害点里程为
1663+116.73m处
九、多波不平顺
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 《修规》表6.3.1—1
项目
Ⅰ级
轨距(mm)
+8、-4
水平(mm)
8
高低(mm)
8
轨向(mm)
8
扭曲(三角坑)(mm) (基长2.4m)
8
车体垂向加速度(g) 0.1
车体横向加速度(g) 0.06
Vmax<120Km/h
Ⅱ级
Ⅲ级
+12、-8 +20、-10
12
18
12
20
X
轨检车波形图分析及应用大全从零开始共78页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Leabharlann 轨检车波形图分析及应用大全从零开 始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充分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

及时消灭线路病害创建高平顺线路伴随我国铁路第五次提速的顺利完成,我段管内铁路已普遍提速至160km/h。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原有的管理方式、检测方式、作业方式难以与快速铁路对线路高平顺性的要求相适应。
为适应快速铁路对线路高平顺性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提高对轨检车数据及图纸的利用。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获突破性进展,秦沈客运专线已经建成,试验段时速已达。
伴随我国既有线的继续提速以及新型高速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就需要我们及早掌握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及时消灭线路病害作业方式,为将来管理、维修更高运营速度线路作准备。
铁路轨道支承在密实度和弹性都很不均匀的道床和路基上,却要承受很大的随机性列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轨道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均匀残余变形。
其几何尺寸、平顺状态是经常变化的,它需要不断进行养护维修,校正轨道不平顺,经常保持轨道的平顺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花费很大,十分繁重的工作。
对平顺性问题不了解,就很难做好线路维修工作。
一、轨道不平顺(一)轨道不平顺的分类1.轨道不平顺按对车辆激扰方向区分⑴.垂向轨道不平顺(高低、水平、三角坑、轨面短波不平顺、新轨垂向周期性不平顺)⑵.横向轨道不平顺(轨向、轨距、新轨横向周期性不平顺)⑶.复合不平顺(方向水平逆向复合、曲线头尾的几何偏差)2.轨道不平顺按波长区分波长类型波长范围幅值范围不平顺种类主要危害短波数毫米至数拾毫米mm 轨面擦伤、剥离、波纹磨耗、焊缝轮轨动作用力、噪声,设备寿命,运营成本数百毫米mm 波浪形磨耗、轨枕间距中波2至米周期性mm 新轨本身不平顺快速、高速车振动舒适性3至30米非周期性mm 高低、轨向、扭曲、水平、轨距安全、平稳、舒适性,运营成本长波30至200米mm 路基道床不均匀沉降,中跨桥梁挠曲变形,桥梁、隧道头尾刚度差异快速、高速列车、振动舒适性(二)轨道不顺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轨道不平顺的幅值、波长、波数、周期性对轮轨相互作用力、机车车辆振动和列车脱轨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
充分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

充分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及时消灭线路病害创建高平顺线路伴随我国铁路第五次提速的顺利完成,我段管内铁路已普遍提速至160km/h。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原有的管理方式、检测方式、作业方式难以与快速铁路对线路高平顺性的要求相适应。
为适应快速铁路对线路高平顺性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提高对轨检车数据及图纸的利用。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获突破性进展,秦沈客运专线已经建成,试验段时速已达321.5km/h。
伴随我国既有线的继续提速以及新型高速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就需要我们及早掌握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及时消灭线路病害作业方式,为将来管理、维修更高运营速度线路作准备。
铁路轨道支承在密实度和弹性都很不均匀的道床和路基上,却要承受很大的随机性列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轨道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均匀残余变形。
其几何尺寸、平顺状态是经常变化的,它需要不断进行养护维修,校正轨道不平顺,经常保持轨道的平顺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花费很大,十分繁重的工作。
对平顺性问题不了解,就很难做好线路维修工作。
一、轨道不平顺(一)轨道不平顺的分类1.轨道不平顺按对车辆激扰方向区分⑴.垂向轨道不平顺(高低、水平、三角坑、轨面短波不平顺、新轨垂向周期性不平顺)⑵.横向轨道不平顺(轨向、轨距、新轨横向周期性不平顺)⑶.复合不平顺(方向水平逆向复合、曲线头尾的几何偏差)(二)轨道不顺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轨道不平顺的幅值、波长、波数、周期性对轮轨相互作用力、机车车辆振动和列车脱轨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
当幅值、速度一定时,波长的不同的病害对行车平稳性的影响大不相同,幅值同时1mm的不平顺,在速度相同情况下,波长为1m 时引起的振动加速度是波长10m的100倍。
见图1对于货车波长为5~10m的轨道不平顺影响最大,对于客车波长为10~20m的影响最大(20-120km/h)。
提速后因客车速度提高,应将波长上限提高至30m,国外日本新干线(时速210km/h)波长管理上限为50m,欧洲高速线路的管理上限为70m。
浅谈轨检车检测数据的有效运用

浅谈轨检车检测数据的有效运用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维修发展的需要,每月的轨检车检测出大量动态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去指导线路维修养护,如何预测线路设备变化趋势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轨检车的检测目的、评价标准、检测项目、病害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线路养护维修工作提供指导,实现动态检测科学管理。
关键词:轨距;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一、轨检车检测的目的轨检车是检查线路设备病害,指导线路维修的专用车辆,主要目的有:(1)通过轨检车检测,及时监控线路设备变化,合理安排精测精调等维修作业,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
(2)进行轨道动力学试验、轮轨相互作用的研究,改进轨道部件的设计,探索轨道的整体特性、确定轨道的合理结构,改善轨道、机车相互的协调性,延长轨道部件、机车的使用寿命。
(3)轨检车检测的大量数据,可以建立轨道状态数据库,掌握设备变化规律,编制设备状态图,制订设备养护维修计划,为完善设备养护维修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4)推动轨检技术的发展,提高轨检车检测水平,促进轨检车的升级改造。
二、动态质量评价与管理轨道动态质量的评价方法分为局部峰值管理和区段均值管理两种评价方法。
1.局部峰值管理局部峰值动态评价采用四级管理标准:I级为日常保养标准,II级为计划维修标准,III级为临时补修标准,IV级为限速标准。
局部峰值评价采用扣分法,具体扣分标准为:I级每处扣1分,II级每处扣5分,III级每处扣100分,IV级每处扣301分。
局部峰值管理以整千米为单元,具体动态评定标准为:优良是扣分总数在50分及以内,合格是扣分总数在51~300分,失格是扣分总数在301分及以上。
2.区段均值管理轨道质量指数(TQI)是衡量区段均值管理动态质量的综合指标。
使用TQI评价和管理轨道状态,是对单一幅值扣分评判轨道的补充,可以提高轨检车检测数据的综合应用水平,为制定线路维修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TQI是从统计学(离散性)、物理学(轨道质量均衡性)的角度反映线路设备状态的恶化程度,TQI值的大小与设备状态平顺性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利用轨检车(图幅)进行维修指导

一、轨道检测车简介
根据轨检车的记录,可以发现轨道平顺状态
不良的地点,以便采取紧急补修或限速措施,
并确定应进行计划维修的里程段落,编制
维修作业计划。此外,根据轨检车的记录
也可评定轨道的养护水平和整修作业质量。
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装备。
一、轨道检测车简介
GJ-5型轨检车 GJ-5型轨检车。 目前沈阳局使用的是 GJ-4型轨检车
二、动态检测项目
1、轨距: 轨道检测车激光光电伺服跟踪轨距测量装置。在测量梁上 安装激光光电传感器、位移计、驱动马达及伺服机械。当 钢轨产生位移使轨距变化时,光电传感器感受其变化并输 出相关电信号。经调制解调器处理后,成为与轨距变化成 线形比例的电压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器、功放、驱动马 达使光电传感器在伺服的推动下,发出的光束投身到左右 股钢轨顶面下16mm处(16mm处是有效位置),跟踪钢轨 位移。经计算显示轨距。(光电头被堵住、就不能检测轨 距、同时也不检测方向)。轨距检测受标定误差影响,常 产生检测系统误差。轨距的检测有时受到侧磨的影响,有 时候在波形图中会出现假轨距,这就要求将波形图纸和现 场实际结合起来分析,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结论。当轨检车 检测到固定辙叉的有害空间时,会打出一个假轨距和一个 假轨向(如图示) ,可动心轨道岔不存在这个问题。
19
19
二、动态检测项目
水平(超高)波形图例
20
20
二、动态检测项目
5、三角坑(扭曲): 左右两轨顶面相对于轨道平面的扭曲。用 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横截面水平峰值的代 数差表示。一定距离是指“车辆的轴距或 心盘距” 。三角坑反映了轨顶的平面性。 若轨顶abcd四点不在一个平面上,c点到 abd三点组成平面的垂直距离h为扭曲。 轨检车检测三角坑就是检测轨道的平面性, 三角坑值过大就有可能使车辆轮对呈三点 接触,一点悬空的状态,对车辆转向架造 成悬空状态,当三角坑足够大时(如大于 轮缘高度时),特别是当列车从圆曲线向 缓和曲线运行时,由于超高顺坡不良引起 的三角坑,在其它综合因素作用下,易造 成轮重减载,发生脱轨颠覆事故,应引起 高度重视和重点监控。 注意:在轨检车上,三角坑是由超高相减 得到的,而不是水平相减。
轨检车分析应用

下花园线路车间大学生工作室 唐晓龙
1.首先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制约设备质量的关键 问题和关键区段; 2、按图纸比例,在图纸上做上标记,标记位置公里米数、 超限类型、峰值、长度、超限等级。 3、将标注好的波形图和检测数据统计表一并带到现场进行 实际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包括病害的详细位置、实际情况和 静态峰值标注在波形图上。 4 、最终由工区按图上所标记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治消除, 并将波形图留存。由段和车间按图对病害整治情况进行跟踪 检查。
保养工区一月份轨检车ǁ级
轨检车波形图
ALD轨道地面标志
现场病害查找复核 1、利用ALD复核
利用波形图提供的道岔、曲线超 高、道口、桥梁、轨距拉杆等特征 (ALD),推算出与需复核超限病 害的相对距离。在现场复核时,先 找到如上所述特征点,再根据状态 波形图的相对位置,确定病害点的 位置,进行超限病核超限病害时,可先找幅值较 大的、明显的、比较容易确定的病害点(如 高低、方向等),再在状态波形图上根据病 害点之间相对位置,在地面上查找复核其 他病害。
三角坑病害
三角坑病害
轨距变化率病害
轨距变化率病害
ALD
如何利用轨检车数据分析打磨地段质量

如何利用轨检车数据分析打磨地段质量文章通过轨检车检查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同时收集集中修地段数据,结合两次轨检车跑车检查情况和现场调查,找出下降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及意见,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确保线路月检保养后线路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标签:打磨;轨检车;数据分析1 前言为全面提高设备质量,消除设备故障隐患。
每月度,我们均会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开行轨道检测列车(以下简称轨检车),对管内设备进行综合轨检车检查,轨检车检测速度、标准等均较平时正常检测高,对集中修地段有更好的可比性。
尤其是通过一个月度后,更能反应集中修地段线路质量变化状况,本文主要是对钢轨打磨车打磨、月度保养等集中修地段在一个月度左右后的整体质量情况,通过轨检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平均分、TQI值变化进行评价,对磨耗明显区段结合现场调查,找出波磨原因,提出整治意见,确保集中修后质量延续,改善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2 轨检车数据采集及汇总2.1 轨检车数据的采集和对比每月度开行的轨检车检查列车,我们分析人员均全程上车分析,对各工班、各线及集中修区段等进行每日对比分析,并及时收集现场调查情况,建立专门的轨检检查数据库,含车上、地面数据分析及现场调查情况等。
通过对比两次轨检数据,对公司管内设备质量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分线、分工班进行排名,对磨耗较明显的线路及工班,指出磨耗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对减少磨耗明显的线路及单位,好的做法通过通报学习。
2.2 集中修地段收集及总体情况对比进行分析收集公司一季度轨检车检测后所有集中修地段数据,并对集中修地段轨检检查的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每项分析中,首先对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对因集中修导致线路质量有所下降,或其所影响的主要项目未得到明显改善且有所恶化等,我们在对比分析中,需结合现场情况,找准原因。
同时在对比分析过程中,我们必须选取同型、同标准检测波形图进行叠加对比,剔除干扰,真实反应集中修地段质量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
及时消灭线路病害创建高平顺线路
伴随我国铁路第五次提速的顺利完成,我段管内铁路已普遍提速至160km/h。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原有的管理方式、检测方式、作业方式难以与快速铁路对线路高平顺性的要求相适应。
为适应快速铁路对线路高平顺性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提高对轨检车数据及图纸的利用。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获突破性进展,秦沈客运专线已经建成,试验段时速已达321.5km/h。
伴随我国既有线的继续提速以及新型高速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就需要我们及早掌握利用轨检车数据及图纸,及时消灭线路病害作业方式,为将来管理、维修更高运营速度线路作准备。
铁路轨道支承在密实度和弹性都很不均匀的道床和路基上,却要承受很大的随机性列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轨道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均匀残余变形。
其几何尺寸、平顺状态是经常变化的,它需要不断进行养护维修,校正轨道不平顺,经常保持轨道的平顺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花费很大,十分繁重的工作。
对平顺性问题不了解,就很难做好线路维修工作。
一、轨道不平顺
(一)轨道不平顺的分类
1.轨道不平顺按对车辆激扰方向区分
⑴.垂向轨道不平顺(高低、水平、三角坑、轨面短波不平顺、新轨垂向周期性不平顺)
⑵.横向轨道不平顺(轨向、轨距、新轨横向周期性不平顺)
⑶.复合不平顺(方向水平逆向复合、曲线头尾的几何偏差)
2.轨道不平顺按波长区分
(二)轨道不顺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轨道不平顺的幅值、波长、波数、周期性对轮轨相互作用力、机车车辆振动和列车脱轨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
当幅值、速度一定时,波长的不同的病害对行车平稳性的影响大不相同,幅值同时1mm的不平顺,在速度相同情况下,波长为1m时引起的振动加速度是波长10m的100倍。
见图1
对于货车波长为5~10m的轨道不平顺影响最大,对于客车波长为10~20m的影响最大(20-120km/h)。
提速后因客车速度提高,应将波长上限提高至30m,国外日本新干线(时速210km/h)波长管理上限为50m,欧洲高速线路的管理上限为70m。
轨道不平顺的波数也有明显影响。
当幅值和波长一定时,连续的多波不平顺比单波影响大,三波大于两波,两波大于一波,但三波以上与三波差别不大。
(三)《维规》第7.2.7条应引起重视的三种轨道不平顺
1.周期性连续及多波的轨道不平顺中,幅值为10mm的轨向不平顺,12mm的水平不平顺,14mm的高低不平顺。
2.对于50m范围内有3处大于以下幅值的轨道不平顺:12mm的轨向不平顺,12mm的水平不平顺,16mm的高低不平顺。
3.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
连续性的多波不平顺容易引发激振,有导致脱轨系数增大、行车严重不稳甚至脱线的危险。
周期性的连续不平顺引发共振的危险性更大。
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有反超高的特征,这几种不平顺应是脱轨事故的主要诱因。
二、如何利用轨检车图纸及数据查找和消灭病害
(一)轨检车图纸里程的核对
轨检车在实际运行和检测中所测得的里程和现场实际里程存在误差,一般在1~100m范围内,给现场查找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在利用轨检车图纸和数据过程中,首先应进行里程核对。
利用已知某标志里程减去图上的该标志里程(利用铁科院图形查看工具,在计算机上可直接测得图上里程),得出里程差值,即可将轨检车图纸及数据中的里程和现场里程对应起来。
1. 利用轨检车图纸中的地面标志。
(桥上护轨、电容、道岔、道口)
⒉利用轨检车图纸中曲线头尾点及曲中点里程。
如图2所示:
(二)轨道病害在轨检车图纸上分析、现场核对及病害的消除。
对于病害的分析我们可在图纸上测得病害的长度、峰值、里程,也利用铁科院图形查看工具,在计算机上可直接测得长度、峰值、里程。
用轨检车测得的在列车车轮荷载作用下才完全显现出来的轨道不平顺通常称为动态不平顺。
真正对行车安全,轮轨作用力,车辆振动产生实际影响的轨道不平顺是动态不平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现场调查时要区分动态和静态检测的区别,当我们进行现场核对未发现明显病害,一定要在列车通过时看线路吊板来确定病害位置及大小。
静态与动态检查区别见图3:
⒈高低不平顺可引起车辆剧烈地点头和浮沉振动,会使车轮大幅度减载,甚至悬浮。
如果严重减载的车轮同时又受很大的侧向力作用,可能脱轨。
严重的高低不平顺还可使道床阻力降低,产生空吊,易引起胀轨跑道,导致列车颠覆。
根据高低波形的分析和现场调查,我们就可以确定预备垫板的长度和数量对于高低为正值的小高,可垫起两侧的邻近小坑或在两侧进行垫板顺坡。
高低波形的分析和调查,一定要结合水平、三角坑的波形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作业方式。
见图4:
⒉方向不平顺会引起车辆的侧摆、摇头振动,连续的方向不平顺将引起车辆蛇行和滚摆。
严重的方向不平顺将产生很大的侧向力,可使轨枕、扣件不良的地段钢轨倾翻或轨排横移,造成列车脱轨倾覆。
幅值大、波长短方向不平顺,可致使无缝线路稳定性降低,产生的很大侧向力可导致动态胀轨跑道的重大事故。
轨向波形的分析,根据图纸可确定需拨道、改道的拨改的方向、长度和数值。
在现场进行核对、确认后,可进行作业。
轨向波形的分析,一定要和轨距和水平相结合,以确认拨或改以及是否为逆向复合不平顺。
见图4:
3. 水平不平顺将使车辆产生侧滚振动,导致一侧车轮增载,一侧减载。
曲线上严重水平不平顺是货车脱轨的重要原因。
尤其需注意的是,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引起脱轨的危险性更大。
水平病害可结合左右两股的高低进行分析,并且要和方向相结合,以防止逆向复合不平顺。
当调查确认后,可进行垫板和捣固作业来消除病害。
分析水平病害应参照左右股高低见图5:
4. 曲率是曲线半径的倒数,即1/R
因为50000/R=f,所以有50000×ρ曲率=f
换算单位后有f=50×ρ曲率,R=1000/ρ(曲率)
据此数据可判别曲线圆顺程度见图6:
5. 轨距偏差过大会导致车轮掉道或卡轨,但短距离的轨距变化过大,表明方向不良,并可使钢轨所受的横向力增大。
轨距波形的分析,应叁照轨向波形,以确定改左股或改右股,并可在图纸上确定长度和改道数值。
见图7:
6.三角坑病害同样可产生车轮的减载甚至悬浮,我国圆缓点的脱轨事故大多与三角坑病害有关,同样直线地段的严重三角坑病害也可产生脱轨事故。
对于三角坑病害的现场调查一般可采用套水平的办法查找。
因为三角坑计算采用2.4m的基长,由于翻浆、吊板引起的三角坑波形的现场调查一般比较困难。
对于翻浆和吊板地段,我们一定要观测列车通过吊板情况,掌握住具体地点和数值。
见图7:
7.垂直加速度与我们的车载添乘仪原理基本一致,是衡量车体垂直震动的指标,一般来讲与高低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敏感波长的两波三波连续高低不平顺。
解决垂直加速度病害一般可结合高低病害一同整治。
对于连续的波长短、峰值相对大的高低引起的垂直加速度病害(搓板线路),应与道床板结有关,应进行抬道为主的综合维修或清筛道床。
8.水平加速度与我们的车载添乘仪原理基本一致,是衡量车体水平晃动的指标。
在直线上一般来讲与方向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方向与水平的逆向复合不平顺,以及敏感波长的两波三波连续方向不平顺。
在曲线上水平加速度与未被平衡的欠超高有直接关系。
经推导
15mm未被平衡的欠超高相当于0.01g的水平加速度。
考虑到弹簧系数0.2,则12.5mm未被平衡的欠超高相当于0.01g的水平加速度。
因方向(正矢)对半径有直接对应关系,可改变未被平衡的欠超高的大小,由此可见方向(正矢)对曲线上水平加速度的影响最为直接。
见图8:
三、利用轨检车图纸及数据建立新型管理、作业方式
(一)峰值管理
轨检车数据报表中提供依据峰值管理的Ⅰ、Ⅱ、Ⅲ级超限病害报告,Ⅰ级为保养标准、Ⅱ级为舒适度标准、Ⅲ级为紧急补修标准。
我们应建立制度规定,Ⅲ级超限病害、Ⅱ级重复超限病害由车间主任到现场调查、安排整修,并且Ⅲ级超限病害接到通知后立即到现场调查整修。
Ⅱ级超限病害由工区工长到现场调查、安排整修。
Ⅰ级超限病害由工区带班人员在现场调查、整修。
并要留有文字记录,记明现场调查情况、调查人、整修方式、整修后情况、整修人。
见图9:
(二)均值管理(TQI)
1.TQI既轨道质量指数是衡量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的均值管理
指标。
2.《维规》第7.2.3条规定的主要干线TQI 值如下所示,超出下列值应有计划的安排维修或整修。
在实际运用中TQI指数单项或总和超过上表的数值时应安排有针对性的选择性保养。
见图10:
(三)改变作业方式消灭有害作业
1.一定要把利用轨检车图纸和数据与传统的检查方式相结合。
既不可过分依赖也不可不利用轨检车图纸。
2.每次图纸及超限数据下发后,一定要把超限数据放到轨检车图纸中进行综合分析、判别,避免有害作业、无效劳动。
3.利用图纸在现场进行复核时,一定要利用现有的多种检查手段,眼看、尺量、弦绳拉、过车看相结合,准确掌握病害的数值。
4.通过对历史图形的分析以及对上一次作业效果的检查核对,做到能够掌握线路的变化规律。
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提高我们解决处理各种病害的能力。
有害作业见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