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椒示范园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青花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青花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青花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

青花椒是中国传统的特色调味品,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辛辣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青花椒产业在我国已经具有较大规模,但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技术不够先进、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等。

因此,有必要制定青花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青花椒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2. 拓展青花椒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3. 加强青花椒产业的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实施措施。

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青花椒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科研力量,培育新品种,提高青花椒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产量稳定。

2. 建立健全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青花椒的深加工,开发各类青花椒制品,如青花椒油、青花椒酱等,增加产品种类和附加值。

同时,建立青花椒产业合作社,整合资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青花椒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

同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增强消费者信心。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青花椒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发展。

2. 资金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青花椒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信贷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3. 市场推广。

加强对青花椒产品的市场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销售额。

五、总结。

青花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推动青花椒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落实这一方案,推动青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花椒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花椒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花椒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花椒基地建设是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优质花椒的需求,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花椒市场需求量大,但供应量不足,品质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此,本实施方案旨在规划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花椒基地建设方案,以提高花椒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目标。

1. 建设一批规模适中、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花椒基地,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2. 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升其收入水平;3. 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块,进行花椒基地的选址规划。

同时,考虑基地的交通便利性和市场接近度,确保基地的产销畅通。

2. 种植管理。

引进优质花椒种苗,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确保花椒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同时,培训当地农民,提高其种植技术水平,引导其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

3. 设施建设。

根据花椒的生长特点,适当建设温室大棚,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延长花椒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和品质。

同时,建设灌溉系统、排水系统,提供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保证花椒的生长需求。

4. 市场销售。

建立健全的市场销售体系,与市场进行充分的对接,了解市场需求,做好市场预测,确保花椒的销售畅通。

同时,加强对花椒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扶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鼓励农民参与花椒基地建设,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效益。

1. 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2. 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风险控制。

1. 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做好市场预测,降低市场风险;2. 自然风险,建设良好的设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自然风险;3. 技术风险,引进优质种苗,科学种植,提高农民技术水平,降低技术风险。

花椒林下套种中药材栽培技术

花椒林下套种中药材栽培技术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m Maxim)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原产我国,古名椒、椒聊、秦椒、凤椒、丹椒等,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陕西宝鸡是花椒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及脱贫攻坚以来,花椒栽培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全市花椒栽植面积达到70多万亩,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花椒在栽植及挂果初期基本无收益。

利用花椒行间的空地套种丹参、板蓝根、黄精等中药材,充分利用6~9月充足的光热资源,在减少对花椒生长影响的基础上,以种促养,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壤资源上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土地资源产能的有效释放,得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宝鸡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地跨秦岭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独特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优良的中药材品质。

近年来,宝鸡市出台《关于促进中药材发展实施意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中药材,推广柴胡、党参、猪苓、丹参、山茱萸、甘草、黄芪等中药材种植,为增加农户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2年试验,探索出花椒林下套种丹参、板蓝根、黄精等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花椒建园初期无产量无收益,挂果初期亩产花椒10~ 35kg,产值2000~7000元/亩,投入成本1000元/亩,净利润1000~6000元/亩。

其中花椒+丹参模式,丹参产量100kg/亩,产值1600元/亩,投入成本350元/亩,净利润1250元/亩;花椒+板蓝根模式,板蓝根产根120kg/亩、叶60kg/亩,产值2400元/亩,投入成本400元/亩,净利润2000元/亩。

现将花椒林下栽植丹参、板蓝根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花椒示范园选择海拔600~1000m的阳坡或半阳坡中下坡位,坡度≤25°,或者低山丘陵、台田上栽植的花椒新建园或者幼林,株行距3m×4m,3m×3m。

花椒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花椒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花椒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花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花椒加工方式存在着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需要制定一套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花椒加工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 提高花椒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3.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实施方案。

1. 技术改进。

通过引进先进的花椒加工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采用新的加工工艺,优化生产流程,确保花椒产品的质量稳定。

2. 质量监控。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花椒的原料、加工过程、成品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资源利用。

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开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 市场拓展。

在提高花椒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市场,寻求更多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四、实施步骤。

1. 技术改进阶段。

a. 调研市场,选择适合的先进花椒加工设备;b. 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培训操作人员;c. 优化生产流程,制定新的加工工艺。

2. 质量监控阶段。

a.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明确监控指标和责任人;b. 对原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c. 对加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调整生产参数。

3. 资源利用阶段。

a. 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b. 制定废弃物利用方案,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4. 市场拓展阶段。

a. 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b. 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份额。

五、预期效果。

1. 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2. 产品质量稳定,市场竞争力增强;3.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保效益显著;4. 销售额和利润稳步增长。

六、总结。

通过实施花椒提质增效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花椒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花椒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花椒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花椒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花椒,又被称为山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药材。

随着人们对食品调味品多样化需求的增长,花椒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该花椒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实现稳定的高产花椒种植。

2. 提供优质的花椒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

三、项目内容1. 前期准备1.1 调查分析:对项目区域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定适宜的种植区域。

1.2 种子选取:选择市场上品质良好、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花椒种子。

1.3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进行有机肥料施用和土壤改良,保证良好的土壤质量。

1.4 种植基地建设:选择平坦、透水性好的土地,进行种植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2. 种植技术2.1 挂网栽培:采用挂网栽培技术,通过网架将花椒植株整齐排列,方便管理和采摘。

2.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质量和花椒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保证花椒植株的养分供应。

2.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花椒种植基地,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引入天敌等。

3. 采摘和加工3.1 成熟期判断:密切观察花椒果实的成熟情况,根据果实颜色和形态进行判断,确定最佳采摘时间。

3.2 采摘技巧:采用手工采摘方式,避免对花椒果实和植株造成损伤。

3.3 加工处理:将采摘得到的花椒果实进行清洗、晾晒等加工处理,保证产品质量。

四、实施步骤1. 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查分析、种子选取、土壤改良和种植基地建设。

2.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制定种植技术方案,确定种植时间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操作措施。

3. 按照种植技术方案,进行花椒种植工作。

4. 进行花椒果实的采摘和加工处理。

5.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花椒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6. 做好销售工作,开拓市场渠道,确保花椒产品的销售。

五、预期效益1. 通过高效的种植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实现花椒高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

花椒产业园区实施方案

花椒产业园区实施方案

花椒产业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花椒产业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

花椒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不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也在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发展花椒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我们制定了花椒产业园区实施方案。

二、目标。

1. 提升花椒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水平,打造成为花椒产业的标志性园区;2. 促进花椒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花椒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3. 建立健全的产业链条,促进花椒产业的协同发展;4. 加强花椒产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园区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规划建设。

(1)确定园区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园区内的产业区、生活区和配套设施,确保园区的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2)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建设花椒产业展示中心和研发中心,推动花椒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

2. 产业发展。

(1)引进龙头企业,吸引知名花椒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园区产业发展;(2)培育花椒产业集群,鼓励小微企业在园区内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3)加强产业对接,促进花椒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的协同发展。

3. 品质提升。

(1)加强品牌建设,推动花椒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2)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对花椒生产加工的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3)推动花椒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产品的市场应用领域。

4. 环境保护。

(1)加强园区环境治理,保护园区周边的生态环境;(2)推动园区绿化工作,打造绿色生态园区;(3)加强园区环保设施建设,确保园区的环境质量。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为花椒产业园区提供政策支持;(2)加大对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2. 服务保障。

(1)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2)加强对园区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园区的良好运营。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4.28•【字号】江津府办〔2019〕34号•【施行日期】2019.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江津区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4月28日江津区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江津花椒)、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江津花椒),先锋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江津花椒),江津花椒先后荣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花椒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但是,随着全国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迅速增加,我区花椒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区花椒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特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和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为统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我区花椒产业提质增效。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全区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58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1.4万亩,认证品牌27个,实现综合产值40亿元,主产区椒农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力争把我区打造成全国闻名、研发水平领先、综合效益显著的花椒产业强区。

花椒产业项目计划书

花椒产业项目计划书

花椒产业项目计划书1. 项目背景花椒是一种独特的香辛料,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天然香辛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花椒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我们看到了花椒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因此决定开展这一项目。

2. 项目目标- 建立规模化的花椒种植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 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花椒深加工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花椒产品。

- 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

- 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 项目实施方案- 土地选择:选择适合种植花椒的土地,优先考虑气候条件、水源等因素。

- 种植规模:初期规划种植面积为100亩,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灌溉系统、种子繁育基地和产品加工车间。

- 技术支持:引进专业的花椒种植和加工技术,组建技术团队。

- 产品开发:开发花椒干品、花椒油、花椒粉等多种产品。

- 市场营销: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4. 项目投资预算- 土地费用:1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200万元- 设备购置:150万元- 技术引进及人员培训:80万元- 营销及运营资金:120万元- 总投资额:650万元5. 预期效益- 经济效益:预计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年,年均净利润150万元。

-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振兴。

- 环境效益:采用有机种植和绿色加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6. 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 技术风险: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 自然灾害风险:购买农业保险,建立应急预案。

7.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一年:完成土地租赁、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

- 第二年:种植首批花椒,引进加工技术,开始小规模生产。

- 第三年:扩大种植规模,产品批量上市,拓展销售渠道。

- 第四年: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 第五年:项目全面运营,实现稳定盈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设背景和要求1.1建设背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花椒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但在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科技含量偏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县花椒产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先进县区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为了提高我县花椒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花椒产业示范园,用典型引路、样板带动,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升花椒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提高科学建设水平和组织化水平,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环保,指导和带动辐射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

1.2要求花椒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必须依靠科技实施为着手点,推广科技应用,将国内外关于花椒种植、管理、高产的相关新技术用于示范上,提高花椒产业科技转化成果,一是示范园种、管要求:1.必须施足底肥再栽植再灌足定根水;2.必须有1平方米树盘;3.每年必须科技追肥不小于2次、灌溉不小于4次;4.每年必须进行科技整形、修枝;5.采摘花椒应用截枝摘椒技术。

二是示范园产量、产值要求:第三年开始挂果,第四年每株单产干花椒0.5公斤, 每亩42株计算,亩产达21公斤,每公斤按50元计算,亩产达1050元;第六年进入丰产期,每株干花椒产量达3公斤,亩产达126公斤,每公斤按50元计算,每亩产值达6300元。

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2.1.1地理位置永善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的乌蒙山脉西北侧,金沙江南岸,介于东经103°15′-104°01′、北纬27°30′-28°30′之间,东与大关、盐津县两县接壤,南连昭阳区,北接绥江县,西北隔金沙江与四川雷波、金阳两县相望,总面积2789km2,东西横距46.6km,南北纵距121.2km。

县城驻地溪洛渡镇,海拔870m。

2.1.2地形地貌永善县境内山峦叠嶂,峰高谷深,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斜向东北呈带形,最高点在伍寨乡长海村大坪子,海拔3199.5m,最低点在青胜乡青胜村六马厂,海拔340m。

五莲峰山系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全境,将全县分成东西片区。

东接洒渔河、西濒金沙江,在五莲峰山系西侧,分布有67座海拔2000m以上的山峰,有35条蜿蜒盘旋的高原峡谷型河流。

2.1.3河流水系县境内水系为金沙江水系,县境内东临关河(洒渔河)、西濒金沙江,金沙江为主干流,流经县境168.2km。

境内有35条蜿蜒盘旋的河流分布在五莲峰两侧,并以五莲峰山系为分水岭,分东西向分别注入洒渔河和金沙江,其中桧溪河、团结河等三条主要河流注入金沙江,冷水河、墨翰河等7条河流注入洒渔河。

2.1.4气候特征永善县处于亚热带气候带,四季分明,但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大,立体气候非常突出,海拔1300m以下的江边河谷区属亚热带;海拔1300-2400m的二半山属温带;海拔2500m以上的地区属寒温带。

全县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2.3℃,年日照时数在997.7-1552.7小时之间,无霜期320天,年降雨量580-1000mm。

2.1.5土壤由于气候差异大,成土条件多样,成土母质复杂,形成永善县土壤的多样性,从河谷到高山呈现不同的土壤类型,依次有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和一些非地带性紫色土和石灰土,其中以黄壤占大多数。

2.1.6森林植被永善县海拔高差和气候差异大,形成多种类型的森林植被,亚热带树种至寒温带树种都有,其中南片以针叶林为主,优势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北片以栎类、栲类为主要树种。

2.2社会经济情况永善县国土总面积2789km2,辖15个乡镇133个村4个社区,有汉、彝、苗、回等十四个民族,2010年总户数135270户,总人口453047人,其中农业人口426324人,农业劳动力247877人,农业人口密度154.7人/km2,人均耕地2.2亩,粮食总产量15688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元。

2.3花椒产业发展情况2.3.1花椒特性花椒属芸香科灌木,与辛夷、生姜并称为中国传统的三大辛辣香料,自古以其功用和品味倍受青睐。

花椒以其馨香鲜麻能去膻增鲜,开味健脾、防疫治病。

花椒又是一味芳香性药物,经现代科学药理分析,知花椒富含麻味素、挥发油、植物甾醇及VB1、VB2、VE以及类黄酮、镁、铁、锌、硒、铜等微量元素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镇痛、通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降血压、降血脂、健脑活血、抑制白发和抗癌作用。

花椒以其独特功用正逐步开发、广泛运用于食用、保健、医药等领域。

2.3.2永善花椒发展情况永善县受金沙江水系的切割,境内河谷纵深,立体气候明显,形成了独特的金沙江边干热河谷气侯带,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环境和优质的土壤质地,最适宜花椒生长,主要表显在颗粒大、香味浓、麻味纯、含油量高、色质鲜等第一个特点;花椒的第二个特点是经济兼生态较好的速生树种,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永善花椒已有200年的栽培历史,永善是全市种植的第一大县,2011年全县花椒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达3500吨,实现产值14000万元,种植经营户户均收入3182元,人圴收入823.5元,涉及全县13个乡镇99个村民委员会1392个村民小组。

2.4项目区情况八角村距永善县城26.2km,距务基乡3.5 km,全村年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2℃,年平均温度15℃,相对差异32℃,日照时数1100小时,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950毫米。

全村共有38个村民小组,1696户,5428人,其中农业人口5377人,劳动力2962人,农民人均收入2829元。

3 项目建设规模与布局3.1建设规模:花椒产业示范园建设规模表单位:亩3.2建设布局永善花椒科技高产对比试验示范建设项目布局在永善县务基乡八角村,永模一、二、三小组,实施地块名称坳田,共涉及群众55户,220人。

4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4.1品种选择按照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顾、科技为支撑,优良品种对比、科技示范建设与一般建设对比的原则。

选择“永青一号”种植55亩;“青椒嫁接花椒”种植43亩,“青椒实生花椒102亩,都选用隔年优质I级苗。

花椒苗木规格标准表4.2地块选择根据乡镇党委、政府对花椒产业的发展意见和群众自愿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地块选择于乡村公路通、地块平整、有水源来源、群众科技意识较强的务基乡八角村永模一、二、三小组的坳田,地块选择在海拔1180米—1280米,规划面积200亩,其中台地144亩,坡耕地56亩。

4.3营造林技术4.3.1造林典型设计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考虑到项目区的立地条件,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共拟1个造林模式设计,详见造林模式表造林模式表树种:永青一号、嫁接花椒、金江花椒。

4.3.2栽植方式在定植前将表层肥土与充分腐熟的羊肥2.5公斤、复合肥1公斤拌匀后回塘。

回填略高于塘口。

栽植时,在塘中央挖一个小塘,一手扶正苗木放于塘中央,一手分层覆土,覆土至2/3时,用手将苗木轻轻一提,必须做到苗木根系舒展,再覆土至略高于塘口,苗木嫁接口一定要露至土层的表面,当天种植的苗木必须当天浇足定根水后再用地膜进行覆盖,做好1平方米的树盘,这样既能保温又能保湿,雨季来临时,让雨水充分进入根系。

4.3.3灌溉系统建设在项目区修建三面光堰沟900米,用于从水源引水到蓄水池;修建抗旱蓄水池8个,每个水池蓄水100立方,共蓄水800立方,用于花椒的灌溉,水源来源于蒿枝坝水库。

4.3.4运输系统建设在项目区修建一条4米宽的花椒园区运输公路,公路长1200米,贯穿于整个花椒科技高产示范园建设项目,使于项目建设、管理等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4.3.5幼树管护幼树期1-2年,在树盘外可进行矮杆作物的林粮间种,如种植绿肥,马铃薯,魔芋等;第一年是花椒的种植年:在秋季封顶,促进侧枝生长,增加光合面积。

第二年:苗木高达1.2m-1.5m,在冬季或春季进行修剪并根据单株生长高度适时进行第二次封顶,以环状施肥方式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共2次,施肥后灌足水,修剪密枝。

第三年,林间郁闭度0.5左右,冬季和春季前修剪、整形,并控制株高在2m 以下,环状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并浇水。

第四年开始挂果,在花椒开花前和花椒坐果时期,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共3次,单株产量达到1公斤以上。

第六年进入丰产期,单株产量达3公斤以上。

5 种苗组织项目建设规模为200亩,每亩种植42株,补植按20%计算每亩8株,每亩共需用苗50株,每株单价平均为1.5元,每亩需苗费75元。

200亩需用苗10000株,其中金江花椒苗5100株、永青一号苗2750株、嫁接花椒苗2150株。

造林所需苗木是隔年的移植苗,必须根系发达、抗病力强,根系完好,无损伤,无病虫害,所用苗木全部为Ⅰ级苗,嫁接花椒和金江花椒的种源地在黄华镇,永青一号花椒的种源地在溪洛渡镇。

6施工组织6.1工序组织永善花椒示范园建设项目,工程实施的成败关系到花椒产业发展在品种上的定位,科技支撑、科技推广,从低产量转为高产量,从低品质转为高品质,达到永善花椒快速增效,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永善花椒示范园建设项目,林业局负责种苗、肥料(一部份)、农药、修枝剪、科技培训、主要技术工日费等;乡政府负责花椒示范园地块的落实,种植及后续管理,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自筹肥料和必要的管理费,调解全程项目中出现的纠纷等。

永善花椒示范园建设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永善县林业局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要求抓质量,在施工期间,县林业局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涉项乡(镇)抓落实,确保工程建设按质、按量、按期完成,达到示范园预期的成果。

6.2进度安排永善花椒科技高产示范建设项目进度表7 效益分析按方案设计每亩42株计算,第四年每株单产0.5公斤,亩产达21公斤,每公斤按50元计算,亩产达1050元;第六年进入丰产期,每株产量3公斤,亩产达126公斤,每公斤按50元计算,每亩产值达6300元。

项目的实施,能直接使本村新增加花椒面积200亩,进入丰产期后,每亩产值按6300元计算,年新增收入126万元;丰产期按20年计,可增加收入2520万元;项目能推动花椒科技的应用,提高群众科技水平;以点带面,推进我县花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可带动地方经济、贸易、服务等行业共同发展,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 投资测算8.1测算指标:本概算各项指标按造林类型及单位投资概算表中的各项投资进行概算。

在单位投资概算表中,种苗费、劳务费按现行市场价计算,建设期限按三年计,投资测算详见表:永善花椒示范园建设项目投资测算表8.2投资测算项目总投资为95.28万元,其中:科技造林29.08元(市级投入资金10万元,县级整合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19.08万元);附属工程投入66.2万元(县级整合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