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奎中医治乙肝论文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并设口服药物对照组30例。

治疗组采用相同穴位交替选择药物,隔日或隔2日1次注射治疗,并从临床症状、HBeAg、HBVDNA 标志物及肝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6.6%;肝功能及HBeAg、HBV-DNA转阴效果等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取穴:A组足三里、三阴交、胆俞;B组足三里、阳陵泉、肝俞。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1或2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

每疗程结束复查血清HBV5项指标和HBV-DNA,肝功能不正常者每月复查1次肝功能。

(2)操作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每次10ml穴注,丹参注射液,每次10ml 穴注,每次选一组穴位、一种药液。

穴位常规消毒,用6号或5号针直刺入穴位(肢体穴进针1~1.5寸,背部穴约0.5寸),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此时应有酸麻胀感觉。

快速推进为泻,缓慢注入为补,宜根据病情辨证施法用药。

每次肢体穴注入药液2ml,背俞穴1ml,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休息5~7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2.2对照组乙肝灵浓缩丸(吉林四平松辽制药厂),1次2g,每日3次,口服;鸡骨草胶囊(广西桂林制药厂),1次4粒,每日3次,口服。

治疗时间、疗程和检测方法同治疗组。

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按照1991年12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通过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药疗效标准[1]。

临床基本治愈:主次症状消失,肝脏恢复正常大小且无压痛、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HBeAg、HBV-DNA全部转阴,且稳定6个月以上;显效:主次症状消失1/2以上或好转2/3以上,肝脏明显回缩且无压痛、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HBeAg、HBV-DNA有一项转阴;好转:主次症状消失1/3以上或好转1/2以上,肝脾肿大稳定或回缩且无明显压痛、叩痛,肝功能较原来值下降1/2以上,HBeAg、HBV-DNA有一项转为弱阳性;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对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临床分析

对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临床分析

对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4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给予护肝片及齐墩果酸片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草药治疗,常规水煎后直接饮用,并保持两天一剂,坚持用药6剂,待30d后行相关检查。

结果:经治疗之后,4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共计20例、好转患者共计16例、无效患者共计4例,疗效较为理想,总有效率高达90%。

结论:对于乙肝而言,该治疗方法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草药;乙肝;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424-01我国乙肝病患者众多,大约为总人口的1/10左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则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腹水以及肝癌等,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严重伤害[1]。

所以,对乙肝临床治疗予以探究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4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

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15例,年龄从19岁到71岁不等,平均年龄42.5岁,其中肝功异常患者共计20例、大三阳患者共计10例、小三阳患者共计10例。

1.2 方法:肝功异常患者在给予护肝片及齐墩果酸片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草药治疗,至于大、小三阳患者则给予单纯的中草药治疗。

药方详情如下:麻黄取6g、杏仁取10g、连翘取15g、茵陈取24g、虎杖取15g、赤芍取12g、郁金取12g、杜仲取15g、菖蒲取15g、夏枯草取20g、四轮车草5g。

该药方中,麻黄和杏仁具有祛散表邪的作用,能够有效散发郁热;连超、虎杖及茵陈能够有效缓解内结湿热;菖蒲有助于胸肺开窍;赤芍、郁金能够起到理想的活血化瘀作用。

用药方法:饭后0.5h服用,连续用药12d,待30d 后行相关检查。

1.3 疗效评定。

治愈:一系列相关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肝功转为正常,抗原均为阴性,在治疗后的1年随访中没有复发;好转:一系列相关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肝功转为正常,HbeAg转阴;无效:无论症状、体征,又或者是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没有改善迹象。

中医中药治乙肝临床疗效探索和分析

中医中药治乙肝临床疗效探索和分析

中医中药治乙肝临床疗效探索和分析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中医中药应用于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我中心342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遵循患者意愿的原则分为试验组(232例)和观察组(11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方“参芍葛草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服用常规药物健肝灵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肝功能以及血清指标结果,包括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以及HBV-DNA。

结果肝功能恢复正常比率,试验组96.1%,观察组85.5%;HbsAg,HbeAg以及HBV-DNA转阴率,试验组为20.3%、52.2%、50.1%,观察组为13.6%、49.1%、40.9%。

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参芍葛草汤”应用于乙肝的临床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中药乙肝参芍葛草汤【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258-01据报道,目前我国约有乙型肝炎(乙肝)患者3000万,其中每年有近45.6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1]。

乙肝是一种具有严重传染性的疾病,因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目前并无治疗的特效药物。

中药作为目前一种常见的治疗乙肝的方法,其在恢复肝功能正常、防止肝纤维化等方面已经被证实具有满意的疗效[2]。

本院自2012年10月其实施中药基础方“参芍葛草汤”来治疗乙肝,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中心就诊的342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遵循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

试验组,男122例,女110例,平均年龄(37±7.8)岁;观察组,男67例,女43例,平均年龄(38±5.6)岁。

两组患者的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服用“参芍葛草汤”选用中药包括:五味子、升麻、赤芍、蛇舌草、苦参、甘草、葛根、党参、丹参等,可随症加减。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综合治疗临床体会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综合治疗临床体会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综合治疗临床体会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本次选取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7.8%,显著低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综合療法;治疗效果经社会调研可知,我国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

如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有效的治疗,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常规西药+中医综合疗法”的联合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效果显著。

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常规检测和B超影像学检查后确诊。

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6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7.3±2.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6.4±2.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包括维生素补充、保肝治疗、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一方面给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汤剂药方组成包括:当归15g、龙胆草10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肝郁患者加用10g柴胡和8g川穹。

中药治疗乙肝疗效的几个问题

中药治疗乙肝疗效的几个问题

中药治疗乙肝疗效的几个问题刘士敬;杨春玉【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01(018)004【摘要】@@ 中药治疗乙肝是我国特有的、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并占据乙肝治疗的主要位置,从我们近期调查的1566名乙肝患者治疗情况看,使用中药或中药制剂的患者人数达到99.34%,远远高于使用西药的患者人数(67.45%),从目前新药研制情况看,中药制剂的开发、生产种类和速度也远远超过了西药.每一年至少有几种国家准字号药物上市,至于各种非标制剂、院内制剂、科研制剂、辨证组方更是不计其数,最近,笔者先后收到数百封乙肝患者的来信,询问中药治疗乙肝的情况.目前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工具,连篇累牍出现大量有关中药治疗乙肝取得重大突破的广告和新闻及人物事迹介绍,使用的言辞相当有诱惑力,极其令人惊奇,乙肝是否真的已被攻克,广大患者心存疑虑.那么,中药治疗乙肝疗效到底如何呢?本文将针对性地予以探讨.【总页数】2页(P3-4)【作者】刘士敬;杨春玉【作者单位】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河南省鹤壁市公疗医院,河南,鹤壁,4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双环醇片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J], 刘一博;胡九东;邢练军;张玮2.恩替卡韦、胸腺肽肠溶片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J], 孙文;陈力3.乙肝疫苗和核糖核酸配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J], 林才华4.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中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评价 [J], 孙继佳;张蕾;邵建华;严广乐;苏式兵5.甲泼尼龙和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肾损伤的疗效 [J], 孙国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中医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论文

利用中医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论文

9 6
医学 美 学 美 容
2 0 1 3年 第 9期
术, 1 5 g的五 昧子 , 1 2 g的赤 芍 及 l O g的 获菩 。温 水煎 服 , 一天一剂, 病毒 感染 所引起 的, 病情严 重者 可并 发肝 硬化等 , 临 床上对 患者 进 行
分 三次 服完 , 一 个疗 程为 三个 月 。
随机 分组 , 对照组 患者进 行 常规治 疗 , 实验 组 患者在 常规 治疗基础 上 , 同 时加服 柴 胡解 毒 汤 ,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临床 疗 效 、 A S T 及 AL T的变
化 。结果 : 实验组 患者 总有效 率为 8 5 . 4 ( 4 1 / 4 8 ) , 对照组 总有 效率为 6 6 . 7 ( 3 2 / 4 8 ) , 实验 组总有 效率 明显 高于对照 组( P <0 . 0 5 ) ; 实验组 患者 治疗后 血 清中 AS T及 AL T 水平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两组 问差异具 有显著 性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 在 常规 治疗 基 础上 采 用 中医辅 助 治 疗, 对 于 乙型肝 炎患者 效果显 著 , 可以 明显提 高治疗 总有效 率 , 有 效降低 患者血 清 中 AS T及 AL T水 平 , 临床 应 用效果较 好 。
于本病 会有 大量脱 屑 , 病 人担 心 影 响美 观 , 有传 染 性 和遗 传性 , 怕别 2 讨 论 人嫌 弃 , 因此 情绪低 落 、 烦躁 , 自卑感 强烈 、 自我封 闭及厌 世 。但本 病 银屑病 病 因复杂 , 与机体 的体液 免疫 、 细胞 免疫和补 体功 能 的异 与患 者 的精 神 因素密切 相关 , 以至加 重病 情 , 引起复发 。从 而影 响患 常有 密切 关系 。斯奇康 主要 通过调 节机体 内 的细胞 免疫 , 体 液 免疫 , 者 的工作 、 生活、 社交 , 也 增加 了经 济 负担 。此 时护 理人 员应 针 对不 刺激 网状 内皮 系统 , 激 活单 核 巨噬 细胞 功能 来 增 强 机 体抗 病 能 力 。 同病 人的 心理特 征 , 进行 相 应 的心 理护 理 , 关 心体 贴病 人 , 主动 与病 还 可 通 过 稳 定 肥 大 细 胞 , 封闭 l g E功能 , 减 少 脱 颗 粒 细 胞 释 放 活 性 物 人交 流 , 尊重病人 , 耐 心倾 听病人 的诉说 ,取得 病人 的信任 。让 病人 质 , 以及具 有抗 乙酰胆 碱所致 的支 气管痉 挛作用 , 达 到抗过 敏及 平 喘 了解 经过治 疗是 完全 可以控 制病情 的 , 使 其树立 信心 , 指导 病人 保持 作用 , 且无 明显 的毒 副作用 。我 们应 用 斯 奇康 注射 液 治 疗进 行 期 寻 乐观、 积 极 向上 的情绪 , 遵 守 医嘱 , 积极 配 合治 疗 。对 于皮 肤磷 屑 多 常 型银屑 病发现 显效 率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平均 显效 时间 明 显短 于 对 的病 人 应 随时协 助 清理 , 以 免活 动 中掉 落 , 使 病人 感 到难 堪 。另外 , 照组, 在 统计学 上均 有极显 著的 意义 , 且 没有 明显 的副反应 , 因此 , 斯 鼓励 病人 培养有 利于 疾病恢 复 的兴趣爱 好 , 如 听音乐 、 读 书、 看报、 看 奇康 是治 疗进行 期寻 常型银 屑病 的有效 药物 且安全 性好 。

《2024年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

《2024年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

《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乙肝病毒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长期的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纤维化,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医在乙肝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化瘀软肝煎治疗,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肝纤维化指标(如HA、LN等)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

三、结果1. 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较治疗组略低。

2. 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的HA、LN等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也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较治疗组略低。

3. 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也有所降低,但降低程度较治疗组略低。

四、讨论化瘀软肝煎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对于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发现,化瘀软肝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其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这可能与化瘀软肝煎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有关,能够有效地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五、结论综上所述,化瘀软肝煎治疗气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试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的研究

试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的研究

试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的研究【摘要】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来进行诊治,这具有非常大的疗效优势。

通过对当前中医药防治乙肝的现实状况的了解,只有坚持以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研究,才能对以辨证思维作为主体的中医肝病学理论进行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研究;方法;思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全世界60亿人就有近3. 5亿人是慢性HBV的感染者,更严重的是,一年中超过100万人死于该感染引起的各种肝疾病,比如肝衰竭、肝硬化以及肝癌。

HBV感染是一种世界性流行感染疾病,但不同地区的基因类型影响着HBV感染的流行强度。

而对于我国来说,属于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人群中,HBsAg 阳性频率高达9. 09。

接种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4.46%,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 39%,其基因的类型主要为C型和B型,因此,这与疾病的慢性化和预后联系非常紧密。

总所周知,在现代医学中,慢性乙肝的总体治疗目标是尽可能更大限度地长期抑制直至消除HBV,达到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出现肝纤维化的症状,阻挠疾病的发展,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等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出现,达到改善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

期中治疗方面主要囊括了抗病毒、免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方面的功效。

在这些功效中,抗病毒治疗无疑是最关键的一个,但它也有其缺憾:诸如其非常稀有的适应症,如果长期应用的话会出现反弹、复发、病毒耐药性发生变异等现象。

1制约中医肝病理论与临床发展的因素1.1现代医学理论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对其的制约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的思想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引起药物研究跟临床证候脱离,不注重用药原则。

中医理论包含着非常充分的含义,不能单纯依靠西医理论来了解生理、病理,还应该借助于四时五脏阴阳等传统的理论。

1.2通过中医理论认识疾病规律的程度还不够,对阶段性和整体性关系也认识不够,在医疗过程中偏重阶段而轻视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观古往今来,医者
须精,望闻问切,四诊之外又有五运六气可稽,易经八卦可演 ,千班诸法,精穷奥蕴,精此者乃为大医.诊之始祖与《内经》是伏羲神农,皇帝之书中的一部,由轩辕皇帝同歧伯等六位大臣探讨论述,最高明的理论,上以彻底推求天文,下以彻底推求地理,中心彻底推求人事,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天有五行,人有五脏,五脏五行相生相乘,昼夜流转,无有始终。

肝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攻克乙肝是摆在广大医务人员面前的一向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有某种疾病就有某种方药,西医治疗肝病的策略是抗病毒采用干扰素、贺普丁,代丁,联合用药的鸡尾酒疗法。

但不解人意副作用极大,并且价格昂贵,一般患者难以接受,并且治愈后易反弹。

中医的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淤。

关幼波教授强调慢性肝病病程长,重点要预防,活血再化淤,扶正要解毒,湿热要彻除。

多年的临床经验,上下求索,博采众长,网罗群书,效法各家,搜集名医名方,精深研究,探求微妙。

采用符合国家GMP标准的《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即冲即服,携带方便,结合中华五千年传统医学,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对肝脏疾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

祖传五世的中医精髓和对肝脏深入系统的研究治疗乙肝大小三阳,肝脾肿大,肝硬化。

保肝,护肝,清除病毒,疗效好,转阴快,转阴后不反弹,达到肝病彻底康复。

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
的邪气。

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
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

溪黄草、茵陈蒿等
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
的。

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
延长,形成慢性病。

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

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
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湿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
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
厚、腻。

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
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

中成药方面,可选用
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
颗粒等。

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茵陈蒿、板蓝根、田基黄、
鸡骨草、布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①不能过早使用滋
补药品。

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
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

如果没把
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
体素质,反而会使湿热的情况加重。

②要定期到医院复诊。

清热祛湿的药物相对比较苦寒,有损伤脾胃的可能,
因此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应该找医生看舌查脉,了解湿
热是否已经祛除干净。

如果是,就不要再继续服用那些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

湿浊这类患者相对少。

他们与湿热患者的区别是,
舌苔虽然厚腻但不黄;也有口干口苦,但却不喜欢喝水。

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有明显的身体困重感,每
天都觉得很累,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

湿浊患者,胃口一
般都比较差,严重者还有口中发黏的感觉,大便也是偏烂的。

治疗方面,可选用胃苓汤、藿朴夏苓汤等。

中成药方面,可用利湿散、健脾祛湿冲剂等。

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土茯苓煲龟,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

当然,经济
条件不好的,可以用薏米、茯苓等来煲汤或煲糖水,效果
也是不错的。

湿浊患者千万不能用治疗湿热的药物,否则会损伤
脾胃,使湿浊更难祛除

就是肝气郁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不开心。

如果说不开心会得肝炎,大家肯定会说没道理。


错,不开心是不会得肝炎的,但得了肝炎肯定会不
开心。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其性刚暴,喜条达而恶抑郁。

”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脏,首先会抑制肝气的疏泄,这就是肝炎患者不开心的病理基础。

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他们的各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
内,但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比如觉得很累,没有食欲,或者肝区有顶胀的感觉等等。

这些表现虽然各有特点,但有一
个共同点——对病情的担心。

另一个特点就是,不适的症
状跟心情有关。

如果有别的事情在做,患者一般没有不适
的感觉,静下来的时候,不适的感觉就突然很明显。

这类患者的治疗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和
自我调控。

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有比较好的作用;如果
爱发脾气,可以用丹栀逍遥散;胃口不好的,就用逍遥散。

此类患者,饮食调理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如何客
观看待乙肝治疗的问题。


一般说来,虚证多见于久病、得不到很
好治疗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先天不足引
起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虚是比较特殊
的。

它的虚,一个来源于“天灾”,一个来源于“人祸”。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病会损伤脾胃功能,而
脾胃功能不好,营养吸收不良,反过来自然就会影响
肝脏。

土壤贫瘠,树木当然无法生长繁茂,这就是所
谓的“天灾”。

而所谓的“人祸”,是指过量使用清热利
湿的药物。

因此,肝病的虚证治疗首先要避免“人
祸”,然后处理“天灾”。

“天灾”是土壤不好,那就给土壤“增肥”——补
益脾胃。

脾胃虚弱的患者常表现为没有胃口、精神疲
倦。

他们跟湿浊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点相似,但脾虚患
者的主要感觉是虚弱,没有困重。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
是,这类患者的舌苔一般都不厚腻。

治疗方面,四君
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是比较好的选择。

中成药方面,
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

平时用党
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也可以起到
饮食调理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相当复杂的,前面我们
所讲的,都是针对疾病的早期和中期进行的简单分
型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肝硬化或其他并发症等复杂
情况的患者,还是应该到医院诊治更为合适。

选自宋士奎论文,陈延(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论文
滕州宋士奎研究肝病多年,有经验方治愈率高,正打算要申请专利。

欢迎各大机构前来合作洽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