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形成与发展21页PPT

合集下载

融合教育ppt

融合教育ppt
一体化是20世纪中期受正常化思潮影响,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兴起的将特殊学校 与普通学校进行重组合并,从而使特殊教育与 普通教育和并为一轨,为特殊儿童有更多的机 会进入普通学校和主流社会的教育改革运动。
4.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 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 与学习,反对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 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 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所有儿童应有的发展。
正常化
回归主流 一体化
二、融合教育的演进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三阶段)
正常化
回归主流 一体化
全纳 教育
特殊教育融合改革运动
1.“正常化”(Normalization)
二十世纪中期发端于北欧的一种文化思 潮。核心理念是帮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认为隔离的养护机构使许多残疾者终生远离 “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们从被隔离的机 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流社会 生活中来。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 化运动。
全纳学校
全纳学校是指,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 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 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任何条件,从而建立 一个没有排斥、歧视的融合学校。
融合教育的理念 平等、参与、共享
融合教育现状
• 国际——发达国家90% • 中国——随班就读教育
三、融合教育的实施
如何开展融合教育?
——中国的随班就读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
盛永进教授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筹)
第二讲:融合教育概述
讨论三个问题
• 融合教育的概念 • 融合教育的演进 • 融合教育的实施
一、融合教育的概念
何为“融合教育”?
相关术语

融合教育学习.pptx

融合教育学习.pptx
第14页/共64页
为何要“融合教育”?
第15页/共64页
起源对特殊教育隔离安置的反思
早期隔离安置模式
第16页/共64页
弊端
标签化排 斥歧 视低期望不平等
第17页/共64页
隔 离 —— 融 合
排 斥标签化歧 视不平等
接 纳去标签尊 46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第47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第48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第49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第50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第51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第52页/共64页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1.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感谢您的观看!
第64页/共64页
讨论三个问题
融合教育的概念融合教育的演进融合教育的实施
第2页/共64页
一、融合教育的概念
何为“融合教育”?
第3页/共64页
相关术语
第4页/共64页
教育隔离
不同教育体制之间隔离
第5页/共64页
教育隔离
不同教育体制之间隔离同一教育体制内的隔离
第6页/共64页
教育隔离
第7页/共64页
第8页/共64页
小结
随班就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随班就读是特殊儿童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随班就读是促进残疾儿童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
第41页/共64页
(二)随班就读的任务
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42页/共64页
(二)随班就读的任务
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生活、学习、劳动、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章融合教育的要素体系和模式ppt课件

第五章融合教育的要素体系和模式ppt课件
洁净、通风、舒适、茶水、糖果。 • 建议: • 客厅连接大门,要防盗、防陌生人。 • 接待客人的机会让孩子一起接待客人。 • 让孩子请小朋友一起玩,给大家发糖果,多给孩子玩。 • (二)社区环境: • 到小朋友家玩、邻里相处、过马路、商场购物、乘车、做客、游乐场所、
医院、邮局、银行等。
• • 四、生态化特殊教育原则 • 1、依自然生活、生态去利用或模拟。 • 2、对工作、生活的兴趣。 • 3、学习自己工作规划、参与。
• ①资源教室模式是一种暂时性的支援教学。 • ②资源教室模式强调个别化教学。 • ③资源教室模式具有预防功能。 • ④资源教室模式具有统合功能。 • ⑤资源教室模式可以缓解隔离与标记的不良
影响。
区别
操作流程:
二、咨询教师模式
• 流行于挪威,让特殊儿童就读于正常班级,由受 过训练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作为咨询教师为普通 教师服务。
• 例如,德国不来梅州的学前融合教育就是采用巡 冋服务模式,特殊教师和专业工作人员构成了主 要的巡回师资队伍,他们各自负责多所幼儿园, 通常往返于各个幼儿园,既直接对特殊需要幼儿 服务,也为普通幼儿教师提供咨询和指导。
四、资源中心模式
• 资源中心模式可以看成是资源教室方案的 一种拓展,只不过“资源教室为一所学校 服务,而资源中心是跨校服务,为几所学 校服务”一些国家以资源中心作为每个行 政 区专家团队的基地。
第一节 融合教育的要素
• 一、教育者

包含哪些主体?
• 二、学习者

包含哪些群体?为什么不说是受教育者?
• 三、教育媒介

(影响物)

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融合教育三要素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体系
• 一、行政体系(管理) • 二、具体操作体系(执行) • 三、服务对象体系(对象)

融合教育(课堂PPT)

融合教育(课堂PPT)


老 師 訪 談
「不一定說全部的人通通做一樣的事情就叫 做公平,不一樣就叫做不公平,每個人都有 適合他的方式,能夠讓他們每一個都得到適 度的滿足,是很重要的。」
12
融合教育
行動策略
策略六 靈活應變的處遇策略
融合班級常常會有不預期的狀況發生,所以

老師更要有細如絲線的心思,「見招拆招」

的臨場應變,彈性靈活的教學方式。
17
篇 長 家
融合教育
資源
資源在哪裡? 支援在哪裡?
家長最主要、也最普遍的角色是 擔任身心障礙孩子的學習指導者 及生活輔導者
過來人的話……… 除了一般的課業指導、生活自理訓 練、行為常規建立外,教師還得請 家長帶孩子模擬上課情形、熟悉校 園環境,以降低不適應行為。
18
融合教育
資源
資源在哪裡? 支援在哪裡?
對學生必須「一視同仁」,該要求的必須和

普通學生一樣都要做到,例如常規要守,作

業要交。
一 個 行 動 派 老
但是,如果身心障礙學生因為本身的障礙造成一 些限制,老師就必須「適性的調整對他的標準或 是方式」例如:延長考試時間、變化考試方式、 降低評量標準 等等。如果一定要身心障礙學生達
到統一的規定標準,反而變成不公平。



「不能讓學生感覺到我沒辦法,就自我放

棄了」。

如果學生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又怎麼會有 發現潛能的機會呢?
9
融合教育
行動策略
策略三 展現學生個人的價值
老師相信多元智慧理論,學生雖然在某些方

面有障礙,但是並不表示完全沒有長處。

一 個 行

普通学校中的融合教育ppt课件

普通学校中的融合教育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1
全面接纳新校园三大核心
物理环境
社会/心理 环境
学习环境
可编辑课件PPT
32
一、物理环境方面
1.教室位置
2.座位
3.桌椅
4.光线
5.隔音
可编辑课件PPT
33
一、物理环境方面
6.色彩 7.扩音电话或传真
8.盥洗室
9.楼梯
10.室内出入口
可编辑课件PPT
34
物理环境方面
11.室内通道走廊
➢ 联系专家团队和巡回指导教师
➢ 协调家长和其他教师之间的矛盾
可编辑课件PPT
15
认识特殊学生
你觉得每个人都一样吗? 你认识哪些比较特殊的人呢?
可编辑课件PPT
16
教师应有的定位和观念
1. 每一孩子都有个性,都是特殊的;
2. 每一学生都会遇到学习困难,都有可能 需要特殊的帮助;
3. 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困 难正是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和准则;
第三阶段 从18世纪末到20 世纪初这段时间
由理解感官障碍儿童教学的可能性到承 认异常儿童教育权利-特殊教育体系的 形成
第四阶段 20世纪初到70年 代
由承认个别领域发展偏常儿童需要特殊 教学必要性到懂得教育所有需要特殊教 育儿童必要性-特殊教育体系的发展与 区分
第五阶段 20世纪70年可代编-辑9课件P由PT隔离走向融合
在学业、社会、人际、生活等适应有显 著困难,且经评估后确定一般教育所提 供之辅导无显著成效者。
可编辑课件PPT
29
高功能自闭症
(一)社会发展 眼神接触 依附行为 共享式的注意力 模仿能力与游戏
可编辑课件PPT

学前融合教育(课堂PPT)

学前融合教育(课堂PPT)

特教班级


康复机构

19
基本安置:特教学校 VS. 普通班级 ( 隔离) (融合)
动态安置: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环境 普通班级 + 资源教室 互动
20
营建接纳、积极、支持的人际关 系
接纳班级: 积极气氛 支持伙伴
21
2.如何进行课程调整
现有幼儿园课程设置 健康:体质发育、个人生活、安全 科学:兴趣态度、感知经验、
学前融合教育的8项支持策略*
1.环境支持 2.工具支持 3.简化支持 4.兴趣支持 5.辅具支持 6.成人支持 7.同伴支持 8.情景支持
31
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系统 1.校园环境 2.班级增强背景 3.个人行为管理(挑战行为的处理)
行为矫治 社会学习 行为支持
32
5.教学成效评估
16
学前融合教育实施的基本问题
2. 学前融合教育安置 3. 如何进行课程调整 4. 教学活动设计 5. 教学活动实施 6. 教学成效评估
17
1.学前融合教育安置
什么是教育安置: 将学生安置在最适当的教育环境中 (专业理念:最小限制环境) 学生的归属感
18
教育安置的不同层次
普通班级


资源教室

6
3.建立和谐群体
从小练好社会融合的“童子功”,从根本上消除歧视 让所有的儿童彼此认识:人性的丰富性 让每个儿童从小摆脱孤独 :进入常态的社会化进程 为儿童营建融合的社会环境
7
(二)对康复机构的意义:
1. 改变服务模式:病床模式—社会模式 2. 抓住核心环节:诊断+分析+拟订个别化计划 3. 巡回指导服务:幼儿园+家庭支持+社区服务 4. 服务传递体系:层级系统、转衔服务 改变服务形态,扩展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课件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课件
《与家长谈融合教育》ppt课 件


CONTENCT

• 融合教育概述 • 融合教育的优势 • 融合教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家长如何支持融合教育 • 融合教育的成功案例分享
01
融合教育概述
融合教育的定义
融合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 融入普通班级中,与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
成功案例三:某特殊学校的融合教育实践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特殊学校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挑 战和应对策略,强调了包容性和适应性教育 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某特殊学校在融合教育中,注重包容性和适 应性教育。学校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 化的教育计划,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 需求。同时,学校积极与普通学校合作,共 享资源和经验,促进共同发展。这种实践模 式不仅提高了特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也促进了普通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
它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以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与正常学生的互动,特殊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 社会,提高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提高教育公平性
融合教育为特殊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平等教育的机 会,减少歧视和排斥。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 生的需求,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解决方案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举办 家长会和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融合 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同时积极回应 家长的关切和需求。
04
家长如何支持融合教育
了解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方式
融合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强调为残障学生提供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环境,促进彼此的 融合与互相支持。

融合教育ppt

融合教育ppt

回归主流 一体化
二、融合教育的演进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三阶段)
正常化
回归主流 一体化
全纳 教育
特殊教育融合改革运动
1.“正常化”(Normalization)
二十世纪中期发端于北欧的一种文化思 潮。核心理念是帮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认为隔离的养护机构使许多残疾者终生远离 “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们从被隔离的机 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流社会 生活中来。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 化运动。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有质量的 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有质量的 随班就读
(三)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读的支持
有质量的 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有质量的 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有质量的 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有质量的 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的支持
1.建立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学校:教师、同伴、志愿者等
主要讨论
• 随班就读的概况 • 随班就读的任务 • 随班就读的支持
(一)随班就读概况 — 概念
•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需要学生儿童在普通教 育机构普通班中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 的安置形式。
• 我国台湾早期期称之为“走读教育”。
(一)随班就读概况 —历程
1987—1993 民间探索阶段——徐白仑先生发起 “金钥匙计划”
早期隔离安置模式
普通教育 (普通学校)
特殊教育 (特殊学校)
弊端
特殊教育学校
专属性
标签化 排斥 歧视 低期望 不平等
隔 离 —— 融 合
排斥 标签化 歧视 不平等
VS
接纳 去标签 尊重 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