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抑郁焦虑障碍幻灯片

合集下载

躯体症状与抑郁焦虑PPT课件

躯体症状与抑郁焦虑PPT课件

北京,1家三甲综合 医院
MINI
14.7%
8.2%
18.90%
621 协和医学杂志
2010
张素辉
北京,3家三甲综合 医院
MINI DSM-IV
13.56%
-
19.4%(抑郁) 1828
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
2009
史丽丽
北京3家三甲综合医 院神内科
MINI
20.2%
9.1%
34.9%
529
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
疼痛也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躯体症状
焦虑抑郁患者中
35%患者不 伴有疼痛
65%患者 伴有疼痛
焦虑抑郁患者的 疼痛症状包括:
头痛 背痛 颈痛 四肢/关节痛 胸痛 骨盆疼痛 腹痛 全身痛
发生率不受精神科专业机构、初级保健机构的影响
10
Bair MJ. Arch Intern Med .2003, 163:2433-2445.
• 癫痫伴发抑郁比例 高 , 且 增 加 10 倍 自杀风险
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
1
目录
• 抑郁焦虑的特点 • 如何进行评估 • 临床处理的大致流程
2
到综合医院就诊患者的特点
• 躯体症状是促使患者到综合医院就诊的 主要原因
• 患者就诊的原因常以躯体主症状为主, 往往忽视或掩盖了其情绪问题
• 通常就诊于内科系统,往往在经历了多 个专科的诊疗和检查无效后,方求诊于 心理精神科
综合医院经常遇到各种躯体不适患者
头痛、背痛、各种 躯体痛
失眠、早醒
胸闷
特别容易疲劳, 休息也不能缓解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江开达. 中国抑郁防治指南.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6.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共患.ppt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共患.ppt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共患
重症抑郁和焦虑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强迫症
惊恐障碍
抑郁障碍
恐惧症
广泛性焦虑
社交焦虑障碍
初级医疗机构中多数精神障碍是共患的
诊断
任何 ICD-10的诊断 抑郁发作 惊恐障碍 广场恐怖 神经衰弱 疑病症
广泛性焦虑 酒精滥用
躯体化障碍 阈下抑郁
0.0
20.0
41.0 62.0 71.0 67.0 71.0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患的高发生率意味着需要安 全和有效的治疗
SSRIs 是被推荐用于治疗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 的一线药物。帕罗西汀是唯一被批准可用于治 疗所有5种主要焦虑障碍的药物
合病的概念
一段时间内同一病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疾病
-Burker (1990)
流行病学资料
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与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终身患病率为27.1%。
对于这些共患疾病的治疗,帕罗西汀是一 种有价值的药物选择。
结论
单纯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相当少见,几乎 三分之二是共患的
焦虑障碍通常是基础疾病,是抑郁障碍的强 大风险因素
焦虑/抑郁的共患增加了相关的病残及自杀风 险,并且使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下降
结论
焦虑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能有助于防 止发生继发性抑郁
NCS, Kessler (2000)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患—哪个首先出现?
总结 焦虑障碍通常是基础疾病 焦虑障碍是继发抑郁的高风险因素 共患疾病的发生和风险因素是不同的
共患使患者企图自杀的风险显著增加
单纯焦虑障碍

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ppt课件

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ppt课件

11.我因阵阵的眩晕而不舒服 12.我有阵阵要昏倒的感觉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 痛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常常要小便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20.我做噩梦
精品课件
26
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
“双心医学”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强调综合治
疗,对患者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治疗干预。
“双心医学”是“人的科学”
精品课件
胡大一,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1-3.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7-45.
5
心血管疾病的五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一级预防:防危险因素 第二条防线——防事件:预防心肌梗死 第三条防线——防后果: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第四条防线——二级预防:防复发和防意外 第五条防线——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
精品课件
吴文源.双心医学.2008;25-3102.
心内科焦虑、抑郁的误诊和漏诊
国外非专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为15%~25% 国内对167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析显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5.90% 识别率
精品课件
84.10%
漏诊误诊率 刘梅颜.双心医学.2008;3171 -45.
沟通在任何靠近床边、接近病人的操作时 想病人之所想!
精品课件
35
主动沟通
积极治疗 心理平衡
护士:
负责与尊重 被接受和信任 倾听与评估 疏导与劝解 启发与引导
良好 沟通
精品课件
患者:
被重视和尊重 倾诉真实感受 表达内心疑虑 信任和接受 主动和配合

33页健康知识冠心病与抑郁焦虑的认知临床诊疗指南培训PPT课件

33页健康知识冠心病与抑郁焦虑的认知临床诊疗指南培训PPT课件

抗焦虑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它们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如心悸、紧张和恐慌发作。然而,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使用。
抗焦虑药物的使用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头痛、失眠、性功能障碍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在必要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评估者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应包括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结果解读等。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确保患者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评估者应确保评估过程的标准化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主观偏误,确保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的症状。
03
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
冠心病基础知识教育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疾病基础知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冠心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调适与放松技巧
教授患者心理调适和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以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抑郁焦虑知识教育
教育患者识别和了解抑郁焦虑的症状,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减少对心理障碍的误解和污名化。
对于重度异常的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并考虑住院治疗,同时进行深入的心理治疗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
评估结果的干预策略
03
抗抑郁药物的选择
在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综合评估。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SSRI类(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SNRI类(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这些药物能够帮助调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抑郁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总结其心理护理对策,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对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以便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护理服务。

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56名冠心病患者中,用随机方法抽取116例,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反映了四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用百分比统计出。

结果:心理焦虑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心理忧郁、再其次是心理恐惧和否认;而且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结论:用正确的心理护理及措施,从而减少和避免病情的发展,这将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早日康復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标签:冠心病;心理反应;护理措施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程度的不同,其症状也有不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心脏骤停。

②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

④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⑤心律失常。

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情绪变化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及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116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56人中,用随机方法抽取116例,其中:男52例,女64例,40~50岁27人,51~60岁37人,61~75岁52人。

1.2方法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

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及医学心理学,此调查设计了20个问题反映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4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用百分比统计。

表21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2结果从表2中可以显示出,心理焦虑是冠心病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心理忧郁、心理恐惧和否认。

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PPT课件

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PPT课件

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干预
• 氟西汀可抑制食欲及一过性的体重下降。
• 精神兴奋剂(如右旋苯丙胺、盐酸哌醋甲酯和匹 莫林)在低剂量时,治疗抑郁症状有效,且亦可 减轻吗啡的镇静作用。
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
• 慢性疼痛人群中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多在24.4%~ 57.4%,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多在17.8%~92.4%
消化科常见抑郁障碍
•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腹痛、食 欲差、打嗝(嗳气)呃逆、呕吐
• 消瘦,便秘或腹泻或二者交替
• 常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但用胆道疾病无 法解释同时伴有的多部位疼痛和心理症状群 • 药物治疗:SNRIS疗效明显
精神心理状态与心血管疾病
• 社会心理因素使心脏疾病发生风险升高2-3倍
心血管药物和抑郁症状
• 抗高血压药:共同竞争肾上腺素受体,TCAs能 减弱ß阻滞剂的降压效应。 近来的荟萃分析发 现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与增加自杀的危险有 关。利尿药物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可产生类似 于抑郁障碍的表现,尤其在老年人中。 • 降胆固醇的药物: 在使用普伐他汀和消胆胺 期间,已观察到抑郁症状。 • 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和奎尼丁经常引起 焦虑和激越。
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 关注自主性、依赖、控制、为他人提供帮 助的能力。 • 引发丧失自尊,担忧爱的丧失。 • 害怕失去活力和性欲丧失,对死亡恐惧。 • 高水平躯体察觉症状,过分关注心跳感、 胸痛或心悸等主观体验,导致疑病性回避 行为,增加门急诊就诊次数。
心血管病中的抑郁障碍
• 抑郁障碍和心血管疾病在很多方面相互联系, 两者都是一般人群和各种医疗领域中最常见的 疾病。 • 躯体症状(如胸痛和心悸)可能是一些抑郁障 碍的显著特征 • 当心血管疾病和抑郁障碍同时发生的时候,住 院医师倾向于仅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

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与应对PPT课件

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与应对PPT课件
——抗高血压药物,抗癌症药,内分泌药物
• 抑郁症等情绪障碍是躯体疾病的前奏(前 驱症状) •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 (如免疫)
躯体化可分为三种形式
• 医学不能解释的症状:通过必要的检查 仍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 • 疑病性躯体化:身体不适并过分担忧可 能患了严重躯体疾病或病患 • 精神障碍的躯体表现:原发疾病为精神 障碍,而非躯体形式障碍,但临床表现 却以躯体症状为主(如抑郁症、惊恐障 碍)
躯体化概念
• Lipowski: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 适和症状的倾向;这些躯体不适或 症状,医学上无法解释,并常归咎 为躯体疾病而寻求医学帮助。常被 认为是心理社会应激反应的表现
抑郁症与躯体化
• 综合性医院,有超过一半的抑郁症病人以躯体 不适或症状(如各种疼痛、胃肠不适等)为求 医主诉。也包括如睡眠紊乱、食欲下降、精力 不足、疲乏等常见抑郁症生物学症状 • 躯体化被认为是抑郁症识别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之一 • 病人的主诉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正确性
概述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 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 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 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临床主 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 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 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 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 康.
老年抑郁的病因
抑郁症和躯体病:可能的关系(1)
• 躯体疾病引起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 • 躯体疾病构成心理社会应激 (Stress) , 使个体产生抑郁症 • 抑郁症引起躯体疾病
——实例:癌症、心脏病、溃疡病等 ——典型案例
• 躯体疾病与抑郁症互相独立存在,互相 没有因果关系
抑郁症和躯体病:可能的关系(2)

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PPT演示课件

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PPT演示课件
疗法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在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状态中具有优势
中医辨证治疗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中医证素进行个性化治疗,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 焦虑、抑郁状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或针灸等治
疗方法。
存在不足及改进方向
样本量相对较小
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一 定的偏倚。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 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应注 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06
结论总结与未来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要点一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 态与中医证素分布存在相…
通过对大量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分析,发现 焦虑、抑郁状态与中医证素中的肝郁、脾虚、心血瘀阻等 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PCI术诊断标准,且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或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数据收集与处理流程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检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焦虑抑 郁量表评分等数据。
数据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和录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 以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研究趋势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 的深入,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中医证 素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理问题中 的具体应用和疗效评价。
研究目的与假设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理论 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合并抑郁的转归 心肌梗死后随访研究
合并抑郁的心梗后患者随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平均相对危险度: 4.1 (范围, 2.3 - 7.5) 多数死亡风险发生在心梗后最初6个月 死亡危险似乎与抑郁严重度成比例 在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低左室射血分数)时, 即使 轻度的抑郁症状 (BDI < 10)亦显著增加死亡危险
冠心病合并抑郁时
b-血小板球蛋白( b- TG)活性显著增加
200
平均b-TG 血浆水平 (IU/mL)
150
100
50
0 Control (n=17)
冠心病 (n=8)
冠心病+抑郁 (n=21)
Laghrissi-Thode F, et al. Biol Psychiatry 1997;42:290–295
(Depression and Heart Disease Review; Jiang et al, CNS Drugs, 2002 Ziegelstein et al, JAMA, 2001; Bush et al, Am J Cardiol, 2001)
心肌梗死患者病后6-18个月之间 合并/不合并抑郁的死亡率
抑郁与冠心病
Barefoot长期随访
伴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的长期死亡率增加84%。
Carney等:52例冠造患者,9例重症抑郁, 2个月随访
抑郁性障碍是重大的心脏事件(如心梗,死亡, 冠脉搭桥术和成形术)的最佳预测指标
与冠心病病程,吸烟,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关。
抑郁与冠心病
Frasu等(222)例心肌梗塞的患者追踪12个月后心 脏意外(包不稳定心绞痛、再梗塞、心脏停搏、致死 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11项研究前瞻性随访了约 4,000例近期诊断心梗的患 者平均 12 月(范围 6-24月; 1项研究中达7.9年)
在近期心梗的患者中
抑郁症的发生率: 16-20% 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17-47%
(Depression and Heart Disease Review; Jiang et al, CNS Drugs, 2002 Ziegelstein et al, JAMA, 20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均PF4 血浆水平 (IU/mL)
冠心病合并抑郁时 血小板因子4 (PF4)活性显著增加
100
80
60
40
20
0
Control (n=17)
冠心病 (n=8)
冠心病+抑郁 (n=21)
Laghrissi-Thode F, et al. Biol Psychiatry 1997;42:290–295
血小板活性/凝集增加
(Nair, 1999; Nemeroff, 1993)
减少心律变异性和心脏自律
(Stein, 2000; Gorman, 2000; Carney, 1995; O’Connor, 2000; Carney 2001)
降低对医学养生和改变生活方式建议的依从性
(Ziegelstein, 2000; Carney, 1995)
冠心病和抑郁焦虑障 碍幻灯片
抑郁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抑郁可能是心血管病的一种直接后果 抑郁也可能直接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 抑郁肯定会影响到心血管病的转归 抑郁会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抑郁会影响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症状与抑郁症关系
➢ 心血管症状可引起抑郁症或加重抑郁症
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45%合并抑郁症,冠心病人40%合并 抑郁症,高血压病人中20%合并抑郁症。
重性抑郁、抑郁症状及重性抑郁史均与心脏意外显著相关。
美国波士顿共入选1305位患者,7年随访
110例冠心病事件(30例为非致死性心梗,20例致死性心 梗,60例为心绞痛)。
NHDS, NAMCS, NHAMCS Sutor B, et al. Mayo Clin Proc. 1998;73(4):329-337; Jiang et al, CNS Drugs, 2002
51%
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4
15-20%
心力衰竭-3
14-36%
心梗-2
16-20%
心脏病时的抑郁发病率
➢ 心肌梗塞45% ➢ 高血压20% ➢ 冠心病40 %
轻度抑郁为30%,重度抑郁为15%
➢ 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98例冠心病 患者情绪障碍调查
8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
目前发现 抑郁症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13个独立的研究,超过40000个健康志愿者, 10年(平均10年,4-37年)随访
抑郁症是冠心病发生和死亡的一个独立的、 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对危险性:
重症抑郁(抑郁症): 4 - 4.5倍 亚临床抑郁: 1.5 - 2倍
(Depression and Heart Disease Review; Jiang et al, CNS Drugs, 2002)
冠心病合并抑郁 心肌梗死后随访研究
% 冠心病死亡率
25
未合并抑郁
合并抑郁
20
16.5%
15
20%
10
6%
5
3%
0
6个月
18 个月
Frasure-Smith N, et al. JAMA 1993;270:18191825. Frasure-Smith N,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9991005.
合并抑郁 增加病死率机会的机制
冠心病-1
15-23%
0%
10%
20%
30%
40%
发病率, %
1-Carney. 1995; Hance, 1996; Gonzalez, 1996; Sullivan, 1999; Connerney, 2001; 2-Schleifer, 1989; Ladwig, 1991; Frasure-Smith, 1995; Jiang, 2001; 3-Jiang, 2001; Koenig, 1998; Frasure-Smith, 1993; 4-Lesperance, 2000
➢ 抑郁症可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文献报导:伴发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长期死亡率增加84%。
要重视对抑郁症的认识和处理。综合医院的心血管 科抑郁症是常见的。即要重视躯体疾病又要重视合 并的抑郁症。
慢性疾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
AD
11%
HIV
12%
冠心病
17%
中风 心梗
23% 25%
糖尿病
27%
癌症
42%
帕金森综合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