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PPT讲稿
合集下载
胸膜腔穿刺PPT课件

禁忌症:1.不能合作的病人。 2.பைடு நூலகம்血功能障碍的病人。 3.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病人。 4.患有严重感染症状的病人。
操作步骤
一、操作前准备 1、准备必须物品,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
的,取得配合。 2、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
额伏于前臂上。 3、戴帽子、口罩。
二、穿刺点选择
沿肩甲下角线进行胸部叩诊,穿刺点选择叩诊 实音最明显的部位,一般位于肩甲下角线第7~8肋 间。
5.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局部 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标本送检。
6.搀扶病人上床休息,测量血压,严密观察, 交代注意事项。
三、戴手套消毒、铺巾、局麻
四、操作:1.先将胸穿针末端的橡皮管用止血钳夹闭。 2.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穿刺针缓慢垂直进针。当穿刺针有落空感 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
3.松开橡皮管止血钳,用50ml注射器抽取 胸腔积液,留取标本。
4.首次穿刺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 过1000ml,诊断性胸穿应为50~100ml。
操作步骤
一、操作前准备 1、准备必须物品,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
的,取得配合。 2、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
额伏于前臂上。 3、戴帽子、口罩。
二、穿刺点选择
沿肩甲下角线进行胸部叩诊,穿刺点选择叩诊 实音最明显的部位,一般位于肩甲下角线第7~8肋 间。
5.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局部 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标本送检。
6.搀扶病人上床休息,测量血压,严密观察, 交代注意事项。
三、戴手套消毒、铺巾、局麻
四、操作:1.先将胸穿针末端的橡皮管用止血钳夹闭。 2.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穿刺针缓慢垂直进针。当穿刺针有落空感 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
3.松开橡皮管止血钳,用50ml注射器抽取 胸腔积液,留取标本。
4.首次穿刺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 过1000ml,诊断性胸穿应为50~100ml。
《胸腔穿刺术》课件

操作步骤
确定穿刺点;消毒、麻醉 ;进行穿刺;抽液或注药 ;拔出穿刺针;加压包扎 。
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期 复查胸片或超声检查;注 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2
胸腔穿刺术的步骤
术前准备
诊断明确
确定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术 的疾病或状况,如胸腔积 液、气胸等。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 术目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疗提供支持。
预防与康复一体化
将胸腔穿刺术与预防和康复相结 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胸腔穿刺术的科研与临床应用进
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治疗
对于某些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等,胸腔穿刺术可以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
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
胸腔穿刺术在某些其他疾病中也有应用 ,如腹部疾病、肿瘤等。通过胸腔穿刺 术抽取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和生化学检 查,有助于诊断这些疾病。
VS
治疗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腹部手术或肿瘤治 疗中,胸腔穿刺术可以用于引流胸腔积液 ,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胸腔穿刺术的未来 发展与展望
技术改进与创新
自动化辅助系统
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胸腔穿刺术的自动化操作,提高手术精准度 和安全性。
3D/4D影像技术
利用3D/4D影像技术进行精准定位,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新型材料应用
研发新型生物材料和可降解材料,降低术后感染和排准备器具
准备好胸腔穿刺包、消毒 用品、麻醉药品、无菌手 套等所需器具。
操作过程
定位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穿 刺点,如腋中线与第7-8
胸腔穿刺术ppt课件

口护理。
05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患者情况
治疗方案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咳嗽、气喘就 诊,经检查确诊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 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手术过程
治疗效果
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和深度,消毒、 铺巾、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 ,抽取胸腔积液。
经过胸腔穿刺术,患者张某的症状得到缓 解,胸腔积液减少,最终诊断为结核性胸 膜炎,经过抗结核治疗后痊愈。
准备手术包,包括手术刀、止血钳、 镊子等手术器械。
引流管
准备适当长度的引流管,确保引流效 果良好。
手术环境准备
手术室消毒
确保手术室已彻底消毒,减少感 染风险。
手术台准备
清洁手术台面,铺上无菌巾,确保 手术区域无菌。
照明设备
确保手术区域照明充足,便于手术 操作。
03 手术步骤
定位穿刺点
确定穿刺部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染风险。
准确抽取标本
术者应准确抽取标本, 避免误抽其他组织或器
官。
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并发症处理
出血
若术后出现出血症状,应及时采 取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输
血等。
气胸
若术后出现气胸症状,应及时进 行胸腔闭式引流,缓解症状。
感染
若术后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使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咳嗽,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伤口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干燥,预防感染。
休息与活动
术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逐渐增 加活动量,促进康复。
05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患者情况
治疗方案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咳嗽、气喘就 诊,经检查确诊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 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手术过程
治疗效果
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点和深度,消毒、 铺巾、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 ,抽取胸腔积液。
经过胸腔穿刺术,患者张某的症状得到缓 解,胸腔积液减少,最终诊断为结核性胸 膜炎,经过抗结核治疗后痊愈。
准备手术包,包括手术刀、止血钳、 镊子等手术器械。
引流管
准备适当长度的引流管,确保引流效 果良好。
手术环境准备
手术室消毒
确保手术室已彻底消毒,减少感 染风险。
手术台准备
清洁手术台面,铺上无菌巾,确保 手术区域无菌。
照明设备
确保手术区域照明充足,便于手术 操作。
03 手术步骤
定位穿刺点
确定穿刺部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染风险。
准确抽取标本
术者应准确抽取标本, 避免误抽其他组织或器
官。
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并发症处理
出血
若术后出现出血症状,应及时采 取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输
血等。
气胸
若术后出现气胸症状,应及时进 行胸腔闭式引流,缓解症状。
感染
若术后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使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咳嗽,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伤口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干燥,预防感染。
休息与活动
术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逐渐增 加活动量,促进康复。
胸腔穿刺术PPT新课件

根据损伤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如 营养神经、止痛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胸腔穿刺术的定义、目的和适应症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胸腔穿刺术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胸腔穿刺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诊断价值
通过胸腔穿刺术获取胸腔积液或气体, 进行生化、细胞学、微生物学等检查, 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有无禁忌症,如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肺气肿等。
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 规、凝血功能等。
进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 等系统状况。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明确 穿刺部位和病变情况。
器械准备与消毒
准备胸腔穿刺包,包括穿刺 针、注射器、导管等必需器
械。
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确保其安全可靠。
03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
疼痛管理与药物治疗
01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给药 途径。
02 按时给药,确保药物剂量准确,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和不良反应。
03 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可采取局部冷敷、热敷等 物理疗法缓解疼痛。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助胸腔穿刺术等。
多学科协作
胸腔穿刺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 来将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协作,提高
诊疗水平和效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如针对不同病因的胸腔积 液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 远程会诊、远程指导和远程教育等, 使更多患者受益于胸腔穿刺术。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胸腔穿刺术的定义、目的和适应症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胸腔穿刺术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胸腔穿刺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诊断价值
通过胸腔穿刺术获取胸腔积液或气体, 进行生化、细胞学、微生物学等检查, 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有无禁忌症,如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肺气肿等。
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 规、凝血功能等。
进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 等系统状况。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明确 穿刺部位和病变情况。
器械准备与消毒
准备胸腔穿刺包,包括穿刺 针、注射器、导管等必需器
械。
检查器械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确保其安全可靠。
03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
疼痛管理与药物治疗
01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给药 途径。
02 按时给药,确保药物剂量准确,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和不良反应。
03 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可采取局部冷敷、热敷等 物理疗法缓解疼痛。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助胸腔穿刺术等。
多学科协作
胸腔穿刺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 来将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协作,提高
诊疗水平和效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如针对不同病因的胸腔积 液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 远程会诊、远程指导和远程教育等, 使更多患者受益于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ppt课件肿瘤

性、炎症性等。
肿瘤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控制胸腔积液、缓解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针对肿瘤进行 治疗。
胸腔穿刺术是治疗肿瘤性胸腔积液的 常用方法之一,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同时获取胸水样本进行诊断和监测治 疗效果。
治疗方法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 引流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 治疗等。
01
放疗与化疗
与放疗、化疗等手段结合 ,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 高肿瘤治疗效果。
其他微创技术
与胸腔镜、射频消融等微 创技术联合应用,实现多 手段协同治疗。
胸腔穿刺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肿瘤标记物检测
通过胸腔穿刺术获取胸水样本, 用于检测肿瘤标记物,辅助诊断
和监测肿瘤进展。
药物研发
利用胸腔穿刺术获取肿瘤组织样 本,进行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
精准定位技术
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提高穿刺 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
发症。
智能化操作
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的穿刺系统, 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手术效 率。
微创化技术
探索更小的创口和更轻柔的操作方 式,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术后恢复时 间。
胸腔穿刺术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通过局部 给药或注射药物,增强治 疗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 。
02
治疗性胸腔穿刺术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包括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 疗,以及对胸膜转移所致的疼痛 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缓解。
胸腔穿刺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胸腔穿刺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 价值,它可以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VS
通过胸腔穿刺术,可以获取胸腔积液 中的肿瘤细胞和分子标志物,为肿瘤 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帮 助。同时,胸腔穿刺术还可以为肿瘤 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如通过 胸腔内注射药物或免疫制剂等,提高 肿瘤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控制胸腔积液、缓解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针对肿瘤进行 治疗。
胸腔穿刺术是治疗肿瘤性胸腔积液的 常用方法之一,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同时获取胸水样本进行诊断和监测治 疗效果。
治疗方法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 引流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 治疗等。
01
放疗与化疗
与放疗、化疗等手段结合 ,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提 高肿瘤治疗效果。
其他微创技术
与胸腔镜、射频消融等微 创技术联合应用,实现多 手段协同治疗。
胸腔穿刺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肿瘤标记物检测
通过胸腔穿刺术获取胸水样本, 用于检测肿瘤标记物,辅助诊断
和监测肿瘤进展。
药物研发
利用胸腔穿刺术获取肿瘤组织样 本,进行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
精准定位技术
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提高穿刺 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
发症。
智能化操作
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的穿刺系统, 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手术效 率。
微创化技术
探索更小的创口和更轻柔的操作方 式,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术后恢复时 间。
胸腔穿刺术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通过局部 给药或注射药物,增强治 疗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 。
02
治疗性胸腔穿刺术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包括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 疗,以及对胸膜转移所致的疼痛 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缓解。
胸腔穿刺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胸腔穿刺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 价值,它可以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VS
通过胸腔穿刺术,可以获取胸腔积液 中的肿瘤细胞和分子标志物,为肿瘤 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帮 助。同时,胸腔穿刺术还可以为肿瘤 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如通过 胸腔内注射药物或免疫制剂等,提高 肿瘤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
课件:胸腔穿刺术ppt课件

课件:胸腔穿刺术ppt课件
演讲人
课件:胸腔穿刺术ppt课件
胸腔穿刺引流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术前准备、穿刺点选择与消毒、麻醉与穿刺抽液、静卧休息等。 1.术前准备:术前医生会核对患者信息,与患者核对进行胸腔穿刺术的目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可以 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并帮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等。
2.穿刺点选择与消毒:医生会通过叩诊或B超进行穿刺点定位,并对患者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执行穿刺术的医生也会佩戴无菌手套,为患者铺盖无菌孔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胸腔穿刺引流术必须在正规Biblioteka 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谢谢
3.麻醉与穿刺抽液:在患者对麻醉药物无过敏反应的情况下,一般选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皮下麻醉,而 后用检查完好无损的穿刺针进行穿刺抽液。
如果胸腔积液较多,可以放置引流管引流,注意首次放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超过1000ml。
4.静卧休息:抽液结束后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嘱咐患者平卧休息,同时需要注意患 者在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有无不适症状。
演讲人
课件:胸腔穿刺术ppt课件
胸腔穿刺引流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术前准备、穿刺点选择与消毒、麻醉与穿刺抽液、静卧休息等。 1.术前准备:术前医生会核对患者信息,与患者核对进行胸腔穿刺术的目的,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可以 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并帮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等。
2.穿刺点选择与消毒:医生会通过叩诊或B超进行穿刺点定位,并对患者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执行穿刺术的医生也会佩戴无菌手套,为患者铺盖无菌孔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胸腔穿刺引流术必须在正规Biblioteka 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谢谢
3.麻醉与穿刺抽液:在患者对麻醉药物无过敏反应的情况下,一般选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皮下麻醉,而 后用检查完好无损的穿刺针进行穿刺抽液。
如果胸腔积液较多,可以放置引流管引流,注意首次放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超过1000ml。
4.静卧休息:抽液结束后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嘱咐患者平卧休息,同时需要注意患 者在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有无不适症状。
26_胸腔穿刺术课件

➢ 保证穿刺体位的正确;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以免损伤
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 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脏器 ➢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和呼吸:如发现病人面色
苍白、出汗、自诉头晕、胸闷等情况,应及早告诉医师,立即停 止抽液,并让病人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 0.3-0.5ml
头置于椅背上,病人双手臂平直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
• 如果病人活动受限或体质较差:取卧位(高枕卧位或侧卧位)
1、视病人情况确定体位 2、要易于操作
3、确定穿刺部位
胸腔积液穿刺部位:通常取胸部叩诊浊音处,一般在肩胛下线第7-9 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或BUS定位点) 包裹性积液:根据X线或超声检查定位决定穿刺部位 气胸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液气胸穿刺部位: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 穿刺点位于:所定肋间的下一肋的上缘
1、即使有BUS定位点也需要叩 诊确定位置
2、进针点必须是肋骨上缘
4、消毒
•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医用消毒
剂(碘酒、碘伏等)消毒3遍, 直径要求达到15cm,由中心向 外消毒
5、打开胸穿包、戴手套、铺洞巾
• 打开胸腔穿刺包(可由助手协助) • 戴无菌手套(选择合适号数、辨别左右手、分清掌背面,找到大拇
反复抽出液体或气体,术毕拔出穿刺针
• 抽气、抽液的速度,抽液量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1000ml左右,
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 抽吸结束后,用纱布、胶布固定 • 收集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等检查 • 协助病人穿衣,并采取舒适体位 • 整理用物 • 记录引流液颜色、量、病人情况等
注意事项:
功能
• 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 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脏器 ➢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和呼吸:如发现病人面色
苍白、出汗、自诉头晕、胸闷等情况,应及早告诉医师,立即停 止抽液,并让病人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 0.3-0.5ml
头置于椅背上,病人双手臂平直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
• 如果病人活动受限或体质较差:取卧位(高枕卧位或侧卧位)
1、视病人情况确定体位 2、要易于操作
3、确定穿刺部位
胸腔积液穿刺部位:通常取胸部叩诊浊音处,一般在肩胛下线第7-9 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或BUS定位点) 包裹性积液:根据X线或超声检查定位决定穿刺部位 气胸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液气胸穿刺部位: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 穿刺点位于:所定肋间的下一肋的上缘
1、即使有BUS定位点也需要叩 诊确定位置
2、进针点必须是肋骨上缘
4、消毒
•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医用消毒
剂(碘酒、碘伏等)消毒3遍, 直径要求达到15cm,由中心向 外消毒
5、打开胸穿包、戴手套、铺洞巾
• 打开胸腔穿刺包(可由助手协助) • 戴无菌手套(选择合适号数、辨别左右手、分清掌背面,找到大拇
反复抽出液体或气体,术毕拔出穿刺针
• 抽气、抽液的速度,抽液量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1000ml左右,
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 抽吸结束后,用纱布、胶布固定 • 收集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等检查 • 协助病人穿衣,并采取舒适体位 • 整理用物 • 记录引流液颜色、量、病人情况等
注意事项:
功能
• 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胸腔穿刺术操作流程ppt课件

定位。
完整版PPT课件
22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常规皮肤消毒
戴无菌手套
铺无菌洞巾
完整版PPT课件
23
2、麻 醉
2%利多卡因 自皮肤逐层向下浸润麻醉直到腹 膜壁层
完整版PPT课件
24
3、穿刺抽液 左手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 肤 ,做诊断性穿刺时,右手持带适 当针头的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 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 45°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 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表示针尖已 进入腹膜腔,抽腹水20~100ml送检
阻力消失,表明进入胸膜腔,接50ml注
射器,令助手放开血管钳,并用止血钳
沿皮肤固定穿刺针,防止穿刺针位置移
动,或转动三通活塞使其与胸腔相通,
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助手用止血钳
夹闭橡皮管取下注射器,液体注入量器
内。计量。
完整版PPT课件
10
4、抽液完毕
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 拔出穿刺针 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 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定
完整版PPT课件
27
注意事项
1 穿刺前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损 伤充盈的膀胱。 2 放液不宜过快、过多, 肝硬化,一次放液不宜超3000ml, 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的基础上, 也可大量放液。
完整版PPT课件
28
3 若腹水流出不畅, 可将穿刺针 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完整版PPT课件
29
4 术后嘱患者仰卧,使针孔位于上 方, 防止腹水渗漏。 若大量放腹水,腹压太高,应采取 迷路穿刺,即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 皮下后,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 围移动一下针头,而后再向腹腔刺 入。如仍有漏出,用消毒火棉胶粘 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拉紧,再 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完整版PPT课件
22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常规皮肤消毒
戴无菌手套
铺无菌洞巾
完整版PPT课件
23
2、麻 醉
2%利多卡因 自皮肤逐层向下浸润麻醉直到腹 膜壁层
完整版PPT课件
24
3、穿刺抽液 左手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 肤 ,做诊断性穿刺时,右手持带适 当针头的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 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 45°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 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表示针尖已 进入腹膜腔,抽腹水20~100ml送检
阻力消失,表明进入胸膜腔,接50ml注
射器,令助手放开血管钳,并用止血钳
沿皮肤固定穿刺针,防止穿刺针位置移
动,或转动三通活塞使其与胸腔相通,
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助手用止血钳
夹闭橡皮管取下注射器,液体注入量器
内。计量。
完整版PPT课件
10
4、抽液完毕
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 拔出穿刺针 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 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定
完整版PPT课件
27
注意事项
1 穿刺前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损 伤充盈的膀胱。 2 放液不宜过快、过多, 肝硬化,一次放液不宜超3000ml, 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的基础上, 也可大量放液。
完整版PPT课件
28
3 若腹水流出不畅, 可将穿刺针 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完整版PPT课件
29
4 术后嘱患者仰卧,使针孔位于上 方, 防止腹水渗漏。 若大量放腹水,腹压太高,应采取 迷路穿刺,即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 皮下后,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 围移动一下针头,而后再向腹腔刺 入。如仍有漏出,用消毒火棉胶粘 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拉紧,再 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正常值
常值
高限的2/3
高限的2/3
腹腔穿刺术
•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
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 腹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及禁忌症
• 1、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 • 2、放腹水,以缓解症状。 • 3、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 • 禁忌证:疑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及肝性脑病
早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以免损伤
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 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损伤腹腔脏器 ➢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和呼吸:如发现病人面色
苍白、出汗、自诉头晕、胸闷等情况,应及早告诉医师,立即停 止抽液,并让病人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 素0.3-0.5ml
双手臂平直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
➢ 确定穿刺部位:
胸腔积液穿刺部位:通常取胸部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下角线第7-9 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宜根据X线或超声检查定 位决定穿刺部位 气胸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液气胸穿刺部位: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
➢ 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穿刺部位 依常规进行消毒、铺巾,沿下一肋骨上缘皮肤进针,逐层浸 润麻醉至壁层胸膜,(一般可抽出胸腔积液)
穿刺部位
应以叩诊呈实音处为准,穿刺点可选择以下三处: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 cm(或连线的中去段)偏左
或有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 (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段交界处,此
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
在压痛点及肌紧张最明显的部位。
• 勿在腹部手术瘢痕部位或肠袢明显处穿刺。 • 少量腹水进行诊断性穿刺时,穿刺前宜令病人先侧卧于
拟穿刺侧3~5分钟。对腹水量多者,进行腹腔穿刺时, 应先将其腹壁皮肤向下向外牵拉,然后穿刺,
• 放腹水量:不宜过多过快, 一次量﹤3000ml
注意事项
• 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
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如仅少量积液,尤其是有包裹性分隔时,必须在B超定位后或B超指示
下穿刺。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 定位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
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 穿刺点应视病情及需要而定,急腹症时穿刺点最好选择
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 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 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
• 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
空畅和回肠,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 腹水为血性者,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 注意抽气、抽液的速度,抽液量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
1000ml左右,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胸腔穿刺并发症
1.气胸:通过穿刺针气体逸漏或穿刺针刺破肺产生; 2.出血:穿刺针损伤肋下血管; 3.胸膜反应: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或单纯晕厥; 4.快速排液>1L所致的复张性肺水肿; 5.感染; 6.进针过低或过深导致的脾或肝刺伤; 7.空气栓塞(罕见,但灾难性) .
(4)癌胚抗原(CEA) :恶性胸水 (5)铁蛋白:恶性胸水可能
• PH值:(1)正常胸水PH接近7.6。
(2) PH降低可见于多种原因的胸 腔积液:如脓胸、食管破裂、类风湿性关 节炎、结核、恶性积液。结核性<7.3;
脓胸及食管破裂<7.0。
• 细菌学检查:涂片染色、细菌培养。 • 细胞学检查:胸液中找到癌细胞是诊断恶
胸腔穿刺术课件
1
适应症
2
禁忌症
3
物品准备
4
操作流程
5
注意事项
适应症:
➢明确胸腔积液性质,协助诊断 ➢缓解大量积液或积气所致的肺压迫症状 ➢引流脓液治疗脓胸,避免胸膜粘连增厚,影响
肺功能
➢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禁忌证:
➢不合作的病人。 ➢未纠正的凝血疾病 ➢对麻醉药过敏 ➢病情危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性胸液的金标准
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外观
比重 蛋白质 细胞数 胸腔积液/血清蛋白
漏出液
渗出液
清澈透时、不凝固 透明或混浊或血性,可 自行凝固
<1.018
≥1.018
<30g/L <500×106/L
≥30g/L ≥500×106/L
<0.5
>0.5
胸腔积液/血清LDH <0.6
>0.6
LDH
< 200U/L 或 小 于 >200U/L或大于血清正
胸穿穿刺液结果判定
• 漏出液:非炎性积液(慢性心衰、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丝虫病、肿瘤、重度营养不 良)
• 渗出液:炎性积液(细菌感染、外伤、肿
瘤)
胸腔穿刺液结果判定
• 一般性状:外观、透明度、比重、凝固性 • 细胞计数:漏出液<100/ul,渗出液>500u/l。 • 生化检查:
(1)粘蛋白定性(Rivalta试验):渗出液为 阳性。
(2)蛋白定量,胸水蛋白/血清蛋白:渗出 液>30g/l,比值>0.5。
(3)葡萄糖测定:渗出液常低于血糖。
• 酶及分子标记物:
(1)乳酸脱氢酶(LDH),胸水LDH/血清 LDH: LDH升高明显,比值>0.6。
(2)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性胸膜炎 >45U/l。
(3)淀粉酶:肺腺癌,胰腺炎,食管破裂
➢相对禁忌证:机械通气和肺大疱患者.
物品准备:
胸腔穿刺包 、穿刺针、镊子、止血钳、洞巾、纱布 无菌手套、口罩 注射器:5ml、60ml 局麻药:2%利多卡因 5ml 碘酒、酒精、胶布、试管
操作步骤与方法:
➢ 至病人床前术者进行手消毒 ➢ 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及步骤,签署知情同意书 ➢ 围上屏风,遮挡病人 ➢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正确的姿势 ➢ 病人一般取坐位,面向椅背,枕头置于椅背上,病人
➢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协助医生于适当部位插入穿刺针,确
定插入胸腔内,有液体流出时,即可进行抽吸
➢如果引流液多可接上三通,便于抽吸,且可防
止空气人胸腔
➢抽吸结束后,用纱布、胶布固定 ➢收集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等检查 ➢协助病人穿衣,并采取舒适体位 ➢整理用物 ➢记录引流液颜色、量、病人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