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记录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记录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记录2011年1月2日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12月22日3时20分,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孔家沟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5人死亡。
该矿为基建矿井,初步分析,该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违法组织生产导致顶板垮落。
12月26日19时40分,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宏福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造成4人死亡。
该矿为低瓦斯矿,属资源整合矿井。
初步分析,该矿以掘代采,局部通风机安设不到位导致瓦斯积聚,加之使用非阻燃电缆,电缆接头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燃烧。
12月27日1时40分,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粮源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
该矿407东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木支护,因支护强度不够发生冒顶。
12月27日23时40分,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鑫裕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12人死亡。
该矿为低瓦斯矿,属资源整合矿井。
该矿擅自启封井下密闭后发生瓦斯燃烧。
12月28日1时55分,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麻栗树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下落不明。
该矿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但在石门揭煤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以上5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当前一些地区煤矿通风和瓦斯管理不到位、顶板管理工作薄弱、隐患排查不细致等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对资源整合、技改矿井安全监管不严格,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09〕97号)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特提出以下要求: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基建技改矿井的安全管理。
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对资源整合矿井的监管职责。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石油和煤炭被称为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支柱,煤炭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工业的重要原料。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炭采掘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煤矿事故也屡屡发生,给采煤企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些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事故一:丽水市丰桥煤矿透水事故2011年1月12日,丽水市丰桥煤矿发生了一起透水事故,导致13人被困井下。
在经过56个小时的抢救后,3人被救出,而另外10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的最深体会就在于,煤矿安全生产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各项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事故二:山西太原市煤气爆炸事故2013年6月4日,山西太原市一家煤矿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导致有72人被困井下。
经过不懈的努力,救援人员最终在6月8日将所有被困者救出,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各个部门要密切协作,合力进行救援。
而在企业建设和采煤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对应的控制措施。
事故三:山西焦作市煤电公司煤矿重大事故2019年12月23日,山西焦作市温县煤电公司坪山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15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的反思是,煤矿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同时,在企业采矿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采煤速度、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抽放等安全措施到位。
事故四:贵州道真县煤矿泥石流事故2020年2月7日,贵州道真县一家煤矿发生泥石流事故,导致10人遇难,12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深刻教训在于,采煤企业应该加强对开采区域周围环境的监控和管控,避免因对环境的危害而引发的各种灾害事故。
采煤企业更应该把环境保护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煤矿事故给采煤企业爆炸性的火山口洒下伤痕累累的痛苦,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深记忆。
我们不得不想,如何预防煤矿事故?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企业应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
煤矿安全培训事故案例分析

12月份安全培训12月3日2006年X月X日早班,某矿运输队刘某在机车库检修机车电机时,需要拆卸轴承内套。
当时轴承内套因锈蚀张的比较紧,不宜拆卸,刘某就近找来锤子进行拆卸工作。
因为天气炎热,他就将衣服袖子捋起来进行敲击,一不注意碎铁屑废除,打在他的胳膊上,血流不止。
原因分析:职工刘某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穿戴好劳保用品,是导致其受伤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1、员工在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和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切不可只图一时痛快。
2、同组成员要做好互保互联,使“安全伙伴”真正的安全起来。
3、针对轴承的配合情况,选择相应的拆除方式。
教训与感想: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时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安全放在首位,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到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做好互保联保,另外对设备部件的检修,要选择正确的检修工艺。
12月10日大隆矿“1981.1.17”顶板事故1981年1月17日16时45分,W17-1 S2炮采工作面回收班班长郝××检查完回收现场,发现中间段顶板有劲不好。
他安排三组回收,中间段是他和支护工王××、刮板输送机工杨××。
回收前郝××告诉王××先打好密集支柱的戗顶子,铁腿子要用木腿替换着回收。
然后他就去回顺抱木料。
王××、杨××打了三棵戗顶子,用木柈打替顶子回收,回到第6棵时,王××用大头镐打了四镐,因顶板压力大铁腿没落,随即又打了一镐,铁腿落了,顶板也随之落下,推倒了密集支柱,王××躲闪不及被埋住,扒出后已死亡。
事故原因:1、中间段回收处,上帮顶板掉顶,用大柈刹顶时没有接顶造成支架不牢,没有初撑力,回收时顶板冒顶,支架没起作用,推倒密集支柱。
2、回收时戗顶子不合格,没有木梁,顶板来压时,戗顶子不起作用。
防范措施:1、回采工作面有掉顶处,刹顶一定要接到顶板,要刹严、刹紧。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引言煤矿安全事故是煤矿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如何从过往的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深思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供读者参考。
案例分析与总结1.案例一: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瓦斯积聚并发生爆炸。
该事故提醒我们,煤矿作业人员必须始终牢记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同时,必须加强瓦斯检测和通风设施的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案例二:煤矿坠落事故在该事故中,矿工未佩戴安全帽,造成坠落事故,致使人身伤亡。
案例警示我们,无论作业时的工作环境如何,矿工都必须始终戴上安全帽。
此外,矿工也应接受相关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保护能力。
3.案例三:煤矿矿洞垮塌事故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工在矿洞支护施工中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导致矿洞发生垮塌。
对于这样的事故,我们要重视从事矿洞支护工作的矿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技巧。
如果矿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者在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那么事故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必须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术和知识。
心得体会从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心得体会:首先,安全意识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从业人员,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其次,安全培训和教育是提高煤矿工人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新进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应该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了解煤矿作业中的安全要点和规范操作方法。
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最后,加强安全管理是防范煤矿事故的有效途径。
煤矿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应该加大投入,确保通风设施、工器具、安全装备等的维护和更新,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煤矿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煤矿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选取几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案例一:孟家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山西省临汾市孟家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矿井60余名矿工死亡。
该煤矿曾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却在这次事故中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层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
孟家煤矿在事故发生前曾多次接到水源外泄的报警电话,但管理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这一严重隐患。
其次,缺乏应急救援措施。
一旦透水事故发生,矿工需要立即撤离矿井,但缺乏相应的紧急通道和救援装备,导致大量矿工无法及时逃生。
最后,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不及时。
作为一家获得“先进单位”称号的煤矿,其技术水平应相对先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滞后性。
缺乏先进的透水预防和控制技术,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是安全意识不能松懈。
无论任何行业,安全都应是最重要的原则。
煤矿行业更是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煤矿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来说,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应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安全管理应涵盖从设备维护到作业流程的各个方面。
在应急措施方面,需要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通道,确保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撤离。
案例二:沙洲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8年,河南省宝鸡市沙洲坝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导致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发现了几个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首先,进风巷道温度过高。
矿井巷道内积存的瓦斯在高温下易爆炸,进风巷道温度过高加剧了矿井中瓦斯的聚集程度,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记录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记录2018年6月28日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学习事故案例2015年8月11日15分,普安县楼下镇政忠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80.6万元。
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12172下山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缺失、局部防突措施不到位,未消除煤体突出危险;(2)8月5日,工作面发生突出事故后没有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3)8月6日盲目施工瓦斯排放钻孔时出现顶钻、卡钴、喷孔等突出预兆后,该矿有关负责人仍然违章指挥、冒险组织作业,放炮后诱导煤与瓦斯延时突出,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间接原因(1)该矿未采取区域、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冒险组织掘进,发生突出的12172探煤巷掘进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未进行瓦斯抽采:(2)该矿井下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可靠,掘进工作面未实现专用回风,导致事故发生时灾区扩大;(3)2006年该矿井田范围内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但该矿未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特别是12172探煤巷掘进工作面在事故前曾发生过卡钻、顶钻、喷孔等突出预兆,但未采取安全措施,冒险作业;(4)该矿安全管理混乱,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人员定位系统损坏后未及时维护,不能正常使用;未严格执行人员出入井登记等制度,出入井人员情况不清;(5)事故发生后,该矿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事故,迟报约5小时,导致救援不及时。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此次事故反映我省部分煤矿企业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各地、各煤矿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引以为戒。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继续以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的高压手段给非法违法行为以雷霆打击,确保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1、切实落实瓦斯防治责任。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瓦斯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特别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坚持“一矿一策”、“一面一策”,集中力量开展定向攻坚。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煤矿安全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复杂、作业条件恶劣,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几起典型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引起大家对煤矿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05年11月28日,山西省阳泉市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工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电动工具引发了瓦斯爆炸。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则是矿井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不到位,瓦斯检测设备故障严重,导致瓦斯积聚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案例二,2010年4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20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井内部顶板支护不牢固,导致顶板坍塌。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正确设置支护措施,管理人员监督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顶板支护存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三,2015年8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5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矿井内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透水管道破裂。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矿井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导致透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水文地质勘察不到位,未能有效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起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煤矿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的。
其中,管理混乱、安全设备故障、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等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煤矿企业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希望通过对煤矿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煤矿安全问题的关注,共同努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煤矿事故案例学习

25日S3采区口道岔处掉到伤人事故经过:2005年6月11日4点班晚9时许,单轨吊司机李某、魏某开单轨吊至S4加油站口时,因道岔小道错口且机车运行速度过快,将三根轨道瘪坏,在处理事故时,未先将机车所吊物料落下,致使由于弹性作用,轨道弹回将李某的脸部打伤。
原因:1、作为班组长的李某在发生事故后,未能对事故现场进行认真观察,未能详细进行危险源辨识,并未制定出安全的处理措施是发生此次工伤的直接原因。
预防措施:1、机车在通过弯道、道岔、换装站等地点时,必须减速至0.5m/s以下慢行通过,杜绝超速行驶。
2、在现场处理事故的作业人员,必须详细观察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处安全有效的处理措施。
3、在处理单轨掉到事故后,必须立即向值班人员和跟班队干汇报,严禁在无跟班队干安全监护下擅自作业。
26日钻机伤人事故经过:1998年,通风队承担着打钻任务。
6月17日下午4点班,队里安排人员打钻,当时使用的钻机是红旗150落地式钻机,功率较大。
在施工钻工过程中,打钻人员刘某发现回水不畅,起身观察,不慎钻机钻杆绞住了雨衣,把人甩了起来,人随钻机转动,造成上下肢粉碎行骨折。
原因:1、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当时一同打钻的另外两个人均不在现场,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打钻人员直接接触钻机的运转部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1、加强职工管理,强化队干跟班制度。
2、打钻时严禁接触钻机的运转部分。
27日单轨吊司机被电缆沟挤伤事故经过:2005年8月19日0点班早6时许,单轨吊司机史某、张某、李某开单轨吊为N2-2皮顺送电缆架时,将电缆架落下放在机头处,张某、李某手抓吊钩,司机史某往回开机车时李某未看护好电缆沟,致使吊钩勾住电缆架,当李某发现此问题时,急忙向开车的司机史某晃灯停车,当司机未发觉,结果电缆沟将李某挤伤在巷帮。
原因:1、电缆架掉到位后,未严格按照要求将空钩相互挂在一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李某现场看护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吊钩勾住电缆架,也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
记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学习记录
2011年1月2日
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12月22日3时20分,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孔家沟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5人死亡。
该矿为基建矿井,初步分析,该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违法组织生产导致顶板垮落。
12月26日19时40分,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宏福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造成4人死亡。
该矿为低瓦斯矿,属资源整合矿井。
初步分析,该矿以掘代采,局部通风机安设不到位导致瓦斯积聚,加之使用非阻燃电缆,电缆接头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燃烧。
12月27日1时40分,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粮源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
该矿407东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木支护,因支护强度不够发生冒顶。
12月27日23时40分,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鑫裕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12人死亡。
该矿为低瓦斯矿,属资源整合矿井。
该矿擅自启封井下密闭后发生瓦斯燃烧。
12月28日1时55分,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麻栗树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下落不明。
该矿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但在石门揭煤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以上5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当前一些地区煤矿通风和瓦斯管理不到位、顶板管理工作薄弱、隐患排查不细致等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对资源整合、技改矿井安全监管不严格,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09〕97号)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基建技改矿井的安全管理。
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对资源整合矿井的监管职责。
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先关闭后整合;实施整合的矿井,要按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要严格煤矿重大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
对于煤矿建设项目,凡是重大项目未经安全核准的,一律不得立项;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合格的,一律不得开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得投产。
要严防借整合之名拖延或逃避关闭,严防整合期间突击生产,严防边施工边生产,严防验收走过场。
二、进一步深化瓦斯治理工作。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特别要督促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认真贯彻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9号),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做到先抽后采、不抽不采、达不到抽采指标不采,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
要严格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包括低瓦斯矿井都要高度重视瓦斯治理工作。
要合理进行采掘部署,严禁以掘代采和风流断路、短路、多次串联等现象。
要加强瓦斯检查,严禁超限作业,及时淘汰失爆、老化的机电设备。
三、全面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
各煤矿企业要严格落实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及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淘汰木支护等落后支护方式。
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进行地质预报,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发顶板事故。
严禁采煤、掘进和巷修工作面空顶作业;加强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管理,采用特殊支架支护,根据需要在靠煤壁处支设贴帮柱或临时支柱,并尽量减少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工序,严禁平行作业。
要定期分析支护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具体措施。
维修或更换支护设备时,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四、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
有关部门要按照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煤矿非法开采、违法生产等行为。
要把安全执法与安全治理结合起来,在重点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同时,对安全治理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问题,要及时组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督促解决。
要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盗采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发现有弄虚作假、超层越界等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的矿井,要依法取缔关闭,没收非法所得,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严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并在元旦、春节前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行动。
对发生事故的煤矿,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及时查明原因,深刻吸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并充分发挥事故调查处理的警示教育作用,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明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铁煤集团大隆矿综采二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