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运动营养类知识点总结

运动营养类知识点总结

运动营养类知识点总结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和肌肉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营养的摄入也至关重要。

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帮助运动者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并且减少运动后的疲劳和损伤。

下面将总结一些与运动营养相关的知识点。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它们能够提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尤其是在进行高强度运动的时候。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米饭、面包、土豆、甜玉米等食物中。

在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时,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给肌肉消耗的糖原,从而提高运动表现和延缓疲劳。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单位,也是肌肉发展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素。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过程中,肌肉会受到损伤,蛋白质可以帮助肌肉进行修复和再生。

此外,蛋白质也可以提供给身体所需的氮元素,有助于促进肌肉的生长。

鸡肉、鱼、蛋类等食物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三、脂肪脂肪虽然是许多人所惧怕的营养素,但是适量的脂肪摄入对于运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不仅可以提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还能够辅助维生素的吸收和身体内脂溶性激素的合成。

适量的脂肪摄入可以帮助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温度和水分平衡。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只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但是它们对于运动者的身体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身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并且对于肌肉的合成和代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维生素C可以帮助身体抵抗氧化损伤,维生素D和钙能够帮助骨骼的健康,钾可以帮助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因此,运动者需要注重多样化饮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五、水的补充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身体会大量流失水分。

因此,适量的水的补充对于运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身体缺水,会导致运动表现下降,并且容易出现中暑和脱水的情况。

因此,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都要适量地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运动者还可以通过喝一些含电解质的饮料来帮助补充失去的盐分和矿物质。

高考体育基础运动营养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考体育基础运动营养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考体育基础运动营养基础知识点清单一、营养基础知识概述体育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饮食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运动营养学是研究体育锻炼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营养需要的理论和方法。

下面是高考体育基础运动营养基础知识点清单。

二、运动能量代谢1. 能量的来源: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2. 基础代谢率:指在安静状态下,机体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3. 运动代谢率:指运动时机体消耗的能量4. 营养素的热量:脂肪(1克=9千卡)、碳水化合物(1克=4千卡)、蛋白质(1克=4千卡)三、主要营养素1. 碳水化合物- 主要功能: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促进肌肉修复- 常见食物:米面类、蔬菜、水果、奶制品2. 脂肪- 主要功能:提供能量、保护内脏器官、维持机体温度- 常见食物:植物油、坚果、肉类、脱脂奶制品3. 蛋白质- 主要功能:构建和修复组织、参与代谢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常见食物:肉类、鱼虾、豆类、奶制品4. 维生素- 主要功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免疫功能、维持身体健康- 常见食物:水果、蔬菜、动物肝脏、豆类5. 矿物质- 主要功能:构建骨骼、维持体液平衡、参与酶的构成- 常见食物:牛奶、鸡蛋、海产品、豆类四、运动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 基础代谢率+运动代谢率+静息代谢率- 不同运动强度对能量消耗的影响2. 碳水化合物需求- 运动前:补充肝糖和肌肝糖储备,提供能量- 运动中:维持血糖水平,延缓疲劳- 运动后:恢复糖原储备,促进肌肉修复3. 蛋白质需求- 运动中应适量增加,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 训练期间每天摄取1.2-1.6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4. 水和电解质需求- 运动中通过流汗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要及时进行补充- 运动前、中、后都要注意水分摄入五、运动前后的饮食策略1. 运动前饮食- 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补充能量储备- 适量摄入蛋白质,促进肌肉修复- 避免过多脂肪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免加重消化负担2. 运动后饮食- 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恢复能量和肌肉- 注意水分的摄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身体健康六、补充剂的使用1. 运动饮料- 补充运动中耗费的水分和电解质- 注意选择低糖饮料,避免过多热量摄入2. 蛋白粉- 补充蛋白质,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 适量使用,避免过量造成肾脏负担3.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如果饮食中无法满足需求,可以适量补充- 避免大量超量摄入,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七、总结高考体育基础运动营养是体育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运动营养学复习提纲

运动营养学复习提纲

运动营养学复习提纲运动营养学复习提纲一、概念题1、营养素:是指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2、血糖指数:是指含糖食物摄入后与参照食物摄入后血糖浓度变化程度的相对能力。

3、膳食纤维:是存在于食物中不被人体内淀粉酶水解的植物碳水化合物。

4、膳食平衡:是指多种食物构成,能提供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并且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利于吸收和利用,达到满足人体需要的动态过程中的最佳状态。

5、合理营养:是指运动者一日三餐所吃食物中提供的热量和多种营养素与其完成每日活动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

6、食物性味:是指中医理论中认为的食物“四气”、“五味”,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性与味,性味不同,其功效亦不同。

7、抗氧化食物:是指食物中含有自基清除效用或/和清除过氧化物效用的食物。

8、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适宜的营养作用外,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靶功能有好的效果,还能改善健康状态和/或降低疾病的危险性的食品。

又称为保健食品。

9、运动饮料:饮料中的营养素组成和含量能适应运动或参加体育锻炼、体力劳动人群的生理特点的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

10、药膳: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可食性中药和普通食物原料共同烹饪加工成的色、香、味、型、效俱佳的膳食。

11、食物相克:是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使得某种营养成分丢失甚至可能产生毒素的作用。

1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简答题1、简述运动为什么要增加补充维生素?要注意哪两个事项?答题要点1、增加补充原因如下:维生素是能量代谢的辅助因子。

运动会造成胃肠对维生素的吸收功能降低。

运动使能量代谢率提高,导致体内维生素的周转率提高。

大量排汗导致维生素排出量增大。

2、注意事项:一是出现缺乏症时要及时补充;二是运动量大时要适量增加补充维生素,但要遵循适量补充原则,重点放在补VC和VB族上,一般脂溶性无需专补。

运动营养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

运动营养学复习资料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营养学一、名词解释1.营养:营养就是谋求养生,具体是指生物从外界摄入食物,在人体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以满足其自身生理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的必要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体有益的化学物质,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等6大类。

3.基础代谢: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清晨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是的能量代谢。

4.膳食营养素参考射入量(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在推荐膳食摄入量基础上修订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值。

5.血糖指数(GI):又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指分别摄入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50g葡萄糖后2h血浆葡萄糖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之比值,6.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种氨基酸,共8种。

7.非必需氨基酸:指能够在体内自行合成,或者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来,可以不必由食物供给的一类氨基酸8.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9.限制氨基酸:食物中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机体对蛋白质合成的需要,可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因此,将这些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0.氮平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的氮量和排出的氮量之间的关系。

11.食物热效应(TEF):是指由于进餐后几个小时内发生的超过RMR的能量消耗,过去称为特殊动力作用。

12.电解质:是体液中带有正电荷或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包括化学结构较为简单的钾、钠、镁等无机盐以及机体合成的复杂的有机分子。

13.低血钠:当血清钠低于是135mmol/L时。

14.低血钾症: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

15.运动性脱水:指人们由于运动而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过多。

16.营养质量指数(INQ):指食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对同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体热能需要的程度之比值来评定食物的营养价值。

运动营养学重点

运动营养学重点

1.糖类根据分子结构的大小和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2.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

3.运动饮料特点:a 一定的含糖量b 适量的电解质c 低渗透压 d 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

4.人体内与合成代谢有关的主要激素: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

5.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将违禁药物分为刺激剂、麻醉止痛剂、蛋白同化制剂、β-阻滞剂、利尿剂、肽类激素及类似物和违禁手段。

6.平衡膳食:又称为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7.运动员的能量需要量:指能够满足运动员能量消耗以维持身体形状,身体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正常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膳食能量水平。

8.运动营养补充剂:是根据运动科学的理论知识研制和生产,从自然食物中提炼精制而成的精华营养素,容易消化吸收,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有选择性地使用。

9.运动饮料:营养素的组成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体力劳动人群的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

10.必须营养素的判断标准a.必需营养素是人体生长、健康和存活所必需的b.必需营养素在食物中缺乏或比例不当可造成人体特异性缺乏病,甚至死亡。

c.必需营养素缺乏所引起的生长不良或缺乏病只有补充该营养素或前体物质可以预防。

d.人体的生长状况和缺乏与必需营养素摄入量密切相关e.体内不能合成,但是身体中某些重要功能所必需的11.简述运动员赛前调整期的营养原则和措施(1)饮食的热量应当相应减少,纤维素、产气食品应当相应减少,保持适宜的体重。

(2)采用习惯的膳食种类保证高糖类膳食。

(3)增加碱性食物的供养,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等酸性食物,增加碱储备。

(4)做好比赛前10-14天的膳食调整,纠正体内维生素缺乏。

(5)饮食内容要具有运动项目针对性。

12.高血压患者锻炼期的膳食营养安排1)、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2)、少时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的皮和肝3)、食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瘦肉、鸡蛋、海产品4)、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5)、多食蔬菜、水果,增加钾、钙、镁等无机盐的摄入如:豆类、玉米、腐竹、芋头、竹笋、花生、核桃等6)、少食多餐7)、注意晚餐时间8)、严格限盐9)、忌食高糖类等高能量食物如:糖果、糖糕点、冰激凌及含糖软饮料等10)、可选择食用低糖水果如:草莓、番茄、黄瓜等11)、可食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12)、戒烟限酒,适量饮茶,多吃能降血压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冬瓜、木耳、海带、香蕉、橘子、苹果、西瓜等13.运动营养补充误区a.强调特殊营养的补充,忽略基础营养的摄入b.强调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忽略微量营养素的供给c.强调蛋白质的补充,忽略糖类的摄入d.强调晚餐的丰盛,忽略早餐的多样性e.强调口渴补水,忽略补液的科学性f.强调了食物的品种,忽略食物的相克现14.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目的①了解运动员和锻炼者的膳食摄取情况和营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及早发现膳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运动营养学复习

运动营养学复习

运动营养学复习绪 论一.运动营养学的概念营养:有机体从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或运动训练过程中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素和水等。

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应该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体内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并能促进食欲,对机体无害。

三. 运动营养学的任务任务之一:研究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能量的消耗规律;任务之二:研究营养素的构成及其构成对人体运动能力或体能的影响与规律。

任务之三:有关运动员营养水平的监控与评价。

任务之四: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等条件下的营养学规律及其可采用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讲运动营养的生理生化基础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糖、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水、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素。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构成机能物质;调节生理功能;供给热能等2.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无法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途径供给的氨基酸分子。

8种必需氨基酸是: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

此外,对于儿童而言,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2. 糖的生物学功能 供给能量最主要也是最经济的功能物质。

人体每天膳食中的热能供给量的60-70%来自糖。

1g=4.1千卡的热量。

可供机体所有组织利用,特别是大脑、骨骼肌、心肌等。

比脂肪易消化、耗氧少,并且不受氧供限制。

2. 糖的生物学功能:a.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存在于一切细胞之中。

构成细胞膜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节省蛋白质作用;充足的糖储备,可保证蛋白质的再合成。

足量的糖有助于ATP 的生成。

而ATP 有助于氨基酸合成。

b.抗生酮作用。

当糖供给不足时,会造成脂肪分解不彻底。

酮体增加。

进而机体内酸性物质增加。

运动营养学考试要点

运动营养学考试要点

1、血糖指数:是指与参照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程度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升高的相对能力。

2、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量,即在无任何体力和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道处于静止状态下,用以维持体温和人体必要的生理功能所需要的热能。

3、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保持平衡。

4、亚健康: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或称为“亚健康”状态,即非病非健康状态。

5、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适宜的营养作用外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靶功能有好的效果,还能改善健康状态和降低疾病的危险性食品。

又称为保健食品。

6、功效成分: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功能的物质,又称功效因子、功能因子。

7、维生素:是维持身体生长于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一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8、矿物质:对人体而言,将碳、氢、氧、氮以外的无机元素统称为矿物质。

9、自由基:机体在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会对组织和细胞产生损伤,引发慢性疾病,即衰老反应。

10、营养素分类: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维生素11、脂类:指脂肪与类脂的总称,是生物体中存在的一类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的重要有机物,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12、脂肪生物学功能:1)供给能量: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属产热量最高的一种热源物质,储存量大。

2)构成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是将细胞或细胞器同外界环境分开的膜,是细胞中各种膜的统称,也是细胞功能的基本结构基础。

3)供给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所需要的、在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分一类脂肪酸4)御寒保护脏器:由于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阻碍了体表热的散失。

5)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食欲和饱腹感13、脂类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摄入不当也会引起多种疾病,运动员膳食中适宜的脂肪量应为总热量的25%---30%,普通人应为总热量的17%--20%。

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

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

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第一讲运动营养学概述①营养的概念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②营养素的概念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③营养素的种类蛋白质、脂类、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食物纤维(膳食纤维、纤维素)④营养素的主要作用供给能量、调节生理机能、构成机体组织。

第二讲运动与糖类①糖类的分类(根据分子结构大小的不同)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②糖类的生物学功能⑴供给能量;⑵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⑶节约蛋白质;⑷抗生酮作用;⑸解毒作用。

③从事无氧运动的运动员通过糖类摄入的能量一般应占总能量的多少?65%-70%④血糖指数的概念与参照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升高的相对能力。

⑤糖储备包括?血糖、肌糖原、肝糖原⑥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意义运动前补糖:可增加肌糖元和肝糖原的储备,还可增加血糖的来源。

运动中补糖:能提高血糖水平,减少肌糖原消耗,延长耐力时间。

运动后补糖:促进肌糖元合成,有利于疲劳恢复。

⑦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方法(1)运动前补糖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前数日:将膳食中糖占总能量比增加到60-70%。

运动前15分钟-4小时:补糖1-5g/kg。

运动前15-30分钟最好使用液体糖。

运动中补糖一般采用低浓度的糖溶液(5%-10%) ,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3)运动后补糖原则是越早越好。

最好在运动后即刻、头2个小时内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

第三讲运动与脂类①必需脂肪酸的概念?机体所需要的、无法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途径获得的脂肪酸。

②主要的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

③脂肪的生物学功能⑴供给能量;⑵构成生物膜;⑶供给必需脂肪酸;⑷御寒、保护脏器;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食欲、增加饱腹感。

④食用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脂肪消化率、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第一讲运动营养学概述①营养的概念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②营养素的概念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③营养素的种类蛋白质、脂类、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食物纤维(膳食纤维、纤维素)④营养素的主要作用供给能量、调节生理机能、构成机体组织。

第二讲运动与糖类①糖类的分类(根据分子结构大小的不同)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②糖类的生物学功能⑴供给能量;⑵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⑶节约蛋白质;⑷抗生酮作用;⑸解毒作用。

③从事无氧运动的运动员通过糖类摄入的能量一般应占总能量的多少?65%-70%④血糖指数的概念与参照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升高的相对能力。

⑤糖储备包括?血糖、肌糖原、肝糖原⑥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意义运动前补糖:可增加肌糖元和肝糖原的储备,还可增加血糖的来源。

运动中补糖:能提高血糖水平,减少肌糖原消耗,延长耐力时间。

运动后补糖:促进肌糖元合成,有利于疲劳恢复。

⑦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方法(1)运动前补糖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前数日:将膳食中糖占总能量比增加到60-70%。

运动前15分钟-4小时:补糖1-5g/kg。

运动前15-30分钟最好使用液体糖。

运动中补糖一般采用低浓度的糖溶液(5%-10%) ,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3)运动后补糖原则是越早越好。

最好在运动后即刻、头2个小时内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

第三讲运动与脂类①必需脂肪酸的概念?机体所需要的、无法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途径获得的脂肪酸。

②主要的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

③脂肪的生物学功能⑴供给能量;⑵构成生物膜;⑶供给必需脂肪酸;⑷御寒、保护脏器;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食欲、增加饱腹感。

④食用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脂肪消化率、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含量。

⑤健康人体通过脂肪摄入的能量一般应占总能量的多少?15%-25%。

⑥在食用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为?1:1:1。

⑦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最适宜体脂含量的上限分别是?男性为占体重不高于20%,女性为不高于25%。

⑧简述运动中脂肪的供能特点?储存量大,生物热价高,供能时间长;动员至最大功率所需时间长;需有氧氧化。

⑨运动中脂肪主要的供能缺点?耗氧量大、不易消化。

第四讲运动与蛋白质①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机体无法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途径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③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的概念虽然在人体内能合成,但在严重应激状态或病理状态下容易缺乏而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一类氨基酸。

④完全蛋白质的概念含有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且数量充足、比例适宜的蛋白质。

⑤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⑴构成身体的组成成分;⑵调节生理功能;⑶提供能量。

⑥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生物价值、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⑦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的概念不同食物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取长补短,合理搭配,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价,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⑧正氮平衡常见于哪些人群?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

第五讲运动与维生素①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②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和维生素C。

③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构成酶和辅酶的成分,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正常进行;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④缺乏哪种维生素可导致夜盲症?维生素A。

⑤缺乏哪种维生素可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 。

⑥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功能,从而促进运动疲劳恢复的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E。

⑦缺乏哪种维生素可导致坏血病?维生素C 。

第六讲运动与矿物质①矿物质的生物学功能:参与构成组织2、调节人体代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②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是?钙。

③钙的生物学功能: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参与凝血过程④菠菜等部分蔬菜中含有的哪种物质不利于钙的吸收?草酸。

⑤中老年人增加骨密度的主要途径有?增加食物中钙的摄入、适量运动。

⑥缺乏哪种矿物质常引起运动员贫血?铁。

第七讲运动与水①运动训练期间脱水的判断标准尿液颜色变深、尿量减少,少于500毫升/日、体重减轻②试述运动中补液的目的、原则与方法?1)运动中补液的目的:补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补充糖原储备。

2)运动中补液的原则:少量多次,每小时补液总量不超过800毫升;预防性补充。

3)运动中补液的方法:运动前40-60分钟补充400-600毫升液体,以增加体内水储备。

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25~250毫升液体。

运动后补充运动中的液体丢失,运动中每丢失1千克体重,补液800~900毫升。

③运动饮料的概念是指营养素的组成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体力劳动人群的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的软饮料。

④运动饮料的基本组成?1、一定的糖含量2、适量的无机盐3、含有维生素4、含有调味剂第八讲运动与膳食纤维①膳食纤维的概念指不被人体消化酶消化吸收,但能被肠道内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和利用的一类非淀粉多糖类物质。

②膳食纤维主要是通过哪些作用来促进减肥的?增加饱腹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③在全粮、豆类、蔬菜、肉类等食物中,哪种食物几乎不含有膳食纤维?肉类④目前,许多营养学与运动营养学界提倡人们多食用粗粮,是因为全粮中的某种营养素有3/4存在于谷皮中,这种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⑤芊体棒、果蔬纤维代餐粉、去脂魔酥等运动减肥营养品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属于哪种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九讲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①简述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热量平衡热源质比例适当和体积重量不宜过大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膳食制度合理食物易于消化,有利于酸碱平衡充足的水分7、合理烹调加工②简述如何用体重测量法来估测运动员的热能摄入是否合理?晨起时的裸体重的变化如果不超过±1千克,就可以认为热能的摄入是适当的。

③按重量计算,一般体力劳动者的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糖三种营养素的适宜重量比例为?1﹕1﹕4④为什么饭后不能马上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时,为了满足肌肉的需要血液产生重新分配,即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内脏器官血液分布减少,外周血液增加,内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

因而流经内脏的血液及所携带的氧远不能满足内脏消化食物的需要,从而对内脏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故饭后不宜马上从事剧烈运动。

第十讲各类运动的营养特点①简述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供应充足的热能2、提供充足的蛋白质3、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4、补充充足的水、电解质5、膳食中应有充足的维生素B和C②简述力量性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1、提供足够的热能2、食物应提供丰富的蛋白质3、提供充足的维生素B1、B24、适当补充钠、钾、钙、镁③糖原填充法的概念?利用高糖膳食以增加糖原含量,从而提高肌肉耐力工作能力的方法。

④试述糖原填充法的几种具体方法与适用人群,并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一:普通膳食——高糖膳食——比赛。

适用人群:一般运动员。

方法二:普通膳食——运动——高糖膳食——比赛。

适用人群:较高水平运动员。

方法三:普通膳食——运动——高蛋白质高脂肪膳食——高糖膳食——比赛。

适用人群:高水平、有经验、能耐受的运动员,且一年限用1~2次。

肌糖原增加量比较: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不良反应: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第一种方法虽然肌糖原含量增加不多,但不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第二种方法肌糖原含量增加相对较多,不良反应也不明显。

第三种方法可使肌糖原含量增加较多,但同时使身体产生若干不良反应,目前在使用上也较慎重。

第十一讲运动员控制体重与急性减重的营养问题①赛前合理的减体重措施为+ ?控食+ 发汗。

第十二讲青少年肥胖的运动营养干预①肥胖的概念?以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和/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为表现的一种生理过程②简述青少年肥胖的评价方法?1、体重指数法。

该方法是根据体重与身高平方之比值来判断是否肥胖的方法。

2、皮褶厚度法。

以机体的脂肪分布规律为依据,通过测定不同部位皮褶厚度估算皮下脂肪的厚度,之后代入回归方程,来计算身体脂肪百分比的方法。

3、生物电阻抗法。

借助人体身体成分分析仪,以人体电阻为基本数据,测量体脂百分比、瘦体重、水分等身体成分指标的方法。

③简述肥胖与超重的区别超重是指体重超过了标准体重,而肥胖是指人体内的脂肪组织过量的堆积。

当体重的增加主要由瘦体重增加而非脂肪增加所引起时,机体表现为肌肉强壮而非肥胖,故超重并不一定是肥胖。

当脂肪的过度堆积并伴有瘦体重的不足时,机体的体重处于正常范围,但已有较高的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发病危险,此时,机体表现为肥胖而非超重。

第十三讲运动、营养与高血压①适用于高血压人群的食物有?1、谷类食物。

如全麦面粉、燕麦片、豌豆、蚕豆、玉米、荞麦、黄豆等。

2、蔬菜水果类。

3、部分调料。

如醋、大蒜、葱、洋葱。

②高血压人群少吃或不宜选择的食物有?1、精细食物,如富强粉、精米等2、动物食品3、腌渍食品4、高糖食品5、部分饮料③试述高血压人群的膳食营养要求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高血压人群应控制能量物质的摄入,维持适宜的体重。

2、健康的饮食方式(1)一日三餐、食物多样、获取足够的营养素(2)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3)良好的饮食习惯3、合理的膳食成分(1)减少食盐摄入量(2)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3)谷类为主,粗细搭配(4)适当的蛋白质(5)充足的水分(6)丰富的水果蔬菜(7)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8)不饮酒第十四讲①乳清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缓中枢疲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供能量②肌酸的服用方法?1) 冲击量法:运动水平较低或初服用肌酸者15-30 g/d,持续5-7 d。

2) 维持量法:冲击量法完成后2-5 g/d,持续4-5周。

③减轻和控制体重的特殊营养补剂有?丙酮酸盐左旋肉碱膳食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