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先锋城市与创新建筑——改开_40年深圳建筑标志性成果概览

1.概况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40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中外城市发展史奇迹。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全国文明城市”、“设计之都”等荣誉称号。
深圳从当年南中国一个边陲渔村,一跃成为人口二千万大都市。
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GDP 年均增速超过23%,经济总量跻身中国前三,全球城市30强。
深圳40年发展可以划分为初创期(1979-1990)、快速发展期(1990-2000)、转型升级期(1990-2010)、成熟期(2010-至今)四个阶段。
今日的深圳不但高楼林立,而且是一个宜居的花园之城、创新的设计之都。
深圳建筑在类型、品质、外观、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取得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的提升,并具有鲜明的高密度、高层数、高效率、多样化等特征。
对深圳建筑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总结,对深圳和全国未来发展不无裨益。
2.深圳建筑设计标志性成果2.1. 居住建筑--全国的样板房随着深圳人口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住宅需求巨大,发展迅猛。
据估算,深圳已建成住宅楼总量超过1千万套,面积超过6亿平方米。
深圳住宅,从福利房、商品房、保障房到居民自建房,从别墅、洋房、高层到超高层,种类齐全。
1980年代初期,罗湖区首次建成近百米高层住宅。
海丰苑(1984)、南洋大厦(1985)采用香港流行的住宅样式,明厨、明卫,每层8户,井字型塔楼。
这种塔式住宅随后也被复制到北京等地,但因水土不服,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1980年代中期,滨河新村、园岭新村等福利房住区相继建成。
设计打破国内惯常的行列式布局,单体自由组合,围合出大型中心花园,并设立二层连廊,实现人车分流,一时风头无两。
随后十年,益田村、桃园村、梅林一村等一批大型福利房小区建成。
梅林一村(1998)总建筑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村”,并荣获“国摘要:自1980年设市以来,深圳城市建筑不断进取与突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UIA_-_霍普杯_2015_年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TOPIC: TRANSFORMATION: PLACE, TRADITION ANDMODERNISM INCONCEPTUAL UNITY AND DIVERSITY题目:演变—多样统一性中的地域、传统与现代UIA -霍普杯2015年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2015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in architectural designhyp cup“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始于2012年,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得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支持的,面向国际建筑高校大学生的年度建筑设计竞赛,邀请来自全球的学生共同探讨“演变中的建筑”这一命题。
每届竞赛的评委会主席由一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担任,竞赛评委为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师及学院院长。
经过四年的推行实践,这场由中国学术机构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与公信力、规模最大的学生竞赛之一,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
本届竞赛延续了“演变中的建筑”这一主题,由评委会主席曼哈德·冯·格康先生拟定的竞赛题目“演变——多样统一性中的地域、传统与现代”,向参赛者提出了如下问题:如何设计一个在多重意义上演变的建筑?地域与地理环境、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的空间塑造与造型设计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由功能的多样化所导致的类型学多样性对建筑综合体的影响是什么?2015年9月24日,“UIA-霍普杯2015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作品评审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B1成功举办。
由13名国内外评委组成的评审团从来自世界各地的524组作品中,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10组,优秀奖18组及入围奖9组。
2015 marks the fourth edition of UIA-HYP Cup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sole annu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 for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that receives the supportof 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s (UIA). It is a platform for global architecture students to approachthe theme “Architecture in Transformation”, and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check out the latest trend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The jury members include the leading architects, deans and directors from top architecture schools. With its challenging topics, prestigious jury panel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operation, UIA-HYP Cup competition has grown to become a major student competition in China and its global profile continues to rise.The competition of this year continues to focus on the theme of “Architecture in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topic decided by Mr. Meinhard von Gerkan who challenges students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do we create architecture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n a comprehensive, rather than one-dimensional sense? When designing spaces and forms, what are the roles played by a place and its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by tradition and modernism in architecture? What influence d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ological multiplicity determined by the respective function have on the unity of an ensemble?The Jury meeting of "UIA-HYP Cup 2015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ook place at C Building B1 of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on Sep 24th, 2015. 524 entries were reviewed, 41 of which awarded, including 1 First Prize, 3 Second Prizes, 10 Third prizes, 18 Honorable Mentions and 9 Finalists.建筑是一项承担社会责任的艺术形式,曼哈德·冯·格康先生所提出的题目基于我们所处时代的建筑现实以及所遇到的挑战。
广东工业大学各学院专业英文名称

Automation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技术方向)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网络工程(网络和信息化方向)
Network Engineering(Network and Informatics)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机电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17
商学院
School of Business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工商企业管理
Industrial and comm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ial business management
国际经济与贸易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会计
Accounting
商务英语
Apparel Design and Engineering(Apparel Engineering)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
Apparel Design and Engineering(Fashion Design)
服装设计与工程(形象设计和时装表演方向)
Apparel Design and Engineering(Image Design and Fashion Show)
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梳理与探讨

技术与应用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梳理与探讨Carding and Discussion of W estern Urban Planning Thoughts Since the20th Century李言LIYan(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 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Lanzhou Jiao t ong University)【摘要]自19世纪末田园城市诞生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中,城市规划理论经历了极大的发展,在指导城市建设、规划、发展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百多年间,科技发展引起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变革,使得学者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城市规划何去何从。
文章对20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探讨了当下中国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借鉴。
[Abstract]In the more than a century since the birth of the idyllic city at the end of the19th century,urban planning theory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and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guiding urban construction,planning,and development.Over the past100years,the political,economic,and ecological changes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led scholar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consider the future of urban plann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urban planning idea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and discusses how China's current urban planning sh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关键词】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思想[Keywords]rationalism;humanism;urban planning;theory;thought1引言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了社会、政治、科技等的复杂学科。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简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由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发展而来。
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设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86年开始本科招生,1993年正式成立工业设计系,2000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同年正式更名为艺术设计系。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下设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三个方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1993年开始招收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工业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收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设计艺术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艺术设计系的各专业方向之间,以及同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系之间,在学院的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充分交叉。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通过与国内外著名设计院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以及立足本土的积极社会实践,使学科保持了前沿性和很高的国际学术声誉。
2006年末,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同济艺术设计跻身60个全球最佳设计学院及课程之列。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主编的设计刊物《大设计》,每逢双月8日出版,在设计界具有一定影响。
2007年,艺术设计系约有536名学生(396名本科生,140名研究生,含12名博士研究生),艺术设计系共有31名全职教师(教授、副教授11名,讲师18名)。
艺术设计系还聘请了一批在各研究领域内有突出成就的教授和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
2009年5月,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形势,面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对高层次设计人才的急需以及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中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抓住同济大学在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的历程中学科发展的新机遇,成立了新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新学院借鉴世界设计与艺术学科的最新理念与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型、前瞻型、研究型、综合型的新一代设计人才与设计管理人员,致力于建设理念先进,研究前沿,开放创新,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产业趋动力为特色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
20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申请条件及课程设置

Instead of waiting for others to love you, it is better to love yourself and treat yourself better, because your life is not long, and be better to the people around you, becau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meet you in the next life.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申请条件及课程设置怎么申请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要申请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就要对麻省理工学院有所了解,了解麻省理工学院的申请条件,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麻省理工学院的留学费用。
下文一一阐述。
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于1861年,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
泰晤士报专上教育增刊的世界大学排名,马麻省理工学院在总平均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在科学技术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工程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二,在自然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五,在社会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七。
美国国家研究协会把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大学的知名度排第一。
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申请条件:TOEFL90;SAT735;GPA3.89。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申请条件:TOEFL100或IELTS7;GMAT705;GPA3.5。
麻省理工学院20__-20__学年的学杂费是$47,100美元。
20__-20__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平均领到的奖学金为$27,800 美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系和学位设置根据专业的分类,MIT被分成了如下13个学院:1.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2.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3.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4.阿尔佛雷德·P·斯隆管理学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5.自然科学学院(School of Science)6.维泰克健康科学技术学院(Whitaker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7.麻省理工—雾兹侯海洋学院:海洋学和应用海洋科技与工程联合项目(MIT-WHOI Joint Program in Oceanography and Applied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8.建筑和规划学院:建筑学系、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以及介质艺术和科学组等;9.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电气功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航空和宇航工程系、核子工程、海洋工程等系;10.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与哲学系、政治科学系、经济系、科学、人文学系(人类学或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与戏剧艺术、写作计划等组)、技术和社会计划系等;11.斯隆管理学院:管理系;12.理学院: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球、数学系、物理系、应用生物科学计划等;13.怀特克尔保健科学和技术学院:脑和思维科学系、毒理学部等。
英汉对照_各专业名称

各专业英汉对照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1.电子信息工程Electr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e and its Automation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College of phys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1.物理学Physics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化学化工学院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1.化工工程与工艺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化学Chemistry3.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外国语学院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1.日语Japanese2. 英语English土木工程学院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1.给水排水工程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2.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4.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1.建筑学Architecture2.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美术与设计学院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1.绘画Drawing2.美术学Fine Arts3.动画Cartoon4.艺术设计Art Design5.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商学院College of Business1.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2.金融学Finance3.会计学Accounting4.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5.工程管理Engineering Management6.市场营销Marketing Management7.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9.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新闻与传播学院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1.广播电视新闻学Radio and TV Journalism2.广告学Advertising3.播音与主持艺术The broadcast and the management art公共管理学院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社会工作Social Work2.思想政治教育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3.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4.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法学院College of Law1. 法学Law体育学院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1. 社会体育Social Sports2.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数学与应用数学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信息与计算机科学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3.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afety生命科学学院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1.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2.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3.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地理科学学院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1.地理科学Geography2.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Software1.计算机大类旅游学院College of Tourism1.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2.会展经济与管理Exhibiti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音乐舞蹈学院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1.音乐学Musicology2.舞蹈编导Choreography人文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1.对外汉语Chinese For Foreigners2.汉语言文学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3.历史学History教育学院College of Education1.教育学Education2.教育技术学Education Technology3.心理学Psychology4.应用心理学Applied Psychology自我介绍示例句型My name is…, y ou can call me… if you likeIt is really a great honor to…I am …years old, reside I n… (居住在…)I feel that my strongest asset (优点) is…I have some interest, such as…That’s me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have a chance to…。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喜迎建院40_周年

NO. 214 世界建筑导报3511月25日,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四秩芳华,筑梦未来”主题院庆在校友广场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仲德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鹏举、华侨大学原副校长刘塨、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高伟俊、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等出席大会。
出席院庆大会的还有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合作单位、新闻媒体的领导、嘉宾,建规学院老教师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等,共200余人。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和祝福视频,共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院庆。
上午8点30分,院庆大会正式开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做开场白,隆重介绍与会的嘉宾,并代表建规学院的全体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在领导致辞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发表致辞。
今年是深圳大学建校40周年,深圳大学已经实现了办学规模层次和质量内涵的全面提升,成为一所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40年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已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建筑院校,形成了以孟建民院士、郭仁忠院士、魏子卿院士,以及范悦、刘珩、何昉、王瑞胜等全职特聘教授领衔的师资团队,构建了城市空间信息协同的“3+1”人居环境学科体系,办学实力持续提升。
目前,学院拥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Celebrates its 40th Anniversary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喜迎建院40周年文字整理: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院庆筹备组Text arrangement: Preparatory Group for the 4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t Shenzhen University有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各类科研平台10余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建筑系)现设有“三系三部一中心一室”,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设计艺术系、建筑技术部、建筑史论部、设计基础教学部、学院实验中心和学院办公室。
学院现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
其中,建筑学专业已连续三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教育评估。
学院现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其下设的全部二级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文学学科门类下的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本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市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建筑学”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建筑学——工业设计”新型学科专业交叉链。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够支持学科专业相互交叉链接的新型培养计划体系,并形成了新的教学优势和特色。
本学院拥有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各专业具有优良的教学环境和实验教学条件;借助广泛的社会办学力量,奠定了一定的国内外合作办学基础。
多年来,学院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教研、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对外交流,有利地促进了学科专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对外影响。
建筑学专业Architecture本科学制五年,授建筑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兼容城市规划与设计、艺术设计学等学科内容,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专业培养。
突出为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该专业设置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3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有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建筑师业务基础、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环境、建筑学概论、中外建筑史等专业主干和相关系列课程。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参加理论学习外,还安排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美术实习、工程材料实习、建筑构造实习、建筑与环境认识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建筑结构实习、建筑设计实习、建筑物理环境实习、古建筑构造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实验、建筑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建筑构造实验、建筑结构实验、建筑物理环境实验等。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类建筑设计研究院(事务所、公司)或管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从事各类公共建筑设计、住宅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业建筑设计、古建筑保护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
也可从事有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本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城市规划专业Urban Planning本科学制五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以城市规划设计为核心,依托建筑学科,兼容城市科学所涉及的文、理学科内容,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专业培养,突出为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该专业设置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3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有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及原理、规划师业务基础、城市交通工程、城市市政工程、城市物理环境、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概论、中外城市建设史等专业主干和相关系列课程。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参加理论学习外,还安排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美术实习、园林植物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建筑与环境认识实习、城市交通工程实习、城市认识实习、城市市政工程实习、城市规划设计实习、城市物理环境实习、城市调研实习、历史性城市与建筑保护实习、城市环境保护实习、规划师业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城市物理环境实验、建筑结构(选型)实验等。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部门、建筑设计研究部门或管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从事城镇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本院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工业设计专业Industrial Design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或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该专业以城市与建筑的环境产品、设施、视觉传达设计为核心,依托设计艺术学、建筑学、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专业培养,突出为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工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该专业设置产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设计5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基础课程;视觉传达设计及原理、产品设计及原理、环境设施设计及原理、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产品结构选型、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等专业主干和相关系列课程。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参加理论学习外,还安排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人机工程实习、美术实习、工程材料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视觉传达设计实习、产品与环境认识实习、木工实习、产品设计实习、企业调研实习、金工实习、产品结构实习、装修构造实习、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试验、人机工程实验、工程材料实验、木工实验、金工实验、产品结构实验、装修构造实验等。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工业设计类(产品设计、室内外环境与设施设计、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设计等)、产品研发、大型生产企业等单位或独立开设设计事务所从事相关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本院设计艺术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ffic Engineering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原土木工程系)招收四年制土木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和三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等土木工程领域的高职生,是北京市土木工程专业自学考试主考单位。
土木工程专业于2002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及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的依托专业,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2006年5月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
学院拥有工学学科门类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的“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工程”和“岩土工程”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交通运输一级学科下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此外我院还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培养工程硕士。
2005年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道路与铁道工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主要为建筑与市政施工企业、设计院、业主单位、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咨询公司、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机构及各级管理部门培养从事建筑结构、道路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积极进行学科队伍建设和开展对外科技服务,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城市交通规划、住宅产业化、现代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建筑装修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建材开发等方面为首都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土木工程专业Civil Engineering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扎实的数学、力学知识基础,有较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生除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经济与管理、计算机技术及环境与法律等基础知识外,还应熟练掌握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与CAD、房屋建筑及规划、路桥设计与选型、工程概预算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施工机械、项目管理、建筑设备等相关知识与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土木工程结构计算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土木工程专业坚持应用型的培养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结构建模能力、结构设计与计算能力、项目组织与实施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监理和项目规划及开发的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根据社会与市场需求设立建造管理类、结构设计类、岩土地下类、道路桥梁类、建筑材料类5个专业培养方向,形成与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等相适应的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生能够在房屋和道路与桥梁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房地产、建筑监理、科学研究、软件开发、教育、投资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筑材料方向)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必要的力学知识,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制备工艺、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和项目管理知识,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各类土木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测试方法和开发能力。
使学生在建筑材料选择、管理、使用、评定等方面得心应手,能够从事建筑材料研发与生产、土木工程施工、监理与质量测试、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材料营销等多个行业。
本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主修课程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与CAD、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和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土力学、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测量、建筑机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等土木类课程和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新型建筑材料学等材料类专业课程。
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北京市各高校唯一以建筑材料为主要培养方向的材料类本科专业。
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实验条件。
该专业具有浓重的土木工程特色。
在北京持续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新型建材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